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706201208104000
DOI 10.6846/TKU.2012.01156
論文名稱(中文) 臉書(Facebook)使用者行為之研究-以科技線媒體從業人員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search of Facebook User's Behavior-A Study of the Reporters for Technology Firm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管理科學學系企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Executive Master's Program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EMBA) in Management Scienc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2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冷延玲
研究生(英文) Yen-Ling Len
學號 794590181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06-14
論文頁數 8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海鸣
委員 - 吳秉恩
委員 - 陳水蓮
關鍵字(中) 臉書
社群媒體
社群網路服務
關鍵字(英) Facebook
Social media
SN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科技線媒體從業人員為對象,主要目的在觀察其於Facebook使用行為情形,針對其使用動機、使用習慣及其報導是否受企業Facebook傳遞訊息影響,並針對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行銷管理實務上之參考。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法,訪談科技線媒體從業人員共六位,結果顯示:1.使用Facebook之習慣因素:塗鴉牆是分享資訊的好工具,並且加入所需要或有興趣的粉絲團,這樣可以隨時接收最新的資訊。2.對專業報導之影響:Facebook可成為科技線媒體從業人員有效的新聞來源並為新聞報導內容的參考依據。3.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對科技線媒體從業人員報導無顯著影響。4.主要使用動機因素:科技線媒體從業人員使用Facebook之主要動機在於了解同業、友人動態。5.產生主動傳遞訊息之原因:科技線媒體從業人員利用Facebook所產生的產品訊息,滿足對產品的喜好而形成粉絲群主動的傳遞訊息。6.不同產品產生影響之因素:B2C(Business to Consumer)比B2B(Business to business)的資訊較易影響科技線媒體從業人員。7. 科技線媒體從業人員對Facebook發展持正面看法。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targeted the Technology media reporters in Taiwan as the subjects and was primarily aimed at the user behavior of Facebook such as the motivation and user habits. At the same time, this research analyzed the so as to offer reference in relation to practices in marketing management. This research adopted intensive interview method and 6 technology media reporters were interviewed. The findings indicate:1.User habit:The wall and fan page are the best function the technology media reporters love to use. Therefore,they may easily share and collect information。2.The influence to media report:The information for Facebook is one of the resources for technology media reporters. Meanwhile, the content becomes the reference to their news. 3.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of technology media reporters. 4. The key motivation for technology media reporters to use Facebook is to understand the colleagues and friends status. 5. The technology media reporters get good responds from their Facebook. 6. Compared with B2B(Business to business)product,B2C(Business to Consumer) product more easily to influence media.7.The technology media reporters are positive to future of Facebook.。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目錄	I
圖目錄	II
表目錄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社交網絡理論與分析	9
第二節  社交網絡服務(SNS)的基礎理論與服務化發展分析	13
第三節  Facebook帶動全球人潮與其主要功能分析	20
第四節  使用與滿足理論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8
第一節  深度訪談法	30
第二節  訪問對象	31
第三節  訪談過程設計	33
第四節  小結	41
第四章  研究分析	42
第一節  訪談資料呈現與分析	42
第二節  綜合討論與分析	66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管理意涵	7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1
第二節  管理意涵	72
第三節  研究限制	77
中文文獻	79
英文文獻	81 
圖目錄
圖1- 1 研究流程………………………………………………………7
圖2- 1 節點(actors)與連結概念……………………………………14
圖2- 2 六度分隔理論關係(relations)概念………………………15
圖3- 1 媒體從業人員在Facebook的使用習慣分析流程圖………29
圖4- 1 歸納分析圖…………………………………………………70
表目錄
表3- 1訪問對象計畫表…………………………………………………33
表3- 2訪談大綱…………………………………………………………36
表4- 1受訪者基本資料…………………………………………………42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2009)。ITIS計畫。
2.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Facebook已占據美國廣告三成的市場,達到31.2%。www.199it.com/archives/9545.html
3.任慶宗(2003)。集團企業子公司之綜效利益與彈性限制-網絡觀點(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4.任慶宗、劉士銘、黃楷茵(2005)。數位人脈王 新一代網路服務,社交網站。取自http://blog.roodo.com/digipim/archives/723026.html(瀏覽日期2005年11月13日)
5.任慶宗、劉士銘、黃楷茵(2005)。社會網絡分析法探討團隊成員社會網絡對偶互動與知識資源之影響。管理與創新科際學術研討會。
6.吳毓淳(2002))。誰在八卦?一個社會網絡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台北市。
7.周麗芳(2002)。華人組織中的關係與社會網絡。本土心理學研究,18,175-228。
8.周麗芳、鄭伯壎、黃敏萍(2002)。華人工作團隊內關係(Guanxi)與成員效能:價值觀契合與網絡中心性的中介效果。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
9.席汝楫(1997)。社會與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五南。
10.施淑惠(2000)。人際網絡對電腦態度之影響-以臺北市政府基層公務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桃園縣。
11.袁方(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台北市:五南。
12.孫秀蕙、黎明珍(2004)。公關大有為。台北市:揚智。
13.張火燦、劉淑寧 (2002)。從社會網路理論探討員工知識分享。人力資源管理學報,2(3),101-113。
14.張孟起(1999)。如何與記者打交道。台北市:智庫文化。
15.陳榮德(2004)。組織內部社會網絡的形成與影響:社會資本觀點(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16.許惠婷(2009)。線上遊戲使用者決策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所,台北市。
17.黃光玉、劉念夏、陳清文譯(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研究途徑(Berger, A. A.著)。台北市:風雲論壇。(原著出版年:1955)
18.資訊工業策進會MIC(2002)。IT IS計畫。
19.楊逸民(2000)。資訊化組織員工人際關係網絡對工作滿足與組織承諾的影響--與科層式組織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研究所,桃園縣。
20.趙碧華、朱美珍譯(1995)。研究方法:社會工作暨人文科學領域的運用(原著者Allen Rubin、Earl Babbie著)台北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年:1989)
21.廖建興(2000)。全球資訊基礎建設定(GII)與三大傳統網路系統之技術發展展望。IECQ報導。40。23-37。
22.廖建興(2002)。有線寬頻技術之發展及應用。IECQ報導。45。29-36。
23.鍾倫納(1993)。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台北:台灣商務。

英文文獻
1. Borgatti, S.P., Jones, C., & Everett, M.G. (1998). Network measures of social capital.
Connections, 21(2), 20-36.
2. Burt, R. S. (1992).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
3. Drucker,P. F. (2002). 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 Truman Talley Books.
4. Freeman, L. C. (1979). Centrality in social networks: Conceptual clarification,
Social Networks, 1, 215-239.
5. Haythommthwaite, K. (2005). Characterized Social Networks as Having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Actors. New York: Nodes.
6. Ibarra, H. (1993). Network centrality, power and innovation involvement:
Determinants of technical and administrative rol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6(3), 471-501.
7. Knoke, D., & Kuklinski, J. H. (1982). Network Analysis.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8. Krackhardt, D. (1993). MRQAP: Analytic versus permutatioin solutions. Working
paper,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9. Marsden, P., & Campbell, K. E. (1984). Measuring tie strength. Social Forces, 63,
482-501.
10. Milgram, S. (1967). The small-world problem. Psychology Today, 1, 62-67.
11. Peters, T. (2003). Re-image, DK Publishing.
12. Rafaeli, S. (1986). The 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A computer-driven mass medium.
Computer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2, 123-136.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