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807201002092400
DOI 10.6846/TKU.2010.01408
論文名稱(中文) 劉蕺山心性學之衡定
論文名稱(英文) Re-evaluating Liu Jishan’s Concept of Mind and Natur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李唯嘉
研究生(英文) Wei-Chia Li
學號 69501032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25
論文頁數 9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祖漢
共同指導教授 - 高柏園
委員 - 鍾彩鈞
委員 - 曾昭旭
委員 - 楊祖漢
關鍵字(中) 劉蕺山
心宗
性宗
理氣
關鍵字(英) Liu Jishan
mind
nature
principle
material forc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藉由當代詮釋系統的比論與對蕺山文本的分析,重新衡定蕺山心性學的義理型態。本論文認為,蕺山學說的重要處,未必在於發展了不同於心學一系的思想學說。雖然他賦予「心」、「性」、「理」、「氣」、「天」等概念另一種詮釋的方式,但仍然是心學內的救正。然而,蕺山在概念的言說中,由於文字語意的描述上有所纏繞,故使後人詮釋產生了矛盾的衝突。本章節分為五章,除了緒論與結論之外,各章節所要處理的問題如下:

    第二章:比論當代研究的詮釋系統,對於蕺山思想各有所側重,然而也皆有不能相應蕺山文本之處。最主要的衝突面向歸結於:其一,強調蕺山性體的客觀超越義。其二,取消了蕺山性體的客觀超越義。本論文將嘗試梳理此一詮釋上的衝突,提出融貫理解蕺山思想的論述。
    第三章:蕺山有意藉著與前人學說牴觸的方式來反顯問題,並且以此立論。通過蕺山與陽明、朱子兩套不同學說的對話與辯駁,本章得出蕺山學說的基本宗旨:一、對治陽明後學的空談本體,蕺山消融天道的「客觀實體義」下拉世間而有所著落。依照蕺山的思路,道體是世間萬有形上即於形下的整全狀態。道體就是萬物本身陰陽二氣生化流行不已的創生。天地間一氣流行自然地收斂發散,一氣流行就是性理流行。二、他進一步指出,心之理則性的貞定,才是一氣流行的保證。此是蕺山分言「心宗」、「性宗」的原因。若不能通過人心的開顯、證成,則一氣流行,只是一自然而然。惟有通過心之理則性的證顯,方能證出人的生機自然就是天地萬物的本然理則。三、對反於朱子「理先氣後」的看法,蕺山「即氣言性」。性理必在氣的流行活動中而顯,氣就是性理的分殊發散。
    第四章:順著上一章進路,本論文認為對於蕺山文本中欲消融性體的超越義、與對「性天之奧」的堅守,兩種看似矛盾的面向,能夠有一融通的詮釋與理解。本章直接就蕺山文本「心」、「性」、「理」、「氣」、「天」等概念做重新的建立。
英文摘要
Liu Jishan interprets the long discussed ideas, such as mind, nature, principle, material force, and heaven, in a wa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earlier scholars. The ambiguity in his expression, however, brought about contradiction to later interpretations.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Are Liu’s new interpretations of the ideas form a coherent unity that they serve to rectify and remedy the drawbacks of the late Ming Confucian school of Mind? Or, are they, on the contrary, inevitably the cause of the conflicts among later understandings on Liu’s concepts? By comparing the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s on Liu’s concepts and analyzing Liu’s philosophical texts, the present thesis attempts to resolve the seeming contradictions in Liu’s texts, and re-evaluate and better systematize his theory of Mind and Nature. As this thesis demonstrates, Liu interprets the ideas of mind, nature, principle, material force, and heaven in a new way not so much to develop a theory deviant from the school of Mind, but rather to fix and remedy the problems in the school of Mind. 
    The thesis at first compares and evaluates contemporary scholars’ different, even contradictory interpretations on Liu’s concept. I indicate that the major difference in their interpretations lies in whether there the idea of “principle” is transcendental in Liu’s concept. The following chapter, through analyzing Liu’s dialogue with and critique on Wang Yangming and Zhu Xi’s philosophy, tries to illustrate Liu’s core concept. I demonstrate that Liu, to rectify the vain argument made by Wang Yangming’s followers, views the nature of the metaphysical reality as the generation of the physical world through the flow and exchange of yin and yang. He further explains, the truth that the way human beings’ exist is actually the principle of the physical reality of the cosmos can be manifested only in the practice of morality in mind. And to counter Zhu Xi’s notion about “principle as the primal basis that precedes material force” (理先氣後), Liu argues that the metaphysical reality must be manifested in the flow and movement of material force. In light of this understanding, the last chapter, through revisiting Liu’s interpretations on the ideas of mind, nature, principle, material force, and heaven, attempts to reconcile the two seeming contradictory ideas in Liu’s text— his inclination toward denying the transcendental meaning of the metaphysical reality, and his insistence on the profoundity of nature and heave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進路                      5

第二章 當代研究的詮釋系統與歧異              9
第一節 牟宗三先生對蕺山的詮釋               9
第二節 唐君毅先生對蕺山的詮釋              13
第三節 勞思光先生對蕺山的詮釋               18
第四節 小結                       19

第三章 劉蕺山心性學之衡定──如何確切理解蕺山學說     23
第一節 劉蕺山對陽明學說的反省與救正
        ─論蕺山心宗、性宗體系如何建立的問題       24
一、第一階段:始疑之,疑其近禪                25
二、第二階段:中信之,信其為聖學──慎獨學的建立       28
三、第三階段:終而辨難不遺餘力
              ─析「意」與「念」,慎獨學的完成           35
第二節 劉蕺山對朱子「心性」、「理氣」二分的批評
       ─論蕺山「即氣言性」                               36
一、關於朱子「理先氣後」的問題                37
二、蕺山對朱子「理氣二分」的批評─論「即氣言性」       38
第三節 析論劉汋《年譜》─論蕺山渾融一體的學說      42
一、性只有氣質之性                        46
二、理即是氣之理                          49
三、靜存之外無動察                        51
四、喜怒哀樂一氣流行                      56
五、心意知物,體用一源                    59

第四章 劉蕺山心性學之義涵                63
第一節 蕺山「心宗」的義涵                65
第二節 蕺山「性宗」的義涵                68
第三節 蕺山「心性天是一」的義涵             71
第四節 蕺山「理的超越性」與「理氣是一」的分判      74

第五章 結論                       83

參考文獻                         87
參考文獻
一、典籍

(宋)朱熹《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
(宋)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3月
(明)王陽明 《王陽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明)劉宗周撰 吳光主編《劉宗周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 年4月
(清)黃宗羲 《黃宗羲全集‧宋元學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清)黃宗羲 《黃宗羲全集‧明儒學案》,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清)黃宗羲《黃梨洲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5月
(清)陳確《陳確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3月

二、專書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月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2003年12月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6月,四版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四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8月,再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0月,初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2月,初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2月,初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5月,初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9月,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香港:新亞書院研究所,1968年2月,初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5月,修訂再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8月,修訂再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10月,校訂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11月,二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初版
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3月,初版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2月,初版
陳榮捷《中國哲學文獻選編》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6月,初版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修訂版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9月,修訂一版
王邦雄《儒道之間》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8月,初版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3月,增訂三版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臺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96年5月,再版
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10月,二版
曾昭旭《在說與不說之間——中國義理學之思維與實踐》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2月,初版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2年8月,修訂四版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鵝湖出版社,1992年6月,初版
楊祖漢《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鵝湖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
楊儒賓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臺北:財團法人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3月,初版
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9年12月,初版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初版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9月
劉述先《黃宗羲心學的定位》臺北 : 允晨文化,1986年
岑溢成《大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0年9月,七版
林月惠《工夫與詮釋: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12月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9月
李明輝編、蔡仁厚等著:《牟宗三先生與中國哲學之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2月初版
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2004年6月)。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陳立勝《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5月,初版
鄭宗羲《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增訂本)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
黃敏浩《劉宗周及其慎獨哲學》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2月,初版
李振綱《證人之境─劉宗周哲學的宗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東方朔《劉宗周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
何俊、尹曉寧《劉宗周與蕺山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賴賢宗《儒家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鍾彩鈞主編 《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8年

三、論文
王瑞昌〈論劉蕺山的無善無惡思想〉,《鵝湖》第25卷9期,2000年03月,頁18-32
古清美〈劉蕺山對陽明致良知說之繼承與發展〉,《臺大中文學報》第1期,1985年11月,頁367-396
古清美〈蕺山學的儒釋之辨〉,《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2期,1997年07月,頁179-209
李明輝〈劉蕺山對朱子理氣論的批判〉,《漢學研究》第19卷2期,2001年12月,頁1-32
林月惠〈從宋明理學的「性情論」考察劉蕺山對《中庸》「喜怒哀樂」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5期,2004年09月,頁177-218
林月惠〈劉蕺山論「喜怒哀樂」--兼論其在身心修養之意義〉,《法鼓人文學報》第1期,2004年07月,頁61-87
林月惠〈劉蕺山對《大學》〈誠意〉章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2001年09月,頁407-449
張永儁〈劉蕺山心學之特質及其歷史意義〉,《哲學與文化》第27卷11期,2000年11月,頁1001-1017+1093
張永儁〈論劉蕺山的心學與易學思想〉 ,《中華易學》第17卷3期,1996年05月,頁16-23
張學智〈論劉宗周的「意」〉,《哲學與文化》第21卷3期1994年03月,頁260-272
陳榮灼〈劉蕺山的「生命現象學」〉,《鵝湖》第34卷8期 ,2009年02月,頁3-14
陳美玲〈劉蕺山論《中庸》首章--蕺山哲學的慎獨論〉,《哲學與文化》第29卷10期,2002年10月,頁948-964+967
黃敏浩〈劉宗周「四句」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8卷3期,1998年09月,頁105-116
楊祖漢〈論蕺山是否屬「以心著性」之型態〉,《鵝湖學誌》第39期 2007年12月,頁33-61
楊祖漢〈儒學的宗教性〉,《鵝湖學誌》第40期,2008年06月,頁75-87
楊祖漢〈從王學的流弊看康德道德哲學作為居間型態的意義〉,《鵝湖學誌》第33期,2004年12月,頁149-206
楊祖漢〈宋明儒學的發展與陽明哲學的特色 -上〉《鵝湖》第17卷8期,1992年02月,頁14-20
楊祖漢〈宋明儒學的發展與陽明哲學的特色 -下〉《鵝湖》第17卷9期,1992年03月,頁37-41
楊祖漢〈從劉蕺山對王陽明的批評看蕺山學的特色〉,《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8年)
楊祖漢〈唐君毅、牟宗三先生對劉蕺山哲學的研究〉《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8年)
楊儒賓〈檢證氣學--理學史脈絡下的觀點〉,《漢學研究》第25卷1期,2007年06月,頁247-281
蔡仁厚〈宋明理學的殿軍--劉蕺山〉,《中國文化月刊》第192期,1995年10月,頁18-24
蔡家和〈黃宗羲與陳確的論辯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5期, 2008年03月,頁1-35
劉述先〈論王陽明的最後定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1期1997年09月,頁165-188
賴賢宗〈朱子哲學論易體與心統性情的交涉及劉蕺山的心之性情說對此的批評〉 ,《世界中國哲學學報》第2期,2001年01月,頁221+223-268
賴賢宗〈論劉蕺山「心之性情」反對朱子「心統性情」之理論根據 -上〉,《鵝湖》第19卷6期,1993年12月,頁12-18
賴賢宗〈論劉蕺山「心之性情」反對朱子「心統性情」的理論根據-下〉,《鵝湖》第19卷7期1994年01月,頁34-39
戴璉璋〈儒家慎獨說的解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3期,2003年09月,頁211-234

四、學位論文

杜保瑞《劉蕺山的工夫理論與形上思想》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3月
張永儁《劉蕺山「慎獨說」及其道德形上學基礎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5月
莊溎芬《王陽明與劉蕺山工夫論之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余建中《劉蕺山哲學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5月
曾文瑩《劉蕺山心性學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5月
陳佳銘《劉蕺山的程亦甚獨之學與陽明致良知教之比論》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楊錦璧《劉蕺山「主意」說到「大統會」思想之研究》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吳幸姬《劉蕺山的氣論思想:從本體宇宙論之進路談起》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陳立驤《劉蕺山哲學思想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