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807200515153200
DOI 10.6846/TKU.2005.00937
論文名稱(中文) 第一次波斯灣戰爭後中共軍事發展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China's Military Development after the First Persian Gulf War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3
學期 2
出版年 94
研究生(中文) 唐鴻
研究生(英文) Hung Tang
學號 68926002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5-06-13
論文頁數 13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王高成
委員 - 曾復生
委員 - 黃介正
關鍵字(中) 軍事戰略
中國人民解放軍
兩岸關係
關鍵字(英) Military Strategy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Cross-Strait Interactive Relation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中國人民解放軍內部的軍事思想流派,長期以來一向以「人民戰爭」理論學派居主流地位。然而西元1991年由於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國為首的聯軍發起了”沙漠風暴”作戰行動,各種高科技武器與新戰法,讓整軍經武多年,並擁有八年兩伊戰爭實戰經驗的伊拉克軍隊潰不成軍,地面作戰甚至在短短一百小時左右結束。中共觀察美軍在第一次波斯灣戰爭中的作戰情況,發現高科技武器與新戰法,的確徹底的擊敗了奉行蘇聯「以量剋值,以量取勝」作戰方式的伊拉克軍,讓同樣師法蘇聯,擁有大量非高科技武器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高度震撼,致使江澤民在1993年提出「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軍事理論 ,並開始改革解放軍的結構。而中共觀察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Kosovo War),更確立了「軍事事務革命」(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RMA)的重要性,讓「高技術戰爭」理論學派,成為中共軍事思想的主流。

中共軍事思想的改變,帶動整體軍隊建設的變革,經過將近十五年的理論磨合與實務執行,中共軍隊的改革落實,各軍種都有相當程度的現代化發展,特別是第二砲兵與海空軍部隊,更是改革的重心。經過多年發展,也漸漸形成戰力。中共軍事武力發展,對全世界的整個戰略形式,都產生巨大的影響,特別是台海地區,更由於中共自行發展或是對外購得高科技武器,特別是海空軍裝備,更是逐年快速成長,讓一向認為在海空軍關鍵性武器質量上佔有優勢的我國,逐漸消失這項優勢。 

中共軍力現代化,其中一項目標,就是在必要的時間,以武力統一台灣地區,解決所謂的”台灣問題”,因此中共軍事力量的轉變,直接衝擊中華民國的軍事對策與軍隊部署與戰略方針。本論文探討中共軍事思想現代化思維的演進,武器裝備發展的戰略軌跡,解放軍提昇高科技武器裝備概況,和總體軍事發展對於亞太地區安全與台海局勢的影響,最後分析未來可能發生的高科技台海戰爭,並思維我方的因應之道與提供具體建議。
英文摘要
The United States adopts the high-tech war method to win 1991 the Persian gulf war.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military authority realizes the current of the war has already changed. The high technology is main trend of warlike futur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refore develops the high-tech force quickl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s military strength that influence the East Asia situation especially in Taiwan Strait. The both parties of Taiwan Strait buy and developed the in great quantities advanced weapon.   

By doing so, in order to face the PRC’S military modernization and take Appropriate strategy to deal with, we have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PRC’S strategy changing, accurate analysis of PRC’S future military infrastructure, and PRC’S military environment analysis, such as, what is strength, weakness and what it’s risk and opportunity etc. The conclusion suggests that the final goal of reducing the PRC’S threats, deterring PRC’S military action against us will be based on our reason allocation of our defense resource.

This thesis includes six chapters. The chapter one is introduction; the chapter two explores Modern and high-tech war of Persian gulf war(1991) and Kosovo(1999) and latest Persian gulf war(2003). The chapter three demonstrate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renewal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ilitary thought and the PRC Arm forc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chapter four is the analysis of prospective war of Taiwan Strait and explore the appropriate strategy for our country’s military build up. The chapters six is the conclusion for providing some research suggestions  
for future policy decision referenc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研究方法--------------------------------------------4
第三節:研究範圍--------------------------------------------6
第四節: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7
第五節:研究限制-------- -----------------------------------10
第六節:文獻回顧--------------------------------------------11
第七節:小結------------------------------------------------70



第二章  高科技戰爭回顧與分析
第一節:第一次波斯灣戰爭------------------------------------13
第二節:科索沃戰爭------------------------------------------34
第三節:第二次波斯灣戰爭------------------------------------39
第四節:小結------------ ------------------------------------47



第三章  中共軍事思想與軍隊建設
第一節:中共傳統軍事思想演進--------------------------------48
第二節:第一次波斯灣戰爭後的中共戰略環境--------------------51
第三節:第一次波斯灣戰爭後中共軍事思想----------------------55
第四節:中共軍事指揮機制------------------------------------59
第五節:中共第二砲兵部隊------------------------------------62
第六節:中共空軍--------------------------------------------68
第七節:中共海軍--------------------------------------------75
第八節:中共快速反應部隊與特殊部隊--------------------------88
第九節:小結------------------------------------------------90

第四章  中共軍事力量與台海安全
第一節:中共武力犯台可能模式分析----------------------------91
第二節:高技術局部戰爭條件下的台海衝突----------------------99
第三節:台海戰爭我方對策-----------------------------------107
第四節:小結------------ ----------------------------------114



第五章  研究心得與建議
第一節:研究心得------------------------------------------115
第二節:研究建議------------------------------------------117



參考書目-------------------------------------------------120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份:
一、專書:

Ahrairi ,M. Ehsan,《中共遠洋戰力之擴展》,亞太安全譯文彙輯(三),吳弦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89 年7 月)。

Babbie ,Earl,《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下)》李美華等譯。 (臺北:時英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

Deighton ,Len, 《第三帝國閃擊戰-從希特勒的崛起到敦克爾克的陷落》,莊勝雄譯。(台北:星光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

Dunnigan ,James F.,《數位化戰士》,曾祥穎譯。(台北:黎民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八十七年)。

Fuller, J.F.C.,《西洋世界軍事史 卷三(下)》鈕先鍾譯。(台北:麥田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

Guderian, Heinz,《閃擊英雄古德林-古德林戰時回憶錄》鈕先鍾譯。(台北:星光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

Leonhard ,Robert R.,《信息時代的戰爭法則》(The Principles of Warfor The Information Age),王振西等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年1月)。

Lilley, James R. & Shambaugh ,David,《共軍的未來》翟文中等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89年8月)。

MaMahon, K.Scott,《美國飛彈防禦的過去與現在》曾詳穎譯。(台北:城邦文化,2001年)。

M.Flanagan ,Edward, Jr,《閃電-101空中突擊師的波灣作戰》,王鼎鈞譯。(台北:麥田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

Owens ,Bill &Offley,Edward,《軍事事務革命-移除戰爭之霧》曾祥穎譯。(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Swaine ,Michael D.,《共軍如何影響中共國家安全決策》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印,(民國八十八年九月)。

Sengupta,Prasun K.,《亞太地區國家之戰艦設計與製造能力(亞太安全譯文彙輯三)》葉仕臻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88年7月) 。

Toffler , Alvin and Heidi,《新戰爭論》傅凌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

Watso, Bruce W.,《波灣戰爭的教訓》楊金柱譯。(台北:麥田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

王高成,《交往與促變-柯林頓政府對重共的外交戰略》(台北:五南出版社,2005年)。

王維章,《鄧小平軍隊現代化建設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 年7 月)。

毛匪軍事著作摘編,《抗美援朝戰爭的經驗總結》(台北:國防部情報參謀次長室印,民國57年)。

江田謙介著,《中共軍事論》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84年)。

林中斌,「中共軍事現代化及其對台灣之意義」,《國防外交白皮書》 (台北:
業強出版社,民國81年) 。

林宗達,《赤龍之爪》(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2002年)。

林勤經,「兩岸資訊戰力之比較」,《中共對信息戰之研發與影響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綜合研究院。民國89年2月19日)。

林郁方,《危險的預言》 (台北:翰蘆圖書,民國84年) 。

李春芝編,《軍事高技術知識教材》(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8年)。

黃彬主編,《陸海空軍高技術條件下作戰指揮》(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3年)。
黃杉,《陸海空軍高技術條件下作戰指揮》 (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3年) 。

沈明室,《改革開放後的解放軍》(台北:慧眾文化出版公司,民國84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輯,《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翟文中,《台灣生存與海權發展》(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

孫旭等著,滕昕雲審訂,《世界軍武發展史-飛彈篇》(台北:世潮出版社,2003年)。

高雄伯,《笑傲國防》 (臺北:軍事迷文化,1997年)。

韓曉林,《高科技局部戰爭理論研究》(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1998年)。

岳嵐,《高科技戰爭與現代化軍事哲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0年)。

蘇紫雲、翟文中 著,林中斌審校,《2010中共軍力評估》(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張明睿,《中共國防戰略發展》(台北:洪葉文化出版,1998年)。

蘇進強,《國軍兵力結構與台海安全》(台北:業強出版社,1996年)。

蘇彥榮主編,《軍界熱點聚焦—高技術局部戰爭概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3年6月)。

趙雲山,《中國導彈及其戰略-解放軍的核心武器》(香港:Mirror Books Ltd,1999年。

李啟明,《孫子兵法與波斯灣戰爭》,(台北:黎明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

詹氏防衛周刊1998年12月6日原載,《訓練與配備並進的中共海軍》,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國防要聞譯文選粹(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89年3月)。

鞏飛,《信息戰爭戰役後勤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

《海軍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科索沃聯軍作戰對未來美歐軍事合作的意涵》(台北:國防部, 2003年1月)。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虛擬戰爭-從科索沃談起》,(台北:國防部,2001年)。

廖國良等著,《毛澤東軍事思想發展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

郭春鷹主編,《鄧小平現代條件下人民戰爭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7月)。

閏韻主編,《江澤民同志理論論述大事紀要》(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1998年)。

姚延進主編,《跨世紀的治軍之道—學習江澤民同志關於軍隊建設的論述》(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梁必駸、越魯杰,《高技術戰爭哲理》(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年3月)。

喬良、王湘穗,《超限戰》(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9年9月)。

蘇進強、林弘展,《中國人民解放軍X 檔案》(台北,本土文化,民國85年)。

高春翔主編,《新軍事革命論》 (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6 年12 月) 。

李潔明、唐思編,《台灣有沒有明天》(台北:先覺出版社,1999年)。

張濤、金千里,《江八點的迷惑》 (台北:瑞興圖書,民國84年) 。

吳建德,《後冷戰時期中共武力犯台問題之研究》 (台北:時英出版社,民
國86年) 。

張利華,《誰主宰未來戰爭—高技術戰爭中的軍兵種》 (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3 年) 。

肖與波,《核戰爭人與人防》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 。

鈕先鍾,戰略研究入門(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七年)。

鈕先鍾,《西方戰略思想史》(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 年)。
二、期刊:

1997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國86年6月)。

Meadows, Sandra I..「智慧型電腦在後勤作業扮演的角色」,國防譯粹,第二十四卷第九期。

Turner , Stanfield.「戰略反潛作戰與海軍戰略」磨作昭等譯。(台北:海軍學術月刊,民國八十年六月)。

向駿,「美伊第二次波灣戰爭美軍後勤作為研析」,《國防雜誌》,第18卷第10期,民國92年4月。

丁樹範,「波斯灣戰爭對中共解放軍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34捲12期,民國八十年十二月。

王高成,「強權主義下的美伊戰爭」,全球防衛雜誌,第225期,2003年3月。

王蜀翔,「joint STAR-掌握大地的天眼」,全球防衛雜誌,第120期,1994年8月。

王立民,「美伊「解放自由」戰爭火力誤擊之研究」,砲兵學術季刊,第122期,2003年12月。

江元慶,「『草莓兵』上戰場後果誰敢想?」,商業週刊,850期,2004年3月5日。

張躍翰,「由波斯灣戰爭看空陸戰理論」,全球防衛雜誌,第140期,1996年4月

陳可昌,「精密導引武器專題」,全球防衛雜誌,第31期,1987年3月


陳宗逸,「凸顯軍購重要性 美現役軍官將駐台」,《新台灣週刊》,第457期,2004年12月28日。

朱艷芳,「波灣戰爭美軍快速作戰考驗後勤長鞭效應」,《國防雜誌》,第18卷第11期,民國92年5月。

楊大石,「中共人民解放軍戰力剖析」,全球防衛雜誌,第64期,1989年12月。

陳建德,「中共空軍戰術打擊部隊」,全球防衛雜誌,第37期,1987年9月。

葉我閩,「沙漠風暴地面作戰,美伊雙方後勤支援措施之探討」,陸軍學術月刊。

粵儒,「壓制巴格達-波斯灣戰爭十週年回顧Part 1」,全球防衛雜誌,第197期,2001年1月。

高雄柏,「中央突破的戰例-贖罪日戰爭」,尖端科技,第29期,1987年1月。

馬宏政,「蘇聯軍事思想解析」,尖端科技,第10期,1985年6月。

粵儒,「壓制巴格達-波斯灣戰爭十週年回顧Part 2」,全球防衛雜誌,第198期,2001年1月。

蕭平,「攻擊機的設計概念」,全球防衛雜誌,第81期,1991年5月。

傅鏡輝,「突出部之役」,全球防衛雜誌,第113期,1994年1月。

李江昌,「高技術局部戰爭中的電子對抗」,現代軍事,1999年6月。

鐘堅,「跨世紀未來戰爭規模與型態」,新世紀智庫論壇,第九期,2000年4月。

破曉者,「北約海空武力展示場-科索夫」,全球防衛雜誌,第178期,1999年6月。

高加夫,「南斯拉夫聯邦與南聯盟軍力」,全球防衛雜誌,第178期,1999年6月。

周義,「北約在科索沃戰爭中實施信息戰的主要作法」,現代軍事,1999年9月。

謝豐安譯,「科索沃戰爭以及資訊優勢的迷思」,國防譯粹,第二十八卷第一期。

馬亞西,「美軍如何準備信息戰」,現代軍事,2000年5月。

張俊勇,「新戰爭空間:國際互連網-從科索沃戰爭看國際互連網對未來作戰的影響」,現代軍事,1999年10月。

高智陽,「槍林彈雨外的無聲戰爭」,全球防衛雜誌,第225期,2003年3月。

滕昕雲,「閃擊戰再現-美伊戰爭地面戰役分析」,全球防衛雜誌,第225期,2003年3月。

舒孝煌,「勝利的關鍵-英美聯軍空中作戰序列」,全球防衛雜誌,第225期,2003年3月。

胡瑞舟,「2003年的第一戰-解析新世紀美伊衝突」,全球防衛雜誌,第226期,2003年4月。

國防譯粹,「中共垂涎攻勢鐵三角」,國防譯粹,第十九卷第十一期,民國86年5月。

周煦著,「美國柯林頓政府的亞太安全政策」,美歐月刊,第十一卷第三期,1996 年3月。

林長盛,「中共巡弋飛彈的研發與部署」,全球防衛雜誌,第213期,2003年4月。

陳建德,「中共空軍殲擊機部隊」,全球防衛雜誌,第36期,1987年8月。

王鴻仁,「科技與空戰」,國防譯粹,第24卷8期,民國86年8月。

唐彥博,「中共科技政策之回顧與展望」,中共研究,第31卷9期,民國86年9月。

楊鳳海,「透過科索沃戰爭硝煙看我軍現代化建設」,中共國防大學學報,1999年第9期。

傅江儀,「90年代中共航空工業」,全球防衛雜誌,第67期,1990年3月。

李坤海譯,中共軍事論(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83年2月)。

陳永康、翟文中,「中共海軍戰略演進之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四十卷第九期(民國86 年9 月)。

蕭雨生,「遠洋作戰新銳:從956到現代級」,全球防衛雜誌,第157期,1997年9月。

羅承烈,電磁脈衝之研究,國魂雜誌,第646期,1999年9月。

黃介正,「現代戰略研究導論」,全球防衛雜誌,第13期,1985年8月。

黃宗麟,「野戰防空作戰指管之研究」,陸軍砲兵學術季刊第,第118 期,(台北,民國91年8月)。

泰勒,「快速反應部隊與台海防衛作戰-台灣觀點」,全球防衛雜誌,第235期,2004年3月。

廖文中,「附錄:這是什麼?這是”SHMEL”」,中共軍事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1年1月)。

詹德行,「從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探討中共特攻行動」,陸軍學術月刊,第445期,(台北:民國91年9月)。

鄧正萍,「癱瘓戰的利劍─共軍特種部隊」,陸軍學術月刊第,422期,(台北:民國89年10月)。

張中勇,「中共軍事事務革命(RMA)與台海安全」,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
第3期,民國88年7月。

鐘堅,共軍犯台能力與作戰方式之研究,尖端科技,第181期,2000年1月,頁92。

梅林,「中共二炮常規導彈軍力的作戰任務與基本戰法」,中共研究,第35卷第4期,2001年4月。

應天行,「中共發射北斗一號導航衛星的展望」,全球防衛雜誌,第197期,2001年1月。

蕭雨生,「迎向新世紀的中共軍力」,全球防衛雜誌,第149期,1997年1月。

王賢哲,「對共軍兩棲作戰超地平線突擊登陸作戰模式之研究」,陸軍學術月刊第434 期,(民國90年10月)。
三、報刊:
1. 人民日報。
2. 大公報。
3. 中共解放軍報。
4. 中國時報。
5. 文匯報。
6. 自由時報。
7. 聯合報。
8. 蘋果日報


貳、外文部份:
一、BOOKS

Bitzinger ,Richard A. & Gill ,Bates, “ Gearing Up for High-Tech Warfare?
Chinese and Taiwanese Defense Moderniz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Military
Confrontation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1995-2005,  (Washington, D.C.: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Budgetary Assessment, February 1996)

Chang ,Parris H.& Lasater, Martin L. eds., If China Crosses the Taiwan Strait,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Maryland, 1991)

Cole ,Bernard 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avy (Santa Monica,California: RAND Publications, 2002)

Dannreuther ,Roland, The Gulf Conflict: A Political and Strategic Analysis. (London:Brassy’s for the IISS ,1991/1992)

Gill ,Bates., Mulvenon ,James &  A.Stokes,Mark. The Chinese Second Artillery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RAND, 2002),

Jencks, Harlan, “People’s War under Modern Conditions: Wishful Thinking, National Suicide, or Effective Deterrent?”The China Quarterly, No.98, (June 1984)

Lin ,Chong-Pin, China’s Nuclear Weapons Strategy, (Lexington, Massachusetts: Lexington Books,1988),

Lin, Kevin, The PLA Conventional Guided Missile and the Balance of Military Power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Durham,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1999)
Mccausland, Jeffref, The Gulf Conflict: A Military Analysis. (London:Brassy’s for the IISS ,1991/1992)

Stokes, Mark A ., China’s Strategic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1999)

Stokes, Mark A, Coercive Airpower In The Taiwan Strait(Washington DC:Office
of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Of Defense, 2002)

Spencer, Jack., The Ballistic Missile Threat Handbook (Washington D.C.: The HeritageFoundation, 2000)

You Ji, The Armed Forces of China (London: I. B. Tauris, 1999)

Swaine , Michael D.& Tellis,Ashley J., Interpreting China's Grand Strate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Santa Monica, California: RAND, 2002),



二、Periodicals

Cheung, Tai Ming, "Chinese Military Preparations Against Taiwan Over the Next 10Years," in James R. Lilley and Chuck Downs, eds., Crisis in the Taiwan Strait,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Washington, D.C., 1997),

Jacobs ,Gorden,” China Naval Developments Post Cold War,”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Vol.5, No.2(February 1993)

Jane’s World Air Force 2002

Jane’s Fighting Ships 2002

Jencks ,Harlan W.,“Wild Speculation on the Military Balance in the Taiwan Strait,” in Crisis in the Taiwan Strait, (Washington, D.C.: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1998)

Linder ,James B., “Taiwan’s Troubled Security Outlook,” Strategic Review 8, no. 4 (Fall 1980)

Presidential Documents,Vol26,No.48 December 3, 1990

Ross ,Robert 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onfrontatio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5, No.2 (Fall 2000)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trategic Studies(IISS),The Military Balance,(1998/99,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IISS), The Military Balance 2000-2001(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ctober 2000)

UCSRC, The National Security Implications of the Econo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參、網站
1.維基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
2.軍事天地http://mil.anhuinews.com/system/2003/03/18/000277118.shtml 
3.MCD軍武狂人夢 http://mbox.hchs.hc.edu.tw/~military/index2.htm
4.國際在線 http://big5.chinabroadcast.cn/.
5.中興大學全球和平與戰略研究中心http://cgpss.nchu.edu.tw/modules/wfsection/
6.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http://iir.nccu.edu.tw/
7.人民網 http://past.people.com.cn/
8.全球防衛雜誌 http://www.diic.com.tw/
9.RAND http://www.RAND.com
10. Nuclear Threat Initiative(NTI)http://www.nti.org/
11.東森新聞報 http://www.ettoday.com/
12.工研院經資中心http://www.itri.org.tw/
13. China defance.com http://www.china-defense.com/
14.中華民國國防部 http://www.mnd.gov.tw/
15. 元智大學產業論壇 http://www.if.itri.org.tw/
16.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Defense Department . http://www.defenselink.mil/

肆、研究報告
1. 李宗哲,「大陸航空工業發展與兩岸產業互動模式之探討」,經濟部工業局委託研究,中華經濟研究院計劃編號8506-1-227‧0105226(2)

伍、學位論文
1. 張德方,美國軍事介入台海軍事衝突可能性之研究,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