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706201322421400
DOI 10.6846/TKU.2013.01147
論文名稱(中文) 「評量回饋」對國中八年級學生數學科學習態度、學習策略、自我效能之影響
論文名稱(英文) The Effect of“Assessment Feedback”on Students’Mathematics Learning Attitude, Learning Strategy and Self-efficacy for 8th Grade Studen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1
學期 2
出版年 102
研究生(中文) 黃翰偉
研究生(英文) Han-Wei Huang
學號 79873013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3-06-17
論文頁數 11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蔡秉燁
委員 - 廖遠光
委員 - 何俐安
關鍵字(中) 評量回饋
S-P學習診斷表
學習態度
學習策略
自我效能
關鍵字(英) Assessment Feedback
S-P learning diagnostic table
Learning attitude
Learning strategies
Self-efficac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評量回饋」模式對學生數學的學習態度、學習策略及自我效能之影響。研究方法採準實驗研究法,以新北市某國中八年級兩個班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挑選其中一班為實驗組(32人),於數學科單元測驗後施行「評量回饋」,透過S-P學習診斷表分析學生屬於何種作答組型,並根據S-P學習診斷表的分析結果,對個別學生的迷思概念與錯誤題型,運用研究者自編的「個別試卷」進行「評量回饋」;另一班為對照組(30人),每次數學科單元測驗後施行傳統講述檢討,對測驗難題進行全班性的講解與分析。教學實驗為期六週,實驗前後均實施學習態度、學習策略及自我效能的測量,研究工具分別為數學學習問卷與個人擬題試卷。回收問卷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共變數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成對樣本T檢定統計方法進行數據分析,比較兩班學生在數學學習態度、學習策略與自我效能上的改變情形。
本研究經實驗後,得到以下結論:
1.接受不同回饋模式,在學習態度「自我認識」、「學習慾望」表現達顯著差異;「學習方法」、「學習計畫」、「學習習慣」、「學習過程」表現未達顯著差異。
2.接受不同回饋模式,在學習策略「批判思考」表現上達顯著差異;「演練策略」、「組織與精緻化」、「監控策略」、「調整策略」、「計劃策略」、「努力策略」、「時間與環境經營」、「他人支持策略」表現未達顯著差異。
3.接受不同回饋模式,在自我效能「堅持努力」、「言語說服」、「任務達成」、「精熟經驗」、「替代性經驗」、「身心狀態」、「學習環境」表現未達顯著差異。
4.接受「評量回饋」模式,在學習態度「自我認識」、「學習計畫」表現達顯著差異;在「學習慾望」、「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過程」表現未達顯著差異。
5.接受「評量回饋」模式,在學習策略「監控策略」、「努力策略」表現達顯著差異;在「演練策略」、「組織與精緻化」、「批判思考」、「調整策略」、「計劃策略」、「時間與環境經營」、「他人支持策略」表現未達顯著差異。
6.接受「評量回饋」模式,在自我效能「替代性經驗」表現達顯著差異;在自我效能「堅持努力」、「言語說服」、「任務達成」、「精熟經驗」、「身心狀態」、「學習環境」表現未達顯著差異。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assessment feedback” on students’ mathematics learning attitude, strategy and self-efficacy in two classes of 8th  grade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The research subjects are students from two seventh-grader classes by using 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 at a New Taipei City Junior High School.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32 students was appointed randomly out of two classes. After mathematics tests on each chapter, the students were given “Assessment Feedback” pedagogy and then analyze students by applying S-P learning diagnosis chart. Their answers were classified in the Student-Problem Chart, an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chart; the researcher then corrected their mistakes and errors by using personal quiz which was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er. 
The other class was the control group of 30 students; they were given a traditional way “Revision Pedagogy”, which were explanations and corrections of mathematics problem solving questions after of each mathematics chapter test.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lasted for six weeks; all students took a personal prelim quiz and questionnaire on mathematics learning attitude, strategy and self-efficacy both pre- and post-experiment. The research tools were mathematical learning questionnaire and personal prelim quiz. 
At last the one-way ANOVA was adopt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and changes of two classes on their mathematics learning attitude, learning strategy and self-efficacy. The major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the following:
1.The results of students who accepted different forms of feedback in self-awareness and learning ambition under the learning attitude perspective showed an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results under the performance perspective, learning method, scheme, habit and manner were insignificantly.
2.The results of students who accepted different forms of feedback under learning strategy perspective in critical thinking have presented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But drill practice strategy, organization and delicacy, monitoring strategy, adjustment strategy, scheme strategy, effort strategy, time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upporter strategy have not shown a notable difference.
3.The results of students who accepted different forms of feedback under self-efficacy perspective in effort persistency, language persuasibility, task achievement, proficient experience, replacement experience, body and mind status,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have not shown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4.The results of students who accepted different forms of feedback under self-awareness perspective in self-awareness and learning scheme have presented a substantial difference. But no major differences in learning ambition, learning method, learning habit and learning manner.
5.The results of students who accepted different forms of feedback under learning strategy perspective in monitoring strategy and effort strategy have not shown major differences. In drill practice strategy, organization and delicacy, monitoring strategy, adjustment strategy, scheme strategy, effort strategy, time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upporter strategy have not shown a notable difference.
6.The results of students who accepted different forms of feedback under self-efficacy perspective in replacement experience have shown a distinguishable result. But in effort persistency, language persuasibility, task achievement, proficient experience, replacement experience, body and mind status, and learning environment have not shown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評量回饋的研究與應用	11
第二節 S-P學習診斷表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 學習態度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27
第四節 學習策略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35
第五節 自我效能的理論與相關研究	46
第三章 研究方法……………………………………………………………………………5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5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6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1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67
第四章 研究結果……………………………………………………………………………69
第一節 「評量回饋」模式對學習態度的影響	69
第二節 「評量回饋」模式對學習策略的影響	75
第三節 「評量回饋」模式對自我效能的影響	81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8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7
第二節 建議	92
參考文獻……………………………………………………………………………………94
一、中文部分	94
二、西文部分	103
附錄…………………………………………………………………………………………106
附錄一 多項式加減法學生診斷分析圖與作答組型對照圖	106
附錄二  個別試卷(一)--和的乘法公式	107
附錄三  數學學習問卷	109

表 目 錄
表2-2-1 S-P 學習診斷表於教學上相關研究之摘要表 ................... 21
表2-2-2 S-P 學習診斷表應用於數學科對師生影響相關研究摘要表 ....... 23
表2-3-1 學習態度定義表 .......................................... 27
表2-3-2 學習態度向度表 .......................................... 28
表2-3-3 數學學習態度的相關研究表 ................................ 31
表2-4-1 學習策略之意涵表 ........................................ 36
表2-4-2 學習策略向度表 .......................................... 41
表2-4-3 學習策略相關研究表 ...................................... 43
表2-5-1 自我效能之意涵表 ........................................ 47
表2-5-2 自我效能向度表 .......................................... 50
表2-5-3 自我效能與數學科學習相關研究表 .......................... 51
表3-1-1 實驗設計表 .............................................. 55
表3-4-1 學習態度分量表題數與題號對照表 .......................... 63
表3-4-2 學習策略分量表題數與題號對照表 .......................... 64
表3-4-3 自我效能分量表題數與題號對照表 .......................... 65
表4-1-1 學習態度量表之情形分析摘要表 ............................ 69
表4-1-2 學習態度量表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 71
表4-1-3 學習態度量表後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檢定摘要表 .............. 72
表4-1-4 學習態度之獨立樣本t 檢定摘要表 .......................... 73
表4-2-1 學習策略量表之情形分析摘要表 ............................ 75
表4-2-2 學習策略量表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 77
表4-2-3 學習策略量表後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檢定摘要表 .............. 78
表4-2-4 學習策略之獨立樣本t 檢定摘要表 .......................... 79
表4-2-5 實驗組學習策略量表前、後測「成對樣本t 檢定」 ............ 80
表 4-3-1 自我效能量表之情形分析摘要表 ............................ 81
表4-3-2 自我效能量表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摘要表 ................ 83
表4-3-3 自我效能量表後測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檢定摘要表 .............. 84
表4-3-4 自我效能之獨立樣本t 檢定摘要表 .......................... 85
表4-3-5 實驗組自我效能量表前、後測「成對樣本t 檢定」 ............ 85

圖 目 錄
圖2-2-1 學生診斷分析圖 .......................................... 17
圖2-2-2 試題診斷分析圖 .......................................... 19
圖3-1-1 研究架構圖 .............................................. 56
圖3-2-1 「評量回饋」對國中八年級學生數學科學習態度、學習策略、自我效
能之影響流程圖 ................................................... 59
參考文獻
毛國楠(1997)。成績回饋方式對不同能力水準國中生數學科的學習動機、學
    習策略、學習態度與學業成就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29,117-136。
王慧婕(2000)。國中學生數學自我效能、目標導向及課室環境知覺與學業尋
    助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石柳棻(2006)。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對國二學生數學學習動機、數學學習態度、
    與數學學習策略之影響。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彰化縣。
向天屏(2000)。國中小學生成就目標導向、學習策略、自我跛足策略與學業
    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市。
朱江文(2003)。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改善學童數學態度與教師成長之行動
    研究。台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在職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朱敬先(1995)。教學心理學。台北:五南。
江素女(2007)。國中生數學的學習態度與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
    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何英奇 (1989)。精熟學習策略配合微電腦化S-P 表分析診斷對學生學習效果
    的實驗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2,191-214。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臺北:商鼎。
余民寧(2002)。教育測驗與評量:成就測驗與評量(二版)。臺北:心理。
吳元良(1997)。不同數學課程、性別、社經地位的國小學生在數學態度及成
    就上比較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屏東市。 
吳武典(1971)。從心理動力學觀點談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教育文摘,615,
    5-11。
吳青蓉 (2005)。建構取向的教學在國中英語課堂實施之研究。育達學院學報,
    9,131-149。
吳信梅(2005)。S-P表於教學之運用─以高中英文課為例。淡江大學教育科
    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吳婉嫕(2006)。利用S-P表分析高中生地圖技能-以一個班級為個案研究。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登坤(2008)。嘉義縣市九年級學生校外數學補習經驗、學習態度、學習策
    略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嘉義縣。
吳碧鳳(2011)。家庭背景、數學能力與學習態度對國中生數學成就之影響分
    析-以X國中為個案。中原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縣。
吳肇明(2008)。國民小學自然科教師自編試題與學生學習狀況探討。國立屏
    東教育大學應用化學暨生命科學系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吳靜吉、程炳林(1993)。國民中小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績之相
    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6,13-39。
李濟慧(2001)。線上家教網:國中生數學學習社群。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
    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國禎(2001)。國中學生對教師有效教學行為的知覺與其學習策略、學業成
    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杜大源(2007)。中學生數學學習策略結構模型及應用規律的研究。華南師範
    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廣州市。
沈珮綺(2009)。高中學生數學自我概念、數學自我效能與數學學業成就關係
    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彰化縣。
佘麗玉(2006)。高雄縣鳳山地區國二數學科段考試題分析之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數學系研究所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周明樂(2004)。數學學習態度與學習效果之相關性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統計
    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周冠男(2003)。國三學生改善數學學習態度之行動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數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邦傑 (1995)。我國國小、國中、高中學生學習及讀書策略之比較分析。
    測驗年刊,42,349-370。
林孟嫻(2007)。國小學童小數加減表現之研究-以S-P表與次序理論分析為 
    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林宜靜(2012)。應用S-P 表於學習回饋對國小數學學業成就、學習態度、自
    我調整學習之影響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
    版,新北市。
林怡如(2003)。綜合高中學生數學焦慮、數學自我效能與數學學業成就之關
    係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
    林縣。
林建平(1995)。如何激發兒童的內在學習動機。初等教育學刊,4,211-224
林清山(2009)。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東華。
林慧婷(2010)。線上S-P學習診斷表評量系統對學生自我評量影響及教師應
    用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寶貴、錡寶香(1992)。高職階段聽障學生學習態度、成就動機及其學業成
    就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學刊,8,17-32。
林懿文(2010)。電腦適性化測驗及適性化補救教學系統之成效。雲林科技大
    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縣。
林清山(1997)。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臺北:遠流。
林清山,程炳林(1996)。國中生自我調整學習因素與學習表現之關係暨自我
    調整的閱讀理解教學策略效果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8,15-58。
林進材(2002)。教學效能的研究發展及其在教學與研究上的意義,教育研究
    月刊,104,32-43。 
邵秋桃(2006)。台灣南部五縣市國小學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姜義霖(2012)。形成性評量以S-P表回饋輔以同儕教導對於高職學生數學學
    習成就與學習行為影響之相關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新北市。
姚如芬(1993)。高雄地區高中一年級學生數學學習態度與其數學學習成就之
    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洪秀惠(2006)。資訊融入教學對國中學生自然科學習動機及學習成就影響之
    探討--以消化系統、恆定性單元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彰化縣。
洪菁穗(1998)。探討國中生在理化科的學術地位、自我效能與學業成敗歸因
    之關係。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洪寶蓮(1990)。大學生學習與讀書策略量表之修定及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
    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胥彥華(1989)。學習策略對國小六年級學生閱讀效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孫志麟(1991)。自我效能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研究雙月刊,
    22,47-54。
秦夢群(1991)。高中教師管理心態、學生內外控信念與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
    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5,129-172。
高石城(1999)。數學新課程對學生數學解題能力與數學態度影響之研究。國
    立臺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康智程(2007)。國小五年級學生時間概念試題編製及其分析之研究。國立臺
    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張玉茹(1997)。國民中學學生英語學習動機、英語學習策略與英語學習成就相
    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春興(2008)。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二版)。臺北:東華。
張景媛 (1990)。回饋方式、目標設定與後設認知對國小學生數學作業表現及
    測試焦慮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23,189-206
張景琪(2001)。國小學童數學科學習信念、目標取向、學習策略與數學學業
    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花蓮縣。
張新仁(1989)。學習策略訓練之初探。教育文粹,18,86-94。
曹宗萍、周文忠(1998)。國小數學態度量表編製之研究。八十七學年度教育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1211-1246
梁茂森(1998)。國中生學習自我效能量表之編製,教育學刊,14,155-192。
莊雁梅 (2006)。應用S-P 表於國中英語教學之行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莊蕙瑜(2007)。國小高年級學生英語焦慮,英語學習動機與英語學習策略之
    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許士禮(2005)。高中職工業類科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策略之研究。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許美珍(2002)。國中資源班學生數學科自我效能與課業尋助之相關研究。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許慧玉(2001)。卷宗評量與紙筆測驗對國小四年級學生數學概念、數學溝通
    能力及數學學習態度之實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嘉義市。
郭生玉(1997)。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
郭宜君(1996)。嘉義市成人學習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
    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郭明田(2011)。以合作式數學寫作提升高職學生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習成
    就之行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彰化縣。
郭室宜(2008)。數學寫作活動對國中生數學領域學習成效及學習態度之影響
    研究。明道大學教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縣。
郭郁智(2000)。國民中學學生學習策略、批判思考能力與學業成就之關係。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文吉(2007)。資訊科技融入教學=電腦輔助教學?。師說,200,27-31。
陳文婷(2006)。結合學生問題分析表及試題概念結構圖之個別化回饋對國小
    數學學習之影響。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陳玉玲(1995)。目標設定、目標投入與自我效能對國小學生數學表現的影響。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李綢(1988)。學習策略的研究與教學。資優教育季刊,29,15-24
陳怡君(1994)。台北區公立高中學生學習策略、學業興趣及性向與英、數兩
    科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政治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市。
陳建呈(2008)。國民中學數學科補救教學與數位學習現況應用之調查研究。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麗麗(2010)。高中生數學自我概念、數學自我效能與數學學業成就之相關
    研究-以巴生區四間獨中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彰化縣。
彭月茵(2002)。目標層次、回饋訊息對數學工作表現與學習動機之效果:考
    量國中生的控制信念。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市。 
曾陳密桃(1990)。國民中小學學生的後設認知及其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國
    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游政潘(2009)。檔案評量對於九年級學生數學自我效能與學習成就影響之行
    動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湯清二(1996)。建構教學與回饋。教育實習輔導,2(1),62-65。
黃光雄(1991)。教學原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享湧(2004)。高職工業類科重補修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習滿意度
    相關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
    版,彰化縣。
黃孟文(2007)。輔助教師分析國小學生小數學習迷思概念及教學策略支援系
    統。新竹教育大學應用數學系碩士班,未出版,新竹市。
黃亭涵(2008)。S-P學習診斷表應用於國小中年級數學教與學歷程之研究。
    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黃信源(2006)。小團體創造性科學活動歷程學生領導行為之研究--以國小創造
    性科學玩具夏令營的觀察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國禎、朱蕙君、王榕榆(2008)。以答題信心度為基礎之線上診斷評量系統。
    師大學報,53(1),1-24。
黃淑娟(2003)。原住民國中生的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
    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黃朝凱(2003)。國民小學學童知覺班級氣氛、學習態度與創造傾向之相關研
    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楊淑晴(1991)。高中學生英文學習策略、學習類型與英文性向之相關研究。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景成(2005)。合作學習與數學寫作對高一體育班學生數學學習態度與自我
    效能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縣。
葉和滿(2002)。不同入學管道的高中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關係
    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葉麗珠(2006)。國中生數學學習態度與數學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
    大學統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詹敏娟(2003)。國小三年級數學學習困難學生與普通學生學業自我效能之研
    究。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廖宏毅(2010)。精熟學習網站及S-P表診斷分析對國中學生自然科學習影響
    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臧俊維(2000)。高雄縣高一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對數學學習態度影響之
    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趙柏原(1999)。國中學生自我效能、求助態度與課業求助行為之相關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劉信雄(1992)。國小學生認知風格、學習策略、自我效能與學業成就關係之
    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修全(2010)。線上S-P檢測平台之建置研究。聖約翰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
    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滕春麗 (2010)。精熟學習策略配合數位化診斷系統對高工學生數學科學習成
    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蔡小玲(2008)。整合式即時回饋系統融入國小六年級數學教學成效實驗研究。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蔡維奇(1992)。不同訊息類型、人格特質對目標接受度與工作表現的影響。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文輝(2005)。國中數學能力卡測驗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成就與態度之影響。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教育資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臺北:桂冠。
鄭淑米(2007)。台中市高中職學生數學焦慮、數學自我效能與數學學業成就
    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未出版,台北市。
盧玟伶(2007)。國中生數學自我概念、自我效能與成就關係之探討:以PISA2003
    香港資料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未出版,臺北市。
盧青延(1993)。我國國民中學補習學校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
    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謝依儒(2004)。線上評量診斷系統之發展研究─以國中學生成就測驗為例。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謝幸玲(2005)。網路同儕評量回饋功能及自我調制歷程之研究。國立中央大
    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鍾宜興(1992)。前階組織模式教學。教育實習輔導通訊,1,16-17。
藍袖瑛(2010)。學生問題表結合Rule Space Model診斷評量應用於國小六
    年級數學科目。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藍雅慧(2002)。知情意整合的國中生數學學習歷程模式之建構。台灣師範大
    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魏麗敏(1993)。國民中小學生一般焦慮、數學焦慮及數學態度之比較研究。
    國立台中師院學報,5,129-153。
譚寧君(1992)。兒童數學態度與解題能力之分析探討。台北師院學報,5,
    619-688。
龔玉春(2003)。國小教師認知教學策略與學生數學成就、數學自我效能之相
    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Bandura, A.(1982).Self-efficacy mechanism in human agency. American 
    Psychologist, 37, 122-147.
Bandura, A., Bararanelli, C., Caprara, G. V., & Pastorelli, C.(2001). 
    Self-efficacy beliefs as shapers of children’s aspirations and 
    career rajectories. Children Development,72(1), 187-206. 
Bangert-Drowns, R.L., Kulick, C. C., Kulik, J.A., & Morgan, M. T.(1991). 
    The instructional effect of feedback in test-like event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61,213-238.
Betz, H.E., & Hackett, G.(1983). The relationship of 
    mathematicsself-efficacy expectations to the selection of 
    science-based college major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3,329-345.
Bjorklund, S. A., Parente, J. M. and Sathanathan, D.( 2004). Effects of 
    faculty interaction and feedback on gains in student skills.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Butler, D. L., & Winne, P. H. (1995). Feedback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ATheoretical Synthesi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5(3), 
    245-281.
Chism, P. J. (1995).‘Applied mathematics’ and algebra students’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and attitude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5(9), 2654A.
Dansereau, D. F. (1985). Learning strategy research. In J. Segal, S. 
    Chipman, & R. Glaser (Eds.), Relating instruction to basic research.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Eden, D., & Aviram, A. (1993). Self-efficacy training to speed 
    reemployment: Helping people to help themselv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8(3), 352-360.
Fennema, E.& Sherman, J.(1977). Sex - related differences in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 spatial visualization , and affective 
    factor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14(1), 51-71.
Fishbein, M. & Ajzen, I. (1972). Attitudes and normative beliefs as factors 
    influencing behavioral inten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21,1-9.
Gilman, D. A. (1969) Comparison of several feedback methods for correcting 
    errors by CAI.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62, 503-508.
Hattie, J., & Timperley, H. (2007). The power of feedback.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7(1), 81-81-112.
Karen, S.(1993). Helping student become stragic learns guidelines for 
    teaching. Cambridge : Brookline Books.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ocke, E. A., Latham, G. P. (1990). A theorem of goal setting and task 
    performance. Englewood Cliffes, NJ:Prentice-Hall.
Locke, E.A. ; Latham, G.P.(1990). Work motivation and satisfaction: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 Psychological Science, 1, 240-246.
Mayer, R. E. (1987).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cognitive approach.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Mizelle, N.B. (1993). Middle grade students’ motivational processes and 
    use of strategies with expository tex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60728)
Morey, E. H. (1992). The use of informational feedback in instruction –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40(3), 5-20.
Neubert, M. J. (1998). The value of feedback and goal setting over goal 
    setting alone potential moderator of this effect: A meta-analysis. 
    Human Performance, 11(4), 321-335.
O’Neil, H. F. (1978). Learning strategie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Paris, S. G., Lipson, M. Y., & Wixson, K. K.(1983). Becoming a strategic 
    reader.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 293-316.
Pintrich, P. R. (2000). 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M. Boekaerts & P. R. Pintrich(Eds.), 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 (pp.451-502).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Pintrich, P. R., and Schunk, D. H. (1996). Motivation in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intrich, P.R. & De Groot, E.V. (1990). Motivation and self-regulatted 
    learning components of classroom academ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1), 33-40.
Reyes, L. H.(1984). Affective variables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4(5), 558-581.
Rink, J. (1985). 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 for Learning. St, Louis:
    Time Mirror / Mosey.
Schimmel,B.J.(1986). Feedback use by low-ability students in 
    computer-based educat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7(11), 4068.
Schunk, D. H. (1989). Goal Setting and Self-Efficacy During Self-Regulated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5(1), 71-86.
Schunk,D.H.,and Hanson,A.R.(1985).Peer models:Influenceon children’s 
    self-efficacy and achievement . J.Educ. Psychol , 77 , 313–322 .
Schunk, D. H., & Zimmerman, B. J. (1998). Self-regulated learning: From 
    teaching to self-reflective practice. NY: Cuilford Press.
Thorndike, E. L. (1931). The teacher’s wordbook of 20,000 words.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Towle, M (1982). Learning how to be a student when you have a learning 
    disability.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y, 15, 90-93.
Weinstein, C. E., & Mayer, R. E. (1986). The teaching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M. C. Wittrock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3rd. ed.). New York: Macmillan.
Weinstein, C. E., & Underwood, V. L. (1985). Learning strategies: The 
    how of learning. In J. W. Segal, S. F. Chiman, & R. Glaser (Eds.), 
    Thinking and learning skills (Vol. 1) --- Relating instruction to 
    research. Hillsdale: LEA.
Wilhite, S. C. (1990). Self-efficacy, locus of control, self-assessment 
    of memory ability, and study activities as predictors of college course 
    achiev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 696-700.
Woolfolk, A. E., & Hoy, W. K. (1990). Prospective teachers'sense 
    of efficacy and beliefs about contro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2(1), 81-9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