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608201507121100
DOI 10.6846/TKU.2015.00923
論文名稱(中文) 「上山下鄉」報告文學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Study of the Reportages on “Down to the Countryside Movement”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詹孟蓉
研究生(英文) Meng-Jung Chan
學號 897010087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6-29
論文頁數 221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呂正惠
委員 - 胡衍南
委員 - 張雙英
委員 - 徐秀慧
委員 - 蘇敏逸
委員 - 呂正惠
關鍵字(中) 上山下鄉
報告文學
知識青年
文化大革命
歷史評價
關鍵字(英) Down to the countryside movement
reportages
Educated Youth
Cultural Revolution
historical appraisal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研究的重點,是針對以上山下鄉為主題的報告文學研究。分析各作品如何呈現上山下鄉政策的各個面向。本論文內容結構上,共分為五章十五小節,約計二十三萬字,茲簡述內容如下:
第一章,導論。先對有關名詞的界定,其次是敘述研究動機和目的,最後是研究架構和範圍。
第二章的部分將著重上山下鄉報告文學的敘述架構,此章節乃順著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歷時性發展為脈絡,第一節簡述上山下鄉政策形成與歷史背景;第二節「知青接受上山下鄉政策的初期景象」,是從號召青年下鄉的高峰期:1955年和1968年這兩個時間點討論;第三節寫「知青上山下鄉的艱苦與收穫」,接受下鄉安置後知青的新生活,作品中呈現出知青們建設工作的各面向,有豐碩的成果,也有辛苦和失敗的一面;第四節「爭取返城與返城之後」,主要針對1978年開始,各地傳出知青抗爭、爭取返城的聲音,在爭取返城的運動中,以雲南生產建設兵團和農場的知青們,抗爭的手段最為激烈,筆者將在論文中,針對各作品對此歷史事件解讀的角度加以探討。
第三章是討論「上山下鄉報告文學中的文學性」,此處著重於評價報告文學中展現的文學技巧,特別是描述「人物形象」上,筆者將評價各作品中如何表述歷史事件,並針對作者特有的文學藝術模式,或運用對人物刻劃的創作技巧,以此做為評判報導文學中的文學性,進而觀察作者在作品中對人物、故事背景描寫或氣氛渲染力。第一節論政策推動下典型「英雄」與「鐵姑娘」的人物形象,分別從各作品中列舉的典型人物為討論對象;第二節則著重討論「幹部的形象」,幹部的職責,多半是宣傳政策與執行政策者,但在許多作者筆下,將幹部視為是上山下鄉政策的「加害者」,透過作品將其具體形象一一呈現;第三節「下鄉知青的守護者」,特別討論作品中守護知青下鄉生活的幹部形象。
第四章將集中探討作品對「上山下鄉運動的評價」。第一節針對「如何界定上山下鄉運動的性質」來討論,筆者以選定的作品中敘述「文革」前與「文革」後不同時期,所持的「經濟面向」、「政治面向」等不同目地分別討論;第二節討論「上山下鄉運動所付出的代價」,一是知青在下鄉期間付出寶貴的性命,另一「代價」是中國政府為政策付出了高額的金錢;第三節著重探討「知青集體記憶」與文本的關係,探討這場運動最後遺留下來的後續對知青、農民與中國的影響。
第五章將總結本論文,並分別對各作品表述上山下鄉政策的綜合討論。
英文摘要
The aim of this thesis is to focus on the study of the reportages on “Down to the Countryside Movement”. Different perspectives concerning the policy of the Movement which were represented through a variety of reportages will be analyzed accordingly.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ontaining fifteen sections with approximately two hundred and thirty thousand words. Each chapter is briefly stated as follows.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I will define terminology, clarify the motivation for raising arguments and set up the frame of analysis and research. Chapter two concentrates on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which was applied to the literature of the reportages on “Down to the Countryside Movement”. This chapter is chronologically organized according to the timing which was followed by the educated youth against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Movement. In the sections that follow, I will survey the history and evolution of the identified Movement; concern mainly on the peaks of the Movement in 1955 and 1968 under the subtitle of the “preliminary acceptance of the policy on ‘Down to the Countryside Movement’ by the educated youth”; discover the new life of the educated youth and their reportages regarding different consequences – success and/or frustration – of their establishment work under the subtitle of the ‘sweet and bitterness of the educated youth’; and finally under the subtitle of the ‘claim to return to the city and afterwards’ explore the revolt of 1978 when the educated youth, especially those on the farms and in the martial groups of manufacture and development in Yun-nan province, drastically demanded to return back to the city. My approach to the identified historical event of 1978 facilitates an understanding and investigation of different reportages whose literary concentration is on the problem of returning back to the city.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ducated youth’s reportages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literary techniques, especially the description of the characters, applied to the reportages. I will investigate the specific and artistic way in which the historical event was described and the figures were characterized. In addition to the literariness of the reportage, the author’s creativity that is applied to depict the figures, stories and surroundings is central to my argument. In the sections that follow, I will discuss ‘heroic figures’ and ‘iron lady’ who are typical of the reportages; question the image of the cadre members who were supposed to be the executives of the policy, yet became the ‘inflicters’ through different reportages; and eventually acknowledge the cadre members who provided shelters for the educated youth. 
Chapter four is the pivot of the thesis filled with the “evaluation of the ‘Down to the Countryside Movement’.” In the sections that follow, I will look at the problem from economic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 and define i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before and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order to properly locate the Movement. Furthermore, I will examine the ‘price’, either the life or the money, the educated youth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paid for the lesson on the Movement. In the end,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the educated youth for the Movement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textual materials will be analyzed as a threshold of further 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Movement on the next generation the educated youth, the peasants and China itself. 
Chapter five is the conclusion in which a general discussion of the policy on ‘Down to the Countryside Movement’ in a variety of reportages will be mention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報告文學釋義.4
第三節 新時期報告文學類型與「上山下鄉」報告文學之關係.14
第四節 上山下鄉運動相關資料.25
第五節 研究範圍及架構.30

第二章  上山下鄉報告文學的敘述架構.34
第一節  上山下鄉政策形成與歷史背景.34
第二節  知青接受上山下鄉政策的初期景象.46
第三節  知青上山下鄉的艱苦與收穫.79
第四節  爭取返城與返城之後.89

第三章  上山下鄉報告文學中的文學性.97
第一節  政策推動下典型人物的塑造─「英雄」與「鐵姑娘」.97
第二節  幹部的形象.119
第三節  下鄉知青的守護者.137

第四章  對上山下鄉動的評價.149
第一節  如何界定上山下鄉運動的性質.149
第二節  上山下鄉運動付出的代價.175
第三節  知青集體記憶與書寫.194

第五章 結語.204

參考文獻.20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文本
丁芳芳、金鑫榮編:《難忘的額爾多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王大聞主編:《客樹回望成故鄉——北大荒知青30年後的回憶與思考》,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8年。
王鳴劍主編:《上山下鄉─一場決定3000萬中國人命運的運動之謎》,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8年5月。
王增如、李向東:《上山下鄉》,臺北:人間出版社,2013年8月。
白描:《蒼涼青春》,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89年。
石肖言:《北大荒風雲錄》,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0年。
史衛民,何嵐著:《漠南情─內蒙古生產建設兵團寫真》,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1月。
史衛民主編,知青日記書信選編編委會編:《知青書信選編》,北京:中國社會科             學出版社,1996年。
安知:《知青沉浮錄》,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老鬼著:《血色黃昏》,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89年。
回首黃土地編委會:《回首黃土地》,瀋陽:瀋陽出版社,1992年。
成江編著:《老知青—圖文追憶中國三代知青》,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8    年。
肖復興、肖復華:《啊!老三屆》,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88年11月。
肖復興:《黑白記憶─我的青春回憶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何世平:《蹉跎與崛起——五十五位知青的人生道路》,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年。
余夫、汪衛華編:《悲愴青春:中國知青淚》,北京:團結出版社,1993年。
何嵐、史衛民著:《知青備忘錄:上山下鄉運動中的生產建設兵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知青檔案編輯組:《知青檔案》,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2年4月。
金永華主編,金大陸、戴逸如、季永桂副主編:《東方十日談:老三屆人的故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紅土熱血編輯組:《紅土熱血:雲南支邊生活實錄》,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
姜昆等編:《中國知青回憶錄》,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
信群主編:《無悔年華:百名知青話當年》,瀋陽:瀋陽出版社,1998年。
哈爾濱市政協委員會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哈爾濱知青聯誼會編:《昨日風雨路:哈爾濱知青大寫真》,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1998年。
胡發雲、劉曉航、何帆主編:《滄桑人生:中國特殊群體寫真》,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草原啟示錄編委會:《草原啟示錄》,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1年。
徐友漁:《直面歷史─老三屆反思錄》,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年2月。
郭小東:《中國知青部落》,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
張永平主編:《中國知青人生感悟錄》,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1998年。
張抗抗:《大荒冰河》,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
費聲:《熱血冷淚》,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年10月。
董宏猷主編:《我們曾經年輕:武漢知青回憶錄》,武漢:武漢出版社,1996年。
劉中陸主編,臧健、田小野副主編:《青春方程式:五十個北京女知青的自述》,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裴雨林、黃洪基、金大陸、田大衛編:《老知青寫真》,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
鄧賢:《中國知青夢》,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9年1月。
鄧賢:《中國知青終結》,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9年1月。
劉向一:《回望青山》,香港:鳳凰衛視出版社,2010年。
鄭加真:《北大荒移民錄》,臺北:人間出版社,2013年9月。
二、專書
丁曉原:《文化生態識鏡中的中國報告文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 《中國報告文學三十年觀察》,北京: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9月。
方珊:《形式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年。
尹均主編:《國際報告文學的源起與發展》,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10月。
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會編:《報告文學藝術論─全國報告文學創作理論問題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3月。
王力堅:《回眸青春─中國知青文學》,臺北:AiritiPress出版社,2008年9月。
王暉:《時代文體與文體時代─近三十年中國寫實文學觀察》,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
冉隆中:《底層文學真相報告》,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
托馬斯‧伯恩斯坦(Thomas P. Bernstein) (美)、李楓譯:《上山下鄉─一個美國人眼中的中國知青運動》,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
杜鴻林:《風潮蕩落——中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史》,廣東:海天出版社,1993年。
李炳銀:《當代報告文學流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1月。
車紅梅:《北大荒知青文學─地緣文學的另一副面孔》,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12月。
周政保:《周政保報告文學評論集》,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周淼龍:《非虛構敘事藝術:報告文學研究》,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年1月。
金大陸、金光輝主編:《中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研究文集》,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定宜莊:《中國知青史-初瀾(1953-1968)》,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9年2月。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洪子城:《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
胡繩主編,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8月。
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 )(法) 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郭小東主編:《30知青作家批判書》,廣州:花城出版社,2011年4月。
郭小東:《中國知青文學史稿》,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年10月。
麥克法誇爾(Roderick MacFarquhar)(美),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美)編,謝亮生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卷革命的中國的興起1949-1965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8月。
麥克法誇爾(Roderick MacFarquhar)(美),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俞金戈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下卷中國革命內部的革命1966-1982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8月。
曹惠英:《中國知識青年題材小說研究:從文革時期到90年代》,臺北:臺灣學生書局公司,2010年9月。
楊健:《中國知青文學史》,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
溫鐵軍:《八次危機:1949-2009中國的真實經驗》,北京:東方出版社,2013年1月。
劉小萌、定宜莊、史衛民、何嵐著:《中國知青事典》,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
劉小萌:《中國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9年4月。
潘鳴嘯(法)著,歐陽因譯:《失落的一代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1968-1980)》,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0年1月。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事件的回顧》,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年1月。
顧洪章主編、中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史編委員:《中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大事紀》,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9年1月。
 -------------------------------------------------------------:《中國知識青年目山下鄉始末》,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9年1月。
龔舉善:《報告文學現代轉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11月。
三、期刊
丁曉原:〈論報告文學的語言特點〉,《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1993年第3期,頁35-39,44。
---------:〈歷史與現實的對話--論新時期歷史報告文學〉,《當代文壇》:1993年第6期,頁23-26。
---------:〈報告文學典型論〉,《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1期,頁96-100。
---------:〈「復調」與「復式」:新世紀十年報告文學觀察〉,《文藝爭鳴》:2011年第4期,頁37-45。
尹雪曼:〈從報告文學到報導文學〉,《新文藝》:1979年4月,頁74-77。
王炳社:〈報告文學美學初探〉,《渭南師範學院學報》:1993年第2期,頁39-43。
王暉:〈新時期報告文學的商品化趨向〉,《高師函授學刊》:1994年第2期,頁46-50。
------:〈關於當下報告文學狀態的思考〉,《文藝爭鳴》:2006年第6期,頁54-59。
------:〈「非虛構」的內涵和意義〉,《杉鄉文學》:2011年第6期,頁79-80。
王憲:〈報告文學的新聞性探究〉,《遼寧師專學報》:2012年第1期,頁44-45。
王莉:〈美國文學新聞發展史考述〉,《社會科學論壇》:2012年第2期,頁61-65。
艾妮:〈弄潮人的求索--問題報告文學研討會概述〉,《文學評論》:1989年第3期,頁63-69,159。
西南航空採訪組:〈鄧賢曾經滄海難為水〉,《西南航空》:2013年第11期,頁100-105。
李銳:〈從幾本知青回憶綠想到的〉,《文學自由談》:1993年第3期,頁46-51。
李向東、王增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的由來〉,《世紀》:1998年第6期,頁33-37。
李朝全:〈第五屆「魯獎」報告文學述評〉,《中國作家》:2001年第2期,頁216-224。
李建國:〈「後知青文學」的多元敘事狀態〉,《理論學刊》:2006年第4期,頁98-100。
李炳銀:〈報告文學論〉,《中國作家》:2006年第4期,頁208-221。
--------:〈報告文學的現實狀態〉,《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頁76-80。
邱新睦:〈「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研究綜述〉,《當代中國研究》:2003年第4期,頁113-140。
何三畏、陳海:〈鄧賢:知青運動是一場破壞〉,《南方人物週刊》:2006年8月,頁66-68。
何理:〈「文化大革命」中的清查「五一六」問題〉,《中共黨史資料》:2008年4月,頁126-136。
車紅梅:〈歲月留痕-北大荒知青紀實文學〉,《學習與探索》:2010年第1期,頁196-198。
--------:〈「硬漢」形象:北大荒精神特質的文化符碼──以梁曉聲的創作為例〉,《學術交流》:2012年第4期,頁177-181。
宋玉書:〈文學性--新時期報告文學論爭的焦點〉,《藝術廣角》:2002年第3期,頁51-56。
吳效剛:〈論紀實文學的文體規範〉,《蘇州社會科學》:2012年第5期,頁167-171。
茅盾:〈關於「報告文學」〉,《中流》:1937年11期,頁621-625。
周政保:〈無可奈何的感嘆及傳達--新寫實小說的別一種判斷〉,《文藝研究》:1993年第2期,頁78-84。
周艷敏:〈董加耕事跡的發現與宣傳〉,《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頁41-48。
周淼龍:〈論報告文學作為報告─報告文學文體特性再認之一〉,《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7月,頁75-79。
范培松:〈論九十年代報告文學的批判退位〉,《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2期,頁130-136,146。
林蓉、章志紅:〈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三次「最高指示」〉,《黨史文苑》:2003年第2期,頁38-41。
--------------------:〈知青大返城始末〉,《黨史文苑:2004年1期,頁25-27。
金一虹:〈「鐵姑娘」再思考──中國文化大革命期間的社會性別與勞動〉,《社會學研究》:2006年第1期,頁169-193。
孟紅:〈邢燕子怎樣成為知青典型的〉,《傳承》:2010年第19期,頁23-25。
孟蔚紅:〈鄧賢:家族史就是我的寫作世界〉,《青年作家》:2011年6月,頁4-9。
胡德培:〈鄧賢的《中國知青夢》〉,《文學自由談》:1993年第1期,頁143-144。
侯德健:〈藝術視角的嬗變──報告文學文體論之一〉,《渮澤師專學報》:1997年第1期,頁33-35。
姜群英:〈近年報告文學創作「商品化傾向」透析〉,《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4月第25卷第2期,頁110-111。
郝偉鋒:〈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形成原因淺析〉,《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頁47-50。
孫春旻:〈紀實文學:尋找真實的坐標〉,《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2卷第期,頁97-102。
--------:〈口述實錄文學的文體特性〉,《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頁73-77。
--------:〈論紀實文學審美意象的建構〉,《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頁28-30,57。
--------:〈重論報告文學的「文學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頁12-14、104。
孫濤:〈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政策之歷史性反思〉,《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04年第27卷第5期,頁597-599,616。
陳潤蘭:〈知青作家的精神突圍與自我拯救──文學「尋根」運動的心理動因闡釋〉,《當代》:2008年第1期,頁69-71。
陳漱渝:〈存真求實,去偽辟謬-試談回憶錄的鑒別〉,《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頁121-126。
馬小茹:〈非理性政治人:毛澤東時代人的現代性表徵〉,《產業與科技論壇》:2009年第10期,頁179-181。
陳潔:〈從人口移動視角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2期,頁59-61。
張化:〈試論「文化大革命」中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黨史資料通訊》:1987年4月,頁9-16。
張立國、王茂武:〈新時期紀實小說綜論〉,《電大教學》:1994年第3期,頁22-24。
張春寧:〈報告文學怎麼了?──關於報告文學現狀和前景的一些認識〉,《文藝評論》:1995年第1期,頁47-52。
張幸淼:〈紀實文學與報告文學異同論〉,《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1998年第3期,頁67-71。
張璦:〈再論紀實小說的文體意義〉,《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2卷第1期,頁105-110。
------:〈紀實小說的寫實特徵與價值體現〉,《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頁44-47。
------:〈當代有關紀實小說的爭鳴與文體實驗〉,《理論與創作》:2005年第6期,頁16-21。
張曙:〈「文革」中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研究述評〉,《當代中國史研究》:2001年3月,頁102-110。
曹劍鋒:〈新時期報告文學流變論〉,《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5期,頁133-136,140。
梁曉聲:〈關於知青文學的斷想──兼評《中國知青夢》〉,《當代文壇》:1993年第2期,頁53-54。
章羅生:〈關於報告文學的回顧與思考──兼談90年代文學的發展走向〉,《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頁18-20。
章羅生、石海輝:〈關於紀實文學研究的思考〉,《中國文學研究》:2008年第2期,頁24-28。
梁麗芳:〈記憶上山下鄉─論知青回憶錄的分類、貢獻及其他〉,《當代文壇》:2008年1月,頁25-29。
彭在欽:〈紀實中的非紀實性──論新紀實小說在報告文學中的衍生〉,《求索》:1998年第1期,頁92-96。
馮月:〈報告文學的新聞性特徵分析〉,《東方智慧》:2012年6月,頁216-217。
黃忠順:〈不可虛構原則與敘述方式─從敘述學視域看報告文學文體的基本規定性〉,《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2年9月,頁22-26。
雷達:〈一代心史──略論《中國知青夢》〉,《當代》:1993年第3期,頁217-222。
楊文才:〈「文革」前「知青」上山下鄉的起因與作用〉,《廣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5期(總第89期),頁221-223。
楊賢美:〈論重歸理性的九十年代報告文學〉,《長江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7月第23卷第4期,頁58-61。
綠雪:〈「青春無悔」與「知青情結」《中國知青夢》讀後〉,《當代文壇》:1993年第2期,頁50-53。
趙仕樞:〈上山下鄉狂潮是如何形成的?〉,《黨史縱橫》:2004年第7期,頁35-36。
-------- :〈掀起上山下鄉狂潮的消息是如何寫成的?〉,《鐘山風雨》:2008年第2期,頁19-21。
鄧鵬【美】:〈「文革」前上山下鄉運動與烏托邦理想〉,《社會學論壇》:2010年第4期,頁101-121。
臧靜敏、寧萬新:〈知青文化熱出現原因探析──以黑河上海知青為例〉,《黑河學院學報》:2011年第2卷第3期,頁9-12。
鄭謙:〈文化大革命〉中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五題,《中共黨史研究》:2013年第9期,頁43-58。
劉納:〈無奈的現實和無奈的小說--也談「新寫實」〉,《文學評論》:1993年第4期,頁105-113。
劉文傑:〈周恩來與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當代中國史研究》:1998年5月,頁84-92。
--------:〈知青政策大調整紀實〉,《黨史天地》:1998年第9期,頁12-17。
劉建生:〈向虛構文學挑戰──關於紀實文學的一點思考〉,《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2卷第6期,頁101-104。
劉小萌:〈「文革」中的知青典型怎麼了?〉,《報刊薈萃》:2009年第7期,頁70-74。
潘鳴嘯:〈上山下鄉運動再評價〉,《社會學研究》:2005年第5期,頁154-245。
龍膽草:〈「知青典型」─柴春澤的坎坷人生〉,《三月風》:2001年第3期,頁10-12。
閻志峰:〈從「下鄉上山」到「上山下鄉」的歷史轉變〉,《黨史博采》:2010年9月,頁35-39。
關海庭:〈「文化大革命」中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述論〉,《當代中國史研究》:1985年5月,頁68-74。
羅培蘭:〈抹不去的知青情結──20世紀90年代知青文化熱引發的思考〉,《經濟與社會發展》:2004年2月,頁145-148。
四、學位論文
艾娟:《知青集體記憶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
任紀萍:《上山下鄉的孩子們--上海知青身分認同與建構》,上海:上海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何萬仲:《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動因分析及歷史反思》,江西:江西師範大學,2010年。
韋玉莉:《毛澤東與文化大革命─關於「文革」起因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年。
胡文超:〈毛澤東支持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的思想根源探析〉,河南:河南大學研究生碩士論文,2004年。
隋偉:《知青媒體研究》,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鄒鳳鳳:《政治符號運作:關於「上山下鄉運動」中知青典型研究的一種新解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魏紅躍:《1955─1965年的上山下鄉研究》,陝西: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