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703201413572700
DOI 10.6846/TKU.2014.01103
論文名稱(中文) 教學卓越計畫下大學教學發展中心運作之個案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Study of the Operating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Under the Teaching Excellence Program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Leadership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1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曾珮京
研究生(英文) Pei-Ching Tseng
學號 600710064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1-22
論文頁數 10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潘慧玲
委員 - 孫志麟
委員 - 楊瑩
關鍵字(中) 教學卓越計畫
教學發展中心
關鍵字(英) teaching excellence program
center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教育部於2005年提出教學卓越計畫,透過競爭性經費的誘因,帶動大學教學品質的提升。在此影響下,許多大學也紛紛設立教學發展中心,提供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相關支援。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學教學發展中心的運作,以及教學發展中心與教學卓越計畫之間的關係。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針對兩所大案大學教學發展中心的行政人員進行訪談,輔以文件分析,進行資料的蒐集。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壹、教學卓越計畫是促成教學發展中心發展的重要助力。
貳、教學發展中心在教學卓越計畫中所扮演的角色多元,但執行重點主要是教師教學發展、學生學習支持與教學科技。
參、教學發展中心設立的層級與編制因學校規模而異,適應個別需求。
肆、教學發展中心的特色、經營目標與運作策略,隨學校發展各不相同。
伍、教學發展中心的服務項目主要分成教師教學發展、學生學習支持與教學科技。
陸、教學發展中心運作困境上,主要的共通點是人力、經費不足及教師參與率不高。
基於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文末針對大專校院、教育部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英文摘要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posed the “Teaching Excellence Program” in 2005, attempt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by competitive incentive funds. Under this influence, many universities, setting up the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provide support to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learning.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plore the operating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and the Teaching Excellence Program. To achieve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the methods adopted included interviews with two University Center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ve staff and the documentary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onclusions were synthesized as follows:
1. The Teaching Excellence Program was an important boost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er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2. The center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played diverse roles in the Teaching Excellence Program. The implementations of focus were teacher teaching development, student learning support, and teaching technologies. 
3. Administrative level an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enter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varied by school size. 
4. Characteristics, missions and strategies of the center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were different in the schools. 
5. Services of the center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included teacher teaching development, student learning support, and teaching technologies. 
6. Difficult positions of the center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included lack of human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teacher participation rate was not high.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for universities,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future studies concern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的政策脈絡與沿革	9
第二節 大學教學發展中心的相關意涵與發展	27
第三節 教學卓越計畫與教學發展中心相關研究	3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7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7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者	49
第三節 研究實施程序	51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52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53
第六節 研究倫理	5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5
第一節 藝同凡響的教學與學習支援中心	55
第二節 一馬當先的學習與教學中心	68
第三節 綜合討論	7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3
第一節 結論	83
第二節 建議	85
參考文獻	89
附錄一 教學卓越計畫各期獲獎名單與金額	96
附錄二 第三期教學卓越計畫內容概要	99
附錄三 訪談計畫書	102
附錄四 訪談大綱	104
附錄五 訪談同意書	106

表  次
表2-1 英國高等教育教學與學習支持專業標準架構的描述與對應之
識別 18
表2-2 曾獲教學卓越計畫補助大學及其中心名稱 37
表3-1 B大學教育發展中心沿革 69

圖  次
圖2-1 英國高等教育教與學專業標準架構-三個軸心 17
圖2-2 補助學科領域圖 30
圖4-1 A大學第三期教學卓越計畫組織架構圖 58
圖4-2 B大學第三期教學卓越計畫組織架構圖 71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秀槐(2005)。教學使命的重新定位-美國知名大學追求教學品質卓越的策略。載自淡江大學高等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主編),21世紀高等教育的挑戰與回應(頁265-292)。臺北市:高等教育。
王秀槐(2012)。研究型大學大學部教育的重新定位:美國卡耐基金會博爾委員會報告的啟示。取自於http://ctld.ntu.edu.tw/_epaper/news_detail.php?nid=299。
王政傑(2009)。教育部94至97學年度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競賽理論之應用。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朱則剛(1990)。在師範學院設立教學發展中心的理念與規劃。視聽教育雙月刊,31(4),25-29。
江向才、林美智、黃娟娟(2010),教育部頂尖大學計畫及大學教學卓越計畫補助經費與大學入學選填志願結果之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21期,頁67-90。
何以珣(1997)。大學教學資源中心功能規劃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吳建華、謝昱發、黃俊峰、陳銘凱(2003)。個案研究。載自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99-236)。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柏毅(2006)。我國大學經營績效與教學卓越計畫補助款關聯性之研究。東吳大學會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軒億(2010)。大學教學卓越計畫與教學品質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世忠(2001)。大學教學發展中心:研究與發展。台北:五南。
周志宏(2007)。大學法改革的彳亍徘徊--修法政策轉折與修正結果的檢討。高等教育,2(1),73-114。
林玓霖(2010)。新管理主義對大學治理模式影響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林從一、彭志琦(2008)。國內大學校院之教學中心現況調查與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教學發展中心研究成果電子報第五期。取自於http://ctld.nccu.edu.tw/download/T_research.pdf。
邱昭閔(2004)。數位時代大學媒體服務之研究─從圖書館與教學資源中心角色與關係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金耀基(1987)。大學教育之理念。臺北市:時報文化。
胡建華(2002)。大學市場化行為的發展趨勢及影響分析。載自戴曉霞、莫家豪、謝安邦(主編),高等教育市場化:台、港、中趨勢之比較(頁224-235)。臺北市:高等教育。
范麗雪(2007)。市場化是否為萬靈丹?論大學治理機制應有的角色。發表於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在2007 年11 月24 日舉辦的「第六屆臺灣學者暨博士生教育經營與管理學術研討」。
計智豪、孫志麟(2009)。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執行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8,1-22。
翁福元(2002)。國家、市場與高等教育。載自戴曉霞、莫家豪、謝安邦(主編),高等教育市場化:台、港、中趨勢之比較(頁42-69)。臺北市:高等教育。
財團法人二十一世紀基金會(2011)。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成效評估。取自於http://www.rdec.gov.tw/public/PlanAttach/201108301540564071480.pdf
高熏芳、黃星凱(2005)。國外大學「教學與學習資源中心」之分析及啟示。教育研究月刊,137,108-120。
張幼芳(2006,1月25日)。教學卓越計畫,大學花錢比荒謬?聯合報,A15。
張康齡(2009)。從自我再製系統理論的觀點析論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之迷思。國會月刊,37(6),30-46。
教育部(2001)。高等教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6)。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95年度計畫作業手冊。取自於http://www.csal.fcu.edu.tw/Edu/program_download_history.asp
教育部(2008)。教育部補助獎勵大學校院設立區域教學發展中心計畫要點。2008.03.24,台高(二)字第0970033820C號令。
教育部(2012a)。第三期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12b)。第3期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申請說明會。取自於www.ntpu.edu.tw/admin/a7/files/a7_announce/20120809161122.ppt‎
教育部(2012c)。核定名單。取自於http://www.csal.fcu.edu.tw/Edu/program_school_les.asp#98。
符碧真(2006)。從學者到網絡:美國大學教師專業發展史與教學中心的發展。取自於http://ctld.ntu.edu.tw/_epaper../news_detail.php?nid=10
莊勝義(2007)。面度全球化與市場化的高等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9,61-88。
莫家豪(2002)。中、港、台高等教育市場化:源起與理解。載自戴曉霞、莫家豪、謝安邦(主編),高等教育市場化:台、港、中趨勢之比較(頁42-69)。臺北市:高等教育。
郭為藩(2004)。轉變中的大學:傳統、議題與前景。臺北市:高等教育。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怡如(2006)。由英國高等教育改革看教師專業角色之轉變。取自於http://nutnr.lib.nutn.edu.tw/bitstream/987654321/7016/1/%E9%99%B3%E6%80%A1%E5%A6%82.pdf
陳怡如(2007)。高等教育教學卓越之追求:以英國經驗為例。教育研究月刊,157,143-156。
陳怡如(2009)。台灣高等教育改革對大學新進女性教師之影響。教育政策論壇,12(2),113-150。
陳啟榮(2006)。教育政策制訂過程之論述。初等教育學刊,25,81-98。
陳慶鏗(2005)。大學教育經費籌措與分配。載自黃俊傑(主編),二十一世紀大學教育的新挑戰,219-229。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傅遠智(2007)。評估我國大學校院之發展策略:以資料包絡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婉婷(2010)。大學教學資源中心支援卓越教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黃榮村(2008)。大學經營與教育政策互動之現況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1,1-16。
楊舒伃(2013)。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的影響-制度、資源與組織之觀點。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瑩(2008)。英國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載自楊瑩(主編),歐盟高等教育品質保證制度(頁147-221)。臺北市:高教評鑑中心。
楊瑩(2010)。台灣高等教育追求卓越之政策與實施情形。載自中國高等教育評論-兩岸互動新階段的高等教育發展(頁291-319)。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葉兆祺(2009)。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成效評估-師生觀點之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詹文碧(2007)。我國大專校院辦學績效與教育部獎助條款之研究。東吳大學會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蓋浙生(2004)。臺灣高等教育市場化導向之檢視。教育研究集刊,50(2),29-51。
蓋浙生、鈕方頤(2012)。高等教育經濟學。臺北市:等教育。
劉秀曦(2008)。英國高等教育評鑑制度。台北市:台灣評鑑協會。
劉育慈(2006)。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劃經費使用效率之研究。大葉大學會計資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潘文福(2009)。大學教學發展中心角色之省思─以教學輔助計畫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86,59-80。
潘慧玲(2004)。緒論: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教師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 1–34)。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的大眾化與市場化。臺北市:揚智文化。
戴曉霞(2001),全球化及國家/市場關係之轉變:高等教育市場化之脈絡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7,301-328。
戴曉霞(2002)。全球化及國家/市場關係之轉變:高等教育市場化之脈絡分析。載自戴曉霞、莫家豪、謝安邦(主編),高等教育市場化:台、港、中趨勢之比較(頁42-69)。臺北市:高等教育。
鍾昌蘊(2009)。「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政策分析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蘇文賢、江吟梓譯,E. Mark Hanson著(2009)。教育行政與組織行為。臺北市:學富文化。

貳、英文部分
Boyer Commission on Educating Undergraduates (2000). 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 Blueprint for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Washington, D.C.: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Currie, J. & Newson, J. (1998). Universities and Globaliz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London: Sage.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2003). 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Form http://www.education.gov.uk/
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2012a). Services. From http://bokcenter.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1985&tabgroupid=icb.tabgroup118671
Derek Bok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2012b). Lecturing Tips. From http://bokcenter.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1985&pageid=icb.page29696
Gosling, D., & Hannan, A. (2007). Responses to a policy initiative: the case of Centres for Excellenc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32(5), pp.633-646.
HEA (2012a). About us. From http://www.heacademy.ac.uk/about
HEA (2012b). Dimensions of the Framework. From http://www.heacademy.ac.uk/ukpsf
HEA (2012c). Recognising excellence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From http://www.heacademy.ac.uk/assets/documents/ukpsf/recognising-excellence.pdf
HEFCE (2011). Summative evaluation of the CETL programme- Final report by SQW to HEFCE and DEL. From http://www.hefce.ac.uk/media/hefce/content/pubs/indirreports/2011/re1111evalofcetl/rd11_11.pdf
Maxwell, M. (1997). What are the functions of a college learning assistance center?. MM Associat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13031) [full text available from ERIC]
Morrow, K., & Torres, C. (2000). The state,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al policy. In N. Burbules & C. Torres (Eds.),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Crit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 Routledge.
National Committee of Inquiry into Higher Education (1997). Dearing Report: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Learning Society. From https://bei.leeds.ac.uk/Partners/NCIHE/
Nicholls, J. G. (2001).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London: Kogan Press.
Seldin, P. (1990). How administrators can improve teaching? Moving from talk to ac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