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808200614313700
DOI 10.6846/TKU.2006.00904
論文名稱(中文) 撞球機械人在障礙球局決策之應用
論文名稱(英文) Decision-Making of the Block Ball Game for a Billiard Robo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4
學期 2
出版年 95
研究生(中文) 鍾武傑
研究生(英文) Wu-Chieh Chung
學號 69334258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6-07-27
論文頁數 9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智旭(096034@mail.tku.edu.tw)
委員 - 黃志良(clhwang@ttu.edu.tw)
委員 - 翁慶昌(wong@ee.tku.edu.tw)
關鍵字(中) 可拓理論
撞球機械人
顆星
防守球局
關鍵字(英) Extension theory
Billiard robot
Cushion
Safety pla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主要目的是針對撞球運動之九號球障礙球局,為使撞球機械人具有近似撞球選手在障礙球局中的解球思維與推理能力,以可拓理論建立撞球機械人的決策機制,分析出最佳擊球模式,完成解球的目的。在機器視覺系統中,先由CCD攝影機擷取球檯上的影像,收尋出各球的球心座標,並運用球檯邊與各球的幾何關係,計算出顆星撞擊點,再以所設計的VB程式,預測可能的顆星撞擊點及力道撞擊目標球後的相關位置,以母球與虛擬撞擊點的距離、目標球與球袋的距離、擊球角、障礙球位置判斷等四個決策因子,作為可拓防守決策的衡量條件,再加入撞球規則中的母球/子球是否撞擊檯邊的判斷,偵測出最佳顆星撞擊點,以程式控制撞球機械人完成解球動作。經由實驗結果得知,以可拓防守決策分析出的最佳解球路徑,確實能使對手不易進攻,達成解球亦防守的目的。
英文摘要
The objective of this thesis is to develop a defensive strategy for the billiard robot by using Extension theory. The main purpose is to make billiard robot possess the imitation ability of how people let the cue ball to contact the object ball after shooting in the block ball game of the nine-balls pool games.
First, the CCD camera captures the image of the balls on the pool table. Then, the positions of the balls are calculated by the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 and the developed software (VB). The hitting positions of cushion are determined by the distances between the object ball, the cue ball and the rail of the table. After that, the developed software predicts the geometrical positions of the object ball and the cue ball after collision. The defensive strategy is developed by the following four conditions. They ar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cue ball and the object ball, distance between the object ball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cket, the angles between the cue ball, the object ball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cket and the information of the block ball by the Extension theory. In addition to the four parameters, it must be considered whether the cue ball or the object ball contacts the rail of the table after the cue ball contacts the object ball. Finally, the billiard robot will execute the hitting command to let the cue ball contact the object ball and make a safety pla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ensive strategy of the Extension theory make the billiard robot solve the trouble problem which is not easier to contact the object ball and make a safety play to expect next better shoot chance in order to win the billiard game successfull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I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1-1 前言	1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4
第二章  理論基礎	6
2-1 顆星技巧	6
2-1-1 一次顆星鏡射的幾何關係	6
2-1-2 兩次顆星鏡射的幾何關係	8
2-2 可拓理論	9
2-2-1 關聯函數	9
2-2-2 優度評價法	11
2-3 球座標搜尋法	13
第三章  實驗與研究方法	15
3-1 實驗設備	15
3-2 偵測顆星撞擊點	17
3-2-1 一次顆星撞擊點	17
3-2-2 兩次顆星撞擊點	19
3-2-3 力道參數設定	21
3-2-4 撞擊點修正	23
3-3 犯規偵測	26
3-4 解球進袋判斷	29
3-5 一次顆星解球之防守決策	30
3-5-1 可拓球袋選擇	30
3-5-2 可拓防守決策	40
3-6 兩次顆星解球之防守決策	46
3-6-1 可拓球袋選擇	46
3-6-2 可拓防守決策	51
第四章  實驗驗證與結果討論	53
4-1 實驗驗證	53
4-1-1 犯規判斷	53
4-1-2 一次顆星解球後防守	54
4-1-3 一次顆星解球後防守之誤差分析	58
4-1-4 兩次顆星解球後防守	58
4-1-5 兩次顆星解球後防守之誤差分析	61
4-1-6 一次及兩次顆星解球後防守之分析比較	61
4-1-7 一次顆星解球進袋	62
4-1-8 兩次顆星解球進袋	63
4-2 類似文獻成果比較	65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67
5-1 結論	67
5-2 討論	68
參考文獻	71
附錄	75
A-1 一次顆星解球後之母球與目標球位置預測表	75
A-2 一次顆星解球後之合格度與優度表(可拓選袋決策)	76
A-3 一次顆星解球後之合格度與優度表(可拓防守決策)	81
B-1 兩次顆星解球後之母球與目標球位置預測表	83
B-2 兩次顆星解球後之合格度與優度表(可拓選袋決策)	84
B-3 兩次顆星解球後之合格度與優度表(可拓防守決策)	85
C-1 一次顆星解球後之母球誤差量表	86
C-2 一次顆星解球後之目標球誤差量表	87
D-1 兩次顆星解球後之母球誤差量表	88
D-2 兩次顆星解球後之目標球誤差量表	89
E 撞球術語	90
F 九號球世界標準規則	92

圖2-1 一次顆星鏡射示意圖	7
圖2-2 兩次顆星鏡射示意圖	9
圖2-3 簡單關聯函數示意圖	11
圖2-4 優度評價法之步驟	13
圖2-5 座標平均法示意圖	14
圖3-1 撞球機械人之機檯	16
圖3-2 撞球機械人的架構	16
圖3-3 一次顆星解球路徑預測流程圖	18
圖3-4 一次顆星擊球示意圖	18
圖3-6 兩次顆星擊球示意圖	20
圖3-7 兩次顆星撞擊點示意圖	20
圖3-8 不同撞擊力道之預測位置圖	22
圖3-9 力道與角度	25
圖3-10 一次顆星誤差修正	25
圖3-11 兩次顆星誤差修正	26
圖3-12 犯規分析圖	27
圖3-13 解球進袋示意圖	29
圖3-14 衡量條件示意圖	32
圖3-15 一次顆星解球前之狀態圖	36
圖3-16 一次顆星解球後之預測圖	36
圖3-17 上檯邊解球後之預測分解圖	37
圖3-18 下檯邊解球後之預測分解圖	38
圖3-19 左檯邊解球後之預測分解圖	39
圖3-20 各球袋之預測母球撞點示意圖	40
圖3-21 可拓防守決策流程圖	45
圖3-22 兩次顆星解球路徑預測流程圖	49
圖3-23 兩次顆星之撞擊點示意圖	50
圖3-24 兩次顆星解球後之預測圖	50
圖4-1 母球或目標球有無碰撞顆星示意圖	54
圖4-2 解球路徑之障礙判斷圖	55
圖4-3 一次顆星解球後之預測路徑圖	56
圖4-4 一次顆星解球後之成果比較圖	56
圖4-5 一次顆星解球連拍圖	57
圖4-6 兩次顆星解球後之預測路徑圖	59
圖4-7 兩次顆星解球後之成果比較圖	59
圖4-8 兩次顆星解球連拍圖	60
圖4-9 一次及兩次顆星解球後之預測路徑圖	61
圖4-10一次顆星解球進袋之撞擊點示意圖	62
圖4-11一次顆星解球進袋連拍圖	63
圖4-12兩次顆星解球進袋之撞擊點示意圖	64
圖4-13兩次顆星解球進袋連拍圖	65
圖E-1 撞球術語介紹	91

表1-1 類似文獻成果比較表	3
表3-1 力道與位置對應表	22
表3-2 犯規係數表	28
表4-1犯規分析表	54
參考文獻
[1]  來賢,撞球入門,台北市:國家出版社,民國69年8月。
[2]  林其禹,機械撞球員(VCD),台灣科技大學,民國89年6月。
[3]  T. Jebara, C. Eyster, “Augmenting the Billiards Experience with Probabilistic Vision and Wearable Computers,” IEEE Wearable Computers, October 1997, Vol.13 pp. 138 – 145.
[4]  S. C. Chua, E. K. Wong, Alan W. C. Tan, and V. C. Koo, “Decision Algorithm for Pool using Fuzzy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ICAIET 2002), 17-18 June 2002, Kota Kinabalu, Malaysia, pp. 370-375.
[5]  H. Nakama, I. Takaesu and H. Tokashiki, “Basic Study on Development of Shooting Mechanism for Billiard Robot,” JSME, Robotic Workshop, 2001.
[6]  Fei Long, Johan Herland, Marie-Christine Tessier, Darryl Naulls, Andrew Roth, Gerhard Roth, Michael Greenspan, “Robotic Pool: An Experiment in Automatic Potting,” IROS’04, Sendai, Japan, Sept. 28th – Oct. 2nd, 2004.

[7]  Will Leckie and Michael Greenspan, “An Event-based Pool Physics Simulator,” 11th Advances in Computer Games Conference (ACG 11), September, 6, 2005, Taipei, Taiwan.
[8]  Will Leckie and Michael Greenspan, “Monte Carlo Methods in Pool Strategy Game Trees,”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and Games (CG’06), May, 31, 2006, Turin, Italy.
[9]  J. S. Yang, Z. M. Lin and C. Y. Yang, “Grey Decision-Making for a Billiard Robot,”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 Cybernetics (SMC’04), Oct, 10-13, 2004, Hague, Netherlands.
[10] B. R. Cheng and J. S. Yang, “Design of The Neural-Fuzzy Compensator for a Billiard Robot,”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ing, Sensing and Control (ICNSC’04), March, 21-23, 2004, Taipei, Taiwan.
[11] 許家欣,楊智旭, “撞球機器人之模糊誤差補償器設計,” 2004中華民國自動控制研討會,大葉大學,3/26~3/27,2004。
[12] 王添毅,楊智旭,楊棧雲,“可拓理論在撞球機械人球袋選擇應用,”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2003全國學術大會,廣州,11/19~11/21, 2003,pp.1160-1165。
[13] 王添毅,楊智旭,“智慧型撞球機器人,”中國大陸航空太空研討會,9/1,2004,pp.373-381。
[14] 盧彥宏,鍾武傑,楊智旭,“灰色理論在撞球機器人球局防守決策之應用,”2005年中華民國自動控制研討會,南台科技大學,民國94年11月18日。
[15] J. T. Li, J. S. Yang and C. Y. Yang, “Offensive Strategy of a Billiard Robot,” The Eleven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tificial Life and Robotics (AROB 11th ’06), January 23-25, Oita, Japan, 2006.
[16] 林志明,撞球機器人之研究,淡江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2年6月。
[17] 陳柏儒,撞球機器人之類神經模糊補償器設計,淡江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2年6月。
[18] 王添毅,可拓理論在撞球機器人決策之應用,淡江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3年6月。
[19] 許家欣,撞球機器人之擊球力量控制器設計,淡江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3年6月。
[20] 黎哲廷,撞球機器人在九號球局之應用,淡江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4年6月。
[21] 盧彥宏,撞球機器人在撞球球局之防守決策,淡江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4年6月。
[22] 王洪忠,數學與電腦觀點之碰撞問題研究,中華大學應用數學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2年7月。
[23] 內田昌久,撞球技巧,益群書店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9年9月。
[24] 島田曉夫,圖解撞球入門,大孚書局有限公司,民國88年3月。
[25] 蔡文,“可拓集合和不相容問題,” 科學探索學報,1993。
[26] 蔡文、楊春、林偉初,可拓工程方法,科學出版社,1997。
[27] http://www.baroc.org/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