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608201700402200
DOI 10.6846/TKU.2017.00951
論文名稱(中文) 低密度生活品質於城市中的體現
論文名稱(英文) Living quality of less congested environment is remerge in the ci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楊子蘭
研究生(英文) Zih-Lan Yang
學號 60236040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7-05
論文頁數 10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游瑛樟
委員 - 周家鵬
委員 - 王文安
關鍵字(中) 非都市地區
都市地區
灰質空間
設計準則
步登公寓
關鍵字(英) non-metropolitan
metropolitan area
gray space
design criteria
walkup apartmen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以居住來說,在人口快速成長以及土地面積有限的情況之下,未來的高密度居住會是何種模式?成為必須面臨的主要課題之一。步登公寓為台北建築型式的大宗,也是乘載著大多數人生活模式的「容器」,目標在有限的土地面積之中,容納最多的居住單元。此種思維所衍伸的策略、設計方式趨近極限時,某些本該存在的居住品質漸消逝殆盡,各種問題、現象接踵而至。而在非都市地區(鄉村),對於生活的品質,因沒有人口密度及土地面積等限制往往能被保留。

本研究旨在透過相關文獻及案例的分析探討「住」的本質,是如何被構成及可能存在的潛在機會;亞歷山大的建築模式語言,成為解析非都市地區現象為元素的有力工具;透明性一文的思維為複雜的生活模式提供多元的支應性;「奧」的空間觀,帶出人們對多層次視覺及感知的渴望。

攝取非都市地區的環境要素、居住模式,如:樹蔭下的休憩空間、鄰里間串門子的路徑、遠至近、低至高的地景等有活力的呈現在生活之中。這些因為無腹地限制所衍伸出的空間構成方式,正是灰質空間能為生活所能帶來良好品質的關鍵。透過設計方法,將這些非都市地區所擁有的環境要素轉化置入至都市地區高密度的生活模式之中,過程中須考慮到多方的因素:腹地面積、隱私性等。

最後為都市生活訂定一套設計準則,該準則期望能夠為高密度的居住模式中置入有如非都市地區中的生活品質,會先以實驗各項準則在各類型空間設計上的可行性,再落實到真實的基地之中,最後以士林地區的步登公寓為例,驗證此準則的適用性。
英文摘要
For residence,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and limited land area, what kind of mode the future high-density residence will be? It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that we have to face. Walkup apartment is the staple Taipei architecture as well as the “container” that loads the living pattern of most people. Its target is to accommodate the most habitation units on limited land area. When the strategy and design method deriving from such thinking approach to the limitation, certain living quality which should have existed is fading and various problems and phenomena will come one after another. However, the life quality in non-metropolitan area (countryside) often tends to be reserved because of no limits of population density and land area.
 
Through related literature and case studies, this research aims at exploring and discussing how is the nature of “living” constructed as well as the possible potential opportunity; Alexander’s A Pattern Language has become a powerful tool to analyze the non-metropolitan area phenomena as factors; the article about transparency provides diversified affordance for complicated life mode; the space concept of “Oku” (referring to the southwestern corner of a room) reflects people’s desire of multi-layered vision and perception.

This research absorbs the environmental elements and living mode in non-metropolitan area, for example, the rest space under tree shade, paths for neighborhood visiting, far-to-near and low-to-high landscape are vividly displayed in life. Those space arrangement outstretched due to hinterland limitation is the very key what the gray space can provide for good life quality. Through design method, all the environmental elements possessed by these non-metropolitan areas are transformed into the life mode of high density in metropolitan areas. In this process, many factors need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cluding hinterland area, privacy, etc.

At last, this research establishes a set of design criteria which is expected to inject the life quality similar to that of non-metropolitan areas into the high density living mode. The design will firstly conduct experiments to test the criteria’s feasibility of various space designs and then implement them in real bases, and finally verify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criteria by taking the walkup apartments in Shilin District as the cas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2
1-1.1	求學與生活背景			3
1-1.2	對生活的好奇與疑問		4
1-1.3	眼中的台灣都市			6
1-1.4	關於房子、家			10
1-2	研究目的			15
1-2.1	重思空間的定義			15
1-2.2	成為生活的主宰者		16
1-3	研究方法、框架			17
第二章	理論及案例研究			18
2-1	主要理論			19
2-1.1	空間的序列			19
2-1.2	模糊的空間			24
2-1.3	空間事物的連鎖性		27
2-2	案例研究			30
2-2.1	住宅型態相關			30
2-2.2	狹小空間運用			38
2-2.3	空間的重新組織			41
第三章	操作要素			44
3-1	鄉村空間模式			45
3-1.1	常見特質			46
3-1.2	生活模式分析			48
3-2	都市空間模式			52
3-2.1	基地背景			52
3-2.2	生活現象			53
3-3	小結				55
第四章	介入方式			56
4-1	概論				57
4-1.1	以另種形式存在的水		58
4-1.2	本應就存在的綠			60
4-2	原則建立			62
4-2.1	原則一 - 服務空間外移		63
4-2.2	原則二 – 路徑多元化		64
4-2.3	原則三 – 感知轉變(感知)	65
4-2.4	原則四 – 空間轉變(反差)	66
4-2.5	原則五 – 新系統置入		67
4-2.6	原則六 – 地面連續性		68
4-2.7	原則七 – 空間挪用		69
4-2.8	原則八 – 視覺細化		71
4-3	組合應用			72
4-3.1	建蔽之外的空間 – 庭院		73
4-3.2	都市中的經常性往返 – 騎樓	75
4-3.3	背面與背面 – 建築之間		76
4-3.4	返家必經的灰黑 – 樓梯間	77
4-4	小結				78
第五章	設計提案			79
5-1	基地背景、條件			80
5-2	從外部嘗試 – 表皮空間的再定義	82
5-3	重新組構 – 高密度下的居住特質	8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2
6-1	結論				93
6-2	後續建議			94

參考書目
附錄






圖目錄
第一章
【圖1 1】Nolli Map of Rome, 1748		3
【圖1 2】都市生活關係圖				4
【圖1 3】鄉村生活關係圖				4
【圖1 4】生活在都市與鄉村比較圖			4
【圖1 5】非都市地區常見景象			5
【圖1 6】需求是種線性的發展過程			6
【圖1 7】品質是種網狀的脈絡			7
【圖1 8】電梯制動器, Elisha Graves Otis,1854	8
【圖1 9】追求效率之下犧牲的品質			9
【圖1 10】離心式空調. Willis Carrier,1921	9
【圖1 11】科技對建築形式的改變			10
【圖1 12】生態金字塔				10
【圖1 13】台北市建築物屋齡統計表		11
【圖1 14】台北市建築形式統計表			11
【圖1 15】台北市街屋鐵窗、屋頂加蓋		12
【圖1 16】香港高層住宅外觀			13
【圖1 17】台北市屋頂加蓋			13
【圖1 18】老舊房屋常見室內更新			14
【圖1 19】土地的使用與飽和			16
【圖1 20】研究流程圖				17

第二章
【圖2 1】台中新市政模型				20
【圖2 2】台中新市政空間				20
【圖2 3】國家公園之空間序列			21
【圖2 4】運動俱樂部之空間序列			21
【圖2 5】市政廳之空間序列			21
【圖2 6】模式語言 – 鄉村			22
【圖2 7】組合排列示意圖				23
【圖2 8】共時的窗子, Robert Delaunay		25
【圖2 9】靜物,Jose Victoriano Gonzalez-Perez	25
【圖2 10】步登公寓之空間序列I			26
【圖2 11】步登公寓之空間序列II			26
【圖2 12】Double helix house,大西麻貴		29
【圖2 13】傳統住居, Tunisia			30
【圖2 14】傳統住居-生活, Tunisia		31
【圖2 15】傳統住居-販賣行為, Tunisia		32
【圖2 16】傳統住居-地下窯洞			33
【圖2 17】傳統住居-生活				34
【圖2 18】地下窯洞 – 空間			34
【圖2 19】土樓空間				35
【圖2 20】動線示意圖				35
【圖2 21】長屋 - 實景				36
【圖2 22】長屋 – 空間組構			36
【圖2 23】長屋 – 生活				37
【圖2 24】長屋 – 乘載各種功能及活動		37
【圖2 25】光線D					39
【圖2 26】光線C					39
【圖2 27】光線B					39
【圖2 28】光線A					39
【圖2 29】夾縫中的綠				40
【圖2 30】竹 – 植栽界定空間			40
【圖2 31】NYPD,BIG				41
【圖2 32】功能牆位置				42
【圖2 33】功能牆				42
【圖2 34】NYPD空間組構方式			42
【圖2 35】HOUSE NA,藤本壯介			43
【圖2 36】功能追隨型式				43

第三章
【圖3 1】地景相關				45
【圖3 2】居住空間相關				45
【圖3 3】A區域量體感				45
【圖3 4】B區域量體感				45
【圖3 5】路邊設施 – 非都市地區			46
【圖3 6】高程差異 – 非都市地區			46
【圖3 7】空間架構 – 非都市地區			47
【圖3 8】穿堂 – 非都市地區			47
【圖3 9】非都市地區型態整理 – 庭院		48
【圖3 10】非都市地區型態整理 – 缺口		48
【圖3 11】非都市地區型態整理 – 附屬構造物	49
【圖3 12】非都市地區型態整理 – 公私界定	49
【圖3 13】非都市地區型態整理 – 地景		49
【圖3 14】非都市地區型態整理 – 地坪		50
【圖3 15】地表感知I				50
【圖3 16】地表感知 II				51
【圖3 17】四合院空間性質			51
【圖3 18】四合院空間性質 – 穿越型		51
【圖3 19】基地位置圖				52
【圖3 20】基地現況圖				52
【圖3 21】街區立面圖詳圖				53
【圖3 22】街區立面圖 – 期望			53
【圖3 23】街區立面圖 – 現實狀況		53
【圖3 24】閱讀立面索引圖			54
【圖3 25】立面元素詳圖				54
【圖3 26】一公頃的非都市與都市空間		55
【圖3 27】都市與非都市地區的天際線		55
【圖3 28】空間擾動示意圖			55

第四章
【圖4 1】平行向度的水I				59
【圖4 2】平行向度的水II				59
【圖4 3】垂直向度的水III			59
【圖4 4】垂直向度的水I				59
【圖4 5】垂直向度的水II				59
【圖4 6】花期表的運用方式			60
【圖4 7】植栽界定空間過程圖			61
【圖4 8】複層植栽對空間的界定			61
【圖4 9】邊界效應界定空間			61
【圖4 10】公共空間轉移示意圖			63
【圖4 11】非都市與都市地區對照圖I		63
【圖4 12】公共空間轉移概念圖			63
【圖4 13】路徑多元化示意圖			64
【圖4 14】非都市與都市地區對照圖II		64
【圖4 15】多元路徑概念圖			64
【圖4 16】非都市與都市地區對照圖III		65
【圖4 17】感知轉變概念圖			65
【圖4 18】非都市與都市地區對照圖IV		66
【圖4 19】空間轉變(反差)概念圖			66
【圖4 20】非都市與都市地區對照圖V		67
【圖4 21】新系統置入概念圖			67
【圖4 22】非都市與都市地區對照圖VI		68
【圖4 23】地面延續系概念圖			68
【圖4 24】非都市與都市地區對照圖VII		69
【圖4 25】空間挪用概念圖			69
【圖4 26】空間挪用概念圖II			70
【圖4 27】非都市與都市地區對照圖VIII		71
【圖4 28】Education Center實景圖		71
【圖4 29】樓板變化差異				71
【圖4 30】原始狀態				73
【圖4 31】+ 多元路徑選擇			73
【圖4 32】服務核轉移				73
【圖4 33】+ 感知轉變				74
【圖4 34】+ 空間反差				74
【圖4 35】商業行為(臨主要道路)		75
【圖4 36】地面連續性 + 多元路徑 + 感知轉變圖	75
【圖4 37】騎樓挑空示意圖			75
【圖4 38】服務盒轉移示意圖(商業)		75
【圖4 39】量體示意圖				75
【圖4 40】建築之間 - 範圍示意圖			76
【圖4 41】在建築之間生活			76
【圖4 42】在建築的綠意				76
【圖4 43】感知轉變I				77
【圖4 44】+ 新系統置入 + 多元路徑		77

第五章
【圖5 1】基地現況圖				80
【圖5 2】地面層現況				80
【圖5 3】基地現況圖(3D)				81
【圖5 4】欲更動之空間(皮層)			81
【圖5 5】皮層空間組織圖				82
【圖5 6】型態C概念圖				83
【圖5 7】型態C等角透視圖			83
【圖5 8】型態B立面圖				84
【圖5 9】型態B細部設計				84
【圖5 10】型態B領域重疊式意圖			85
【圖5 11】型態B等角透視圖			85
【圖5 12】空間比較圖				86
【圖5 13】平面虛實示意圖			87
【圖5 14】剖面虛實示意圖			88
【圖5 15】區域A透視圖				90
【圖5 16】區域C透視圖				90
【圖5 17】區域D透視圖				90
【圖5 18】區域B透視圖I				91
【圖5 19】區域B透視圖II				91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中譯書目
WindowScpae窓学
2011《窗,光與風與人的對話》黃碧君譯,台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THE PATTTERN LANGUAGE
1994《建築模式語言》王聽度.周序鴻譯,台北:六合出版社
Concept Sourcebook
1995《建築語彙》林明毅.林敏哲譯,台北:六合出版社
Transparency
2008《透明性》金秋野.王又佳譯,中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The Image of the City
2014《城市的意象》胡家璇譯,台北:遠流出版社
Notes on the synthesis of form
2010《形式綜合論》王蔚. 曾引.张玉坤譯,中國: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100 Ideas that Changed Architecture
2012《改變建築的100個觀念》吳莉君譯,台北:臉譜出版社


參考資料
文章:
Japanese city spaces and the concept of “oku” / Fumihiko Maki
Building,Dwelling,Thinking / Martin Heidegger
網站:
BIG | Bjarke Ingels Group
https://www.big.dk/
台北市居住資訊服務
https://www.housing.taipei.gov.tw/
Pinterest
https://www.pinterest.com/
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