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703200914531800
DOI 10.6846/TKU.2009.01004
論文名稱(中文) 苗栗縣國中學生之教育抱負、父母教養態度及社會支持之關係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ducational Aspiration, Parenting Attitude, and Social Suppor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Miao-Li Coun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Leadership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1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謝福軒
研究生(英文) Fu-Hsuan Hsieh
學號 69572008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1-13
論文頁數 18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吳明清
委員 - 李麗君
委員 - 謝傳崇
關鍵字(中) 國中學生
教育抱負
父母教養態度
社會支持
關鍵字(英)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ducational Aspiration
Parenting Attitude
Social Suppor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苗栗縣國中學生之教育抱負、父母教養態度及社會支持之關係,具體的目的包括:一、了解國中學生教育抱負、父母教養態度及社會支持之現況;二、比較不同背景變項國中學生教育抱負、父母教養態度及社會支持之差異情形;三、探討國中學生教育抱負、父母教養態度及社會支持三者之關係;四、瞭解父母教養態度與社會支持對國中學生教育抱負之預測力;五、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學校及主管機關參考。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自編之「苗栗縣國中學生教育抱負及其相關因素調查問卷」為工具,針對目前就讀於苗栗縣12所國民中學之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共抽取650名學生為樣本實施調查。依據回收有效問卷579份之資料,以SPSS 13.0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包括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事後比較、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
依據研究結果,歸納以下結論:
一、苗栗縣國中學生之教育抱負表現呈中高程度,其中以自我期許較高,自我努力較低。
二、苗栗縣國中學生之教育抱負在「年級」、「父親教育程度」、「母親教育程度」、 「父母對於學生未來學歷之期望」等背景變項呈現顯著差異。
三、苗栗縣國中學生之父母教養態度表現呈現適度的狀況。
四、苗栗縣國中學生之父母教養態度在「地區」、「年級」、「父親教育程度」、「母
親教育程度」、「與父母居住狀況」、「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對於學生未來學
歷之期望」各背景變項中,呈現顯著差異。
五、苗栗縣國中學生之社會支持表現呈中等程度。
六、苗栗縣國中學生之社會支持在「年級」、「與父母居住狀況」、「父母對於學生未來學歷之期望」、「學生對於未來學歷之期望」等背景變項中,呈現顯著差異。
七、父母教養態度、社會支持影響國中學生之教育抱負,父母教養態度、社會支持對國中學生之教育抱負具有預測力。
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若干建議,以供教育主管機關、學校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educational aspiration, parenting attitude and social suppor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Miao-Li County. The specific goals of this study included: 
1)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mong aspects referred to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parenting attitudes and social support.
2)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above-mentioned thre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diverse background variables.
3)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parenting attitudes and social support.
4)	To analyze the power of prediction of parenting attitude and social support on student’s educational aspiration .
5)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educational and school administrative authorities’ reference.

The data of this study was collected by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579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urposively selected from 12 junior high schools in Miao-Li County. Survey data was then analyzed by using SPSS13.0 for Window, includ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and one-way ANOVA, Scheffe metho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procedure.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Educational aspir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Miao-Li County 
displayed an intermediate level; among the dimensions of educational aspiration, self-expectation was the highest while self-exertion was the lowest.
2) Education aspir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Miao-Li County exhibited 
  apparent disparity in background variables including “grade”, “father’s educational level”, “mother’s educational level”, and “parental expectation towards student’s future academic background”.
3)	Parenting attitud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Miao-Li County manifested
an appropriate status.
4)	Parenting attitude demonstrated clear discrepancy in background variables including “region”, “grade”, “father’s educational level”, “mother’s educational level”, “living-with-parents condition”, “parents marital status”,  and “parental expectation towards student’s future academic background”.
5)	Social suppor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Miao-Li County showed a middle level.
6)	Social suppor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Miao-Li County presented obvious divergence in background variables including “grade”, “living-with-parents condition”, “parental expectation towards student’s future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self-expectation towards future academic background”.
7)	Parenting attitude and social support affected as well as predicted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and school authorities, as well as future researchers were recommended for referenc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名詞釋義…………………………………………………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教育抱負之概念意涵與相關研究 …………………………………13
第二節  父母教養態度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24
第三節  社會支持之意涵與功能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之設計與實施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9
第二節  研究樣本 ……………………………………………………………40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2
第四節  實施程序 ……………………………………………………………55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與討論…………………………………………………57
第一節  苗栗縣國中學生之教育抱負及其差異情形 ………………………57
第二節  苗栗縣國中學生之父母教養態度及其差異情形 …………………78
第三節  苗栗縣國中學生之社會支持及其差異情形………………………103
第四節  苗栗縣國中學生之教育抱負與父母教養態度及社會支持之關係12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35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135
第二節  結論…………………………………………………………………142
第三節  建議…………………………………………………………………147
參考文獻…………………………………………………………………………153
附錄一:專家學者審查題目適合度分析表……………………………………163
附錄二:專家學者審查意見與問卷內容對照表………………………………167
附錄三:苗栗縣國中學生教育抱負及其相關因素調查預試問卷……………175
附錄四:苗栗縣國中學生教育抱負及其相關因素調查正式問卷……………180


表次
表3-2-1 本研究正式問卷發放與回收情形表............................41
表3-2-2 教育抱負預試問卷項目分析統計摘要表........................46
表3-2-3 教育抱負預試問卷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46
表3-2-4 教育抱負預試問卷各層面信度與總信度係數表..................47
表3-2-5 父母教養態度調查問卷項目分析統計摘要表....................49
表3-2-6 父母教養態度調查問卷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50
表3-2-7 父母教養態度調查問卷各層面信度與總信度係數表..............51
表3-2-8 社會支持預試問卷項目分析統計摘要表........................52
表3-2-9 社會支持預試問卷項目分析結果摘要表........................53
表3-2-10 社會支持預試問卷各層面信度與總信度係數表.................54
表4-1-1 國中學生教育抱負各構面得分情形表..........................57
表4-1-2 國中學生教育抱負各題得分情形表……………………………………58
表4-1-3 不同地區的學生教育抱負t考驗分析摘要表…………………………59
表4-1-4 不同性別的學生教育抱負t考驗分析摘要表…………………………60
表4-1-5 不同年級之學生教育抱負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1
表4-1-6 不同父親教育程度之學生教育抱負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3
表4-1-7 不同母親教育程度之學生教育抱負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5
表4-1-8 不同與父母居住狀況情形之學生教育抱負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7
表4-1-9 不同父母婚姻狀況情形之學生教育抱負變異數分析摘要表…………68
表4-1-10 不同父母期望未來學歷之學生教育抱負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0
表4-1-11 不同自我期望未來學歷之學生教育抱負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2
表4-1-12 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學生教育抱負情形摘要表 ……………………74
表4-2-1 國中學生之父母教養態度量表各構面得分情形表……………………78
表4-2-2 國中學生之父母教養態度量表各題得分情形表………………………79
表4-2-3不同地區學生之父母教養態度t考驗分析摘要表 ……………………81
表4-2-4不同性別學生之父母教養態度t考驗分析摘要表.……………………82
表4-2-5不同年級學生之父母教養態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4
表4-2-6不同父親教育程度學生之父母教養態度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6
表4-2-7不同母親教育程度學生之父母教養態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8
表4-2-8不同與父母居住狀況學生之父母教養態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0
表4-2-9不同父母婚姻狀況學生之父母教養態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2
表4-2-10不同父母期望未來學歷學生之父母教養態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4
表4-2-11不同自我期望未來學歷學生之父母教養態度之變異數分析…………96
表4-2-12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學生之父母教養態度情形摘要表………………99
表4-3-1國中學生之社會支持各構面得分情形表………………………………103
表4-3-2國中學生之社會支持各題得分情形表…………………………………104
表4-3-3不同地區學生之社會支持t考驗分析摘要表…………………………105
表4-3-4不同性別學生之社會支持t考驗分析摘要表…………………………106
表4-3-5不同年級學生之社會支持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7
表4-3-6不同父親教育程度之學生社會支持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9
表4-3-7不同母親教育程度之學生社會支持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0
表4-3-8不同與父母居住狀況情形之學生社會支持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2
表4-3-9不同父母婚姻狀況情形的學生教育抱負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3
表4-3-10不同父母期望未來學歷之學生社會支持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5
表4-3-11不同自我期望未來學歷之學生社會支持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16
表4-3-12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學生之社會支持情形摘要表 …………………119
表4-4-1父母教養態度與教育抱負之積差相關摘要表…………………………122
表4-4-2社會支持與教育抱負之積差相關摘要表………………………………124
表4-4-3父母教養態度各層面在自我期許層面中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25
表4-4-4父母教養態度各層面在自我努力層面中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26
表4-4-5父母教養態度各層面在學習堅持層面中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27
表4-4-6父母教養態度各層面在整體教育抱負中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28
表4-4-7社會支持各層面在自我期許層面中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29
表4-4-8社會支持各層面在自我努力層面中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31
表4-4-9社會支持各層面在學習堅持層面中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32
表4-4-10社會支持各層面在整體教育抱負中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133


圖次
圖1-3-1  研究流程圖………………………………………………………………8
圖2-1-1  威斯康辛模型 …………………………………………………………20
圖3-1-1  研究架構圖 ……………………………………………………………3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惠如 (1991)。我國公立高級中學教學資源調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朝茂(1990)。社會支持與人際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文粹,20,230-247。
王珮玲 (1992)。兒童氣質、父母教養方式與兒童社會能力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秀槐 (1984)。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家庭環境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柏壽 (2004)。班級裡的人際關係。教師之友,45(2),15-24。
尤淑純、蔡玉瑟(1998)。城鄉兒童學習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2,55-101。
朱經明 (1981)。國中學生學自我概念、友伴關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4,261-274。
邱珮怡 (2000)。國中轉學生社會支持、制握信念與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皓政 (2005)。量化研究法二,統計原理與分析技術:spss中文視窗版操作實務詳析。台北:雙葉。
吳明清(2006)。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五南。
吳武典 (1999)。社會變遷與輔導。台北:心理。
吳幼妃 (1982)。父母與同儕對國中學生教育抱負影響之研究。教育學刊,4,89-124。
吳明純 (2006)。堅毅特質、社會支持對家庭不利條件兒童適應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吳芝儀 (1991)。五專五年級學生生涯決定信念、情境-特質焦慮與生涯決定行
動之研究--以國立台北商專五專五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
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秋雯 (1996)。手足變項、父母教養態度與子女手足攻擊行為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宗賢 (1997)。學生個人品質與教師期待及喜愛的關係。師大教研所集刊,15,278-325。
吳靜芳 (2004)。國小學童的人格特質、父母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生活目標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
吳靜吉(1994)。心理與人生。台北:遠流出版社。
李孟真(2000)。「理情U型自尊模式」親職團體方案對國中家長教養態度、親子關係及其子女自尊之影響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建興 (1988)。中等教育研究。台北:黎明文化。
李桂蘭 (1991)。省立卓蘭實驗高級中學鄰近地區國中學生升學意願調查研究。菁莪季刊,8期,18-23。
林大森(1999)。台灣地區家庭背景對中等教育分流的影響:「高中高職」與「公立/私立」差異的探討。東吳社會學報,8,35-77。
林幸台 (1987)。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市:五南書局。
林生傳 (1976)。影響學業成就的社會環境因素分析與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學報,4,167-205。
林生傳 (1993)。教育社會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林清江 (1972)。教育社會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林清江 (1980)。國中畢業生升學與就業意願之影響因素。教育研究集刊,22,129-188。
林清江 (1981)。社會學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清江 (1987)。教育的未來導向。台北:台灣書店。
林清江 (1991)。教育社會學新論—我國社會與教育關係之研究。台北:五南。
林生傳 (1999)。台灣教育改革的新趨勢:探索與評析。教育研究,7,1-15。
林寶山 (1978)。台北市高級中等學校新生入學前後升學意願及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家屏 (2002)。青少年自我概念與行為困擾之相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林筠佩 (1989)。大學肢體障礙學生的職業抱負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叔陵 (1999)。屏東縣國中畢業生升學意願之調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俊瑩 (2001)。國小學生家長的子女教育期望、民主參與態度與參與學校教育行為關連性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論文,未出版。
周文欽 (1991)。台北市外來高中學生的就學成因、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淑如 (2006)。家庭暴力經驗、社會支持與國中生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姚若芹 (1985)。母親就業、家庭社經地位與父母態度對國中生學業成就之影響。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安邦 (1991)。影響成就動機的家庭社會化因素之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1,87-132。
高迪理 (1991)。社會支持體系概念之架構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54,P24-31。
高明珠 (1999)。國小兒童親子關係、內外控人格傾向、社會支持與其生活及學習適應相關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易甫 (1998)。父母教養行為與子女教育抱負之關聯性研究-以台北市士林區國中學生為對象。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易甫 (2000)。父母教養行為與子女教育抱負之關聯性研究。東吳社會學報,第九期,頁31-76。
陳克業 (1975)。國中學生教育與職業抱負及家長期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建宏 (1993)。我國高職工科學生升學意願及升學選擇之背景因素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淑娟、宋明順 (2000)。教育大辭書(第二冊)。台北:文景。
郭生玉 (1982)。教師期望與學生內外控信念關係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5,139-148。
徐世杰(2003)。青少年憂鬱與社會畏懼、雙親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馬信行(1993)。臺灣地區各縣市教育機會公平性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孫芸秩 (2006)。肢體障礙少年父母期望、社會支持及教育抱負之相關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苙雲 (1986)。社會變遷中各類社會支持系統功能的討論。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加強家庭教育促進社會和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張傳琳 (2000)。大腦控制系統理論在現實治療中的應用。諮商與輔導,172,19-24。
張明麗 (2001)。屏東地區山地原住民單親兒童角色認知與社會適應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9,259-275。
張淑旻 (2005)。城鄉國小學童英語學習情況之研究--以桃竹地區六所學校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許錦雲 (1987)。家職學生教育與職業抱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中宜(1996)。保護管束少年福利需求滿足,社會支持與情緒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夢鯨 (1994)。台灣地區城鄉國民中學教育資源差異之比較。國立中正大學學報,5卷1期,89-116。
胡夢鯨 (1995)。臺灣地區城鄉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分配之比較。國立中正大學學報,6(1),1-35。
曾平貴 (2007)。家庭資源與學業成就之關聯性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柯銀德 (2003)。台南縣公私立國中學生父母期望、學生成就動機與焦慮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恆 (1995)。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黃文瑛 (1976)。父母管教態度與國中學生人格特質關係之研究。思與言,14,54-65。
黃昆輝 (1978)。我國大學入學考試報考者與錄取者家庭社經背景之比較
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第輯,149-327。
黃福來 (1982)。高中學生選組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德青 (2000)。少年的同儕關係與社會比較對人格發展的影響。青少年人格建構研討會論文集,財團法人人格建構工程學研究基金會主辦,台北。
黃玉臻 (1996)。國小學童A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富順 (1973)。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俊勳 (2000)。國中學生與犯罪少年社會支持與刺激忍受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溫世頌 (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楊瑩 (1988)。台灣地區教育擴展過程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育機會差異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瑩 (1995)。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楊珮妤 (2005)。國中學生父母教育態度、教師期望、生涯抱負與課業任務價值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楊國樞 (1984)。小學與初中學生自我概念的發展及其相關因素-中國兒童行為的發展。台北:環宇出版社編印。
楊國樞 (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7-28。
楊敏玲 (1984)。高中生教師期望、父母期望與自我期望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惠蘭 (2004)。高中女生性別意識、教育期望、科學成就對升大學選擇科系之影響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譚光鼎 (1996)。台灣原住民青少年家庭文化與生涯規劃關係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4-2413-H-260-001。
鄭淵全 (1988)。社經地位、能力、學校教育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功能典範與衝突典範之探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師院學報,11,421-448。
劉祐彰 (2002)。鄉鎮原住民學童文化參照架構與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俊豪 (1984)。國中學生升學選校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翁樹澍(1990)。親子互動關係對青少年心理社會福利感之影響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1,63-64。
簡志娟 (1996)。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生態系統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增財 (1996)。如何促進技藝班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技術與職業教育,32,32-34。
鄭照順 (1997)。高壓力青少年所知覺的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嘉慧 (1998)。國中生的社會支持,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姿娟 (1999)。國中生社會支持、生活適應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宏進 (1989)。鄉村社會學。台北:三民。
蔡惠華 (1997)。國中應屆畢業生升學意願因素探討—以屏東市為例。技術學刊,12卷3期,365-372。
蔡添旺 (2007)。臺中縣國民小學學生家長教育期望與管教方式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蔡淑鈴、瞿海源(1992)。台灣教育階層化的變遷。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2(1),98-118。
熊英君 (2006)。國中生之內外控、社會支持、情緒智力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以板橋市國中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西文部分
Armsden,G.C.&Greenberg,M.T.(1987).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6,427-454.
Atkinson,J.W.(1964).An introduction to motivation. Princeton, NJ:
Van Nostrand.
Brown,S.P.(1996).Black Female adolescents’career aspirations and expectations:Rising to the challenge of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Western Journal of Black Studies,20(2),89-95.
Buhrmester,D.(1990).Intimacy of friendship interpersonal and adjustment during preadolescence and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61,1101-1111.
Canale,J.R.,& Dunlap,L.L.(1987).Factors influencing career aspiration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grade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888164).
Caplan,G.(1974).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ental health consultation.New York:Basic Book.
Caplan,G.(1974).Support system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NY: Behavioral.
Cohen, S., & Wills, T. A. (1985).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2), 310-357.
Hamachek,E.(1982).Encounter with others. New York:The Dryden Press.
Hartup,W.W.(1983).Peer Relations. In E.M.Hetherington(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l.4):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w York:Willey.
Heider,F.(1958).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John Wliey & Sons.
House, J. S. (1981). 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Reading, MA: Addison- Wesley.Holaday,M., & McPhearson, R. W. (1997). Resilience and serve burns. Journal of Counselingand Development, 75, 346-356.
Leong,F.T.L.(1991).Career development attributes and occupational value Of Asian American and White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39,221-230.
Maccoby, E. E., & Martin, J. A. (l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In Mussen, P. H.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Vol. 4,(pp. 1-101).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Rotter,J.B.(1966).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80(1).
Seginer,R(1983).Parent’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children’s academic achievements:A literature review. Merrill-Palmer Qurarterly,29,1-23.
Shumaker, S. A., & Brownell, A. (1984). Toward a theory of social support: Closing conceptual gap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0(4), 11-36.
Weisner,T.S.(2001).Children investing in their family:The
importance of child obligation in successful development.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94,77-83.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