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607201808322600
DOI 10.6846/TKU.2018.00840
論文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1990年代詩歌實驗寫作──以于堅、西川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Experimental Poetry Writing in Mainland China in the 1990s——Taking Yu Jian and Xi Chuan as Example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6
學期 2
出版年 107
研究生(中文) 林淑瑩
研究生(英文) Shu-Ying Lin
學號 898010060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8-06-08
論文頁數 27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呂正惠
委員 - 胡衍南
委員 - 侯如綺
委員 - 黃文倩
委員 - 蘇敏逸
委員 - 呂正惠
關鍵字(中) 于堅
西川
90年代詩歌
詩歌實驗
跨文體寫作
關鍵字(英) Yu Jian
Xi Chuan
90s poetry
poetry experiment
cross-literary writ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主要以中國大陸兩位當代詩人于堅和西川,在1990年代具有文體實驗性質的長篇詩歌作品為研究對象。序論的研究動機與目的,說明兩位詩人在中國大陸20世紀90年初中期,具有鮮明文體實驗特質的寫作,於詩壇具有標誌性的意義和地位。此外,詩人不約而同在90年代的寫作發生「轉型」,除了與個人文學理念的轉變有關,同時也與社會、文化與文學環境的整體變化相關,將兩位詩人在此階段的實驗詩歌文本做一具體而完整的掌握,不僅是對其詩歌價值的確立,同時也是對中國大陸當代詩壇發展概況的理解。在研究方法上採詩歌語言結構的共時性與歷時性發展脈絡,探討于堅、西川在1985-1995年間,詩歌實驗寫作的進程。文獻回顧首先梳理近五年兩岸相關的學位論文研究成果;其次整理重要的參考專書和期刊論文,以建構完善的書目資料。
    論文研究架構部分,第一章「自主精神的張揚:1990年代『異質』的詩歌寫作特徵」:第一節連結「朦朧詩群」與「第三代詩群」的詩歌史關係。第二節探討「第三代詩歌」的定義,從詩刊和詩群突出「第三代詩歌」的語言特質。
   第二章「實驗的傾向與超越:1990年代詩人的自覺『轉型』與『非詩』的開展」:從最具「第三代詩歌」審美特徵和創作成果的「敘事性」詩藝路徑入手,分析詩歌文本的文體實驗寫作技藝及詩學價值,以做為後續對兩位詩人的前行研究。
  第三章「于堅:散文化與『詩劇』的詩歌」:第一節從于堅的實驗詩歌潛流與詩歌理論談起,包括成長經歷,80年代至90年代短篇「口語詩」的創作,「拒絕隱喻」詩歌理論的提出。第二節探討「非詩」形式的〈0檔案〉和採取「片段」、「細節」書寫策略的〈事件〉系列,兩首長篇詩歌都以文體實驗打破詩歌界限,為中國大陸詩壇帶來豐碩的「非詩」寫作成果。
  第四章「西川:『不潔』的和『容留』的詩歌」:第一節首先梳理西川80年代早期的重要詩作,其次分析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帶有實驗傾向的短篇詩歌,及長篇組詩〈匯合〉的討論,第三掌握1989年「詩人之死」對西川詩學「轉向」的影響。第二節以西川在1990年代「綜合創造」的組詩:〈致敬〉〈近景與遠景〉、〈芳名〉和〈厄運〉進行析論,統整其在90年代詩歌實驗創作的主體風格與樣態。
  結語:總結于堅、西川在1990年代中國大陸詩壇,以不同的寫作起點和道路帶來的實驗詩歌價值與意義。
英文摘要
This thesis mainly focuses on the poetry works of two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s, Yu Jian and Xi Chuan, whose long poetic works in the 90s have stylistic experimental are taken as the study objects.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in the research preface explain the distinctive cultural and experi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two poets, who have a symbolic meaning and status in the poetic world in Mainland China in the mid-1990s. Also, the poet did agree in “writing transition” in the 90s coincidentally. In addition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ersonal literature, the transition was also related to the overall changes in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literary environment. The two poets achieved a specific and complete mastery at this stage of experimental poetry, not only was it a confirmation of the value of poetry, but als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In regard to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development of poetry language structure is adopted, and the poetic experimental writing process during 1985-1995 between Yu Jian and Xichuan is discussed.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relevant dissertations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strait in the past five years are compiled. Then, important reference books and journal articles are sorted out to construct a comprehensive bibliographic data. 

In terms of the research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promotion of the spirit of autonomy: the "heterogeneous" characteristics of poetry writing in the 90s": the first section makes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oetic history of "the obscure poetry group" and the "third generation poetry group". The second section explores the definition of "third-generation poetry" and highlights the linguistic qualities of "third-generation poetry" from poetry and poetry group.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tendency and transcendence of the experiment: the poet's conscious "transition" and "non-poetic development" in the 90s”: starting from the "narrative" poetic art path of the most "third-generation poetry"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reation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ylistic experimental writing skills and poetic value of poetry as a follow-up research to the two poets. 

In the third chapter “Yu Jian: ‘prosification’ and poem of the ‘poetic drama’”: the first section begins with Yu Jian's experimental poetry undercurrent and poetry theory, including the personal growing experience, the creation of short “phrase and word” essays from the 80s to the 90s, and “the rejection of metaphor”. The second section explores the "non-poem" form of " 0 files" and the "event" series of "fragment" and "details" writing strategies. Both long poems break the boundaries of poetry with stylistic experiments and become the “non-poetic” writing form which enriched the poetic world of Mainland China.

In the fourth chapter “Xi Chuan: poems of ‘uncleanness’ and ‘tolerance’”: in the first section, important poems of Xi Chuan in the early 80s are compiled first. Then, short poems with experimental tendencies from the late 80s to the early 90s are analyzed, followed by a discussion of the long set of poem "Confluence". Thirdly, the influence of "The Death of the Poet" in 1989 on Xi Chuan’s "Shift" is discussed. In the second section, Xi Chuan’s sets of poems “Integrated Creation” in the 90s - "Commemoration", "Close and Far Views", "Your Name" and "Doom” –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so as to compile the main style and pattern of the poetry experiment in the 90s.

Conclus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Yu Jian and Xi Chuan have taken different starting points and writing paths to bring u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experimental poetry in the poetic world of Mainland China in the 90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中國大陸1990年代詩歌實驗寫作──以于堅、西川為例
序  論…………………………………………………………………………………1
第一章:自主精神的張揚:1990年代「異質」的詩歌寫作特徵…………………7
第一節:傳統的逆反與變異:1980年代詩群的崛起與「純詩」的追求…………7
一、「朦朧詩」的潮起潮落 ………………………………………………………8
 二、「第三代」的生成湧動………………………………………………………44
第二節:新詩潮的代際之間:「第三代」詩歌的發展流變………………………57
 一、地域、詩刊與詩歌語言………………………………………………………58
 二、「第三代」詩歌運動…………………………………………………………72
第二章:實驗的傾向與超越:1990年代詩人的自覺「轉型」與「非詩」的開展…78
第一節:「敘事性」的詩藝取向……………………………………………………80
  一、「敘事詩學」的詩歌理念……………………………………………………81
  二、詩歌的「敘事性」特色………………………………………………………88
第二節:「跨文體詩學」的詩歌表現………………………………………………96
 一、散文化與小說化的擴大………………………………………………………98
 二、戲劇性的引入…………………………………………………………………99
第三章:于堅:散文化與「詩劇」的詩歌…………………………………………100
第一節:從「回到口語」到「拒絕隱喻」:于堅的詩歌實驗潛流與詩歌理論…101
  一、生活化與口語化的詩歌語言 ………………………………………………102
  二、從隱喻書寫突圍至個性化語言 ……………………………………………137
第二節:詩歌的「跨文體」張力:于堅1990年代長篇「詩劇」和「事件」系列…148
  一、「非詩」的詩歌:〈0檔案〉的寫作特徵……………………………………149
  二、抒情與敘事的結合:〈事件〉的新型詩歌形式……………………………161
第四章:西川:「不潔」的和「容留」的詩歌………………………………………164
第一節:從抒情純詩打開語言的大門:西川的實驗寫作展延與詩歌理念………167
一、古典情結與現代精神的交會 ………………………………………………168
二、〈匯合〉的「跨時間」維度寫作………………………………………………188
第二節:詩歌結構的重塑:西川1990年代「綜合創造」的組詩寫作……………205
一、「偽哲學」的詩歌風格………………………………………………………208
二、「雜言」式的敘事性詩歌……………………………………………………229
第五章:結語:1990年代于堅、西川的詩歌實驗寫作價值與意義……………250
參考文獻  ………………………………………………………………………… 252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專書
(一)作家專著
【于堅】
于堅:《一枚穿過天空的釘子》,台北:唐山出版社,1999年2月。
于堅:《于堅的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于堅:《于堅集‧卷1:一枚穿過天空的釘子》,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于堅:《于堅集‧卷5》,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于堅:《于堅詩學隨筆》,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0年12月。
于堅:《于堅大地隨筆》,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0年12月。
于堅:《于堅思想隨筆》,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0年12月。
于堅:《于堅人間隨筆》,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0年12月。
于堅:《對一隻烏鴉的命名》,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1年10月。
于堅:《在遙遠的莫斯卡》,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11月。
于堅:《彼何人斯:詩集2007~2011》,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年11月。
于堅:《還鄉的可能性》,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2月。
于堅:《我訴說你所見——于堅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年10月。
于堅主編:《詩與思(1)》,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年10月1日。
于堅:《棕皮手記》,北京: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14年1月。
【西川】
西川:《西川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7月。
西川:《讓蒙面人說話》,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7年7月。
西川:《大意如此》,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7年8月。
西川:《西川的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6月。
西川:《大河拐大彎:一種探求可能性的詩歌思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7月。
西川:《夠一夢》,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西川:《我和我:西川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年10月。
西川:《小主意》,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4年1月。
西川:《開花:西川詩選》,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5年10月。
西川:《深淺:西川詩文錄》,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2006年1月。
西川:《隱密的匯合》,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
西川:《虛構的家譜》,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7年。

(二)學者論述
【文學史、文化與社會環境、文學綜論】
王一川:《中國形象詩學——1985年至1995年文學新潮闡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1月。
王光東:《民間的意義》,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出責任公司,2009年6月。
王岳川、尚水編:《後現代主義文化與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2月。
王岳川:《中國鏡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1月。
王曉明主編:《人文精神尋思錄》,上海:文匯出版社,1996年5月。
王曉明主編,《在新意識形態的籠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學分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
王曉明:《近視與遠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王曉明:《橫站─王曉明選集》,台北:人間出版社,2013年2月。
王鴻生:《無神的廟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
王宏圖:《深谷中的霓虹》,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
朱壽桐主編:《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
朱水涌:《世紀之交的中國文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
朱棟霖等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1997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
汪時進、吳文祥主編:《新時期文學》,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2年10月。
汪暉:《顛倒》,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5年。
李劼:《中國八十年代文學歷史備忘》,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9年3月。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書局,2010年7月。
李澤厚:《中國思想史論》(三冊),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1月。
李新宇主編:《現代中國文學:1949-2008》,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年7月。
李培林主編:《中國新時期階級階層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
林建法、徐連源主編:《中國當代作家面面觀——尋找文學的靈魂》,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3年4月。
於可訓:《中國大陸當代文學史》,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3年1月。
周瓚:《書寫文化英雄》,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周宪:《思想的碎片》,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2年10月。
孟悅:《歷史與敘述》,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孟繁華:《夢幻與宿命——中國當代文學的精神歷程》,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孟繁華:《眾神狂歡:世纪之交的中國文化現象》,北京: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洪子誠:《當代中國文學的藝術問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洪子誠:《作家姿態與自我意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洪治綱:《中國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群研究》,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9年6月。
洪治綱:《守望先鋒:兼論中國當代先鋒文學的發展》,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陳思和:《中國當代文關鍵詞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陳思和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上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陳曉明:《剩餘的想像:九十年代的文學敘事與文化危機》,北京:華藝出版社,1997年8月。
陳曉明:《文學超越》,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9年3月。
陳曉明:《表意的焦慮:歷史的建構與解構:當代中國文學的變革流向》,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12月。
陳曉明:《審美的激變》,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
陳曉明:《中國當代文學主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陳傳才:《中國20世紀後20年文學思潮》,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4月。
許明等著:《當代中國的文化發展》,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4月。
許紀霖著:《大時代中的知識人》,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11月。
張志忠:《1993:世紀末的喧嘩》,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張志忠:《九十年代的文學地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
張清華:《中國當大文學中的歷史敘事:海德堡講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10月。
張炯:《文學多維度》,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
張俊彪、郭久麟主編:《大中華二十世紀文學史第一卷》,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
張新穎:《打開我們的文學理解》,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5年12月。
張新穎:《火焰的心臟》,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2年1月。
賀仲明:《中國心像:20世紀末作家文化心態考察》,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5月。
賀桂梅:《批評的增長與危機》,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唐小兵:《英雄與凡人的時代:解讀20世紀》,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
唐正序、陳厚誠主編:《20世紀中國文學與西方現代主義思潮》,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陶東風主編:《當代中國文藝思潮與文化熱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陶東風、和磊著:《中國新時期文學30年(1978-2008)》,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9月。
陶東風:《社會轉型與當代知識分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9月。
楊揚:《文學的年輪》,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2年1月。
楊慶祥:《社會問題語文學想像:從1980年代到當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7年7月。
謝冕、張頤武著:《大轉型——後新時期文化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謝有順:《文學的常道》,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
葛紅兵:《正午的詩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葛紅兵:《輕快的柔板》,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2年10月。
蔡翔:《日常生活的詩意消解》,上海:學林出版社,1994年。
蔡翔:《一路彷徨》,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6年1月。
蔡翔:《何謂文學本身》,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6年4月。
蔡翔:《當代文學與文化批評書系‧蔡翔卷》,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羅振亞:《文藝學:世紀之交的沉思》,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戴錦華主編:《書寫文化英雄——世紀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劉忠:《20世紀中國文學主題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6月。
魏承思:《中國知識份子的浮沉》,臺北市:老古文化事業,2010年12月。
郭春霖:《讀圖時代文學的處境》,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梁鴻:《「靈光」的消逝:當代文學敘事美學的嬗變》,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1月。
程波:《先鋒及其語境: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曹萬生:《中國當代文藝價值觀流變史》,台北:秀威資訊,2011年10月。
鄭春:《精神與侷限: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兩極透析》,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
鄭竹園:《大陸政經巨變與中國前途》,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1993年3月。
廖亦武:《沉淪的聖殿:中國20世紀70年代地下詩歌遺照》,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1999年4月。
鄒賢堯:《廣場上的狂歡:當代流行文學藝術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4月。
鄧曉芒:《靈魂之旅》,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年10月。
雷達:《當前文學症候分析》,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
田中陽、趙樹勤:《中國當代文學史》,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
白燁:《演變與挑戰》,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
金元浦:《叩問仿真年代》,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2年10月。
谷海慧:《接續與斷裂——中國當代文學現象專題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9月。
何鎮邦:《觀念的嬗變與文體的演進》,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
姚曉雷:《靈魂的守護》,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出責任公司,2009年9月。
南帆:《後革命的轉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邱明正主編:《新時期文學三十年:鄧小平文藝思想與新時期文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8年8月。
吳義勤:《彼岸的誘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
湯學智:《新時期文學熱門話題》,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月。
【法】翁托南‧阿鐸(Antonin Artaud)著,劉俐譯:《劇場及其複象:阿鐸戲劇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1月。(同書名另一版本: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
【新詩】
王光明:《艱難的指向》,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6月。
王光明:《面向新詩的問題》,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11月。
王光明:《現代漢詩的百年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
王家新等著,王家新、孫文波編選:《中國詩歌:九十年代備忘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1月。
王家新:《塔可夫斯基的樹:王家新集1990~2013》,北京:作家出版社,2013年10月。
伊沙:《中國現代詩論——伊沙談詩》,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1年12月。
呂進主編:《文化轉型與中國新詩》,重慶:重慶出版社,2000年12月。
吳思敬編:《磁場與魔方》,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李振聲:《季節輪換:「第三代」詩敘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李亞偉:《紅色歲月──李亞偉詩選》,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3年9月。
於可訓:《當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
洪子誠主編:《在北大課堂讀詩(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0月。
洪子誠、劉登翰著:《中國當代新詩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
洪子誠:《學習對詩說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
洪子誠等著、程光煒編:《重返八十年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楊克主編:《中國新詩年鑑‧十年精選》,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0年1月。
楊克主編:《1998中國新詩年鑒》,廣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2月。
楊黎:《燦爛——第三代人的寫作和生活》,西寧市 : 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1月。
張同道,《探險的風旗——論20世紀中國現代主義詩潮》,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
張新:《20世紀中國新詩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
陳超:《精神重力與個人詞源──中國先鋒詩歌論》,臺北市:新銳文創,2013年1月。
陳大為:《中國當代詩史的典律生成與裂變》,台北:萬卷樓圖書,2009年2月。
陳旭光編:《快餐館裡的冷風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2月。
陳旭光:《中西詩學的會通——20世紀中國現代主義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
敬文東:《詩歌在解構的日子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敬文東:《中國當代詩歌的精神分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0年1月。
謝冕:《謝冕論詩歌》,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4月。
謝冕:《新世紀的太陽——二十世紀中國詩潮》,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謝冕:《回望百年》,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年1月。
謝冕等著:《回顧一次寫作:《新詩發展概況》的前前後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
程光煒:《程光煒詩歌時評》,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程光煒編選:《歲月的遺照》,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2月。
唐曉渡、王家新編選:《中國當代實驗詩選》,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7年6月。
羅振亞:《朦朧詩後先鋒詩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6月。
羅振亞:《20世紀中國先鋒詩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劉春:《朦朧詩以後:1986~2007中國詩壇地圖》,北京:崑崙出版社,2008年1 月。
劉春:《一個人的詩歌史‧第二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2月。
劉波:《「第三代」詩歌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2年4月。
姚家華:《朦朧詩論爭集》,北京:學苑出版社,1989年7月。
徐敬亞等編:《中國現代主義詩群大觀1986──1988》,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988年9月。
馬紹璽、胡彥編著:《以個人的方式想像世界:于堅的詩與一個時代》,北京:生活書店出版有限公司,2015年7月。
孫琴安:《中國詩歌三十年》,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3年8月。
常文昌主編;郭旭輝編選:《中國新時期詩歌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6年4月。
黃鳴奮:《超文本詩學》,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
蔣登科主編:《中國新詩的精神歷程》,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8月。
駱寒超:《20世紀新詩綜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12月。
葉潮:《文化視野中的詩歌》,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5月。
霍俊明:《遠方有大事發生:先鋒詩歌的地方性與江湖》,臺北市:秀威經典,2017年6月。
霍俊明:《變動、修辭與想像──中國當代新詩史寫作問題研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13年1月,
柏樺:《左邊──毛澤東時代的抒情詩人》,香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年。
閻月君等編選:《朦朧詩選》,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2年1月。
【美】奚密:《從邊緣出發——現代漢詩的另類傳統》,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
【美】奚密:《現當代詩文錄》,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11月。
【美】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i)著,徐文博譯:《影響的焦慮:詩歌裡論》(THE  ANXIETY  OF  INFLUENXE),台北:久大文化,1990年12月。
【荷】柯雷(Maghiel van Crevel)著,張曉紅譯:《精神與金錢時代的中國詩歌:從1980年代到21世紀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1月。
二、學位論文
周蕓,《新時期文學跨體式語言的語體學研究》, 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
楊亮,《新時期先鋒詩歌的「敘事性」研究》,南開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
楊洋,《論90年代詩壇「知識分子寫作」與「民間寫作」之爭》,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楊衛,《1990年代詩歌敘事性的雙重辯護》, 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雷奕,《文化視野下中國新詩跨文體書寫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4年。
胡蘇珍,《跨語際實踐中的新詩「戲劇化」研究》,浙江大學博士論文,2009年。
鄭必穎,《論作為詩歌流派的「知識分子寫作」》,浙江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2005年。
劉曉飛,《論90年代詩歌中的「知識分子寫作」》,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劉佳慧,《解構與重建:另一種承擔的詩學──論于堅詩歌的「反烏托邦性」》,
 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2006年。 
陽麗君 ,《90年代現代漢詩的敘事性》,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何江瑞,《論于堅持歌的語言藝術》,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5年。
何桂平,《讓蒙面人說話:論西川詩歌的神秘主義傾向》,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何雪,《于堅詩歌的語言策略》,重慶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唐秋穎,《論西川詩歌中的幾個主題:對存在的終極性的追問》,雲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陳立峰,《身份焦慮抑或詩學焦慮:20世紀末詩壇民間寫作與知識分子寫作論爭的回顧與反思》,廈門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陳揚,《20世紀90年代「知識分子寫作」與「民間寫作」論爭研究》, 南京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陳秋娟,《于堅「口語化」詩歌理論研究》,廈門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董梅,《「另類」的詩歌──新時期以來日常生活詩歌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
裴曉亮,《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詩歌中的敘事性問題研究》,廣西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黃文哲,《論中國新詩「詩是經驗」詩學觀在20世紀90年代的建構》,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2013年。
張旭陽,《從高歌到言說:論西川詩歌風格的變化》,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張科偉,《論于堅「去蔽」的詩學及敘事性中的元詩寫作》,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
 文, 2008年。 
李冰,《西川詩歌的互文性特徵研究》,廣西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李勝勇,《90年代新詩「邊緣化」現象解讀 》, 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李長銀,《反叛與重建第三代詩論》,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李領,《從「反語義」到語詞的「烏托邦」──于堅詩論中的語言觀探析》,華中
 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李艷,《從天空回歸大地──論于堅的民間立場》,華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8
 年。 
郭麗君,《  「中年寫作」論:20世紀90年代中國先鋒詩學話語探析》,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王森林 ,《論1980年代文學中的青春話語 》,西北師範大學碩士,2010年。
王瑞玉,《當代敘事性詩歌的話語分析與詩性構建》,山東大學碩士論文,
 2015年。
王繼國,《論于堅詩歌中的「事件」書寫》,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王艷榮,《1993:文學的轉型與突變》,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
王昌忠,《綜合性視野中的1990年代詩歌寫作》,蘇州大學博士論文,2008年。
林志偉,《新時期先鋒詩人詩論研究》,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秦艷貞,《在幻像與流放中尋找真實》,西南師範大學碩士, 2001年。
白茂華,《于堅詩歌的敘事性研究》,廈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 年。
邱食存,《「第三代」詩歌後現代性研究》,南京大學博士論文,2017年。
霍俊明,《當代新詩史寫作問題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常立 ,《「他們」作家研究:韓東•魯羊•朱文》,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 
魏天無,《九十年代詩論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4年。
吳瑞伏,《永恆之象後的另類詩意開掘──于堅詩歌探索及其詩學意義》,廈門大
 學碩士論文,2006年。 
肖瑤,《走出先鋒之維──論于堅詩歌的反思意識》, 吉林大學碩士論文, 2013
 年。 
段淩宇,《于堅詩歌評述》,上海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馬建國,《論于堅詩歌的「凡俗性」特徵》,中南大學碩士論文, 2009年。 
熊艷,《論于堅詩歌的張力》,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趙玲,《論于堅詩與詩論中的「日常生活」》,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孫發翔,《于堅詩歌論》,南京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羅梅,《九十年代中國詩歌的探索》,四川大學碩士2002年。
賈鑒,《先鋒詩歌的轉折:從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上海大學博士論文,  2016年。
蔣富璧,《于堅詩的三種書寫面向與敘事風格探討》,成功大學碩士論文,2015 
  年。
三、單篇期刊學術論文
(一)作家專著
【于堅】
于堅、陶乃侃,〈抱著一塊石頭沉到底〉,《當代作家評論》,1993年第3期。
于堅,〈詩人于堅自述〉(又名〈關於我自己的一些事情〉),《作家》,1994年第2期。
于堅,〈傳統、隱喻與其他〉,《詩探索》,1995年第2期。
于堅、李劼,〈回到常識走向事物本身〉,《南方文壇》,1998年第5期。
于堅、韓東等,〈《他們》:夢想與現實〉,《黃河》,1999年第1期。
于堅,〈詩人及其命運〉,《大家》,1999年第4期。
于堅、謝有順,〈真正的寫作都是後退的〉,《南方文壇》,2001年第3期。
于堅、謝有順,〈文學面對的永遠是基本的事物〉,《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于堅、謝有順,〈詩歌是不知道的,在路上的〉,《南方文壇》,2003年第5期。
于堅、張大為,〈于堅訪談錄〉,《詩刊》,2003年第11期。
于堅,〈于堅談散文〉,《當代文壇》,2005年第4期。
于堅,〈文人于堅〉,《雜文選刊》,2005年第6期。
于堅、朱白,〈于堅:我把電影視為現場的直接寫作〉,《甲殼蟲》,2005年第10期。
于堅,〈回答詩人朱文的二十五個問題〉,《現代詩季刊》,1995年3月,第23期。
于堅,〈于堅談散文及朗讀〉,《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5月,第38卷第3期。
于堅、安琪,〈于堅訪談:我一直是個故鄉詩人〉,《詩潮》,2007年第1期。
于堅、張亞璇,〈時間‧記憶‧詩意〉,《當代藝術與投資》,2007年第6期。
于堅,〈于堅隨筆專輯/實際上,我什麼都讀——我的閱讀史〉,《西部》,2007年第7期。
于堅、張鴻,〈我的詩歌是我散文的黑暗——于堅訪談〉,《作品》,2008年第1 
   期。
于堅、李寒,〈于堅訪談〉,《詩選刊》,2008年第5期。
于堅,〈沒有隱私地活著〉,《雜文選刊》,2008年第6期。
于堅,〈我的寫作不是一場自我表演〉,《作家》,2008年第7期。
于堅、河西,〈寫作就是從世界中出來〉,《上海文化》,2010年第2期。
于堅、賀念,〈潛伏在日常生活中的精靈──與賀念一夕談〉,《山花》,2012年第13期。
于堅,〈文人于堅〉,《雜文選刊》,2005年第6期。
于堅,〈一個人的閱讀史〉,《青年文學》,2008年4期。
于堅,〈詩如何在──與青年詩人賀喬一夕談〉,《山花》,2006年第9期。
于堅,〈答詩人烏蒙問〉,《詩歌月刊》,2008年第1期。
于堅、程一身,〈答程一身問〉,《紅巖》,2009年第2期。
【西川】
西川、 譚克修,〈關于我的詩歌——西川答譚克修問〉,《詩潮》,2005年第3期。
西川,〈與弗萊德‧華交談一下午〉,《山花》,1997年第4期。
西川,〈詩歌煉金術〉,《詩探索》,1994年第2期。
西川,〈關于詩學中的九個問題〉,《山花》,1995年第12期。
西川,〈在路上〉,《作家》,1997年第4期。
西川,〈第五屆中坤國際詩歌獎獲獎感言——西川〉,《詩歌月刊》,2016年第1期。
西川,〈中國‧綿陽第一屆「李白詩歌獎」提名獎得主西川特輯〉,《劍南文學(上半月)》, 2015年第9期。
西川、何映宇,〈西川:獨立不是一種時髦〉,《新民週刊》,2013年第7期。

(二)學者論述
【以「跨文體」、「實驗寫作」為關鍵字】
趙黎剛,〈跨文體寫作與現代社會心態〉,《寫作》,2002年第9期。
趙聯成、張仙權,〈跨文體寫作成因論〉,《雲南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1月,      第19卷第1期。
趙聯成、張仙權,〈後現代文化語境中的跨文體寫作〉,《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1月,第4期。
趙勇,〈反思「跨文體」〉,《文藝爭鳴‧理論》,2005年第1期。
洪治綱,〈多重文體的融會與整合〉,《文學評論》,2007年第3期。
丁仕原,〈跨文體與文體開放——關於當代文學體裁的思考〉,《晉陽學刊》,2011
年第1期。
周紅莉,〈新散文:一種無界的釋義與越界的書寫〉,《當代作家評論》,2009年第6期。
王光明,〈在非詩的時代展開詩歌──論90年代的中國詩歌〉,《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
張桃洲、雷奕,〈詩歌研究——論1990年代詩歌中的跨文體書寫〉,《中國現代文 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8期。
黃天勇,〈反叛與遊戲——對中國20世紀最後15年詩歌實驗的考察〉,《詩探索》,2001年第3-4期。
許霆,〈先鋒詩人實驗詩體走向論〉,《當代文壇》,2005年第3期。
程光煒,〈幻象:活的空間和時間——論實驗詩歌〉,《湖北師範學院學報》,1991年第1期。
袁蘇寧,〈覺醒與迷失:當代實驗詩運動的語言意識及其反語言寫作〉,《湖北教    育學院學報》,2000年11月,第17卷第6期。
羅振亞,〈原創與實驗——朦朧詩後先鋒詩歌的藝術趨向〉,《西南師範大學學報》    2006年3月,第32卷第2期。
郭春林,〈對一種實驗詩的解讀〉,《文藝理論研究》,1989年第6期。
楊華斌,〈個人與神話(當代實驗詩風景)〉,《文藝爭鳴》,1990年第1期。
楊華斌,〈家園與墓園——實驗詩風景〉,《文藝評論》,1991年第1期。
伊沙,〈為閱讀的實驗〉,《東方藝術》,1997年第5期。
莫海斌,〈經驗和經驗的組織:90年代的實驗詩歌〉,《理論與創作》,1999年第1期。
陳超,〈實驗詩對結構的貢獻〉,《文學自由談》,1990年第3期。
陳超,〈實驗詩對結構的發展——兼談如何閱讀實驗詩〉,《山花》,1991年第12期。
劉納,〈詩歌實驗的騙局:拼貼〉,《山東文學》,1996年第12期。
王珂,〈論加強現代漢詩文體實驗的意義〉,《福建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王珂,〈想像力和文體建設——新詩百年問題盤點〉,《文藝評論》,2002年第5期。
劉恪,〈關於超文本詩學〉,《青年文學》,1999年第7期。
孫基林,〈當代詩歌敘述性思潮與其本體性敘述形態初論〉,《山東社會科學》,2012年第5期。
余明,〈論走向終結的實驗詩——新時期文學現象研究之一〉,《懷化師專學報》,1993年8月,第12卷第3期。
駱小所、周芸,〈能指與所指的舞蹈——「先鋒實驗詩」的修辭策略〉,《楚雄師專學報》,2000年1月,第15卷第1期。
周芸,〈「先鋒實驗詩」的語體特徵和結構主義語言觀——結構與解構的矛盾〉,《學術探索》,2001年第1期。
【文學史、綜論】
丁亞玲,〈從新生代詩歌到新寫實小說——反觀新寫實小說的現代性〉,《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6月第18卷第3期。
王一川,〈市場經濟下多元互滲中的文學表現力〉,《探索與爭鳴》,2006年第11期。
李強,〈市場轉型與中國中間階層的代際更替〉,《戰略與管理》(北京),1999年第3期。
李林俐,〈後經典敘事學與文學研究的「話語轉向」〉,《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12月第20卷第6期。
孫立平等,〈中國社會結構轉型的中近期趨勢與隱患〉,《戰略與管理》(北京),1998年第5期。
張清華,〈重審「80年代文學」:一個宏觀的文學史考察〉,《文藝爭鳴》,2011年第12期。
張清華,〈重審「90年代文學」:一個文學史視角的考察〉,《文藝爭鳴》,2011年10月第16期。
張炯,〈人文精神與二十世紀文學〉,《社會科學家》,1997年第5期(總第67期)。
陳思和,〈試論90年代文學的無名特徵及其當代性〉,《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上海),年2001第1期。
陳尚榮,〈市場化時代文學出版「策劃」的傳播策略〉,《現代傳播(雙月刊)》, 2006年第4期(總第141期)。
董希文,〈文化研究視域中的文學雅俗易變探因〉,《藝術廣角》,2007年第1期。
孟繁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大眾文化及生產〉,《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第1期總第10期。
談蓓芳,〈再論現當代文學分期〉,《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上海),年2001第1期。
湯先紅、孟繁華,〈大時代與知識份子的心底波瀾〉,《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3月第29卷第1期。
裴玉成,〈文學價值與商品價值〉,《湖北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16卷第4期。
常勤毅,〈20世紀末中國流行文化回溯〉,《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年12月第2卷第4期。
申霞豔,〈消費社會的文學生產〉,《文藝爭鳴》,2009年第2期。
【詩歌】
王一川,〈平民自我的快活表白——于堅詩〈作品67號〉中的自我形象分析〉,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
王一川,〈在口語與雜語之間——略談于堅的語言歷險〉(于堅評論小輯),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第4期。
王岳川,〈詩人退場與詩意消隱〉,《文學自由談》,1996年第2期。
王岳川,〈90年代詩人自殺現象的透視〉,《天津社會科學》,1996年第2期。
王紀人,〈個人化、私人化、時尚化——簡論90年代的文學寫作〉,《文藝理論研究》,2001年第2期。
王萍,〈朦朧詩與第三代詩比較論〉,《許昌師專學報》,1996年第3期。
王婉,〈詩入凡塵,路在何方?──論于堅長詩《0檔案》〉,《世界文學評論》,2012年第1期。
王光明,〈「後新詩潮」〉,《南方文壇》,1999年第3期。
王光明,〈在非詩的時代展開詩歌──論90年代的中國詩歌〉,《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
王光明,〈以個人方式包容世界——90年代的中國詩歌〉,《花城》,2002年第1期。
王光明,〈個體承擔的詩歌〉,《詩探索》,1999年第2期。
王光明論,〈論20世紀中國詩歌的三個發展階段〉,《河南社會科學》,2005年1月第13卷第1期。
王光明,〈相通與互補的詩歌寫作——我看「民間寫作」與「知識分子寫作」〉,《南方文壇》,2000年第5期。
王雲霞,〈中國古詩對西川詩歌創作的影響〉,《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年6月20日第37卷第6期。 
王威廉,〈孤獨的火焰〉,《書城》,2007年第2期。
王昌忠,〈在心靈的高地上——試析西川詩歌的精神指向〉,《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6年第6期。
沈奇整理,〈對《0檔案》發言〉,《詩探索》,1995年第2期。
沈奇,〈飛行的高度——論于堅從《0檔案》到《飛行》的詩學價值〉,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第2期。
沈奇,〈一意孤行——讀于堅〉,《名作欣賞》,2004年第7期。
李玫,〈在四月裡如何談論衰老———西川《一個人老了》細讀〉,《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9月第30卷第5期。
李孝弟,〈敘述學發展的詩歌向度及其基點———關於構建詩歌敘述學的思考〉,《外語與外語教學》,2017年第4期總第295期。
李跃,〈「非詩」之美──于堅的〈尚義街六號〉評析兼論「第三代」詩歌〉,《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4月,第7卷第2期。
李奮啟,〈生活在「0」處——于堅長詩《0檔案》中「0」的多義性新解〉,《青年作家》,2010年第3期。
李建立,〈第三代詩歌中的文革隱跡書寫〉,《中州學刊》,2006年1月,第1期。
李麗芳,〈評于堅長詩《0檔案》〉,《中外文化與文論》,1996第1期。
李志元,〈時代精神碎片的整理方式—— 20世紀90年代詩歌簡論〉,《黃岡師 範學院學報》,2005年10月第25卷第5期。
李志元、張健,〈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詩歌敘事〉,《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
李公文,〈略論20世紀90年代詩歌的個人寫作〉,《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9月,第18卷第5期。
李卉、田小軍,〈行遊吟者西川〉,《帕米爾》,2008年第5期。
李小凡,〈論中國當代詩歌敘述的詩性所在〉,《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年7月第23卷第4期。
李心釋,〈當代詩歌敘事性的維度〉,《黑龍江社會科學》,2016年第3期(總第156期)。
李振聲,〈詩意:放逐與收復──論「第三代」詩中的「他們」與「莽漢」現象〉,《文學評論》,1995年第3期。
李潤霞,〈一個刊物與一場詩歌運動──論朦朧詩潮中的民刊《今天》〉,《貴州社會科學》,2006年7月第4期總第202期。	
李潤霞,〈被湮沒的輝煌──論「『文革』地下詩歌」〉,《江漢論壇》,2001年第6期。
李潤霞,〈論「白洋淀詩群」的文化特徵〉,《文藝評論》,2003年第5期。
李潤霞,〈朦朧詩:一代人與一代詩的崛起〉,《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
李潤霞,〈反傳統:後新詩潮的語言實驗〉,《天津社會科學》,1993年第3期。
呂周聚,〈從朦朧詩到第三代詩歌的轉型——〈尚義街六號〉解讀〉,《名作欣賞》,2008年第11期。
呂周聚,〈「無體裁寫作」與文體狂歡——論第三代詩歌文體的解構與建構〉,《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總第162期)。
任玉強,〈拒絕的背後——對于堅〈拒絕隱喻〉的解讀〉,《語文學刊》,2006年第5期。
任宏志,〈存在的隱喻〉,《思想戰線》,1998年第S1期。
朱丹,〈于堅80年代初期詩歌的細節書寫論略〉,《文學界》,2010年第8期。
朱曉陽,〈一件只對語言發生革命的個案——讀于堅〈對一隻烏鴉的命名〉〉,《上海文學》,2003年3月號。
朱曉琳,〈敘述的詩學:博爾赫斯與西川〉,《宜賓學院學報》,2013年11月第13卷第11期。
尚必武,〈「跨文類」的敘事研究與詩歌敘事學的建構〉,《國外文學》,2012年第2期。
周俊鋒,〈20世紀80年代末詩歌精神書寫的「光暈」──從西川、戈麥、多多、王家新詩歌文本解讀出發〉,《楚雄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1月卷29第1期。
周倫佑,〈「第三浪潮」與第三代詩人〉,《詩刊》,1988年第2期。
周聖弘,〈「永恆的女性,指引我們上升」──于堅先生訪談錄〉,《世界文學評論》,2012年第1期。
周航,〈韓東「民間寫作」詩歌觀念再考察〉,《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2期2016年3月。
吳矛,〈論第三代詩歌的「反詩歌」傾向〉,《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4月,第28卷第2期。
吳瑞伏,〈詩探索:詩或者墮落──談于堅詩歌對日常性的關注〉,《雄楚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
吳思敬,〈葉硬經霜綠,花肥映雪紅──《他們》述評〉,《貴州社會科學》, 2002年7月第4期總第178期。
吳思敬,〈《西川的詩》評語〉,《詩刊》,2001年第10期。
張柠,〈于堅和「口語詩」〉,《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第6期。
張柠,〈《0檔案》詞語集中營〉,《作家》,1999年第9期。
張清華,〈當代詩人肖像‧西川輯前言〉,《上海文學》,2008年第1期。
張清華,〈關於當代詩歌的歷史傳統與分期問題〉,《泰安師專學報》,2002年3月第24卷第2期。
張清華,〈「朦朧詩」‧「新詩潮」〉,《南方文壇》,1999年第3期。
張高杰,〈五秒鐘的重大事件——解讀于堅的詩《下午,一位在陰影中走過的同事》〉,《名作欣賞》,2007年第15期。
張高傑,〈隱喻的消解──于堅詩歌創作片論〉,《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 
張小燕、陳俊,〈MM時代:從詩到戲劇的嘗試——以《零檔案》和《鏡花水月為例》〉,《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
張晶晶等,〈盛宴的背後——簡論「第三代詩歌」 〉,《安徽文學》,2008年第7期。
張頤武,〈詩的選擇:面對後新時期〉,《天津社會科學》,1992年第6期。
張頤武,〈詩的危機與知識分子的危機〉,《讀書》,1989年第5期。
張德明,〈「仰望」的姿態與謙卑的靈魂—— 西川《在哈爾蓋仰望星空》賞析〉,《名作欣賞》,2008年第11期。
張桃洲,〈眾語雜生與未竟的轉型:1990年代詩歌綜論〉,《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
張凱成,〈「樓梯上」的境遇:1990年代詩歌想像維度的轉換〉,《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5期。
程光煒,〈讀于堅《高山》〉,《山花》,2013年第13期。
程光煒,〈西川論〉,《淮北謀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10月第2卷第5期
耿林莽,〈質樸之中有深邃——西川《近景與遠景》選析〉,《散文詩》,2001年第4期。
耿國麗,〈從《影響的焦慮》看于堅拒絕隱喻的詩歌創作理論〉,《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第9期。
劉納,〈高貴的天鵝和冷凝的玫瑰——讀西川詩的感想〉,《上海文學》,1993年第4期。
劉納,〈西川詩存在的意義〉,《詩探索》,1994年第2期。(本篇另收入林建法、徐連源主編:《中國當代作家面面觀——尋找文學的靈魂》,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3年4月,頁231)。
劉士杰,沉思中,〈顯現靜穆的詩美——淺論西川早期的詩〉,《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期。
劉恩波,〈智性的詭譎:猜想西川的創作〉,《當代作家評論》,2004年第3期。
劉大先,〈20世紀90年代詩歌事件的文化意味〉,《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03 年1月第25卷第1期。
劉忠,〈知識分子‧純詩‧敘事性——20世紀90年代的詩歌「地圖」〉,《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年第5期。
謝有順,〈回到事物與存在的現場——于堅的詩與詩學〉(于堅評論小輯),《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第4期。
謝威,〈于堅詩歌中的敘事性〉,《滇池》,2006年第5期。
謝冕,〈美麗的遁逸──論中國後新詩潮〉,《文學評論》,1988年第6期。
謝冕,〈詩美的嬗替——新詩潮的一個側影〉,《文藝研究》,1985年第5期。
謝冕,〈斷裂與傾斜:蛻變期的投影——論新詩潮〉,《文學評論》,1985年第5期。
謝冕,〈極限與選擇:歷史沉積的導向——論新詩潮〉,《文學自由談》,1985年第1期。
謝冕,〈沖突與期待:加入世界的爭取——論新詩潮〉,《文藝爭鳴》,1986年第3期。
謝冕,〈空間的跨越——詩歌運動十年(1976—1986) 〉,《文藝理論研究》,1987年5月。
羅振亞、吳井泉,〈對抗傳統的精神探險——于堅詩歌的藝術策略〉,《學習與探索》,2006年第1期(總第162期)。
羅振亞,〈對抗傳統的精神探險——于堅詩歌的藝術策略〉,《學習與探索》,2006年第1期(總第162期)。
羅振亞,〈「要與別人不同」——西川詩歌論〉,《中國文學批評》,2015年第3期。
羅振亞,〈論于堅的詩〉,《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3年第8期。
羅軍,〈詩歌敘事學的認知研究〉,《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8期。
羅軍,〈走向當代西方敘事理論新領域:詩歌敘事學〉,《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
羅軍,〈走進詩歌敘事學研究新領域:構建詩歌敘事語法〉,《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羅軍、辛苗,〈論詩歌敘事語符對詩歌敘事文本語義的結構主義闡釋〉,《哈爾濱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年第6期。
羅軍、辛苗,〈從敘事文本碎片化敘事看詩歌敘事學碎片化敘事模式的構建〉,《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
羅軍、楊智敏,〈詩歌敘事學研究評述:開拓與展望〉,《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
羅軍,〈從詩歌敘事文本敘事行為動詞的詞類轉化看詩歌敘事學的消義化敘事模式〉,《青年文學家》,2013年第19期。
葉向東,〈談于堅的散文創作〉,《邊疆文學》,1997年第5期。
葉向東、張越,〈于堅的詩學思想〉,《當代文壇》,2009年第3期。
葉向東,〈于堅散文:小說文本實驗〉,《當代文壇》,2000年第1期。
楊慶祥,〈《尚義街六號》的意識形態〉,《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
楊慶祥,〈從兩個選本看「第三代詩歌」的經典化〉,《文藝研究》,2017年第4期。
楊曉宇,〈西川的聲道〉,《星星詩刊(上半月刊)》,2008年第9期。
楊揚,〈「第三代詩」的反文化特徵及其影響〉,《當代文壇》,2011年第5期。 
楊雷,〈消費文化視野下的20世紀90年代詩歌〉,《江蘇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3月第17卷第3期。
楊志學整理,〈對話:詩歌與改革開放三十年〉,《詩刊》,2008年12月上半月刊。
楊永磊,〈簡論西川詩歌的想像性和哲思性〉,《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3年第4期。
楊景龍、陶文鵬,〈試論中國詩歌的敘事性與戲劇化手法〉,《當代文學》, 2009年第10期。
楊亮,〈1990年代詩歌敘事詩學的「綜合性」〉,《北方論叢》,2017年第4期。
陳旭光、譚五昌,〈艱難的轉型與多元的無序——論90年代先鋒文化價值取向〉,《藝術廣角》,1999年第1期。
陳旭光、譚五昌,〈「平民」與「貴族」的分化——「第三代」詩人的心理文化特徵〉,《中國青年研究》,1997年第1期。
陳超,〈「反詩」與「返詩」——論于堅詩歌別樣的歷史意識和語言態度〉,《南方文壇》,2007年第3期。
陳超,〈觀點——略談近年詩歌走向兼為80年代詩歌一辯〉,《雨花》,1999年第1期。
陳超,〈西川的詩:從「純于一」到「雜于一」〉,《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期。
陳超,〈第三代詩人的語言態度〉,《山花》,1987年第6期。
陳超,〈先鋒詩歌20年:想像力方式的轉換〉,《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12月第10卷第4期。
陳衛、陳茜,〈當代詩歌的敘事性分析——中國當代詩歌研究系列之二〉,《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年12月第42卷第6期。
傅學敏,〈《對一隻烏鴉的命名》:一次詞語還原的企圖〉,《名作欣賞》,2004年第7期。
傅華,〈開放寫作的書寫態勢和形式表徵——論20世紀90年代詩歌中的敘事性書寫〉,《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
趙思運,〈對語言的解剖與對存在的呈示——于堅20世紀90年代詩歌解讀〉,《棗莊師專學報》,2001年6月第18卷第3期。
趙玲,〈叛逆的藝術——小議崔健、搖滾樂兼先鋒詩〉,《新余學院學報》,2013 年4月第18卷第2期。
趙小琪,〈變革與悖論〉,《天津社會科學學報》,1999年第3期。
董燕,〈論90年代詩歌的「知識份子寫作」和「民間寫作」〉,《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10月第9卷第5期。
董迎春,〈詩/非詩:當代詩歌兩種書寫——以20世紀90年代詩歌作例的考察〉,《百家評論》,2016年第3期總第22期。
孫贊,〈談談于堅詩歌創作的漸變〉,《中國校外教育雜誌》,2008年第8期。
石中晨,〈外在美感與內在含量「合謀」———西川詩「主題語象」分析〉,《閱讀與寫作》,2007年第2期。
伍世昭,〈90年代文化語境中的詩歌邊緣化〉,《 惠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8年第3期。
韓東,〈《他們》略說〉,《詩探索》,1994年第1期。
費嘉,〈于堅其人〉,《名作欣賞》,2011年第10期。
蔡毅,〈詩──非詩──《0檔案》評析〉,《滇池》,1997年第1期。
賀奕,〈九十年代的詩歌事故——評長詩《0檔案》〉,《大家》,1994年第1期。
許霆,〈論1990年代先鋒詩體探索及其意義〉,《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15年第3期。
魏天無,〈從抒情性到敘事性詩歌「知識型構」的轉換〉,《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0月第22卷第5期。
錢文亮,〈1990年代詩歌中的敘事性問題〉,《文藝爭鳴》,2002年第6期。
陽麗君,〈90年代大陸現代漢詩敘事性的形式〉,《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3月第12卷第1期。
綦蓁,〈當代漢詩敘事性轉變的背景分析〉,《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
霍俊明,〈公開的知識與隱秘的缺憾:1990年代詩歌再認識〉,《北方論叢》2010年第1期。
霍俊明,〈提前抵達的詩神──白洋淀詩群對既往詩歌話題的超越〉,《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2月第26卷第1期。
郭富平,〈論九十年代先鋒詩歌的敘述化走向〉,《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
肖水,〈我所喜歡的十位詩人〉,《詩選刊(下半月)》,2009年第10期。
肖麗,〈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詩矛盾的敘事語言〉,《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6期。
柯夏智、江承志,〈注釋出歷史的缺失——「國際風格」、現代主義與西川詩歌里的世界文學〉,《江漢學術》,2014年第5期。
鄭崇選,〈尋找「獲救之舌」——于堅創作論〉,《南寧師範高等專科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歐陽江河,〈1989年後國內詩歌寫作:本土氣質、中年特徵與知識份子身分〉,《花城》,1994年第5期。
藍棣之,〈西川詩二首評點〉,《詩探索》,1994年第2期。
榮光啟,〈解析西川《在哈爾蓋仰望星空》〉,《揚子江詩刊》,2005年第6期。
金思,〈論西川詩歌中的超我意境〉,《北方文學》,2017年第23期。
汪政、曉華,〈詞與物——有關于堅寫作的討論〉(于堅評論小輯),《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第4期。
杜梁,〈西川的焦慮——詩歌想象與現實關係〉,《情感讀本》,2014年第17期。
伊沙,〈于堅:喧囂內外〉,《綠風》,2001年第1期。
西林,〈「與語言搏鬥是人類最壯麗的事業」——著名詩人于堅的青少年時代〉,《同學少年》,2002年第1期。
辛月,〈于堅詩二首賞析〉,《詩探索》,1995年第2期。
邵波,〈在絕望中廝殺希望——論于堅對朦朧詩的反叛與突圍〉,《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11月第27卷第11期。
胡彥,〈于堅與詩的本質〉,《詩探索》,1995年第2期。
林克歡,〈成熟的生命與冰冷的世界——北京「戲劇車間」演出《0檔案》〉,《現代詩季刊》,1995年3月第23期。
牟森,〈關於戲劇《零檔案》──于小劇場戲劇30周年之際〉,《現代詩季刊》,1995年3月,第23期。
牛靜,〈詩意地棲居和表達──《避雨的鳥》〉,《閱讀與寫作》,2010年第7期。
文宗理,〈邊地風情的歌者——淺談于堅的散文創作〉,《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8年第10期。
臥夫,〈一臉慈祥的詩人西川〉,《新詩》,2011年第4期。
袁珍翠,〈《0檔案》與「非詩」的絕境──九十年代詩歌問題探討的淺見〉,《重慶師專學報》,1998年第1期。
降虹燕,〈《0檔案》新解〉,《思想戰線》,1998年第S1期。
譙志宏,〈玫瑰、釘子和啤酒瓶蓋──「拒絕隱喻」及其操作難度〉,《德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第3期。
姜玉琴,〈「異端」的主流——先鋒詩人與90年代詩歌史的敘事傾向〉,《文藝評論》,2004年第6期。
姜濤,〈敘述中的當代詩歌〉,《詩探索》,1998年第2期。
賴彧煌,〈論近期詩歌形式探索的三種路向——以于堅、西川和臧棣的寫作為例〉,《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3月第37卷第2期。
高政銳,〈20世紀90年代詩歌敘事性簡論〉,《邊疆經濟與文化》,2005年第7期(總第19期)。
余暘,〈歷史意識的可能性及其限度──「90年代詩歌」現象再檢討〉,《文藝研究》,2006年第11期。
黃梁,〈文化與自然的本質對詰——綜論于堅詩篇的樸質理想〉(于堅評論小輯),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第4期。
譚克修、米娜、 簡寧,〈語言的現實及其尊嚴:詩人西川訪談錄〉,《延安文學》,2006年第2期。
【加】Michael day著,楊徑青譯,〈于堅的詩〉,《作家》,2000年第5期。
【美】Jillian shulman著,李梅譯,〈于堅:一個詩人的民間立場〉,《青年作家》,2007年第8期。
【美】柯夏智著、江承志譯,〈注釋出歷史的缺失——「國際風格」、現代主義與西川詩歌裡的世界文學〉,《江漢學術》,2014年10月第33卷第5期。
【美】奚密,〈死亡:大陸與臺灣地區近期詩作的共同主題〉,《詩探索》,1994年第3期。
【美】奚密,〈詩與戲劇的互動:于堅《0檔案》的探微〉,《詩探索》,1998年第3期。
【澳】西蒙‧帕頓,趙凡譯,〈沉著、堅定、可靠、果斷——于堅的《便條集》〉,名作欣賞,2011年第10期。
【德】何致瀚著,張瑞譯,〈散文體作為詩歌的形式:試論西川〉,當代作家評論 2011 年第4 期。﹝本文系德國漢學家、作家彼得‧霍夫曼(Peter Hoffmann,漢名何致瀚)為他和Brigitte Hohenrieder等人翻譯的《鷹的話語:西川詩文集》(Xi Chuan:「Die Diskurse des Adlers‧ Gedichte und poetische Prosa」,Bochum/Freiburg 2004))所寫的後記。
【荷】柯雷,〈實驗的範圍:海子、于堅的詩及其他〉,《東南學術》,1998年第3    期。(本篇另收入林建法、徐連源主編:《中國當代作家面面觀——尋找文學的靈魂》,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3年4月,頁240)
【荷】柯雷(Maghiel van Crevel)著,張曉紅譯,〈非字面意義:西川的明確詩觀〉,《詩探索》,2003年第2期。
【荷】柯雷(Maghiel van Crevel)著,穆青譯,〈西川的《致敬》: 社會變革之中的中國先鋒詩歌〉,《詩探索》,2001年第l-2輯。
四、線上網站
1、中華詩庫:「現代詩庫」:http://www.shigeku.org/shiku/xs/index.htm
2、《黃翔資料匯編》,〈半個世紀的燭光——黃翔五十歲自述〉,1992年3月6日:http://www.cozygraphics.com/cozy_rev/huangxiang_yulan/hx_biography.htm
3、眾望論文網:〈新世紀以來國內詩歌敘事學研究闡述〉,2017年9月21日:  http://006758.com/a/wenxuelilun/2226.html
4、「獨立中文作家筆會」:張嘉諺,〈中國當代隱態寫作〉,《張嘉諺文集》,   
  https://blog.boxun.com/hero/zhangjy/3_1.shtml 
5、《中國詩壇》:李潤霞,〈「文革」後民刊與大陸新時期詩歌運動——以《啟蒙》與《今天》為例〉,2012年9月30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92cedb01013qx6.html
6、當代文化研究網:蔡翔、羅崗、倪文尖,〈文學:無能的力量如何可能?——「文學這30年」三人談〉(2011年3月5日): http://www.cul-studies.com。
7、《詩觀點文庫》:龍揚志,〈天安門詩歌運動及其研究反思〉,2006年5月21日: http://www.poemlife.com/libshow-1536.htm 。
8、《詩觀點文庫》:臧棣,〈記憶的詩歌敘事學──細讀西渡的《一個鐘錶匠的記憶》〉,2000年6月初稿, 2001年12月改定:http://www.poemlife.com/libshow-264.htm。 
9、《鳳凰詩》:于堅、姜紅偉,〈中國大學生詩歌的黃金時代——于堅訪談錄〉,2016年2月28日:http://chuansong.me/n/2511421。
10、韓東,〈中國詩歌到漢語為止 (修改版),2008年4月22日(在「全球語境下的中國當代詩歌」研討會上的發言):http://www.rocidea.com/roc-27947.aspx。
11、寧可欲依:〈在悲劇性人物中倖存下的詩人——西川:一個將寫詩當做常態的人〉,2018年4月7日:http://k.sina.com.cn/article_5013376283_12ad20d1b001008zg3.html。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