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707200522192900
DOI 10.6846/TKU.2005.00664
論文名稱(中文) 從公共領域精神檢視公共電視之運作─以國內外公共電視之政論節目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From Public Sphere to Public Television: An Analysis of Political Talk Show in Public Televis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3
學期 2
出版年 94
研究生(中文) 丘忠融
研究生(英文) Chung-Jung Chiu
學號 69108005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5-06-16
論文頁數 10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魏玓
委員 - 馮建三
委員 - 管中祥
關鍵字(中) 公共電視
公共領域
政論節目
台灣公視
英國廣播協會
澳洲廣播協會
關鍵字(英) public television
public sphere
political talk show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Taiwan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有鑒於我國商業電視台政論節目的表現不佳而無法促進民主政治運作,本文嘗試以較完備的Habermas公共領域概念為基礎建立分析架構,以探討和比較我國公視和外國著名公視(英國BBC、澳洲ABC)之政論節目表現,由此尋求提昇我國政論節目品質之道。藉由相關文獻分析與資料蒐集,本文認為BBC的政論節目Question Time和ABC的Insider具有體現公共領域精神的許多特點,值得作為研究對象,並與我國公視的「圓桌論壇」和「公民對話錄」兩個節目對照。在研究流程上,本文主要採用文本分析法、論述分析以及深度訪談來檢視樣本節目。

    本文結論認為,Question Time和Insider在參與者組成、論題設定、節目單元,以及創造更理想的溝通和辯論情境等作法,均值得我國公視在製作政論節目時加以參考,以促進國內公共領域的運作。然而,受限於經費的不足,使得我國公視政論節目採用Question Time和Insider的節目製作方式有其難度。因此,現有公視若能轉型擴大為「公共電視集團」,將可有利於相關節目之製作。
英文摘要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ways of improving the democratic function of Taiwan’s television talk shows, the thesis attempts to build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based on Habermas’ theory of public sphere to analyze on and make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erformances of public talk shows of three countries’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s, the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of Taiwan (PTS),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 and the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ABC). By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formation collecting, Question Time of the BBC and Insider of the ABC are selected as representative programs and as the referents of two main political talk programs of PTS. For approaching the conclusion, thesis the methods of text analysis, discourse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 are used.

    In conclusion, some key operational and production features of Question Time and Insider display and enhance the ideas of public sphere, such as the process of selecting guests, the arrangement of the topic, the structure of the program, and the tactics to create an ideal situa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debate. The PTS ought to take these practices as important references and to contribute o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local public spheres. However, the limited budget and scale of the PTS would be one of the major difficulties to copy the production models of Question Time and Insider. The thesis thus concludes that a transformation of the PTS from a single-channel service to a multi-channel broadcasting system with more resources would be necessar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一節 我國公視之過去、現在、未來            3
     第二節 公共領域之相關媒體研究                6
     第三節 問題意識與論文架構                   14
     
第二章 從公共領域到公共電視                      16
     第一節 Habermas公共領域概念之演進           16
     第二節 公共領域與網際網路之關係             24
     第三節 公共領域與公共媒體之關係             25
     第四節 公共電視政論節目與政治公共領域       27
     第五節 再思考公共領域之媒體研究運用         29

第三章 從公共領域檢視外國公視政論性節目          31
    第一節 研究樣本的選擇                        31
    第二節 研究方式與分析步驟                    32
    第三節 Question Time與公共領域的關係         33
    第四節 Insider與公共領域的關係               48
    第五節 小結                                  59

第四章 從公共領域精神檢視我國公視政論性節目   62           
  
    第一節 研究樣本與分析步驟                    62
    第二節 圓桌論壇與公共領域的關係              63
    第三節 公民對話錄與公共領域的關係            74
    第四節 小結                                  8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討論                        85
    第二節 展望與期許                            92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93

參考書目
    中文文獻                                     95
    英文文獻                                     99


圖表目錄

表1-1 公共領域之晚近內涵                                 8
表2-1 理論性討論深刻化之層次                            20
表2-2 實踐性討論深刻化之層次                            20
表3-1 Question Time 2005年4月6日的論題及來賓名單        34
表3-2 Question Time 2005年4月11日的論題及來賓名單       35
表3-3 Insider 2005年4月10日的論題與來賓名單             49
表3-4 Insider 2005年4月17日的論題與來賓名單             49
表3-5 Insider 2005年5月15日的論題與來賓名單             50
表4-1圓桌論壇在1998年10月5日的論題與來賓名單            64
表4-2圓桌論壇在1999年1月1日的論題與來賓名單             65
表4-3 公民對話錄2003年3月30日的論題與來賓名單           76
表4-4公民對話錄2003年6月8日的論題與來賓名單             76
表5-1 國外具代表性公視政論性節目落實公共領域精神的作法 89  

附錄 
    附錄一:本研究訪談對象                            102
    附錄二:「圓桌論壇」製作人之訪題                  102
    附錄三:「公民對話錄」製作人之訪題                103
    附錄四:國外代表性公視政論節目之網址              103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中文文獻:

丘忠融 ( 2005 ),〈再思考Habermas公共領域概念之媒體研究運用〉,2005傳媒
    的公共性與產業發展學術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

向陽 ( 2004年3月30日)。〈媒體‧沒體‧霉體?〉,《中國時報》,第4版。

江靜玲 ( 2004年9月29日)。〈BBC電視時事節目 「全景」將重新出發〉,《中
    國時報》,第11版。

何明修 ( 2001 )。〈溝通行動理論與市民社會〉,《社會理論學報》,第四卷第一期:
    147-176。

宋伯東 ( 2000年8月20日 )。〈方念華控公視違約案勝訴:法院判決公視得賠
    償一百九十萬八千元〉,《聯合報》,第26版。

李珉凱 ( 2003 )。《台灣電視新聞性節目多元化之研究:以談話性新聞節目為例》。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令儀 ( 1998 )。〈籌備最久、準備最短,公視風雨中開播〉,《新新聞週刊》,     
    590:96-97。

李幼蒸譯 ( 1994 )。《哲學和自然之鏡》。台北:桂冠。〈原書Rorty R. [ 1979 ]    
    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李金銓 ( 1993 )。〈台灣的廣播電視藍圖〉。鄭瑞城等合著,《解構廣電媒體》。台
    北:澄社。
呂志偉 ( 1998 )。〈批判理論的輕與重:讀麥加菲與海爾的《批判理論》〉,《社會
    理論學報》,第一卷第一期:53-70。

林麗雲 ( 2001 )。〈公共領域與公共媒體:英國政治經濟學者的反思及援引做為 
    台灣媒體改造的借鏡〉,《當代》,164:68-85.

林巧婷 ( 1993 )。《「新聞性電視叩應談話節目」之論述過程研究:以「溝通行動
    理論」為分析架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貞玲、劉昌德 ( 2004 )。〈線上全球公共領域?網路的潛能、實踐與限制〉,
    《資訊社會研究》,6:341-364。

施秀芬 ( 2003 )。《台灣公營廣播電台功能性之研究:以警廣交通台為例》。文化
    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敏琪 ( 2002 )。《網路建構「平民公共領域」的可能性探討:以璩美鳳光碟事
    件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夏春祥 ( 2004 )。〈尋找公共領域:論台灣社會中的新聞論述〉。李丁讚等合著,
   《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

夏家安 ( 2002 )。《網路溝通行動理論之探討:以網路核四之論述實踐為例》。中
    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允斌 ( 2004 )。《網路「公共性」的考源、批判與重建》。南華大學社會研究所
    碩士論文。


陳怡慈 ( 2001 )。《「反」公共化潮流下的公共電視公共性:以公視「圓桌論壇」
    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英 ( 2004 )。〈中國茶遐思:公共領域與信息時代〉。張立升主編,《社會學家
    茶座》,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

黃啟龍 ( 2002 )。〈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實踐〉,《資訊社會研究》,3:85-111。

黃光國 ( 2001 )。《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

黃瑞祺 ( 1998 )。〈理性討論與民主:哈伯瑪斯之溝通理論的民主涵義〉。蕭高彥、
    蘇文流主編,《多元主義》,台北:中研院社科所。

黃瑞祺 ( 1996 )。《批判社會學: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台北:三民。

黃學碩 ( 1997 )。《網際網路公共傳播內容的分析:以交大BBS站為例》。交通大
    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曹衛東 ( 2004 )。《權力的他者》。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彭芸 ( 2001 )。《新媒介與政治: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

張正修 ( 1994 )。〈國內廣電法制之分析與批判〉。江文瑜編,《媒體改造與民主
    自由》,台北:前衛。

程樹德等譯 ( 2000 )。《科學革命的結構》。臺北:遠流。〈原書Kuhn,T. [ 1970 ]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張錦華 ( 1997 )。《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

馮建三 ( 2001 )。〈從西歐公營電視模式轉化台灣電視生態〉,《當代》,163:80-84。
馮建三 ( 1995 )。《廣電資本運動的政治經濟學:析論1990年代台灣廣電媒體的
    若干變遷》。台北:唐山。

馮建三 ( 1992 )。《資訊‧錢‧權:媒體文化的政經研究》。台北:時報文化。

楊意菁 ( 2004 )。〈民意與公共性:批判解讀電視談話節目〉,《新聞學研究》,79:
    1-47。

楊惠鈞 ( 2002 )。《網路公共論壇之研究─以教育改革議題為例》。中山大學傳播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管中祥 ( 2002 )。〈從Habermas的溝通觀再思考媒體傳播過程的權力意義〉,《中
    華傳播學刊》,2:185-220。

鄭聲 ( 2004年8月16日 )。〈談話性節目綁架全民〉,《台灣日報》,第7版。

盧世祥、林育卉 ( 2004 )。《透視政論節目》。台北:廣電基金。

盧世祥 ( 2004 )。〈台灣需要『夜線』〉,《透視政論節目》。台北:廣電基金。

蕭玉玲 ( 1999 )。《檳榔西施的就業動機與價值觀取向之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      
    兒童福利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Arendt,H.( 1958 ). The Human Condition.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urran,J.( 2000 ). Rethinking media and democracy. In James Curran and Michael      
    Gurevitch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Third Edition. London: Arnold.

Curran,J.(1995 ).Crisis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A reappraisal.In Blumler ( eds. )
    ( 1995 ) Crisis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London: Routledge.

Dahlgren,P.( 2001 ).The public sphere and the Net:Structure,Space,and 
    Communication.In Bannett,W. and Entman,R.( eds. ).Mediated politics:
    Communication in the future of democrac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hlgren,P.( 1995 ). Television and the Public Sphere.London:Sage.

Dewey,J.( 1954 ). 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Chicago:Swallow Press.

Garnham, N.(1986). Media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Golding, P., Murdock,G., and
    Schlesinger, P.(eds.). Communicating Politics: Mass Communications and the 
    Political Process. New York: Holmes & Meier.

Habermas,J.( 1975 ). Legitimation Crisis.Boston:Beacon Press.


Habermas, J.( 1979a ).The public sphere. In Armand Mattelart and Seth Siegelaub
    (eds.),Communication and Class Struggle, Volume1. New York: IG/IMMRC.

Habermas,J.( 1979b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Boston:Beacon 
    Press.

Habermas,J.( 1984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 1. Boston:Beacon 
    Press.

Habermas,J.( 1987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 2. Boston:Beacon 
    Press.

Habermas,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Cambridge,
    Mass.:MIT Press.

Habermas, J.( 1996 ). Between Facts and Norms: 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Cambridge: Polity Press. 

Habermas,J.( 1999 ). The Inclusion of the Other:Studies in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Polity Press.

Murdock,G.( 2000 ). Talk shows:democratic debates and tabloid tales.In Wieten,Jan,
    Murdock,Graham,and Dahlgren,Peter (eds.)( 2000 ) Television Across Europe:
    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London:Sage.

Murdock, G.( 1999 ). Rights and Representations: Public Discourse and Culture 
    Citizenship. In Jostein Gripsrud (eds.). Television and common knowledge. 
    London:Routledge.

Murdock,G. & Golding.P.( 1989 ). Information Poverty and Political Inequality:
    Citizen in the Age of Privatized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9(3): 180-195.

Mcnair,B. & Hibberd,M. & Schlesinger,P. ( 2002 ). Public Access Broadcasting and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in the Age of Mediated Politics. Journalism Studies,
    3,407-422.

Sparks,C.( 2001 ). The Internet and the global public sphere. In Bannett,W. and 
    Entman,R.( eds. ).Mediated politics:Communication in the future of democrac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