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707201610414700
DOI 10.6846/TKU.2016.00942
論文名稱(中文) 解構商業化網際空間中社群媒體互動
論文名稱(英文) Deconstructing social interactions in commercialized social medi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2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李艾倫
研究生(英文) Ai-Lun Lee
學號 60205004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6-16
論文頁數 13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劉慧娟
委員 - 紀慧君
委員 - 魏玓
關鍵字(中) 社群媒體
人際互動
信任
隱私
親密感
Facebook
Instagram
關鍵字(英) Socail media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Trust
Privacy
Intimacy
Facebook
Instagra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社群媒體改變人與人的溝通方式,提供使用者與真實世界相連互動的空間。本研究由信任、隱私與親密感等三個視角出發,探討當社群媒體為獲利機制所驅動的前提下,使用者如何建構與他人交流分享的網際空間。資料蒐集方法以焦點團體訪談法為主,文獻分析法及參與觀察法為輔,藉由敘事分析的角度,從使用者所說的故事中反應使用者的想法。

研究結果顯示:
(ㄧ)即便社群媒體的使用者對於商業機制的感受不一,他們都很難離開社群媒體,因為已經習慣社群媒體的存在,以及無法捨棄已建構的人際網絡。  
(二)社群媒體與企業如互利共生般的互相協助,因此無論對商業機制抱持何種態度,都應該正視此議題。對於商業機制的出現,使用者傾向於選擇轉移使用其他社群媒體,並以功能做為區分,如將人際交流與自我揭露的場域轉往Instagram,Facebook則是個人資訊蒐集的平台。
英文摘要
Social media has changed the way we communicate, and has provided user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online world and the real world. Drawing from the concepts of trust, privacy and intimacy,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ways users construct their own social spaces during the course of commercialization of social media.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include focus-group interview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

Research results are mainly two-fold:
1.Even though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social media are mixed, users can hardly leave social media completely, because their interpersonal networks in the real world are deeply intertwined with those in social media.
2.In the era when social media and businesses build strong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in commercialized social media, all user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issue and its consequences. Uses are inclined to switch to another social media when commercial mechanisms are heavily exploited. For instance, depending on functions, users may choose Instagram for 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self- disclosure, and employ Facebook as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社群網絡服務	7
第二節 社群媒體中的人際互動	14
第三節 敘事	27
第四節 小結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設計	34
第二節 資料蒐集方法	38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45
第一節 場景	45
第二節 角色塑造	66
第三節 情節	79
第四節 小結	105
第五章  結論	108
第一節 研究結果	108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14
參考文獻	116
中文部分	116
英文部分	121
附錄	125
附錄一【焦點團體訪談大綱】	125
附錄二【受訪者基本資料與場次安排清單】	130
附錄三【訪談前測問卷】	132

圖目錄
圖1 隱私四層面	21
圖2 2015社群網站使用率情形	42
圖3 Facebook粉絲專頁功能介紹	47
圖4 4種粉絲專頁內文分享類型	49
圖5 Facebook粉絲專頁行銷活動	50
圖6 Facebook 業配文範例	51
圖7 Facebook側欄廣告	52
圖8 Facebook動態時報廣告種類	53
圖9 Facebook中的好友按讚的動態廣告,以及與粉絲專頁互動的動態	55
圖10 Instagram三種廣告形式	61
圖11 Instagram公眾人物認證、Tag及Hashtag	62
圖12 Instagram私人品牌帳號	63
圖13 Instagram網路名人商品的Tag及Hashtag	64
圖14 Instagram追蹤中用戶的使用動態介面	65
圖15 Instagram推薦追蹤用戶的介面	65

表目錄
表格1 Facebook粉絲專頁功能說明	48
表格2 動態時報廣告種類說明	5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199IT互聯網數據中心(2015年5月4日)。〈Mixpo:2015年Facebook視頻廣告使用率將超過YouTube達到87%〉。上網日期:2015年10月26日,取自:http://www. 199it.com/archives/342182.html
199IT互聯網數據中心(2015年10月17日)。〈Piper Jaffray:調查顯示約1/3青少年認為圖片共享應用Instagram為重要的社交網絡〉。上網日期:2015年10月22日,取自:http://www.199it.com/archives/395025.html
36kr(2013年5月7日)。〈先發展,在廣告:Facebook將在Instagram上複製自己的商業模式〉。上網日期:2016年5月26日,取自:http://36kr.com/p/203056.html
Astralweb(2015年2月9日)。〈2015Facebook擴大來台,你該知道的最新臉書統計數據〉。上網日期:2016年4月21日,取自:http://www.astralweb.com.tw/2015-fa cebook-statistics/
Facebook官方網站(2015年5月26日)。〈Facebook for business:Facebook行銷策略〉。上網日期: 2016年05月26日,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business
Inside網摘(2015年10月30日)。〈Instagram商業新利器,擁抱視覺敘事的力量〉。上網日期:2016年5月25日,取自:http://www.inside.com.tw/2015/10/30/instag ram-visual-marketing
Qooah(2016年5月24日)。〈Instagram多項新功能曝光,揭露收費模式快殺到!〉。上網時間:2016年5月24日,取自:http://qooah.com/2016/05/24/instagram-new- features-leaked/
SmartM(2015年9月29日)。〈當社群媒體已改變你我生活模式,下一步它會如何發展?〉。《科技新報》。上網日期:2016年1月10日,取自:http://www.bnex t.com.tw/article/view/id/35475
凡槿(2015年03月19日)。〈葉配文本身不是錯:錯的是部落客太貪心,業主又太笨〉。《商業週刊》。上網日期:2016年5月26日,取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 om.tw/KBlogArticle.aspx?ID=11512&pnumber=2
王安娜譯(1994)。《親密關係:妳可以與別人更親近》。台北市:遠流。(原書 Harriet, G. L. [1990]. The Dance of Intimacy: A Woman’s Guide to Courageous Acts of Change in Key Relationships. Harper & Row, Publishers.)
王宜敏(2001)。《影響資訊人員知識分享行為之因素―以社會交換理論為基礎來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若馨、黃郁青、夏媺婷與李怡芳譯(2006)。《研究方法的基礎》。台北:韋伯文化。(原書:David M. & Sutton, C. D. [2001]. Social Research: The Basics. London,Sage Publication, Ltd)。
王瑞霙(2007)。〈大學生網路/實境間親密關係的差異探討〉,《應用倫理教學與研究學刊》,2(1):頁82-99。
吳宇泓(2015)。《社群網站採用因素與自我揭露研究:從臉書到Instagram》。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呂紹玉(2015年9月9日)。〈Instagram於9月新增30廣告推行據點,台灣也在內!〉。《科技新報》。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0日,取自:http://technews.tw/201 5/09/09/Instagram-ad-coming-to-30-countries-including-taiwan/
李宜穆(2011年11月23日)。〈Facebook讓世界變小?六度分隔理論變「四度」〉。《數位時代》。上網日期:2015年10月19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0973
李岱臻(2012)。《人際關係發展階段對Facebook互動行為之影響》。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李昌明(2014年9月2日)。〈電子商務戰場硝煙四起,臉書最新武器 Buy Button 能否突破重圍?〉。《商業科技》。上網日期:2016年01月03日,取自:http://vikingbar org/2014/09/%E9%9B%BB%E5%AD%90%E5%95%86%E5%8B%99%E6%88%B0%E5 %A0%
沈孟學(2015年6月23日)。〈賺錢、賺錢、賺大錢!終於Twitter把自己變成了移動淘寶〉。《科技報橘》。上網日期:2016年1月18日,取自:http://buzzorange.com /techorange/2015/06/23/twitter-ecommerce/
沈孟學(2015年9月9日)。〈最後一片純社交淨土流失?Instagram今天正式在台推出廣告服務〉。《科技報橘》。上網日期:2015年10月25日,取自:http://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5/09/09/instagram-ads-in-taiwan/
谷玲玲(2013)。〈網路親密關係中的自我揭露〉。《資訊社會研究》,24:頁1-26。
林佩怡(2008)。《邁入符號消費時代:宜蘭童玩節的敘事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玫君(2011)。《Facebook 使用者對資訊隱私態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林靜伶(2000)。《語意批評: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林靜伶譯(1996)。《當代語藝觀點》。臺北市:五南。(原書Foss, S. K., Foss, K. A. & Trapp, R. [1991].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on rhetoric (2nd ed). ILL :Waveland Press.)
知乎(2012年6月18日)。〈Facebook的盈利模式是什麼?〉。上網日期:2016年06月28日,取自: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02197
邱文彬(2004)。〈大學生辯証性思考與成熟人際關係發展整體關聯之研究:必要非充要〉,《師大學報:教育類》,49(2):頁133-160。
邱文彬、林美珍(1999)。〈大學生發展成熟的人際關係中親密性能力的發展:我揭露與自主性之年級與性別差異的探討〉,《教育心理學報》,31(1):頁37-62。
俞菁、邱海棠、曾馨瑩(2012年7月)。〈社群媒體中的自我揭露-以Facebook為例〉。「2012 中華傳播學會」之論文,靜宜大學。
洪志成、廖梅花譯(2003)。《焦點團體訪談》。嘉義市:濤石文化。(原書 Kureger & casey .[2000]. Focus groups: a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ied research, (3rd Edition).
California:Sage.)
科技報橘(2013年12月30日)。〈用戶在多也沒意義,Facebook會像Yahoo一樣荒蕪?〉。上網日期:2016年5月27日,取自:http://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3/12/30/facebook-news-feed-benedict-evans/
科技報橘(2015年8月28日)。〈臉書年度重點業務:用優質創意影音廣告,牢牢抓住 1600 萬台灣人眼球〉。上網日期:2015年12月20日,取自:http://buzzorang e.com/techorange/2015/07/29/fb-video-campaign-feature/ 
科技新報(2015年9月23日)。〈Instagram 每月活躍用戶突破 4 億大關,巴西、日本與印尼用戶成長最多〉。上網日期:2015年12月23日,取自:http://technews.tw/2015/09/23/instagram-400-million-monthly-active-users/
胡幼慧主編(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財經新報(2015年4月23日)。《Facebook2015 Q1財報公佈》。上網日期:2015年12月20日,取自http://finance.technews.tw/2015/04/23/facebook-q1-2015-earnings/
馬自明(2007)。《閱聽人對媒體的信任關係研究:以「腳尾飯事件」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苙雲(1997)。〈當代台灣社會的信任與不信任〉,《九零年代的台灣社會》,1:頁295-332。
張純富(2000)。《社交網站人際關係維繫之研究:以 Facebook 為例》。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張紹康(2013)。《社群媒體自我揭露與網路自我之研究—以臉書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張維仁(2015年11月30日)。〈社群再進化購買鍵帶來的商機和挑戰〉。《聯合新聞網》。上網日期:2016年3月18日,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6861/1347096
張樹之、沈威政(2015)。〈探索社交網路服務採用者之重要信任因素:以Facebook為例〉,《科技管理學刊》,20:頁71-98。
許惠晴(2012)。《台灣五至八年級學生在社會性網絡中的隱私知識、隱私態度、隱私在意程度及隱私行為之探究—以Facebook及無名小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科技與數位學習學程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品先編譯(2010年4月27日)。〈不敵Facebook,Friendster將棄守社群媒體市場〉,《數位時代》。上網日期:2015年10月12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18176
陳裕涵(2013)。《網路空間中之隱私權保障─以社群網站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飛龍(2013)。《Instagram成功的要素:使用者的視角》。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碩士論文。
黃厚銘(2000)。〈網路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臺大社會學刊》,28:頁118-149。 
黃厚銘(2002)。〈網路上探索自我認同的遊戲〉,《教育與社會研究》,3:頁65-106。 
黃海榮(2008)。〈信任的建構與網上拍賣〉,「香港MCS研討會」之論文,香港。
黃雅涵(2013)。《解讀身體:台灣茶飲的敘事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聖峰(2014)。《社群網站之使用行為研究—以Facebook為例》。東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楊馥綺(2014)。《以自我揭露角度探究Facebook個人隱私劃界》。淡江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
葉至誠、葉立誠(2011)。《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數位。
數位時代(2006年9月1日)。〈讓Yahoo!奇摩害怕的無名小站〉。上網日期:2015年9月14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772
數位時代(2015年2月27日)。〈網路產業誰領風騷?2015台灣百大熱門網站揭曉!〉。上網日期:2016年3月5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 35475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琰、臧國仁(1999)。〈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新聞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58:頁1-28。
鄧方譯(1992)。《社會理論的基礎》。臺北:五南。
賴冠名(2000)。《使用者資訊隱私顧慮和網站隱私機制對信任的影響—以Facebook台灣使用者為例 》。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景懋(2014年4月15日)。〈社群網路疲感襲擊,2014年臉書地位動搖〉。上網日期:2015年11月20日,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社群網路疲感襲擊-2014年臉書地位動搖-075025063.html
謝麗(2015年12月16日)。〈Facebook是如何應用大數據的?〉。《InfoQ》。上網日期:2016年5月27日,取自:http://www.infoq.com/cn/news/2015/12/Faceboo k-big-data
瞿鐵鵬、李鐵譯(2005)。《信任:一個社會複雜性的簡化機制》。上海:上海人民。(原書 Luhmann, N.[1973]. Vertrauen: ein mechanismus der reduction
sozialer komplexitat.)

顏理謙編譯(2015年1月14日)。〈研調:Facebook成長趨緩,但仍是最熱門社交網站〉。《數位時代》。上網日期:2016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bnext.com.tw /article/view/id/34994
羅之盈(2015年8月19日)。〈2015數位生活大調查〉,《遠見雜誌》579期。上網日期:2015年12月15日,取自:http://topic.cw.com.tw/2015digitallife/
譚偉晟(2015年10月24日)。〈這不是你認識的臉書?30項Facebook新功能整理!〉。《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6年5月20日,取自:http://3c.ltn.com.tw/news/20964?page=11
騰訊科技(2015年10月17日)。〈青少年更青睞的社交網絡應用FB未入前三〉。上網日期:2015年10月22日,取自:http://tech.qq.com/a/20151017/025177.htm
顧自華(1991)。〈法治與信任-一個法律社會學的探討〉。《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14,頁203-233。 
英文部分
Adweek (2015, Jan 12). Who's really using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Tumblr and Instagram in 2015. Retrieved April 10, 2016, from http://www.adweek.com/news/ advertising-branding/new-social-stratosphere-who-using-facebook-twitter-pinterest-tumblr-and-instagram-2015-and-beyond-1622
Altman, I. (1975). Th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behavior: Privacy, personal space, territory, crowding. Monterey, CA: Brooks Cole Pub. Co. 
Altman, I. (1977). Privacy regulation: Culturally universal or culturally specific. Journal of Social Issue, 33(3), pp. 66-84. 
Altman, I., & Taylor, D. A. (1973). Social penet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Monnaooa, A. (2016, May 25). How Facebook is using big data -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Retrieved May 26, 2016, from http://www.simplilearn.com/ho w-facebook-is-using-big-data-article
Belanger, F., Hiller, J. S., & Smith, W. J. (2002). Trustworthiness in electronic commerce: The role of privacy, security, and site attributes. 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11(3), pp. 245-270.
Bianca, B. (2012, Feb 24). Facebook privacy in demand: Users don’t want you prying. The Huffington Post. Retrieved March 5, 2016, from http://www.huffingtonpost.com/2012/02/24/facebook-users-privacy-social-media_n_1299211.html
Blau, P. M. (196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boyd, D. M., & Donath, J. (2004). Public displays of connection. BT Technology Journal, 22 (4), pp. 71-82
boyd, d. m., & Ellison, N. B. (2007). Social network sites: Definition, history, and scholarship.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13(1), pp. 210-230.
Brandimarte, L., Acquisti, A., Loewenstein, G., & Babcock, L. (2009). Privacy concerns an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 illusion of control hypothesis. Poster, iConference 2009, University of northcarolina at chapel hill.
Burgoon, J. K. (1982). Privacy and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Yearbook, 6, pp. 206-249. 
Burgoon, J. K., Parrott, R., Le Poire, B. A., Kelley, D. L., Walther, J. B., &; Perry, D. (1989). Maintaining and restoring privacy through communication in different types of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6(2), pp. 131-158.
Chatman, S.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Derlega, V. J., Metts, S., Pwetronio, S. & Margulis, S. T. (1993). Self-disclosure. Newbury Park, CA: Sage. 

Fisher, W. R. (1987). Human communication as narration: Toward a philosophy of reason, value, and action. Columbia, SC: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Foss, S. K. (1996). Rhetorical criticism: Exploration & practice.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Press.
Gefen, D. (2000). E-commerce: The role of familiarity and trust. Omega, 28, pp. 725-737. 
Giddens, A.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riffiths, M. (2001). Sex on the Internet: Observa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Internet sex addiction.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38, pp. 333-342
Haythornthwaite, C. (2005). Social networks and Internet connectivity effect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8(2), pp. 125-147. 
Homans, G. (1958). 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2, pp. 597-606. 
Joinson, A. (1998).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disinhibited behavior on the Internet. In J. Gackenbach (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pp. 43-60). San Diego, CA: Academic.
Kaplan, A. M. & Haenlein, M. (2010) Users of the world unite! The challenges and oppirtunities of social media. Business Horizons, 53, pp. 59-68.
Kirkpatrick, M. (2010). Facebook's Zuckerberg says the age of privacy is over. Retrieved February 16, 2016, from http://www.readwriteweb.com/archive s/facebooks_zuckerbergsays_the_a ge_of_privacy_is_ov.php 
Lewis, J. D. & Weigert, A. (1985). Trust as a social reality. Social Force, 63(4), pp. 967-985. 
Maeve, D., Amanfa, L., Cliff, L. & Nicole, B. E. (2015, Jul 16). Parents and social media. Pew Research Center. Retrieved October 26, 2015, from http://www.pewinternet.org/2015/ 07/16/parents-and-social-media/
Mayer, R. C., Davis, J. H., & Schoorman, F. D. (2007).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3), pp. 709-734.
McKnight, D. H., & Chervany, N. L. (2001). What trust means in e-commerce customer relationships: An interdisciplinary conceptual typ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6(2), pp. 35-59. 

Metzger, M. J. (2004). Privacy, trust, and disclosure: Exploring barriers to electronic commerce.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9(4), pp. 48-52
Reichheld, F. F., & Schefter, P. (2000). E-loyal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8(4), pp. 105-113.
Rybacki, K., & Rybacki, D. (1991). Communication criticism: Approach and genres. (pp. 106-129). Belmont, CA: Wadsworth.
Steil, J. M. (1997). Marital equality: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well-being of husbands and wiv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Sullivan, H. S. (1953).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NY: Norton.
Tidwell, L. C., & Walther, J. B. (2002).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effects on disclosure, impressions, and interpersonal evaluations: Getting to know one another a bit at a time.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8, pp. 317-348.
Warren, S. & Brandeis, L. (1890). The right to privacy. Harvard Law Review, 4(193), pp. 193-220. 
Westin, A. (1967). Privacy and freedom. New York, NY: Athenaeum. 
Wynne, L. C., & Wynne. A. R. (1986). The quest for intimacy. Journal of Marital and Family Theory, 12(4), pp. 383-394.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