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708201216422900
DOI 10.6846/TKU.2012.01203
論文名稱(中文) 波蘭十八世紀三次瓜分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search of the Three Partitions of Poland in the 18th Centur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歐洲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uropean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2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李元淳
研究生(英文) Yuan-Chun Li
學號 69529010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06-28
論文頁數 9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鄭欽模(chinmo@livemail.tw)
委員 - 洪茂雄
委員 - 鄭得興(jameseataiwan@scu.edu.tw)
關鍵字(中) 波蘭
瓜分
立陶宛
自由否決權
關鍵字(英) Poland
paritition
Lithuania
Liberum veto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波蘭王國曾經是中東歐最強盛的國家之一,在1569年盧布林聯合與立陶宛大公國之後,國力更是到達顛峰,在當時幾乎少有國家能與之抗衡。但是在巔峰之後,就開始走下坡。在十七世紀中,國家開始衰弱。到了十八世紀,波蘭更是淪為外國勢力互相鬥爭的場所。終於在十八世紀晚期的三次瓜分,使得波蘭從歐洲的地圖上消失。
  波蘭亡國的原因眾多,其中包括讓貴族享有特權的貴族民主制;使得外國勢力進入波蘭的自由選王制;只要有一個人投反對票,就能使議會不能夠運作的自由否決權。除此之外,還有經濟、宗教、種族和戰爭等因素。

  波蘭在1772年遭到俄普奧三國第一次瓜分;第一次瓜分之後,短暫的革新運動包括四年議會與五三憲法讓波蘭人似乎看到了微弱的曙光。但是好景不常,俄普兩國在1793年再次瓜分波蘭,接著1795年三國又再次瓜分波蘭,波蘭就滅亡了。
英文摘要
The Kingdom of Poland wa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countries in the central eastern Europe. After they consolidate with the Grand Duchy of Lithuania in 1569 via the Union of Lublin, they are in the zenith. However, after the Union of Lublin, it declined In the middle of 17th century, the commonwealth became weak, and in the 18th century, the commonwealth became a place where other foreign powers fought against each other. Finally, the three partitions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made Poland disappear from the map of Europe.
  There are many reasons why Poland was perished. Nobles’ democracy gave the nobles privilege on everything; Free election made the foreign power invade and interfere the domestic affairs of Poland; Liberum veto allowed any member of the Sejm to force an immediate end to the current session and nullify any legislation that had already been passed at the session by shouting: “I do not allow!”. Besides, economic, religion, race and war were all reasons.

  In 1772, the first partition of Poland was made by Russia, Prussia, and Austria. After the first partition, there are some short-term renovations such as four-year Sejm and the constitution of 3 May. However, Russia and Prussia made the second partition in 1793. In 1795 the three countries made it again,Poland was perish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序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6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限制......7
一、研究方法......7
二、研究限制......8
第三節  論文架構與文獻分析......8
一、論文架構......8
二、文獻分析......9
第二章 波蘭被瓜分之背景......15
波蘭概況......15
第一節  十八世紀前的波蘭......17
(一)皮亞斯特王朝(962-1370)......18
(二)雅蓋隆王朝(1386-1572)......21
第二節  十八世紀歐洲的權力結構......23
(一)普魯士王國......25
(二)奧地利......30
(三)俄羅斯帝國......31
第三章  波蘭被瓜分的原因......34
第一節 貴族民主制......34
       第二節 自由選舉制(選王制)......36
第三節 自由否決權......40
第四節 其他原因......41
第四章  波蘭三次瓜分之經過......46
瓜分前奏:波蘭王位繼承戰爭......46
第一節  第一次瓜分......46
第二節  第二次瓜分......52
第三節  第三次瓜分......57
第五章 瓜分後的情形與發展......61
第一節 瓜分國的治理情形......61
(一)普魯士統治區......62
(二)奧地利統治區......62
(三)俄羅斯統治區......63
第二節 瓜分後的波蘭......63
第六章 結論......69
參考文獻......72
附錄一 波蘭大事年表......78
附錄二 波蘭重要地圖......84
(一)1025年波蘭地圖......85
(二)1466年波蘭與立陶宛地圖......86
(三)1569年波蘭與立陶宛地圖......87
(四)1772年第一次瓜分圖......88
(五)1793第二次瓜分圖......89
(六)1795第三次瓜分圖......90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
丁建弘等著(1996),《普魯士的精神和文化》,臺北:淑馨出版社。
王鼎傑等著(2008),《改變歷史的戰役》,臺北:知兵堂出版社。
王守義等譯(1997),《夾縫中的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
王曾才著(2009),《西洋近代史》,臺北:正中書局。
王曾才譯(1983),《西洋現代史》,臺北:正中書局,譯自Roland N. Stromberg。
王曾才著(2010),《世界通史》,臺北:三民書局。
王承宗著(2006),《烏克蘭史:西方的梁山泊》,臺北:三民書局。
王瓊淑譯,《世界史文庫14:普魯士的興起》,臺北:麥田出版,譯自Margaret Shennan。
王波著(2006),《宮殿:從興盛到衰亡的歐洲王朝史》,臺北:高談文化。
王德昭著(1989),《西洋通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
王軍瑋等譯(2002),《妳在哪裡,德意志?-一個找不到自我的國家》,臺北:左岸文化,譯自Mary Fulbrook。
方豪總審訂(1978),《世界風物誌14:東歐》,臺北:地球出版社。
文從蘇等譯(2009),《世界文明史前篇》,臺北:五南書局,譯自Phillip Lee Ralph。
文從蘇等譯(2009),《世界文明史後篇》,臺北:五南書局,譯自Phillip Lee Ralph。
白建才著(2002),《俄羅斯帝國》,臺北:慧明文化。
田立民譯(1983),《蘇聯之旅》,臺北,世界地理出版社。
幼獅文化公司編譯(1995),《世界文明史第十卷:盧梭時代的宗教》,臺北:幼獅文化,譯自Will Durant。
幼獅文化公司編譯(1995),《世界文明史第九卷:伏爾泰時代的歐陸》,臺北:幼獅文化,譯自Will Durant。
朱孟勳譯(1996),《東歐》,臺北:臺英雜誌,譯自Rowlinson Carter。
李根芳譯(1993),《波蘭》,臺北:臺英雜誌,譯自Alfred Horn and Bozena Pietras。
李邁先著(1991),《東歐諸國史》,臺北:三民書局。
李邁先著(1978),《俄國史上》,臺北:正中書局。
沈堅著(1999),《君臨天下》,臺北,年輪文化。
周全譯(2012),《不含傳說的日耳曼》,臺北:左岸文化,譯自Sebastian Haffner。
周雪舫著(2003),《俄羅斯史:謎樣的國度》,臺北:三民書局。
吳興東著(2006),《土耳其史:歐亞十字路口上的國家》,臺北:三民書局。
洪茂雄著(2010),《波蘭史:譜寫悲壯樂章的民族》,臺北:三民書局。
胡燕欣著(2006),《世界成功帝王畫傳》,臺北:波希米亞文化出版。
胡思平譯(1986),《國家文庫:德國》,香港:時代公司。
韋紅著(2000),《凱薩琳女皇傳》,臺北:牧村圖書。
段昌國著(1994),《俄國史》,臺北:大安出版社。
孫炳輝等著(2001),《德國史綱》,臺北:昭明出版社。
郭方主編(2011),《西洋通史4,征服與擴張》,臺北:知書房出版社。
郭方主編(2012),《西洋通史7,革命浪潮》,臺北:知書房出版社。
郭恒鈺著(1992),《德意志帝國史話》,臺北:三民書局。
郭大成等著(2011),《波蘭!波蘭!》,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常程譯(2011),《波蘭史》,上海,東方出版社。譯自Jerzy Lukowski and Hubert Zawadzki。
黃鴻釗主編(1996),《東歐簡史》,臺北:書林出版。
黃中憲譯(2010),《1683維也納》,臺北:左岸文化,譯自Andrew Wheatcroft。
梁思成譯(2005),《世界史綱下》,臺北:水牛圖書出版,譯自Herbert George Wells。
陳振昌等著(2002),《德意志帝國》,臺北:慧明文化。
陳潮等編(2000),《玉帛干戈-世界十大外交家》,臺北:年輪文化
曾慧雪等譯(2006),《世界國旗的有趣看法》,臺北:如何出版社,譯自吹浦忠正。
湯新楣譯(1987),《國家文庫:斯堪的那維亞》,香港:時代公司。
賀允宜著(2004),《俄國史》,臺北:三民書局。
張明珠著(2004),《波羅的海三小國史:獨立與自由的交響詩》,臺北:三民書局。
張麟徵著(2002),《近代國際關係史》,臺北:揚智文化。
張興合等譯(1992),《瑞典》,臺北:臺英雜誌,譯自Doreen Taylor。
張亞中著(2008),《小國崛起》,臺北,聯經出版社。
張春柏等主譯(2005),《霸權興衰史:1500-2000年的經濟變遷與軍事衝突》,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譯自Paul Kennedy。
馮作民編(1975),《西洋全史十:產業革命》,臺北:燕京文化出版。
楊安瑜編(2010),《世界十大傳奇帝王》,臺北:大旗出版。
蕭淑美編(1991),《國家與人民:東歐》,臺北:錦繡出版。
蕭淑美編(1991),《國家與人民:中歐》,臺北:錦繡出版。
劉祖熙著(2006),《波蘭通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祖熙著(1994),《斯拉夫文化》,臺北:淑馨出版社。
劉邦義著(1984),《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炳均著(1999),《俄國歷史概論》臺北:茂昌圖書。
劉必權著(2004),《世界列國誌79波蘭》,臺北:川流出版社。
劉必權著(1996),《世界列國誌71,俄羅斯上》,臺北:川流出版社。
劉連銀著(1999),《瑪利亞德利莎女王傳》,臺北:牧村圖書。
蔡東杰著(2001),《西洋外交史》,臺北:風雲論壇。
鄭明萱譯(2000),《世界史文庫19,十八世紀的歐洲情勢》,臺北:麥田出版,譯自J. H. Shennan。
鍾禮文譯(1987),《國家文庫:東歐》,香港:時代公司。
鍾禮文譯(1986),《國家文庫:蘇聯》,香港:時代公司。
二、西文書籍
Beer, Adolf, (1873), Die erste theilung pollens, Wien.
Bubczyk, Robert (2002), A History of Poland in Outline, Lublin: Maria Curie-Skłodowska University Press.
Bruns, Edward Mcnall, (1984), Western Civilizations, New York: Norton & Company, Inc.
Carter, Francis W. (1999), The States of Eastern Europe Volume 1: North-Eastern Europe, Aldershot, UK, Brookfield, VT: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Davies, Norman (1986), Heart of Europe: A Short History of Polan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vies, Norman (1997), Europe: A History, London: Pimlico.
Davies, Norman(2005), A History of Poland Volume 1, from origins to 1795,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e Madariaga, Isabel (1981), Russia in the Age of Catherine the grea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Grant, A. J., (1952), Europe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1789-1950), London: Longman.
Gerutis, Albertas(1984), Lithuania 700 years, New York: Manyland Books, translated by Algirdas Budreckis.
Halecki, Oskar (1983), A History of Poland,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Kalinka, Valerian, (1898), Der vierjahrige Polnische Reichstag 1788 bis 1791, Berlin.
Elliot Malden, Henry, (1883), Vienna 1683,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 Co.
Kroll, Frank-Lothar (2000), Preussens Herrscher: von den erstern Hohenzollern bis Wilhelm II, Munchen: C. H. Beck.
Lord, Robert Howard, (1915), Second Partition of Poland,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 Winter, Nevin, (1908), Poland of to-day and yesterday, Boston: L. C. Page & Company. 
Piltz, Erasmus, (1909), Poland: her people, history, industries, science, art, litera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London: Herbert Jenkins Limited.
S. Wandycz, Piotr (1984), A history of east central europe volume VII: The Lands of Partitioned Poland, 1795-1918,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Urban, Thomas, (1998), Polen, Munchen: C. H. Beck.
Vogt, Martin, (1997), Deutsche Geschichte: Von den Anfangen bis zur Gegenwart, Stuttgart: Verlag J. B. Metzler.
Weber, Eugen, (1971), A history of Europe: Men, Cultures, and Societies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the Present, L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Zamoyski, Adam(1994), The Polish Way, New York: Hippocrene Books INC.
三、中文期刊
王春良(1997),〈論波蘭三次被瓜分與卡廷慘案〉,《山東師大學報》,第1期。
王豔雯(2002),〈近代波蘭由強變弱諸因素分析〉《南都學壇》,第22卷,第5期。
田粉紅(2007),〈地緣與歷史籠罩下的波蘭選擇〉,《內蒙古電大學刊》,第11期。
朱新光(2000),〈地緣政治與西方對波蘭的外交戰略〉,《東歐中亞研究》,第6期。
呂勁軍(2002),〈波蘭的獨立與俄羅斯對外戰略的互動關係〉《湛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
李乃玲(1988),〈簡析波蘭國家的兩度淪亡〉,《外交評論》,第4期。
李樂曾(2001),〈德波關係縱論-兼評歷史問題對國際關係的影響〉,《德國研究》,第16卷,第2期。
林蔚勻等(2007),〈波蘭,波瀾起伏〉,《聯合文學》,1月號。
林達主編(2011),〈鷹已墜落:1943年波蘭總理西科斯基墜機事件〉,《突擊》,7月號
林達主編(2011),〈卡廷KATYN:1940年波蘭卡廷事件始末〉,《突擊》,4月號。
周呈芳(1981),〈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瓜分波蘭及其後果〉,《內蒙古大學學報》,第4期。
周呈芳(1981),〈1846年波蘭克拉科夫起義及其歷史意義〉,《內蒙古大學學報》,S1期。
計秋楓(1987),〈波蘭-薩克森問題與歐洲的 “重建”〉,《史學集刊》,第2期。
馬英昌(1803),〈俄國在第一次瓜分波蘭中的作用〉,《蘭州學報》,第4期。
陳鉅山摘譯(2000),〈民族主義在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波蘭的反映〉,《今日東歐中亞》,第一期。
郭仕慶(1982),〈馬克斯恩格斯論波蘭〉,《蘇聯東歐問題》,第3期。
郭怡青(2011),〈波蘭:新舊歐洲的橋樑〉,《經典》,7月號。
越聰(2004),〈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外交策略和外交成就〉,《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3卷,第5期。
劉祖熙(1982),〈試論波蘭被俄國滅亡的原因〉,《世界歷史》,第5期。
劉祖熙(2004),〈論波蘭傳統文化的特徵〉,《世界歷史》,第2期。
蘭鵬(2002),〈德波關係中的奧得-尼斯河邊界問題〉,《德國研究》,第17卷,第1期。


四、西文期刊
Joseph Showalter, William(1915), “Partitioned Poland”, National Geographic, Vol. 27, No. 1, January.
Szulc, Tad (1988), “Poland: The Hope that never dies”, National Geographic, Vol. 173, No. 1, January.
T. White, Peter (1972), “Springtime of Hope in Poland”, National Geographic, Vol. 141, No. 4, April.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