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703201512260600
DOI 10.6846/TKU.2015.00944
論文名稱(中文) 論左拉之「氣質」-以《黛赫絲哈岡》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On "temperament" in Émile Zola - Example of Thérèse Raqui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Autour du "tempérament" chez Émile Zola-Exemple de Thérèse Raquin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French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1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洪令儀
研究生(英文) Ling-I Hung
學號 60008023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1-23
論文頁數 7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蔡淑玲
共同指導教授 - 徐鵬飛
委員 - 鄭安群
委員 - 林德祐
關鍵字(中) 左拉
氣質
黛赫絲哈岡
平衡
關鍵字(英) Emile Zola
temperament
Therese Raquin
naturalis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左拉的作品眾多,長篇小說及散文集外還有一部二十本的長篇小說組成的《胡貢-馬卦,第二帝國時代一個家族的自然史及社會史》和論述自然主義及左拉思想的論文集。因此,本論文將範圍縮小至《黛赫絲哈岡》一書作為討論的基礎。主要以「氣質」在《黛赫絲哈岡》中的概念為出發點,討論「氣質」是什麼?第一章將《黛赫絲哈岡》中的人物根據左拉的描述分為「冷」及「熱」兩大氣質,以女主角黛赫絲的角度,感受人物間「偽平衡」與「真平衡」,以文本為主找出平衡點與失衡點。
第二章進入文本中的環境分析,以影響「氣質」的因素以黑暗與明亮兩種相反的形容詞,描寫小說人物的生活環境。將小說中提出的事件也依照其特性分為「冷」與「熱」兩部分,討論左拉重複提出這些因素的關聯與目的,找出「氣質」及環境之間的關聯。在表示內在的氣質及表現外在的環境相互影響和變化,再找出根據氣質的改變而對外環境感受不同的段落作討論。
第三章,討論無法歸類於內環境或外環境的因素。文本中不斷在關鍵時刻出現的貓以及鬼魂,使羅弘和黛赫絲透過貓和鬼魂檢視自身之善惡。最後,在結論對「氣質」 的研究過程作說明,將左拉曾與「氣質」並列在一起的詞句作比較,和檢視整篇論文的研究成果。研究者期待能以「氣質」的角度來研究《黛赫絲哈岡》,看左拉如何安排人物「氣質」和其中的互動關係。
英文摘要
Zola published many works in his writing life, therefore, this thesis was based on the Thérèse Raquin, and we discussed the concept : the temperament of Zola. Mainly on Thérèse Raquin as a starting point to discuss what is the "temperament" ?
The first chapter, according to the description Zola, we put figures into two categories: the "cold" temperament and the "hot" temperament. To observe the fake-balance and the real balance between the figures’ and foun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balance and imbalance in the text
. The second chapter, we analyze the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definitions, we separated  the environment into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We also make the environment in two parts: "cold" and "hot". Discuss why Zola duplication of these factors connected with the aim to identify the associated the tempera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third chapter, we discuss factors that we can’t be classified in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or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cat and the ghost, they appear at the crucial moment. They see their goodness and evil through the cat and the ghost. In conclusion, we show the experience of this thesis on temperament. And we compared the "temperament" and the words who is appeared with "temperament" in Zola’s stud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緒論............................................1
研究動機........................................1
研究方法........................................2
文獻整理.......................................14
名詞解釋.......................................17
第一章	從「氣質」論人與人的關係.............26
第一節	「偽」平衡與「真」平衡...............27
第二節	從平衡到失衡.........................35
第二章	外環境與內環境之間...................41
第一節	外環境...............................43
第二節	內環境...............................46
第三章	從自然觀察到虛構象徵.................51
第一節	貓...................................52
第二節	魂...................................56
結論...........................................59
參考書目.......................................71
參考文獻
外文書目
Comte-Sponville, André, Dictionnaire philosophique,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Paris, 2001.
Desaintghislain, Christophe, Morisset, Chistian, Wald Lasowski, Patrick, Littérature Française, Nathan, 2007.
Lalande, André, Vocabulaire technique et critique de la philosophie,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Paris, 2010.
Mitterand, Henri, Zola et le naturalisme, Editions Puf, 2002.
Pierre Deshusses, Leon Karlson, La litterature française au fil des siècles, Paris : Bordas, 1994.
Ploquin, Françoise, Hermeline, Laurent, Rolland, Dominique, Littérature française : Les textes essentiels, Paris : Hachette, 2000. 
Russ, Jacqueline, Dictionnaire de philosophie, Bordas, Paris , 1996
Tsai, Shuling Stéphanie, L’épreuve de la modernité, Taipei, Kuang-Tang, 2008. 
Taine, Hippolyte Adolphe, Histoire de la littérature anglaise, Paris : Hachette, 1863.
  -, Philosophie de l’art, Paris : Hachette, 1895.
Zola, Émile, Thérèse raquin, Garnier-Flammarion, Paris : 1970.
-, Du roman, Bruxelles : Editions Complexe, 1989.
-, Face aux romantiques, Bruxelles : Editions Complexe, 1989.
-, Thérèse Raquin, Paris : Gallimard, 2001.
-, La bête humaine, Paris : Gallimard, 2001. (préface de Gilles Deleuze)
-, Le roman experimental, Paris : Flammarion, 2006.
-, Écrits sur le roman, Paris : Le livre de proche, 2004. 
中文書籍
王珮玲,《兒童氣質:基本特性與社會構成》,台北:心理出版社,2003。
加藤惠美子,王蘊潔譯,《練習有氣質:讓個性沉穩、姿態優雅的氣質養成術》,台北:遠流出版,2014。
左拉,《紅杏出牆》,韓滬麟譯,臺北:林鬱文化,1992。
左拉,《紅杏出牆》,韓滬麟譯,臺北:新潮社,2004。
本間久雄,《歐洲近代文藝思潮論》,沈端先譯,上海:開明書店,1947。
布呂奈爾 皮埃爾,《十九世紀法國文學史》,鄭克魯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江伙生、蕭厚德,《法國小說論》,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
吳岳添,《法國小說發展史》,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
吳達元,《法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李爾剛、李丹晶,《自然主義大師-左拉述評》,海口:南海出版社,1993。
亞力山德里安,賴守正譯,《西洋情色文學史》,台北:麥田出版,2003。
林致平,《左拉生平及其代表作》,臺北 : 五洲出版社,1964。
胡子丹,《左拉傳》,臺北:中華日報社,1980。
勒布隆左拉,德尼絲,《我的父親左拉》,李焰明譯,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許章真,《法文字彙結構分析》,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9。
陳振堯,《法國文學史》,臺北:天肯文化,2003。
陳曉蘭,《文學中的巴黎與上海:以左拉和茅盾為例》,廣西:廣西師範大學, 2006。
陳應祥,《外國文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傅先俊,《左拉傳》,臺北:業強出版社,1997。
曾繁亭,《文學自然主義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雅洪托娃,《法國文學簡史》,郭家申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86。
楊冬,《文學理論:從柏拉圖到德里達》,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劉念茲、王化學、曾繁亭,《外國作家作品專題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廚川白村,《西洋近代文藝思潮》,陳曉南譯,臺北:志文出版社,1979。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書林出版,2009。
蔣承勇,《十九世紀現實主義文學的現代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鄭克魯,《法國文學史》,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
鄭克魯,《法國文學簡史》,臺北:志一出版社,1995。
龔翰熊,《歐洲小說史》,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1997。
國內論文
王鈴儀, 《論左拉的小說《婦女樂園》:現代幸福的築夢與逐夢》 (Au Bonheur des Dames d’Emile Zola : La fabrique et la poursuite du bonheur moderne),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法國語文學系論文,2010。
江懿娟, 《《婦女樂園》中消費社會之前奏》(Le prélude de l'ère de consommation dans Au Bonheur des Dames),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歐洲語文學程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2。
林逸玲,《左拉的幸福仕女之店中之神話意象》(Les images mytho-poetiques dans Au Bonheur des Dames d'Emile Zola),台北:私立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1992。
張麗馨,《《酒店》-雪維斯的封閉世界》(L’Assommoir-Le monde clos de Gervaise),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論文,1985。
許家琳,《左拉的藝術理念與其馬內作品評論》,桃園: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1997。
陳宗偉,《《萌芽》一書中的左拉、泰因、巴庫楠、達爾文》 (Zola, Taine, Bakunin, and Darwin in Germinal),桃園: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研究所,1999。
陳琬誼,《女性消費空間:以仕女樂園為例》(L'espace de la consommation feminine : Au bonheur des dames),台北:淡江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
賴佩瑩,《《女人天堂》一書中的百貨公司及十九世紀的革新》 (Le Grand Magasin Et La Nouveauté Au XIXe Siècle Dans « Au Bonheur des Dames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法國語文學系論文,2012。
期刊
何曉鐘,〈左拉和他的娜娜〉,《新文藝》,第174期,1970年09月,頁126-132。
克萊爾瑪赫卡,連俐俐譯,〈面對恐怖的藝術〉,《今藝術》,台北:典藏雜誌社,2003年06月,頁170-181。
吳岳添,(左拉學術史),《東吳學術》,2011年第4 期,頁111-123。
杜雋,(論左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台州師專學報》,1999年4月第22卷第2期,頁27-32。
周憲文,〈左拉Emile Zola年譜(1840-1902)〉,《臺灣經濟金融月刊》,第18卷3期,1982年03月,頁81-84。
林祖亮,〈左拉(Emile Zola)及其作品〉,《藝文志》,第156期,1978年09月,頁36。
邵炳軍,(試論自然主義創作方法的特徵),《外國文學研究》,頁59-62。
唐毓麗,〈從左拉「實驗小說論」觀點探討戰後臺灣自然主義小說〉,《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9期,2008年07月,頁165-197。
孫靖,(左拉自然主義理論的誤區與啟示),《台州師專學報》,2001年02月,第23卷 第1期,葉16-24。
高建為,(試論自然主義小說與其讀者的審美差距),《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1 9 91年第4期,頁68-75。
張弘,靳力,(左拉的小說創作與理論的美學審視),《承德民族師專學報》,第21卷第1期2001年2月,頁29-30。
陳長華,〈如果塞尚沒有左拉〉,《藝術家》,第65卷4期,2007年10月,頁136。
曾繁亭、蔣承勇,〈文學自然主義與胡賽爾現象學〉,《浙江社會科學》,第11期,2008年11月,頁107-111。
辜振豐,〈百貨公司小說的誕生--左拉的《婦女樂團》〉,《聯合文學》,第24卷3期,2008年01月,頁110-114。 
劉連青,(將顛倒了的顛倒回來:還誠實左拉一個公道),《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 年第1期,頁77-81。
蔡淑玲,〈生活塑模與生命未形之間:從真實感的捕捉論左拉與德勒茲的關連〉,《中外文學》,第41卷,第1期,2012年03月,頁137-159。
蔣承勇,(論左拉小說的文化超越與現代性),《台州師專學報》,1996年02月,第 18卷 第一期,頁16-22。
鄭克魯,(左拉文藝思想的擅變及其受到的影響),《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8期,頁36-43。
蕭傳文,〈左拉[Emile Zola]及其「娜娜」〉,《明道文藝》,第94期,1984年01月,頁152-157。
龍瑛宗,〈左拉的實驗小說論〉,《文學臺灣》,第46期,2003年04月,頁185-192。
網路資料
Le tempérament avant tout - Le goûts de Zola
http://expositions.bnf.fr/zola/zola/pedago/fiches/peintre3.pdf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