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706200812422000
DOI 10.6846/TKU.2008.00990
論文名稱(中文) 以問題解決導向數位學習遊戲探究國小學生認知能力
論文名稱(英文) The Investigation of Digital Problem-solving Learning Games on Cognition to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2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蘇惠玉
研究生(英文) Hui-Yu Su
學號 79573001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6-20
論文頁數 20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施如齡(juling@mail.nutn.edu.tw)
委員 - 陳宗禧(chents@mail.nutn.edu.tw)
委員 - 沈俊毅(cshen@mail.tku.edu.tw)
關鍵字(中) 問題解決
數位遊戲
數位學習
認知能力
關鍵字(英) problem-solving
digital games
e-learning
cognitive abilitie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針對數位學習遊戲與問題解決策略兩方面結合之教學設計進行探討。研究中乃依據文獻所歸納之「問題解決導向數位學習遊戲(Digital problem-solving learning games, DPLG)」特性與設計流程,由配合之團隊開發一個實驗性遊戲「威廉歷險記」。並依據所歸納出之目標與任務、挑戰性、真實性、探索性、互動性、回饋、競爭與合作、與行動後學習等八項特性,以及分析問題解決歷程與Bloom認知教育目標分類之六大認知層次的關係,採用雙向細目表的方式,提出相關評估指標,做為實際施測之觀察工具。
其後透過專家評鑑,蒐集觀察指標與遊戲工具之修正意見。並針對遊戲預設之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募集研究自願者,採取個人和同儕合作的方式,以訪談、觀察等質性研究方法,進行共兩次的使用者測試。透過學習路徑記錄、現場觀察與訪談記錄,架構出學習者與遊戲間的互動歷程,並與遊戲預設目標和專家評鑑遊戲工具之意見進行對照,來分析DPLG於學習者認知方面之教學功能,瞭解該實驗性遊戲的教學設計是否發揮其於學習上之功能,進而歸納與驗證DPLG之設計優缺。
研究發現:(一)注意力影響認知表現,而遊戲設計方式則影響學習者的注意力。(二)學習路徑反應學習者認知狀況,從其整體走向與各種角度可解讀其學習風格與意義。再者,內容呈現的順序影響學習者對學習順序的選擇。(三)學習者未展現高層次認知能力主要受遊戲設計缺失,以及學習者個人對學習困難所持之態度所影響。(四)舊有經驗影響學習者的認知表現,但影響程度會因對其應用層面之深淺而有不同。(五)同儕對學習者之認知能力有提升作用,但成長幅度乃由其合作的模式所決定。(六)關卡內容需呼應預設目標,以促成目標之達成。(七)更完善的遊戲提示將能成為好的學習鷹架,提升學習者的認知能力。
另外,在問題解決導向數位學習遊戲中,欲讓學習者之認知能力獲得運用與成長,遊戲的設計至關重要,包括:(一)順暢且正確的遊戲流程與操作介面;(二)教學目標、學習內容、與遊戲挑戰應環環相扣且具豐富性;(三)設計清楚的學習目標,以及適合學習者能力的挑戰;(四)在虛擬環境中提供充足且易用的提示與引導機制;(五)給予多元的互動與有意義的回饋;(六)故事情節是學習的鷹架;(七)學習進度的儲存與紀錄等。而研究亦發現,同儕對學習者認知成長有相當大的影響。透過適宜的合作技巧,學習者之認知層次將能有長足之進展。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digital games with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Based on related literatures, we induc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problem-solving learning games, DPLG” and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inciples and process. With a group of game development team, we create an experimental game called William Adventure. Eight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problem-solving games are found at the end, which include objectives and tasks, challenge, reality, exploration, interactive, feedback,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and after action review.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cross-analyzed with the six cognitive objectives in Bloom’s taxonomy, from which we generate a table of heuristics for evaluation.
Then, expert evaluation on the criteria of game was conducted. Researcher invited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to participate two task analysis sessions, individual and collaborate gaming. Following with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s, quali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which include gaming paths, behaviors and cognitive activities of learner-and-game interaction. Comparing the results with game’s objectives, the game’s effects on learners’ cognitive abilities are concluded to induce the DPLG design principles. 
The research found: (1) Learners’ attention affects their cognitive performance, and the design of game affects learner's attention. (2) The learning paths present learner's cognitive statu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ir overall tendencies as well as from various angles can provide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learner’s learning style and significances. Furthermore, the order of task presentation can affect the learner’s choice on gaming paths. (3) The learners can not reach high level cognitive capacity is mainly because the flaw of game designs and learners’ attitudes toward difficult tasks. (4) Learners’ old experiences can affect their cognitive performance but are only limited to the depth of application. (5) Peers can help learners to elevate their cognitive abilities, but its level of growth depends on their cooperation pattern. (6) The tasks and content should echo the objectives of the tame so the completion of the tasks can be achieved. (7) Better cues in the game can become good learning scaffolds that can help to elevate learners’ cognitive performances.
Moreover, the design of the digital problem-solving learning games is the key of learners’ cognitive performances. The principles include: (1) Smooth and correct game flow and operation interface. (2) The instructional goal, learning content, challenges should be meaningful and closely link to each other. (3) Design clearly-stated learning goals, as well as level-appropriate challenges. (4) Provide sufficient and easy to use prompt and guiding mechanism in the virtual leanring enviroenment. (5) Give diverse interaction and meaningful feedbacks. (6) The plot is the scaffolds for learning. (7) Learning progress record and documentation functions. 
The research concluds that peers are important factors to the success of learning. With appropriate collaboration skills, learners’ cognitive level can have considerable progres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一、數位遊戲時代的來臨 1
二、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3
三、數位學習遊戲的學習成效評估困難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7
一、研究目的 7
二、研究問題 8
第三節  名詞解釋 8
一、數位學習遊戲 8
二、問題解決導向數位學習遊戲 8
三、學習任務分析 9
四、認知層次 9
第四節  範圍與限制 10
一、研究範圍 10
二、研究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數位遊戲與學習 13
一、數位遊戲的定義與特性 13
二、數位遊戲的學習功能 16
三、數位遊戲與問題解決的關係 21
第二節  數位學習遊戲的設計基礎 23
一、數位遊戲設計 23
二、問題解決教學的設計 27
三、問題解決導向數位學習遊戲的設計 37
第三節  數位學習遊戲的評鑑 49
一、問題解決能力的評鑑向度與指標 49
二、問題解決導向數位學習遊戲的評鑑 53
三、任務分析 6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3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63
一、採用質性取向研究方法的理由 63
二、研究架構與程序 64
三、研究對象的選取 67
四、研究工具 68
第二節  研究資料整理與分析 70
一、資料的整理 70
二、資料的分析 72
第三節  研究的信效度檢核 72
一、信度 73
二、效度 74
三、三角檢測法 74
第四章 DPLG遊戲工具介紹與專家評鑑 76
第一節  「威廉歷險記」數位遊戲介紹 76
第二節  「威廉歷險記」專家評鑑意見 85
第五章 研究結果分析 89
第一節  學習者遊戲歷程認知表現分析 89
一、第一次接觸 89
二、再度闖關 114
第二節  學習者表現與遊戲目標的呼應 130
一、參與者達成預設目標的情形 130
二、遊戲關卡與各項特性的呼應 13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4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41
一、影響學習者認知表現的因素 141
二、問題解決導向數位學習遊戲的設計 14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8
一、教學方面 148
二、研究方面 149
參考文獻 151
一、中文部分 151
二、英文部分 160
附    錄 167
【附件一】國內外數位遊戲相關研究的遊戲分類 167
【附件二】與問題解決相關之各類數位遊戲的設計特色比較 178
【附件三】問題解決歷程模式 181
【附件四】DPLG學習任務分析參與者基本資料表 184
【附件五】DPLG學習任務分析觀察紀錄表 185
【附件六】DPLG學習任務分析訪談大綱 187
【附件七】專家審核意見表 191
【附件八】專家審核意見:DPLG學習任務觀察指標檢核 193
【附件九】專家審核意見:DPLG遊戲工具評鑑 194

表  次
表1-1-1  問題解決相關遊戲類型之共通元素 15
表1-2-1  數位遊戲於學習上的效果 19
表2-3-1  遊戲目標與學習策略的關係 38
表2-3-2  36個好的學習原則 42
表2-3-3  整合學習與數位遊戲的設計原則 42
表3-1-1  問題解決與認知層次、教學法之關係 53
表3-1-2  問題解決歷程的認知層次 53
表3-2-1  國內外數位學習之評鑑指標 55
表4-1-1  遊戲工具評鑑之專家基本資料 68
表4-2-1  資料編碼方式 71
表4-3-1  遊戲工具教學目標分析 77
表4-3-2  各遊戲關卡內容說明 78
表4-3-3  遊戲雛型測試之調查分析 83
表4-4-1  「威廉歷險記」專家評鑑之意見 85
表5-1-1  「威廉歷險記」遊戲關卡策略分析 96
表5-1-2  參與者S01與S02遊戲策略之比較 106
表5-1-3  參與者S01與S02第一次施測之認知表現 113
表5-1-4  參與者S01與S02第二次施測前半段時間之認知表現 122
表5-1-5  S01與S02在同儕加入後之認知表現 128
表5-1-6  S01與S02兩次測試之認知表現 128
表5-2-1  DPLG遊戲工具各關卡之認知教學目標 130
表5-2-2  各遊戲關卡之遊戲特性在認知歷程的功能 131
表5-2-3  參與者達成遊戲認知教學目標之實際狀況 132
表5-2-4  各關卡認知教學目標與參與者之認知狀況 138
表5-2-5  使用者測試與專家評鑑結果匯整 140

圖  次
圖2-1-1  遊戲的一般性架構與流程 23
圖2-2-1  問題解決之流程 30
圖2-2-2  問題解決的教學設計模式 35
圖2-2-3  問題解決教學設計之流程 37
圖2-3-1  教學遊戲學習模式 39
圖2-3-2  故事線的結構 46
圖2-3-3  故事的曲折 46
圖2-3-4  DPLG的學習歷程 47
圖3-1-1  加州大學CRESST的學習模式 51
圖3-2-1  數位遊戲優使性評估的面向 58
圖4-1-1  研究架構圖 64
圖4-1-2  研究流程圖 66
圖4-3-1  遊戲架構設計 82
圖5-1-1  隱藏在畫面下方的工具箱與左上角的地圖 92
圖5-1-2  未開啟之玻璃彩窗 92
圖5-1-3  已開啟之玻璃彩窗 93
圖5-1-4  誤置答案的修正方式 94
圖5-1-5  本研究建議之遊戲較佳解題路徑 98
圖5-1-8  遊戲說明畫面 100
圖5-1-6  第一次施測S01的遊戲路徑 101
圖5-1-7  第一次施測S02的遊戲路徑 102
圖5-1-9  遊戲關卡目標示例 107
圖5-1-10  與解題無關的線索 108
圖5-1-11  在隱藏物件上游標的變化 110
圖5-1-12  遊戲所給予的線索與提示 112
圖5-1-13  學習者先前輸入的答案未清除 113
圖5-1-14  過長的故事情節分散學習者注意力 116
圖5-1-15  第二次施測S01第一次闖關的遊戲路徑 118
圖5-1-16  第二次施測S02的遊戲路徑 119
圖5-1-17  S01與S03的互動 124
圖5-1-18  S02與S04的互動 125
圖5-1-19  第二次施測S01第二次闖關的遊戲路徑 126
圖5-2-1  遊戲關卡1的任務說明畫面 134
圖5-2-2  遊戲關卡4的任務說明畫面 13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Insrea因思銳遊戲總局(2003)。遊戲產業及市場分析。2007年5月1日,取自http://www.insrea.com.tw/。
于正雯(2005)。角色扮演於電腦教學遊戲之研究--以五上社會科台灣的自然環境單元為例。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天下雜誌(2006)。關鍵能力,你的孩子到底該學什麼?天下雜誌年度教育專刊。台北:天下雜誌。
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2002)。全球遊戲市場大成長。2007年5月12日,取自http://gnn.gamer.com.tw/。
王千倖(1999)。「合作學習」和「問題導向學習」--培養教師及學習者的科學創造能力。教育研究,28,31-39。
王逸材,王建彬(2003)。激進中的韓國高科技產業政策。2007年4月8日,取自http://203.66.123.22/ne/。
北京人民政府(2006)。北京市「十一五」時期文化事業發展規劃。2007年4月8日,取自http://www.bjpc.gov.cn/。
朱湘吉(1994)。教學科技的的發展: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江鴻仁(2001)。問題導向學習在「有機化學」網站之應用與研究。靜宜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吳如意(2006)。最受器重的核心職能: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2007年5月4日,取自http://hrd.college.itri.org.tw/。
吳安芩(2005)。遊戲設計策略在數位學習上的應用:從藝術課程開始。2007年3月2日,取自http://140.113.75.242:8080/claire/teaching/techart/assi/94/9342
802/遊戲設計策略在數位學習上的應用.doc。
吳得豪(2002)。探討網路沉迷的行銷關係-以線上遊戲為例。逢甲大學企業管理所碩士論文。台中,未出版。
吳鐵雄(1988)。電腦軟體遊戲帶來的影響。第三波,第66期,64-71。
呂秋華(2005)。線上遊戲小學生玩家經驗之質性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李世忠(1999)。教學科技--評鑑與應用。台北:五南。
李峻德(2005)。從可玩性觀點探討多人線上角色扮演遊戲之互動設計原則。國科會科教處93年度「資訊教育學門專題研究計畫」成果討論會,2005年11月6-7日。台南:台南大學。
李華隆、徐新逸、周立德、劉子鍵、王緒溢、梁仁楷(2004)。遇見明日的科技--校園生態步道無線網路行動專題式學習教學活動設計。第二屆全球華人教師教學研討會(GCTCT2004),2004年6月19日。中壢: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周樹林,陳樺誼(2006)。數位內容應用發展趨勢前瞻。2007年6月12日,取自http://www.itis.org.tw/rptDetailFree.screen?rptid。
林奇賢,徐雅雯(2006)。角色扮演模擬遊戲之設計與其在教育應用上的意義。2005年 NCS全國計算機會議,2005年12月15日。台南:崑山科技大學。
林奕宏、張景媛(2001)。多元智能與問題解決整合型教學模式對國小學生數學學習表現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第33卷第1期,1-30。
林美娟,莊志洋(1993)。輔助學習電玩之可行性探討,中等教育,第44卷第6期,46-51。
林美純(2004)。遊戲設計教學模式。2007年4月6日,取自http://dlearn.ncue.
edu.tw/1000110116/2004_LearningTechCongnition/new_page_98.htm。
林菁(2006)。網路遊戲與學習。「數位遊戲學習」專家座談會,2006年6月21日。台北: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
林璟(2003)。幼兒英語教學光碟評鑑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鴻源(1999)。線上測驗回饋型態對國小學童學習影響之分析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邱富宏,陳錦章(2002)。融入認知策略與工具的網路學習環境對學生學習影響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第10卷第3期,261-286。
施如齡、施百俊、陳瑞龍 (2006)。中草藥數位學習遊戲『神農』之設計與評鑑。兩岸教育科技應用學術研討會,2006年08月28日。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93-2524-S-127-001)
施如齡、施竣詔 (2006)。行動學習數位遊戲之認知層次分類探討。兩岸教育科技應用學術研討會,2006年08月28日。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93-2524-S-127-001)
柳棟(2004)。關於學習遊戲化的思考。現代教學,第五期。2007年6月13日,取自http://www.being.org.cn/theory/learning-play.htm。
洪文東(2006)。以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活動設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第43期,26-42。
洪榮昭,林展立,林雅玲 (2005)。改造建構式教學策略提昇學生問題解決思考能力。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第18卷第2期,153-174。
洪榮昭,劉明洲(1997)。影響多媒體電腦輔助學習認知因素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第5卷第4期,119-125。
洪榮昭,劉明洲(1999a)。電腦輔助教學之設計原理與應用(增訂一版)。台北:師大書苑。
洪榮昭,劉明洲(1999b)。電腦遊戲策略性思考學習之研究。第八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ICCAI'99)研討會,1999年3月18-20日。台中:逢甲大學。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計惠卿,張杏妃(2001)。全方位的學習策略--問題導向學習與教學設計模式。教學科技與媒體,第55期,58-71。
孫仲山,鄧佳茜(2006)。創造思考教學與問題解決模式之教學活動設計--以「刷刷車」為例。生活科技教育月刊,第39卷第3期,175-188。
徐崇誠(2005)。「問題本位學習」教學模式對國二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合作學習之影響。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時報資訊(2006)。全球行動遊戲市場上看94億美元。2007年5月1日,取自http://www.ctitv.com.tw/。
馬保和(2004)。國小學生學習網站瀏覽歷程之探究─以四季成因概念學習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涂文祥(2002)。分析學習路徑以輔助網路學習行為評量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台北,未出版。
張文昭(2005)。國小三年級學生問題解決歷程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自然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張玉山(2006)。創造力導向的網路化問題解決活動設計--國小生活科技課程的實例。生活科技月刊,第39卷第5期,48-64。
張武成(2001)。線上遊戲軟體設計因素與使用者滿意度關聯之研究。淡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俊彥,程上修(2000)。在地球科學課融入創造性問題解決及合作學習策略之初探研究。科學教育學刊,第8卷第3期,251-272。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台北:東華。
張振松(2001)。自然科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對國小學童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祖忻、朱純、胡頌華編著,王文科校閱(1995)。教學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台北:五南。
張瑜芳,林俊閎,劉旨峰,江火明(2005)。數位教育遊戲評鑑指標之應用。2005 TANET 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2005年10月26-28日。台中:中興大學。
張瓊穗,賴亦璇,王尹伶,甘珮禎(2002)。問題導向學習模式在國小環境議題教學之應用。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第40卷第2期,198-209。
教育部(2004)。九年一貫課程。2007年5月1日,取自http://teach.eje.edu.tw/。
教育部(2006)。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07年5月1日,取自http://
www.edu.tw/EDU_WEB/EDU_MGT/EJE/EDU5147002/9CC/9CC.html?open。
莊世偉(2002)。線上數學遊戲的合作與競爭模式設計。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世宏(2005)。K12 數位學校網路教學設計準則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晉龍(2003)。線上遊戲企劃。上課教材,未出版。2006年11月10日,取自http://mba.dyu.edu.tw/onlinegame/index.htm。
許書務(2004)。問題導向學習之教學策略。2007年6月19日,取自http://enews.tpc.edu.tw/。 
許瀞方,陳琮琳(2003)。從認知觀點談「問題解決」--及其在醫學教學之應用。台灣醫學人文學刊,第4卷第1-2期,69-83。
郭昕周,林華,周倩(1998)。建構取向的遊戲式MUD學習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第37期,28-40。
陳文森(2003)。非同步網路教學學習路徑的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技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台北:洪葉。
陳明溥(1999)。問題解決策略對網路化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2007年8月15日,取自http://cslsrv.ice.ntnu.edu.tw/RReports/NSC99/NSC99Report.html。
陳明溥(2005)。數位教材品質規範之規劃與考量。2005年11月1日,取自http://edtech.ntu.edu.tw/epaper/。
陳明溥, 顏榮泉(2001)。不同程度之學習支援對網路化問題導向學習之影響。第五屆全球華人學習科技研討會(GCCCE2001)/第十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2005年6月8-10日。中壢:中央大學。
陳玫良(1995)。「生活科技」新課程中的解決問題策略。中學工藝教育,第28卷第9期,10-18。
陳軼辰(2003)。線上遊戲參與行為--消費者性別角色認同之探討。長庚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陳銘偉(2004)。「問題本位學習」教學模式對高職學生之合作學習與批判思考歷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
陳繁興(2004)。問題解決策略在教學的應用。2007年7月14日,取自http://www.hcjh.tn.edu.tw/curator/dlfile/dlfile.asp?id=184。
傅雪惠(2001)。國小學童溫度相關概念學習路徑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未出版。
傅豐玲(2005)。動畫遊戲在網路教材設計上的應用。2005 TANET 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2005年10月26-28日。台中:中興大學。
傅豐玲,蘇榮章(2005)。網路教學中學習歷程分析方法研究。第十一屆資訊管理暨實務研討會,2005年12月10日。台北:實踐大學。
喻平(2002)。論數學解題教學的現代理論基礎。數學傳播,第26卷第4期,60-68。
曾玉慧,梁朝雲(2003)。育樂多媒體的興起與發展。視聽教育雙月刊,第44卷第6期,2-14。
曾秋森(1995)。問題解決教學法在科技教育的角色與功能之探討。中學工藝教育,第28卷第8期,17-22。
曾婉宜(2007)。問題本位學習與學科本位學習對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統合分析。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曾瑋珮(2006)。數位模擬教材之評鑑:以「職場禮儀模擬訓練教材」為例。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憲雄,蔡昌均(1999)。結構化教學資源庫的設計與實作。遠距教學,第10期,7-14。
曾繁碩(2004)。電腦遊戲融入國小高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學習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游光昭,蕭顯勝,洪國勳,詹超宇(2002)。網路連線遊戲式學習環境之設計與建置--以科技學習為例。In Proc of E世代的創意教與學研討會,2002年11月2日。嘉義,嘉義大學。
游光昭,蕭顯勝,蔡福興(2006)。運用線上角色扮演遊戲支援網路學習的研究。資訊科學應用期刊,第2卷第1期,119-128。
程慧娟(2006)。PBL ( Problem-Based Learning ) 問題導向學習法。2007年6月19日,取自 http://www.cfd.tcu.edu.tw/。 
黃光雄等譯(1983)。認知領域目標分類。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黃志文,顏明輝(2006)。知識管理於數位遊戲學習平台之應用:以澎湖歷史人文之角色扮演遊戲為例。ITAOI2006第五屆離島資訊技術與應用研討會,2006年6月2日。金門:金門技術學院。
黃政傑主編(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黃茂在,陳文典(2004)。「問題解決」的能力。科學教育月刊,第273期,21-42。
黃雅容(2007)。我們的大學生都在談些什麼?──增進大學生交談廣度之道。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第九期。2007年3月10日,取自http://info.cher.ed.
ntnu.edu.tw/epaperi/topics/nindex.php?t_id=14。
黃雅慧(2004)。虛擬世界中的真實人生:線上遊戲成癮現象及其相關因素探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履峰(1997)。Web學習環境中追蹤及檢視學習者學習路徑的方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未出版。
黃韻竹(2005)。全球數位遊戲市場發展趨勢(一)。2007年5月1日,取自http://www.itis.org.tw/。
溫在正(2001)。問題解決歷程之架構分析研究。中原大學工業工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
經濟部(2002)。經濟部兩兆雙星產業單一窗口啟用。2007年5月10日,取自http://www.st-pioneer.org.tw/。
經濟部(2003)。2003數位內容白皮書。2007年5月10日,取自http://www.digital
content.org.tw/dc_p5.php。
葉則亮,陳斐卿(2000)。技術創造力課程學習模組之發展、實證與評量--子計畫三:技術創造力培養之評量。國科會科學教育發展處專題研究計畫,NSC 89-2519-S-008-005。
葉思義,宋昀璐(2004)。數位遊戲設計:遊戲設計知識全領域。台北:碁峰。
葉進儀,張斯寧(2000)。遊戲式網路教學平台的建構與實施-以常見有毒植物傷害護理為例。2000 TANET台灣區網際網路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
資策會(2004)。數位學習教材品質的重要。2007年5月1日,取自http://www.epark.org.tw/。
鄒景平(2005)。學習科技的新介面與教育創新。2007年3月11日,取自http://
www.elearn.org.tw/KMC/ExpertDefaultArticles/新學習科技的三種介面.pdf。
廖千慧(2004)。學習路徑控制機制對學生學習影響之研究-以國小數學課程為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雲林,未出版。
廖婉雯(2002)。國小數學科遊戲軟體內容與教學條件之解析。臺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甄曉蘭(2005)。課程經典導讀(一)。2007年5月1日,取自http://140.122.68.249/
~scbc/txtreading/940305.pdf。
趙梅華(2001)。電腦冒險遊戲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創造力、問題解決能力與成就動機之影響。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未出版。
陳文森(2003)。非同步網路教學學習路徑的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未出版。
劉月艷(2005)。「問題解決」教學新特點。北京大學翰林學院學報,第15卷第5期,64-66。
劉仲矩(2006)。數位學習教材評鑑指標與訂價考慮因素之研究。2005第四屆創造力教育暨產業豐年祭研討會,2005年 1 月 7 日。台北:政治大學。
劉秀瑛(2005)。綜合高中學生問題解決教學策略與成效研究-以程式語言單元為例。94年度教育部鼓勵中小學教師從事行動研究方案。南投,竹山高中。
劉明洲(2001)。遊戲軟體中不同程度解題者之思考類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第12期,201-217。
劉舒文(2005)。設計資訊資源管理應用於國內數位遊戲設計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班數位媒體設計組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
維基百科(2007a)。電子遊戲。2007年5月27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
劉旨峰(2003)。Integrat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2007年6月13日,取自http://totem.totematncu.net/post/1/2642。
維基百科(2007b)。電子遊戲類型。2007年6月9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
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劃品質認證中心(2007)。數位教材品質規範及數位學習服務品質規範3.0版。2007年7月30日,取自http://www.elq.org.tw/contLi
stv3.htm。
潘世尊(2002)。教學上的鷹架要怎麼搭。屏東師院學報,第16期,263-293。
潘怡吟,王美芬(2003)。遊戲型態教學對國小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師院學報,第34期,157-172。
潘明君(2004)。由「2003年家庭連網應用調查」分析線上遊戲族群特性。2007年5月1日,取自http://www.find.org.tw/0105/howmany/index.asp。
潘潔(2000)。幼兒遊戲。2007年9月10日,取自http://libdlm.lib.ntu.edu.tw/cpedia/。
ycp/tsaycpwww/papers/paper-d.RTF。
蔡季甫,陳榮銘(2006)。遊戲設計應用於視覺障礙者防災學習之研究。第十三屆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學會年會暨研討會 (EST 2006),2006年3月4日。高雄:義守大學。
蔡明哲(2004)。0與1的秘密花園--網際空間中數位化課程的行動與探究。教育部補助九十三年度中小學教師行動研究成果報告。2007年3月10日,取自http://cmc53.sivs.chc.edu.tw/93-action-research/各校全部論文/興中國小/。
蔡旻芳(2001)。網路學習之學習歷程分析系統。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未出版。
蔡菁秤(n.d.)。遊戲理論。2007年5月4日,取自http://www.te.mlc.edu.tw/~tsa
蔡學偉,蕭顯勝,游光昭(2004)。問題導向學習策略在網路化「電腦樂高」教學活動上之應用。第八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2004年5月31日-6月3日。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鄭文賓(2001)。遊戲式電腦輔助學習中的競爭因素對學習成效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志忠(2005)。警察機關人事訓練之研究。2007年4月8日,取自http://ca2.cpa.
gov.tw/oldweb/research94/train.htm。
鄭蕙茹,林世華(2004)。Bloom 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理論與實務之探討--以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分段能力指標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第15卷第2期,247~274。
簡幸如(2005)。數位遊戲設計之教學模式建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
顏淑怡,張玉璇,張軒誠(2007)。問題解決能力之數位學習遊戲《William Adventure威廉歷險記》企劃書。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大學部第八屆畢業專題。未出版,台北。
魏澤群(2005)。使用者最大:從優使性(Usability)出發的網站設計原則。台北:網奕資訊。
魏澤群(2007)。優使性2.0:網站經驗設計與使用者研究。台北:網奕資訊。
羅佳(2006)。問題解決技巧。諮商與輔導,第241期,9。
蘇秀玲,謝秀月(2006)。科學遊戲融入國小自然科學童的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理工研究學報」,第40卷第1期,47-68。
蘇惠玉,施如齡(2007)。「問題解決數位遊戲」之學習功能與認知層次分析。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2007年學術研討會(TAECT 2007),2007年12月23日。台北:台北教育大學。
 
二、英文部分
Alessi, S. M. & Trollip, S. R. (1991).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methods and development, 2nd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Amory, A., Naicker, K., Vincent, J., & Adams. C. (1999). The use of computer games as an educational tool: Identification of appropriate game types and game element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0(4), 311-322.
Anderson, L. W., Krathwohl, D. R., Airasian, P. W., Cruikshank, K. A., Mayer, R. E., Pintrich, P. R. Rahts, J., & Wittrock, M. C. (Eds.) (2001). 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bridged edition). Sydney: Longman.
Arreguin, C., Corwin, L. P., & Orloski, R. (2005). The greatest concert ever quiz game. Retrieved July 10, 2007 from 
http://www-rohan.sdsu.edu/~orloski/670web/research.htm.
Baker, E. L. & Mayer, R. E. (1999). Computer-based assessment of problem solving.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5, 269-282.
Berry, L. H. (2000). Cognitive effects of web page design. In B. Abbey (Eds.). Instructional and cognitive impacts of web-based education. Hershey, PA: Idea Group.
Bottino, R. M., Ferlino, L., Ott, M., & Tavella, M. (2006). Developing strategic and reasoning abilities with computergames at primary school level. Computers & Education, 49(4), 1272-1286.
Brandsford, J. & Stein, B. (1984). The IDEAL problem solver: A guide for improving thinking, learning, and creativity. NY: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Bruner,J. S. (1972). The nature and use of immaturity. American  Psychologist, 127,687-708.
Brünken, R., Plass, J. L., & Leutner, D. (2004). Assessment of cognitive load in multimedia learning with dual-task methodology: Auditory load and modality effects. Instructional Science, 32, 115-132.
Buchanan, K. (2004). How an educator thinks about computer games. Republic. Retrieved June 13, 2007 from http://www.uwsp.edu/education/kbuchana/. 
Cai,Y. -Y., Lu, B. -F., Fan, Z. -W., Indhumathi, C., Lim, K. -T., Chan, C. -W., Jiang,Y., & Li , L. (2006). Bio-edutainment: learning life science through X gaming. Computers & Graphics, 30, 3-9.
Chen, H., Wigand, R., Nilan, M. (2000). Exploring web users' optimal flow experienc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 13 (4), 263-281.
Cheng, Y. -C. & Chen, C. –Y.(2008). A comparison or four usability testing methods: Task analysis, focus group, think aloud, and information horiz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Usability & Learning Technology. May 2-3, 2008. Taipei: Tamkang University.
Clanton, C. (1998). An interpreted demonstration of computer game design.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CHI 98 summary: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Chi 98, 1-2.
Crawford, C. (1982). The art of computer game design. Retrieved July 14, 2007 from http://www.vancouver.wsu.edu/fac/peabody/game-book/Coverpage.html. 
Crawford, C. (1993). Flawed methods for interactive storytelling.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Design 7 (1993-1994). Retrieved July 14, 2007 from http://www.erasmatazz.com/Library.html. 
Csikszentmihalyi, M.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Y: Harper and Row.
Duch, B. J. (2001).Writing problems for deeper understanding. In B. J. Duch, S. E. Groh, & D. E. Allen (Eds.), The power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Sterling, VA: Stylus.
Ebner, M. & Holzinger, A. (2007).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user-centered game bas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n example from civil engineering. Computers & Education, 49(3), 873-890.
Embi, Z. C. & Hussain, H. (2005). Analysis of local and foreign edutainment products - An effort to implement the design framework for an edutainment environment in malaysia. The Journal of Computers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Teaching, 24(1), 27-42.
Fidel, R. & Pejtersen, A. M. (2004). From information behaviour research to the design of information systems: The cognitive work analysis framework. Information Research, 10(1), 10-11. Retrieved May 10, 2007 from http://informationr.net/ir/10-1/paper210.html.
Fraenkel, J. R. & Wallen, N. E. (2003). How to design &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 (5th ed.). NY: McGraw-Hill.
Gagné, R. M., Brigge, L.J., & Wager, W.W. (1992).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4th ed.). Fort Worth, TX: HBJ College.
Garris, R., Ahlers, R., & Driskell, J. E. (2002). Games,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A research and practice model. Simulation & Gaming, 33(4), 441-467.
Gee, J. P. (2003). What video games have to teach us about learning and literacy. ACM Computers in Entertainment, 1(1), 20-24. 
Gee, J. P. (2004). Learning by Design: good video games as learning machines. E-Learning, 2(1), 5-16.
Gee, J. P. (2004a). What video games have to teach us about learning and literacy, 1st Palgrave Macmillan paperback edition. NY: Palgrave Macmillan.
Ghani, A. J. & Deshpande, P. S. (1994). Task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xperience of optimal flow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28(4), 381-391.
Hackos, J. T. & Redish, J. C. (1998). User and task analysis for interface design. NY: John Wiley & Sons.
Hämäläinen, R. (2006). Designing and evaluating collaboration in a virtual game environment for vocational learning. Computers & Education, 50 (1), 98-109.
Heeter, C. (2004). Design for online learning.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Teach Online - for Designers. Retrieved June 13, 2007 from http://teachvu.vu.msu.edu/public/designers/. 
Hoffman, D. & Novak, P. T. (1996). Marketing in hypermedia computer-mediated environments conceptual founda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60(July), 50-68.
Johnson, S. (2005). Your brain on video games. Retrieved July 25, 2007 from http://discovermagazine.com/2005/jul/brain-on-video-games.
Jonassen, D. H., Tessmer, M., & Hannum, W. H. (1990). Task analysis methods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 Mahwah, NJ: Lawe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Kafai, Y. B., Franke, M., Ching, C., & Shih, J. (1998). Games as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ster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 for Mathematical Learning, 3(2), 149–193. 
Kanev, K. & Sugiyama, T. (1998).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interactive 3D computer games. Comput. & Graphics, 22(2-3), 281-300.
Kiili, K. (2004).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Towards an experiential gaming model.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8, 13–24.
Korhonen, H. & Koivisto, E.M.I. (2006). Playability heuristics for mobile games. In proceedings of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with mobile devices and services, MobileHCI'06, 9-16.
Leshin, C. B., Pollok, J., & Reigeluth, C. M. (1992). Instructional design stratagies and tactics.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lone, T. W. & Lepper, M. R. (1987). Making learning fun: A taxonomy of intrinsic motivations for learning. In R. E. Snow & M. J. Farr (Eds.). Aptitud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Volume 3: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process analysis.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Malone, T. W. (1981). What makes things fun to learn? A study of intrinsically motivating computer games. Pipeline, 6(2), 50-51.
Mann, B. D., Eidelson, B. M., Fukuchi, S. G., Nissman, S. A., Robertson, S., & Jardines, L. (2002).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active game-based tool for learning surgical management algorithms via comput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 183(3), 305-308.
Marchionini, G. (1998). Hypermedia and learning: Freedom and chao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28(11), 8-12.
Martin-Kniep, G. O. (2000). Becoming a better teacher: Eight innovations that work. NJ: Prentice-Hall
Maxwell, J. (1996).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UK: Sage.
Mayer, R. E. (1987). Educatiom psychology: A cognitive approach. M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Mayer, R. E. (1992).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cognition (2nd ed.). NY: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Mayer, R. E. & Moreno R. (2003). Nine ways to reduce cognitive load in multimedia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8(1), 43-52.
Mayer, R. E. (2001). Multimedia learning.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yer, R. E. (2002). A taxonomy for computer-based assessment of problem-solving.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 18(6), 623-632.
McKellar, P. (2006). Learning games. Retrieved June 27, 2007 from http://zeugma.typepad.com/zeugma/2006/08/index.html.
Miller, C. S., Lehman, J. F., & Koedinger, K. R. (1999). Goals and learning in microworlds. Cognitive Science, 23(3), 305-336.
Nielsen, J. (1993). Usability engineering. Retrieved August 19, 2007 from http://www.useit.com/jakob/useengbook.html
Nielsen, J. (1994). Ten usability heuristics. Retrieved August 19, 2007 from http://www.useit.com/papers/heuristic/heuristic_list.html 
O’Neil, H. F. & Chen, H. -H. (2007). Assessing problem solving in simulation games. Retrieved July 14, 2007 from http://www.cse.ucla.edu/products/overheads/AERA2007/oneil_instructional.ppt. 
O’Neil, H. F., Wainess, R., & Baker, E. L. (2005). Classification of learning outcomes: evidence from the computer games literature. The Curriculum Journ, 16(4), 455-474.
Parry, M. & Waller, V. (2007). Corporate learning games report 2007 overview.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dorporate learning games in Europe - Market Challenges & Opportunities for Serious Games Used in Learning to 2012, 10. Republic. Retrieved June 13, 2007 from http://www.angils.org/reports.htm.
Patton, M.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g Park, CA: Sage.
Prensky, M. (2001).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NY: McGraw-Hill.
Prensky, M. (2003).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ACM Computers in Entertainment, 1(1), 21-21.
Quinn, C. N. (2005). Soapbox: Making learning fun. Retrieved May 4, 2007 from http://www.gamasutra.com/features/20050818/quinn_pfv.htm. 
Rankin, Y. A., Gold, R., & Gooch, B. (2006). Playing for keeps: gaming as a language learning tool. ACM SIGGRAPH 2006 Educators program, Boston. Retrieved April 26, 2007 from http://portal.acm.org/. 
Raybourn, E. M. (2006). Applying simulation experience design methods to creating serious game-based adaptive training systems. 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s, 19, 206-214.
Richardson, J., Ormerod, T. C., & Shepherd, A. (1998). The role of task analysis in capturing requirements for interface design. 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s, 9(4), 367-384.
Rollings, A. & Adams, E. (2003). Andrew Rollings and Ernest Adams on game design. Indianapolis, IN: New Riders.
Rubin, J. (1994). Handbook of usability testing: How to plan, design, and conduct effective tests. NY: John Wiley & Sons.
Samford University. (2006). Background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Retrieved May 27, 2007 from http://www.samford.edu/ctls/pbl_background.html. 
Sanderson, P. M. (2003). Cognitive work analysis. In J. M. Carroll (Ed.), Hci models, theories, and frameworks: Toward a 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 San Francisco, Morgan Kaufmann, 225-264. Retrieved May 10, 2007 from 
http://www.xxc.idv.tw/dokuwiki/doku.php/study/sanderson_p._2003_._cognitive_work_analysis. 
Seonju, K. (2002).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ldren’s thinking and learning in a computer game context.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2(2), 219-233.
Shen, C. –Y. & O'Neil, H. (2006). The effectiveness of worked examples in a game-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Proceedings of AERA 2006. San Francisco. Retrieved Aug 15, 2007 from http://gradworks.umi.com/31/96/3196889.html.
Shih, J. –L. & Su, H. –Y. (2008). Analyzing Children’s Cognitive Activities in Digital Problem-solving Learning Games “William Adventure”: An In-depth Case Study. The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ICCE 2008). Oct. 27-31, 2008. Taipei: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 of eLearning. (unpublished) (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 96-2520-S-032 -002 and NSC 96-2422-H-024 -002)
Snow, R. E. (1980). Aptitude, learner control, and adaptive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15(3), 151-158.
Song, S. -K. & Lee, J. -Y. (2007). Key factors of heuristic evaluation for game design: Towards 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Computer Studies, 65(8), 709-723.
Stepien, W. J. & Pyke, S. L. (1997). Design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unit. Journal for Education of the Fifted, 20(4), 380-400.
Stuart, J. & Penn, R. (2004). TaskArchitect: Taking the work out of task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TAMODIA'2004 Conference. Prague, Czech Republic, 145-154. Retrieved May 10, 2007 from
http://portal.acm.org/citation.cfm?id=1045446.1045473.
Thinkport. (2007). What are educational games? Retrieved June 13, 2007 from http://www.thinkport.org/TECHNOLOGY/GOTGAME/default.tp. 
Thomas, S., Schott, G., & Kambouri, M. (2003). Designing for learning or designing for fun? Setting usability guidelines for mobile educational games. Proceedings of MLEARN 2003: Learning with Mobile Devices, London. 
UsabilityNet (2006). Task analysis. Retrieved May 10, 2007 from http://www.usabilitynet.org/tools/taskanalysis.htm.
Virvou, M. & Katsionis, G. (2006). On the usability and likeability of virtual reality games for education: The case of VR-ENGAGE. Computers & Education, 50 (1), 154-178.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ebster, J., Trevino, K. L., & Ryan, L. (1993). The dimensionality and correlates of flow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9(4), 411-426.
Wikipedia (2007). Task 	analysis. Retrieved May 10, 2007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Task_analysis.
Wittrock, M. C. (1974). Learning as a generative proces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1, 87-95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