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806201912150200
DOI 10.6846/TKU.2019.00952
論文名稱(中文) 真實與想像視界:以Instagram社群媒介互動初探韓國真人秀《新西遊記》之媒介景觀
論文名稱(英文) The Exploration of Mediascape Created by Korean Reality Show New Journey to the West Audiences on Instagram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章馨文
研究生(英文) Hsin-Wen Chang
學號 60405003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6-25
論文頁數 8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紀慧君
委員 - 楊明昱
委員 - 謝奇任
關鍵字(中) 真人秀
技術閱聽人
媒介景觀
關鍵字(英) reality show
skilled audiences
mediascap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數位匯流時代之下,影音觀看平台與社群媒體平台成為當代閱聽人觀看各種影像、影片的媒介來源,而閱聽人在社群媒體當中的媒介行為已逐漸受到關注,並且許多歐陸的閱聽人研究將閱聽人的媒介使用行為納為社會行動或社會實踐進行考量。而真人秀節目做為一種能夠彌補真實生活情感缺失的後現代影像,諸多研究在關注閱聽人在社群媒體的行為時,仍停留於想像以及觀/展典範「為了他人而展示」的循環之中。本研究以觀看韓國旅遊真人秀《新西遊記》、同時使用Instagram發文的閱聽人為例,從2015年8月開始截至2019年4月搜尋到的2,914則的公開貼文當中,以效標抽樣的方式篩選100篇貼文,作為本研究的分析對象。本研究依循技術閱聽人之主體性,以N.Couldry所提出的媒介實踐類型對技術閱聽人的媒介行為進行分析,本研究著重於技術閱聽人如何運用真人秀的想像,藉由實際行動結合媒介行為體現於社群媒體當中。
  研究發現,技術閱聽人在社群媒體當中的媒介行為呈現兩種類型,分別為「攝影的再現」以及「影像的複製」;而技術閱聽人在社群媒體當中,所具備的技術能力為「科技體現的延伸」、「媒體素養的延伸」以及「集體智能的延伸」。研究者認為技術閱聽人並非落入觀/展典範、沉浸於媒介的擴散閱聽人,反而藉由社群媒體詮釋出技術閱聽人對真人秀的想像,技術閱聽人與媒體科技之間的形塑,所產生的各類型貼文,造就了真人秀於社群媒體當中的媒介景觀。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takes the case of the audiences of the Korean reality show ‘New Journey to the West’ and also being the users of Instagram. The study uses Criterion Sampling as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author collects 2,914 public posts that were searched in Instagram from August 2015 to April 2019, and selects 100 posts as the analysis object of this study. This study follows the skilled audiences’ subjectivity and based on the type of Media Practice by N.Couldry, to analyze the media behavior of the skilled audiences. This study focuses on how skilled audiences using their imagination to show their actual practice, and combined with media behavior that reflect in social media.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media behavior of skilled audiences in the social media is ‘the reproduction of photography’ and ‘the copy of image’. The skilled audiences use ‘the extension of technology’ ,‘the extension of media literacy’, and ‘the extension of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as the technical skills’ embodiment in Instagram.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skilled audiences are neither included in the concept of Spectacle/Performance Paradigm, nor immersed in the media's diffuse audience, but through the social media to interpret the skilled audiences’ imagination of the reality show. The shaping between skilled audiences and media technology produced the various types of posts, and these posts have created a mediascape of reality shows in social media.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第貳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媒體科技文化論	4
      壹、真人秀的真實	4
      貳、真人秀閱聽人的主體性	6
   參、真人秀的觀看文化	9
   肆、從擴散閱聽人到技術閱聽人	10
第二節 媒介實踐導向的技術閱聽人	12
   壹、科技體現/展示和被顯示	12
   貳、媒體素養/搜尋與搜尋能力的養成	15
   參、集體智能/在場與歸檔	16
   肆、技術閱聽人的技術能力延伸	19
第三節 真人秀閱聽人的「真實」詮釋-媒介景觀	20
第四節 社群媒體-Instagram	23
   壹、台灣近期Instagram的使用概況	23
   貳、Instagram網路社群質性研究	24
   參、Instagram使用介面與功能	26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2
   壹、效標抽樣	32
   貳、網路文本分析	3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34
第四節 研究案例	35
   壹、台灣閱聽人與韓國綜藝	35
   貳、旅遊真人秀-《新西遊記》	39
第肆章 研究分析	44
   壹、旅遊、生活日常	45
   貳、互文創作	45
   參、節目截圖	45
   肆、追星	46
第一節 技術閱聽人的媒介行為	46
   壹、攝影的再現	46
   貳、影像的複製	53
第二節 技術閱聽人的技術能力	57
   壹、科技體現的延伸	57
   貳、媒體素養的延伸	60
   參、集體智能的延伸	65
第三節 技術閱聽人/媒介實踐景觀	68
第伍章 結論	72
第一節 技術閱聽人的媒介行為	72
第二節 技術閱聽人的技術能力	73
第三節 技術閱聽人/媒介實踐景觀	74
參考文獻	76




 
圖目錄
圖2- 1:Instagram主頁	27
圖2- 2:Instagram搜尋頁面	27
圖2- 3:Instagram個人頁面	28
圖2- 4:貼文打卡位置顯示於貼文左上角 29
圖2- 5:打卡具備導航功能	29
圖2- 6:hashtag#台北某個地方 30
圖2- 7:#台北某個地方hashtag串流 30
圖3- 1:研究架構圖	32
圖3- 2:效標抽樣-抽樣流程	32
圖3- 3:2018年台灣影像消費者近一個月觀看電視節目管道	35
圖3- 4:2015至2018年民眾於網路收看電視節目之國別	36
圖3- 5:2017/09/22至2018/09/21台灣網路聲量前十名韓國明星真人秀	37
圖3- 6:《新西遊記》第三季節目海報	39
圖3- 7:藝人殷智源節目組側拍照	40
圖3- 8:節目成員節目組測拍照	41
圖3- 9:羅PD時常在節目當中擔任遊戲規則說明、執行遊戲的角色 42
圖4- 1:樣本編號13        48
圖4- 2:樣本編號13	48
圖4- 3:樣本編號18	49
圖4- 4:樣本編號33	49
圖4- 5:樣本編號97	50
圖4- 6:樣本編號98	50
圖4- 7:樣本編號100	50
圖4- 8:樣本編號54	55
圖4- 9 :樣本編號 70	55
圖4- 10:樣本編號61	55
圖4- 11:樣本編號52	55
圖4- 12:樣本編號72	55
圖4- 13:樣本編號84	55
圖4- 14:樣本編號56	56
圖4- 15:樣本編號59	56
圖4- 16:樣本編號13	59
圖4- 17:樣本編號13	59
圖4- 18:樣本編號02	59
圖4- 19:樣本編號09	59
圖4- 20:《新西遊記》節目截圖	59
圖4- 21:《新西遊記》節目截圖	59
圖4- 22:樣本編號73	62
圖4- 23:樣本編號81	62
圖4- 24:樣本編號56	64
圖4- 25:樣本編號59	64
表目錄
表4- 1:貼文類型以及抽取樣本數量	4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參考書目
王宜燕(2005 年 7 月)。〈全球化脈絡下再思考閱聽人研究典範:閱聽人想像力的社會實踐觀點〉,「2005 中華傳播年會」。
王宜燕(2012)。〈閱聽人研究實踐轉向理論初探〉,《新聞學研究》,113:39-75。
何道寬譯(2014)。《媒介、社會與世界:社會理論與數字媒介實踐》,上海:復旦大學。(原書Couldry,N.[2012]. Media, Society, World: Social Theory and Digital Media Practice. Polity.)
吳姿嫻(2011)。〈論 「新媒介科技迷」〉,《中華傳播學刊》,19:97-146。
吳潛誠(總編校)/Jeffrey C.Alexander,Steven Seidma(主編)(1997)。《文化與社會》。新北:立緒。(原書[1990].Culture and Society: contemporary debates.Cambridge University)
林忻祐(2018)。《社群媒體應用年度觀察》。(經濟部-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台北市:產業情報研究所MIC。
金麟(2016)。《個人攝影,社群分享與形象展示:年輕世代在Instagram上的自我呈現》,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施伯燁(2007)。〈媒體即使用者, 使用者即訊息〉,《新聞學研究》,92:193-202。
洪凌譯(1998)。《擬仿物與擬像》,台北:時報。(原書 Baudrillard,J.[1981].Simulacres et Simulation.)
唐士哲(2014)。〈重構媒介?「中介」 與 「媒介化」概念爬梳〉,《新聞學研究》, 121:1-39。
徐桂權(2018)。〈新媒介環境中閱聽人參與典範的建構:以歐洲閱聽人轉型研究計畫為考察對象〉,《新聞學研究》,134:145-178。
區國強,陳百齡 & 潘金谷(2017)。〈另一種 「新聞攝影」?- 以 「洪仲丘事件」 中Facebook粉絲頁為例,初探社群平臺之影像傳播〉,《傳播研究與實踐》,7:141-180。
張玉佩(2004)。〈閱聽人概念的探索:從網路經驗出發〉,《中華傳播學刊》,5:37-71。
張玉佩(2005)。〈從媒體影像觀照自己: 觀展/表演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82:41-85。
張君玫譯(2001)。《全球化:對人類的深遠影響》,台北市:群學。(原書Zygmunt Bauman.[1998].Globalization: The Human Consequences.Polity.)
張惠嵐(2008)。〈擬仿時代? 真人實境節目下 「過度的」 閱聽人-以《超級星光大道》 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1:85-124。
張慈軒(2007)。《發現「新」台灣:電視節目與想像共同體的誕生》,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莊幃婷(2011)。《「偶像假結婚」作為理想浪漫婚姻典範?-韓國實境綜藝節目《我們結婚了》之台灣女性閱聽人分析》,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許如婷(2014)。〈台灣閱聽眾之實境/真人秀《 Running Man》 節目觀看的「迷」 身份實踐〉,《國際文化研究》,1:25-55.
陳世敏(2005)。〈媒介素養的基本概念〉,周典芳、陳國明(編),《媒介素養概論》,頁 3-22。台北:五南。
陳光興(1991)。〈真實—再現—擬仿:布希亞的後現代 (媒體) 社會學〉,《當代》,65:18-30。
陳佳雯(2017)。《探討美食圖片內容力及社群影響力對按讚行為之影響-以Instagram為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陳芸芸譯(2012)。《視覺文化面觀》,新北:韋伯。(原書Nicholas Mirzoeff.[1999].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London, UK: Routledge.)
陳保年(2017)。《運用劇場理論探討社群媒體使用者的自我呈現 ─以 Instagram 中的女性路跑活動為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品秀、吳莉君譯(2013)。《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台北:臉譜,城邦。(原書Marita Sturken, Lisa Cartwright.[2009]. 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Oxford University.)
陳聖葳譯(2016)。《韓國影視講義2:綜藝-節目腳本創作&類型解剖》,新北:大家。(原書정숙.[2013]. 방송 콘텐츠 스토리텔링 2: 구성 예능 다큐와 라디오 전략. 커뮤니케이션북스.)
陳韜文(2014)。〈新媒體與媒介化中心〉,《傳播與社會學刊》,27:1-21。
陳韻竹(2015)。《現場閱聽人參與類型談話性節目之接收分析: 韓國強心臟節目個案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 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黃閔慧(2016)。《韓國真人實境節目《超人回來了》之 台灣閱聽人解讀分析》,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順星(2017)。〈媒介史的末世預言: 基德勒與麥克魯漢論媒介技術〉,《傳播研究與實踐》,2:63-92。
楊帆(2016)。《韓國綜藝節目模式在中國的在地化探析---以《爸爸去哪兒》為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劉雨涵(2018)。〈你 follow 她了嗎? Instagram 網紅的人類學觀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6:1-34。
劉蕙苓(2014)。〈匯流下的變貌: 網路素材使用對電視新聞常規的影響〉,《新聞學研究》,121:41-87。
鄭明萱譯(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臺北:貓頭鷹。(原書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London.UK:Routledge.)
鄭義愷譯(2009)。《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台北:群學。(原書Arjun Appadurai.[1996].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sota, U.S.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賴玉釵(2016)。〈跨媒介敘事與數位傳散策略:評析《 擴散媒介: 網絡文化, 創建價值及新義》〉,《新聞學研究》,128:195-206。
戴宇辰(2016)。〈走向媒介中心的社會本體論〉,《新聞與傳播研究》,5:47-57。
瞿海源等主編(201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
簡妙如(2008)。〈全球化的「更真實」狂熱:真人實境節目的心理技術〉,《新聞學研究》,94:1-60。
簡妙如(2008)。〈觀看與被觀看:台灣真人秀的慾望監控、螢幕機體與偽裝後現代〉,《廣播與電視》,28:95-124。
羅惠馨(2018)。《災難新聞攝影於社群媒體上的觀看、分享與實踐》,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蘇柔郡&吳筱玫(2018)。〈高中女生使用 Instagram之日常美學:符擔性觀點〉,《新聞學研究》,135:139-191。
蘑菇(2016)。《創意是發現,不是發明:韓綜王牌製作人羅PD的創意成功學》。台北:皇冠出版社。
貳、英文參考書目
Abercrombie, N., & Longhurst, B. J. (1998). Audience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Andrejevic, M. (2002). The kinder, gentler gaze of Big Brother: Reality TV in the era of digital capitalism. New Media and Society, 2,251-270.
Andrejevic, M. (2004). Reality TV: The work of being watched. Oxford &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Bjur, J., Schrøder, K. C., Hasebrink, U., Courtois, C. & Adoni, H., & Nossek, H. (2014).Cross-media use: Unfolding complexity in contemporary audiencehood. In N.Carpentier, K. Schrøder, & H. Lawrie (Eds.), Audience transformations: Shifting audience positions in late modernity (pp. 15-29). London, UK: Routledge.
Carpentier, N. (2011). The concept of participation. If they have access and interact, do they really participat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Quarterly, 21, 13-36.
Couldry, N. (2002). Playing for celebrity: Big Brother as ritual event. Television & new media, 3, 283-293.
Couldry, N. (2006). Listening beyond echoes: Media, ethics, agency in an uncertain world (pp. 33-48). Boulder, CO: Paradigm Publishers.
Couldry, N. (2011). the Audience… and How to Research It. The handbook of media audiences, 4, 213.
Cover, R. (2006). Audience inter/active: Interactive media, narrative control and reconceiving audience history. New media & society, 1, 139-158.
de Zengotita, T. (2005). Mediated: How the media shapes your world and the way we live in it. New York & London: Bloomsbury.
Fetveit, A. (1999). Reality TV in the digital era: A paradox in visual culture?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6,787-804.
Gibson, J. J. (1979).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Giddens, A.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Hill, A. (2002). Big Brother: The real audience. Television & New Media,3, 323-340.
Hill, A. (2005). Reality TV: Audience and popular television. London:Routledge
Jenkins, H. (2004). The cultural logic of media converg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1, 33-43.
Jenkins, H., Ford, S., & Green, J. (2013). Spreadable media: Creating value and meaning in a networked culture. New York,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Jones, J. M. (2003). Show your real face: A fan study of the UK Big Brother transmissions (2000, 2001, 2002). Investigating the boundaries between notions of consumers and producers of factual television. New Media and Society, 3, 400-421.
Kilborn, R. W. (1998). Shaping the real: democratization and commodification in UK factual broadcasting.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 201-218.
Livingstone, S. (2009). On the mediation of everyth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1-19.
Livingstone, S., Bulger, M. & Zaborowski, R. (2013). Media literacy research and policy in Europe. A review of recent, current and planned Activities.
McLuhan, M., MCLUHAN, M. A., & Lapham, L. H. (199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MIT press.
Mirzoeff, N.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Pecora, V. P. (2002). The culture of surveillance. Qualitative Sociology,3,345-358.
Roscoe, J. (2001). Big Brother Australia: Performing the ‘real’twenty-four-sev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4, 473-488.
Scannell, P. (2002). Big Brother as a television event. Television & New Media, 3, 271-282.
Schrøder, K. C. (2011). Audiences are inherently cross-media: Audience studies and cross-media challeng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Quarterly, 6, 5-27.
Schulz, W. (2004). Reconstructing mediatization as an analytical concept,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 87-101.
Silverstone, R. (2005). Mediation and communicateon. In C. Calhoun, C. Rojek & B. S.Turner (Eds.), Handbook of sociology (pp. 188-207). London, UK: Sage.
Turner, B. S., & Rojek, C. (2001). Society and culture: Scarcity and solidarity. Sage.
van Zoonen, L. (2001). Desire and resistance: Big Brother and the recognition of everyday life.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669-677.
參、網路資料
(2018年10月25日)。<創市際『誰在看你的限時動態?年輕網友愛看愛分享』調查>,《創市際》。取自:https://www.ixresearch.com/news/news_10_25_18
(2018年12月4日)。<過度的打賭有害人生!盤點《新西遊記》羅PD賭性堅強3大經典事件!>,《妞新聞》。取自:https://www.niusnews.com/=P0g18h31
(2018年6月26日)。<6年前花10億美元收購IG 臉書今獲100倍報酬賺翻>,《ETtoday東森新聞雲》。取自: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626/1199424.htm
(2018年9月22日)。〈偷窺大咖明星私密生活!盤點十大必看韓國最夯真人實境秀〉,《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取自:https://dailyview.tw/Daily/2018/09/22?page=0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2018)。〈2017影視廣播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取自:取自https://mocfile.moc.gov.tw/files/201812/25c5a51a-654f-41f6-8684-ada419092d49.pdf
何佩珊(2018年10月23日)。<當Facebook被年輕人拋棄,Instagram首登青少年最愛用社群平台>,《數位時代Business Next》。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1021/piper-jaffary-teens-survey-facebook-down-instagram-up
余怡慧(2018年3月18日)。<Facebook 觀點:從最新數據,一窺 Instagram 2018 年商機與趨勢>,《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取自: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12252-instagram-data-and-growing-opportunities
李心茹(2018年10月9日)。〈史上抄襲之最 中國剽竊34部韓綜藝節目〉,《大紀元》。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8/10/9/n10772421.htm
翁書婷(2015年10月28日)。<#IG廣告正式進台灣,三大策略,Instagram不怕惹惱潮男潮女!>,《數位時代Business Next》。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37801/BN-2015-10-27-181747-40
蘇思云(2018年10月)。<台灣IG月活躍用戶數已近三分之一人口!亞瑞特數位社群行銷執行長黃逸旻:用這5招提高粉絲數>,《CHEER雜誌》。取自: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2097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