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807202013233700
DOI 10.6846/TKU.2020.00827
論文名稱(中文) 星巴克台灣臉書粉絲專頁之行銷策略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Marketing Strategy of Starbucks Taiwan Facebook Fan Pag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Executive Master's Program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8
學期 2
出版年 109
研究生(中文) 黃文漪
研究生(英文) Wen-Yi Huang
學號 70755009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0-06-18
論文頁數 8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何怡芳
共同指導教授 - 林美榕
委員 - 田正利
委員 - 劉影梅
關鍵字(中) 星巴克
臉書
粉絲專頁
促銷
善因行銷
關鍵字(英) Starbucks
Facebook
Fans page
Promotion
Cause-related market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網路和手機的盛行,讓我們生活在一個關係更緊密、資訊更透明的時代,時代的轉變驅使行銷模式的改變。行銷不再只是單方面的傳遞或接收資訊,而是結合數位科技與數據,透過現實和虛擬管道的整合,與顧客做有效的互動與連結。
企業利用社群媒體與消費者建立良好的聯繫管道,藉由臉書粉絲專頁與顧客互動以提升企業經營與行銷效益。本論文採內容分析法,蒐集星巴克台灣臉書粉絲專頁貼文與粉絲所回應得按讚、留言、分享數據加以整理歸納,以瞭解台灣星巴克運用臉書創造出的行銷模式,並進一步探討其行銷策略搭配貼文來達到其行銷與提升品牌形象的效果。
透過台灣星巴克運用臉書社群媒體貼文主題內容與粉絲間的互動情形分析,可以發現行銷模式粉絲專頁管理者與粉絲互動關係並不明顯,因此必須善用優惠促銷手法提供具實用價值的資訊。而善因行銷獲得粉絲關注程度相對較低,以跨域聯名商品拉抬品牌價值進而提升彼此銷售業績的效果較佳。
英文摘要
Duo to the prevalence of the Internet and mobile phones has led us to live in an era of closer relations and more transparent information. Furthermore, with the tendency of the day have driven changes in marketing models. Marketing is no longer just the unilateral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of information by sellers, but a combin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data, via the integration of real and virtual channels, to effectively interact and connect with customers.
Enterprises utilize social media to establish good communication channels with consumers, to interact with customers via fan page of Facebook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In this thesis, content analysis was used to collect fan page posts from Facebook of Starbucks Taiwan and the response of fans such us likes, comments, sharing and other data, etc. Afterwards, these contents were summarized to understand the marketing Model in Taiwan’s Starbucks Facebook platform, and further to explore how it implemented marketing strategies with posts to achieved its marketing goals and enhance its brand image.
By analyzing how Starbucks Taiwan used social media such as Facebook fan posts to interact with its fans, the conclusions obtained in this thesis as follow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an page manager and the fans was not obvious, therefore, we must made some specific and preferential promotion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with more practical values. Cause-related marketing has a relatively low level of follower attention, and Crossover/co-branding products were able to boost the brand valu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誌謝	Ⅰ
摘要	Ⅱ
目錄	V
表目錄	VI
圖目錄	VⅡ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	5
第四節	研究流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行銷4.0	7
第二節	社群媒體	13
第三節	星巴克與臉書粉絲專頁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內容分析法	29
第二節	研究設計	31
第四章	研究分析	32
第一節	分析架構	32
第二節	內容說明	34
第三節	內容分析結果	6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2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75
參考文獻	77
 
表目錄
表1-1  台灣社群平台品牌使用概況	1
表2-1  粉絲專頁經營相關研究摘要	15
表2-2  台灣星巴克品牌經營相關研究摘要	24
表4-1  飲品類粉絲專頁貼文內容主題分析摘要	34
表4-2  飲品類主題粉絲按讚、留言、分享數統計說明	40
表4-3  周邊商品類粉絲專頁貼文內容主題分析摘要	41
表4-4  周邊商品類主題粉絲按讚、留言、分享數統計說明	46
表4-5  品牌體驗類粉絲專頁貼文內容主題分析摘要	48
表4-6  品牌體驗類主題粉絲按讚、留言、分享數統計說明	52
表4-7  服務升級類粉絲專頁貼文內容主題分析摘要	52
表4-8  服務升級類主題粉絲按讚、留言、分享數統計說明	55
表4-9  企業社會責任類粉絲專頁貼文內容主題分析摘要	58
表4-10 企業社會責任類主題粉絲按讚、留言、分享數統計說明	60
表4-11 粉絲專頁貼文主題與粉絲互動統計	63
表4-12 粉絲專頁貼文主題與粉絲互動統計(每則平均)	63
表4-13 粉絲專頁貼文形式與粉絲互動統計	66
表4-14 粉絲專頁貼文形式與粉絲互動統計(每則平均)	66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	6
圖4-1  研究分析架構	33
圖4-2  星巴克台灣臉書粉絲專頁行銷策略示意圖	62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	王石番(1989)。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市:幼獅文化。
2.	王曉鋒、張永強、吳笑一(2015)。零售4.0:零售革命,邁入虛實整合的全通路時代。台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ISBN 978-986-320-837-2。
3.	余朝權、盧瑞陽、陳映儒(2012)。社群網站特性與使用者忠誠度、持續參與意圖之關係。企業管理學報,第95期,頁71-100。
4.	林子傑(2011)。限量聯名產品對消費者品牌態度與購買意圖之影響,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5.	林巧敏、王琪寬(2016)。檔案館臉書與使用者互動之內容分析。圖資與檔案學刊,89期,頁P25-46。DOI:10.6575/JILA.2016.89.02。
6.	林信成、楊惠雅、張佑安(2016)。品牌體驗、品牌偏好與顧客忠誠度之研究-以星巴克咖啡為例。中州學報,30期,頁75-102。
7.	林陽助、林秀貞、李宜致(2007)。體驗行銷、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大台北地區連鎖咖啡店為例。顧客滿意學刊,3卷2期,頁57-94。DOI:10.30066/JCS.200709.0003。
8.	吳宜晏、林芳怡、何凭融、蘇琨峰、王進坤(2016)。欣建築3C社群營運模式初探-虛實整合、內容首要,社群先行、商務永續。實踐設計學報,10期,頁12 – 23。
9.	吳政諺、張哲偉(2017)。社群聆聽,聽什麼。會計研究月刊,384期,頁104-108。DOI:10.6650/ARM.201711_(384).0017。
10.	吳姮憓、羅偉峰(2014)。「按讚、留言或分享」-探究影響臉書訊息反應行為意圖之前置因素。行銷評論,11(2),頁107-132。
11.	吳師豪、方姵勻(2016)。討好顧客還是友善社會?企業社會責任、關係投資、關係品質對顧客公民行為的影響。企業管理學報,111期,頁33–65。DOI: 10.3966/102596272016120111002。
12.	吳素雲、陳美純、周慧娟(2014)。社群網站之資訊分享及參與程度對關係資本之研究。萬能商學學報,19期,頁113–131。
13.	邱煜庭(2011)。網路集客力:從SEO到Facebook的行銷新策略。台北:電腦人文化。ISBN 978-986-199-245-7,頁129-132。
14.	席汝楫(1997)。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方法。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台北市。ISBN 957-11-1385-9,頁188。
15.	張自賢、林芳儀(2010)。品牌認知、偏好、延伸產品知覺契合度對消費者行為意向之研究:以星巴克為例。餐旅暨家政學刊,7卷4期,頁349-371。
16.	陳世智、吳智鴻、吳彥濬、陳靚(2014)。探討影響Facebook粉絲專頁持續使用意圖之因素:社會資本觀點。中山管理評論;22卷2期,頁205–238。DOI:10.6160/2014.06.01。
17.	陳函妤(2015)。社群媒體上參與式行銷活動的參與意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8.	陳穎、林詠能(2011)。星巴克品牌形象與消費者生活型態之自我一致性研究。產業管理評論,4卷2期,頁25-46。DOI:10.30129/IMR.201106.0004。
19.	黃明毅(2018)。星巴克聯名商品對消費者品牌共鳴之影響。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
20.	黃國庭、李怡慧、陳志成(2018)。商業虛擬社群促進成員參與的行為。TANET2018 臺灣網際網路研討會,頁1434-1439。DOI:10.6861/TANET. 201810.0266。
21.	趙品灃、趙怜琄(2017)。善因行銷對品牌形象與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康大學報,7期,頁57-82。
22.	董正談、顏志平、陳羿夫(2018)社群網站自動化管理之研究-以臉書粉絲專頁為例。中華管理發展評論,7卷2期,頁33 – 46。
23.	傅珮雯(2011)。Facebook 網站上口碑行為之研究,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24.	楊宗勇(2018)。不只是咖啡:星巴克的必勝經營哲學。台北市:達觀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5.	詹場、柯文乾、池祥麟(2016)。 CSR能為公司經營策略帶來什麼好處?:來自世界頂級學術期刊之證據。商略學報,8卷2期,頁P77-86。
26.	鄧文淵(2019)。超人氣Facebook粉絲專頁行銷加油讚(第五版):解所社群行銷困局+突破粉絲經營盲點=變身最神小編難波萬!碁峰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台北市。ISBN 978-986-502-288-4,頁3。
27.	葉家瑜、黃馨儀、謝旻憲(2014)。成功臉書貼文的關鍵因素-以經營營利粉絲專頁為例。圖文傳播藝術學報,頁570-604。
28.	賴文仁(2015)。以新竹地區星巴克顧客認知觀點探討星巴克咖啡品牌符號、品牌形象與品牌價值之獨特性魅力。中華科技大學學報,第61期,頁147–163。
29.	戴國良(2016)。圖解顧客關係管理,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ISBN 978-957-11-8436-6。
30.	蔡雅莉(2016)。品牌社群策略之研究-以哈雷重機品牌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論文。DOI:10.6341/fcu.M0321586。
31.	羅月婷(Diana Luo,2005)。咖啡中的極品:星巴克: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連鎖品牌經營策略。台北市:維德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2.	羅鈺婷(2015)。跨國企業數位行銷策略之研究-以星巴克為例,淡江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國際行銷碩士論文。DOI:10.6846/TKU.2015.00575。
33.	鐘鈺鈞、張文榮、廖述賢(2017)。「互動與投入」誰才握有臉書粉絲專頁信任與購後行為關聯性的籌碼?-以星巴克(STARBUCKS)為例。商略學報;9卷4期,頁257-278。
34.	鐘鈺鈞、廖述賢、張文榮 (2017)。信任對於網路互動、粉絲投入、忠誠度與口碑關聯性之調節效果—以星巴克臉書粉絲專頁為例。休閒與遊憩研究;9卷2期,頁1-47。
35.	蘇中信、吳訂宜、洪宗德(2012)。內容分析法之回顧與分析:以台灣商管期刊為對象,弘光學報,68期,頁1-20。doi:10.6615/HAR.201212.68.01。
36.	蘇聖珠、林芷芸(2007)。運用多元尺度分析定位咖啡連鎖品牌知覺。行銷評論,夏季4(2),頁221-242。doi:10.29931/MR.200706.0005。
37.	cacaFly團隊(2011)。Facebook精準行銷術:這樣打廣告最吸客。台北:電腦人文化/創意市集。ISBN 978-986-199-267-9,頁8-18。 
二、英文部分
1.	Neuman, W. L. (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3rded.). Allyn and Bacon. 朱柔若 (譯)。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市:揚智文化。
2.	Kotler,P. & Kartajaya,H & Setiawan,I.(2016), Marketing 4.0: Moving from Traditional to Digital, John Wiley & Sons, Inc.劉盈君(譯)。:新虛實融合時代贏得顧客的全思維。台北市: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ISBN 978-986-398-284-5。
3.	Terrill,C.& Middlebrooks,A.(2000),Market leadership strategies for service companies:creating growth,profits,and customer loyalty,NTC/Contemporary Publishing Group,Ind. ISBN 957-476-156-8.余欲弟(譯)。服務行銷:用顧客服務打造市場第一品牌。台北市:經典傳訊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4.	Babbie,E.R. (1986).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Belmont,Calif.: Wadsworth Publishing Co.fourth ed.
5.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Free Press.
6.	de Vries, L. & Gensler, S. & Leeflang, P. S.H. (2012). Popularity of brand posts on brand fan pag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social media marketing.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26, 83-91.
7.	Kaplan,A.M. & Haenlein,M.(2010).Users of the world,unite!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social media,Business Horizons,53(1),59-68.
8.	Kirtis,A.K. & Karahan,F.(2011)。To be or not to be in social media arena as the most cost-efficient marketing strategy after the global recession.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4,260-268.
9.	Kwok, L. & Yu, Bei (2013). Spreading social media messages on Facebook: ananalysis of restaurant business to consumer communications. Focu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54(1), 84-94..
10.	Hagel, J. & Armstrong, A. G.(1997), 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1.	Kozinets, R.V. (1999).E-Tribalized Marketing?:the strategic implications of virtual communities of consumption.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17,3,252-264.
12.	Laroche, M. & Kim, C.& Zhou, L.(1996). Brand Familiarity and Confidence as Determinants of Purchase Intention: An Empirical Test in a Multiple Brand Context.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37(2), 115-120.
13.	Oldenburg,R.(1999), The Great Good Place: Cafes, Coffee Shops, Bookstores, Bars, Hair Salons, and Other Hangouts at the Heart of a Community, Da Capo Pr.
14.	Vlachos, P. A .& Tsamakos, A. & Vrechopoulos, A. P. & Avramidis, P. (2009).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ttributions, loyalty,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trust.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37(2), 170-180.
15.	Zarantonello, L.& Brakus, J. J. & Schmitt, B. H. (2009). Brand experience: What is it? How is it measured? Does it affect loyalty?. Journal of Marketing, 73, 52-68. 
三、網站部分
1.	星巴克官網:https://www.starbucks.com/ 。搜尋時間:2020/5/18。   
2.	台灣星巴克官網:https://www.starbucks.com.tw/home/index.jspx 。搜尋時間:2020/5/18。
3.	星巴克咖啡同好會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tarbuckstaiwan?ref=nf 。搜尋時間:2020/5/18。
4.	Facebook官網:https://about.fb.com/company-info/ 。搜尋時間:2020/5/18。
5.	今周刊(2020)。咖啡館密度全球第一、超商每秒賣13杯!直擊台灣年產值800億的「黑金」傳奇。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80393/post/202001020026/咖啡館密度全球第一、超商每秒賣13杯!直擊台灣年產值800億的「黑金」傳奇/。搜尋時間:2020/5/18。
6.	工商時報(2019)。臺灣服務業大評鑑。https://i-service.ctee.com.tw/。搜尋時間:2020/5/18。
7.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9)。2019年台灣網路報告。https://report.twnic.tw/2019/。搜尋時間:2020/5/18。
8.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2019)。服務好感度大獎完整報告。https://dailyview.tw/InsightReport/Detail/35/。搜尋時間:2020/5/18。
9.	We Are Social (2019)。2019全球網路使用調查報告。https://wearesocial.com/blog/2019/01/digital-2019-global-internet-use-accelerates/。搜尋時間:2020/5/18。
10.	程倚華(2020/3/9)。無懼路易莎與上萬超商追兵,星巴克靠3招鞏固台灣咖啡龍頭地位。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6786/starbucks-taiwan-tech/。數位時代。搜尋時間:2020/5/18。
11.	羅之盈(2016/4/26)。星巴克員工就是數位大使。https://www.cw.com.tw/article/5076000。天下雜誌,596期。搜尋時間:2020/5/18。
12.	Nielsen,J. (2006/10/8).The 90-9-1 Rule for Participation Inequality in Social Media and Online Communiti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participation-inequality/. Search:2020/5/18。
13.	Warnick,J.(2019/6/11). Inside the Tryer Center, the Starbucks lab where anything is possible. Retrieved from https://stories.starbucks.com/stories/2019/inside-the-tryer-center-the-starbucks-lab-where-anything-is-possible/. Search:2020/5/18。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