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701201016472200
DOI 10.6846/TKU.2010.00979
論文名稱(中文) 民進黨政府的大陸政策困境 (2000-2008年)
論文名稱(英文) DPP Government's Dilemma on the Mainland China Policy(2000-2008)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1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徐維憲
研究生(英文) WEI-HSIEN HSU
學號 79633014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1-14
論文頁數 17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曾復生
委員 - 翁明賢
委員 - 黃介正
關鍵字(中) 民進黨
大陸政策
關鍵字(英)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China polic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在全球化開放經濟體系下,兩岸定位不再像二三十年前只是政治上的口號問題,現在是已經對國計民生均有重大影響。民進黨的大陸政策自創黨以來之骨幹即是「堅決維護台灣實質獨立主權,不承認有所謂九二共識與接受一中原則,堅持在不預設任何條件的前提下展開兩岸對話與談判」,這樣的理念在政黨輪替後,如何策略牽動兩岸關係情勢的變化,影響經貿的交流?其八年任內在大陸政策上有何收穫?兩岸關係有何變化?其困境為何?實值得研究者深入探討。

    歸納來說,影響陳水扁及民進黨政府大率政策的主要三個要素包括:國內政治環境、國際政治環境與民進黨黨內路線競爭等,因此本研究從上述三個影響因素分別進行探討,企圖找出民進黨執政時期大陸政策策略所面臨的困境,作為這八年執政在兩岸關係上的成果檢討以及政府未來訂定大陸政策之參考。

    透過歷史分析途徑,本研究發現民進黨大陸政策的制定,因兩岸領導者意識型態截然不同,只能採取政治模糊的策略,以實質交流來緩步開啟兩岸協商,但進展極為有限,以經濟影響政策的企圖在短期內很難達成。而全球化以及反恐取代反共等國際因素的改變,加上台灣內部本身的政黨政治鬥爭、派系糾葛及民眾意識型態的不明確,也往往造成施政上的困擾,以致於整體政策方向定位在統獨的政治光譜上擺盪。中共當局也失去對陳水扁及民進黨政府的觀察耐心,從最早的戰略性模糊,到後期強調台灣主權的獨立自主,都難以得到中共的善意回應,中共態度日漸轉趨強硬,對於兩岸協商大門更加緊閉。 
 經濟層面對於民進黨執政測的大陸政策制定影響極深,尤其在全球化加遽的情形下,兩岸經濟均勢逐漸傾斜,不論是政績考量或情勢壓力,陳水扁及民進黨政府在大陸的實質交流政策上作出很多改革,只是從執政前期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轉為後期的「積極管理、有效開放」,兩岸的經貿交流雖較戒嚴或「戒急用忍」時期來得有進展,但是究竟是要大膽西進還是強本西進,其實民進黨政府內部也還未有堅強的共識,因此成效亦有限。

總合來說,民進黨大陸政策的困境雖不能說是民進黨作為一個本土政黨的「原罪」,但強調台獨的色彩讓兩岸高層先天互信感就較低,加上國際大環境上中共的強勢,美國的轉向,過去八年民進黨當局面對錯綜複雜的兩岸問題,在無奈的被動接受對岸統戰,或者強勢的反抗之外,似乎還找不出一條可行的新道路。未來兩岸關係如何能夠不再局限於意識型態及軍事的對抗,而是逐步延伸到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環境領域各方面,實是未來不論哪一個政黨執政,都必須要深切去思考的重要議題。
英文摘要
Abstract

    Under global open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 Taiwan has become a important role in national welfare & people’s livelihood.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DDP(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its mainstay of China policy is always “ Firmly defend the independent sovereignty of Taiwan . Do not admit or accept the 92’ common consensus and One China concept. Only under the presupposition--without any limit conditional terms for Taiwan , then to start two-sides talking and negotiation”. After the political party transition , how do the basic principals influence the relationships and econo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na & Taiwan ?What is the changes, gain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DDP’s 8 years ? 
     
    In summary, the 3 key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CSB (Chen Shuei-bian) DDP policy are : Domestic political environment ,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nvironment and DDP internal competitions. This research will focus on the above 3 factors and try to find out the difficulties of DDP’s China policy in the 8 years.

    Through historical analysis, this research finds out that due to the leaders of China & Taiwan has totally different ideology, DDP’s China policy can only adapt a political vague policy . DDP has to do actual interactions to replace vague policy and develop negotiations slowly. However , the development is quite limited , it’s hard to impact political policy by economic power. Besides, due to the raise of globalization , 
anti-terrorism, unclear of Taiwan public’s ideology and the internal party completion in Taiwan, DDP can’t define its total strategy clearly and swing between united and independent. PRC (People Republic of China) also lost the patient to observe DDP & CSB . DDP’s policy , no matter the early vague strategy to latest policy : to stress the independent sovereignty of Taiwan , all can’t get the friendly response from PRC government (People Republic of China). PRC’s attitude has become more tough and the negotiation development has shut down. 
    Economics has played an key factor in DDP’s China policy, especially under the globalization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changes between Taiwan & China. No matter is from political performance or public pressure , CSB & DDP government has contributed innovations in actual interaction policy with China. DDP’s policy has transformed from “ Positive Open . Effective Management” to “Positive Management . Effective Open” .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na & Taiwan has big improvement compare to the early strict political period. However , DDP Government still do not have a strong common consensus about the attitude : to be aggressive or conservative ? And hence the effects of DDP policy is only limited.

    In summary , the difficulties DDP has trapped in China policy , is not totally from its original sin – as an biggest local political party . Instead , it’s due to DDP overstress of Taiwan independent sovereignty, it lower the trust between high level leaders between China & Taiwan. Besides, the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nvironment – China dominate situation and USA turn to against Taiwan also has big impacts. In the past 8 years , facing the complicated issues between China & Taiwan , DDP government either accepted passively , or resist aggressively . DDP seems to have no other new way to progress. However , no matter which political party will run the government , this will be the main issue for future authority to think how to improve & extend the relationship from ideology & military to politics , economics, technology ,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意識………………………………………..……………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五節 名詞界定……………………………………………………10
第六節 文獻評析……………………………………………………11

第二章 民進黨政府大陸政策…………………………………………26
第一節 制定源起……………………………………………………26
第二節 政策內容……………………………………………………44
第三節 施行結果……………………………………………………83
第四節 小結…………………………………………………………96

第三章  國內政治與民進黨政府大陸政策立場與策略……………100
第一節 執政黨的立場與策略…………………………………..…100
第二節 在野黨的立場與策略…………………………………..…105
第三節 國內政治的困境………………………………………..…111
第四節 小結……………………………………….………….……114

第四章 國際政治與民進黨政府大陸政策立場與策略……….…….117
第一節 美國的立場與策略……………………..…………………117
第二節 中國的立場與策略…………………………………..……120
第三節 國際政治的困境………………………………..…………126
第四節 小結…………………………………………………..……132 
第五章 民進黨內路線競爭與大陸政策……………………..………136
第一節 台獨基本教義派的立場與策略…………………………..136
第二節 新潮流的立場與策略…………………………………..…139
第三節 正義連線的立場與策略…………………………..………142
第四節 民進黨內的困境…………………………………..………145
第五節 小結………………………………………..………………150

第六章 結論………………………………………………..…………155
第一節 研究發現……………………………………..……………155
第二節 心得與啟示………………………..………………………160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與建議………………………………..……163

參考書目………………………………………………………………16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官方文獻
總統府,2001年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會議實錄(上輯)。
總統府,2001年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會議實錄(下輯)。

(二)書籍
仇長根,2000,第四屆世界新格局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1999,民主進步黨1998 年兩岸情勢報告。
全國台灣研究會編,2002,台灣問題實錄(上),北京:九州出版社,第1版。
李文忠,1989,「新潮流的階級策略—目標對準黨國體制,炮口指向大資本家」,頁12-15。
李慶雄,2001,中華民國如何成為國家,台北:前衛,頁40-41。
吳玉山,2008,「台灣的大陸政策:結構與理性」,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
劭宗海,2003,當代大陸政策,台北:生智文化,頁103。
邵宗海,「兩岸關係—陳水扁的大陸政策」,2001年。台北:生智文化。
洪儒明,2006,民進黨執政後的中國對台政策。台北:秀威。
柳金財,1998,大膽西進?戒急用忍?民進黨大陸政策剖析,台北:時英出版社。
柳金財,2000,民進黨關於台灣前途主張的歷史發展演變,中國事務,2:101-120。
許陽明,1998,「尊嚴、安全、發展,確立一個自主、平等、善意、和平、共存共榮的民進黨中國政策」,民主進步黨中國政策研討會與會代表書面意見彙編,民進黨中央黨部編印。
陳佳宏,1998,海外台獨運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80
陳耀昌,1998,「中國政策研討會書面意見」,民主進步黨中國政策研討會與會代表書面意見彙編,民進黨中央黨部編印。
郭正亮,1998,民進黨轉型之痛,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翁明賢,2001,突圍:國家安全的新視野,台北:時英出版社。
翁明賢主編,2008,全球戰略形勢下的兩岸關係,台北:華立圖書。
連戰,2000,新藍圖.新動力-連戰的主張,台北:天下文化。
曾復生,2004,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一輯),台北:威秀資訊科技。
曾復生,2004,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二輯),台北:威秀資訊科技。
曾復生,2006,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三輯),台北:威秀資訊科技。
董立文,2002年9月,「九一一事件對美國安全戰略與對華政策的影響」。
張亞中,1998,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頁70-73。
黃德福,1992,民主進步黨與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台北,時英出版社。
趙永茂,1999,民進黨大陸政策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頁54-60。
楊憲村,1995,民進黨執政。台北:商周文化。
楊傳榮,2001,新世紀兩岸關係發展研討會,台北:兩岸關係研究會。
閻學通等著,1997,中國崛起:國際環境評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駱文森、陽明珠譯,2000,李登輝、中島嶺雄原著,亞洲的智略,台北:遠流。
顏萬進,1999〈在衝突中建立秩序—談陳水扁的中國政策〉,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黨朝勝、劉宏,2006,民進黨大陸政策研究。台北:水牛。
蘇進強主編,九一一事件後全球戰略評估,台北:台灣英文新聞出版社,頁52-82。

(三)期刊
宋學文,1999,「我國在第二軌道外交之功能與限制」,政策月刊,第50 卷,頁23。
宋學文,1998,「議題聯結與兩岸關係之研究」,中國大陸研究,第37 卷,第2期,頁21-35。
徐博東,1991,從『國統綱領』看台灣當局的大陸政策,台灣研究季刊,4:33-36。
翁明賢,2005,臺海兩岸如何結束敵對狀態,新世紀智庫論壇,29,頁78-96。
翁明賢,2004,全球化下國家安全戰略的另類思維:建構主義的觀點,新世紀智庫論壇,27,頁11-18。
翁明賢、王崑義,2001,新世紀以來兩岸的全球擴展--全球化與本土化的思辯與行動國防政策評論,2-1,頁47-79。
黃介正,2006,胡錦濤訪美後對美中臺三邊關係影響主持,中共研究,40-5,頁104-128。
黃介正,2004,緊縮的鳥籠:布希總統第二任期之臺海政策,展望與探索,2-11,頁8-11。
黃介正,2001,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對兩岸關係之影響,交流,60,頁33-36。
黃德福,1992,「民進黨的組織體質與權力生態:一九八六~一九九
二」,政治學報,第20 期,頁215~239。
楊立憲,1992,『對等政治實體』論評析,台灣研究,2:21-23。
楊永明,「台灣民主化與台灣安全保障」,台灣民主季刊,第1卷第3期,頁11。
潘錫堂,2000,「台灣二000年大選前後的中共對台策略與兩岸關係」,台研兩岸前瞻探索雙月刊,第21期。
羅致政,1995,「美國在台海兩岸互動所扮演的角色-結構平衡者」,美歐月刊,第十卷,第一期,頁37至54。

(四)學位論文
王智盛,2000,2000年總統大選民進黨中國政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顯名,2004「陳水扁政府大陸政策之研究(2000-2004)」,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弦玲,2000,組織變革中派系互動的影響及其相關機制的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57-58。
邱鑑今,2002。民進黨政府大陸政策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佳晨,2005,臺海兩岸政策中善意之研究,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楊正良,2008,民進黨執政後的大陸政策(2000-2008年),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亞太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蔡成聖,2002,「從人民日報對台報導之變化檢視中共對台政策-以兩國論與一邊一國論為例」,台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黎寶文,2002,民進黨大陸政策之研究(1986-2001):一個雙層賽局(two-level game)的觀點,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鐘源旺,2005,陳水扁之兩岸政策〈2000年~2004年〉,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網站資料:
BBC中文新聞網,「台灣當局指制新憲不涉及統獨」:
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3152OOO/31522862.stm
民進黨網站,網址:http://www.dpp.org.tw/first.htm
民主進步黨新聞網:http://www.dpp.org.tw/e/n-990508-2.htm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http://www.mac.gov.tw/index1.htm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2000,「離島『小三通』政策規劃評估之背景說明」, http://www.mac.gov.tw/big5/economy/communi.htm。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2000,「兩岸『小三通』推動方案」,http://www.mac.gov.tw/big5/economy/em0103.htm#4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2002,「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觀光第二階段執行事項之相關說明」,http://www.mac.gov.tw/big5/cnews/ref910501.htm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總統六二O記者會答問實錄:有關兩岸關係談話內容」,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index1.htm
林濁水,「強本漸進的中國政策」,http://taiwan.yam.org.tw/china_policy/l_lin.htm
桂宏誠,「陳主席到位,台獨黨綱呢?」,國家政策基金會評論,2002年7月二十六日,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IA/O91/IA-C-O91-174.htm。
邱義仁、吳乃仁,「迎向新世紀的挑戰-建構平等、廣泛、健康、互惠的台中雙邊關係」,http://taiwan.yam.org.tw/china_policy/c_chiuwu.htm
鄧岱賢,「扁悖離『新中間路線』 衝擊兩岸 」,國家政策基金會評論,2003年10月12日,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NS/O92/NS-C-O92-312.htm
陳世圯、涂維穗,「全面開放大陸人民來台觀光 振興觀光產業」,國家政策基金會評論,2002年12月9日,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SD/090/SD-B-090-009.htm
總統府新聞稿,澄清無線衛星電視台報導扁對獨派團體聲稱「美夢終將成真」事,網址http://www.president.gov.tw/php-bin/prez/shownews.php4.。

(六)新聞報導:
人民日報,,2000年5月22日4 版。
人民網,2007年7月24日。
工商時報,1999年4 月2日4 版。
大紀元電子報,2003年10月23日。
大紀元,2007年12月10日。
中央社,2007年2月3日。
中國時報,1999年2月14日3版。
中國時報,1999年3月31日3版。
中國時報,1999年4月2日2 版。
中國時報,1999年4月21日2版。
中國時報,2000年11月12日4 版。
中國時報,2002年2月5日2版。
中國時報,2002年8月6日3版。
中國時報,2003年10月24日2版。
中國評論新聞網,2007年9月11日。
中國評論新聞網,2007年7月5日。
中國評論新聞網,2007年8月30日
中新網, 2001年3月19日。
中國青年報,2007年11月27日。
自由時報,1999年2月3日2版。
自由時報,2006年3月23日。
自由時報,2007年1月31日。
自由時報,2007年5月23日。
東方網,2006年2月28日。
明日報,2000年9月9日。
新華社,2000年7月19日
新華網,2002年10月29日。
新華網,2007年9月12日。
華夏經緯網,2004年3月21日。
聯合報,1999年2 月17日9版。
聯合報,1999年4月21日2版。
聯合報,1999 年3 月28 日4 版。
聯合報,2007年9月14日。
聯合報,2007年12月12日。
許振明,「大陸投資、戒急用忍政策鬆綁之分析」,青年日報,2001年11月8日,二版。
辜振甫:九二共識應改稱相互諒解,中國時報,2003年4月17日。
潘錫堂,「318一年來兩岸關係發展的檢測」,中華日報(台南),2001年3月19日,三版。
游其昌,「陳水扁 民進黨中自成一系 組成『正義連線』」,聯合報,1992 年1 月25 日,第4 版。
BBC中文網, 2006年3月1日。
BBC中文網,2007年12月6日。

二、英文部分
Bates Gill and James Mulvenon, 2002, Chinese Military-Related Think Tank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The China Quarterly, Volume 171, September, 617-624.
Dennis C.Blair, Carla A.Hills, 2007, U.S.-China Relations: An Affirmative Agenda a Responsible Course, New York:CFR, p77-94 
James N. Rosennau,. 1969, Linkages Politics: Essays on the Convergence of National International Systems ,New York: Free Press.
Jeffrey A.Bader, Richard C. Bush Ⅲ, 2007, Contending with the Rise of China, 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1-15.
Martin D.Maples,2003 The Unites States Should Adopt a Two-China Policy, Taiwan Security Research http://taiwansecurity.org/Is/2003/Lasater-081303.htm
Roger Cliff, Mark Burles, Michael S. Chase, Derek Eaton, Kevin L. Pollpeter, 2007, Entering the Dragon’s Lair: Chinese Antiaccess Strategi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RAND.
Susan Strange, 1996, The Retreat of the State: The Diffusion of Power in the World Econom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e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2006, Report to Congress of The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on, 2006.111.16. Http://www.uscc.gov/annaual_report/2006/06_annaual_report_content.php
The White House, 2002,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Septerber.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