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707201017103200
DOI 10.6846/TKU.2010.01012
論文名稱(中文) 彩盒印刷包裝業者轉型時之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Research of Arganization Restructuring Key Success Factors for Color Box Printing and Packaging Firm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全球華商經營管理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E-Learning Executive Master's Program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in Global Chinese Management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林堂孟
研究生(英文) Tang-Meng Lin
學號 79767011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05
論文頁數 12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白滌清(tcpai@mail.tku.edu.tw)
委員 - 陳正綱(ckchen@cs.ntust.edu.tw)
委員 - 趙慕芬(cmf@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彩盒包裝印刷
轉型
成功因素
關鍵字(英) Color-box packaging
restructuring
key of success factor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台灣產業彩盒印刷包裝業者,在傳統製造業面臨客戶外移,訂單量大幅萎縮,如何結合行銷管理和生產管理並轉型導入新的經營理念,期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
本研究希望藉由理論的指引,具研究者對該產業的長期觀察、實際體驗,佐以蒐集的相關資料,再深度訪談三家訪談公司負責人,綜合整理後以SWOT分析歸納出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為臺灣大型彩盒印刷包裝公司應走出僅為單純接單且侷限於自有公司設備和技術所能加工之產品,或僅限於在彩盒印刷包裝市場僅限於台灣,應培養外銷人才從國外接單,結合華人共同文化優勢,能代為規劃、設計、印刷到物流、配送、運籌管理,兩岸合作產品提案並以兩岸三地之結合台灣接單打樣;彩盒印刷業之群聚效應,跟隨客戶設廠就近就地服務大陸地區加工生產之模式;一條龍服務模式TOTAL SOULTION向國際市場爭取訂單。
英文摘要
The Color Printing Package Industry in Taiwan faces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orders because customers gradually move overseas instead.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critical successful factors by applying new management concepts with Marketing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during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The researcher acquires the related data from long observation, actual experience and in-depth interview with chargers from three individual companies. After SWOT analysis, the study provides the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Color Printing Package Industry in Taiwan should cultivate talents with overseas marketing capability instead of focus on Taiwan market only.  Moreover, with advantage of local experience and culture similarity, Taiwa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 should cooperate to advance manufacturing process such as planning, design, printing, distribution and related logistical management. Finally, increasing orders from overseas market by offering “TOTAL SOUL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1
圖目錄	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企業轉型	8
第二節、 彩盒印刷包裝產業之型態	11
第三節、 彩盒印刷包裝產業適用之轉型策略	23
第四節、 經營轉型策略研究之相關文獻	28
第參章、 研究設計	35
第一節、 專家家訪談個案公司簡介	35
第二節、 研究架構	38
第三節、 研究假說	39
第四節、 研究方式	41
第五節、 問卷變數定義	57
第肆章、 資料分析	63
第一節、 專家訪談重點整理	63
第二節、 問卷調查基本資料分析	73
第三節、 各研究構面相關係數分析	77
第四節、 三個構面與個人資料變異數分析	91
第伍章、 結論	11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12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115
參考文獻	116
附錄一:問卷調查	122

表目錄
表2- 1 紙張製造過程表	13
表2- 2  Porter五力分析發表與印刷相關的文獻整理	18
表2- 3 傳統產業轉型策略	23
表2- 4 企業轉型之定義	29
表2- 5  Bibeault企業轉型種類	32
表3- 1 訪談人數與時間	41
表3- 2 專家訪談整體環境之問題大綱	43
表3- 3 專家訪談產業結構之問題大綱	43
表3- 4 專家訪談競爭者之問題大綱	44
表3- 5 專家訪談客戶群之問題大綱	44
表3- 6 專家訪談策略架構之問題大綱	45
表3- 7 專家訪談經營績效之問題大綱	45
表3- 8 專家訪談組織政策之問題大綱	46
表3- 9 專家訪談策略困擾之問題大綱	46
表3- 10  A公司五力分析	47
表3- 11  A公司SWOT分析	48
表3- 12  B公司五力分析	49
表3- 13  B公司SWOT分析	51
表3- 14  C公司五力分析	53
表3- 15  C公司SWOT分析	54
表3- 16 外在環境變數因應態度之構面	58
表3- 17 內在環境變數因應態度之構面	59
表3- 18 資源環境變數因應態度之衡量問項	60
表3- 19 問卷架構	61
表4- 1 整體環境構面因應態度	63
表4- 2 產業結構構面因應態度	64
表4- 3 競爭者構面	66
表4- 4 客戶群構面	67
表4- 5 策略架構構面	68
表4- 6 經營績效構面	69
表4- 7 組織政策構面	70
表4- 8 策略困擾構面	71
表4- 9 供應鏈層級表	73
表4- 10 受測者基本資料分析	74
表4- 11 個別因素特徵值表	77
表4- 12 環境因應型表	78
表4- 13 快速變化型表	79
表4- 14 關係互動型表	79
表4- 15 謹慎應變型表	79
表4- 16 客戶關係型表	80
表4- 17 外在環境變數因應態度分析構面集群分析	80
表4- 18 外在環境變數因應態度特徵值表	82
表4- 19 內在環境變數因應態度分析願景型表	83
表4- 20 內在環境變數因應態度分析提昇型表	83
表4- 21 內在環境變數因應態度分析認同型表	84
表4- 22 內在環境變數因應態度分析構面集群分析	84
表4- 23 資源環境變數因應態度因素	87
表4- 24 資源環境變數因應態度因素授權型表	88
表4- 25 資源環境變數因應態度因素利潤增加型表	88
表4- 26 資源環境變數因應態度因素自我提升型表	89
表4- 27 資源環境變數因應態度分析構面集群分析	89
表4- 28 基本資料與外在環境變數因應態度集群情形之卡方檢定	91
表4- 29 外在環境變數因應態度構面與性別交叉分析表	92
表4- 30 外在環境變數因應態度構面與年齡交叉分析表	93
表4- 31 外在構面與教育程度交叉表	94
表4- 32 外在構面與工作年資交叉表	95
表4- 33 外在環境變數因應態度構面與部門名稱交叉分析	96
表4- 34 外在環境變數因應態度與個人月收入分	97
表4- 35 基本資料與內在環境變數因應態度集群情形之卡方檢定	98
表4- 36 內在構面與性別交叉分析表	99
表4- 37 內在環境變數因應態度構面與年齡交叉分析表	100
表4- 38 內在環境變數因應態度與教育程度交叉分析表	101
表4- 39 內在構面與工作年資交叉分析表	102
表4- 40 內在環境變數因應態度構面與部門名稱交叉分析	103
表4- 41 內在環境變數因應態度構面與個人月收入交叉分析	104
表4- 42 基本資料與資源環境變數因應態度集群情形之卡方檢定	105
表4- 43 資源環境變數因應態度與性別交叉分析	106
表4- 44 資源環境變數因應態度構面與年齡交叉分析	107
表4- 45 資源環境變數因應態度與教育程度交叉分析表	108
表4- 46 資源環境變數因應態度與工作年資交叉分析	109
表4- 47 資源環境變數因應態度與部門名稱交叉分析	110
表4- 48 資源環境變數因應態度與個人月收入交叉分析	111
圖目錄
圖2- 1 企業轉型策略方案之抉擇流程	10
圖2- 2 上游成員原紙生產流程圖	12
圖2- 3 中游成員加工流程圖	14
圖2- 4 下游成員加工流程圖	15
圖2- 5  Porter (1980)之五力分析	16
圖2- 6 彩盒印刷包裝製造流程圖	22
圖2- 7 企業轉型的關鍵因素	31
圖3- 1 研究架構	3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1.	王祿旺(1994),印刷工業如何走向服務業之領域,中華民國印刷年鑑,頁 150~155。
2.	王祿旺譯(2003),今日管理學,初版,新陸書局。
3.	古永嘉(1996),企業研究方法,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PP115-118。
4.	司徒達賢(1992),企業政策與策略規劃,東華書局。
5.	司徒達賢(1995),策略管理,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6.	伍中賢(1998),實用策略管理,遠流。
7.	伍忠賢(1990),企業轉型的策略方案抉擇,管理雜誌,第214期,PP 106-110。
8.	行政院國科會(1994),企業經營策略與經營績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政院國科會。
9.	何肇青(1990),台灣自行車轉型經營策略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0.	李仁芳(1989),企業如何掌握競爭優勢-競爭策略的組織基礎,PP31-33。
11.	李明宣、秋如美譯(1999),競爭優勢(上、下),天下文化。
12.	李婕紓(2007),印刷及其輔助業基本資料,台灣經濟研究院產經資料庫。
13.	周旭華譯(1998),競爭策略 產業環境與競爭者分析,天下文化。
14.	周佳欣(1996),台灣中小企業策略性轉型之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15.	周佳欣(1997),台灣中小企業策略性轉型之研究,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6.	周佩萱(1993),試析我國中小企業轉型困境,台灣經濟研究月刊,PP 41-47。
17.	林倖君(2007),台灣紙品及紙器分析,臺灣經濟研究所產經資料庫。
18.	林倖君(2007),紙容器製造業基本資料,臺灣經濟研究所產經資料庫。
19.	林慧茹(2005),中小企業轉型策略之研究-以家具產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20.	洪文來(2004),台灣大型印刷公司經營策略之探討,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1.	洪文來(2004),如果政策氛圍能够寬放些,印刷經濟人,總第 18 期,頁 13。
22.	徐聯恩(1006),企業變革系列研究,華泰書局。
23.	張中一(2002),臺灣平版印刷產業經營模式及競爭優勢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 EMBA 科技管理組碩士學位論文,頁 22~23、頁 42~43,頁 82~85。
24.	張世錩、張景行、張浩泓(2007),南部傳統產業官懷計劃產業技術鑑別計劃書,產業名稱:紙容器製造業,財團法人印刷工業技術研究中心。
25.	梁志傑(2004),台灣傳統印刷包裝產業轉型個案之研究-以彰化印刷事業有限公司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26.	陳協裕(2002),臺灣印刷產業轉型策略之研究-以秋雨印刷為例,大業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頁 5、頁 7~8,頁 109~112。
27.	陳明璋(1996),企業轉型的策略與成功關鍵,貿易週刊,1690 期,PP 18~21
28.	陳榮邦(2007),台灣手工具產業價值鍊核心競爭能力及發展策略之研究,交通大學高階主管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29.	曾耀民(2002),傳統產業之企業能耐更新與轉型成長策略,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30.	湯明哲(2003),策略經論-基礎篇,台北:天下遠見。
31.	筒井信行、瀧澤正雄(1008),成功的企業轉型--中小企業如何脫胎換骨,江金龍譯,尖端出版有限公司。
32.	黃崇恆(2004),台灣傳統製藥產業廠商之轉型成長策略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33.	楊菁倩(1997),財務困難上市公司經營策略之探討,朝陽技術學院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34.	經濟部,工業生產統計年報(2006),經濟部。(http://2k3dmz2.moea.govWeb/defaukt.aspx)
35.	劉尚志(1999),我國新興高科技製造業的競爭力與策略佈局:以TFTLCD產業發展為例,科技發展政策,264-289。
36.	鄭榮郎	(2001),傳統產業向上提升的轉型策略,能力雜誌,第 504 期,2 月,PP 77-80。
37.	魏耀池(1990),臺灣製鞋工業轉型經營策略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份
1.	Aaker, D.A. (1984), How to Select a Business Strategy ,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26(3), pp. 167-175.
2.	Adams (1984), J. D., Transforming Work, Miles Review Press, Alexandria, VA, 
3.	Afuah, Allan (2003), Innovation Management(Seecond Edition).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	Ansoff, H.I. (1965), Corporate Strategy.
5.	Ansoff, h. Igor Strategies for Diversification, Harvard Business Eeview,Sep/Oct57,Vol,35 Issue pp5.113-124.
6.	Barney, JB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t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management, 17, pp99-120
7.	Bibeault (1982), Donald B., How Managers Turn Losers into Winners,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8.	Brexman (1999), Henrk Julian Birkinshaw Robert Nobel,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ernational Acquis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Third Quarter 30.3.pp.439-462.
9.	Christensen and Raynor (2003) The Innovator’s Solution 1st ed. 
10.	Collis, David J, and Cynthia A. Montgomery (1998), Creating Corporate Ad.
11.	Davidson W. H., Beyond re-engineering (1993): the three pfase of business transformation, IBM systems Journal, 32, No.1, PP. 65~79. 
12.	Donald N Sull (1999); Why Good Companies Go Bad,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Boston; Jul/Aug ; Vol.77, Iss.4; PP.42~51. 
13.	Drucker (1999), Peter E., 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
14.	Glueck, W.F. & Jauch, L.R. (1983), Strategy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policy, New York:McGraw Hill.
15.	Hill & Joes(2004),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an integrated approach, 6th ed. ).
16.	Hill & Jones(1995),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An Integrated Approach, 3/e, Boston, Houghton Miffin,102~124.
17.	Jonathan (2000) D. Day, Corporate transformation without a crisis,	The McKinsey Quarterly, New York, Iss. 4 , PP.116~128. 
18.	Joyce Wycoff & Tim Richardson (1995), Transformation Thinking, Berkley Publishing Group. 
19.	Kilmann (1984), Rlph H. & Covin T.I., and Associates, Corporate Transformation: Revitalizing Organization for a Competitive World, Jessey-base Inc.,
20.	Kimberly, J. R. & Quinn, Managing Organizational Transition, Homewood, Illinois: Jessey Base Inc., 
21.	Lavy A. & Merry U(1988).,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Revitalizing Organization for a Competitive World, Jessey-Bass Inc., 
22.	M. E. Porter(1980),”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titors”, NY:Free Press, 4.
23.	Michael E. Porter (1991), “Towards A Dynamic Theory of Strateg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2, 95-117.
24.	Michael E. Porter (1985), Superior Performance, Free prese, New York.
25.	Michael E.Porter,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
26.	Michael E.Porter(1980),Competitive Str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Free prese, New York.
27.	Porter, M.E . (1980),Competitive straategy: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New York:The Free Pres.
28.	Porter, Michael E (1990).,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9.	Shaheen George T(1994), Approach to Transformation, Chief Executive, March , 2~5.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