§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906200514372000
DOI 10.6846/TKU.2005.00736
論文名稱(中文) 政治社會化與政治認同之變遷─以「外獨會」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d the change of Political Identity: The case of ”Goa Seng Lang Association for Taiwan Independenc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3
學期 2
出版年 94
研究生(中文) 黃麗芬
研究生(英文) Li-Fen Hwang
學號 69155004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5-06-08
論文頁數 35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翠蓮
委員 - 林聰吉
委員 - 徐永明
關鍵字(中) 外獨會
政治社會化
政治認同
族群
外省人
關鍵字(英) GATI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Political Identity
Ethnic
Goa-Seng-La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外獨會」成員政治社會化過程與政治認同變遷之因素。研究者以政治社會化理論為基礎,從政治社會化媒介之途徑:家庭、學校、同儕團體、政治事件、政黨、大眾傳播媒體各個環節微視「外獨會」成員政治認同之啟蒙、變遷與鞏固之成因,來探討政治社會化與政治認同變遷之關係。
本研究以「外獨會」成員作為個案分析之對象,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抽絲剝繭企圖釐清為何「外獨會」成員政治理念不同於其原生族群,並以次級資料分析方法進行26位受訪對象之訪談。
從受訪者早期的政治社會化經驗發現,絕大多數受訪者在高中以前確實深受學校教科書及家庭中國化教育所影響,然而在進入高中階段以後,因為有機會接觸到不同於執政當局的政治社會化管道,例如同儕團體、社團經驗、大眾傳播媒體、政治事件、工作環境等而改變了他們原本的政治認同。
在訪談過程當中甚至發現,有受訪者表示自己是受到外國人的啟發,而開始質疑原本對國家認同的正確性,這顯示了過去中國化認同的脆弱與矛盾。
從D. Easton & J. Dennis的三種政治社會化類型,我們發現受訪者的政治知識與政治行為是透過同儕團體、社團經驗、異議性刊物與地下電台等政治社會化管道所學習得來,是基於自己主動的學習,而非經由官方計畫性的灌輸是屬於非計畫的類型。若依垂直與水平的文化傳承方式,「外獨會」成員則是屬於水平的傳遞方式。即其政治傳遞方式是來自於同一世代間政治價值與態度相互的影響。若從明示與隱晦的政治社會化傳遞途徑來看,顯然是受到暗喻的影響較大,也就是受訪者對中國的認同是來自於情感,是對父親故鄉的想像。
此外,若以政治教育與政治學習的關係來看,受訪者之所以政治態度轉變的原因,主要是來自於政治學習而非被動的政治教育。從Hess & Tornery所提出的影響政治學習因素的四種模式當中,發現了「外獨會」的受訪者,比較傾向於認知模式,也就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對事物的理解程度逐漸發展而來的。
整體而言,會參與「外獨會」此一社運團體者,其本身的人格傾向較為反威權,儘管不一定是精英出身,但是多半受過良好的教育,在政治態度上較一般人為敏感而早熟,其政治行動力也較為強烈,對政治事務有高度參與的興趣,所以當家庭、學校教化與自身思想產生扞格時,他們會去尋求其他途徑的資訊接收管道,也因此促成政治再社會化。
雖然大部分的受訪者都是支持台灣獨立的選項,不過筆者也發現受訪者支持的台灣獨立的理念仍有所分歧,有認同學者史明觀點;也有反對民族主義式的台獨主張,而是從社經層面來認同台灣的主體性;還有基於民主理念有條件的支持;抑或來自於民眾自己邏輯思維模式的解讀,甚至還有受訪者是基於討厭中國人故認為台灣應該要獨立。無論基於何種觀點,在國家認同的層次上,所有的受訪者皆認為自己已經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
英文摘要
The main them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that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members of GATI to deal with the issue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d political identity. The researcher used the theory for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s a base, and from all the possible tracts to form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such as family, school, peer group, political event, political party, public mass communication to analyze these issues.

By using individual interview and analyzing obtained data from 26 members of GATI, the researcher tried to understand why these members have a different political view from that of the same ethics.  It was found that textbooks and family life had deep influence on most of members before high school on the issue of Chinesized education.  After that, there were many chances to touch with various kinds of media and socialites such as peer group, academic and recreational societies, mass communication, political incidents, working environments, etc.  Under these situations, the original political identity in their mind has been changed tremendously.    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thoughts of foreigners on this concern caused many interviewers to suspect the correctness of their previous view on the political identity.  

From D. Easton & J. Dennis’s three kind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of these interviewers were learned by themselves actively from peer group, the experience from attending various societies, different views of political magazines or underground radio stations, but not through these planned by political party passively.  The members of GATI often use the way of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to pass their different political view; whereas, their identity to China was from their personal feeling and the imagination of parents’ homeland linkage.  Besides, the main cause of these interviewers to change their political attitude was from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learning mode and it is an active, but not passive way.  From Hess & Tornery’s proposed theory that there are 4 modes that influence political learning process, the members of GATI used the recognition mode to develop their personal political identity as the age increase.  

As a whole, the personality of GATI members is to against authorization, although they may not be the elite ones in the society.  However, they have good education, sensitive to political issue and have strong feeling on political events.  They adapt all kinds of methods to gather related information and then use it for the political re-socialization.

Although most of them support the Taiwan independence movement as their choices for national identity, the researcher found small portion of the interviewers has a different view on Shih-Ming’s idea of Taiwan independence proposal under the consideration of nationalism; however, from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democratic point of views, most of interviewers recognize themselves as a Taiwanese but not a Chines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7
第三節  相關理論與研究架構	23
第四節  研究方法	33

第二章  「外獨會」的成立及其組織	37
第一節  政治解嚴與社會運動	37
第二節  「外獨會」成立之意義及目的	41
第三節  「外獨會」之組織概況	45
第四節  「外獨會」整體成員之構成	54
第五節  「外獨會」的式微	57

第三章  個案簡介	65
第一節  受訪者個人背景	66
第二節  上一代來台經過與家庭背景	76

第四章  政治社會化的早期經驗	91
第一節  家庭	91
第二節  社區	107
第三節  學校	116
第四節  同儕團體	128

第五章  成年時期之政治社會化經驗	131
第一節  社團經驗	131
第二節  傳播媒體	136
第三節  外國人啟迪	144
第四節  重大政治事件	149
第五節  工作環境	154

第六章  結果分析及結論	157
第一節  結果分析	157
第二節  受訪者的獨立意識	164
第三節  結論	175
第四節  檢討與建議	178

參考書目	181
附錄一:林育卉女士訪談紀錄	199
附錄二:鍾佳濱先生訪談紀錄	206
附錄三:徐馨生女士訪談紀錄	213
附錄四:王正中先生訪談紀錄	224
附錄五:許登崑先生訪談紀錄	229
附錄六:賴發奎先生訪談紀錄	234
附錄七:胡勝英先生訪談紀錄	239
附錄八:劉一德先生訪談紀錄	245
附錄九:邵立中先生訪談紀錄	250
附錄十:夏良玉女士訪談紀錄	257
附錄十一:柯作行先生訪談紀錄	261
附錄十二:周威佑先生訪談紀錄	266
附錄十三:段宜康先生訪談紀錄	270
附錄十四:劉建忻先生訪談紀錄	275
附錄十五:楊新彥女士訪談紀錄	281
附錄十六:田  欣先生訪談紀錄	287
附錄十七:A     先生訪談紀錄	294
附錄十八:郭振邦先生訪談紀錄	299
附錄十九:B     女士訪談紀錄	301
附錄二十:張志群先生訪談紀錄	306
附錄二十一:蔣曉華女士訪談紀錄	311
附錄二十二:C     先生訪談紀錄	316
附錄二十三:杜寒立先生訪談紀錄	321
附錄二十四:陳大鈞先生訪談紀錄	325
附錄二十五:范  雲女士訪談紀錄	328
附錄二十六:楊英杰先生訪談紀錄	334
附錄二十七:外省人獨立協進會成員基本資料調查表	346
附錄二十八:「外獨會」大事記	349


表 次
表2-1:「外獨會」歷屆重要幹部名單	52
表3-1:受訪者背景分析表	74
表3-2:受訪者父母來台背景分析表	83
表3-3:台灣各族群教育程度比例表	86
表3-4:台灣各族群公家機構受雇比例表	88


圖 次
圖2-1:「外獨會」組織架構圖	45
圖2-2:1995年「外獨會」成員男女比例	54
圖2-3:1995年「外獨會」外省第一代與第二代之比較	56
圖3-1:受訪者男女比例	67
圖3-2:受訪者出生世代之分布	69
圖3-3:受訪者加入「外獨會」當時年齡	69
圖3-4:受訪者學歷分布	71
圖3-5:受訪者留學比例	71
圖3-6:受訪者台語表達能力	73
圖3-7:受訪者父母之省籍	84
圖3-8:受訪者父親之教育程度	86
圖3-9:受訪者母親之教育程度	86
圖6-1:加入「外獨會」的動機	164
圖6-2:國家認同	165
圖6-3:台灣獨立	166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	中文專書
王甫昌 
    2003   《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
王德威
    2001  《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臺北:麥田。
田欣
    1995  《台灣,我唯一的祖國─一個外省新台灣人的心聲告白》,臺北:前衛。
石之瑜
    1998  《政治心理學》,臺北:五南。
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編
    1992  《外省人台灣心》,臺北:前衛。
任德厚
    1997  《政治學》,臺北:三民。
江宜樺
    1998 《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    2001 《自由民主的理路》,臺北:聯經。
江宜樺編
2001〈新國家運動下的台灣認同〉,《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臺北:新自然主義,頁181-216。 
江炳倫
    1993 《政治文化研究導論》,臺北:正中書局。

呂亞力
    1997  《政治學》,臺北:三民。
李筱峰
1995	《台灣,我的選擇!》,臺北:玉山社。
李筱峰、張杏梅編
    2000  《一個新台灣人的死與生》,臺北:海洋台灣。
李超
    1986 《台灣地區高中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從三民主義教育效果探析》,臺北:正中。
李廣均
    2001 〈有關戰後台灣民族主義社會性格的幾點思考〉,《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臺北:新自然主義,頁111-146。
何榮幸
    2001  《學運世代─眾生喧嘩的十年》,臺北:時報文化。
易君博
    1970 《政治學論文集:理論與方法》臺北:三民。
1984 《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
施正鋒編
    1995 《民族認同與台灣獨立》,臺北:前衛。
1995 《台灣民族主義》,臺北:前衛。
1997 《族群政治與政策》,臺北:前衛。
    1998 《族群與民族主義》,臺北:前衛。
孟樊
    2001 《後現代的認同政治》,臺北:揚智。
紀欣
    2000  《女人與政治:九○年代婦女參政運動》,臺北:女書文化。
馬以工
    1995  《老虎吃蝴蝶》,臺北:商周。
馬起華
1981《政治社會學》,臺北:正中。
高格孚
    2004 《風和日暖:台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臺北:允晨。
袁頌西  
2003《當代政治研究:方法與理論探微》,臺北:時英。
    2004 《政治社會化─理論與實證》,臺北:三民。
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編
    2003  《台灣婦女權益報告書》,臺北: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陳義彥
1978	《台灣地區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臺北:嘉新水泥文化基金會。
陳文俊
1983  《台灣地區中學生的政治態度及其形成因素:青少年的政治社會化》,台北:財團法人資教中心。
1997  《政治社會化與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大(專)學生的政治態度與價值之研究》,高雄: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陳國祥、祝萍
    1987  《台灣報業演進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
國史館編
    2001  《台灣主權論述資料選輯》上冊,臺北:國史館。
2001  《台灣主權論述資料選輯》下冊,臺北:國史館。
張茂桂
1996  〈台灣歷史上的族群關係─談《身分認同政治》的幾個問題〉《民主鞏固或崩潰》頁91-116,臺北:月旦。
2000  《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臺北:業強。
張茂桂編
2001  《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
張明澍譯  (Gabriel A. Almond & Sidney Verba著)
1996  《公民文化》,臺北:五南。
雷鳴
1995  《外省人沒得混了?》,臺北:漢斯。
廖中山
1995	《海洋台灣V.S. 大陸中國》,臺北:海洋台灣。
楊國樞編
    2003  《族群認同與群際關係》,臺北: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
鄭瑞城
    1993  〈頻率與頻道資源之管理與配用〉,《解構廣電媒體》,臺北:澄社,頁1-75。
蔡璧煌
1994  《學校與學生政治社會化─高中職學生政治社會化的教育社會學分析》,臺北:師大書苑。
盧建榮
    1999  《分裂的國族認同》,臺北:麥田。
蕭新煌
    1989  〈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剖析〉,《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灣研究基金會。
    1998  《新台灣人的心:國家認同的新圖像》,臺北:月旦。
蕭新煌、徐正光編
    1996  《台灣的國家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
臺灣歷史學會編
    2001  《國家認同論文集》,臺北:稻鄉。
龔宜君
   1998  《「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臺北:稻鄉。
二、	中文期刊
王甫昌
1994  〈族群同化與動員台灣民眾政黨支持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7期,頁1-34。
1996  〈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台灣政治學刊》第1期,頁130-209。
1998  〈族群意識、民族主義與政黨支持:一九九○年代台灣的族群政治〉,《台灣社會學》第4期,頁1-45。
2002a  〈邁向台灣族群關係的在地研究與理論:「族群與社會」專題導論〉,《台灣社會學》第4期,頁1-10。
2002b 〈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台灣社會學》第4期,頁11-74。  
王前龍
    2000  〈國民中學《認識台灣(社會篇)》教科書中之國家認同論述〉,《教育研究集刊》,第45輯,頁139-172。
王德威
    2004 〈「理想的國度」後遺民寫作〉,《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卷,第1期,頁110-137。
王振寰
    1989 〈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
李文政
    1997  〈兒童的政治社會化〉,《國教世紀》,第176期,頁19-26。
1999	〈政治社會化的理論探討〉,《社會科教育學報》,第2期,頁127-147。
李廣均
1996 〈從過客到定居者─戰後台灣「外省族群」形成與轉變的境況分析〉,《中大社會文化學報》,第3期,頁367-389。
1999 〈什麼是族群身分?三種不同取徑的提出與討論〉,《中大社會文化學報》,第9期,頁67-94。
吳乃德
1998  〈家庭社會化和意識形態: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世代差異〉,《台灣社會學研究》,第3期,頁53-85。
2001 〈認同衝突和政治信任:現階段台灣族群政治的核心難題〉,《台灣社會學》,第4期,頁75-118。
呉介民
2002  〈解除克羅賽維茲的魔咒:分析當前社會改革運動的困境〉,《台灣社會學》,第4期,頁159-198。
林水波
   1973a 〈家庭在政治社會化中的角色〉,《思與言》,第11卷,第2期,頁29-34。
   1973b 〈學校在政治社會化中的角色〉,《思與言》,第11卷,第3期,頁13-22。
   1973c 〈政治學習的方法─政治社會化的形態〉,《憲政思潮》,第24期,頁56-70。
   1978a 〈大眾傳播媒介與政治社會化─傳播模式的角色分析(上)〉,《思與言》,第15卷,第5期,頁27-33。
   1978b 〈大眾傳播媒介與政治社會化─傳播模式的角色分析(下)〉,《思與言》,第15卷,第6期,頁74-83。
林栢東
    2002 〈有關《統、獨》議題的核心問題探討〉,《宜蘭技術學報》,第9期,頁89-99。
林佳龍
    1989  〈威權侍從政體下的台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期,第1卷,頁117-143。
林聰吉
    1997 〈國家認同與民主化:本省人、外省人與中國的三角關係初探〉,《法政學報》,第7期,頁171-195。
易君博
1970 〈政治社會化的分析〉,《憲政思潮》,第12期,頁1-15。
胡台麗
    1990 〈芋仔與番薯:台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頁107-132。
徐火炎
    1996  〈台灣選民的國家認同與黨派投票行為:一九九一至一九九三年間的實證研究結果〉,《台灣政治學刊》,第1期,頁85-127。
徐永明、范雲
    2001 〈「學作」台灣人:政治學習與台灣認同的變遷軌跡,1986-1996〉,《台灣政治學刊》,第5期,頁3-63。
許勝懋
    2004 〈通婚家庭子女之台灣人/中國人認同(一九九二年至二○○一年)〉,《理論與政策》,第17卷,第4期,頁125-153。
晏揚清
    1996 〈國家認同與國家統一〉《三民主義學報》,第17期,頁106-136。
梁雙蓮
    1995  〈婦女與政治〉,《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第36期,頁4-6。
莊靜怡、李美枝
    2003  〈台灣地區的族群認同與對日態度〉,《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0期,頁105-135。
莊富源
    2002  〈台灣族群政治的昨日、今日與未來─我國政治發展經驗的反思〉,《人文學報》,第6卷,第26期,頁69-101。
陳文俊
    1994 〈台灣大學生的省籍意識與國家認同〉,《中山社會科學學報》,第8卷第2期,頁41-91。
    1997 〈族群、統獨立場、與公共政策:台灣地方菁英個案分析〉,《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第1卷,第1期,頁29-76。
    1998 〈台灣地區學生的政治文化─中、大學生的政治態度與台灣民主化的前景〉,《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第1卷,第1期,頁23-59。
    2000 〈政治的孟德爾定律?與台灣國小學童的政治學習〉,《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第2卷,第4期,頁97-132。
陳翠蓮
2002 〈台灣的國家認同研究近況〉,《國史館館刊》,第33期,頁10-17。
陳義彥、陳陸輝
    2004 〈台灣大學生政治定向的持續與變遷〉,《東吳政治學報》,第18期,頁1-39。
陳東升、陳端容
2001 〈跨族群政治討論網絡的形成及其影響因素〉,《台灣社會學》,第4期,頁119-157。

陳清河
    2004 〈還原媒體的時代形貌─台灣地下電台運動史流變的再論述〉,《台灣民主季刊》,第1卷,第3期,頁165-200。
梁裕康
2004  〈外省人的認同探索─評高格孚著《風和日暖:台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8期,頁213-219。
袁頌西
1969〈政治社化:政治學中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思與言》,第7卷,第4期,頁19-29。
游盈隆
    1996  〈台灣族群認同的政治心理分析〉,《台灣政治學刊》,第1期,頁41-84。
張茂桂
    1996  〈是批判意識形態,抑或獵殺巫婆?--對於趙剛「新的民族主義,還是舊的?」一文的回應。〉,《台灣社會學刊》,第23期,頁255-269。
    1999  〈「新台灣人」之非論〉,《國策專刊》,第7期,頁3-8。
    2002  〈「流浪」到永遠?評介趙彥寧,〈戴著草帽到處旅行〉〉,《台灣社會學刊》,第28期,頁261-267。
張錦華
    1995 〈從地下電台的挑戰看廣播生態的多元化與地方化〉,《理論與政策》,第9卷,第4期,頁84-97。
蔡明燁
2002	〈國家主義、國家認同與臺灣─未來的記憶:國家認同的議題和對新台灣的追尋〉,《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47期,頁52-55。


三、 中文學位論文
王碧蓮
2003  〈國中國文教科書中台灣文學作品之編選及詮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灣文學研究所。
王前龍
2000 〈國小道德實驗課程”愛國”德目教材中國家認同內涵之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尤玉文
2001 〈台灣國小教科書中國家認同概念之演變─1949年後之社會與音樂教育〉,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江玉貞
2003 〈資訊全球化下國家認同之研究─以台灣地區高中生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季
2000 〈失落的話語─花蓮外省老兵的流亡處境及其論述〉,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吳雅慧
2000 〈朱天心小說的時空座標〉,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論文。

吳俊瑤
2002 〈國民小學教師政治態度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宜芳
2003 〈國小學童政治態度之研究─以台南市高年級學童為例〉,台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霖
1984  〈影響國中生政治社會化的學校因素〉,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毓芝
2003 〈「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統獨偏向與對立論端點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林麗雯
2003 〈都會區域中流動遷移者的移民地認同意識─以台北縣市大陸女性配偶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周淑嬪
2000 〈蘇偉貞小說研究─以女性關照與眷村題材為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育仁
1999 〈國小社會科教科書本土化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麗雯
2003 〈從「家」的多重意義分析紅棉新村第一代居民的生命歷程〉,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
唐於華
2003 〈台南市水交社眷村居民的文化與族群身分變遷〉,台南師範學院台灣文化研究所。
郭淑雅
2000 〈國族的魅影,自由的天梯─《自由中國》與聶華苓文學〉,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孫立梅
2000 〈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范育銘
2003 〈戰後台灣政經發展中的國族認同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陳光輝
    1997 〈台灣地區民眾國家認同之研究─幾個概念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若蘭
2000 〈台北市選民投票變遷之研究:民國八十三年與八十七年台北市長選舉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陳啟民
2000 〈國民黨對外省族群的統治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陳美博
2000 〈國民小學教師公民教育觀點之質性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韋碩
    2001  〈政治社會化與國家認同態度─以八十九學年度宜蘭地區高中三年級學生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男
2001 〈屏東縣國小教師國家認同觀及其國家認同議題教學態度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陳信義
2002 〈台灣青少年國家認同之研究─以台北縣三重市國中生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義彥
    1977 〈台灣地區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靖麟
2000 〈族群意識、統獨立場對選民行為的影響:一九九四年與一九九八年臺灣省選舉〉,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孫鴻業
   2002  〈污名、自我、與歷史:台灣外省第二代的身分與認同〉,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欣儀
2000 〈台北市公立高中學生政治態度與班級氣氛之相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淑惠
2000  〈老兵文學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雪屏
1998 〈眷村意象之新聞再現與社會建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
傅曉芬
2001 〈台灣地區國小學童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家庭與學童的政治學習〉,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永安
2000  〈第一代外省男性的家庭意涵、家庭互動及家庭教養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張景明
2001 〈李登輝主政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以國家認同為例〉,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
張期玲
2003  〈國家認同的塑造:以國中的歷史教科書為焦點〉,淡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班。
楊嘉容
    2000  〈台灣選民的統獨思考模式與投票行為之分析〉,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凱中
    1996  〈「臺生」外省人的國家認同與族群想像以新黨支持者和「外獨會」為參考團體〉,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淑芬
2002  〈國中學生家庭政治文化與其政治行為傾向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鄧文勤
1995 〈台北市高一學生學校政治社會化成效的實證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華
1996	〈眷村小說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為對象〉,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蔡佩蓉
2002 〈國小教師國家認同教學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社會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鍾艷攸
1997 〈政治性移民的互助組織─台北市之外省同鄉會(1946-1995)〉,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基年
1993  〈族群特質與職業生涯─外省籍族群從事軍公教行業原因之探討〉,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雅恆
2003 〈族群、家庭背景與國中學業成就之研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小玲
2001 〈台灣地區國小學生政治社會化研究─新店市國小學童個案分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 網路資源
范雲,〈分裂歷史記憶下的台灣人認同─從族群政治的「大和解」談起〉,網址:http://tc.formosa.org/magazine/tcm-19/Art-4.html
外獨會,網址:http://www.gati.org.tw/
民主進步黨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www.dpp.org.tw/
新潮流辦公室,網址:http://www.movement.org.tw/
立法院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www.ly.gov.tw/
台北市議會,網址:http://www.tcc.gov.tw/

五、西文專書與期刊論文
Anderson, Benedict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New York: Verso.
Connolly, William E.
1991   IdentityDifference: Democratic Negotiations of Political Paradox.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David Easton & Jack Dennis
1969     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New York.
Fred I. Greenstein
1965     Children and Politics. New Haven.
David Marsh
  1971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The Implicit Assumptions Questioned.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1, No. 4, pp.453-465.
Dean Jaros.
1973     Socialization to Politics. New York: Prueger Publishers.
G. A. Almond & G. B. Powell, Jr.
1966    Comparative Politics: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Boston: Little. Brown, 
G. A. Almond & Sidney Verba
1965    The Civic Culture. Boston: Little, Brown. pp.274-276.
Gerald J. Bender 
 1967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d Political Change. The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Vol. 20, No. 2, Part 1, pp.390-407.   
Herbert H. Hyman
195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Glencoe: The Free Press.
Isaacs, Harold R. 
1975   Idols of the Tribe: Group Identity and Political Chang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ack Dennis
1968    Major Problem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Research. 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 12, No.1, pp.85-114. 
Jan Nederveen Pieterse & Bhikhu Parekh
1995    The decolonization of the imagination: shifting imaginaries: decolonization, internal decolonization, postcoloniality. London and New Jersey: Zed Book.
Jeylan T. Mortimer; Roberta G. Simmons 
1978    Adult Socialization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4, pp.421-454.
Kenneth P. Langton
196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vinson, Natasha. 
1998  “Unsettling Identities: Conceptualizing Contingency.”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1997 (http://www.ed.uiuc.edu/EPS/Pes-Yearbook/97_docs/levinson.html)
Martin, Denis-Constant 
1995   “The Choices of Identity.” Social Identities, Vol. 1, No. 3, pp.41-58.
M. J. Levy, Jr.; L. A. Fallers
1959   The family: Some Comparative Consideration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 Vol. 61, No. 4, pp647-651. 
Percy H. Tannenbaum; Jack M. Mcleod
1967   On the Measurement of Socialization.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 31, No.1 pp.27-37.
Robert E. Lane
1962    Political Ideolog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pp.281-282.
Smith, Anthony D.
1986   The Ethnic Origins of Nation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V.O. Key
1961    Public Opinion and American Democrac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