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901201515062900
DOI 10.6846/TKU.2015.01042
論文名稱(中文) 微電影廣告效果研究:以《台灣櫻花》系列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udy of the Micro-film Advertisment Effects: The Case of Sakura in Taiw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1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謝宛真
研究生(英文) Wan-Chen Sie
學號 60105014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1-16
論文頁數 19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振家
委員 - 楊明昱
委員 - 陳尚永
關鍵字(中) 微電影廣告
說故事
故事模式
品牌
台灣櫻花
關鍵字(英) mirco-film advertisement
storytelling
story model
brand
Sakura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隨著網路普及與行動媒體使用率漸增之故,讓人類的行為開始產生轉變。對行銷者而言,產製也需跟著轉變,因為人們可能不再喜歡待在家中受到電視廣告的轟炸,他們或許偏好自己主動選擇的方式來接受資訊,因此他們開始逃避廣告,為獲得更多他們自己想看想聽的資訊,是故微電影廣告便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
微電影廣告的特徵偏重在模仿電影的基礎敘事,因此又稱故事型廣告。是以說故事的方式讓消費者易於傾聽,目的則如童話故事一般想傳達某一寓意,重新塑造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甚而產生情感連結而建立長期性的關係。
      目前行銷策略上為快速的使廣告效果提升,常以名人代言的方式居多,然而本研究認為微電影廣告就形式、內容而言與過去的電視廣告所呈現的方式多所不同,因此在操作上應更瞭解微電影廣告如何說故事,以突破濫用名人代言的盲點,善用故事行銷的優點,故本研究特別以非名人演出的微電影廣告為案例《愛在家》、《勇敢成家》來探討微電影廣告如何與消費者溝通。
	研究方法使用量化與質化,質化部份以文本分析為主,採用Greimas(1966)的行動元模式、結合Vincent(2002)與Fog, Budtz &Yakaboylu(2005)的故事發展結構,綜合來看微電影廣告如何說故事,另外本研究更希望深入瞭解品牌在故事中如何與消費者進行溝通,因此透過文獻整理出品牌發展階段的框架來做分析。接著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實際得知消費者對這兩個系列的廣告反應與對故事偏好的討論,最後綜合文本分析與量化研究更完整的理解故事對消費者的感受與品牌的溝通效果。
	研究結果發現,質化分析中《愛在家》以一般人能熟習的主題:家庭,期望填補非以名人代言廣告的效果的缺口、《勇敢成家》則扭轉社會對於成家所賦予的包袱—經濟壓力,轉為對愛情實踐的美好,且從兩個故事結果中歸納出該案例說故事的模式,以供日後訊息製作上的參考。在量化部分,則發現消費者對該廣告在「廣告態度」與「品牌態度」皆有較佳的反應,進一步發現當中是透過故事要素的「真實性」、「訊息」與「情節」影響較大。
英文摘要
As the Internet becomes more universal and the mobile devices become more popular, makes human’s behavior change. On marketers, the produce programs have to change, too. Because of the consumers would not like to be overloaded by selling pitches through TV at home. They recently prefer to choose the message by themselves. Therefore, micro-film commercials were born.
      Micro-film’s feature emphasis in it’s narratology, so it’s called Story-Form Advertising. Using the storytelling method to make the consumers listen, just like the purpose that the fairytales want to tell us some meanings. In this way, the commercial can rebuild the shapes in consumers mind, and then generate emotional links to construct a long-term relationships.
	Now, in case to promoting rapidly advertising effect, the marketing strategy usually use the way of celebrity endorsement. However, this study thought the micro-film is different from the TV advertisement in both form and context. Thus, the commercial should do more to realize how the micro-film tell a story to overcome the celebrity endorsement’s strategy problem. Instead of using storytelling strengths. This study uses micro-film series advertisement “love in home” and“brave come to family” to discuss how they tell a story to communicate with consumers.
      This research uses methods in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uses A.J Greimas’s “Actantial-model analysis”, combined Vincent’s and Fog, Budtz, and Yakaboylu’s “The story structure to realize the case how to use mirco-film advertising to tell a story”. On the other hand, this study wants to deeply understand how the brands to communicate in story. Thus, this study would use “brand development” analysis framework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Then, using surveys to know the real reactions of consumers. At the end, this study would put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together to comprehend the story’s meaning and effect to consumers.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found that “love in home” uses familiar topic “family”, wish to substitute the un-celebrity endorsement effect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Brave come to family” wants to change the formal type with economic stress for making up a family. And, summing up a storytelling model based on these two cases’ conclusion, it propose a suggestion for making messages. In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consumers have good reaction to “advertising attitude” and “brand attitude,” and further, this study found the efforts comes from reality, message and plo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2
一、故事行銷的崛起	2
二、打動人心的新管道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品牌	6
一、品牌是什麼	6
二、品牌形象的定義	7
三、品牌形象的分類	8
第二節 媒介	10
一、奇幻的電影	10
二、咫尺間的網路	12
三、貼近的行動裝置	14
四、轉變的媒介內容	15
第三節 故事行銷	17
一、簡介:故事是什麼	17
三、化妝師:動人故事的魅力	30
第四節 廣告效果	36
一、廣告態度	38
二、品牌態度	38
三、自我-品牌關連性	39
四、購買意願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42
第一節 文本分析	44
一、敘事學理論	44
二、故事發展結構	47
三、品牌故事發展	48
第二節 問卷調查	50
一、研究架構	50
二、研究變項之操作型定義與衡量	51
三、變相關係與研究假設	54
第三節 個案選取	58
一、個案介紹	58
二、抽樣方式	60
三、問卷前測	60
四、資料分析方法	62
第四章  研究分析	63
第一節 《愛在家》敘事分析	63
一、坐飛機的刺瓜仔湯	63
二、媽媽的記憶體已滿	68
三、比光速還快的東西	72
四、大人的家庭作業	76
五、《愛在家》小結	80
第二節 《勇敢成家》敘事分析	85
一、遲到53年的婚禮	85
二、梁榮男與梁朱霞	88
三、朱成奎與朱林玉琴	91
四、黃進銀與黃劉桂珍	94
五、《勇敢成家》小結	98
第三節 文本分析綜合討論	103
一、分析結果	103
二、分析發現	105
第四節 敘述統計分析	108
一、問卷回收與樣本結構	108
二、變項之敘述統計分析	109
第五節 信度與效度檢測	111
一、信度檢驗	111
二、效度檢驗	111
第六節、消費者對故事內涵理解的影響分析	112
一、故事內涵對廣告態度的影響	112
二、故事內涵對品牌態度的影響	114
三、故事內涵對品牌關聯的影響	116
四、故事內涵對購買意願的影響	119
第七節 故事結構要素對廣告效果的影響	122
一、故事結構要素分析—真實性	122
二、故事結構要素分析—訊息	132
三、故事結構要素分析—角色	142
四、故事結構要素分析—情節	152
第八節 綜合比較	166
一、《愛在家》系列	166
二、《勇敢成家》系列	16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69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69
一、文本分析	169
二、假設驗證	171
三、綜合討論	172
第二節  實務建議	172
一、好故事的重要性	172
二、品牌之於消費者的重要性	174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175
一、理論與分析架構	175
二、問卷資料回收	176
參考文獻	178
附錄	187

 
表目錄
表2-1-1品牌形象	8
表2-2-1網路媒介概念表	12
表2-3-1故事行銷	19
表2-3-2故事分類	23
表2-3-3品牌故事發展分析架構	25
表2-3-4故事層次分析表	33
表2-3-5故事組成內涵	34
表2-3-6故事面向整理	34
表2-4-1廣告態度三構面	37
表3-1-1行動元模式	45
表3-1-2品牌發展階段	48
表3-1-3研究分析架構依據	49
表3-2-1研究的變項的操作型定義	51
表3-2-2 研究變項衡量方式	52
表3-2-3研究變項衡量題項	52
表3-3-1研究個案介紹—《愛在家》與《勇敢成家》	60
表4-1-1「坐飛機的刺瓜仔湯」故事發展結構	63
表4-1-2「坐飛機的刺瓜仔湯」品牌發展階段	66
表4-1-3「媽媽的記憶體已滿」故事發展結構	68
表4-1-4「媽媽的記憶體已滿」品牌發展階段	70
表4-1-5「比光速還快的東西」故事發展結構	72
表4-1-6「比光速還快的東西」品牌發展階段	74
表4-1-7「大人的家庭作業」故事發展結構	76
表4-1-8「大人的家庭作業」品牌故事發展結構	78
表4-1-9《愛在家》故事發展結構	80
表4-1-10《愛在家》行動元模式	80
表4-1-11《愛在家》品牌發展階段	81
表4-2-1「遲到53年的婚禮」故事發展結構	85
表4-2-2「遲到53年的婚禮」品牌發展階段	87
表4-2-3「梁榮男與梁朱霞」故事發展結構	88
表4-2-4「梁榮男與梁朱霞」品牌發展階段	90
表4-2-5「朱成奎與朱林玉琴」故事發展結構	91
表4-2-6「朱成奎與朱林玉琴」品牌發展階段	93
表4-2-7「黃進銀與黃劉桂珍」故事發展架構	94
表4-2-8「黃進銀與黃劉桂珍」品牌發展階段	96
表4-2-9《勇敢成家》故事發展結構	98
表4-2-10《勇敢成家》行動元模式	98
表4-2-11《勇敢成家》品牌發展階段	99
表4-3-1《勇敢成家》與《愛在家》分析結果	103
表4-4-1整體受測樣本結構	108
表4-4-2《愛在家》之描述統計	110
表4-4-3《勇敢成家》之描述統計	110
表4-5-1《愛在家》整體構面的信度分析	111
表4-5-2《勇敢成家》整體構面的信度分析	111
表4-6-1《愛在家》—故事內涵對廣告態度的影響	112
表4-6-2《勇敢成家》—故事內涵對廣告態度的影響	113
表4-6-3《愛在家》—故事內涵對品牌態度的影響	114
表4-6-4《勇敢成家》—故事內涵對品牌態度的影響	115
表4-6-5《愛在家》—故事內涵對品牌關聯的影響	116
表4-6-6《勇敢成家》—故事內涵對品牌關聯的影響	118
表4-6-7《愛在家》—故事內涵對購買意願的影響	119
表4-6-8《勇敢成家》—故事內涵對購買意願的影響	120
表4-7-1《愛在家》—真實性對廣告態度的影響	122
表4-7-2《勇敢成家》—真實性對廣告態度的影響	123
表4-7-3《愛在家》—真實性對品牌態度的影響	125
表4-7-4《勇敢成家》—真實性對品牌態度的影響	126
表4-7-5《愛在家》—真實性對品牌關聯的影響	127
表4-7-6《勇敢成家》—真實性對品牌關聯的影響	128
表4-7-7《愛在家》—真實性對購買意願的影響	129
表4-7-8《勇敢成家》—真實性對購買意願的影響	130
表4-7-9《愛在家》—訊息對廣告態度的影響	132
表4-7-10《勇敢成家》—訊息對廣告態度的影響	133
表4-7-11《愛在家》—訊息對品牌態度的影響	134
表4-7-12《勇敢成家》—訊息對品牌態度的影響	135
表4-7-13《愛在家》—訊息對品牌關聯的影響	136
表4-7-14《勇敢成家》—訊息對品牌關聯的影響	137
表4-7-15《愛在家》—訊息對購買意願的影響	138
表4-7-16《勇敢成家》—訊息對購買意願的影響	140
表4-7-17《愛在家》—角色對廣告態度的影響	142
表4-7-18《勇敢成家》—角色對廣告態度的影響	143
表4-7-19《愛在家》—角色對品牌態度的影響	144
表4-7-20《勇敢成家》—角色對品牌態度的影響	145
表4-7-21《愛在家》—角色對品牌關聯的影響	146
表4-7-22《勇敢成家》—角色對品牌關聯的影響	148
表4-7-23《愛在家》—角色對購買意願的影響	149
表4-7-24《勇敢成家》—角色對購買意願的影響	150
表4-7-25《愛在家》—情節對廣告態度的影響	152
表4-7-26《勇敢成家》—情節對廣告態度的影響	153
表4-7-27《愛在家》—情節對品牌態度的影響	154
表4-7-28《勇敢成家》—情節對品牌態度的影響	155
表4-7-29《愛在家》—情節對品牌品牌關聯的影響	156
表4-7-30《勇敢成家》—情節對品牌關聯的影響	157
表4-7-31《愛在家》—情節對購買意願的影響	159
表4-7-32《勇敢成家》—情節對購買意願的影響	160
表4-7-33本研究假設檢驗結果H1	162
表4-7-34本研究假設檢驗結果H2	163
表4-7-35本研究假設檢驗結果H3	163
表4-7-36本研究假設檢驗結果H4	164
表4-7-37本研究假設檢驗結果H5	164
 
圖目錄

圖2-4-1廣告效果層級模式	37
圖3-1-1故事情節模式	46
圖3-1-2故事發展結構	47
圖3-1-3故事發展結構	47
圖3-2-1研究架構	50
圖4-1-1「坐飛機的刺瓜仔湯」的行動元模式	66
圖4-1-2「媽媽的記憶體已滿」的行動元模式	70
圖4-1-3「比光速還快的東西」的行動元模式	74
圖4-1-4「大人的家庭作業」的行動元模式	78
圖4-2-1「遲到53年的婚禮」的行動元模式	87
圖4-2-2「梁榮男與梁朱霞」的行動元模式	90
圖4-2-3「朱成奎與朱林玉琴」的行動元模式	93
圖4-2-4「黃進銀與黃劉桂珍」的行動元模式	96
圖4-3-1《愛在家》與《勇敢成家》的品牌故事模型	106
圖4-8-1故事要素成立結果	16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	王麗晶(2013)。《公益品牌敘事與故事行銷:以非營利動物保護組織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2.	王德剛(1997)。《品牌概念形象、廣告策略與品牌權益之關係》。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3.	吳昭怡(2003.11.1)。〈行銷決戰點 給產品說一個故事〉。《天下雜誌》,286,160-162。
4.	吳信如譯(2005)。《故事讓願景鮮活:最有魅力的領導方式》。台北:商周。(原書Loebbert, M. [2003]. Story management: Der narrative ansatz fur management und beratung. Stuttgart, GR: Schaffer-Poeschel)
5.	李宛蓉譯(2008)。《行銷的語言》。台北:商周。(原書Horn,S.[2006]. POP! Stand out in any crowd. New York:PERIGEE.
6.	祁阿紅,張鯤譯(2005)。《電視文化》。中國:商務。(原書John Fiske[1987] . Television Culture.London:Routledge)
7.	李光勳(2004)。《廣告代言人與代言品牌的形象差異性及代言人可信度對廣告效果影響之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8.	吳宛穎(2007)。《說故事建立品牌:國家文化、產品品類、品牌屬性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碩士論文。 
9.	周皓涵(2006)。《體驗行銷中的業者與消費者敘事:以小熊維尼80週年慶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10.	賴佩婷(2006)。《品牌故事及其結構與內容在不同商品類型下對廣告效果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林士煉(2014)。《故事型廣告效果之研究-以客委會為例》。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林曜聖(2009)。〈「故事領導」概念及其在兒童教育產業行銷的應用〉,《國民教育》,49,(6):29-39。
13.	林曜聖(2010)。〈學校實施「故事領導」的應用架構之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6,(4):241-268。
14.	林曜聖(2011)。〈運動產業的故事行銷概念與具體作法之分析〉。《國北教大體育期刊》,5:101-114。

15.	林心慧(2008)。〈比較電視、平面印刷與網路廣告媒體之行銷溝通效果與綜效〉,《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1(2):1-31。
16.	胡亞敏(2004)。《敘事學》。華中科技大學。  
17.	高文彬(2009)。〈以「故事敘說」輔助內部行銷實踐之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報》,9,(1):1-22。 
18.	高子梅譯(2005)。《說故事的領導: 引發行動,分享知識,創造未來的終極領導學》。台北:臉譜出版。(原書Denning, S. [2004]. Squirrel Inc.: A Fable of Leadership through Storytelling. San Francisco, CA: John Wiley & Sons Inc.)
19.	陳宏淑譯(2006)。《教孩子說故事—說故事於課堂上之運用》。台北:東西。(原書Hamilton, M. & Weiss, M.[2005]. Children Tell Stories: Teaching and Using Storytelling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 Richard C Owen)。
20.	陳智文譯(2004)。《說故事的力量:激勵、影響與說服的最佳工具》。台北:臉譜出版。(原書Simmons,A. [2001]. The story factor: secrets of influence from the art of storytelling. Cambridge, MA.: Perseus.)
21.	陳漢翔(2013)。《網路做為公共議題攻防的平台:以雅虎奇摩知識家的廢死爭議為例》。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22.	陳芃婷、陳建宏、郭書辰(2009)。〈運用創新抵制理論探究多媒體行動廣告之發展困境〉。「2009年管理新思維學術研討會」論文,台灣,台北。  
23.	陳品妤、黃光玉(2006)。〈精品珠寶品牌故事之比較:以Cartier、Chanel、Tiffany為例〉,《廣告學研究》,31:1-34。
24.	徐世同譯(2008)。《策略品牌管理》。臺北:華泰文化。(原書K. L. Keller [1998].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Build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Brand Equity. N.J.: Pearson Prentice Hall.)
25.	耿慶瑞、黃思明、洪順慶(2001)。〈WWW互動廣告與傳統廣告效果之比較〉。《資訊管理研究》,3(1):25-53。
26.	許士軍(1987)。《管理學》。台北:東華。
27.	張美惠譯(2005)。《行銷人是大騙子》。台北:商智文化。(原書 Godin, S. (2005). All marketers are liars : Telling authentic stories in a law-trust world. New York: Penguin Group.)
28.	張媛婷(2012)。《行動環境下衝動性購買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9.	張惠美譯(2006)。《品牌的七塊拼圖》。台北:商智文化。(原書 Hanlon, P. (2006). Primal branding: Create zealots for your brand, your company, and your future. New York: Free Press.)
30.	張春興(2013)。《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31.	黃純燦(2006)。《行銷,從說故事開始》。台北:一言堂。
32.	黃光玉(2006)。〈說故事打造品牌:一個分析的架構〉,《廣告學研究》,26:1-26。
33.	黃振家(2013)。〈微電影廣告、片段故事型廣告與連環故事型廣告之效果比較研究-以客委會廣告為例〉。《中華民國廣告年鑑2012-2013》,頁41-48。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
34.	黃見雯(2001)。《廣告基調與媒體內容一致性對廣告效果之影響-媒體內容觀賞涉入及自我概念一致性干擾效果之探討》。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5.	黃齡儀(2009)。〈數位時代之空間—時間敘事結構初探:以Facade網站為例〉。《資訊社會學研究》,16:135-160。
36.	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遠流。(原書Morley, D. [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37.	楊振富譯(2008)。《好故事無往不利》。台北:天下遠見。(原書Maxwell, R. & Dickman, R. [2007]. The Elements of Persuasion: Use Storytelling to Pitch Better, Sell Faster & Win More Business. NEW YORK, NY: HarperCollins)
38.	鄭明萱譯(2006)《認識媒體 : 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原書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Corinne Mcluhan.)
39.	劉渼(2008)。〈創意說故事後敘事模式的教學應用研究〉。《台北大學中文學報》,4,1-34。 
40.	蕭婕妤(2012)。《玩遊戲的魅力:互動敘事廣告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41.	趙偉妏譯(2009)。《媒介、科技與社會傳播理論面向》。台北:韋伯。(原書David Holmes.[2005]. Communication Theory: Media, Technology and Society. London: SAGE) 
42.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
43.	趙光正(2012)。《故事行銷在facebook中傳遞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44.	謝宛真(2013)。微電影廣告效果與電視廣告的效果比較研究。台灣,台北。
45.	藍婉今(2010)。《以直覺理論觀點探討網路部落格之故事行銷效果》。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
46.	羅鋼(1994)《叙事學導論》。中國:雲南人民。
47.	嚴幸美(2006)。〈故事中的魔法實現了嗎?從故事行銷談消費者化妝意涵〉。《中華傳播學刊》,10:3-36。
48.	嚴幸美(2007)。《品牌故事的魔力與消費意義》。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碩士論文。
49.	蘇伶雅(2011)。《代言人的外在吸引力對廣告溝通效果的影響-以產品涉入程度為干擾變數》。成功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50.	蘇碩斌(譯)(2010)。。《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15講》。新北市:群學。(原書吉見俊哉(2004)メディア文化論──メディアを学ぶ人のための15話。東京 : 有斐閣)

 
二、英文部分
1.	Arch G., Suresh S., & Kenneth E. (2008). When consumers and brands talk: Storytelling theory and research in psychology and marketing, Psychology and Marketing, 25(2), 97-145.
2.	Biel, A. L. (1992). How Brand Image Drives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2, 6, 6-12.
3.	Boje, D. M. (1991). The storytelling organization: a study of story performance in an office-supply firm.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6(1), 106-126. 
4.	Bruce, D. (2001b). Storytelling wins hearts: Ten tips for creating captivating brand stories. Marketing Magazine, 106, 30. 
5.	DeLarge,C.A. (2004). Storytelling as a Critical Success Factor in Design Process and Outcomes, Design Management Review, Vol.15, Iss.3, 76-81
6.	Dodds, W. B., Monroe, K. B. & Grewal, D. (1991). Effects of Price, Brand, and Store Information on Buyers' Product Evalu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28(3), 307-319.
7.	Dowling, G. R. (2006). Communicating Corporate Reputation through Stories,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49, Iss.1, 82-100 
8.	Escalas, J. E. (2004). Narrative processing: Building consumer connections to brands.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4, 168-180. 
9.	Escalas, J. E. (1998). Advertising narratives: What are they and how do they work? In B. B. Stern (Ed.), Representing consumers: Voice, views and visions (pp. 267-289).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0.	Garretson, J. A. and Clow, K. E. (1999) The Influence of Coupon Fair Value on Service Quality Wxpectation, Risk Perception and Purchase Intention in the Dental Indsutry. Journal of Service Marketing, 13, 1, 59-72.
11.	Fornell, C. R. & Larcker, F. F. (1981).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8, pp.39-51
12.	Freiden, J.B.(1984). Advertising Spokesperson Effects: An Examination of Endorser Type and Gender on Two Audience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24(5), 33-41.
13.	Fog, K., Budtz, C., & Yakaboylu, B. (2005). Storytelling: Branding in Practice, Berling: Springer.
14.	Gargiulo, T. L. (2006). Power of Stories. The Journal for Quality &Participation, 5-8.
15.	Kelman, Herbert C. (1961). Processes of Opinion Change. Public Opinion
i.	Quarterly, 25, Iss. 1, pp.57-78.
16.	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17.	Kirsch, C. (2004). Film and collective storytelling in corporate identity: a casestudy,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vol.9, Iss.3, 223-230 
18.	Lavidge, R. G. and Steiner, G. A.(1961). A Model for Predictive Measurement of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Marketing, 25, 59-62.
19.	Lena, M. (2008). Extraordinary Experiences through Storytelling.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8(3), 195-210.
20.	Lutz, R. J., Mackenie, S. B., & Belch, G. E. (1983). Attitude toward the Ad. As a Mediator of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Advance in Consumer Research, 10, 532-539. 
21.	Lutz, J. R. (1985),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antecedents of attitude toward the ad: A conceptual framework. In F. A. Linda and A. M. Andrew,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and Advertising Effects, 45-63, New York: Erlbaum.  
22.	O’Connor, E. (2002), Storied Business: Typology, Intertextuality, and Traffic in Entrepreneurial Narrative,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vol.39, Iss.1, 36-54.
23.	Park, C. W., Jaworski, B. J., & Maclnnis, D. J. (1986) Strategic Brand Concept- Image Management. Journal of Marketing, 50(4), 135-145.
24.	Park, C. W., Lawson, R., & Milberg, S. (1989), Memory Structure In Brand Name,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6, 726-731.
25.	Percy, L., & Rossiter, J. R. (1992). A Model of Brand Awareness and Brand Attitude Advertising Strategies. Psychology and Marketing, 9(4), 263-274
26.	Porter, S. S., & Claycomb, C. (1997). The Influence of Brand Recognition on Retail Store Image. Journal of Product and Brand Management, (6), 373-387.
27.	Scultz, D. E., Martin, D. and Brown, W. P.(1984). Strategic Advertising Campains. Chicago: Crain Books, Division of Crain Communications.
28.	Silverman, L. (2007). There are Five Sides to Every Story, Communication Word, vol.24, Iss. 1, 38-41
29.	Spears, R. & Lea, M. (1994). Panacea or panopticon? The hidden power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1(4), 427-459  
30.	Vincent, L. (2002). Legendary brands: unleashing the power of storytelling to create a winning marketing strategy. Chicago: Dearborn.
31.	Raney, A. A. (2004). Expanding disposition theory: Reconsidering character liking, moral evaluations, and enjoyment. Communication Theory, 14(4), 348-369.
32.	Scultz, D. E., Martin, D. and Brown, W. P.(1984). Strategic Advertising Campaigns. Chicago:Crain Books, Division of Crain Crain Communications.
33.	Walker, M., Langmeyer, L. and Langmeyer, D. (1993). Commentary: Celebrity endorsers-Do you get what you pay for? The Jounal of Product and Brand Management, 2, 3, 36-43. 

 
三、網路部分
1.	中華民國微電影協會(2013)。〈台灣101年度行銷類十大精選微電影出爐 產業商機上看20億〉。2014年8月26日,取自http://www.micromovie.org.tw/news_detail.aspx?id=79eb76dfe18947540b48971e6b271641
2.	王一芝(2009)。〈好品牌怎麼說故事?〉,《遠見雜誌》,215期。2013年8月23日。取自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4967_1.html
3.	江逸之(2010.01.27)。故事管理 企業溝通新顯學,《天下雜誌》,440期。2013年9月2日。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40136
4.	季妙發(2012.05.03)。台灣影音市場消費者洞察(上)。2013年4月5日,取自http://tw.marketing.campaign.yahoo.net/emarketing/contentF4.php?main=A06&sub=B02&tri=&literary=484
5.	洪嘉蓮(2013.08.01)。〈結合戲劇說品牌故事,大眾銀行進步50名〉,《30雜誌》,108期,2014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30.com.tw/article_content_23641.html
6.	經理人(2012.08.05)。〈網路影響力品牌7月月報:金城武代言廣告受矚目,長榮航空排名竄升40名〉,《經理人》。取自http://www.managertoday.com.tw/articles/view/33356
7.	經理人(2012.09.24)。〈結合戲劇說品牌故事,大眾銀行進步50名〉,《經理人》。2014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managertoday.com.tw/?p=16148
8.	劉岱琳、張詠琦(2012.11.20)。〈2012年前三季廣告量分析報告〉,《Yahoo奇摩網路行銷》。2013年4月5日,取自https://marketing.tw.campaign.yahoo.net/emarketing/main/A06/B02?id=579
9.	劉紀綱(2012.05.21)。〈不可不知的品牌行銷新趨勢「微電影」〉,《Yahoo奇摩網路行銷》。上網日期:2013年8月30日,取自http://tw.marketing.campaign.yahoo.net/emarketing/contentF4.php?main=A01&sub=B02&tri&literary=503
10.	EMBA(2013.05.01)。〈為品牌說一個故事〉,《EMBA》,321期。2013年9月13日。取自http://news.pchome.com.tw/magazine/report/sa/EMBA/9646/136733760036879013003.htm
11.	數位時代(2008.12.02)。〈先長後短的廣告CF露出模式〉,《數位時代》。2013
12.	蘇文彬(2013.05.31)。〈調查:7成3網友使用智慧型手機〉,《iThome》。2014年2月9日。取自http://www.ithome.com.tw/node/80706
13.	Famiwebchannel(2013.11.26)。〈全家25週年電視廣告【歡迎光臨 全家見】〉。2013年6月17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h_DKDOyVRY
14.	SAKURATW (2012)。〈愛在家系列影片:坐飛機的刺瓜仔湯〉。2014年09月12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E-WBWAXqmU
15.	SAKURATW (2012)。〈愛在家系列影片:媽媽的記憶體已滿〉。2014年09月12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e7k4_2kwus
16.	SAKURATW (2012)。〈愛在家系列影片:比光速還快的東西〉。2014年09月12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uj569fRN1s
17.	SAKURATW (2012)。〈愛在家系列影片:大人的家庭作業〉。2014年09月12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xRuUNNJA_M
18.	SAKURATW (2013)。〈勇敢成家系列影片:遲到53年的婚禮〉。2014年09月12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ztH7T-ZWJ8
19.	SAKURATW (2013)。〈勇敢成家系列影片:梁榮男與梁朱霞〉。2014年09月12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Bbzl3LbJHE
20.	SAKURATW (2013)。〈勇敢成家系列影片:朱成奎與朱林玉琴〉。2014年09月12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BNK1sCWNWk
21.	SAKURATW (2013)。〈勇敢成家系列影片:黃進銀與黃劉桂珍〉。2014年09月12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T3c2hFxjOk
22.	SAKURA〈最新消息:櫻花愛在家系列微電影 獲各項大獎肯定 佳評不斷〉。2014年08月26日。取自http://www.sakura.com.tw/news/newsDetail.aspx?nid=60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