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708202014133400
DOI 10.6846/TKU.2020.00798
論文名稱(中文) 舒暢小說的「寫實性轉向」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Shu Chang, veteran literature, military literature, "realistic" tur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8
學期 2
出版年 109
研究生(中文) 張宥勝
研究生(英文) Chang, Yu-Sheng
學號 60301021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20-06-29
論文頁數 14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侯如綺(137971@mail.tku.edu.tw)
委員 - 黃文倩(129972@mail.tku.edu.tw)
委員 - 黃啟峰
關鍵字(中) 舒暢
老兵文學
軍中文學
「寫實性」轉向
關鍵字(英) Shu Chang
veteran literature
military literature
realistic tur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從舒暢的生平背景與創作歷程開始,探索其小說在七○年代中葉以降出現的「寫實性」轉向原因與目的,並對其小說內涵所展現的,對外省低階退役士官兵的關懷進行探討。
  舒暢早期的小說有著明顯的現代主義傾向,論者在評論之時也往往傾向將其標舉為現代主義的創作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多位同樣具有軍旅經驗的論者在肯定其在現代主義造詣的同時,也指出了舒暢小說具備了現實基礎。由此,則舒暢早期的創作雖對主角的身分背景未做說明,但我們仍大抵能夠推知其筆下的種種敘述例如對異性的渴望、對常規家庭的叩問以及不斷在兩地徘徊的猶疑,應都與他的遷台者身分以及軍中背景有著重要的聯繫。
  《院中故事》是舒暢小說出現轉向的重要指標,其整體的創作時間約莫與鄉土文學運動的時間互相重合,而該作不僅僅是在敘事手法上往寫實主義作靠攏,在觀察角度上也從過往的內省自剖轉往對敘事者周遭人物的境遇作呈現,此轉向令讀者可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過往舒暢筆下的種種困境,並非僅僅是侷限於個人的悲苦,而是一個群體正在共同承受的磨難。
  台灣於1987年迎來了解嚴的曙光。而在解嚴後發生的兩項社會運動:老兵自救運動促成的政府開放返鄉,以及救援雛妓大遊行與隨之而起的特約茶室議題,觸動了舒暢敏感的神經,使其在耳順之年提筆寫下《那年在特約茶室》,以一介前線軍官的觀點敘述了與社會主流認知有所出入的特約茶室風景,並揭開了過往被官方覆蓋於神聖形象下的戰地風貌,大聲宣告了人性的譴綣與官方視角的不能相容。
  筆者認為,舒暢之所以在七○年代中葉後在創作上出現「寫實性」轉向,除了肇因於彼時台灣「革新保台」的社會風氣與鄉土文學蔚為風潮的影響。老兵因日漸衰老而與社會產生隔閡,並且因知識水平與各種原因難以對自身困境有清楚的言說亦是原因之一。由此更顯舒暢小說的重要性,其不僅是透徹的旁觀者,亦是身在其中的一份子,藉由舒暢的引導,我們得以對這些未被記錄的老兵末路與被掩蓋在歷史文件下的戰爭記憶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英文摘要
This thesis starts from Shu Chang’s life background and creation process, and explores the reason and purpose of the "realism" turn in his novels since the mid-1970s, and shows the connotation of his novels, the concern for the low-level retired soldiers of the foreign provinces Discuss.
Shu Chang’s early novels have obvious modernist tendencies, and commentators tend to label him as modernist creators when commenting. However,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many commentators who also have military experience affirm that they are modernist. At the same time of attainments,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Shu Chang's novels have a realistic basis. Therefore, although Shu Chang’s early creations did not explain the protagonist’s identity and background, we can still infer the various narratives in his pen, such as the desire for the opposite sex, the questioning of the regular family, and the constant hesitation between the two places. Ying Du has an important relationship with his status as a relocator and military background.
"Stor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veterans"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turn of Shu Chang’s novels. Its overall creation time approximately coincides with the time of the local literature movement. This work is not only closer to realism in narrative techniques, but also in terms of observation. From the introspection and self-dissection of the past to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characters around the narrator, this shift allows readers to feel more deeply that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past Shu Chang’s writings are not limited to personal sorrows, but a group of people. The hardships being shared.
   Taiwan ushered in the dawn of understanding Yan in 1987. The two social movements that took place after the lifting of the martial law: the government’s return to hometown facilitated by the veteran’s self-rescue movement, and the parade to rescue young prostitutes and the special tea room issue that followed, touched Shu Chang’s sensitive nerves and made them feel better. The pen wrote "In the military paradise That Year", from the viewpoint of a frontline officer, he described the scenery of the special tea room that was different from the mainstream perception of the society, and unveiled the scene of the battlefield that was covered by the government under the sacred image in the past. The condemnation of human nature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official perspectiv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realistic" turn of Shu Chang's creation after the mid-1970s was not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Taiwan's social atmosphere of "renovating and protecting Taiwan" and the trend of local literature. Veterans are estranged from society due to their aging, and it is also difficult for them to speak clearly about their plight due to their knowledge level and various reasons. Therefore, the importance of Shu's novel is even more obvious. It is not only a thorough spectator, but also a part of it. With comfortable guidance, we are able to treat these unrecorded veterans at the end and be covered in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memory of war ha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4
一、	與舒暢個人相關之評論	5
二、	與舒暢作品相關之評論	7
三、	學位論文	11
四、	其他相關研究	12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章節架構	15
一、研究範圍與方法	15
二、篇章概述	16
第四節、小結	18
第二章 舒暢生平經驗探詢	19
第一節、「外省退役軍人」與「軍中作家」──舒暢身分探詢	20
一、「外省退役軍人」在台灣的的發展	20
二、舒暢的「軍中作家」身分探析	23
第二節、舒暢生平經驗整理	29
一、原鄉符號的探詢(1928-1949)	29
二、	在台期間(1950-1987)	30
三、返鄉回台後(1987-2008)	33
第三節、	舒暢文學歷程考察	35
一、舒暢的文學淵源	35
二、「隔絕」與「等待」──舒暢的「存在主義」色彩	37
三、舒暢的「寫實性」轉向	41
第四節、小結	44
第三章 凝望現實──《院中故事》中的眾生相	46
第一節、七○年代的台灣社會變革	47
第二節、「號外」、「大院」與「院外」的互動	50
第三節、心靈狀態的「寫實性」	53
一、生命的陪伴與延續──〈老丁.狗〉、〈禿子江的假髮〉	54
二、時代的殘酷與過往的缺憾──〈群魅〉	60
第四節、流離與死亡──「存在」的意義	63
一、當追尋成為唯一的意義──〈馬夫子的生生死死〉	64
二、落地生根抑或入土為安──〈答案〉	68
三、〈症〉	70
四、原鄉何處?──〈酋長的歸去〉	72
第六節、小結	76
第四章 回首來時路──《那年在特約茶室》的空間與寫實性探析	79
第一節、《那年在特約茶室》的外部環境影響	79
一、解嚴前的風雨飄搖	80
二、解嚴後的眾聲喧嘩──「老兵自救運動」與「救援雛妓大遊行」	83
三、舒暢的經歷歷程	85
四、前線金門與特約茶室	91
第二節、《那年在特約茶室》的背景設定	95
一、荒蕪的島嶼意象	95
二、無孔不入的官方意識與軍事化控制	97
三、人性纏捲的世界──梅花澳特約茶室	98
第三節、茶室與教堂──戰地空間的省思與刻板印象的翻轉	103
一、侍應生的形象翻轉	104
二、黑道人物的形象翻轉	112
三、一切改變的意義──連長性格解析	113
四、戰時空間的省思與溯源	116
第四節、小結	120
第五章、結論	123
一、舒暢小說的「寫實性」轉向與外在環境的關聯	123
二、從凝望現實到見證歷史	125
附錄一:舒暢年表 127
附錄二:舒暢作品概況 134 
參考資料:	136
參考文獻
一、舒暢著作:(依照出版時間排列)
1.《櫥窗裡的畫眉》(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
2.《軌迹之外》(臺北:金字塔,1969年)。
3.《沒有番號的》(臺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1971年)。
4.《天窗》1975年4月25日至7月26日連載於《民族晚報》,未出版。
5.《舒暢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1975年)。
6.《風箏‧玩偶‧垃圾箱》(臺北:聯亞,1976年),後於1986年由九歌重印出版,更名為《風箏‧玩偶‧垃圾車》。
7.〈──「之後」〉,《聯合報》,第8版,1986年6月24-26日,未出版
8.〈四月六號那晚上〉,《聯合報》,第8版,1987年2月20日
9.《院中故事》(臺北:九歌,1981年),2008年重排新版。
10.《那年在特約茶室》(臺北:九歌,1991年),2008年重排新版。
11.《焚詩祭路》(臺北:九歌,2008年)。

二、專書:(依照姓名筆劃與出版時間排列)
1.王晉民、鄺白曼:〈舒暢〉,《台灣與海外華人作家小傳》(福州:福建人民,1983年)
2.王鼎鈞:《文學江湖》(台北:爾雅,2009年)。
3.王德威:《台灣:從文學看歷史》(臺北:麥田,2007年)。
4.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2003年)。
5.李廣均等人著:《離與苦:戰爭的延續》,(臺北:群學,2010年)。
6.江柏煒:《冷戰金門:世界史與地域史的交織》(金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2017年)。
7.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
8.宋怡明:《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台北:國立台灣大學,2016年)。
9.林桶法:《1949大撤退》(台北:聯經,2009年)。
10.周妙真:《戰地時期金門婦女與形象(1949-1978)》(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9年)。
11.柯慶明:《境界的探求》(臺北:聯經,1977年)。
12.柯瑞明:《台灣風月》(台北:自立晚報,1991年)。
13.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14.段義孚著;周尚意、張春梅譯:《逃避主義》(台北:立緒,2006年)。
15.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2008年)。
16.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臺北:聯經,2015年)。
17.施淑:《文學星圖:兩岸文學論集(一)》(臺北:人間,2012年)。
18.侯如綺:《雙鄉之間:台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事(1950-1987)》(臺北:聯經,2014年)。
19.郭澤寬:《官方視角下的鄉土:省政文藝叢書研究》(高雄:麗文文化,2010年)。
20.馬森:《世界華文新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的兩度西潮》(新北:印刻文學,2015年)。
21.許琇禎:《台灣當代小說縱論:解嚴前後(1977──1997)》(台北:五南,2001年)。
22.張一兵:《問題式、症候閱讀與意識形態──關於阿爾都塞的一種文本學解讀》(北京:中央編譯,2003年)。
23.張雙英:《文學的「內部研究」與「外緣研究」:從「文字」到「抒情」與「批評」》(台北:文史哲,2016年)。
24.陳鼓應:〈存在主義簡介〉,《存在主義──增訂本》(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25.陳長慶:《走過烽火歲月的特約茶室》(台北:大展,2005年)。
26.陳長慶:《金門特約茶室》(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6年)。
27.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2007年)。
28.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2011年12月增訂二版)。
29.陳芳明:《現代主義及其不滿》(台北:聯經,2013年)。
30.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高雄:春暉,2004年9月再版)。
31.須文蔚主編;吳明益、林淇瀁等著:《文學@台灣》(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
32.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紹中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時報出版,2020年)。
33.愛德華.摩根.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著;蘇希亞議:《小說面面觀》(台北:商周,2009年)。
34.楊照:《霧與畫:戰後台灣文學史散論》(臺北:麥田,2010年)。
35.齊邦媛、王德威編:《最後的黃埔》(台北:麥田,2004年)
36.齊邦媛:《霧起霧散之際》(台北:遠見天下文化,2017年)。
37.葉石濤著;中島利郎、澤井律之日譯本註解;彭萱譯:《台灣文學史綱(日譯註解版)》(高雄:春暉,2010年)。
38.蕭阿勤:《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聯經,2012年)。
39.應鳳凰:《五○年代臺灣文學論集──戰後第一個十年的臺灣文學生態》(高雄:春暉,2004年)。
40.應鳳凰:《文學起步一○一:一○一位作家的第一本書》(臺北:印刻,2016年)。
三、期刊論文(依發表時間排序)
1.蔡丹冶:〈評《櫥窗裡的畫眉》〉,《徵信新聞報》1967年5月12日9版;另收錄於《文藝批評》(臺中:普天,1986年)頁91-99、《蔡丹冶自選集》(臺北:黎明文化,1989年)頁121-129。
2.隱地:〈〈某種演出前後〉附註〉,《五十七年短篇小說選》(臺北:爾雅,1969年)頁136-137。
3.朱西甯:〈代序:論舒暢的小說〉,收錄於《軌跡之外》(臺北:金字塔,1969年5月)頁1-10;後收錄於《朱西甯隨筆》(臺北:水芙蓉,1975年),頁260-268、《微言篇》(臺北:三三書坊,1981年)頁272-280。
4.唐吉田:〈試評〈影子的投影〉〉(上、下),《中華日報》1971年9月20-21日9版。
5.《書評書目》編輯部:〈舒暢〉,《書評書目》第10期(1974)頁96-97。
6.朱西甯:〈我所熟悉的作家──一介寒士舒暢〉,《中華文藝》第39期(1974年5月);後收錄於《朱西甯隨筆》(臺北:水芙蓉,1975年),頁53-59、《微言篇》(臺北:三三書坊,1981年)頁59-65。
7.林柏燕〈〈○〉附註〉,《六十二年短篇小說選》(臺北:爾雅,1974年)頁35-38。
8.白先勇:〈流浪的中國人──台灣小說的放逐主題〉,原為英文,於1974年波士頓亞洲協會上宣讀,後由周兆祥譯成中文,收錄於《第六隻手指》(臺北:爾雅,1995年)頁107-121。
9.朱星鶴〈舒暢小說中的神祕色彩──評《風箏.玩偶.垃圾車》〉,《中華文藝》第71期(1977年1月)頁59-74;另收錄於張漢良編:《中國現代文學評論集》(臺北:中華文藝月刊社,1977年)頁56-71、《一沙一世界》(臺北:文豪,1979年)頁154-172。
10.彭維杰〈析論舒暢的小說《風箏‧玩偶‧垃圾箱》之一二〉,《中華文藝》第13卷5期(1977年7月)頁45-55。
11.姜穆:〈舒暢.演出舒暢〉,《文藝月刊》第133期(1978年11月)頁34-47;後更題為〈舒暢缺少安放靈魂的場所〉並收錄於姜穆:《解析文學》(台北:黎明文化,1987年)頁69-86。
12.朱佩瑛〈談舒暢的《院中故事》──特約茶室裡的『真人性』〉,《書評書目》第97期(1981年)頁88-89。
13.鄭雅云〈由兩種文學觀點論舒暢的小說──評「風箏‧玩偶‧垃圾車」〉,《文壇》第262期(1982年4月)頁92-98。
14.姜穆〈或者這是一本大書──評舒暢的《院中故事》〉,《文訊》第10期(1984年4月)頁107-114;後收錄於姜穆:《解析文學》(台北:黎明文化,1987年)頁69-86。
15.李元貞:〈雛妓問題,步步艱難〉,《婦女新知》第57期(1986年2月)頁1。
16.本社:〈團結起來解決雛妓問題〉,《婦女新知》第57期(1986年2月)頁4-7。
17.晚亭:〈還我們的姊妹來〉,《婦女新知》第57期(1986年2月)頁9-10。
18.聯副編輯室:〈訪舒暢〉,《聯合報》1987年2月20日8版。
19.李瓊月:〈「正視人口販賣──關懷雛妓」座談紀錄〉,《婦女新知》第58期(1987年3月)頁14-18。
20.聯副編輯室:〈舒暢認真玩小說〉,《九歌雜誌》第74期(1987年4月3版)。
21.舒暢:〈以我的誠實寫我的真實──《風箏‧玩偶‧垃圾車》重印有感〉,《九歌》雜誌第62期(1986年4月3版)。
22.王墨林:〈真「戰士」,假「授田」──一群老兵的怒吼〉,《人間》第23期(1987年9月),頁138-165。
23.胡台麗:〈芋仔與番薯──臺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原載於《中央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1990年6月)頁107-132;後收錄於張茂桂等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臺北:業強,1993年2月)頁279-325。
24.張默:〈觀情‧參禪及其他─側寫舒暢〉,《文訊》第59期(1990年9月)頁106-108。
25.張素貞:〈戀戀風塵──談舒暢的《那年在特約茶室》〉,《中央日報》1991年3月2-3日16版、9版;另收錄於《續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1993年)、舒暢:《那年在特約茶室》(台北:九歌,2008年),頁237-244。
26.張默:〈有酒有夢亦有詩〉,《九歌雜誌》第128期(1991年10月4版)。
27.舒暢:〈另一座教堂(代序)〉,原載於《中央日報》,1992年1月15日;後收錄於《那年在特約茶室》(臺北:九歌,2008年重新排版)頁3-6。
28.楊照:〈重訪離亂時代──評舒暢的《那年在特約茶室》〉,《文學的原象》(臺北:聯文,1995年),頁101-107。
29.胡台麗:〈從沙場到街頭:老兵自救運動概述〉,收錄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社會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1996年3月)頁157-173。
30.林麗如:〈尋尋覓覓找小說,也是找自己──專訪舒暢先生〉,《文訊》第166期(1999)頁90-94;另更題為〈不得不寫──隱於世又繫於世的舒暢〉並收錄於《走訪文學僧──資深作家訪問錄》(臺北:文訊,2004年)頁113-120。
31.耕雨:〈世人皆醉舒暢獨醒〉,《台灣新聞報》2000年11月17日B8版。
32.趙彥寧:〈公民身分、現代國家與親密生活:以老單身榮民與「大陸新娘」的婚姻為研究案例〉,《台灣社會學》第8期(2004年12月),頁1-41。
33.柯慶明:〈臺灣「現代主義」小說序論〉,《臺灣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2006年6月)。
34.陳宛茜:〈小說家辭世〉,《聯合報》2007年2月28日C6版。
35.劉慕沙:〈一盞燈火的熄滅──記老友舒暢〉,《文訊》第258期(2007年2月);後收錄於舒暢:《院中故事》(臺北:九歌,2008年重新排版)頁205-210。
36.苗青:〈老師,永別了──紀念舒暢先生〉,《文訊》第258期(2007年2月)。
37.石育民:〈舒暢〉,《2007台灣文學年鑑》(臺南:臺文館,2008年)頁157。
38.朱天文:〈致舒暢伯伯〉,《聯合報‧聯合副刊》,2008年4月6日。後收錄於《那年在特約茶室》(臺北:九歌,2008年5月重新排版),頁7-14。
39.季季:〈舒暢的眼睛──重讀《院中故事》之回想〉,2008年5月1- 2日《聯合報‧聯合副刊》;《文訊》二七一期同步發表(2008年5月號);後收入舒暢《院中故事》(臺北:九歌,2008年5月重新排版)頁9-20。
40.張默:〈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讀舒暢珍貴遺著《焚詩祭路》筆記〉,收錄於舒暢:《焚詩祭路》(臺北:九歌,2008年5月),頁9-32。
41.林俊穎:〈老兵與軍妓,不死的傳奇──評舒暢《那年在特約茶室》〉,《文訊》第277期(2008年11月)頁112-113。
42.袁子賢:〈愛情.性.婚姻:戰後初期國軍的情慾流動〉,《田野與文獻》第70期(2013年1月),頁6-8。
43.宋玉雯:〈階級.性.變態──舒暢小說中的分斷情感〉,《女學雜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33期,2013年12月,頁79-117。
44.侯如綺:〈司馬中原《最後的反攻》中「性」的書寫探析〉,《2012女性文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2013年)頁21-41。
45.侯如綺:〈舒暢《那年在特約茶室》與梅濟民《火燒島風情系列》探析〉,《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5期(2017年10月)頁59-93。
46.管仁健:〈戒嚴時代的軍人「限婚令」初探〉,《文史台灣學報──第十二期》,(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2018年9月),頁131-165。
學位論文:(依發表時間排序)
1.藍博堂:《台灣鄉土文學論戰及其餘波(1971-198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2.曾淑惠:《台灣文學中的老兵題材》,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所碩士論文,2000
3.錢弘捷:《台灣戰後小說中老兵書寫的離散思維》,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4.顏訥:《台灣香港存在主義文學傳播現象──以五○至七○年代現代主義文學報刊書籍為對象》,臺北: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5.徐薇雅:《舒暢及其小說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6.姚惠耀:《戰後台灣「軍中樂園」研究(1951-1992)》,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