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609201716385900
DOI 10.6846/TKU.2017.00954
論文名稱(中文) 宜蘭新農共宅
論文名稱(英文) Share-Housing for New Farmers in Yil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黃懷瑩
研究生(英文) Huai-Ying Huang
學號 60236022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英文
口試日期 2017-06-29
論文頁數 9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劉綺文
委員 - 游瑛樟
委員 - 陳惠民
關鍵字(中)
共宅
新農
互助
閒置空間
關鍵字(英) Home
Cohousing
New farmers
Cooperation
Deserted space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感受在家鄉這片土地上社會經濟一窩蜂的投資,農地無法農用,建造在上面的是以農舍為名義的豪華別墅,買賣之間,將土地淪為交易的犧牲品,惡性循環下,土地價格居高不下,真正有心想要務農的新農反倒買不起田,種不了地。 
 
原本傳統的農村景觀不復以往,加上老農的凋零,青年人的出走,傳統的大家庭逐漸消失,而慢慢遺忘家原本擁有凝聚情感的力量。農村所面臨的種種的問題,在此希望為農村注入新的活力,「互助生活」的集居觀念,目的在尋求一種新的群居模式,藉以改善生活所塑成人與人之間冷漠及疏離的現象,建造一個一起工作且共同居住的家庭,以非血緣和家人替代的關係共同住宅,在工作之餘,仍然保有家的溫暖,並以建築空間呈現。本研究探索如何從空間的安排來尋找家與工作之間的平衡,以及運用時間產生的變化來彈性調整格局,一個隨著人年紀增長而變化的家,讓人們能把以前大家庭記憶中的感動場所連結至現在,使「共同住宅」能夠發揮人與人之間―非血緣關係的家人替代與工作上勞力的互相幫忙;人與空間之間―大家一起共同享有這個家和工作的空間;空間與空間之間―家的空間與工作空間的連結。使共同住宅成為未來能對應社會上家庭結構改變、閒置空間再利用、工作與住家的結合。
英文摘要
The rush of the socio-economic investment in lands of my hometown,  agricultural lands are not properly utilized as agricultural purposes. Instead, luxury houses in the name of farmhouse are built. Largely parts of agricultual lands are transforming into residential or commercial lands. Therefore, the price of agricultual lands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o those who determine as farmers can not afford to buy farmlands. 
Nowadays traditional rural landscape are no longer the same. . The rural areas are facing many problems. Old farmers are less and younger people are moving out seeking for jobs. The traditional large families 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linking family members together are gradually disappearing.  
Here by proposing a"mutual aid" concept of gathering dwellings is to instill new vitality of the rural areas. The purpose of the "mutual aid" concept of gathering dwellings is to seek a new social model which can alter the cold and alienated situation among people who live in this model. The construction of working together in cohabitation of the family, non - blood and the family to repla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on residence, still keeping the warmth of home and the architectural space that is presented.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to achieve the balance between home and work from space design and arrangements. Through time changes, the pattern of design can also be flexibly adiusted. A home which can be modified according to a person aging and brings back the person living in a large family's memory.  
Amalgamated dwelling provides an cooperation of working enviroment among non-kinship families. Home spaces maintain privacy and working spaces link people together. Independency and cooperation are well balanced. This design of amalgamated dwelling offers a new dwelling structure for families. Re-utilizing idle spaces combines working spaces and home spac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壹、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2
1.1.1	農田與農舍	                        2
1.1.2 新農	                                3
1.2	研究目的                          	5
1.2.1	新農互助                          	5
1.2.2 閒置空間的轉換	                        6
1.3	研究方法	                                7
貳、	研究背景                               	9
2.1現況-資料統計                          	10
2.1.1典型農村的指標	                        10
2.1.2農村老化	                                10
2.1.3 單親家庭比例上升                   	11
2.1.4 農地破碎	                                12
2.2家庭結構改變                          	15
2.2.1 獨居	                                16
2.2.2 單親與隔代家庭	                        18
2.3 土地與住宅	                                20
2.4農村的需要	                                22
2.4.1新農加入	                                22
2.4.2 互助生活模式	                        22
2.5 觀察結果-共宅	                        23
參、文獻回顧與案例研究	                        24
3.1 文獻回顧	                                25
3.1.1家(home)的意義	                        25
3.1.2安全	                                26
3.1.3隱私	                                28
3.1.4領域	                                29
3.1.5歸屬感	                                30
3.2案例研究(集合住宅-垂直水平模矩化)	        34
3.2.1  Le Corbusier/Unité d'Habitation        	34
3.2.2	妹島和世/ S-House	                38
3.2.3	BIG + JDS = PLOT/ VM Houses	        42
3.3案例研究(單親-公與私)	                        45
3.3.1	Sylvester Bone/ Nina West Homes	        45
3.3.2	Aldo ven Eyck/ Hubertus House	        47
3.3.3	Maxwell. Saul/Decatur Place	        50
3.4案例研究(單人-隱私)	                        51
3.4.1	篠原聡子+内村綾乃 = SHARE yaraicho	51
3.5 結論	                                54
肆、	共宅	                                58
4.1宜蘭是台灣的未來投影	                        59
4.2閒置農舍材料研究	                        60
4.3 基地位置	                                65
4.4設計	                                        69
4.4.1基地分區計劃	                        69
4.4.2 農作經濟                            	71
4.4.3 單元模式	                                75
4.4.4小結	                                78
4.4.5設計圖說	                                79
伍、	結論與建議	                        89
5.1設計結論	                                90
5.2建議	                                        91


圖目錄

【圖1-1】農地出售	                         2
【圖1-2】台灣農地面積的變化	                 3
【圖1-3】倆佰甲友善農耕	                         4
【圖1-4】共食-農耕經驗交流	                 5
【圖1-5】閒置建築	                         6
【圖1-6】研究步驟	                         8
【圖2-1】宜蘭人口老化比例                  	10
【圖2-2】1997-2053 年人口老化圖(左)出生率與死亡率交叉圖(右)	11
【圖2-3】1980-2060年台灣                     	12
【圖2-4】2010-2013 年鄰近城市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12
【圖2-5】2015年台灣水稻耕地面積圖          	13
【圖2-6】1991-2009年台灣耕地趨勢圖	        14
【圖2-7】1987-2009年宜蘭耕地空拍圖	        14
【圖2-8】1969-2014 年鄰近城市普通住戶人口組成	15
【圖2-9】1995-2015 單戶人口逐年上升	        17
【圖2-10】鄰近國家家戶組成比例	                17
【圖2-11】2000-2010 年單親、隔代家庭趨勢	        18
【圖2-12】2000-2010 年單親性別、離婚率趨勢	        19
【圖2-13】2010 年宜蘭縣平均持有面積/人;平均家戶樓層面積、人數	
                                                20
【圖2-14】2010-2015 年宜蘭縣人口與房屋數趨勢	20
【圖2-15】2015年宜蘭縣住戶數與空屋率	        21
【圖2-16】2015年宜蘭縣住宅形式(上)	        21
【圖3-1】三合院;公寓	                        26
【圖3-2】鄉村住宅平面;都市公寓住宅平面	        29
【圖3-3】鄉下房屋;都市房屋	                30
【圖3-4】案例分析	                        32
【圖3-5】案例分析	                        33
【圖3-6】立面	                                34
【圖3-7】地面層平面	                        34
【圖3-8】機能配置	                        35
【圖3-9】剖面                            	35
【圖3-10】地面層停車場;綠帶	                35
【圖3-11】平面;三種空間透視	                36
【圖3-12】空間動靜分離	                        36
【圖3-13】平面活動關係(上);彈性空間(下)     	37
【圖3-14】左 site;右 立面	                38
【圖3-15】公、私走廊	                        38
【圖3-16】上 立面;下 露臺	                38
【圖3-17】site plan	                        38
【圖3-18】住戶形式	                        39
【圖3-19】空間模矩化排列	                        39
【圖3-20】平面	                                39
【圖3-21】平面與透視	                        40
【圖3-22】平面與透視	                        41
【圖3-23】立面	                                42
【圖3-24】左 立面;中site;右 W棟          	42
【圖3-25】左 內部走廊;右W棟設計           	42
【圖3-26】左 V棟立面與地面配置;右 W棟立面與地面配置43
【圖3-27】V、W棟空間型態	                        43
【圖3-28】W棟剖面	                        44
【圖3-29】左 W棟剖面;右 平面關係	                44
【圖3-30】彈性空間	                        44
【圖3-31】透視圖	                                44
【圖3-32】透視圖	                                45
【圖3-33】機能分區(左);視線分析(右)	        46
【圖3-34】彈性空間	                        46
【圖3-35】site	                                47
【圖3-36】立面	                                47
【圖3-37】外部面相街道;內部面相庭院、綠帶 	48
【圖3-38】一樓配置;二樓配置                 	48
【圖3-39】透視;設計草圖                   	49
【圖3-40】公共設施平面                     	50
【圖3-41】平面                            	50
【圖3-42】左 立面;右	                        51
【圖3-43】左 屋頂平面;中 屋頂;右	                52
【圖3-44】左 一樓平面;中 二樓平面;右 三樓平面	52
【圖3-45】內部共享空間	                        52
【圖3-46】左 夾層;中 剖面;右 剖面	        53
【圖3-47】模矩化平面圖	                        54
【圖3-48】模矩化剖面	                        54
【圖3-49】透視圖	                                55
【圖3-50】平面圖	                                55
【圖4-1】三星鄉老屋分布圖                  	60
【圖4-2】一條龍	                                61
【圖4-3】單伸手                           	61
【圖4-4】三合院	                                61
【圖4-5】四合院	                                61
【圖4-6】傳統合院結構圖	                        62
【圖4-7】傳統合院結構圖	                        63
【圖4-8】傳統合院結構圖	                        64
【圖4-9】基地位置	                        65
【圖4-10】基地位置	                        66
【圖4-11】基地周遭	                        67
【圖4-12】基地周遭	                        68
【圖4-13】基地周遭	                        69
【圖4-14】基地周遭	                        69
【圖4-15】基地配置	                        70
【圖4-16】基地配置	                        70
【圖4-17】農週期	                                71
【圖4-18】農週期                          	72
【圖4-19】務農收益估算                     	73
【圖4-20】空間想像	                        74
【圖4-21】務農生活作息                    	75
【圖4-22】單元生活	                        76
參考文獻
中文書籍
1.《環境心理學》
貝爾 / 著,桂冠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3
2.《獨居時代:一個人住,因為我可以》
Eric Klinenberg / 著 ,漫遊者文化出版,出版日期: 2013.
3.《設計的歧視:「男造」環境的女性主義批判》
Weisman, Leslie Kanes / 著,王志弘、張淑玫、魏慶嘉合譯,巨流出版社,出版日期:1997.
4.《青松e種田筆記:榖東俱樂部》
賴青松 / 著,心靈工坊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
5.《農村,你好嗎?:寫在農村的24則鄉野求生筆記》
李慧宜 / 著,果力文化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

參考論文
1. 劉怡雯,世新大學觀光學系
《地方依附、環境屬性對社區景點意象塑造之影響》96年
2. 劉惠琦,私立中原大學建築學系
《「家的營造」到「社區營造」:中寮鄉八仙村馬鞍崙仙樂社區 921 社區重建經驗研究 》 94年
3. 劉俊志,國立東華大學 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
《居民與遊客對於鯉魚潭風景特定區之地方依附差異探討》92年
4. 蔡宜芳,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
《住宅安全設計預防犯罪方法研究》103年
5. 黃玉如,國立成功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研究所
《《露絲‧霍爾》:十九世紀美國家庭主婦空間的改變》 103年
6. 黃莉芳,南華大學 環境與藝術研究所
《辛勞/心牢為家的單親母親∼台北市單親媽媽的居住處境》93年
7. 黃如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台灣文化研究所
《阿寶與賴青松的新農民書寫》105年
8. 沈孟穎、傅朝卿(104)。台灣「國民」住宅設計與現代住居空間再現。住宅學報,第二十四卷第一期學術論著,55—88。
9. 林萬億(1992)。台北市單親家庭問題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研考會委託專案研究。
10. Despres,C.(1991)The meaning of home:literature review and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The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and Planning Research,8(2),96-115

英文書籍
1.《Housing as if people mattered》
Cooper Marcus, Wendy Sarkissian,California,1988
2.《Design Intervention : Toward a More Humane Architecture Hardcover》
Wolfgang F. E. Preiser,Jacqueline Vischer,Edward White ,2015
3.《At Home - an anthropology of domestic space》
Irene Cieraad,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2006

參考網站
1. Ted Taipei
http://tedxtaipei.com/
2. Nippon.com
http://www.nippon.com/hk/currents/d00109/
3. 社區意識
http://140.134.4.2/~up/term%20paper/952/9645.pdf
4. 外籍配偶離婚後其人權何在 - 2010年世界公民人權高峰會
http://www.worldcitizens.org.tw/awc2010/ch/F/F_d_page.php?pid=21168
5. 迷你家庭變多 單人經濟興起
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8888/1499178-%E8%BF%B7%E4%BD%A0%E5%AE%B6%E5%BA%AD%E8%AE%8A%E5%A4%9A-%E5%96%AE%E4%BA%BA%E7%B6%93%E6%BF%9F%E8%88%88%E8%B5%B7
6. 居家安全
http://healthycity.taipei/ct.asp?xItem=25848614&ctNode=52929&mp=10006
7. Aldo Van Eyck
https://www.pinterest.com/chonfanbong/aldo-van-eyck/
8. 主計處:全台空閒住宅率近2成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11/3/n3419958.htm
9.「卡苦也是阮一人」-論單親家庭經濟安全
http://taiwan.yam.org.tw/nwc/nwc6/safe/09.htm
10. 地不耕、不養 就是一種傷害
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20776
11. 宜蘭地景變遷時空分析
https://www.most.gov.tw/most/attachments/32a89d58-4e90-4b72-bf84-bfe7462c46b5



12. 一個新家的想像:從女性主義建築談起
http://yiling56.pixnet.net/blog/post/325378532-%E4%B8%80%E5%80%8B%E6%96%B0%E5%AE%B6%E7%9A%84%E6%83%B3%E5%83%8F%EF%BC%9A%E5%BE%9E%E5%A5%B3%E6%80%A7%E4%B8%BB%E7%BE%A9%E5%BB%BA%E7%AF%89%E8%AB%87%E8%B5%B7
13. 三合院的類型
http://mail.hshanps.kh.edu.tw/~weing/3house.doc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