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706201420180600
DOI 10.6846/TKU.2014.01123
論文名稱(中文) 新北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與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相關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Discipline Styles and School Bullying Behaviors among 5th and 6th-grad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Leadership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林亨銘
研究生(英文) Heng-Ming Lin
學號 70172008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17
論文頁數 13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薛雅慈
委員 - 吳清基
委員 - 洪啟昌
關鍵字(中) 國民小學學生
教師管教方式
校園霸凌行為
關鍵字(英)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eachers’discipline style
school bullying behavior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針對新北市國民小學學生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與學校校園霸凌之關係做調查,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並以新北市五、六年級學生為調查對象,選取樣本600人,所填答的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t 檢定及皮爾遜積差相關加以分析驗證假設。
本研究主要發現:
一、新北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較常採用支持型與協商型管教方式,較少採用放任型管教方式。
二、新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生知覺教師採用放任型和強迫型管教方式與校園霸凌行為高於五年級學生。
三、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知覺女性導師較常採用支持型、協商型管教方式,男性導師較常採用強迫型管教方式。
四、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知覺導師任教年資5-未滿15年較常採用支持型、協商型管教方式;導師任教年資未滿5年較常採用放任型和強迫型。
五、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導師較常採用支持型、協商型管教方式,學生較不易遭受霸凌行為,高年級導師較常採用放任型、強迫型管教方式,學生較容易遭受霸凌行為。
六、新北市國小六年級學生受霸凌知覺高於五年級學生。
七、新北市高年級導師任教年資未滿5年的學生受霸凌知覺高於任教年資5-未滿15年。
八、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導師採用支持型、放任型及強迫型對校園霸凌行為影響較大。
最後,根據上述的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供學校行政單位、國小教師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英文摘要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Discipline Styles and School Bullying Behaviors among 5th and 6th-grad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Elementary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The study uses questionnaire as a research tool and 5th and 6th-grade students in New Taipei City as the research respondents. We selected 600 questionnaires from these 5th and 6th graders and analyzed the data statistics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way ANOVA, t-test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5th and 6th-grade students in New Taipei City percept that the teachers tend to be less permissive, and more supportive and negotiating.

2.6th graders in New Taipei City feel that the students tend to be bullied by peers if the teachers adopt compulsive and permissive disciplinary manners than fifth graders.

3.5th and 6th-grade students in New Taipei City aware that the female teachers more often adopt supportive and negotiating disciplinary manners, while the male teachers use compulsive disciplinary manners more.

4. 5th and 6th-grade students in New Taipei City percept that the homeroom teachers teaching 5to 15yearstend to use supportive and negotiating disciplinary manners, yet the teachers whose service year under 5 years usually adopt compulsive and permissive disciplinary manners.

5. The pupils are less likely to suffer bullying if the 5th and 6th-grade teachers in New Taipei City 
adopt supportive and negotiating disciplinary manners.However; the pupils are more likely to 
suffer bullying if the teachers adopt compulsive and permissive disciplinary manners.

6. In New Taipei City,6th-grade students whose awareness of bullying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5th-grade students.

7. If the homeroom teachers’ teaching years are less than 5 years, their pupils’ awareness of bullying 
are higher than those whose teachers’ are teaching 5 to 15 years. 

8.There ar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school bullying behavior when the homeroom teachers adopt 
compulsive and permissive disciplinary manners. 

The research results were further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and, according to the discussion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school administrative units,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教師管教方式相關理論與探討	13
第二節	 校園霸凌行為之相關研究	35
第三節	 校園霸凌行為與教師管教方式之相關研究	4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3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56
第三節	 研究工具	58
第四節	 實施程序	75
第五節	 資料處理	76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79
第一節	 教師管教方式量表現況分析	79
第二節	 校園霸凌行為量表現況分析	83
第三節	 教師管教方式之差異分析	86
第四節	 校園霸凌行為之差異分析	93
第五節	 教師管教方式與校園霸凌行為之相關性	10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5
第一節	 結論	105
第二節  建議	108
參考文獻	111
一、中文部分	111
二、英文部分	116
附錄一 專家效度問卷	117
附錄二 預試問卷	126
附錄二 預試問卷	130
表2-1教師管教理論彙整表	15
表2-2教師管教方式國內相關研究分析摘要	27
表2-3校園霸凌的定義彙整表	36
表2-4校園霸凌國內相關研究分析摘要	43
表2-5校園霸凌行為與教師管教方式相關研究分析摘要	49
表3-1預試問卷調查抽樣統計表	57
表3-2分層樣本分配情形	58
表3-3協助審閱問卷專家名單	59
表3-4學生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調查問卷各題參考來源一覽表	60
表3-5學生知覺校園霸凌調查問卷各題參考來源一覽表	61
表3-6 教師管教與校園霸凌問卷初稿內容架構圖	63
表3-7 教師管教方式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67
表3-8 校園霸凌行為行為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68
表3-9 教師管教方式量表KMO及Bartlett's檢定結果	70
表3-10 教師管教方式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表	71
表3-11 校園霸凌行為量表KMO及Bartlett's檢定結果	72
表3-12 校園霸凌行為量表之因素分析摘要表	73
表3-13 教師管教方式量表之信度分析摘要表	74
表3-14 校園霸凌行為量表之信度分析摘要表	74
表4-1 基本資料次數分配表	79
表4-2 教師管教方式量表現況之描述性分析	79
表4-3 教師管教方式量表逐題之描述性分析	81
表4-4 校園霸凌行為量表現況之描述性分析	83
表4-5 校園霸凌行為量表現況之描述性分析	84
表4-6 年級在教師管教方式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87
表4-7 性別在教師管教方式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87
表4-8 手足數在教師管教方式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88
表4-9 導師性別在教師管教方式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89
表4-10 導師年齡在教師管教方式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90
表4-11 導師任教年資在教師管教方式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92
表4-12 基本變項在教師管教方式量表上之差異彙整表	93
表4-13 年級在校園霸凌行為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94
表4-14 性別在校園霸凌行為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95
表4-15 手足數在校園霸凌行為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96
表4-16 導師性別在校園霸凌行為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97
表4-17 導師年齡在校園霸凌行為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98
表4-18 導師任教年資在校園霸凌行為上之差異分析摘要表	100
表4-19 基本變項在校園霸凌行為量表上之差異彙整表	101
表4-20校園霸凌行為與教師管教方式之相關係數表	103

圖  次
圖1-1 研究實施流程圖	10
圖3-1 研究架構圖	5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毓吟(2007)。國中生知覺父母、教師管教方式與其憂鬱情緒之相關研究。中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王俞文(2009)。國小校園安全氣氛、社會支持與高年級學生霸凌受害經驗之相關研究。私立南台科技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朱鈺雲(2013)。教師管教方式、親子關係、同儕關係與學習適應─以新北市某國小為例。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卷肯(2013)。國小學生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與同儕關係對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之影響。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雅君(2010)。嘉義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被霸凌現況行為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臺北:五南。
吳明隆(2009)。 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臺北: 五南。
吳紋如(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受霸凌知覺及反應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吳銘祥(2007)。當孩子遇上霸凌。師友月刊師友月刊,第 479 期,45-49。
吳詩琳(2010)。國小學童人格特質、校園霸凌與網路霸凌關係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市。
吳統雄(1984)。電話調查:理論與方法。臺北:聯經。
林芸醇(2010)。國小學童知覺教師管教方式、班級氣氛與利社會行為關係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項爵(2010)。父母教養型態、教師管教方式與國小高年級學生霸凌行為之相關探討。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素玲(2012)。臺中市國民小學學童知覺父母教養方式、教師管教方式與其挫折容忍力之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瑞英(2011)。國小學生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芳薇(2013)。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校園霸凌行為之相關。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雅萍&任慶儀(2011)。國中校園學生霸凌現象之個案研究:以丁丁國中為例。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期刊,2,247-282。
邱珍琬(2001)。國小校園欺凌行為與教師對應策略。屏東師院學報,15,41-80。
邱心怡(2007)。國民中學教師管教方式與學生人權態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雅玲(2009)。國小教師管教方式與學生人權態度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臺北:五南。
邱錦堂(2002)。國中導師信念、班級經營策略對班級經營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福源、黃德祥(2002)。國中校園欺凌行為與學校氣氛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報,2,37-84。
洪福源(2003)。校園欺凌行為的本質及其防治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10,88-98。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4)。國小兒童校園霸凌(bully)現象調查報告。臺北市: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7)。兒童校園「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2009年3月28日,取自http://www.children.org.tw/database_report.php?id=204&typeid=4&offset=0
兒童福利聯盟(2011)。2011年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調查報告。臺北: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
會。
胡興(2011)。澎湖縣國民小學教師管教方式與學生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旻儀、王鍾和(2008)。「教師管教方式量表」之編製及模式之驗證研究。測驗學刊,55,3,611-633。
孫旻儀(2005)。國中教師管教方式與學生在校行為表現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涂顥馨(2013)。嘉義縣市高職教師知覺校園霸凌行為及其處置方式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徐筱嵐(2011)。新北市國小教師對校園霸凌行為認知與態度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麗芬(2012)。國小五年級學生對於校園霸凌事件之覺察-以台中市某國小為例之初探研究。亞洲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教育部(2012)。校園霸凌防治準則。教育部防治校園霸凌專區。引自https://csrc.edu.tw/bully/rule_view.asp?Sno=1542
陳如瑾(2011)。高雄市國小教師班級經營策略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陳彥文譯(2011)。霸凌不要來-十招教孩子遠離霸凌(原書Sherryll Kraizer ,Phd)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出版,臺北。
陳若男(1993)。兒童手足關係與友誼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郁瑾(2010)。台北市高中職學生校園霸凌行為與學校獎懲、導師領導、父母管教關係之研究。銘傳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婉英(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教師管教方式、社會興趣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慧如(2004)。自我控制;青少年自我中心與偏差行為之關係。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郭惠玲(2009)。國小學童人格特質、親子關係與霸凌行為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張佩翔(2009)。國中校園霸凌行為與教師處理方式之研究。私立靜宜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志弘(2010)。高雄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生命態度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黃梅嬌(2005)。以符合對話教學精神之生命教育課程改善學生言語霸凌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妙玟(2007)。父母管教方式、收看暴力電視節目與校園霸凌之相關研究-以  臺北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郁珉(2009)。國中生人格特質、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黃家燊(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內外控信念、父母及教師管教方式與焦慮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海瑛(2013)。臺北市國小學童母親與級任教師管教方式對學習行為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賀欣音(2010)。學生之決學校支持與學生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國中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葉秀怡(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校園霸凌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北及金門地區學生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事業創新經營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宜學(2008)。臺南市國小高年級學生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管所學校經營與管理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葉秀怡(2011)。國小高年級學童校園霸凌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以台北及金門地區學生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事業創新經營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鄧煌發(2007)。校園安全防護措施之探討-校園槍擊、校園霸凌等暴力事件之防治。中等教育,58(5),8-29。
劉珈伃(2012)。新北市國小高年級學童校園霸凌行為之研究。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劉炘衢(2009)。國小校園霸凌現況與防治教育需求調查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蔡靜思(2012)。國小高年級學童人格特質、父母教養方式與校園霸凌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黎素君(2006)。國小校園欺凌行為重複被害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鍾清龍(2013)。校園霸凌事件之危機反應研究。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藍珮君(2006)。國中女生關係攻擊行為及意圖歸因、友誼品質、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二、	英文部分                
Clarles,C.M.(1999).Building classroom discipline (6th ed).New York:Longman.
Olweus, D. (1978). Aggression in the schools: Bullies and whipping boys. Washington,D.C.: Hemisphere (Wiley).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