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608201909344600
DOI 10.6846/TKU.2019.00894
論文名稱(中文) 環境是第三位老師——鄧公國小遊樂空間參與式設計個案
論文名稱(英文) Environment is the Third Teacher——Case of Participatory Design of the Play Space of Denggong Primary School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宋聖棟
研究生(英文) Sheng-Dong Song
學號 606364049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9-06-28
論文頁數 213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瑞茂
委員 - 賴仕堯
委員 - 黃奕智
關鍵字(中) 兒童教育
環境教育
教學行動
遊樂場設計
關鍵字(英) Children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eaching Action
Playground Desig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文從環境教育與兒童教育理念出發,反思當今的基礎教育,尋求改變的可能,再從世界先進的兒童教育法“瑞吉歐”汲取經驗,納入其“環境是第三位老師”的理念,另一方面以其教學原理作為行動的方法論,之後進一步回顧了“第三位老師”環境設計的內涵,擴充和加深了兒童空間設計的內容,在理論的發展結束的部分,通過淡江大學相關的環境教育工作坊的經驗,得到批判、欣賞、創意、創造四步環境教育實踐路線為後文的行動奠定理論基礎。在案例方面,回顧了以喻肇青老師主編的相關書籍的實踐內容,在環境營造與課程結合的方面得到了啟發,特別是行動的過程參照。
在研究設計部分,首先以2018年的文化國小工作坊作為前置研究,通過觀察記錄,然後進行歸納編碼,衍生出若干兒童參與式設計模式,另一方面做出行動的省思,為後期鄧公國小的行動參與提供相應的參考。
2019年的鄧公國小設計參與部分,採用了學校的綜合課和健康課的機會,預先制定了教學計畫,實施四週,外加一次模型製作,過程中因為一些不利的因素,對原有的教學計畫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基本流程為工作坊講解、案例介紹、繪圖組合、在真實空間發想、紙箱空間模擬、空間調整細化、組合完成、模型製作、後期設計整合等,並以環境教育涵構嬗變、行動成果、行動省思為結論,較為充分地解答了本文的研究動機和目的,並提出相應的後續研究建議。
英文摘要
Proceeding from the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children education, this paper has reflected on contemporary basic education in order to seek the feasibility of change. By means of drawing experience from ‘Reggio Emilia approach’ which is a progressiv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the paper absorbs one of its ideas that environment is the third teacher. Moreover, Reggio teaching principles also act as this paper’s action methodology. Further, reviews the meaning of environment design theory of “The Third Teacher”, which extends and deepens the content of children space design. In the aspect of end of the theory, this paper arrives at a practical approach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cluding four steps - ‘criticism, appreciation, originality, creation’. Not only is it based on the relevant experience in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workshop of Tamkang University, but it also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subsequent action. As for cases, this paper learns from the practical part of the books edited by teacher Zhaoqing Yu. Accordingly, especially in the procedure reference of action, some outstanding enlightenment is obtained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and course combination.
In the part of research design, the Wenhua Elementary school workshop in 2018 serves as prerequisite research firstly. Afterwards, several child-participation design modes are derived, by means of recording, observation,generalization and cod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thinks over the action profoundly,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participation of Dengkong Elementary school later.
In the part of design participation of Dengkong Elementary school, the author takes advantage of school’s comprehensive and health courses, and formulates teaching plans in advance. The course lasts for four weeks, with the addition of model making and mobile - cart practice. On account of several unfavorable factors, some adjustment is applied to initial teaching plans. The basic flow is as follows: workshop explanation, cases introduction, drawing combination, real-space ideation, carton-space simulation, adjustment and elaboration of space, assembly accomplishment, model making, later design integration and so on. Meanwhile, conclusion is derived from the feature and evolution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ction achievement, action reflection. The conclusion has sufficiently answered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and objectives, and put forward a corresponding proposal for follow-up study.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CH1  緒論	1
1、1 論文緣起	1
1、1、1 對基礎教育的反思	1
1、1、2 兒童的秘密基地 - 廣州竹絲崗工作坊	3
1、1、3 “環境是第三位老師”的啟發	4
1、1、4 台灣教育改革的契機	5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6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1、4 研究方法	7
1、4、1 理論及案例回顧	7
1、4、2 參與觀察及記錄	7
1、4、3 行動參與及設計整合	8
1、4、4 邏輯歸納	8
1、5 論文架構	9
CH2  相關理論回顧	10
2、1 相關環境教育理論	10
2、1、1 身體與環境	10
2、1、2 環境教育的發展	12
2、1、3 小學中的環境教育	13
2、2 兒童教育及瑞吉歐	14
2、2、1 相關兒童教育理論回顧	14
2、2、2 瑞吉歐兒童教育	15
2、2、2、1 概述	15
2、2、2、2 瑞吉歐教育-環境取向	17
2、2、2、3 教學支持	18
2、3 “THE THIRD TEACHER”環境設計理論	19
2、4 相關環境教育工作坊經驗	22
2、5 本章小結	26
CH3  相關實踐案例	27
3、1 前述	27
3、2 具體內容	27
3、2、1 清水國小 – 迎風高臺	27
3、2、2 寶石國小 – 森林裡的美勞教室	29
3、2、3 中壢國小 – 大手牽小手,一起看見改變	33
3、2、4 枋寮國小 – 把“想像”變“真實”	35
3、2、5 枋寮國小’ – 一起蓋樹屋	36
3、3 本章小結	38
CH4  前置測試 – 文化國小“穿著房子去旅行”工作坊	40
4、1 文化國小課程簡介	40
4、2 文化國小課程計畫與實施及行動後省思	40
4、3 相關議題歸納總結及模式衍生	46
4、4 工作坊後傳	61
4、5 本章小結	61
CH5  設計操作 – 鄧公國小遊樂場參與式設計工作坊	64
5、1 基地判斷	64
5、1、1 鄧公國小概況介紹	64
5、1、2 班級對應課表	65
5、1、3 行動地點選定	66
5、2 行動參與	68
5、2、1 教學計畫	68
5、2、2 具體內容	71
5、3 本章小結	123
CH6 鄧公國小工作坊成果與檢討	124
6、1 參與式設計之初步整合	124
6、2 工作坊後續事宜	126
6、3 行動中問題思考	131
6、4 後續設計深化及實作部分	132
6、4、1 後續設計再調整	132
6、4、2 書車設計部分	144
6、5 本章小結	148
CH7  結論及後續研究建議	149
7、1 結論	149
7、2 後續研究建議	151
參考文獻	153
附錄	155

圖目錄
圖 1:波伊爾著作	1
圖 2:邊沁之圓形監獄	2
圖 3:中國學校設計相關規範	2
圖 4:竹絲崗工作坊成果圖一	3
圖 5:竹絲崗工作坊成果圖二	4
圖 6:瑞吉歐創始者馬拉古奇及其著作	5
圖 7:台灣小學變革時間軸	5
圖 8:本論文架構	9
圖 9:環境知覺	10
圖 10:人與環境關係思維之轉變	11
圖 11:兒童的不同身體姿態	12
圖 12:環境教育的目標	13
圖 13:環境教育融合各學科	13
圖 14:瑞吉歐兒童教育涵構圖	16
圖 15:相關兒童繪圖	17
圖 16:瑞吉歐學校場景圖	18
圖 17:瑞吉歐教育重視的知識領域	18
圖 18:瑞吉歐教育原理	19
圖 19:環境與教育關聯圖	19
圖 20:THE THIRD TEACHER+機構資料圖	20
圖 21:《THE THIRD TEACHER》內容簡圖	20
圖 22:教案設計-關於“空間/環境”的聯想	23
圖 23:文化國小活動式推車使用圖	23
圖 24:淡水國小改造成果圖	24
圖 25:環境聯想關係圖	25
圖 26:情景知識脈絡圖	25
圖 27:環境教育涵構嬗變	26
圖 28:清水國小高臺原狀	28
圖 29:清水國小行動資料	29
圖 30:寶石國小校景	30
圖 31:寶石國小行動資料	33
圖 32:中壢國小外部場景原狀	33
圖 33:中壢國小改造後場景	35
圖 34:枋寮國小十處改造地點	36
圖 35:枋寮國小行動資料	36
圖 36:枋寮國小’行動資料	38
圖 37:校園環境參與式營造動力要素	39
圖 38:文化國小第1週活動圖	41
圖 39:文化國小第2週活動圖	42
圖 40:文化國小第3週活動圖	42
圖 41:文化國小第4週活動圖	43
圖 42:文化國小第5週活動圖	44
圖 43:文化國小第6週活動圖	45
圖 44:參與式模式生成圖	46
圖 45:模式1-1	48
圖 46:模式1-2	49
圖 47:模式1-3	50
圖 48:模式2-1	51
圖 49:模式2-2	52
圖 50:模式2-3	53
圖 51:模式2-4	53
圖 52:模式3-1	54
圖 53:模式3-2	55
圖 54:模式3-3	56
圖 55:模式4-1	56
圖 56:模式4-2	57
圖 57:模式4-3	58
圖 58:模式4-4	59
圖 59:模式4-5	59
圖 60:模式4-6	60
圖 61:文化國小測試概念圖	61
圖 62:鄧公國小創校	64
圖 63:鄧公國小全校鳥瞰圖	65
圖 64:鄧公國小地面層軸測圖	67
圖 65:鄧公國小設計區域平面圖	67
圖 66:鄧公國小剪影	68
圖 67:3月8日活動圖片1	71
圖 68:3月8日活動圖片2	72
圖 69:3月8日總圖貼紙圖	73
圖 70:3月8日活動圖片3	74
圖 71:3月8日活動圖片4	75
圖 72:第一組繪圖組合	76
圖 73:第一組繪圖組合後深化	77
圖 74:第二組繪圖組合	78
圖 75:第二組繪圖組合後深化	79
圖 76:第三組繪圖組合	80
圖 77:第三組繪圖組合後深化	81
圖 78:第四組繪圖組合	82
圖 79:第四組繪圖組合後深化	83
圖 80:四組樹葉比長短	85
圖 81:第一組繪圖選取元素	86
圖 82:第二週第一組活動圖	88
圖 83:第二組繪圖選取元素	89
圖 84:第二週第二組活動圖	90
圖 85:第三組繪圖選取元素	92
圖 86:第二週第三組活動圖	93
圖 87:第四組繪圖選取元素	95
圖 88:第二週第四組活動圖	97
圖 89:第二週成果平面圖	98
圖 90:第二週成果透視圖	98
圖 91:第二週現場照片	99
圖 92:第三週第一組活動圖	102
圖 93:第三週第二組活動圖	104
圖 94:第三週第三組活動圖	106
圖 95:第三週第四組活動圖	108
圖 96:第三週成果平面圖	109
圖 97:第三週成果透視圖	110
圖 98:第三週現場照片	111
圖 99:第四週第一組活動圖	113
圖 100:第四週第二組活動圖	116
圖 101:第四週第三組活動圖	118
圖 102:第四週第四組活動圖	120
圖 103:第四週成果平面圖	121
圖 104:第四週成果透視圖	121
圖 105:第四週現場照片	122
圖 106:成果初步轉化流程圖	125
圖 107:初步設計整合功能索引圖	125
圖 108:4月15日後續討論圖	126
圖 109:4月20日模型製作說明介紹	126
圖 110:4月20日模型製作成果	127
圖 111:4月20日行動結束合照留念	127
圖 112:同學們感謝狀	130
圖 113:行動省思歸納分類	131
圖 114:分組功能關聯圖	133
圖 115:遊樂場四向鳥瞰圖	135
圖 116:遊樂場+0.75M剖切平面圖	136
圖 117:遊樂場+2.40M剖切平面圖	137
圖 118:遊樂場+3.60M剖切平面圖	138
圖 119:遊樂場+6.00M剖切平面圖	139
圖 120:1-1剖透視圖	140
圖 121:2-2剖透視圖	140
圖 122:3-3剖透視圖	141
圖 123:四向立面圖	142
圖 124:軸測功能說明圖	143
圖 125:材質分析圖	144
圖 126書車設計概念圖	145
圖 127書車功能導向	145
圖 128書車透視圖	146
圖 129書車功能分析	146
圖 130書車總體尺寸	146
圖 131兒童身體置入書車狀態圖	147
圖 132書車積木組合示意	148

表目錄
表 1:小學教育與設計思維比較	6
表 2:中國大陸7~13歲兒童平均生理資料	12
表 3:相關兒童早期教育歷史人物及其觀點	14
表 4:20世紀相關兒童教育者及其觀點	15
表 5:《THE THIRD TEACHER》章節相關概述	20
表 6:BRKOVIC MARTA(2013)“第三位老師”運作機制	21
表 7:相關案例匯總	27
表 8:清水國小行動過程	28
表 9:寶石國小行動過程	30
表 10:中壢國小行動過程	33
表 11:枋寮國小行動過程	35
表 12:枋寮國小’行動過程	37
表 13:文化國小預先教學規劃	40
表 14:文化國小真實操作流程	41
表 15:參與式模式總表	48
表 16:鄧公國小六年五班課表	66
表 17:鄧公國小教學計畫	68
表 18:鄧公國小實際執行情況	70
表 19:分組空間歸納及功能聯想	123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書籍
1、厄內斯特·波伊爾(1998). 基礎學校:一個學習化的社區大家庭. 王曉平等譯.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喬治·S·莫裏森(2014). 學前教育:從蒙台梭利到瑞吉歐. 祝莉麗,周佳,高波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吳文子(2016). 認識瑞吉歐:瑞吉歐教育在韓國的再建構. 唐梅譯. 新北:光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4、丘茂林、黃建興(2004). 小學. 設計. 教育. 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
5、後藤武、佐佐木正人、深澤直人(2016). 設計的生態學. 黃友玫譯.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6、莫里斯·梅洛-龐蒂(2001). 知覺現象學. 姜志輝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
7、陳王琨(1997). 環境教育原理與實務. 台北:淑馨出版社.
8、胡寶林(2010). 創意校園與公共藝術. 台北:六合出版社.
9、卡洛琳·愛德華茲、萊拉·甘第尼、喬治·福爾曼(2014).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轉型時期的瑞吉歐·艾米利亞經驗. 尹堅勤、王堅紅、沈尹婧譯. 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10、OWP/P Architects,VS Furniture and Bruce Mau Design(2010).  The Third Teacher:79 Ways You Can Use Design to Transform Teaching & Learning.  New York:Harry N Abrams Inc.
11、喻肇青(2018). 看見改變-參與式校園環境營造. 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12、喻肇青(2016). 看見美的故事. 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二、論文
13、曹喬喬(2017). 當代台灣小學建築交往空間探析及其啟示. 長春:吉林建築大學.
14、Brkovic, Marta (2013) .  Sustainable schools as the ‘third teacher’:Creating a design framework for sustainable schools in Serbia,learning from practices in England,Germany, and Spain.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三、期刊
15、喻肇青(2001). 向孩子學習: 一個「人與空間」關係的環境教育行動研究. 藝術教育研究,2001(01).
16、盧世林(2005). 身體的空間性與“環境人”的生活世界. 學術論壇,2005(06).
17、楊冠政(1992). 環境教育發展簡史. 博物館學季刊,1992(07).
18、聶龍飛(2015). “盧卡斯模式”對我國環境教育的啟示.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06).
19、陳蔚(2015). 21世紀英國中小學環境教育發展. 外國中小學教育,2015(09).
20、王嬌艶、程秀蘭(2014). 當“有準備的環境”遇上“第三位老師”---對蒙台梭利教育和瑞吉歐教育中“環境”的對比研究. 早期教育,2014(9).

四、相關網站
21、http://thethirdteacherplus.com/blog/
22、http://www.dkes.ntpc.edu.tw/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