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806201414495400
DOI 10.6846/TKU.2014.01149
論文名稱(中文) 情境教學融入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對國中生學習成效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Investigation on Learning Outcomes with Integrating Situational Teaching into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E-Learning Executive Master's Program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丁珮怡
研究生(英文) Pei-Yi Ding
學號 79774021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3-06-12
論文頁數 15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徐新逸(hyshyu@mail.tku.edu.tw)
委員 - 吳純萍(cpwu303@mail.tku.edu.tw)
委員 - 邱瓊慧(cchui@ntnu.edu.tw)
關鍵字(中) 情境教學
性別平等教育
學習成效
關鍵字(英) Situated Teaching
Gender Equality in Educatio
Learning Effectivenes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探討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對於國中一年級學生的學習成效。本研究以高雄巿某國中一年級兩班學生為研究對象,一組為實驗組,由研究者針對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設計運用情境教學法授課;另一組為對照組,進行傳統教學法,二組課程教學時程皆為5週,共5節課,計225分鐘。
  本研究以受試者國中性別平等教育學習狀況調查問卷前測成績為共變數,以國中性別平等教育學習狀況後測問卷成績、教學活動中填寫的學習單及日常觀察紀錄,做為依變項,了解性騷擾的情形,並以情境教學組與傳統教學組作為自變項,對兩個不同組別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經由教學活動收集相關資料後,進行研究分析,實驗組運用情境教學法實施性別平等教育課程後,學生對於性騷擾的認知、態度顯著優於接受傳統教學法之對照組學生;此外實驗組學生對於性騷擾的行為顯著少於接受傳統教學法之對照組學生,且對於情境教學持正向態度。本研究結果可提供未來教師在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上採用情境教學法之教學設計參考。
英文摘要
The study employed a quasi-experimental method to explore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situated teaching on gender equality program in education of Taiwanese seventh graders. The study selected two junior high school classes from Kaohsiung city; one serv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EG) who received situated teaching instruction in line with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curriculum design, and the other as the control group (CG) who was exposed to a variety of traditional methods. The trials lasted for five weeks, at 45 minutes per week.
  In the study, the covariates were the pre-test scores of respondent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ir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questionnaire;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the post-test scores,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daily observation records, through which to understand the sexual harassment situation. The EG and CG were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experiencing one way ANCOVA respectively. Through data collection in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udents in EG receiving situated teaching in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has significantly higher cognition and awareness of sexual harassment than that of the CG receiv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n addition, students in EG receiving situated teaching in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have less sexual harassment behavior than that of the CG receiv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ir attitude towards situated teaching was positiv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an serve as design references for teachers conduct situated teaching on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in fu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v
表次	v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0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範圍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情境學習之教學探討	15
第二節 性別平等教育之涵義	27
第三節 國中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探討	3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假設	39
第二節 研究流程	40
第三節 研究對象	43
第四節 研究設計	44
第五節 研究工具	46
第六節 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方法	60
第七節 教學設計	62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69
第一節 情境教學對性別平等教育的學習成效之影響	69
第二節 學生對情境教學喜愛程度分析	80
第三節 實驗組學生對情境教學之感受分析	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1
第一節 結論	91
第二節 建議	94
參考文獻	99
附件一: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架構	105
附件二:國中性別平等教育學習狀況調查問卷(前測)	113
附件三:國中性別平等教育學習狀況調查問卷(後測)	117
附件四:課程總回饋單	121
附件五:實驗組課程設計	123
附件六:對照組課程設計(康軒出版社健康與體育第三冊)	145

表次
表1-1- 1 校園性侵害事件統計-按加害人性別統計 ............................................ 3
表1-1- 2 校園性侵害事件統計-按被害人年齡統計 ............................................ 4
表1-1- 3 校園性侵害事件統計-按當事人關係統計(包含18歲以下間之合意案件數) ......................................................................................................... 5
表1-1- 4 校園性騷擾事件統計-按被害人性別統計 ............................................ 6
表1-1- 5 校園性騷擾事件統計-按被害人年齡統計 ............................................ 7
表1-1- 6 校園性騷擾事件統計-按加害人年齡統計 ............................................ 7
表2-1- 1 國內外教育學者對「情境學習」理論的觀點及主張 ........................ 16
表2-1- 2 「一般民眾」、「學生」、「學科專家」三者思維方式 ........................ 19
表2-1- 3 國內實證研究情境教學運用在高中職、國中小各領域學科之結果 20
表2-2- 1性別帄等教育學者對性別帄等教育意涵的論述 ................................. 29
表2-2- 2性別帄等教育學者對性別帄等教育目的論述 ..................................... 33
表2-3- 1國民中小學性別帄等教育課程網要能力指標概念架構表 ................. 37
表2-3- 2本研究課程所需達到健康教育與體育領域及性別帄等教育分段能力指標之對應表 ............................................................................................. 38
表3-4- 1 準實驗設計-不相等的前測-後測對照組設計 .................................... 44
表3-4- 2 高雄巿某國中一年級性騷擾日常生活觀察 ........................................ 45
表3-5- 1 「性與權力」認知量表之項目分析表 ................................................ 48
表3-5- 2 「性與權力」態度量表之項目分析表 ................................................ 51
表3-5- 3 「性與權力」行為量表之項目分析表 ................................................ 53
表3-5- 4 「性與權力」認知量表之項目分析表 ................................................ 55
表3-5- 5 「性與權力」態度量表之項目分析表 ................................................ 56
表3-5- 6 「性與權力」行為量表之項目分析表 ................................................ 58
表3-5- 7 日常生活觀察表 .................................................................................... 59
表3-6- 1 編碼代號及編碼物件意義 .................................................................... 62
表3-7- 1 實驗組與對照組課程內容對照表 ........................................................ 63
表3-7- 2 本實驗組課程運用到McLellan(1996)所提情境學習八大要素對照表 ............................................................................................................. 67
表4-1- 1 前後測之相關分析摘要表 .................................................................... 70
表4-1- 2 實驗組性別帄等教育學習成效前後測相依樣本t檢定分析 ............ 71
表4-1- 3 實驗組「性與權力」的認知問卷之認識分析摘要表 ........................ 71
表4-1- 4 實驗組「性與權力」的態度問卷現況分析摘要表 ............................ 73
表4-1- 5 實驗組「性與權力」的行為問卷現況分析摘要表 ............................ 75
表4-1- 6 對照組性別帄等教育學習成效前後測相依樣本t檢定分析 ............ 76
表4-1- 7 實驗組與對照組性別帄等教育內回歸係數同質性考驗 .................... 77
表4-1- 8 實驗組與對照組性別帄等教育後測之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 78
viii
表4-1- 9 實驗組與對照組之性騷擾事件頻率次數分析 .................................... 79
表4-2- 1 實驗組學生對情境教學內容的看法 .................................................... 80
表4-2- 2 實驗組學生對情境教學之喜歡理由 .................................................... 81
表4-2- 3 實驗組學生對情境教學之不喜歡理由 ................................................ 81
表4-3- 1 男學生對男、女生的身體界線的劃分 ................................................ 84
表4-3- 2 女學生對男、女生的身體界線的劃分 ................................................ 84


圖次
圖2-1- 1學習情境圖 ............................................................................................. 18
圖2-1- 2情境教學應用的層級與科目範圍 ......................................................... 26
圖2-2- 1性別帄等教育、性教育、性別教育間的關係 ..................................... 28
圖3-1- 1研究架構 ................................................................................................. 39
圖3-2- 1研究流程 ................................................................................................. 42
圖3-7- 1情境教學融入性別帄等教育教學方案之架構 ..................................... 65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民96)。性騷擾防治。取自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網http://dspc.moi.gov.tw/lp.asp?ctNode=1464&CtUnit=78&BaseDSD=7&mp=1
方德隆等(民96)。2008國中小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學實施現況調查。取自https://www.gender.edu.tw/upload/AllOtherFile/教育大學-性平課程與教學實施現況調查.PDF
王文科、王智弘(民93)。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志忠(民96)。行動英語情境輔助學習系統-以校園生活環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巿。
王春展(民85)。情境學習理論及其在國小教育的應用。國教學報,8,53-71。
王舜民(民101)。應用樂高機器人於情境學習對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巿。
台灣幸福教育協會(民101)。我的幸運星。取自台灣幸福教育協會http://www.happyedu.org.tw/doublelucky/movie.asp
白秀玲、柯淑敏(民95)。兩性關係與性別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
何政光、戴文珠 (民98)。以情境式教學提升護生性別平等認知之研究。馬偕學報,7,21-47。
吳永霖(民97)。情境活動教學策略應用於環境教學─地層下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巿。
吳宗立(民89)。情境教學理論在教學上的應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迅,11(3),157-164。
呂佩真(民102)。錨式情境教學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數學文字題解題之學習成效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取自屏東教育科技大學,屏東巿。
林弘昌(民97)。錨式情境教學法的靜像式情境教材設計。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1(5),2-11。
林正常(民101)。國民中學健康與體育第三冊。台北:康軒。
林宏熾(民85)。情境教學策略。學習障礙有效教學策略研討會專輯,國立彰化師大特教中心。
林宏熾(民85)。情境教學策略之探討─學習障礙者有效的教學模式。周台傑、葉靖雲編,學習障礙有效教學,83-96。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林佳瑩(民99)。應用情境學習於國中視覺藝術鑑賞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性別議題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巿。
林玫君(民91)。創造性戲劇對兒童語文發展目關研究分析。南師學報,36,19-43。
林素卿(民91):教師行動研究導論。高雄:復文。
林陳涌、陳麗華(民86)。情境模式的教學設計。教育資料文摘,40(2),107-117。
柯淑文(民87)。情境學習理論在教學評量上之運用。嘉縣國教,31, 30-31。
洪婷靖(民100)。情境教學融入碳足跡課程對七年級學生碳足跡知識之學習成效與節能減碳態度與行為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巿。
段瑞月(民97)。情境學習對國中資源班學習障礙學生學習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解題成效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巿。
紀育廷(民97)。應用情境學習於國小網路隱私安全教育之學習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巿。
席薇亞.戴娜,提娜.克莉格/文,鳥麗可‧柏楊/圖、洪翠娥(譯)(2001)。家庭相簿。和英,新竹。
徐西森(民92)。兩性關係與教育。臺北:心理。
徐佩旂(民98)。身體紅綠燈。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網。取自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677864
徐佩瑜(民94)。情境學習對增進高職智能障礙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成效之研究-以國立花蓮高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巿。
徐新逸(民84a)。「錨式情境教學法」教材設計、發展與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37(1),14-24。
徐新逸(民85)。情境學習在數學教育上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29,13-22。
徐新逸(民87)。情境學習對教學革新之回應。研習資訊,15(1),16-24。
晏涵文 (未註明)。國中性教育學習狀況調查問卷。杏陵醫學基金會。取自http://sexedu.org.tw/file_list2.asp
晏涵文、劉潔心(民92)。從九年一貫新課程教科書編審看教師自主能力培養-以健康與體育領域為例。中等教育,54(2),64-79。
馬麒棠(民102)。應用情境式教學於國小音樂課程之行動研究-以客家歌謠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巿。
張寶丹(民93)。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與形象知覺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巿。
張寶丹(民95)。台北縣國民中小學對性別平等教育內涵認知與執行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巿。
教育部(民87)。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民9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取自  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0.php
教育部(未註明)。喜歡與愛的分別。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取自https://www.gender.edu.tw/academy/index_videos_senior.asp#
教育部統計處(民101)。訓委會校安通報性侵害及性騷擾統計。取自教育部統計處http://www.edu.tw/pages/detail.aspx?Node=3973&Page=20272&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ahttp://www.search.ask.com/?o=APN10645A&gct=hp&d=406-1235&v=a12627-283&t=4
莊明貞(民92)。性別與課程理念、實踐。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陳天仁(民96)。情境學習對北部國一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巿。
陳天仁(民96)。情境學習對北部國一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巿。
陳永瑢(民94)。透過情境教學-尚友古典文人的心進而接近自我的心。南亞學報,26,329-338。
陳怡仁(民96)。應用數位化雙重情境學習課程探討多媒體呈現形式對國中生遺傳概念建構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巿。
曾淑如(民100)。情境教學在國中國文之運用(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巿。
黃明瑩(民89)。探討幾何問題中的情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巿。
黃政傑(民86)。教學原理。台北巿:師大書苑。
黃郁雯(民83)。情境式問題導向融入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科學概念及科學態度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巿。
黃國勳、劉祥通(民95)。一個情境認知取向教學活動的發展與實踐-以「因數大老二」為例。科學教育學刊,14(1),1-27。
黃福全(民93)。網路化「情境模式」及「目標模式」的教學設計對國一學生的生物學習效果之比較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巿。
楊正宏、莊麗月、邱世煉(2001)。情境學習於防疫輔助教學。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成果研究報告(編號:NEC 90-2501-S-151-001),未出版。
廖玉齡(民83)。以情境學習為中心的成人教導與學習。吳鳳學報,12,1-10。
廖銀秋(民98)。情境引導對提升國小低年級學童說話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巿。
趙淑貞(民101)。國中古典詩的情境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巿。
蔡榮宗(民101)。應用LEGO Mindstorms NXT於體育情境學習對體驗策略、沉浸經驗與體育態度影響之研究—以基礎棒球策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巿。
蔡錫濤、楊美雪(1996)。情境式學習的教學設計。教學科技與媒體,30,48-53。
鄭晉昌(民82)。電腦輔助學習的新教學設計-認知學徒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31(1),55-66。
謝承恩(民101)。國小學童在真實情境中學習生態教育之研究-以蝴蝶生態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巿。
謝臥龍 (民89)。推動兩性平等教育,教師應扮演的角色。 載於高雄醫學大學兩性硏究中心、謝臥龍(主編):高中職教師兩性平等教育工作坊研習教材。臺北巿:教育部。
鍾邦友(民89)。以情境學習為觀點的統整課程設計。北縣教育,30,32-37。
鍾毓瑾(民90)。情境式學習在高中基礎生物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巿。
羅雅玲(民99)。國中國文情境教學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巿。
羅鴻雁(民98)。電影融入教學對中學生世界史認知學習之教學設計與實施歷程--希臘、羅馬史之教學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巿。
饒見維(民90)。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角色的省思。教師天地,113,7-13。

西文文獻
Banks,B.M.(1993).Multicultural Educational:Characteristics and Gods.In Banks,J.A.& Banks, C.A.M.(Eds.)(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ssue and Perspectives. Needhan Heights,MA:Allyn & Bacon.
Bennison,A.,Wilkinson,L.C.,Fennema,E.,Masemann,V.,& Peterson,P. (1984). Equity or equality: What shall it be? In E. Fennema, & M.J. Ayer (Eds.), Women and education (pp.1-18). Berkeley, CA:McCutcha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Brown,J.S.,Collins,A., & Duguid,P.(1989).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al of learning.Educational Researcher,18(1),32-42.
Choi,J. & Hannafin,M.(1995). Situated Cognition and learning enviroments:Roles,Structures,and implications for desig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43(2):53-69.
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1990). Anchored instru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to situated cognition.Educational Research,19(6),2-10.
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1992),The Jasper experiment: An exploration of issues i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40(1),65-80.
Collins,A.(1989) .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and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Technical report No. 474 Champaign,IL: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eading, University of Illonois at Urbana-Champaign.
Collins,A.,Brown,J.,& Newman,S.(1989). Cognitive apprenticeship: Teaching the crafts of reading, writing, and mathematics. In L. B. Resnick (Ed.),Knowing,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Esssays in honor of Robert Glaser (pp.453-493).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Klein, S. S., Russo, S. S., Campbell, P. B. & Harvey,G.(1985).Examining the achievement of sex equity in and through education, in: S. S. Klein(Ed.), Handbook for achieving sex equity through education. Baltimore: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ave, J. & Wenger, E.(1991) . 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Lellan,H.,ed.(1996).Situated Learning Perspectives.Englewood Cliffs,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Punck, K. (1998), Introduction to Social Researc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London:Sage.
Rogoff, B (1995). Observing sociocultural activities on three planes: Participatory appropriation, guided participation and apprenticeship. In J. V. Wertsch, P. Del Rio, & A. Alvarez (Eds.), Sociocultural stud ies of mind,139-16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Rogoff, B.(1990). Apprenticeship in thinking: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Social Context.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goff, B.,& Lave,J.(Eds.)(1984). Everyday cognition:Its development in social context.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chibeci,R.A.(1984) . Images of Science and scientists and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70(2),139-149.
Schon,D.(1987),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London: Jossey Bass.
Stein,David(1998). Situated Learning in Adult Education. Eric Digest No.195.
Suchman. L.A.(1987).Plans and Situated Actions.The Problem of Human Machine Communication.New W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nn, W.(1993).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situated learning:paradox or partnership.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3(3), 16-2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