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708200722590300
DOI 10.6846/TKU.2007.00897
論文名稱(中文) 駕駛者駕駛經驗、同理心對風險感認之影響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Effects of Driving experience and Empathy on Risk Perceptions of Road Traffic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運輸管理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2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吳佳玲
研究生(英文) Chia-Ling Wu
學號 69454010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6-25
論文頁數 10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張勝雄
委員 - 吳宗修
委員 - 張開國
關鍵字(中) 風險感認
同理心
結構方程模式
關鍵字(英) Risk Perception
Empathy
Linea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駕駛工作是一個包含人、車、路和環境四大要素的資訊處理過程,駕駛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可能導致事故的發生。Lewin (1982)曾指出,85~90%之交通事故皆與駕駛者有關,要降低交通事故件數,必須從駕駛行為著手。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包括:(1)設計駕駛同理心量表,將同理心理論應用於道路交通研究領域;(2)探討不同運具駕駛經驗對同理心之影響;(3)探討駕駛經驗與同理心對風險感認之影響;(4)提供駕駛訓練、再教育及道安講習制度等交通安全管理與駕駛教育政策之參考。
回顧道路交通風險感認相關文獻可知,人格特質對於駕駛者之風險感認程度有相當大之影響,同理心是人格特質中相當重要卻常被忽視的一環。本研究以國內汽機車駕駛者之風險感認與同理心量表驗證不同運具駕駛經驗之駕駛者,其同理心與風險感認等變數間因果關係假設是否成立。總計調查台北縣市415位有效駕駛者問卷,以敘述統計、多變量分析、相關分析與線性結構方程式等數量方法進行資料統計檢定與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擁有不同運具駕駛經驗之駕駛者對於駕駛同理心的反應程度並無顯著影響;而一般同理心與駕駛同理心則有顯著正向關係,表示駕駛者之一般同理心程度愈高,其駕駛同理心程度亦愈高。而駕駛者之駕駛同理心程度愈高,其風險感認程度也愈高。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1) to design a Driving Empathy Scale and apply it into the traffic safety research field; (2) to find the effects of driving experience upon drivers’ empathy; (3) to find the effects of  driving experience, empathy upon risk perception of drivers; (4) to improve the policy of traffic safety management and drivers’ education program.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review, we find that personality of drivers has a great effects on his/her risk perception, and empathy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personality.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empathy, driving empathy and risk perception of drivers with different driving experience. A total of 415 drivers were surveyed in this study.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linear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were employed to these responses of questionnair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driving empathy of drivers with different driving experience. However, there exist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ly empathy and driving empathy. The higher degree of generally empathy of the drivers, the higher degree of driving empathy. Besides, the drivers with high degree of driving empathy will cause high degree of risk percep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誌  謝
目  錄	I
圖目錄	III
表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1.2 研究目的	4
1.3 研究範疇	4
1.4 研究內容與流程	4
第二章 文獻回顧	6
2.1 風險感認之相關探討	6
2.1.1 風險感認定義及回顧	6
2.1.2 交通風險感認之研究	9
2.2 駕駛者行為與駕駛經驗	12
2.2.1 駕駛者行為	12
2.2.2 駕駛經驗	15
2.3 同理心之相關探討	17
2.3.1 同理心的起源	17
2.3.2 同理心的定義	17
2.3.3 同理心的成分	19
2.3.4 同理心之表現	23
2.3.5 同理心的測量	24
2.3.6 發展同理心的方式	27
2.4 小結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3.1 研究架構與假設	31
3.2 問卷設計與衡量變數	36
3.3 抽樣設計與資料蒐集	41
3.3.1 調查範圍	41
3.3.2 抽樣方法與樣本數決定	41
3.3.3 問卷測試與修改	43
3.3.4 調查方法	44
3.4 分析方法	45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實證結果	53
4.1 樣本結構分析	53
4.2 信度分析(Analysis of Reliability)	62
4.3 效度分析(Analysis of Validity)	62
4.4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7
4.4.1 個人屬性對風險感認之影響	67
4.4.2 個人屬性對同理心之影響	71
4.4.3 駕駛經驗對風險感認之影響	75
4.4.4 駕駛經驗對同理心之影響	75
4.5 皮爾森相關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	76
4.6 模式驗證結果	78
4.6.1 結構方程式之建立	79
4.6.2 結構方程式模式之分析	80
4.6.3 結構方程式模式假設檢定	86
4.6.4 小結	8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9
5.1 結論	89
5.2 建議	91
參考文獻	92
附錄一	99

 
圖目錄
圖1.3 研究流程圖	5
圖2.1 影響道路駕駛人風險感認程度之相關變數	8
圖3.1 概念性架構圖	31
圖3.2 影響道路駕駛者風險感認之相關因素	32
圖3.3 研究架構圖	34
圖3.1 問卷設計流程圖	43
圖4.1欲驗證之線性結構關係模式	79
圖4.2 結構方程式模式校估結果(一)	82
圖4.3 結構方程式模式校估結果(二)	83
圖4.4 結構方程式模式校估結果(三)	85

 
表目錄
表1.1 台閩地區A1類汽、機車前五大肇事事故統計資料	2
表2.1 各學域對風險知覺的研究重點	6
表2.2 風險感認之定義	7
表2.3 國內交通相關風險感認之研究	10
表2.4 國外風險感認相關研究	11
表2.5 統觀的同理心及其組成構面	22
表2.6 國外同理心測量工具分類表	25
表2.7 同理心培育方法比較	28
表3.1 操作定義表	36
表3.2 風險感認問項內容	37
表3.3 同理心問項內容	39
表3.4 各種調查法的綜合比較	44
表3.5 Cronbach’s α係數大小與可信程度	46
表3.6 KMO值判斷標準	47
表3.7 相關係數的強度大小與意義對照表	48
表3.8 線性結構模式適配度指標	52
表4.1 受訪樣本之背景敘述統計	55
表4.2 運具使用特性	56
表4.3 個人屬性與事故資料相關性	58
表4.4 風險感認量表之敘述性統計表	60
表4.5 同理心量表之敘述性統計表	61
表4.6 各量表之信度檢測結果	62
表4.7 風險感認量表因素分析經轉軸後各因素解釋量摘要	62
表4.8 風險感認量表因素分析結果	63
表4.9 風險感認量表各構面之信度分析結果	64
表4.10 一般同理心因素分析經轉軸後各因素解釋量摘要	64
表4.11 一般同理心因素分析結果	65
表4.12 一般同理心量表各構面之信度分析	65
表4.13 駕駛同理心因素分析經轉軸後各因素解釋量摘要	66
表4.14 駕駛同理心因素分析結果	66
表4.15 同理心量表與各構面之信度分析	66
表4.16 性別與風險感認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7
表4.17 年齡與風險感認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8
表4.18 職業與風險感認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8
表4.19 婚姻狀況與風險感認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9
表4.20 有無子女與風險感認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9
表4.21 教育程度與風險感認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0
表4.22 薪資所得與風險感認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0
表4.23 性別與同理心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1
表4.24 年齡與同理心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2
表4.25 職業與同理心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2
表4.26 婚姻狀況與同理心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3
表4.27 有無子女與同理心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3
表4.28 教育程度與同理心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4
表4.29 薪資所得與同理心各構面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4
表4.30 駕駛經驗與風險感認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5
表4.31 駕駛經驗與同理心之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6
表4.32 風險感認量表與各構面之相關分析	77
表4.33 一般同理心與各構面之相關分析	77
表4.34 駕駛同理心與各構面之相關分析	77
表4.35 風險感認量表與同理心量表之相關係數	78
表4.36 駕駛經驗分類結果	80
表4.37 擁有騎機車駕駛經驗之確認性因素分析結果	81
表4.38 騎車與開車皆高頻率之確認性因素分析結果	83
表4.39 騎車頻率高開車頻率低之確認性因素分析結果	84
表4.40 研究假設驗證結果	88
參考文獻
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資料,http://www.npa.gov.tw
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資料,http://www.doh.gov.tw/statistic/index.htm
交通部網站,http://www.motc.gov.tw
交通部運輸研究所網站,http://www.iot.gov.tw/mp.asp
尹維龍(2005)。應用駕駛行為量表探討偏差駕駛行為與事故傾向關 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王介民(1997)。青年學生對機車事故傷害危險認知與冒險行為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市。
王建仁(2003)。台灣地區機車使用者風險感認與駕駛行為關聯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系碩士班,新竹市。
王偉君(1985)。台北市駕駛行為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王雅君(1997)。讀書治療團體對兒童同理心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台南市。
王詩涵(2005)。國道客運駕駛員駕駛行為、駕駛表現與人格特質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交通管理學系碩博士班,台南市。
宇留野(1975)。交通心理學(孫景韓譯)。台北市:徐氏基金會。
江淑娥(1996)。台北市青年學生騎機車之冒險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市。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圖書。
李淑琦(1985)。自我肯定度、熟識度、酬勞與大學生接受請託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市。
周長志(2005)。高齡者交通安全風險感認影響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林芳寧(2002)。同理心成長團體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台南市。
林柏丞(1996)。青少年交通安全風險感認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市。
林筠菁(2005)。運用故事教學發展學童同理心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班,屏東市。
洪儷瑜(1984)。輔導員的同理心、心理需求與輔導關係、當事人的自我探索及情緒改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市。
紀百晉(2003)。城際大眾運輸系統中乘客搭乘行為與心理關聯因素測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袁方(2002)。社會研究方法。台北市:五南圖書。
張邱春等(1996)。世界先進國家交通安全教育概況專論。中國民國交通安全教育學會。
張保隆、謝寶煖(2005)。學術論文寫作:APA規範。台北市:華泰文化。
張紹勳(2000)。研究方法。台中市:滄海出版社。
張慧珍(2004)。情緒感染與同理心對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以實踐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市。
張曉玲(2004)。運用繪本教學於國小中年級學童同理心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嘉義市。
曹壽民等(2002)。機車使用者交通違規行為風險感認與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之研究。財團法人山葉機車崇學基金會。
許永芳(2002)。國小學童同理心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班,台南市。
郭明堂(1992)。從人本心理學談兒童情意教學。高市文教,46,22-24。
陳百越(2003)。治療者自我涉入、同理心與初期治療關係的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碩士班,中壢市。
陳明珠(1998)。道德與同理心之實驗研究。公民訓育學報,7,375-393。
陳金定(2001)。諮商技術。台北:心理。
陳彥合(2002)。機車使用者風險感認與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市。
陳家緯(2000)。城際大眾運輸安全風險評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市。
陳瑞成(1999)。同理心的初探。輔導通訊,58,55-60。
陳瑩睿(1997)。某專科學校學生機車超速駕駛意圖及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班,彰化市。
陳鵬升(2006)。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機車交叉路口違規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交通工程與管理所碩士班,台中市。
彭俊斌(2005)。小客車駕駛新手對安全駕駛感認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曾明遜(1994)。淺論鄰避設施的風險知覺。人與地,126,36-40。
華敘麗(1982)。同理心淺界與自我訓練法。載於劉焜輝、汪惠瑜(主編),輔導論文精選上集(頁257-264)。台北:天馬。
黃文毅(2004)。建構並比較不同駕駛者對可變訊息標誌之反應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勤益技術學院生產系統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台中縣。
黃韻璇(2003)。國小學童及其家長之道路步行風險認知與行為關聯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黃懿慧(1994)。科技風險與環保抗爭-台灣民眾風險認知個案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
葉權鋒(2005)。動態3D環境中螢幕介面資訊與使用者反應績效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市。
詹志禹(1986)。年級、性別、角色、人情取向與同理心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市。
趙梅如(2004)。國中學生教師信任感與生活適應、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班,高雄市。
齊隆鯤(1999)。同理心技術之探討。興大人文社會學報,8,299-311。	
劉中夫(2006)。同理心訓練課程對高職生同理心、情緒智力及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劉正華(1997)。駕駛行為之風險評估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統計學研究所碩士班,台中市。
蔡永銘(1999)。現代安全管理。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蔡婕妤(2000)。台灣地區機車騎士之駕駛者行為風險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統計學研究所碩士班,台中市。
鄭小萍(1991)。國小五年級兒童『同理心訓練方案』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市。
鄭芬蘭(2004)。學前兒童關懷行為心理歷程暨生命關懷活動方案之實驗研究。高雄師大大學報,16,161-179。
鄭燦堂(1995)。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
謝智仁(2001)。道路暴力行為意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鍾士彥(2002)。以習慣領域觀點探討都市地區駕駛者闖紅燈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交通工程與管理所碩士班,台中市。
鍾紀瑋(2003)。駕駛人風險行為與人格特質對汽車車體險損失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經濟學系保險經營與金融經濟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Baird. I, S., & Thomas, H. (1985). Toward a contingency model of strategic risk tak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0, 230-243.
Carkhuff, R. R. (1969). Helping and Human Relations, Vols.ⅠandⅡ.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Chang, H. L. (1986). A Disaggregate Survival Model of Motor Carrier Highway Accident Occurrence. Ph.D.Dissertation,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S.A.
Clark, K. B. (1980). Empathy: A neglected topic in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merican Psychologist, 35(2), 187-190.
Danish, S. J., & Kegan, N. (1971). Measurement of affective sensitivity: Toward a valid measure of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8, 51-54.
Duan, C., & Hill, C. E. (1996). The current state of empathy research.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3(3), 261-274.
Elvik, R. (2000). How much do road accidents cost the national economy?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32(6), 849-851.
Fridulv Sagberg. (2005). Hazard perception and driving experience among novice drivers.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38, 407-414.
Goleman, D. (1996).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than IQ? What really determines success in life. Learning, 3, 49-50.
Hoffman, M. L. (1984). Interaction of affect and cognition in empathy, In C. E. Izard, J. Kagan & R. B. Zajonc (Eds.), Emotion, cognition, and behavior,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3-131.
Jonah, B. A. (1986). Accident risk and risk taking behavior among young drivers.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18(4), 255–271. 
Jonah, B. A. (1997). Sensation Seeking and Risky Driving : A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5, 651-665.


Kalliopuska, M. (1992). Holistic empathy education among preschool and school childre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nference on Comenius’Heritage and the Education of Man(Prague, Czechoslovakia, March 23-27).
Koestler, A. (1949). The novelist deals with character. Saturday Review of Literature, 32, 7-8.
Lawrence T. Lam. (2001). Parental risk perceptions of childhood pedestrian road safety. 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 32, 465-478.
Lewin, I. (1982). Driver Training: A Perceptual-Motor Skill Approach. Ergonomics, 25, 917-924.
Long, E. C., & Andrews, D. W. (1990). Perspective taking as a predictor of adjust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126-131.
Mayeroff, M. (1971). On caring. 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ehrabian, A., & Epstein, N. (1972). A measure of emotional empath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40, 525-543.
Moore, E. B. (1982). The effect of empathy training on physicians’ perceived empathy utilizing audiovisual feedback and modeling.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3(6), 1840A.
Peter Finn & Barry W. E. Bragg. (1986). Perception Of The Risk Of An Accident By Young and Older Drivers. Accident Analysis & Prevention, 18(4), 289-298.
Reason, J. et al. (1990). Errors and Violations On the Roads: A Real Distinction?. Ergonomics, 33, 1315-1332.
Robert, W., & Strayer, J. (1996). Empathy,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and pro-social behavior. Child Development, 67, 449-470.
Rune Elvik. (2005). How accurately does the public perceive differences in transport risk?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scales representing perceived risk.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37, 1005-1011.
Sitkin, S. B., & Weingart, L. R. (1995). Determinants of risky decision-makingbehavior:A test of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ptions and propensit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8, 1573-1592.
Sitkin, S., & Pablo, A. (1992). Reconceptualizing the determinants of riskbehavior.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7, 9-38.
Slovic, P. (1987). Perception of risk. Science, 236, 280-285.
Soliday, S. M. (1974).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hazard perception in automobile drivers. Percept Mot Skills. 39(1), 335-338.
Torbjørn Rundmo. (1996). Association between Risk Perception and Safety. Safety Science, 24(3), 197-209.
Wallach, M. A., & Kogan, N. (1961). Aspect of Jud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Interrelationships and changes with age. Behavior Science, 6, 23-36.
Wilde, G. J. S. (1982). The Theory of Risk Homeostasis: Implications For Safety and Health. Risk Analysis, 2, 209-225.
Wispe, L. (1986).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ympathy and empathy: To call forth a concept, a word is need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0, 314-32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