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707201109435000
DOI 10.6846/TKU.2011.00971
論文名稱(中文) 以敘事分析解讀有機食品在當代的意涵
論文名稱(英文) An Interpretation of Contemporary Organic Food Meaning- Use to Narrative Analysi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韓宜靜
研究生(英文) HAN,I-CHING
學號 69705020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6-13
論文頁數 10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紀慧君
委員 - 許傳陽
委員 - 劉平君
關鍵字(中) 敘事分析
有機食品
規訓
生活風格
關鍵字(英) Narrative analysis
Organic Food
discipline
lifestyl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探討有機食品熱賣的現象,人們對於有機食品早已存有某種預設,會遵照隱藏在社會文化脈絡下的軌跡運作的知識與權力做選擇。透過敘事理論的分析架構,瞭解有機食品是如何說一套故事,將食物跟健康、食物與身體和社會構連在一起。

本研究結果,有機食品會輔以存於當代社會的文化脈絡「食療文化」、「健康是你自己的責任」、「科學理性」與「生活風格」等元素,作為描述有機食品故事當中情節。並且特意建構出外面世界「黑心食品」的場景,而有機食品所代表的意義是「安全與零汙染」,從中建構出食物跟健康、食物與身體和社會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發現,有機食品在建構有機食品在當代的意義時,將食物視為不再只是為了滿足人們口腹之慾,食物可被視為一種預防以及治療疾病的工具,甚至成為象徵與他人不同的差異的標示,食用有機食品代表著是一個愛護地球、懂得生活品味的人,有機食品的出現,反映出現代人對於健康的渴望和對於周遭食品安全疑慮的不安。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concern about organic food selling well phenomenon. People have one-side view imagination for organic food and follow under our social cultural and knowledge power track to choose. According to narrative theory, find out organic food how to say a good story, and how relatives between foods, bodies, health and social are described.

This study found out that organic food used to〝we are what we eat〞,〝The health is your responsibility 〞,〝science rationalization〞and〝lifestytle〞social culture elements regards as a storyline plot. In addition, organic food construct outside world is〝serious risky food〞but organic food represented〝Safe and NO pollution〞. Used to this tell a story constructs foods, bodies, health and social relationship.

Food not only supply our body principle demand, but also regard as medicine prevent disease. Besides, food could become as symbol that you eat organic food you are a love world and have taste. Therefore, organic food reflected everyone want to have a health body and everyone have food security anxiet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研究動機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5
第一節 健康在當代的意義	6
第二節 食物成為預防疾病的工具16
第三節 健康的生活風格	21
第四節 文化消費與認同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策略33
第一節 敘事理論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3
第三節 研究步驟與架構47
第四章	研究分析	49
第一節	角色	49
第二節	場景	63
第三節	情節	77
第五章	結論	91
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書目 

刁筱華譯 (2000)。《疾病的隱喻》。台北:大田。(原書Sontag,S. [1997,1978]. Illenss 	as metaphor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
于奇智 (1999)。《傅柯》。台北:東大。
王念綺 (2006)。《另類醫療、醫療化與健康商品化現象:以芳香療法的新聞報導	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傳銘 (2002)。《中國自然療法大全(一):善食療法》。台北:桂冠。
吳秀瑾 (2001)。〈文化品味與庸俗批判:布爾迪厄文化思想論判〉,《東吳哲學學		報》,6:241-282。
李天鐸譯 (1993)。《電視與當代批評理論》。台北:遠流。(原書Robert C. Allen[1987]. Channels of Discourse: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riticism.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李依倩 (2006)。<歷史記憶的回復、延續與斷裂:媒介懷舊所建構的「古早台	灣」圖像。>新聞學研究,87:51-96。
李約翰譯 (2001)。《綠色革命-自然環境與人口壓力》。台北:遠流。(原書 Lappe,F 	& Collins, J. Food first: beyond the myth of scarcity. London: Souvenir Press.)
杜宜芳(2002)。《年輕人對於懷舊與懷舊商品認知之探索》。國立中正大學企業	管理研究所。
周亞君 (2004)。《打造維納斯:美容整型報導之論述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	研究所。
林文琪譯 (2006)。《認同與差異》。台北:韋伯。(原書Kathryn Woodward. [1997].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London: Sage.)
林佩怡 (2008)。《邁入符號消費時代:宜蘭童玩節的敘事分析》。淡江大學大眾	傳播所碩士論文。
林信男 (2008)。《從語藝觀點看「慾照事件」的媒體角色與新聞敘事》。世新大	學口語傳播碩士論文。
林傳琦 (2003)。<行政院農委會>。《農政與農情》,頁137。
林綠紅 (1996)。《論傅柯之權力、知識與身體的關係》。輔仁大學哲學碩士所碩	士論文。
林靜伶 (2000)。《語藝批評: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邱建彰 (2003)。《來去加州:休閒健康身體與生活風格之文化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姚建平 (2006)。《消費認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星野克美著,黃恆正譯 (1988)。《符號消費社會:商品圖騰化、都是劇場化、消	費符號化》。台北:遠流。
紀慧君 (2003)。《建構新聞事實:定位與權力》。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胡紹嘉 (2002)。《書寫與行動-九0年代後期,女性私我敘事的態度轉折及其意	義》。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徐淑卿 (2003) 。<健康的一些趨勢>。《健康的時尚》,頁11。台北:大和。
馬孆、劉東譯 (2003)。《中國食物》。南京:江蘇人民。(原書E.N. Anderson. [1998]. 	The Food of China. Yale University: Jiangsu People’s.)
張君玫、黃鵬仁譯 (1995)。《消費》,台北:巨流。(原書Bocock, [1996]. Consumption. 	London: Routledge.)
張君玫譯 (2005)。《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原書John Storey [1999].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張京媛等譯 (1994)。《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原書 Frank Lentricchia 	& Thomas McLaughlin. [1990].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張明彰 (1996)。《零污染有機生活》。台北:元氣齋。
張美陵 (2003)。<攝影真實與社會身體的監控>,頁75-95,《人文、醫學與疾	病敘事》。台北:唐山。
張苙雲 (1998)。《醫療與社會》。台北:五南。
張珣 (1989)。《疾病與文化》。台北:稻鄉。
張瑛如 (2008)。《生活風格運動:樂活在台灣》。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碩士	論文。
莊秀禎 (2009)。《基督教神職人員的工作角色、任務與資訊行為之研究》。台灣	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許家宣譯 (2007)。《不生病,一點也不難》。台北:三言社。(原書 Suzanne Bohan 	& Glenn Thompson. [2005]. 50 Simple Ways to Live a Longer Life: Everyday 	Techniques from the Forefront of Science. Ted Weinstein Literary Management)
郭良文 (1998)。<台灣近年來廣告認同之建構-解析商品化社會認同與傳播意涵	>,《新聞學研究》,57:127-156。
陳坤宏 (1995)。《消費文化理論》。台北:揚智。
陳信宏譯 (2001)。《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台北:究竟。
陳美霞 (2003)。<公共衛生千年沉浮>,《健康的時尚》,頁46-51。台北:大和。
陳昭妃 (2004)。《我的健康管理書:受用一生的營養免疫學》。台北:字磨坊。.
陳映慈 (2006)。《不只是「食品」?:台灣保健食品消費文化初探》。國立清華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珠 (2006)。《身體傳播:一個女性身體論述的研究實踐》。台北:五南。
陳琪惠 (2006)。《有機食品媒體再現-以《中國時報》、《聯合報》以及《民生報》	的報導為例(1995-2006年)》。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凱婷 (2007)。《解析社會中的專家論述-以兩性愛情指導手冊為例》。淡江大	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黃新生 (1947) 。《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黃瑞祺 (1996)。<傅柯對於權力之分析>,《歐洲社會理論》。台北:中研院。
黃蕙嵐 (2004)。《由敘事角度切入看觀光旅遊指南的景點再現與景點製造》。政	治大學新聞研究碩士論文。
黃浩榮 (2003)。<風險社會下的大眾媒體:公共新文學作為重構策略>,《國家	發展研究》,3(1):99-147。
楊意菁&陳芸芸譯 (1999)。《媒體原理與塑造》。台北:韋伯文化。(原書Grossberg 	Lawrene, Ellen Wartella, David Charles Whitney)
溫惠貞 (2007)。《風險社會中的有機消費文化:台灣有機消費的組織研究》。南	華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賈士蘅譯 (2009)《達文西廚房:義大利烹飪秘史》。(原書Dave Dewitt. Da Vinci’s 	Kitchen:A Secret History of Italian Cuisine.)
廖炳惠 (1994)。《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
熊敏君 (2005)。《消費認同與生活風格:解析健身俱樂部的消費實踐與意涵》。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所。
趙雅麗(2002)。《言說世界中的流動光影:口述影像的理論建構》。台北:五南。
趙榮光 (2006)。《中國飲食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劉北成、楊遠嬰譯 (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桂冠。(原書	Foucault. [1977].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prison. New York: Allen 	Lane)
劉玉惠 (1993)。《聖界與凡界:慈濟論述之幻想主題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	學系碩士論文。
劉維公 (1991)。《迎接美感社會的來臨-現代社會的生活與美感》。台北:國立	藝術教育館。
劉維公 (2001)。<何謂生活風格,論生活格的理論意涵>,《當代》,168:10-25。
劉維公 (2006)。《風格社會》。台北:天下。
歐峻宏 (1998)。《誠品書店空間的形成因素與形式分析之研究》。文化大學文化	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子明 (2005)。<全球台灣與日本保健食品產業現況與趨勢>,《生物產業》,	16(2):69-91。
蔡琰&臧國仁(1999)。〈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	58:1-28。
蔡琰 (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
蔡佳憓 (2007)。《健康身體想像論述形成與權力效果-解析保健食品的社會建構		過程》。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守誠 (2006)。<食物品味的變遷與現代台灣社會文化轉型(1981-2001):以報	紙雜誌之飲食報導及選薦為中心的考察>,《2006台灣社會學年會》。
賴幼雅 (2008)。《想像健康,實踐身體-養生書的隱喻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	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良憶譯 (2005)。《食物的歷史:透視人類的飲食與文明》。台北:左岸文化。(原	書Felipe Femandez-Armesto [1950]. Food a History.)
顏湘如譯 (2005)。《慢活》。台北:大塊文化。(原書Carl Honore.[2004]. In Praise 	of Slow. )
魏玓 (1999)。〈全球化脈絡下的閱聽人研究─理論的檢視與批判〉,《新聞學研	究》,60:93-114。
羅鋼 (1954)。《敘事學導論》。昆民市:南華人民出版社。

 
外文參考書目

Berger, Arthur Asa (1997). Narratives in popular culture, media, and everyday life. 	Thousand Oas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Bourdieu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plan, Pat (1997)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food, health and identity. In Food, 	Health and Identity. London:Routledge. 
Chang, K.C. (1997). Introduction. In Food in Chinese Culture: 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edited by K.C. Change;contributors, Eugene N. 	Anderson…[et al.](pp.3-21). New Haven:Yale Unversity Press.
Chatman, S.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ea and London: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Farquhar, Judith. (2003).Appetites: food sex in postsocialist ch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Fiske, John (1987).Television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Hall, Stuart (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In Sturart Hall &Paul du 	Gay(Eds). Questin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
Hepworth, M. and Turner, B(eds). The Body. Social Process and Cultural Theory. 	London: Sage.
Kelly, Michael and Charlton Bruce (1995).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 in health 	promotion. In Robin Bunton, Sarah Nettleton and Roger Burrows (Eds.), In The 	Sociology of Health Promotion: Critical Analyses of Consumption, Lifestyle and 	Risk. ( pp78-90). New York: Routledge.
Paul, R. & Sherry, R.A. (2000). The Cultural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 New Tork: Harmony Books.Routledge. Pp. 177-196
Rowland, R. (2005).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In Kuypers, A. J. (Eds.), The Art of 	Rhetorical Criticism (pp.131-161). Boston, MA: Allyn & Bacon.
Rybacki, K. & Rybcki, D. (1991). Communication criticism:Approach and geners. 	Belmont, California:Wadsworth.
Schifferstein, H. N. J., & Oude Ophuis, P. A. M(1998). Health-related determinants of 	organic food consumption in the Netherlands. Food Quality and Preference,9(3), 	119-133.
Sobel, Michael E. (1981) Lifestyle and Social Structure Concept, Definitions	.Analys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Turner, Bryan S. (1996). The Body and Society: Explorations in Social Theory,3rd ed . 	Londong:Sage.
Turner, Bryan. (1992) The government of the body medical regimens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diet. In Regulating Bodies: Essays in Medical Sociology. 	London: Sage.
Kellner, D. (1992).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ostmodern Identity. In 	L. Lash,S. & Friedman, F(Eds.) Modernity and Identity. Oxford: Basil.
Veal, A. J.(1993). The concept of lifestyle: A review. Leisure Studies,12, 233-252.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延後至2021-07-27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延後至2021-07-27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