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706201412093900
DOI 10.6846/TKU.2014.01109
論文名稱(中文) 新北市國民小學健康體適能與體育教學之推動及其問題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itle of Thesis: A Study on Fitnes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for Elementary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Implementation and Problem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Leadership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林國榮
研究生(英文) Kuo-Jung Lin
學號 70172025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15
論文頁數 14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瑩
委員 - 楊國賜
委員 - 薛雅慈
關鍵字(中) 新北市
國民小學體育教師
健康體適能
體育教學
關鍵字(英) New Taipei C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hysical Fitness
Physical Educ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文獻探討及文件分析法為輔,探討新北市國民小學健康體適能與體育教學之推動及其問題,本研究主要目的有:
一、瞭解新北市國民小學體育教師對學生健康體適能之看法。
二、瞭解新北市國民小學體育教學之推動情形。
三、瞭解新北市國民小學學生健康體適能與體育教學之關係。
四、探討新北市國民小學體育教學面臨之問題與可改善之策略。
五、探討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對目前學生健康體適能與體育教學的看法。
六、根據研究發現,提出未來可供我國國民小學體育教學改善之建議。
本研究之問卷調查,係採分層隨機抽樣的方式,針對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體育教師進行調查,回收有效樣本共208份,回收率為95%。調查所得資料採用SPSS20.0統計分析軟體進行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多元迴歸分析、統計考驗水準。
本研究之主要結論可歸納如下:
一、體育教師對國小學生健康體適能大致持正面評價。
二、體育教師對國小學生運動習慣的認知,以「學生具備基本運動技能」為主,對「學生能維持規律運動習慣」題項則看法較為保留。
三、體育教師對學生體育態度的看法,傾向於「學生樂於在體育課時間參與體育活動的練習」,但對「學生願意在體育課外,參加各類體育技能之訓練」此題項之支持度較低。
四、多數體育教師表示能透過體育教學,建立學生正確的運動觀念,但體育教師表示「在上體育課,能夠滿足所有學生運動的興趣與需求」者不多。
五、大多數體育教師表示在體育教學實施中,能隨時注意學生體能狀態,並隨時調整教學方式;但較少體育教師回答會在教學實施中使用流行的運動項目,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教師大多數都表示在上體育課時,會讓學生了解及遵守運動競賽的規則;但對「學校提供的體育活動場所,良好、充分及便利」此題項的支持度最低。
七、體育教師反應在體育教學上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國民小學「運動場所空間不足」,其次是「學生平日在家無法維持規律的運動習慣」。
八、對國小體育教學應改善的事項,以回答「爭取家長支持,協助學生在家亦能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之教師最多,其次為「改善學校的體育場所及器材設備」。
九、不同背景體育教師對國小學生健康體適能的看法及體育教學雖會因性別、年齡、擔任職務、教育背景、曾否擔任體育團隊的指導老師等而略有差異,但差異未達顯著水準。
最後,本研究依據所獲結論,分別針對教育行政主管單位、學校行政主管、體育教師、家長、學生及後續研究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mainly, via adopting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s well as literature review and document analysis, aims to explore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studen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The purposes of the study include:
1. To understand the perceptions of teachers towards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2. To review the implement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s.
3.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fitnes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4. To explore problems faced in the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trategies adopted correspondingly.
5. To understand the view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E teachers in short) towards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s.
6. To propose suggestions usefu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the future.
219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to the PE teachers in elementary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vi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208 valid questionnaires, with a valid response rate of 95% were obtained finally.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The PE teachers mostly held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2. As to perceptions of the PE teachers concerning students’ exercise habits, “students with basic exercise skills” gained the highest degree of recognition, whilst “students with regular exercise habits”, the least.
3. As to the perceptions of the PE teachers concerning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s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ar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the exercise in PE class” gained the highest degree of recognition, whilst “students ar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the training for sports skill outside the PE class”, the least.
4. As responded by the PE teachers, majority of them were able to establish correct concept of students towards exercise through physical teaching, but few of them were able to meet students’ diversified interests and needs in their PE classes.
5. As responded by the PE teachers, majority of them were able to adjust their teaching methods in accordance with students’ physical situation in their classes, but few of them were able to adopt popular or fashionable sports to attract or raise students’ interests in their classes.
6. As responded by the PE teachers, majority of them were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about the competition rules of the games, but few of them think that their schools provided good, sufficient and convenient sport grounds or gymnasium.
7. As responded by the PE teachers, the problems of physical education faced by elementary schools in New Taipei City, “the inadequate provision of sport grounds or gymnasium” was the most serious one, then  “students are not able to maintain regular exercise habits at home”, next.
8. As responded by the PE teachers, majority of them named “to gain the support of parents to assist their children to maintain regular exercise habits at home” as the top priority work need to be don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and the next priority was the improvement of sports grounds,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s.
9.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erceptions of the PE teachers towards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in terms of their personal traits, such as gender,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present post, and working experiences in being the sport trainers, etc..
 Finally, related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proposed for the reference of the policy reform in the futu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7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體適能相關理論	9
第二節 我國體育政策之推動	24
第三節 我國體育教學實施情況	43
第四節 相關研究及文獻分析	5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6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4
第二節 研究工具與假設	6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75
第四節 實施程序	77
第五節 資料處理	78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82
第一節 樣本特性分析	82
第二節 不同背景體育教師國民小學學生體適能之差異分析	90
第三節 不同背景教師國民小學體育教學情形之差異分析	97
第四節 教師對國小學生體適能看法與體育教學情形之相關與預測分析	104
第五節 綜合討論分析與主要研究發現	10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2
第一節 結論	112
第二節 建議	114
參考文獻	118
中文部分	118
英文部分	124
附錄3-1	125
附錄3-2	130
附錄3-3	140
附錄3-4	145
 
表次
表2-1 不同學者對「體適能」定義摘要表	9
表2-2 健康體適能與競技體適能的比較表(A)	11
表2-3 健康體適能與競技體適能的比較表(B)	11
表2-4 體適能教學模式課程規畫概念說明表	52
表3-1 本研究問卷內容效度諮詢學者專家名單	66
表3-2 專家內容效度分析表	66
表3-3 「新北市國民小學健康體適能與體育教學之研究」預試之項目分析	69
表3-4 「新北市國民小學健康體適能與體育教學之研究」預試之信度分析	71
表3-5 國民小學「對國小學童體適能的看法」問卷之正式題目	72
表3-6 國民小學「體育教學情形」之正式題目	73
表3-7 國民小學「體育教學面臨的問題及改善策略」之正式題目	74
表3-8 新北市九大分區國民小學普通班班級數	76
表3-9 本研究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各分層抽樣學校數摘要說明	77
表3-10 正式問卷發放、回收狀況摘要表	77
表4-1 受試樣本「個人基本特性	84
表4-2 國小體育教師對學童體適能的看法	85
表4-3 國民小學體育教學情形	88
表4-4 受試樣本認為「目前國民小學體育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	89
表4-5 受試樣本認為「目前國民小學體育教學應改善的事項」	89
表4-6 全體受試者之「影響學生體適能的最主要因素」現況表	90
表4-7 受試樣本認為「影響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最主要的因素	90
表4-8 在不同地區學校任教樣本對國民小學學生體適能看法t考驗分析	91

表4-9 在不同學校規模任教教師在國小學生體適能看法之差異分析	91
表4-10 不同性別教師對國民小學學生體適能看法t 考驗分析	93
表4-11 不同年齡教師在國民小學學生體適能看法之差異分析	93
表4-12 擔任不同職務教師在國民小學學生體適能各層面之差異分析	94
表4-13 不同教育背景教師在國民小學學生體適能各層面之差異分析	95
表4-14 體育課教學年資不同之教師在國民小學學生體適能各層面之差異分析	96
表4-15 曾否擔任指導老師對國民小學學生體適能各層面t 考驗分析	97
表4-16 不同學校所在地教師對國民小學體育教學情形各層面t考驗分析	98
表4-17 在不同學校規模任教教師在國民小學體育教學情形各層面之差異分析	99
表4-18 不同性別教師對國民小學體育教學情形各層面t 考驗分析	100
表4-19 不同年齡教師在國民小學體育教學情形各層面之差異分析	100
表4-20 擔任不同職務在國民小學體育教學情形各層面之差異分析	101
表4-21不同教育背景教師在國民小學體育教學情形各層面之差異分析	102
表4-22 不同體育課教學年資教師在國民小學體育教學情形各層面之差異分析	103
表4-23 曾否擔任指導老師對國民小學體育教學情形各層面t 考驗分析	104
表4-24 教師對學生體適能看法與體育教學情形各層面相關情形	104
表4-25 體育教學情形整體層面對整體體適能看法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105
表4-26 體育教學情形整體層面對整體體適能看法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105

 
圖次
圖2-1 影響身體健康的因素	16
圖2-2 終生體適能學習進階梯	19
圖2- 3 健康連續圖	21
圖2-4 國民體育委員會時期(1949~1972)中央與地方體育行政組織關係圖	28
圖2-5教育部體育司時期(1973~1997年)中央與地方體育行政組織關係圖	30
圖2-6行政院體委會與教育部體育司並存時期(1998~2012)中央與地方體育行政組織關係圖	32
圖2-7 學校一般體育發展向度圖	45
圖3-1 研究架構圖	64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文貞(2001)。肥胖與非肥胖國小學生身體活動量與健康體適能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方進隆(1991)。臺北市國中女生體型及體能狀況調查研究。健康促進國際研討會資料彙編,46-47。
方進隆(1997)。健康體能的理論與實際。臺北:漢文。
王文豐(2001)。臺北市國小學生生活壓力與其身體活動量及健康體適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俊權(2013)。教育部體育司的作為與績效,國民體育季刊,173,42(1)。
王靖鑫、林國棟(2013)。我國中央體育組織的沿革,國民體育季刊,173,42(1)。
江良規(1968)。體育學原理新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1)。體育法規彙編。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吳文忠(1981)。中國體育發展史。臺北市:三民書局。
吳志超、劉紹曾、曲宗湖(1993)。現代教學論與體育教學。北京:人民體育。
吳萬福(1982)。體育課與體育教師。國民教育,24(5),3-5。
吳萬福(1992)。體育教育的心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吳萬福(1990)。體育教學研究的意義與方法。國民體育季刊,19(2),8-15。
宋維煌(2003)。學校體育活動規劃與經營。學校體育雙月刊,77,21-26。
李文田(1996)。體育課程的設計模式及價值取向。臺灣省學校體育,6(5),42-48。
李彩華(1998)。臺北市國中生身體活動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勝雄(譯)(2001)。體適能教學-策略與應用。臺北市:五南圖書。
沈志強(2004)。國民小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沈桂枝(1995)。國民小學教師體育教學決定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卓俊辰(1986)。體適能-健身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卓俊辰(1992)。體適能—健身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何茂松(2013)。學校體育發展現況與瞻望。教師天地,186,6-12。
周宏室、潘義祥(2005)。運動教育學的課程理論。載於周宏室(主編),運動教育學,105-144。臺北:師大書苑。
林加淇(2006)。初任體育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一以臺中縣國民中學為例。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林正常(1997)。體適能的理論基礎。46-59。臺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林晉利(2002)。體能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國民體能推廣教室指導員講習會,1-12。
林國棟(2010)。我國中央體育行政組織發展紀實。國民體育季刊,39(4),6-13。
林貴福(1993)。國小體育實務。臺北:心理出版社。
林貴福、盧淑雲(1998)。認識健康體能。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貴福、盧淑雲(2003)。健康與體育課程理論與活動設計。臺北市:冠學文化。
林興兆(2001)。國小教師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統整態度之調查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國棟(2011)。我國中央體育行政組織發展記實。國民體育季刊,164,39(4)。
洪嘉文(2000)。學校體育再造之探討。體育學報,29,59-70。
洪嘉文(2003)。學校體育之未來發展。學校體育,13(2),5-13。
徐元民(2001)。五十年來中央政府體育行政組織沿革。國民體育季刊,30(3),10-12頁。
徐志輝(1996)。朝陽技術學院八十三學年度二技與四技一年級學生的體能差異比較研究。朝陽學報,1,283-293。
殷肖箴(2000)。怎樣幫過胖兒減肥。臺北市:金菠蘿文化。
翁志成(2003)。運動競賽。臺北市:師大書苑。
高鳳山、何祖新、魏有為、趙建強(1992)。課堂、教授、示範體育教學A.B.C。北京:人民體育。
張秋煉(2000)。臺北市石牌國小體育課教學對健康體適能影響之探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耿介(1994)。體育教材的價值與特性。臺灣省學校體育,4(3),50-53。
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站。2002年,取自http://teach.eje.edu.tw/
教育部(1984)。體育大辭典。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主編。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1997)。提升國民體能計畫肢體適能檢測實施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9)。教育部提昇學生體適能專案計畫-加強轉學各級學生體適能社區介入獎助計畫報告表。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教育部(2011)。99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3)。體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中華民國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1974)。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市:正中書局。
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網站(2002)。取自http://teach.eje.edu.tw/
許月娥(2003)。跑走教學活動對國小學童健康體適能的影響。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義雄(1992)。欣聞學校體育整建計畫。學校體育雙月刊2(6),4-5頁。
許義雄(2010)。我國學校體育現況與展望。臺北市︰教育資料館。
許樹淵(1999)。運動科學導論。臺北市:偉彬體育研究社。
許樹淵(2000)。運動科學導論。臺北市:師大書苑。
郭宜禎(2009)。兩所國小學童、體適能與學業成就關係。國立臺灣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木金(2009)。國民小學教師領導技巧,班級經營策略與教學效能之關係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教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仲義(2000)。運動時數對國民小學學童健康體適能的影響。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俊忠(1994)。體適能指導手冊。臺北市:中華民國有氧體能運動協會出版。
陳俊忠(1997)。體適能與疾病預防。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93-97。
陳桂蘭(2002)。一位資深環境教育教師專業發展歷程之探索。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陳進祿(2000)。國小學生體育態度認同傾向及差異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國立臺灣體育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陳鎰明(1993)。不同學群對體育目標認同傾向之差異研究。雲林技術學院學報,3,101-120。
陳鵬仁、卓俊伶 (2005)。兒童身體活動量與同儕關係。臺灣運動心理學報,7,103-113。
曾瑞成(2000)。我國學校體育政策之研究(1949-1997)。國立體育學院博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曾瑞成(2004)。學校體育活動與運動競賽的經營策略。學校體育,14(6),42-48。
湯善森(2005)。體適能對生活品質的影響。政大體育季刊,17,79-90。
黃奕清(1997)體適能與全人健康。載於方進隆(主編),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 32-43。臺北市: 師大體研中心。
黃國義(1985)。理想的體育教師。臺北市:體育出版社。
黃榮宗(1998)。國小體育的省思。國教世紀,181,25-28。
黃煌能(2003)。學童餐與課後運動對體適能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國賜(1992)。提昇教師的專業知能與地位。現代教育,7(6),15-21頁。
楊裕隆(1998)。臺大學生體育態度之研究。大專體育,36,112-118。
溫在成(2007)。屏東縣國小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教學反省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體育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葉憲清(1986)。大專興趣分組體育課教學行政與研究。高雄:復文。
葉憲清(1993)。體育教學目標與內容。國民體育季刊,23(4),63-70。
廖智倩(2000)。小學體育教師體育目標認同傾向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臺灣省教育廳(1994)。中小學體育教師手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主編。臺北市:師大體研中心。
趙肇宗(1990)。體育教學分析。國民體育季刊,85,39-49。
趙麗雲(2003)。新世紀體育思索。臺北市: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劉立宇(1995)。國小高年級學生運動頻數對體適能的影響。體育學報,20,433-442。
劉仲成(1996)。南投縣國小教師體育教學態度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劉宏裕(2010)。中央政府體育運動組織再造之我見。國民體育季刊,39 (4),21-25。
劉照金 (2010)。我國中央與地方體育行政組織發展之關係。國民體育季刊,39(4),14-20。
潘義祥(1998)。國小教師體育教畢目標與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潘義祥、周宏室(1999)。臺北縣國小教師體育教學目標覺知之研究。體育學報,27,31-42。
潘義祥(2003)。國民小學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教師自我效能、教學承諾與教學實踐。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桃園。
蔡宇之(1998)。減肥長快長高。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蔡玫君(2004)。臺北縣國小教師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專業發展現況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長啟(1994)。我國體育政策回顧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23(1),6-9。
蔡貞雄(1989)。國小體育教學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蔡貞雄(1987)。兒童喜歡上體育課—國小體育教學的檢討與改進。國教之友,39(3),4-10。
蔡貞雄(1995)。1995中日韓國小體育學術研討會報告書。國立臺北師範學院體育系研習會成果報告,52-68。
蔡禎雄(1992)。我國體育行政組織發展史。國民體育季刊,21 (1),18-42。
鄭武信(2003)。國小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師專業知能之分析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鄭榮源(1991)。國民小學體育教學實況調查研究。省體專學報,19,95-111。
盧慧凌(1998)。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工作價值與任教意願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戴仁山(2000)。臺北縣國小教師體育課任教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謝在明、林政德(民75)。臺灣省國民小學體育循環式教學實施概況研究。體育學報,8,129-148。
謝錦城(1998)。運動、體適能與健康的認知。國民體育季刊,27(2),20-26。
簡毓玲(2000)。國民小學校長教學視導對教師教學效能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曜輝(1994)。我國體育政策回顧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23(1),4-5。
藍金香(1997)。臺北市國小教師對體育課程價值取向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闕月清(1999)。體適能課程活動設計。臺灣省學校體育,9(3),28-33。
羅映清、劉紹曾、曲宗湖、萬德光、孫耀鵬(1990)。學校體育。北京:北京體育出版社。
蘇維杉 (2010) 。我國體育行政組織文化與組織策略。國民體育季刊,39(4),26-32。 
英文部分
ACSM(1992). Streching: The Safe Way to Improve Flexibility in Fitness Book.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Bouchard, C., & Shephard, R. J. (1994). Physical activity, fitness, and health: The model and key concepts. In Bouchard, R. J. Shephard, & T. Stephens (Eds.). Physical activity, fitness, and health-international proceedings and consensus statement (p77-88). Champaign, IL: Humen Kinetics. (Eds.).
Corbin, C. (1987). Physical fitness in the K-12 curriculum: Some defensive solutions to perennial problems.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58 (7), 49-54.
Corbin, .C.B. (1991).Concepts of physical fitness. Kerper Boulevard.Dubuque,IA:Wm.C. Brown Publishers.
Fox, E.L. (1986). Sport Physiology. (2nd ed). New York: Saunders.
Joycerm, M. H., & Connie, L. B. (1992).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for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Dubuque, IA: Wm. C. Brown Publishers.
Lamb, D.R. (1984). Physiology of Exercise: Responses and adaptations (2nd ed).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Pate, R.R. (1988). The evolving definition of fitness. Quest. 40, 174-179.
Pate, R.R., & Dowda, M., & Ross, J.G. (1990).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physical fitness in America children. American Journal of Diseases of Children, 144, 1123-1129.
Piaget, J. (1970). Science of education and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New York,  Orion.
Shephard, R.J. (1995). Physical activity, fitness, and health: the current consensus. Quest, 47, 288-303.
Stucky-Ropp R.C.& Dilorenzo(1993).Determinants of exercise in children.Prevention Medicine ,22, 880-899.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