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607201214441200
DOI 10.6846/TKU.2012.01144
論文名稱(中文) 孟子人性論現代詮釋的爭議與釐清
論文名稱(英文) A clarification on the Dispute about Menciu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n modern ag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2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陳姿伶
研究生(英文) Tzu-Ling Chen
學號 69701037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06-05
論文頁數 13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袁保新
委員 - 高柏園
委員 - 陳德和
關鍵字(中) 「性善論」
「天人合一」
「義命關係」
「道德主體性」
「感通」
「理氣 觀」
關鍵字(英) “the theory of benevolent human nature,”
the combination of heaven and human,”
“the relationship of righteous and life,”
“subjectivity of moral,”
“connection feeling,”
“the aspect of ration and spirit”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孟子之「性善論」,就「性」一詞,其意義上承《中庸》之「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就「善」一詞,含攝之「仁」、「義」、「禮」、「智」,上承《大學》之「明德」、「修身」之道。其對「德」之意義,乃以先王之道,為其典範。如何將「性善」之可能性,落實於「生命境界」?踐德和修道,為其歷程。「以心言性」和「以生言性」下,所理解之「性」,其意義之歸屬,和其屬性,自然有所不同。關於「人性論」之問題,自古至今,對其之詮釋,不斷的有很多分歧出現,何以在諸多分歧中,所引發之爭議,至今仍無法出現統一之說法?在於其對於問題背後,所闡述之重心有所不同,對於不同之準則,究竟該如何判立?關鍵在於何者能解決當今之時代困境,面臨社會之改變,能應對和調整,為本文之判斷條件和標準。以此,在本文以孟子人性論之現代爭議,作為探討孟學,和還原孟學之動機和方式。

    觀乎孟學孕育之歷史背景,從其學術淵源,在近當代之論點,皆對周代之文化背景,有所省思。但對於周代之文化體制,卻有不同之見解,郭沫若先生認為周代政治社會為「奴隸制度」、杜正勝先生認為,周代政治社會為「城邦文化」,在唐君毅先生和牟宗三先生之立場下,認定其為「封建制度」。在對周代政治社會之不同見解中,「人」之意義和價值,亦會隨之有所改變和不同。相繼之,關於「性善」之「性」,該如何解讀?自然會出現分化。在近當代之分化之詮釋下,以傅佩榮先生之「性向善」,和李明輝先生、林安梧先生對「性向善」之質疑,為一項重大之詮釋爭議 。此外,「惡」之來源為何?乃面對「性向善」和「性本善」爭議之時,需先釐清之問題。「惡」之問題是在「理氣二分」或「理氣合一」之前提下而成立?「心性天一也」、「天道性命相貫通」、「盡心知性以知天」」,在《孟子》文本中,「天人合一」為其「心性論」之基本理路,「道德思想」之體系。無論「性向善」或「性本善」,皆在承認「天人合一」為前提下,所進行之詮釋系統。但針對「天人合一」之系統下,所詮釋之「道德問題」,亦引發出諸多爭議,首先,《大學》和《中庸》為漢代文獻?或是戰國時代之文獻?其次,「道德問題」在論孟文本中,確曾多次與「天」同時出現,勞思光先生之「義命分立」說,將「天」從「道德問題」中排除,將「天」視為與「道德問題」」無關,此「道德主體性」,與唐君毅先生之「義命合一」,以「感通」而言之「性情心」,「天人合一」為宗旨之中國哲學系統,有極大之「對立性」。有「對立性」之意義時,則乃有待於進一步作商榷和研究。
英文摘要
The “nature” in “the theory of benevolent human nature” of Mencius has the meaning derived from “destiny as the nature, following the nature as Tao” from “Doctrine of the Mean.” The word “benevolent” has the meaning of “humanity,” “righteous,” “ritual,” and “wisdom” from the doctrine of virtue” and self cultivation” derived from “Great Learning.” The meaning of “virtue” is exampled from the doctrine of the ancient kings. How to practice the possibility of “benevolent human nature” in the “state of life”? Practice virtue and self cultivation are the process. With “discuss nature with heart” and “discuss nature with life,” the mean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nature” are different. From ancient time to date, there are still many disagreements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human nature.” Why there is no unified explanation in the disputes result from the disagreement? How to determine the different standards lie behind the problems that the focus of the discussion is different? The key points of what can solve the contemporary difficulties, and how to respond and adjusts when facing the changes in the society are the determination requirement and standard of this article. With this in min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Study of Mencius and revert the motif and method of Mencius with the modern dispute in th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of Mencius.

    Looking at the historic background of Mencius, from the academic origin to the viewpoints of the modern time, the culture background of Zhou Dynasty is being reflected. However,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s to the culture system of Zhou Dynasty. Mr. Kuo Mo-Ru thought that the political society of Zhou Dynasty was the “slave system,” while Mr. Du Zheng-Sheng considered it as the “state culture.” Mr. Tang Jun-I and Mr. Mo Zhong-Shan determined it as the “feudalism.” With different opinions on the political society of Zhou Dynasty,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human” would have been changed and differed. How should we interpret the “nature” in “the benevolent nature?” Of course it would have differentiation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modern differentiations, the “human nature has innate tendency toward benevolent” proposed by Mr. Fu Pei-Rong, and the question to “human nature has innate tendency toward benevolent” of Mr. Lee Ming-Hui and Mr. Lin An-Wu are the major dispute in interpretation. Furthermore, what is the origin of “vice?” This is the question to be cleared before discussing the dispute between “human nature has innate tendency toward benevolent” and “human nature is born benevolent.” Is the question of “vice” formed under the premise of “diverse ration and spirit” or “the combination of ration and spirit?” “Heart and nature are united,” “the doctrine of heaven and life are connected,” and “understand the heart and nature is to understand heaven.” In the book of “Mencius,” “the combination of heaven and human” is the basic of “the theory of heart” and the system of “moral thinking.” Whether it is “human nature has innate tendency toward benevolent” or “human nature is born benevolent,” it is the interpretation system under the recognition of “the combination of heaven and human.” However, the “moral issues” interpreted under the system of “the combination of heaven and human” have also intrigued many disputes. First of all, are “Great Learning” an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the literature of Han Dynasty or Warring State Period? Secondly, the “moral issue” in the book of “Mencius” has appeared with “heaven” many times. The “diversity of righteous and life” proposed by Mr. Lao Si-Guang excludes “heaven” from “moral issue” that “heaven” has nothing to do with “moral issue.” The “subjectivity of moral” and the “combination of righteous and life” by Mr. Tang Jun-I has great “opposition” with the motto of Chinese philosophy of “the combination of heaven and human” when speaking of the “heart” of “connection feeling.” The meaning of “opposition” is still to be confirmed and studied.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導論………………………………………………………………1
第一節:問題的提出………………………………………………… 7
第二節:研究方法與論述程式……………………………………… 16

第二章:孟子思想形成的背景及其問題意識………………………24
第一節:孟子時代背景的考察…………………………………………31
第二節:孟子的學術使命與自我期許…………………………………44
第三節:三辨之學的義理關聯…………………………………………53
     一、「王霸之辨」………………………………………………………63
     二、「人禽之辨」………………………………………………………65
     三、「義利之辨」………………………………………………………66

第三章:人性向善抑或人性本善………………………………………68
     第一節:傅佩榮人性向善論的基本論點………………………………69
第二節:李明輝、林安梧對人性向善論的質疑………………………81
         一、李明輝先生對「性向善」之質疑……………………………81
         二、林安梧先生對「性向善」之質疑……………………………85
第三節:孟子心性論內涵的重釋………………………………… 94

第四章:義命分立抑或義命合一……………………………………… 99
    第一節:勞思光義命分立說的基本論點…………………………100
    第二節:唐君毅義命合一說的慧解洞見…………………………106
    第三節:由義命合一到天人合一………………………………… 111
    第四節:小結………………………………………………………… 116

第五章:結論…………………………………………………………………122
    第一節:本文研究成果的回顧………………………………………122
    第二節:本文的限制及未來研究的自我期許…………………… 128

參考書目……………………………………………………………………… 131
參考文獻
一、古典文獻:
1.﹝三國﹞諸葛亮:《諸葛亮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0月北京第7次印刷)。
2.﹝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縣:鵝湖月刊社,2008年10月9刷)。
3.﹝清﹞《十三經注疏》1(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4.﹝清﹞《十三經注疏》8(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13刷)。
5.﹝清﹞黃宗羲‧全祖望補修:《宋元學案》(臺北市:華世出版社,1987年9月台1版)。
6.﹝清﹞黃宗羲‧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中華書局)。
7.﹝清﹞郭慶藩輯;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市:華正,2004年7月初版1刷)。
8.﹝清﹞劉寶楠:《論語正義》(中國:山東友誼書社,1991年10月第1次印刷)。

二、近當代著作:
1.丁原植:《郭店楚簡儒家佚籍四種釋析》(臺北市:臺灣古藉,2000年初版1刷)。
2.王邦雄等著:《論語義理疏解》(臺北縣:鵝湖,2007年7月10刷)。
3.王邦雄等著:《孟子義理疏解》(臺北市:鵝湖,2004年10月8刷)。
4.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臺北市:臺灣學生,2004年3月增訂3版)。
5.王邦雄:《21世紀的儒道:儒道兩家思想的現代出路》(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1999年6月初版1刷)。
6.王邦雄:《儒道之間》(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11月20日)。
7.王邦雄等編:《中國哲學史》(臺北市:里仁,2006年2月10日修訂1版2刷)。
8.王邦雄:《向儒道思想學情緒管理》(臺北市:健行文化,2012年初版5印)。
9.王夢鷗:《禮記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2006年6月修訂9刷)。
王慶節:《解釋學、海德格爾與儒道今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年9月1版)。
10.方東美:《生生之德》(臺北市:黎明,1982年12月4版)。
11.方東美:《哲學三慧》(臺北市:三民,2009年1月2版2刷)。
12.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市:黎明,1993年6月4版)。
13.石元康:《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臺北市:東大,1998年10月初版)。
14.杜正勝:《周代城邦》(臺北市:聯經,2011年3月初版第7刷)。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市:三民,2008年10月17版)。
15.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市:台灣學生,1996年4月2刷)。
16.牟宗三:《五十自述》(臺北市:鵝湖出版社,2000年9月3刷)。
17牟宗三:《歷史哲學》(臺北市:台灣學生,2000年9月9版8刷)。
18.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市:三民,2009年5月3版13刷)。
19.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臺北市:臺灣學生,2004年9月7刷)。
20.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縣新店市:正中,2006年3月第12次印行)。
21.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市:1994年再版8刷)。
22.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市:臺灣書局,2002年8月第9次印刷)。
23.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市:臺灣學生,2011年7月再版5刷)。
24.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市:臺灣學生,2000年9月修訂版6刷)。
25.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市:臺灣商務,2006年7月初版7刷)。
26.杜維明,范增:《天與人:儒學走向世界的前瞻‧杜維明范增對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第1次印刷)。
26.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市:聯經,2008年8月初版第26刷)。
27.余英時:《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臺北市:東大,1996年11
   月初版)。
28.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麟: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市:三民,1995年3月再版)。
29.金春峯:《周官之成書及其反應的文化與時代新考》(臺北市:東大,1993年11月初版)。
30.林安梧:《存有‧意識與實踐》(臺北市:東大發行,1992年5月初版)。
31.林安梧:《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台北市:台灣學生,2006年2月初版)。
32.岑溢成:《大學義理疏解》(鵝湖出版社,2000年9月7版)。
33.李日章:《還原儒家  告別儒家─形塑後現代臺灣心靈的第一步》(2008年2月初版1刷)。
34.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市:三民,1996年9月初版)。
35.李澤厚:《華夏美學》(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889年4月10日初版)。
36.李甦平:《韓國儒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北京第1次印刷)。
37.李學勤:《十三經注疏‧周禮著書(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次印刷)。
38.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市:聯經,1997年9月初版第2刷)。
39.李明輝:《當代新儒家人物論》(臺北市:文津,1994年2月初版)。
40.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1999年11月修訂二版)。
41..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10月4刷)。
42.吳汝鈞:《京都學派哲學第七講》(臺北市:文津,1998年6月1刷)。
43.徐復觀:《周官成立之時代及其思想性性格》(臺北市:臺灣學生,1980年5月初版)。
44.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市:臺灣學生,1998年5月12刷)。
45.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市:臺灣商務,2007年4月初版14刷)。
46.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一,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臺北市:臺灣學生,1999年10月7版4刷)。
47.徐復觀:《增訂兩漢思想史‧卷二》(臺北市:臺灣學生,2000年9月初版6 
   刷)
48.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三》(臺北市:臺灣學生,2002年9月5刷)。
49.哈佛燕京社主編:《波士頓的儒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次印刷)。
50.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市:文津,1992年2   月初版)。
51.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市:臺灣學生,2008年10月初版)。
52.袁保新:《老子形上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市:文津,1997年12月初版2刷)。
53.陳德和:《儒家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市:洪葉文化,2003年1月初版1刷)。
54.陳來:《古代思想的文化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4月第1次印刷)。
55.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4月北京第1次印刷)。
56.陳榮捷等編:《中國哲學文獻選編》(上冊)(臺北市:巨流,2011年3月初版7刷)。
57.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1998年6月北京第1次印刷)。
58.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3月第1次印刷)。
59.唐君毅:《哲學概論》(上)(下)(臺北市:臺灣學生,1991年10月全集校訂版)。
60.唐君毅:《心物與人生》(臺北市:臺灣學生,2002年9月3刷)。
61.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市:台灣學生,2004年10月全集校訂版3刷)。
62.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市:臺灣學生,2006年11月全集校訂版3刷)。
63.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中國哲學中之「道」之建立及其發展》(臺北市:台灣學生,2004年10月全集校訂版三刷)
64.高柏園:《孟子哲學與先秦思想》(臺北市:文津,1996年10月初版)。
65.勞思光:《思辯錄:思光近作集》(臺北市:東大,1996年1月初版)。
66.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市:三民,2004年1月重印三版三刷)。
67.曾昭旭:《情與理之間》(臺北市: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1月25日2版)。
68.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臺北市: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10月15日2版)。
69.曾昭旭:《在說與不說之間──中國義理之思維與實踐》(臺北市: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2月15日初版)。
70.曾春海:《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臺北市:文津,1997年4月1刷)。
71.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第四集》(台北市:東大,1999年5月再版)。
72.傅佩榮:《人性向善》(臺北市:天下遠見,2011年8月20日第1版第3次印行)。
73.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台北市:聯經,2010年12月初版)。
74.湯一介:《在非有非無之間》(臺北市:正中,1995年9月臺初版)。
75.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3年1月修訂2版)。
76.楊儒賓,何乏筆:《身體社會》(臺北市:唐山,2004年12月)。
77.楊儒賓,祝平次:《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9月初版)。
78.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鵝湖出版社,2002年8月修訂4版)。
79.楊祖漢:《儒家與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市:文津,1987年3月初版)。
80.張立文:《周易與儒道墨》(臺北市:東大,1991年11月初版)。
81.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台北市:聯經,1992年,10月)。
82.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市:臺灣學生,1984年12月初版)。
83.鄧秀梅:《儒學中有關「天命流行」一義之探討》(臺北縣:永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初版)。
84.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市:東大,2010年1月2版3刷)。
85.錢穆:《國史大綱》(臺北市:臺灣商務,2011年5月修訂三版20刷)。
86.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市:東大,2008年7月2版1刷)。
87.劉述先:《儒家哲學的典範重構與詮釋》(臺北市:萬卷樓,2010年4月初版)。
88.劉伯驥:《六藝通論》(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67年3月2版)。
89.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3月北京第1次印刷)。
90.熊十力:《讀經示要》(臺北縣:廣文,1995年10月再版)。
91.熊十力:《新唯識論》(臺北市:明文,2000年1月再版1刷)。
92.關子尹:《從哲學的觀點看》(臺北市:東大,1994年7月初版)。
93.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市:文史哲,1997年10月再版)。
94.龐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市:萬卷樓,2000年初版)。

三、學位論文
1.黃崇修:《從身體觀論虛靜工夫的哲學義涵─以先秦氣化思想為核心》(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4月)。
2.李善慶:《易經之善思想研究》(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1月)。

四、學術期刊:
1.江日新:〈《牟宗三哲學》與《唐君毅哲學》導言(上)(下)〉(鵝湖月刊第223卷第10期總號第274)。
2. 江日新:《牟宗三哲學》與《唐君毅哲學》導言(上)(下)(鵝湖月刊第223卷 第10期總號第275)。
3.林安梧、傅佩榮:〈人性『向善』論與人性『向善』論〉《鵝湖月刊》(第19卷第期總2號第218)。
4.林維杰:〈象徵與譬喻:儒家經典詮釋的兩條進路〉《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4期,2008年4月)。
5.林麗真、韋政通、楊祖漢:〈勞思光《中國哲學史》的檢討〉《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卷第2期,1995年4月19日舉辦)。
6.何仁富:〈唐君毅論儒家「三祭」宗教精神的形上意義〉《鵝湖月刊》(第33卷第12期總號396)。
7.曾昭旭:〈愛情之本體論與工夫論─再論心性學與愛情學〉《淡江中文學報》(第14期,2006年6月)。
8.賴柯助:〈論孟子「性善說」──「性本善論」或「性向善說」〉《鵝湖學誌》(第42期,2009年6月)。
9.劉振維:〈論朱熹對孟子「性善」說的詮釋及其問題──「性善」與「人性本善」的議論〉《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6期)。
10.袁保新:〈老子思想在現代文化中的意義─以唐君毅先生有關存在主義之省察為線索〉《鵝湖月刊》(第14卷第8期總號164)。
11.陳榮華:〈海德格在世存有(In-der-Welt-sein)與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揭諦》(第14期,2008年2月)。
12.曾昭旭:《唐君毅先生與當代新儒學》《鵝湖月刊》(第17卷第2期總號194)。
13.劉滄龍:〈「性自命出」的情性論與禮樂觀」〉《鵝湖月刊》。
14.胡正之:〈「人之命在天」與先秦儒家天命觀辨析〉《輔仁國文學報》(第26期,2008年4月)。
15.朱義祿:〈中華儒家的入世精神與憂患意識〉《哲學與文化》(第35卷12期,2008年12月)。
16.吳建明:〈先秦儒家「天人合德」思想之演變歷程探析〉《玄奘人文學報》(第8期,2008年7月)。
17.吳有能:〈從實存現象學談儒家人學精神──以唐君毅先生為中心〉《鵝湖學誌》(第38期,2007年6月)。
五、研討會論文集:
1.伍鴻宇主編:《儒家思想與生態文明─第五屆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臺灣學生,2011年8月初版)。
2.潘德榮、賴賢宗主編:《中西哲學與本體詮釋:成中英先生七十壽誕論文集》(臺北縣新店市:康德,2005年10月初版一刷)。
3.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中國倫理思想的當代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臺灣大學哲學系:2008年11月13~14日)。
4.南華大學哲學系:倫理與宗教對話─比較哲學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南華大學哲學系:2009年6月3日)。

六、西方翻譯著作:
1.姜新耒色:《英語世界中的中國哲學》(北京:中華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次印刷)。
2.郝大維、安樂哲著;何金俐譯:《通過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1版)。
3.佛燕京社主編:《波士頓的儒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次印刷)。
4.郝大維(Hall,D.),(美)安樂哲(Ames,R)著;何金俐譯:《通過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第2次印刷)。    
5.邁可‧桑德爾(Michael.J.Sandel)譯者;樂為良譯:《正義:一場思辨之旅》(臺北市:雅言文化,2011年3月)。 
6.羅伯‧索科羅斯基(Robert  Sokolowski);李維倫譯:《現象學十四講》(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04年3月初版7刷)。
7.蓋瑞‧海特斐;周春塘譯:笛卡兒與《沉思錄》(臺北市:五南,2009年4月
  初版)。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