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905201220561800
DOI 10.6846/TKU.2012.01263
論文名稱(中文) 陳水扁執政時期大陸政策之研究(2000-2008年)
論文名稱(英文) Research on the China Policy under Chen Shui-bian’s Government(2000-2008)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2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王植忠
研究生(英文) Chih-Chung Wang
學號 79927014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05-20
論文頁數 12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潘錫堂
共同指導教授 - 郭展裡
委員 - 潘錫堂
委員 - 洪陸訓
委員 - 梁崇民
關鍵字(中) 大陸政策
一個中國
九二共識
關鍵字(英) China policy
One China
1992 Consensu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1949年10月1日,當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高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從這一刻起,不僅象徵中國共產黨在國共內戰的勝利,也是海峽兩岸分裂分治開始。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據台灣海峽一方逾一甲子,兩岸關係經歷「軍事對立、劍拔弩張」;到1980年代,台灣開放大陸探親後,雙方關係由「相互對峙、互不往來」轉變到「開放交流、官冷民熱」階段,軍事衝突相對降低許多,然台灣先後兩位執政者李登輝及陳水扁,陸續提出「特殊國與國」、「一邊一國」等爭議性議題,造成雙方互信喪失殆盡,官方溝通管道為中共片面中斷;一直到2008年馬英九執政後,兩岸重新在「九二共識」基礎 下,轉變為由政府扮演兩岸關係正常化推動者角色。然而畢竟「兩個政治實體」形成六十餘年,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政治、經濟及文化,雖目前兩岸關係可說是一片榮景,但僅限於「經濟」方面的交流,在「政治」議題上,仍受限於兩岸政府僵化的「一個中國」或「台獨」等政策思維影響,以及台灣每四年存在著「政黨輪替」的可能性下,台海穩定依舊充滿變數。
    兩岸關係雖然有著一百八十度的轉變,但往往會因執政者的主客觀因素而受影響。2000 年台灣首次政黨輪替,國民黨結束長達50多年的執政,陳水扁的當選面臨著如何突破兩岸關係僵局,以及在面對中共經濟崛起後,台灣的經濟走向,因此研究陳水扁執政期間,同時在國際上受到美國與中共的牽制,又必須面臨國內在野黨的箝制情況下,大陸政策如何產生及影響,值得深入探討。
    在最後的部分,評估民進黨在後陳水扁時代,中共不斷對台的經濟攻勢,及兼顧台灣主權下如何面對中共,提出個人的研究結論,作為本論文之總結。
英文摘要
When Mao Zedong shouted loudly,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established today” at the Tiananmen tower on October 1 of 1949, that very moment not only symbolized the emergenc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s the victor in the Chinese civil war, but also signaled the beginning of the geographical and political separation across the Strait.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ve taken their respective control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for more than 60 years and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experienced “military standoff and hostile confrontation.” When Taiwan lifted the ban on visiting relatives in Mainland China in the 1980s, the stance of “mutual confrontation and zero contact” was transformed into the phase of “open and exchange; cold government and enthusiastic citizens” with military conflicts largely reduced. However, the two consecutive Taiwanese presidents Lee Teng-hui and Chen Shui-bian proposed the highly contentious “special state-to-state relationship” and “one country on each side” respectively. This led to the complete lack of trust from both sides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nilaterally shutting down the official communication channel. When Ma Ying-jeou took the presidency in 2008, the governments of both sides began to resume their roles as promoters of the normalization of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under the principle of the “1992 Consensus.” Nevertheless, the “two political entiti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for more than 60 years which have developed their own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s.Although the current cross-strait relations are having great future prospect, they are only limited to “economic” exchanges. The “political” aspect is still confined to the “One China” and “Taiwan independence” policies firmly held by the governments across the strait. In addition, the potential “party alteration” in Taiwan every four years creates more uncertainty to the cross-strait stability.
    Although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have witnessed a U-turn,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surrounding the person in power inevitably affect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Taiwan witnessed its first party alteration in 2000 when the KMT ended its rule for more than 50 years. Chen Shui-bian’s successful bid to the presidency was then confronted with issues such as how to break the cross-strait deadlock and the direction of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view of China’s emerging economic power. As a result, it is worth examining in details how the China policy was formulated and the effects thereof under Chen Shui-bian’s government amid pressures from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internationally and the resistance from the opposition party domestically.
    Finally,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is drawn from the evaluation on how the Democratic Progress Party responses to China as China constantly pushes on the economic front without sacrificing Taiwan’s sovereignty at the Post- Chen Shui-bian era as the summary of this thesi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基本概念之界定……………………………………………6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研究方法………………………………………7
  第四節  文獻探討與研究架構………………………………………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20
第二章  陳水扁執政前民進黨的發展及大陸政策論述……………23
  第一節  民進黨創黨…………………………………………………23
  第二節  民進黨派系發展……………………………………………26
  第三節  陳水扁執政前民進黨大陸政策……………………………37
第三章  陳水扁執政時期大陸政策(2000-2008年)……………49
  第一節  陳水扁第一任期大陸政策(2000-2004年)……………49
  第二節  陳水扁第二任期大陸政策(2004-2008年)……………67
第四章  影響陳水扁執政時期的大陸政策因素……………………73
  第一節  國內因素……………………………………………………74
  第二節  美國因素……………………………………………………86
  第三節  中共因素……………………………………………………95
第五章 結論…………………………………………………………109
參考書目……………………………………………………………115

圖目錄
圖1  研究架構圖………………………………………………………18

表目錄
表2-1  民進黨三大派系組成、屬性及政策…………………………35
表2-2  民進黨三大派系大陸政策比較………………………………35
表2-3  陳水扁執政前兩岸政策觀點…………………………………48
表3-1  「跨黨派小組」會議召開過程………………………………55
表3-2  「防禦性公投」兩項題目……………………………………66
表3-3  2008年公投國、民兩黨提案…………………………………70
表  4    胡錦濤2003-2006年歷次「胡四點」談話內容…………103
參考文獻
壹、專書部分
王作榮,壯志未酬(台北:天下遠見,1999年3月)。
王銘義,對話與對抗:台灣與中國的政治較量(台北:天下遠見,2005年1月)。
王德育,民主進步黨執政後的兩岸關係,載於蔡文輝和陳博中主編,社會科學的應用:台灣的困境與未來(台北:五南,2003年5月)。
丸山勝,陳水扁時代-台灣‧民進黨,從誕生到執政(日本:藤原書店,2001年7月)。
朱新民等,胡溫主政下對台政策與兩岸關係—兼論中共「反分裂國家法」(台北:遠景基金會,2006年9月)。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1月)。
阮  銘,去恐懼,開創台灣歷史的新時代(台北:玉山社,2002年12月)。
李家泉,陳水扁主政台灣總評估(台北:海峽學術,2003年12月)。
林淑玲,陳水扁武功心法(台北:時報,1998年9月)。
明居正,國際體系理論與兩岸關係,載於包宗和與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岸關理論(台北:五南,1999年3月)。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技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93年12月)。
邵宗海,兩岸關係-陳水扁的大陸政策(台北:生智,2001年11月)。
邵宗海,當代大陸政策(台北:生智,2003年12月)。
吳玉山,台灣的大陸政策:結構與理性,載於包宗和與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岸關理論(台北:五南,1999年3月)。
南方朔等,哭泣的台灣:看民進黨執政(台北:展智,2008年2月)。
柳金財,大膽西進?戒急用忍?民進黨大陸政策剖析(台北:時英,1998年2月)。
黃天中、潘錫堂,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1994年4月)。
陳水扁,世紀首航(台北:圓神,2001年10月)。
陳淞山,關鍵年代:陳水扁執政風雲(台北:新自然主義,2004年2月)。
陳毓鈞,胡錦濤時代的中美台動向-維持現狀,遏制台獨(台北:海峽學術,2006年8月)。
桂宏誠、林佳瀅、王順文,民主鞏固?民主倒退?-民進黨執政後的隱憂,(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2年12月)
許慶雄,中華民國如何成為國家(台北:前衛,2001年10月)。
郭正亮,民進黨轉型之痛(台北:天下遠見,1998年5月)。
郭展禮,兩岸關係與台灣問題(台北:今古文化,2007年9月)。
張亞中,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1998年3月)。
張亞中、李英明,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2000年4月)。
楊開煌,崢嶸-兩岸關係之鬥爭與對策(台北:海峽學術,2001年10月)。
楊憲村,民進黨執政(台北:商周文化,1995年1月)。
楊憲村、徐博東,世紀交鋒-民進黨如何與共產黨打交道?(台北:時報,2002年5月)。
楊毅周,民進黨組織派系研究(台北:水牛,2006年3月)。
潘錫堂,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從跨黨派小組到國統會與國統綱領看當前兩岸關係(台北:新文京開發,2006年3月增修第二版)。
潘錫堂,兩岸政經關係與情勢(台北:新文京開發,2009年2月)。
趙永茂、孫同文,民進黨大陸政策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1999年6月)。
鍾年晃,失落的民進黨(台北:商智,2001年5月)。
劉  紅,民進黨執政狀況研究(台北:水牛,2006年3月)。
鄭海麟,台灣「政黨再輪替」與兩岸關係(台北:海峽學術,2009年5月)。
顏萬進,在野時期民進黨大陸政策(台北:新文京開發,2003年4月)
蘇  起,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台北:天下遠見,2003年12月)。
黨朝勝、劉  宏,民進黨大陸政策研究(台北:水牛,2006年3月)。

貳、期刊論文部分
丁允恭,「解散派系還是解散民進黨?」,Taiwan New財經、文化周刊,138(2004年6月),頁20。
石之瑜,「陳水扁反美的嚴肅意義-台獨坐大是國共聯手姑息美國的後果」,海峽評論,202(2007年10月),頁30-31。
朱大洋,「陳水扁總統的兩岸政策」,交流,74(2004年4月),頁4-9。
李孟洲,「扁胡會『雙贏』嗎?陳水扁『雙十講話』效應探索」,財訊,272(2004年11月),頁297-300。
李家泉,「正是一個解決台灣問題的大好機會-我看陳水扁所謂『公投制憲』」,海峽評論,156(2003年12月),頁48-49。
林  克,「北京決定對陳水扁冷處理-拒絕再當扁政府最佳助選員」,商業週刊,825(2003年9月),頁135。
林正義,「台灣防禦性公投與美國對台政策調整」,歐美研究,39:2(2009年6月),頁333-388。
林奇伯,「黨政同步,陳水扁兼任黨主席」,光華,27:8(2002年8月),頁65-66。
林濁水,「強本漸進的中國政策」,收錄於民主進步黨中國政策研討會與會代表書面意見彙編,(台北:民進黨中央黨部編印,1998年),頁135-152。
周志偉,「從『華府─北京─台北』三角關係檢視陳水扁總統的一邊一國論」,國家政策論壇,1(2002年10月),頁1-11。
江萬里,「陳水扁首要課題是重建台北與華府的互信-從台灣關係法25週年談美中台三角關係」,中國通財經月刊,119(2004年5月),頁36-38。
胡全威,「政黨有責任提出國家發展方向-陳水扁的『統合論』之評析」,海峽論壇,139(2002年7月),頁54-56。
胡聲平,「民進黨政府國內政治考量與操作下的美台關係」,全球政治評論,22(2008年4月),頁81-106。
紀  欣,「陳水扁把『正名』當政績」,海峽評論,195(2007年3月),頁47-49。
洪奇昌、劉進興、簡錫瑎,「現階段關於中國政策的基本認知與主張」,收錄於民主進步黨中國政策研討會與會代表書面意見彙整,(台北:民進黨中央黨部編印,1998年),頁173-190。
高永光,「陳水扁政府決策模式之探討」,國家政策論壇,1:3(2001年5月),頁26-32。
許陽明,「尊嚴、安全、發展-確立一個自主、平等、善意、和平、共存共榮的民進黨中國政策」,收錄於民主進步黨中國政策研討會與會代表書面意見彙編。(台北:民進黨中央黨部編印,1998年),頁83-95。
湯  本,「陳水扁已被李登輝套牢」,亞洲月刊,17;48(2003年11月),頁29。
吳明時,「一九九○年代的基層台獨運動-一個社會運動的觀點」,國使館學術集刊,4(2004年9月),頁229-285。
陳文賢,「台灣申請加入聯合國及入聯公投:國際政治的觀點」,台灣國際法季刊,4:3(2007年9月),頁7-32。
鄭又平,「選票邏輯與兩岸關係的政策困境」,展望與探索,4:10(2006年10月),頁36-56。
鄭海麟,「關於『九二共識』的歷史文獻問題-駁陳水扁的謊言」,海峽評論,132(2001年12月),頁25-28。
鄭海麟,「『穩賺不賠』的選舉招術-評陳水扁『催生新憲法』」,海峽評論,155(2003年11月),頁41-46。
鄭海麟,「從『一邊一國』到『兩岸兩國』評陳水扁近期的『台獨』言論」,海峽評論,177(2005年9月),頁25-29。
鄭安國,「一年來陳水扁大陸政策之評析」,國家政策論壇,1:8(2001年10月),頁145-146。
孫揚明,「華府不准陳水扁點燃公投引信-美國當下不願被台獨勢力拖下水」,海峽評論,152(2003年8月),頁38-41。
楊開煌,「三通與選舉-剖楊開煌,「台灣當局的『不』政策-試比較蔣經國、李登輝和陳水扁的大陸政策」,海峽論壇,127(2001年7月),頁43-45。
楊開煌等,「台灣大選與兩岸關係前瞻」,明報月刊,39:3=459(2004年3月),頁25-42。
謝長廷,「中國政策研討會提報資料」,收錄於民主進步黨中國政策研討會與會代表書面意見彙編,(台北:民進黨中央黨部編印,1998年),頁65-70。
蔣永敬,「從民初的袁孫會看扁宋會」,近代中國,160(2005年3月),頁40-49。
叁、碩博士論文部分
王志誠,民進黨大陸政策之研究-從派系發展面剖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王美華,馬英九政府與扁政府的大陸政策比較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戰略與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9年6月)。
王鐙玉,陳水扁主政時期美「中」台戰略三角關係轉變之研究(2000—2008年)(台北:國防大學管理學院國防決策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王耀慶,民進黨大陸政策演變之研究-政策影響變數之分析(南投: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王騰駿,民進黨吏國政策的轉變:「從台灣共和國式台獨」到「中華民國台獨」(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李佳霏,從整合理論看兩岸關係(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李宛儒,從國內外因素解析陳水扁總統的大陸政策(2000—2004年)(台北:國立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杜鴻程,政黨輪替與兩岸關係之探討(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2年6月)。
沙  鵬,台灣政黨輪替後大陸政策變遷之研究(2000—2006年)(台北: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呂弦玲,組織變革中派系互動的影響及其相關機制的探討-以民進黨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余莓莓,國共擴大接觸對兩岸的衝擊:2004-2006年(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6月)。
吳俊德,民進黨統獨論述之分析(台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吳世昌,海峽兩岸的衝突與合作:1995年1月至2000年5月(高雄: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邱鑑今,民進黨政府大陸政策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洪儒明,民進黨執政後的中共對台政策(2000年5月至2003年5月)(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大陸組碩士論文,2003年6月)。
徐銘謙,民主進步黨中國政策決策研究(1986年9月28日至2001年5月20日)(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陳益倫,民進黨派系發展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陳思豪,陳水扁大陸政策變遷之研究(2000-2008年)(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陳蓋武,李登輝主政時期(1988-2000年)大陸政策演變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黃泰達,國內制約因素民進黨大陸政策之影響(高雄: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黃香梅,民進黨執政後派系政治與中國政策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三屆碩士論文,2005年6月)。
葉欣怡,台獨論述與民進黨轉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楊正良,民進黨執政後的大陸政策(2000-2008年)(嘉義: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亞太研究所碩士文(2008年)。
黎寶文,民進黨大陸政策之研究(1986-2001年):一個雙層賽局(two-levelgame)的觀點(高雄: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鐘源旺,陳水扁總統之兩岸政策(2000-2004年)(高雄: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肆、媒體資料部分
中國時報(台北),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央日報(台北),網址: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
自由時報(台北),網址: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旺報(台北),網址: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List/0,4520,21,00.html
頻果日報(台北),網址:http://www1.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sec_main.php
聯合報(台北),網址: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