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806201216005300
DOI 10.6846/TKU.2012.01226
論文名稱(中文) 青少女感受母親實際與期望教養行為之差距及其對母女關係影響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the gap between expected and actual mothers’ parenting for teenaged girls and the impact on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2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黃姵嵐
研究生(英文) Pei-Lan Huang
學號 69669018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06-07
論文頁數 13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李麗君
委員 - 石雅惠
委員 - 柯志恩
關鍵字(中) 青少女
母親教養行為
母女關係
關鍵字(英) teenaged girls
mothers' parenting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青少女之母親教養行為對母女關係影響之研究,以649位高中女學生為研究對象,所使用的工具包括母女關係量表與母親教養行為量表。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簡單迴歸分析,以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式進行處理,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青少女感受整體母女關係得分上有偏高的趨勢,且分量表得分上以「依附感」層面分數為最高、「負向情感」層面分數為最低。
二、實際與期望之教養行為分數呈現高分的趨勢,且期望教養行為之分數普遍高於實際教養行為之分數,唯有在「和諧關愛」和「女兒培育」向度中,特別是母親言行與成績方面的管教與規範之教養行為,出現期望分數低、實際分數高的情形。
三、實際教養行為分量表之分數,以「生活照顧」面向為最高分、以「經濟支持」面向為最低分;期望教養行為分量表之分數,以「生活照顧」面向為最高分、以「女兒培育」面向為最低分。
四、從各分量表在期望與實際之比較上,除了「女兒培育」之外,「和諧關愛」、「生活照顧」、「女兒發展」、「經濟支持」皆達到顯著差異。
五、母親不同的教育程度,在實際母親教養行為的「整體層面」、「女兒培育」、「女兒發展」、「經濟支持」面向上的分數達到顯著差異;另外在期望母親教養行為的「整體層面」、「和諧關愛」、「女兒發展」、「經濟支持」面向上的分數達到顯著差異。
六、母親是否有工作,在實際母親教養行為之「生活照顧」和「經濟支持」面向上的分數達到顯著差異;另外在期望母親教養行為之「經濟支持」面向上的分數達到顯著差異。
七、青少女感受母親實際教養行為能有效預測母女關係,且「和諧關愛」向度為預測母女關係之主要預測變項。
八、青少女感受母親期望與實際教養行為之間有不同的差距,且差距在母女關係上達到顯著差異。
九、青少女感受母親期望與實際教養行為之間沒有差距時,母女關係為最佳。

    根據以上研究發現,本研究提出進一步討論,並提供未來研究方向及實務上之建議。
英文摘要
The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gap between expected and actual mothers’ parenting for teenaged girls and the impact on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A total of 649 high school girl students responded to the questionnaire, inclusive of the two parts: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scale measurement and mothers’ parenting scale measurement. Then, the results were processed and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sim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Young girls’ whole perceptions on their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scored high. The data based on the scale measurement further showed that the part of the sense of attachment scored the highest and the part of the negative affect scored the lowest.
2. The scores of the practical and expected mothers’ parenting of young girl daughters both presented high. To further analyze, the expected mothers’ parenting generally scored higher than the practical mothers’ parenting. However, only the aspects of mothers’ behaving models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 daughters’ grades in the two items of “love and care” and “nurture of daughters” showed the opposite results.
3.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measurement of the practical mothers’ parenting, the aspect of “care for life” scored the highest, whereas that of “economical support” scored the lowest.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measurement of the expected mothers’ parenting, the aspect of “care for life” scored the highest, whereas that of “nurture of daughters” scored the lowest
4. The result show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the scores of  “love and care, ” “care for life,” “development of daughters, ” “economical support” in the part of the gap between expected and actual mothers’ parenting.
5. Due to mothers’ different levels of education, the result show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the scores of “the whole aspects, ” “nurture of daughters, ” “development of daughters, ” “economical support” in the part of the practical mothers’ parenting. Meanwhile, the result show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the scores of “the whole aspects, ” “love and care, ” “development of daughters, ” “economical support” in the part of the expected mothers’ parenting.
6. Due to mothers’ dedication to the working field or not, the result show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the scores of “care for life” and “economical support” in the part of the practical mothers’ parenting. As for the part of the expected mothers’ parenting, the result show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the scores of “economical support. ”
7.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can be effectively predicted by the idea of teenaged girls’ perceptions on the practical mothers’ parenting. In addition, the item of “love and care” is the main variable when predicting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8. The result show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the scores of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when there’s different for teenaged girls’ perceptions on the expected and practical mothers’ parenting.
9.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demonstrates the best when there’s no difference for teenaged girls’ perceptions on the expected and practical mothers’ parenting.

    Based on the findings above, the study offered further discussion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and applica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研究問題……………………………………………………6
第四節  名詞釋義……………………………………………………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母女關係之內涵與相關研究………………………………10
第二節  母親教養行為之概念與相關研究…………………………17
第三節  母親教養行為對母女關係影響之相關研究………………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35
第二節  研究假設……………………………………………………36
第三節  研究對象……………………………………………………3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40
第五節  資料處理……………………………………………………5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52
第一節  青少女背景資料分佈情形…………………………………52
第二節  青少女母女關係之分析……………………………………54
第三節  青少女感受母親實際與期望教養行為之分析……………57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青少女其母女關係之差異分析…………64
第五節  不同背景變項之青少女感受母親實際與期望教養行為之
        差異分析……………………………………………………68
第六節  青少女感受母親實際教養行為對母女關係之預測分析…76
第七節  青少女感受母親期望與實際教養行為之差距與母女關係
        之分析………………………………………………………84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88
第一節  研究結論……………………………………………………88
第二節  研究建議……………………………………………………95

參考文獻………………………………………………………………97
一、中文文獻…………………………………………………………97
二、英文文獻…………………………………………………………105
    附錄一 專家效度名單…………………………………………108
    附錄二 專家效度問卷…………………………………………109
    附錄三  專家效度意見一覽表…………………………………119
    附錄四  預試問卷………………………………………………120
    附錄五  母親教養行為預試量表修訂過程……………………125
    附錄六  正式問卷………………………………………………128

表次
表2-1-1 親子關係研究主要內涵……………………………………12
表2-2-1 國人自行編製與母親教養行為相關之量表………………20
表3-3-1 正式研究樣本施測統計數據………………………………39
表3-4-1 預試「母女關係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44
表3-4-2 預試「母女關係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46
表3-4-3 預試「母女關係量表」信度分析結果摘要表……………47
表3-4-4 正式「母親教養行為量表」內容一覽表…………………48
表4-1-1 背景資料分佈統計表………………………………………52
表4-2-1 母女關係量表各題平均數與標準差………………………54
表4-2-2 母女關係之向度分析摘要表………………………………55
表4-3-1 實際與期望教養行為各題平均數與標準差………………57
表4-3-2 實際與期望教養行為之向度分析摘要表…………………62
表4-4-1 母親不同教育程度之青少女其母女關係分量表的差異分
析摘要表………………………………………………………………64
表4-4-2 母親是否有工作之青少女其母女關係各分量表的差異分
析摘要表………………………………………………………………66
表4-5-1 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青少女實際母親教養行為分量表的
差異分析摘要表………………………………………………………69
表4-5-2 母親是否有工作之青少女知覺母親實際教養行為分量表
的差異分析摘要表……………………………………………………71
表4-5-3 母親教育程度不同之青少女期望母親教養行為分量表的
差異分析摘要表………………………………………………………72
表4-5-4 母親是否有工作之青少女期望母親教養行為分量表的差
異分析摘要表…………………………………………………………74
表4-6-1 母親實際教養行為對整體母女關係之簡單迴歸分析摘要表………………………………………………………………………76
表4-6-2 母親實際教養行為之各分量表對整體母女關係之多元逐
步迴歸分析摘要表……………………………………………………78
表4-6-3 母親實際教養行為之各分量表對母女關係溝通向度之多
元逐步迴歸分析摘要表………………………………………………78
表4-6-4 母親實際教養行為之各分量表對母女關係依附感向度之
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摘要………………………………………………79
表4-6-5 母親實際教養行為之各分量表對母女關係知心感向度之
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摘要………………………………………………80
表4-6-6 母親實際教養行為之各分量表對母女關係負向情感向度
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摘要……………………………………………81
表4-6-7 母親實際教養行為之各分量表對母女關係缺乏自主感向
度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摘要…………………………………………82
表4-6-8 母親實際教養行為對母女關係整體與各向度預測之β值
一覽……………………………………………………………………82
表4-7-1 期望與實際母親教養行為差距之正、零、負差距分組人
數-以各分量表表示…………………………………………………84
表4-7-2 期望與實際母親教養行為差距在母女關係之變異數分析
事後比較摘要…………………………………………………………86
        
圖次
圖2-2-1  對特定變項在實際與期望感知之IPA矩陣………………25
圖3-1-1  研究架構…………………………………………………35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王如芬(2004)。大學生知覺之父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與其愛情關係中衝突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方美玲(2005)。分析台灣雙薪家庭的家務分工—以教養子女的分工為例。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王珮玲(1992)。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淑娟(1994)。青少年氣質與親子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雅各(譯)(2002)。Carol Gilligan著。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的發展。台北:心理。
王鍾和(1993)。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叢桂(1994)。雙生涯家庭中個人工作價值與家庭價值的變遷調適。社區發季刊,68,51-53。
王鍾和(1995)。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子女滿意度與青少年行為表現。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八十三年度專案研究計畫。
王叢桂(1997)。父職與母職認知基模及其生涯承諾關係的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6-2413-H-031-001)
王叢桂(2000)。華人父母職責信念—以台灣大學生為對象的探索性研究。香港社會科學學報,18,57-83。
任文香(1995)。幼兒母親親職壓力、因應策略與親子關係滿意之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朱瑞玲(1986)。青少年心目中的父母教養方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16,591-628。
朱瑞玲、章英華(2001,7月)。華人社會的家庭倫理與家人互動:文化及社會的變遷效果。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主辦之「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學術研討會,台北。
李文傑、吳齊殷(2004)。棒打出壞子?:青少年暴力行為的連結機制。台灣社會學,7,1-46。
李孟真(2000)。「理情U型自尊模式」親職團體方案對國中家長教養態度親子關係及其子女自尊之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
吳佳玲(1995)。家庭結構親子互動關係與青少年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繼親家庭與生親家庭之比較。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明燁(1998)。青少年初期父親與母親管教行為之比較。東吳社會學
報,7,39-79。
吳秋鋒(2002)。父母教育程度、職業與教養信念及參與子女學習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吳淑儀(2008)。母親與青春期女兒衝突經驗及影響之探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吳嘉瑜(2004)。子代夫妻對偶代間關係經驗:「他」的矛盾?「她」的矛盾?中華輔導學報,15,123-149。
吳齊殷、高美英(1997)。嚴酷教養方式的代間傳遞。載於張笠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九O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下)(頁215-247)。台北:中央研究院。
何淑禎(2002)。職業婦女工作與家庭生活調適之研究:以已婚國小女教師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利翠珊(1999)。理論、研究、實務的對話與反思:再論家庭心理學系統思維觀點。應用心理研究,3,23-28。
吳育楷(2006)。國民中小學資賦優異班學童父母教養行為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林文瑛(2003)。教養觀背後的人性觀-以能力觀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20,253-293。
周玉慧、吳齊殷(2001)。教養方式、親子互動與青少年行為:親子知覺的相對重要性。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3(4),439-476。
周玉慧、吳明燁、黃朗文(2009)。當中年遇到青少年:親子關係類型與父母中年生活感受。台灣社會學,20,1-37。
林米庭(2006)。親子關係、人際壓力因應與青少年焦慮、憂鬱情緒的探討。東吳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易言嬡(2004)。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家有青少年子女的父母親職經驗之性別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妙娟(1989)。鄉村家庭親職角色與親子關係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惠雅(1995)。父母教養行為問卷之編製。應用心理學報,4,39-72
。
林惠雅(1996)。母親信念和教養策略的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85-2413-H-031-003)
林惠雅(1999)。母親信念、教養目標與教養行為(二):問卷編制與相關分析。應用心理研究,3,219-224。
林惠雅(2000)。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75-96。
林惠雅(2008)。國小學童母親信念、教養目標和教養行為之類型初探:兼論其與子女學業表現之關聯。應用心理研究,37,181-213。
洪智倫(1994)。國小學生的行為困擾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徐美惠(1983)。子女心目中母親職分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學系學報,6,29-51。
徐美惠(1985)。子女心目中母親職分重要程度與滿意程度差距之研究。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學系學報,8,173-197。
徐麗湘(1994)。父母教養方式對幼兒認知性角色取替能力發展之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秋桂(2003)。國中學生親子關係、自戀傾向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張君玫(譯)(2003)。Nancy Chodorow著。母職的再生產。台北:群學。
張高賓(1997)。單親兒童父母教養方式、家庭環境與情緒穩定之關係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張曉萍(2004)。國小五年級兒童之母親管教方式與親子關係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黃春枝(1986)。青少年親子關係適應與父母管教態度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9,83-96。
曾培妮(2011)。淡江大學研究生對於指導教授學術指導職責感知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邵莉淓(2008)。社經地位與教養行為對國小學童表現的影響。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孫世維(1994):青少年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依附的性質與重要性。中興法商學報,29,261-304。
孫嘉芳(2008)。國小高年級學生的親子關係、網路使用行為與學業成就相關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淑滿、周麗端、葉明芬(2008)。依附與其相關因素之後設分析—台灣近二十年文獻的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1),39-62。
黃淑惠(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親教養方式、教育期望與親子關係知模式探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曼婷(2001)。家庭主婦志願工作者社會支持、婚姻滿意度、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慧芬(1999)。子女知覺父母了解,關係性自我及自尊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易甫(2000)。父母教養行為與子女教育抱負之關連性研究。東吳社會學報,9,31-76。
陳春秀(2001)。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家庭氣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昭蓉(2007)。嘉義縣國中生升學壓力預測其親子關係及其調節變項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思穎(2001)。已婚國中女教師親職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富美(2002)。母親的權威教養、民主教養、與放縱教養的交互作用與幼兒社會行為之探討。中華家政學刊,32,75-93。
陳富美、李宗文(2004)。親子在教養行為上的認知差異:影響子方教養知覺的因素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NSC-92-2413-H-030-012)
陳富美(2005)。親職效能感、教養行為與孩子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7(1),47-64。
陳富美(2007)。親子在教養行為上的認知差異:預測子方教養知覺的因素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1),1-30。
葉光輝(1995)。社會化歷程中的父母教化方式與子女的行為發展。中華心理學刊,37(2),149-167。
葉光輝(2000)。親子衝突與孝道(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計畫編號:NSC89-2413-H-001-002)
葉爾雯(1991)。影響雙生涯夫妻家庭與職業衝突的有關背景、情境及心理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楊淑萍(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依庭(2007)。學齡前幼兒父母教養行為與助人行為及策略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春美、翁麗芳、洪福財(2005)。親子關係與親職教育。台北:心理。
蔡典謨(1994)。幫助孩子成功的教養方式。資優教育季刊,53,19-23。
蔡素玲(譯)(2008)。Paula J. Caplan著。母女戰爭STOP—重塑母女關係。台北:心理。
蔡淑鈴(2002)。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芳玲(2008)。成年子女對母親支持的期望差距與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淑媛(2004)。父母教養方式與青少年行為困擾之調查與訪談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劉惠琴(2000)。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97-130。
劉慈惠(1999)。幼兒母親對中國傳統教養與現代教養的認知。新竹師院學報,12,311-345。
劉慈惠(2001)。現代幼兒母親的教養信念—以大學教育程度為例。新竹師院學報,14,355-405。
樊聯仁(1999)。不同年齡子女對父母教養方式之比較。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謝育伶、陳若琳(2008)。母親教養行為、幼兒行為調節和幼兒社會能力之相關研究。幼兒教育,290,6-21。
趙梅如(2009)。台灣地區大學生知覺父親親情與孺慕父親親情欲求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40(4),577-596。
賴嘉凰(1999)。青少年氣質與父母管教態度對親子關係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薛雪萍(2000)。青少年家庭功能、親子衝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簡志娟(1996)。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生態系統理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瑞玉(1998)。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師院學報,11,105-140。
羅國英(1997)。青少年至成人前期之親子關係的測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6-2413-H-031-004-G11)。
羅國英(2000)。母親教養期望與親職壓力及青少年親子關係知覺的關聯—兼談學業成就於其中的角色。東吳社會工作學報,6,35-72。
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等(1991)。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魏世台(2002)。中國文化中父母教養方式之研究。宜蘭技術學報:人文及社會專輯,9,341-369。

二、英文文獻
Acock, A. C., & Clair, G. M.(1986). The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Inc.
Belsky, J. (1984). The determinants of parenting: A process model. Child Development, 55, 83-96.
Buhrmester, D., & Prager, K. J.(1995). Patterns and functions of self-disclosure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In K. J. Rotenberg(Ed.), Disclosure Process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p.10-56).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erlin, A. J., & Furstenberg, F. F. (1986). The new American grandparent: A place in the family, a life apart. New York: Basic Books.
Chen, X., Liu, M., & Li, D. (2000). Parental warmth, control, and indulgence and their relation to adjustment in Chinese children: A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3, 401-419.
Chao, R. K. (1994). Beyond parental control and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style:Understanding Chinese parenting through the cultural notion of training. 
Child Development, 65, 1111-1119.
Collins, W. A. (1997). Relationships and development during adolescence: Interpersonal adaptation to individual chang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4, 1-14.
Darling, N., & Steinberg, L. (1993). 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 An Integrative Model.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3(3), 487-496.
Gnaulati, E., & Heine, B. J. (2001). Separation-individualization in late adolescence : An investigation of gender and ethnic differences.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35(1), 59-70.
Harwood, M. D. & Eyberg, S. M. (2006). Child-directed interaction: Prediction of change in impaired mother-child functioning.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34(3), 335-347.
Ingoldsby, B., Schvaneveldt, P., Supple A., & Bush, K.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ing behaviors and adolescent achievement and self-efficacy in Chile and Ecuador. Marriage & Family Review, 35(3 &4), 139-159.
Kennedy, G. E. (1992). Quality in grandparent/ grandchild relationshi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35(2), 83-98.
Kenny, M. E.(1987). The extent and function of parental attachment among first-year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6(1), 17-29.
Lin, C. Y. C., & Fu, V. R. (1990). A comparison of child-rearing practices among Chinese, immigrant Chinese, and Caucasian-American parents. Child Development, 61, 429-433.
Leach, P., Barnes, J., Nichols, M., Goldin, J., Stein, A., Sylva, K., & Ma- lmberg, L.E. (2006). Child care before 6 months of age: a qualitya- tive study of mothers' decisions and feelings about employment and non-maternal care. 
Child Development, 15, 471-502.
Leung, C., Leung, S., Chan, R., Tso, K., & Ip, F.(2005) Child behaviour and parenting stress in Hong Kong families. HK Med J 2005, 11, 373-380.  
McCarty, C. A., Lau, A. S., Valeri, S. M. & Weisz J. R. (2004).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in relation to critical and emotionally overinvolved expressed emotion(EE): Is EE a proxy for behavior?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32(1), 83-93.
Mistry, R. S., Vandewater E. A., Huston A. C., & McLoyd V. C.(2002). 
Economic well-being and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 The role of family process in an ethnically diverse low-income sample. Child Development, 73(3), 935-951.
Sampson, S.E., & Showalter, M.J. (1999). The Performance-Importance Response Function: Observations and Implications. 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19(3), pp.1-25.
Schafer, E.S. (1991). Goals for parent and future- parent education:Research on parental beliefs and behavi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1(3), 239-247.
Steinberg. L. D. (1990). Interdependence in the family:Autonomy, conflict and harmony in the parent-adoscent relationship. In S. S. Feldman & G. R. Elliott(Eds.), At the threshold:The Developing adolescent(pp215-249).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imberly A. Updegraff, Melissa Y. Delgado, & Lorey A. Wheeler. (2009). Exploring Mothers’ and Fathers’ Relationships with Sons Versus daughters: Links to Adolescent Adjustment in Mexican Immigrant 
Families. Sex Roles 60(7-8): 559-574.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