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807201419542700
DOI 10.6846/TKU.2014.01178
論文名稱(中文) 城市生活的湧現—參數化的城市支應設計
論文名稱(英文) The Emergence of the City Life - Parametric Design for Affordable Ci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黃馨瑩
研究生(英文) Hsin-Ying Huang
學號 60136004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16
論文頁數 13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珍誠
委員 - 施宣光
委員 - 游瑛樟
關鍵字(中) 參數化設計
城市主義
由下而上
支應性
關鍵字(英) Parametric Design
Urbanism
Bottom-Up
Affordanc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隨著數位設計的工具以及參數化設計思維的逐年活絡,本研究試圖探討參數化城市主義(Parametric Urbanism)在對應到亞洲這種密集又擁擠的城市應該如何被解讀以及詮釋。大約從2008年開始,出現許多參數化城市主義相關的討論以及案例。參數化城市主義的案例中都隱含著一些共通點,其中最讓研究者感到困惑的在於這些案例都是以各種微小但影響深遠的設計參數為基礎,且都以由上而下(Top-down)的設計策略完成。

  關於城市,本研究一直抱持一個明確的觀點,即城市是由「人」以及「人與人」的活動行為軌跡所構成,正因為人的活動行為,才能區分公私領域,才能界定出各種邊界以及各種不同功能或者是機能交疊模糊的區域。 可以這麼解釋,大部分的制度、文化、城市特質,乃至於建築風格、城市尺度等都是由人的活動行為而來,因此研究者認為以人的活動行為的尺度出發,才足以探討城市的特質。

  究竟怎樣的參數化城市主義才最貼近城市本身,而非只是存在電腦中的新理想城市模型(New Ideal City Model) ?本研究認為因為人的需求出現在城市中的支應性「二次性施工」,是城市構成核心價值之外,也應該是能被參數化設計應用的設計元素之一。因為城市設計如果只剩下各種參數的調整,那麼與城市、與居民、與城市各種活動等產生關聯性的機會也就會趨近於零;因為城市相關的議題跟尺度有莫大的關聯,一旦尺度被拉大到都市規劃的範疇,也就落入一個無法觸動人們的感情,趨於相當中性的決策而已。

  因此透過觀察、研究城市裡這些微小繁雜的「二次性施工」物件,將其特質化為設計靈感發想的來源,希望以此產生設計來滿足與呼應城市裡這些即興的公共與半公共的人群活動。同時透過Rhinoceros與Grasshopper工具的協助,創造出某種規則與模矩,這樣的方式是研究者認為可以與城市本身相互回饋的參數化城市主義解釋。進一步說明,研究者試圖嘗試以不同於現今較為普遍宏觀角度的參數化城市主義,而是以「由下而上」,帶有「微觀」參數化城市主義色彩的方法思考。

  研究者運用具生活支應性「加建組件」的構成邏輯,設計出來的物件與模組都希望維持兩個重要的精神:可變動性與支應性;並且透過數位製造的方法生產出單元,讓人們可以DIY,根據需求來調整他們所需要的組件。這樣像IKEA方式的城市物件DIY設計結合自造者時代的精神,最後將會產生人民所需要的城市。
英文摘要
With the rise of digital design tools and parametric design, this study attempts to discuss how parametric urbanism should be interpreted in densely populated and crowded cities in Asia.  A great deal of discussion including case studies on parametric urbanism has emerged since 2008.  These case studies share some common features; however, one of these features has proved to be most confusing, that is although all the case studies are based on small but profoundly influential design parameters, their design follows a top-down approach.

  This study holds the view about cities, that a city is constituted by the activity trajectories of “people”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Human activities make it possible to distinguish public and private areas and to define boundaries of areas with different or overlapping functions.  The majority of systems, cultures, urban characteristics and even architectural styles and urban scales are formed from human activities.  Therefore, it is believed that urban characteristics can only b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scale of human activities.

  What kind of parametric urbanism is the closest to the city itself? Instead of the New Ideal City Model that only exists in the computer, it is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that human needs appear in the affordance of “secondary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 to being the core component constituting a city, human needs should be one of the elements in parametric design.  If design is carried out by merely adjusting various parameters with no regard to human needs, the chance of the design achieving a relationship to the city, residents, and their activities will approach zero.  Since city-related issues depend significantly on the scale, once the scale is expanded to urban planning, design tends to become composed of neutral decisions that cannot connect with people.

  These small and highly varied objects of “secondary construction” are observed and studied in order to transform their characteristics into design inspirations, in the hope of producing designs that satisfy and echo impromptu public and semi-public activities.  With the help of Rhinoceros and Grasshopper tools, certain rules and models are created.  Such an approach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rs can offer an explanation of parametric urbanism that incorporates mutual feedback with the city itself.  The researchers attempted to steer away from currently popular macro-scale parametric urbanism, and instead, approach the issue from a “bottom-up” and “micro-scale” angle.

  Based on the configuration logic of “additional components” for affordance purposes, objects and modules are designed to possess two important features: flexibility to variations and affordance. Digitally generated units enable people to DIY and adjust compon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own needs.  Resembling IKEA, DIY design of urban components incorporates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the creators live in and therefore, the final outcome is able to fulfill people’s need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緒論	001
1-1	研究動機	002
1-1.1	對於Parametric Urbanism之反思	002
1-1.2	關於「不協調的產生與消失」	003
1-1.3	為何台北需要這些「濫建築」	004
1-1.4	尋找台北的城市身世	005
1-1.5	微觀城市在台北—小場所精神	006
1-2	研究目的	008
1-2.1	台北城市觀察實錄	008
1-2.2	發展由下而上的城市發展機制	008
1-2.3	創造常民城市之特色	009
1-2.4	建築師們的城市	010
1-2.5	利用數位工具進行城市設計	013
1-3	相關領域	014
1-4	研究目標	014
1-5	研究流程	015

第二章相關文獻回顧	017
2-1	參考案例	018
2-1.1	東京新住屋計畫 / Tadashi Kawamata / 1998	018
2-1.2	津梅棧道 / 黃聲遠 / 2002	019
2-1.3	朗讀違章 / 王澍 & 謝英俊 / 2011	020
2-1.4	找到台北城市散步 / 網路平台	022
2-1.5	Maze of Mirrors / Out of the Dark / 2013	023
2-1.6	Auto-Defense / Stephane Malka / 2009	024
2-1.7	Live Between Buildings / Mateusz Mastalski & Ole Robin Storjohann / 2013	025
2-2	建築師	026
2-2.1	謝英俊 	026
2-2.2	Marco Casagrande 	028
2-3	參考書籍	030
2-3.1	亞洲製造 	031
2-3.2	台北印象 	034
2-3.3	佔領城市 	036
2-4	相關理論	038
2-4.1	Heterotopia / Michael Foucault	038
2-4.2	「轉、跨、非計劃」與解構	040
2-4.3	地方	042
2-5	小結	044

第三章前置設計操作實驗	047
3-1 基地概況	048
3-1.1 台北基地選擇	048
3-1.2 中山捷運線性公園	050
3-2 Living Space _ 城市空間異想	054
3-2.1 公園空間設計	054
3-2.2 陽台空間設計	056
3-3 Fragmentation _ 裝置設計	058
3-3.1 鏡面城市	058
3-3.2 裝置單元構成	060
3-4 Swarm Tectonic _ 行動裝置	062
3-4.1 木構造	062
3-4.2 鐵構造	066
3-4.3 軟構造	068
3-5 小結	070

第四章研究設計	073
4-1 臺北與台北圈地分類學	074
4-2 線系列:介在線與面之間	076
4-2.1 盆栽連線	076
4-2.2 衍生的牆面 Type 01	078
4-2.3 衍生的牆面 Type 02	082
4-3 面系列:鐵窗翻轉	088
4-3.1 偽裝立面	088
4-3.2 偽裝立面 Type 01	090
4-3.3 偽裝立面 Type 02	092
4-3.4 偽裝立面 Type 03	096
4-4 體系列:蔓生佔領術	100
4-4.1 圈地傢俱 Type 01	100
4-4.2 圈地傢俱 Type 02	106
4-5 小結	110

第五章結論	113
5-1 設計操作過程回顧與檢討	114
5-2 新圈地運動	116
5-3 後續研究與建議	118

附錄	121
參考文獻	122
設計版面	124
展覽版面	134


圖目錄

圖1.1.2 Adaptive Urban Fabric by Ursula Frick & Thomas Grabner	002
圖1.1.1 Adaptive Urban Fabric by Ursula Frick & Thomas Grabner	002
圖1.1.3 台北萬華街景	003
圖1.1.4 台北現代城市	003
圖1.1.5 南機場早期公寓	004
圖1.1.6 南機場夜市	005
圖1.1.7 URS127通道	006
圖1.1.8 福和橋二手市集	007
圖2.1.1 東京新住屋計畫三件作品展覽	018
圖2.1.2 津海棧道	019
圖2.1.3 津海棧道	019
圖2.1.6 亦方亦圓	020
圖2.1.4 後巷桃花源	020
圖2.1.5 後巷桃花源	020
圖2.1.8 亦方亦圓	021
圖2.1.7 後巷桃花源	021
圖2.1.10 找到台北城市散步	022
圖2.1.9 台北村落之聲	       022
圖2.1.13 Maze of Mirrors by Out of the Dark	023
圖2.1.11 Maze of Mirrors by Out of the Dark	023
圖2.1.12 Maze of Mirrors by Out of the Dark	023
圖2.1.16 Auto-Defense by Stephane Malka	024
圖2.1.14 Auto-Defense by Stephane Malka	024
圖2.1.15 Auto-Defense by Stephane Malka	024
圖2.1.18 Live Between Buildings	025
圖2.1.17 Live Between Buildings	        025
圖2.2.1 瑪家農場好茶村	        026
圖2.2.4 「人民的城市」深圳保障房競圖首獎	027
圖2.2.2 里坪村小學	                027
圖2.2.3 尿糞分離廁所	        027
圖2.2.5 Land(e)scape	        028
圖2.2.6 60 Minute Man	        028
圖2.2.7 1000 White Flags  	029
圖2.2.8 Ruin Academy	        029
圖2.4.1 Parc de la Villette	040
圖2.4.3 Parc de la Villette	041
圖3.1.1 三組參考基地圖組	        049
圖3.1.2 民權西路到錦西街實景照片	050
圖3.1.3 民權西路到錦西街實景照片	051
圖3.1.4 民生西路到南京西路實景照片	051
圖3.1.5 南京西路到長安西路實景照片	052
圖3.1.6 長安西路到華陰街實景照片	052
圖3.1.7 機能分類圖層圖組	        053
圖3.2.1 公園與建築物示意圖	        054
圖3.2.2 臺北各種公園與活動印象圖組	054
圖3.2.3 公園操作練習A	        055
圖3.2.4 公園操作練習B	        055
圖3.2.5 公園操作練習C	        055
圖3.2.6 陽台與周遭建築物空間示意圖	056
圖3.2.7 臺北各種陽台與活動印象圖組	056
圖3.2.8 陽台操作練習A . B . C	057
圖3.2.9 陽台操作練習D	        057
圖3.3.4 Fragmentation裝置模擬圖	058
圖3.3.1 Fragmentation裝置矩陣變化	058
圖3.3.2 Fragmentation裝置單元變化	059
圖3.3.3 Fragmentation裝置反射變化	059
圖3.3.5 Fragmentation裝置單元分類	060
圖3.3.6 Fragmentation裝置單元分類	061
圖3.4.1 木構造01 - A模型基礎	062
圖3.4.2 木構造01 - A模型基礎	062
圖3.4.3 木構造01 - A模擬圖	        062
圖3.4.4 木構造01 - B模型基礎	063
圖3.4.5 木構造01 - B模型基礎	063
圖3.4.6 木構造01 - B模擬圖	        063
圖3.4.7 木構造02 - A模型基礎	064
圖3.4.8 木構造02 - A模型基礎	064
圖3.4.9 木構造02 - A模擬圖	        064
圖3.4.10 木構造02 - B模型基礎	065
圖3.4.11 木構造02 - B模型基礎	065
圖3.4.12 木構造02 - B模擬圖	065
圖3.4.13 鐵構造 - A模型基礎	066
圖3.4.14 鐵構造 - A模型基礎	066
圖3.4.15 鐵構造 - A模擬圖	        066
圖3.4.16 鐵構造 - B模型基礎	067
圖3.4.17 鐵構造 - B模型基礎	067
圖3.4.18 鐵構造 - B模擬圖	        067
圖3.4.19 軟構造 - A模型基礎	068
圖3.4.20 軟構造 - A模型基礎	068
圖3.4.21 軟構造 - A模擬圖	        068
圖3.4.22 軟構造 - B模型基礎	069
圖3.4.23 軟構造 - B模型基礎	069
圖3.4.24 軟構造 - B模擬圖	        069
圖4.1.1 基地主題觸發圖組	        075
圖4.2.1 盆栽連線概念觸發圖組	        076
圖4.2.2 盆栽連線模擬圖	        077
圖4.2.3 盆栽連線平、立面、透視圖組	077
圖4.2.4 衍生的牆面概念觸發圖組	078
圖4.2.5 四邊形單元-1圖組	        079
圖4.2.6 四邊形單元-2圖組	        079
圖4.2.7 十二邊形單元圖組	        080
圖4.2.8 六邊形單元圖組	        080
圖4.2.9 變形六邊形單元-1圖組	081
圖4.2.10 變形六邊形單元-2圖組	081
圖4.2.11 四邊形單元-1圖組	        082
圖4.2.12 四邊形單元-2圖組	        083
圖4.2.13 十二邊形單元圖組	        083
圖4.2.14 六邊形單元圖組	        084
圖4.2.15 變形六邊形單元圖組	        085
圖4.2.16 變形六邊形、四邊形單元-3圖組	085
圖4.2.17 衍生的牆面模擬圖	        086
圖4.3.1 偽裝立面概念觸發圖組  	088
圖4.3.2 偽裝立面型態變化圖組  	089
圖4.3.3 偽裝立面Type 01-1圖組	090
圖4.3.4 偽裝立面Type 01-2圖組	090
圖4.3.5 偽裝立面Type 01-3圖組	091
圖4.3.6 偽裝立面Type 01-4圖組	091
圖4.3.7 偽裝立面Type 02-1圖組	092
圖4.3.8 偽裝立面Type 02-2圖組	092
圖4.3.9 偽裝立面Type 02-3圖組	093
圖4.3.10 偽裝立面Type 02-4圖組	093
圖4.3.11 偽裝立面Type 02-4模擬圖	094
圖4.3.12 偽裝立面Type 03圖組	096
圖4.3.13 偽裝立面Type 03參數化步驟圖	096
圖4.3.14 偽裝立面Type 03模擬圖	098
圖4.4.1 圈地家具Type 01-1圖組	100
圖4.4.2 圈地家具Type 01-2圖組	101
圖4.4.3 圈地家具Type 01-3圖組	102
圖4.4.4 圈地家具Type 01-4圖組	103
圖4.4.5 圈地家具Type 01模擬圖	104
圖4.4.6 圈地家具Type 02平面圖組	106
圖4.4.7 圈地家具Type 02圖組	107
圖4.4.8 圈地家具Type 02模擬圖	108
圖5.2.1 金雞母社區地面層照片  	116
參考文獻
參考書籍

Sharon Zukin
2012 《裸城:純正都市地方的生與死》
群學

Christian Norberg-Schulz
2010 《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阮慶岳
2012 《朗讀違章》
田園城市

貝島桃代 + 黑田潤三 + 塚本由晴
2007 《東京製造》
田園城市

張為平
2009 《隱形邏輯》
東南大學出版社

陳英峰
2012 《二次性的建築:另一種建築的自由》
田園城市

張樞 + 王俊雄
2013 《臺北原來如此》
田園城市

馬世芳+許允斌+姚瑞中+陳光達 + 黃威融
2006 《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
大塊文化

Catherine Grout
2002 《藝術介入空間:都會裡的藝術創作》
遠流

侯志仁
2013 《城市造反:全球非典型都市規劃術》
左岸文化

Tim Creswell 
2006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
群學


參考論文

陳敏傑
2007 包裝淡水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王聖旻
2011 後工業地景之數位再構築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王慧娟
2012 城市乍現
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參考網站

Patrik Schumacher.com
http://www.patrikschumacher.com/index.htm

Archdaily
http://www.archdaily.com/

Architect HSIEH and Atelier-3
http://www.atelier-3.com/mediawiki/index.php/Main_Page

迷離倘恍
http://nikitawu.com/

臺北村落之聲
http://www.urstaipei.net/

臺北市歷史圖資展示系統
http://www.historygis.udd.taipei.gov.tw/urban/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