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607201110590700
DOI 10.6846/TKU.2011.00941
論文名稱(中文) 唐代詩格聲律論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the Theory of the Tonal Patterns in the Regulated Poetry of Tang Dynas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劉若緹
研究生(英文) Jo-Ti Liu
學號 891000035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6-30
論文頁數 33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陳文華
委員 - 文幸福
委員 - 蕭麗華
委員 - 林淑貞
委員 - 呂正惠
關鍵字(中) 唐詩,詩格
聲律
四聲聲調
八病
關鍵字(英) the poetry of Tang Dynasty
Poetry Forms
Tonal Patterns
Eight Fault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文透過對唐代詩格的研究以探求唐代詩歌聲律形式的形成與變化,和足以影響這些外在形式特徵的相關因素。論文共八章節,研究唐代詩人通過何種方式去實踐詩歌的審美功能。就聲律格式而言,唐代詩人是通過怎樣的歷程?經過怎樣的組合變遷?是藉由怎樣的方式?才逐漸找到控制漢語的節奏關鍵?並得以完成這種形式的審美原則。
    唐代詩格在詩歌律化中的聲調、協韻、句式等指標上均有具體的指導與規範,本文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的範圍與限制、前行研究的回顧與討論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步驟。第二章為唐代詩格概述,包括唐代詩格的名稱、內容、意義及流傳情況等概述。第三章為聲律論及四聲聲調論,分析聲律論的歷史背景、演繹脈絡以及四聲聲調的性質及分化。第四章為八病論,分條辨析八病內容及形成律詩的聲調推演。第五章為調聲論,探討唐代詩格中的調聲之法及調聲之後所訂定的聲律法式。第六章為用韻體式,分析唐代詩格中的關於用韻的體式。第七章為句式論,研究以聲律為基礎之下詩格中句讀及句中的用聲法式。第八章為結論。
    漢語獨特的單音節語音結構,使我們所熟知的律詩格律形式,在規格化形式之下,潛在著漢語聲律的本質結構。唐代詩格聲律論中對於平仄、聲調材料豐富,論述細密,可與語言學相互為用,這一點在前述的論著中尚未有人提及。當研究回到唐代的詩學理論,我們可發現詩格的聲律論不僅是一種作品實踐後研究現況及方法,也是一種將抽象聲音概念具體理論化的演繹過程。
英文摘要
This dissertation is a study on the regulated poetry of Tang Dynasty. It explores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 in the tonal and structural patterns of the poetry of Ta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 factors that have impact on these external formal characteristics.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eight chapters and explores the methods Tang poets applied to realize their poetic aesthetics. Regarding tonal and structural patterns, what process did the Tang poets go through? What is the history of its combinations and how did it occur? How did they discover the essential rhythmic factors that dominate Chinese and the dominant aesthetic principles that achieved this formation?
The regulations of the poetry of Tang Dynasty give specific instructions and regulations with respect to tonality, rhyme and line structure.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states the motivation, purpose, range and limit of the study,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methods and process. Chapter two, An Overview of the Form of the Poetry of Tang Dynasty, includes the names, content, meaning, circulation of the forms of Tang poetry. Chapter three consists of the theory of tonal patterns and the four tones. It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context of the theory of tonal patterns as well as the nature and differentiation of the four tones. Chapter four, the Theory of Eight Faults, lists and analyzes the Eight Faults and the change of tonal patterns in the formation of eight-line poems. Chapter five, On Tonal Adjustments, explores the methods of tonal adjustment in the poetry of Tang Dynasty and the resulted formula. Chapter six, Rhyming Patterns, analyzes the rhyming patterns in the poetry of Tang Dynasty. Chapter seven, On Line Structures, studies the punctuation and the tonal patterns within lin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onal patterns and chapter eight is the conclusion.
The unique monosyllabism in Chinese conceals the hidden, essential tonal structure, which can be detected within the widespread form of eight-line poems. The ample resources and detailed treatise on tonal patterns in the theory of tonal patterns of the poetry of Tang Dynasty could be applied to compliment linguistic studies. This aspect has not been covered by aforementioned discourses. When the research trend comes back to the poetics of Tang poetry, we find that the theory of tonal patterns in poetry is not only a practical method resulted from practice and research but also a deductive process to make abstract sounds into specific theori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	研究動機……………………………………………1
二、	研究目的……………………………………………3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一、	研究範圍……………………………………………5
二、	研究限制……………………………………………7
第三節	研究回顧與檢討 ……………………………………7
一、	研究回顧……………………………………………8
二、	研究檢討 …………………………………………11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3
一、	研究方法 …………………………………………13
二、	研究步驟 …………………………………………15

第二章  唐代詩格概述……………………………………………17
    第一節  詩格的名稱…………………………………………17
第二節	詩格的內容…………………………………………20
一、	聲律 ………………………………………………21
二、	對偶 ………………………………………………23
三、	句法 ………………………………………………24
    第三節  詩格的流傳…………………………………………26
一、	史傳書錄 …………………………………………26
二、	公家書目 …………………………………………35
三、	私人書目 …………………………………………41
    第四節  詩格的意義…………………………………………47
一、	時代性 ……………………………………………49
二、	指導性 ……………………………………………51
三、	語言藝術性 ………………………………………53
小結……………………………………………………………54

第三章  聲律論與四聲聲調………………………………………57
第一節  聲律論概述…………………………………………57
    一、聲律論產生的歷史背景……………………………60
    二、聲律論演繹的邏輯脈絡……………………………62
    三、聲律論中四聲意義的呈現…………………………63
     第二節  四聲聲調論 ………………………………………68
       一、四聲理論的承繼 ……………………………………68
       二、以樂調比況聲調 ……………………………………71
       三、四聲的認識 …………………………………………76
          (一)、四聲之名稱 …………………………………76
          (二)、四聲之性質 …………………………………81
          (三)、入聲辨 ………………………………………89
     第三節  四聲的平仄分化 …………………………………93
     小結 …………………………………………………………101

第四章  詩格中的八病論  ………………………………………103
     第一節  關於八病之前人研究 ……………………………103
     第二節  詩格中八病之名稱及次序 ………………………106
     第三節  詩格中八病之具體內容 …………………………117
       一、平頭 …………………………………………………117
       二、上尾 …………………………………………………119
       三、蜂腰 …………………………………………………121
       四、鶴膝 …………………………………………………123
       五、大韻 …………………………………………………124
       六、小韻 …………………………………………………126
       七、傍紐 …………………………………………………127
       八、正紐 …………………………………………………135
       九、其他八病之延伸 ……………………………………138
     第四節  平頭、上尾、蜂腰、鶴膝的總合推演 …………141
     小結 …………………………………………………………153

第五章  調聲論……………………………………………………155
     第一節  唐以前的調聲觀念的提出 ………………………155
       一、陸機與摯虞的調聲觀念…………………………… 155
       二、南朝文論家的調聲觀念 ……………………………156
       三、北朝文論家的調聲觀念 ……………………………158
     第二節  調聲論的內容 ……………………………………161
       一、雙聲疊韻 ……………………………………………161
       二、《文筆式》的調聲……………………………………167
       三、元競的調聲 …………………………………………170
       四、王昌齡的調聲 ………………………………………177
     第三節  調聲法完成之詩例……………………………… 185
一、五、七言八句詩律 …………………………………186
       二、平頭、側頭 …………………………………………189
       三、正律勢的形成 ………………………………………190
四、特殊的調式-齊梁調詩…………………………… 195
     小結 …………………………………………………………204

第六章  用韻體式…………………………………………………207
     第一節  用韻起源 …………………………………………207
     第二節  《文鏡秘府論》〈七種韻〉………………………210
一、連韻……………………………………………………211
二、疊韻……………………………………………………212
三、轉韻……………………………………………………214
四、疊連韻…………………………………………………216
五、擲韻……………………………………………………216
六、重字韻…………………………………………………214
七、同音韻…………………………………………………218
八、交鏁韻…………………………………………………218
     第二節  《炙轂子詩格》連珠體、側聲體 ………………220
一、連珠體…………………………………………………220
二、側聲體…………………………………………………221
     第三節、《金鍼詩格》葫蘆格、轆轤格、進退格…………229
       一、晚唐的葫蘆格、轆轤格、進退格 …………………229
       二、宋人的轆轤格、進退格 ……………………………231
       三、轆轤格、進退格與聲律發展的關係 ………………233
     小結 …………………………………………………………236

第七章  句式論  …………………………………………………241
     第一節  傳統詩論句式的起源 ……………………………242
       一、摯虞 《文章流別論》………………………………242
       二、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篇…………………………244
     第二節  詩格中句式論 ……………………………………246
       一、各種詩言句例 ………………………………………247
二、詩章中各種句式之句讀 ……………………………252
三、詩章中用聲法式 ……………………………………257
     第三節  近現代詩學的句式論 ……………………………279
       一、音步與停延之間的關係 ……………………………280
       二、韻律節奏與意義節奏 ………………………………282
       三、律詩意義節奏和韻律節奏的結合模式 ……………291
     小結 …………………………………………………………295

第八章  結論  ……………………………………………………297

附  錄  唐代詩格流傳表…………………………………………303
參考書目舉要  ……………………………………………………315
參考文獻
一、	古代典籍  (含近人輯校、點校、校注,以時代先後排序)

《十三經注疏》,一八一五年阮元刻本,台北:藝文印書館,民70年(1981)。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瀚典全文檢索系統2.0版(http://hanji.sinica.edu.tw/index.html?)。
《二十五史》,楊家駱主編《新校本二十五史》,台北:鼎文書局,民75年(1986)。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瀚典全文檢索系統2.0版。(http://hanji.sinica.edu.tw/index.html?)
《全唐詩》,上海:中華書局,1979。故宮【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http://libnt.npm.gov.tw/s25/index.htm)
〔梁〕劉  勰,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台北:宏業書局,民71年(1982)。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瀚典全文檢索系統2.0版。(http://hanji.sinica.edu.tw/index.html?)
——────,詹  鍈:《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瀚典全文檢索系統2.0版。(http://hanji.sinica.edu.tw/index.html?)
——────,張立齋:《文心雕龍考異》,台北:正中書局,民63年(1974)。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瀚典全文檢索系統2.0版。(http://hanji.sinica.edu.tw/index.html?)
──────,周振甫:《文心雕龍注譯》,台北:里仁書局,民73年(1984)。
〔梁〕鍾  嶸,王叔岷箋證:《鍾嶸詩品箋證稿》,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民81年(1992年)。
〔梁〕蕭  統,李善注:《昭明文選》,台北:藝文印書館,1998年12月
〔齊〕顏之推,周法高撰集:《顏氏家訓彙注》,台北:《中研院史語所研究所專刊之四十一》,民64年(1975)。
〔齊〕顏之推,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隋〕王  通,〔宋〕阮逸注:《中說》,台北 : 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 民55年﹝1966﹞
〔唐〕皮日休:《松陵集》,台北,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民72(1983)年。
〔唐〕范  攄:《雲溪友議》,台北:廣文書局,古今詩話叢編3,民60(1971)。
〔唐〕封  演:《封氏聞見記》,台北 : 新文豐《叢書選集》,民73年(1984)
〔唐〕殷  璠:《河嶽英靈集》,收入傅璇琮:《唐人選唐詩新編》,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1996年。
〔唐〕張  讀:《宣室志》,收入《稗海》。台北,藝文印書館, 民54(1965)
〔唐〕獨孤及:《毘陵集》,收入《四部叢刊初編》,集部148,縮印宋刊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54年(1965)。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唐)盧照鄰,祝尚書箋注:《盧照鄰集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台北:新興書局(筆記小說大觀二十編之一),民66(1977)。
〔宋〕宋王堯等:《崇文總目》,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1冊,台北:新文豐,民74年(1985)。
〔宋〕王讜,周勛初整理:《唐語林》,鄭州市:大象,2008。
〔宋〕李  昉:《太平廣記》,台北:新興書局,民68年﹝1979﹞。
──────:《文苑英華》,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68年(1979)。
〔宋〕佚  名:《韻鏡》收入《等韻名著五種》,台北:泰順書局,民62年(1973)。
〔宋〕胡  仔,廖德明校點:《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台北:木鐸出版社,民71(1982)。
〔宋〕計有功,王仲鏞校箋:《唐詩紀事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晁公武撰、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1990。
〔宋〕陳振孫撰、徐小蠻、顧美華點校:《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1987。
〔宋〕陳彭年,林尹校訂:《新校宋本廣韻》,台北,黎明文化,民71年(1982)。
〔宋〕陳應行編、王秀梅整理:《吟窗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鄭  樵:《通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民72(1983)
〔宋〕魏慶之著,王仲聞點校:《詩人玉屑》,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歷代史料筆記叢刊),1983。
〔宋〕嚴  羽,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台北:里仁書局,1987。
〔元〕方  回,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元〕吳師道:《吳禮部詩話》收入丁福保《歷代詩話續編》一,北京:中華書局,1983。
〔元〕馬瑞麟:新校本《文獻通考》,台北:新文豐,民75(1986)。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台北:木鐸出版社,民71年(1982)。
〔明〕梁  橋:《冰川詩式》十卷,收入周維德集校《全明詩話》第2冊,濟南:齊魯書社,2005。
〔明〕焦  竑:《國史經籍志》,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1冊,台北:新文豐,民74年(1985)。
〔明〕楊士奇等:《文淵閣書目》,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1冊,台北:新文豐,民74年(1985)。
〔明〕謝  榛:《四溟詩話》,收入丁福保編《歷代詩話續編》二,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丁福保編:《歷代詩話續編》(《續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丁福保編:《清詩話》,台北:明倫出版社,民60年(1971)。
〔清〕何文煥編:《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
〔清〕汪詩韓:《詩學纂聞》,收入丁福保編《清詩話》台北:明倫出版社,民60年(1971)。
〔清〕紀  昀:《沈氏四聲考》,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40冊,畿輔叢書本,台北:新文豐,民74年(1985)。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附〈六書音韻表〉,台北:黎明文化出版,民65年(1974)。
〔清〕 冒春榮:《葚原詩說》,收入《叢書集成三編》,台北:新文豐,民85年(1996)。
〔清〕翁方綱:《石洲詩話》,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79冊,台北:新文豐,民74年(1985)。
〔清〕葉德輝:《秘書省續編到四庫闕書目》,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第3冊,(台北:新文豐,民78(1989)。
〔清〕董文渙:《聲調四譜》,台北,廣文書局,1974。
〔清〕趙  翼,欒保群、呂宗力校點:《陔餘叢考》,石家莊市:河北人民出版, 1990。
〔清〕劉大櫆,《論文偶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清〕劉熙載,袁津琥校注:《藝概注稿》,北京:中華書局,2009。
〔清〕錢大昕:《潛研堂文集》,(續修四庫全書 集部 別集類 143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顧炎武:《音學五書》音論 三卷,北京:中華書局,1982。
〔清〕顧龍振:《詩學指南》,台北:廣文書局,民76年(1987)。
杜松柏:《清詩話訪佚初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7。
周維德:《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2005。
郭紹虞:《宋詩話輯佚》,北京:中華書局,1980。
郭紹虞、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
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
臺靜農編:《百種詩話類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
〔日〕弘法大師(遍照金剛)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鏡秘府論校注》,台北:貫雅文化事業,1991年。
〔日〕遍照金剛著,盧盛江校考:《文鏡秘府論彙校彙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
───────:《文筆眼心抄》,見盧盛江校考《文鏡秘府論彙校彙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
〔日〕藤原佐世:《日本國見在書目》,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1冊,台北:新文豐,民74年(1985)。

二、現代專書(以姓氏筆劃排序)
丁邦新:《丁邦新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方  瑜:《唐詩形成的研究》,台北:牧童出版社,民64(1975)。
王  力:《漢語詩律學》(又名《詩詞曲作法》),台北:宏業書局,1985年。
───:《漢語語音史》,北京:新華書店,1986。
───:《漢語音韻學》,台北:藍燈文化,1991。
───:《語言學詞典》,山東:山東教育,1997。
───:《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03。
王天昌:《漢語語音學研究》,台北:國語日報社,1973。
王光祈:《中國詩詞曲之輕重律》,上海: 中華書局,民22﹝1933﹞。2007年複製民國圖書。
王兆鵬:《唐代科舉考試詩賦用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
王洪君:《漢語非線性音系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王理嘉、林燾:《語音學教程》,台北:五南圖書,1995。
王運熙、顧易生:《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五南圖書,1993。
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91。
───:《初唐詩學著述考》,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人人文庫,民66年(1977)。
───:《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7。
王德明:《中國古代詩歌句法理論的發展》,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孔仲溫、陳新雄、竺家寧、姚榮松、羅肇錦、吳聖雄:《語言學辭典》,台北:三民書局,1989。
申小龍:《語文的闡釋》,台北:紅葉文化,1993。
朱光潛:《談美》,台北:萬卷樓圖書,1992。
───:《詩論》,台北:萬卷樓圖書,1993。
朱任生:《詩論分類纂要》,台北:商務印書館,1971。
朱承平:《詩詞格律教程》,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9。
向  熹:《詩經語文論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何偉棠:《永明體到近體》,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李立信:《七言詩之起源與發展》,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
李珍華、傅璇琮:《河岳英靈集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2。
李殿魁、楊蔭瀏等箸:《語言與音樂》,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6。
呂正惠:《詩詞曲格律淺說》,台北:大安出版社,1995。
杜曉勤:《齊梁詩歌嚮盛唐詩歌的嬗變》,商鼎文化出版社,1996。
吳小平:《中古五言詩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8。
吳為善:《漢語韻律句法探索》,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
吳潔敏、朱宏達:《漢語節律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
吳戰壘:《中國詩學》,台北:五南圖書,民82(1993)。
沈亞丹:《寂靜之音-漢語詩歌的音樂形式及其歷史變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沈兼士:《廣韻聲系》,台北:大化書局,民73(1984)。
沈祥源、楊子儀:《實用漢語音韻學》,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林尹著、林炯陽注釋:《中國聲韻學通論》,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2000。
竺家寧:《古音之旅》,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87。
───:《聲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1。
───:《漢語詞彙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
───:《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1。
周世箴:《語言學與詩歌詮釋》,台中:晨星出版社,2003。
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造句篇》,台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民82年(1993)。
───:《中國古代語法-構詞篇》,台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民83年(1994)。
周祖庠:《新著音韻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83年(1994)。
周嘯天:《唐絕句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
孟祥魯:《中國詩歌聲律學》,山東大學出版社,1995。
易聞曉:《中國古代詩法綱要》,濟南:齊魯書社,2005。
───:《中國詩句法論》,濟南:齊魯書社,2006。
柳  村:《漢語詩歌的形式》,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0。
施向東:《詩詞格律初階》,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1。
施逢雨:《李白詩的藝術成就》,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
范  況:《中國詩學通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95。
洪為法:《律詩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徐  青:《古典詩律史》,西寧:靑海人民社出版,1980。
耿志堅:《中唐詩人用韻》,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
耿振生:《詩詞曲的格律和用韻》,鄭州:大象出版社,1997。
馬承武:《詩歌論要》,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涂宗濤:《詩詞曲格律綱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倪豪士編選,黃寶華等譯:《美國學者論唐代文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郭紹虞:《中國歷代文學論著精選》,台北:華正書局,1980。
───:《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4。
夏援道:《詩詞曲聲律淺說》,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
啟  功:《漢語現象論叢》,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詩文聲律論稿》,香港:中華書局,2002。
梅祖麟:《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香港:商務印書館,2000。
曹逢甫:《從語言學看文學-唐宋近體詩三論》,台北:中研院語言所,2004。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
曹德輝:《詩詞聲律修辭解說》,花城出版社,2000。
許  總:《唐詩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
───:《唐詩體派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許清雲:《近體詩創作理論》,台北:紅葉文化,1997。
陳本益:《漢語詩歌的節奏》,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陳良運:《中國歷代詩學論著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8。
陳尚君:《唐代文學叢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陳新雄:《古音學發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61﹝1972﹞。
───:《詩詞作法入門》,台北:五南圖書,2004。 
逯欽立:《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4。
張本志:《律詩規範及其辨析》,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張伯偉:《中國詩學研究》,瀋陽:遼海出版社,2000。
───:《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2。
張葆全:《詩話和詞話》,台北:萬卷樓圖書,1993
張雙英:《中國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踐》,台北:萬卷樓圖書,1993。
張夢機:《近體詩發凡》,  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1978。
───:《古典詩的形式結構》,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
張葆全:《中國古代詩話詞話辭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張德明:《語言風格學》,高雄:麗文文化出版社,1995。
程毅中:《中國詩體流變》,北京:中華書局,1989。
程祥徽:《語言風格學初探》,台北:書林出版社,1991。
程祥徽、黎運漢:《語言風格論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5。
───:《中國詩學-鑑賞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5。
───:《中國詩學-思想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5
黃盛雄:《唐人絕句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
曾永義:《詩歌與戲曲》,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
馮勝利:《漢語的韻律、詞法與句法》,北京:北京大㈻出版㈳,1997。 
───:《漢語韻律句法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喬象鍾、陳鐵民:《唐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傅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0。
───:《唐人選唐詩新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
葉  軍:《漢語語句韻律的語法功能》,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葉桂桐:《中國詩律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北:學生書局,1987。
楊中義:《中國古代詩體簡論》,北京:中華書局,1997 。
董同龢:《漢語音韻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
經本植:《中國古典詩歌寫作學》,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葛兆光:《漢字的魔方》,香港:中華書局,1989。
趙元任、丁邦新譯:《中國話的文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1982。
趙  謙:《唐七律藝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廖志強:《六朝駢文聲律探微》,台北:天工書局,1991。
劉大白:《舊詩新話》,台北:莊嚴出版社,民66年(1977)。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96。
劉曉南:《漢語音韻研究教程》,北京:北京大學,2007。
劉躍進:《永明文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民81年(1992)。
蔣  寅:《中國詩學的思路與實踐》,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
蔣紹愚:《唐詩語言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2008。
鄭在瀛:《六朝文論講疏》,台北:萬卷樓,民84年(1995)。
鄭靖時:《魏晉六朝詩聲律說之研究》,台中:昇朝出版社,1980。
鄭遠漢:《言語風格學》,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鄭曉霞:《唐代科舉詩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蔡鎮楚:《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長沙:岳麓書社,2001。
蔡  瑜:《唐詩學探索》,台北:里仁書局,1998。
黎運漢:《漢語風格探索》,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年,1990。
謝雲飛:《文學與音律》,台北:東大圖書,1978。
───:《語音學大綱》,台北:學生書局,1987。
鄧仕樑:《唐宋詩風-詩歌的傳統與新變》,台北:臺灣書店,1998。
盧清青:《齊梁詩探微》,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4。
鄺健行:《詩賦與律調》,北京:中華書局,1994。
───:《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1999。
簡明勇:《律詩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簡政珍:《語言與文學空間》,台北:漢光文化,1989。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鳴宇出版社,民68年(1979)。
───:《晚唐五代文學批評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96。
羅常培:《漢語音韻學導論》,台北:良文書局,民60年(1971)。
羅聯添:《唐代文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9。
羅載光:《近體詩的理論和作法》,高雄:復文出版社,1993。
饒少平:《雜體詩歌概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
(日)古川末喜:《初唐の文學思想と韻律論》,東京:知泉書館,2003。
〔日〕清水凱夫著,韓基國譯:《六朝文學論文集》,重慶:重慶出版社,1989。
〔英〕雷蒙德•查普曼著,王晶培譯:《語言學與文學》,台北:結構出版群,1989。
〔瑞典〕高本漢著,趙元任、李方桂譯:《中國音韻學研究》,台北: 臺灣商務書局,民51﹝1962﹞。

三、期刊論文

(一)臺灣地區
(以姓氏筆劃排序,發表時間以國家圖書館-「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為據,網址: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

丁邦新:〈平仄新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47卷第1期,1975年12月,頁1-15。
───:〈從聲韻學看文學〉,《中外文學》第4卷第1期,1995年6月,頁128-145。
王更生:〈文心雕龍聲律論〉,《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4集,1969年11月,頁633-652。
王汝華:〈沈約「四聲八病」之探析〉,《臺南師專學刊》第4期,1982年6月,頁29-38。
王靖婷:〈有關「永明聲律說」的幾段歷史記載之剖析〉,《東海中文學報》第8期,1988年7月,頁153-162。
王鍾陵:〈中古詩歌史的進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國際學術會議研討會論文集》,1998年8月。
方師鐸:〈絕句多元說〉,《東海中文學報》第9期,1990年7月,頁1-14。
───:〈隱藏在「平仄歌訣」背後的一些問題〉《東海中文學報》第10期,1992年8月,頁1-8。 
平田昌司:〈平仄或說〉,《聲韻論叢》第11期,民90年10月,頁185-202。
左煥源:〈中國舊詩平仄排列與其快感價之關係〉《中國古典文學論文精選叢刊(詩歌類)》,1980年8月,頁489-502。
朱正茂:〈談近體詩的聲調結構〉,《國文天地》第3期,1985年8月,頁60-61。
何文匯:〈說「孤平」〉,《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第2期,1993年,頁173-184。
───:〈近體詩「孤平」雜說〉,《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第7期,1998年,頁251-268。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雜說-兼論近體詩拗句〉,《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第10期,2001年,頁297-335。
伍稚英:〈論南朝聲律說與鍾嶸對詩之音韻的主張〉《文史季刊》第1卷第4期,1972年7月,頁58-63。
吳瑾瑋:〈從韻律音韻學制約談近體詩之格律問題〉,《國文學報》第36期,2004年12月,頁103-139。
何寄澎:〈從「聲情相合」與「情景交融」談中國古典詩的欣賞〉,《華文世界》第41期,1986年7月,頁41-46。
李立信:〈論近體律絕「犯孤平」說〉《古典文學》第5集,1983年12月,頁113-125。
───:〈「律詩」試釋〉《六朝隋唐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1994年,頁1-11。
───:〈王力《漢語詩律學》商榷〉,《「山鳥下聽事,簷花落酒中」-唐代文學論叢》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1998年6月,頁365-396。
───:〈再論「雜律」〉,《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2000年7月,頁155-171。
李天祥:〈劉勰《文心雕龍.聲律》新探〉《中國學術年刊》第21期,2000年3月,頁279-292。
杜松柏:〈絕句的結構研究〉,《興大中文學報》第6期,1993年1月,頁57-66。
林明波:〈沈約「四聲」辨〉,《國文學報》第5期,1976年6月,頁47-63。
林家驪:〈釋「四聲八病」〉,《國文天地》第13卷第11期,1998年4月,頁52-55。
呂正惠:〈初唐詩重探〉,《清華學報》第18卷第2期,1988年12月,頁387-400。
吳仁昌:〈沈約八病說初探〉,《中山中文學刊》第2期,1996年6月,頁41-62。
周法高:〈說平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3本,1948年,頁153-162。
竺家寧:〈語音分析與唐詩鑑賞〉,《華文世界》第74期,1994年12月,頁32-36。
金達凱:〈中國詩學的規律〉,《文藝月刊》32期,1972年2月,頁35-46。
〔日〕高木正一,鄭清茂譯:〈六朝律詩的形成-上〉,《大陸雜誌》第13卷第9期,1956年10月,頁17-18。
────:〈六朝律詩的形成-下〉,《大陸雜誌》第13卷第10期,1956年11月,頁24-32。
施逢雨:〈單句律化:永明聲律運動走向律化的一個關鍵過程〉,《清華學報》第29卷第3期,1999年9月,頁301-320。
柯玫文:〈論八病〉,《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刊》第16期,1990年3月,頁15-22。
姚榮松:〈韻律音韻學與文學的詮釋〉,《國文學誌》2004年12月,頁17-39。
姚振黎:〈沈約聲律論發微〉,《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院刊》第1期,1993年6月,頁81-98。
胡仲權:〈文心雕龍與詩品序聲律論之比較〉《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刊》,第16期,1990年3月,頁6-14
胡幼峰:〈馮班的詩體論評析〉,《輔仁國文學報》第8期,1991年6月,頁71-10。
胡志勇:〈論《周易》象數對近體詩形式的影響〉,《周易研究》1994年第2期,頁52-56
耿志堅:〈唐代近體詩用韻通轉現象之探討〉,《中華學苑》第29期,1984年6月,頁97-134。
孫良水:〈從《遺山論詩絕句第十七首》談起-人為聲律與自然聲律之比較〉,《鵝湖》第19卷第12期,1994年6月,頁24-32。
高  明:〈詩歌與節奏〉《中國古典文學論文精選叢刊(詩歌類)》,1980年8月,頁471-480
陳文華:〈杜甫詩律探微〉,《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22期,1978年6月,頁963-1110
───:〈近體詩聲調結構的一些重要觀念〉,《國文天地》第4期,1985年9月,頁54-57。
陳永寶:〈近體詩藝術形式之探究(上)〉,《興大中文學報》第3期,1990年1月,頁263-304。
───:〈近體詩藝術形式之探究(下)〉,《興大中文學報》第4期,1991年1月,頁253-311。
陳松雄:〈聲律與南朝文學〉,《東吳中文學報》第10期,2004年5月,頁87-111。
陳寅恪:〈四聲三問〉,北平:清華大學出版 「景印本」《清華學報》 第9卷第2期1934年4月。
陳貴麟:〈談倒三救在近體詩中拗律的妙用〉《國文天地》第12卷第4期,1996年9月,頁85-87。
───:〈如何用現代漢語吟誦古典詩〉,《中國技術學院學報》第25期,2003年7月,頁19-28。
莊心在:〈論詩體及其變格〉《中國詩季刊》第1卷第1期,1970年3月,頁1-10。
許子漢:〈論中國韻文學格律的發展〉《東華人文學報》第1期,1999年7月,頁165-182。
許世瑛:〈談談思舊賦中的平仄規律與朗誦節奏〉,《中華學苑》第11期,民國1973年3月, 頁71-92。
許東海:〈從永明體論李白詩律的復古〉《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7卷第1期,1996年12月,頁55-80
許清雲:〈瀛奎律髓拗字類五言律詩解析〉,《銘傳學報》第20期,1973年3月,頁293-306。
───:〈元兢調聲術與初唐五律聲律之關係〉,《第四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唐代詩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出版,1998年5月,頁1-45。
───:〈中國文學史遺漏之唐近體詩興盛之因素〉,《東吳中文學報》第11期,2004年11月,頁65-85。
梅祖麟,黃宣範譯:〈中古漢語的聲調與上聲的起源〉,《中國語言學論集》 台北  幼獅,1977。
梅祖麟、高友工,黃宣範譯:〈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上,《中外文學》第1卷第10期,民62年3月,頁30-63。
───:〈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中,《中外文學》第1卷第11期,民62年4月,頁100-114。
───:〈論唐詩的語法、用字與意象〉下,《中外文學》第1卷第12期,民62年5月,頁152-169。
黃坤堯:〈唐詩中的齊梁體〉:原刊《古典文學》第五集,台北:學生書局,1983,頁91-112。又收入《詩歌之審美與結構》,台北:文史哲,民85(1994),頁61-82。
───:〈唐五代詞律的構成與聲韻探賾〉,《聲韻論叢》第九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頁209-228。
黃美玲:〈從聲情結合看劉勰的聲律說〉《空大人文學報》第4期,1995年1月,頁43-50。
黃靖雅:〈杜甫秋興八首的聲律之美〉《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刊》1990年3月,頁23-32。
曾永義:〈舊詩的體製規律及其原理(上)〉《國文天地》第2卷第2期,1986年7月,頁56-61。
───:〈舊詩的體製規律及其原理(下)〉《國文天地》第2卷第3期,1986年8月,頁58-63年6月,頁58-63。
───:〈中國詩歌中的語言旋律〉,《文訊》,224期,2004年6月。頁29-34。
馮承基:〈論永明聲律學—四聲〉,《大陸雜誌》第31卷第9期1965年11月,頁19-23。
───:〈論永明聲律學—八病〉,《大陸雜誌》第32卷第4期,1966年2月,頁9-13。
───:〈論永明聲律〉,《中國詩季刊》第3卷第2期,1972年6月,頁1-14。
楊國樞:中國舊詩每句字數與其快感價之關係《中國古典文學論文精選叢刊‧詩歌類》台北, 幼獅文化出版社, 民國74年。
詹杭倫:〈清代律賦平仄論-兼論律詩平仄譜式之定型〉,《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2期,1999年12月,頁19-36。
張夢機:〈杜甫七律偶犯上尾考〉,《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12期,1994年6月,頁11-29。
張鏽樺:〈規律的先聲—八病之自覺意識與近體格律的內在關係〉《輔仁中研所學刊》第16期,2006年,頁191-207。
劉  渼:〈《文鏡秘府論》六朝聲律說佚書佚文考〉,《國文學報》第20期,1991年6月,頁109-143
管仁健:〈五律拗救的分類〉,《中國語文》第467期,1996年5月,頁85-89。
鄭再發:〈漢語的句調與文學的節奏〉,輯於中華民國聲韻學學會、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聲韻論叢.第九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頁147-158。
鄭靖時:〈近體詩聲律美淺釋〉,《勤益學報》第2期,1984年10月,頁15-37。
鄭  騫:〈論北曲之襯字與增字〉,《幼獅學誌》第11卷第2期,民62年(1973)6月,頁1-17。
蔡  瑜:〈宋代的唐詩分期論〉,《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2卷第1期,1993年6月,頁159-201。
───:〈唐代七言格律擬議〉,《文史哲學報》第51期,1999年12月,頁31-54
謝雲飛:〈談詩歌聲調的二元化〉《中國語文》第74卷第2期,1994年2月,頁17-21。
羅肇錦:〈現代漢語平仄應用的極限--論詩歌教學的一個誤解〉,《聲韻論叢》第7期,民國87年3月,頁437-458
魏仲佑:〈近體詩律之一端〉,《東海中文學報》第10期,1992年8月,頁39-49。
蘇珊玉:〈《河嶽英靈集》的選評探賾-兼論高、岑詩篇〉,《高雄師大學報》第9期,1998年4月,頁51-69。

(二)大陸地區
(以姓氏筆劃排序,發表時間以CNKI系列數據庫之-「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為據,網址:http://cnki50.csis.com.tw/kns50/Navigator.aspx?ID=CJFD

丁兆銘:〈普通話“四聲”和格律詩“平”“仄”的對應關係〉,《語文月刊》,1995年第5期,頁25。
于進海:〈近體詩仄仄腳律句的拗救〉,《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3第1期,頁69-72。
王力堅:〈從六朝詩看中國古典詩歌結構的演進〉,《暨南學報》,第16卷第3期 ,1994年。頁113-118。
王力堅:〈永明聲律的理論創立及實踐探索〉,《北方論叢》,1995年第5期,頁61-65。
王力堅:〈六朝詩歌聲律形態探析〉,《齊魯學刊》,1995年第6期,頁88-92。
王步高:〈略論隋代詩體的格律化進程〉,《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4期(總128期),頁100-102。
王東升:〈漢語詩歌語言的音樂性原理〉,《東岳論叢》,1993年第3期,頁91-95。
王昌茂:〈平仄在近體詩格律中的地位和作用〉,《語文教學與研究》,1997年第8期,頁30。
杜曉勤:〈論龍朔初載的詩風新變〉,《文學遺產》,1994年第5期,頁34-42。
───:〈齊梁詩歌向盛唐詩歌的嬗變〉,《古典文學知識》,1995年第6期,頁108-112。
───:〈北齊文學傳統與初唐詩歌革新之關系〉,《文學評論》,2008年5月,頁56-63。
杜愛英:〈關于轆蠦體、進退格〉《古典文學知識》,2000年第2期,頁32-36。
祁志祥:〈「格律聲色」-說中國古代文學的純形式美論〉,《中國韻文學刊》,199年第2期,頁96-102。
鄺健行:〈初唐五言律體律調完成過程之考察〉,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編《唐代文學研究》第3輯,1992年。
周崇謙:〈近體詩中仄仄腳句式的“拗救”〉,《中國韻文學刊》,1996年第1期,頁47-49。
───:〈六言格律詩的平仄格律〉,《中國韻文學刊》,1997年第1期,頁52-55。
徐  青:〈南北朝轉韻律詩概要〉,《湖州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第2期(總80期),頁11-17。
───:〈中晚唐時期的詩律特點〉,《湖州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第3期(總81期),頁35-44。
───:〈南北朝詩人對詩律的探索和貢獻〉,《湖州師範學院學報》,第19卷第1期,1997年2月,頁1-15。
───:〈南北朝詩歌律句和律聯概要〉,《湖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2期,1998年4月,頁1-10。
───:〈中國古代詩律體系-上〉,《湖州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2月,第21卷第1期,頁19-30。
───:〈中國古代詩律體系-下〉,《湖州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4月,第21卷第2期,頁34-39。
袁行霈:〈百年徘徊-初唐詩歌的創作趨勢〉,《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6期,頁74-83。
林  亦:〈論六言詩的格律〉,《文學遺產》,1996年第1期,頁13-21。
林繼中:〈唐詩形式美〉,《古典文學知識》,1997年第3期,頁42-58。
韋金滿:〈略論李白五言律詩之格律〉,《新亞學報》,第19期,1999年6月,頁53-82。
倪志雲:〈古典詩歌聲律美及其現代價值的探索-兼評孟祥魯著《中國詩歌聲律學》〉,《東岳論叢》,1996年第2期,頁106-109。
孫敏強:〈試論先秦哲學對我國傳統詩文聲韻理論的影響〉,《浙江社會科學》,1994年第4期,頁51-54。
陳鐵民:〈論律詩定型于初唐諸學士〉,《文學遺產》2000年第1期,頁59-64。
───:〈對立統一規律若干問題再認識〉,《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
啟  功:〈漢語詩歌的構成及發展〉,《文學遺產》2000年第1期,頁14-20。
───:〈「八病」「四聲」的新探討〉,《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 頁85-89。
許  總:〈論四傑與唐詩體式規範〉,《學術研究》1995年第2期,頁104-108。
───:〈沈宋體形式與內涵新論〉,《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頁55-60。
許世榮:〈杜甫與七言律詩〉,《杜甫研究學刊》1994年第3期,頁109-118。
馮剛毅:〈論近體詩的孤平與拗救-兼與冼得霖先生商榷〉《澳門社會科學學會學報》,1988年4月,頁92-102。
張浩遜:〈唐代科舉詩論略〉,《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頁13-16。
───:〈關於唐代省試詩的幾個問題〉,《煙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 年第4 期,頁40-43。
張伯偉:〈古代文論中的詩格論〉,《文藝理論研究》1994年第4期,頁62-71。
───:〈略論魏晉南北朝時期音樂與文學的關係〉,《文學評論》,1999年第3期,頁126-134。
───:〈域外漢籍與中國文學研究〉,《文學遺產》,2003第3期,頁131-139。
───:《論唐代的規範詩學》,《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4期,頁167-177。
張國慶:〈近體詩聲律結構體現的美學文化精神〉,《社會科學戰線》,1997年第6期,頁110-115。
張寅彭:〈評《全唐五代詩格校考》〉,《文學評論》,1998年第3期,頁149-151。
〔日〕興膳宏(戴  燕):〈空海與漢文學〉,《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3期,頁20-29。
黃應全:〈六朝“形式主義”文論辨〉,《文藝研究》,1999年第2期,頁40-49。
葛曉音:〈創作範式的提倡和初盛唐詩的普及-從《李嶠百詠》談起〉,《文學遺產》1995年第6期,頁30-41。
───:〈論初盛唐絕句的發展-兼論絕句的起源和形成〉,《文學評論》1999年第1期,頁76-90。
───:〈關于詩型與節奏的研究——松浦友久教授訪談錄〉,《文學遺產》,2002年第4期,頁131-135。
───:〈早期七言的體式特征和生成原理——兼論漢魏七言詩發展滯后的原因〉,《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頁176-188。

───:〈先唐雜言詩的節奏特徵和發展趨向-兼論六言和雜言的關係〉,《文學遺產》,2008年第3期,頁4-17。
───:〈南朝五言詩體調的「古」「近」之辨〉,《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頁144-157。
───:〈詩歌形式研究的古為今用——林庚先生關于古詩節奏和新詩格律的理論思考〉,《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7月,第41卷第4期,頁133-142。
楊勝寬:〈從《河岳英靈集》不選杜詩說到殷璠的選詩標準〉《杜甫研究學刊》1994年第1期(總39期),頁32-36。
賈  兵:〈「五聲」漢字字調標示法略考—兼談永明聲律論與音樂之關係〉《遼東學院學報》,2006年12月,第8卷第6期,頁59-63。
端木三:〈漢語的節奏〉,《當代語言學》第二卷,2000年第4 期,頁203-209。

蔡鎮楚:〈唐人詩格與宋詩話之比較〉,《中國文學研究》,1994年第3期(總34期),頁20-25。
劉明華:〈完善與破棄——對杜甫”拗體”的思考〉,《杜甫研究學刊》,1997第2期(總第52期),頁15-20。
───:〈拗體三論〉,《漳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第3期,頁17-23。
錢念孫:〈朱光潛論中國詩的聲律及詩體演變〉,《文學遺產》,1999年第3期,頁98-108。
韓成武:〈試論七律的定型與成熟〉,《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3月,第22卷第1期,頁41-48。
───:〈仄韻五律之聲律和韻律研究〉,《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頁34-37。
鄺健行:〈吳體與齊梁體〉一文,原刊《唐代文學研究》第5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又收入《杜甫新議集》(台北:萬卷樓,2004)。
───:〈近體詩創作中的四聲遞用與抑揚清濁闡說〉,《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第20卷第1期,2003年2月,頁19-24。
熊  篤:〈論律詩之“律”的審美價值〉,《北方論叢》1994年第3期,頁66-69。
(劉)躍進:〈別求新聲于異邦-介紹近年永明聲病理論研究的重要進展〉,《文學遺產》1999年第4期,頁28-38。

四、學位論文
(以姓氏筆劃排序,發表時間以國家圖書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為據,網址: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300016820734)

方  瑜:《唐詩形成的研究》,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58年。
方柏琪:《六朝詩歌聲律理論研究--以《文心雕龍.聲律篇》為討論中心》,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3年。
王和心:《從六朝聲病說到盛唐聲律格式之實踐--以五、七言詩為研究對象》,彰化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1年。
向麗頻:《南北朝至初唐五言律詩格律形成之研究》,中山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民國83年。
李立信:《杜甫古風格律研究》,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72年。
呂珍玉:《從全唐詩中六句詩看四句詩及八句詩之定體並附六句詩》,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8年。
吳鳳梅:《王昌齡詩格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68年。
吳淑惠:《聲響與文情關係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9年。
林哲庸:《永明聲律說研究》,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年。
林繼柏:《五言近體格律形成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2年。
岡崎郁子:《空海的研究-以他的文學論為中心》,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9年。
涂淑敏:《初盛唐五言近體詩聲律研究》,東海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民國81年。
許東海:《永明體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0年
許清雲:《現存唐人詩格著述初探》,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67年。
陳永寶:《近體詩及其教學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0年
陳柏全:《清代詩話中格律論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6年。
楊文惠:《五言律詩聲律的形成》,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民93年。
張齡云:《由《文鏡秘府論》的聲律論探究日本漢詩的聲律發展》,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5年。
張鏽樺:《永明新變說再探--以詩樂分離為起始的討論》,輔仁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6年
管靜儀:《近體詩形成之過程探索》,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6年。
劉萬青:《宋代詩話的格律論研究》,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7年。
劉姿杏:《沈約聲律論探賾》,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7年。
蔡芳定:《唐代文學批評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9年
鄭阿財:《空海文鏡秘府論之研究》,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63年。
瞿蜀薇:《李白五言律詩之格律與修辭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8年。
羅文玲:《南朝詩歌與佛教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