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607201010070500
DOI 10.6846/TKU.2010.00932
論文名稱(中文) 先秦德福觀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search of the conception of Virtue-Happiness in Pre-Chin Dynasty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林佩儒
研究生(英文) Pei-Ju Lin
學號 893000124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21
論文頁數 17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袁保新
指導教授 - 高柏園
委員 - 陳德和
委員 - 王邦雄
委員 - 曾昭旭
委員 - 莊耀郎
委員 - 袁保新
關鍵字(中) 德福觀
先秦思想
德福一致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關鍵字(英) The Concetion of Virtue-Happiness
The Thought of Pre-Chin Dynasty
The Accordance between Virtue-Happiness
Confucian
Taoism
Mohist
Legalism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德福關係做為一個獨立的道德課題,在西方社會已有十分悠久的討論歷史,然而在中國,關於德行與福分關係的看法,都很隱晦支離的散落在各種關於道德或人生的論述之中。但事實上,早在西周初年,德與福已初步建立起某種對應關係,它是中國德福信仰的初始樣貌,中國德福觀以這種原始型態開始它隱而未顯的發展歷程,它對當代及後世的道德信念起著絕對的作用。經本文的梳理可知:西周初年反覆出現君王敬德明德以祈求上天降下天命的論調,可視為德與福的初步連結──君王彰顯好的政治品德以獲取上帝的福佑,永保國家命脈的源遠流長,這是德與福分最初的對應雛型,是透過政治域領表現出來德福觀。

到了百家爭鳴的春秋戰國時代,德福觀有了多元的發展。首先,在承接周文的儒家方面,孔子的貢獻在於承認命運的同時,為人自身的道德實踐找到內在價值,此價值在回應天命的當下即可得到,是完全自足而不待外求的價值肯定,他的「德」因此在德福的對應關係具有絕對的優位性。而為孔子德性論尋求堅實人性依據的孟子,不僅重德輕福,甚至有崇德抑福的傾向。但在孔子和孟子輕放世俗價值的同時,也都更進一步肯定另一種更高層次的福分,那就是來自道德踐履帶來的悅樂──這種在道德實踐時所獲致自我肯認的高峰體驗,可以弭平個人在窮通禍福遭遇上產生的各種情緒,而達到一種理想的長樂狀態;在這個層次上,內在道德可以保證德福的完全密合,而達到德福一致。至於荀子,他則強調以禮樂制度來保障德福的一致,若發生德福相悖的情形,則以自身修德所呈顯的道德成就來給予自我肯定,這基本上還是儒家以德決定福的路數。

其次,道家追求的是終極恆定的自然之道,而非不能貞定生命的人間價值。在紛亂的時代,能得到寧靜自足的生命,才是最大的福分,所以老子以虛靜無為之德而致寧靜自足之福,而莊子也追求保有本真的至德境界,在至德境界中,生命在與萬物相融通和諧之中得到圓滿的喜樂,這是道家追求的德福一致。

至於墨家及法家,前者提出天地鬼神賞善罰惡的主張,以上天做為最高的審判者,裁量人間的功過而給予賞罰,維持一種穩定的德福配稱關係;後者則是完全以政治視角來處理德福的問題,以尊君尚法建立起德福相應的模式,是政治格局下的善惡有報。

先秦各家在有德者得以配享福的共同認知下,因著對時代理解及人生理想的不同,連帶影響內含在各種政治論、人生論之中的德福觀內涵。總的來看,先秦德福思想可歸納出兩個大致的發展趨向:一是朝精神層面的向上提昇,另一則是往制度面的向下落實。前者有孔孟及老莊,從精神層次上超越德福在現實中相悖的困境,藉由道德實踐來保證福的實現,而完成理想的德福配稱關係;後者則是隨著世局的告急,由荀子、韓非落實為制度層面的發用。其中,下落為制度面的德福理論,因它接近社會制度中原本就蘊含的公平正義精神,最終被各種型態的社會正義理念所吸納消融。真正影響深遠的,則是孔孟老莊標舉的修德長樂的德福理想,因具有普遍的人生論意義,因而成為中國後世最重要的道德信念之一。
英文摘要
The discussion of virtue–happiness relation has been veiled behind and scattering fragmentally in various discussions and texts of life and morality in China, even though as an insulated morality issue, it has a long history of discussions in western society. In fact, as early as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primitiv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virtue and happiness had been initially established as the primary Chinese virtue-happiness belief which started its implicit development then. And it has the absolute influence on the morality belief of the contemporary and future generations. It is believed that through the collation of this paper, it, a reappearing theory in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 can be regarded as the initial connection between virtue and happiness that emperors prayed for Gods’ sacred orders by showing their respect for the good virtues. Emperors displayed good political ethics to acquire the blessings from gods and to ensure the eternal and lasting existence of the state. This is the archetype of the virtue-happiness belief, which was demonstrated in the political reign.  

  When it came to the Spring-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all schools of thoughts contending, virtue-happiness belief had diversified. First, inherited from the culture of Zhou, while recognizing the influence of destiny, Confucius found the self virtue practice the intrinsic value which could be acquired upon replying the call of the Heaven and be recognized by self affirmation free of any external influence. His virtue thus, became the absolute primacy in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virtue and happiness. Mencius, who tried to find a solid humane basis for the Confucian virtue belief, not only emphasized virtue while neglecting happiness, he even had a tendency to suppress happiness and revere virtue wholeheartedly. 

  However, while Confucius and Mencius disregarded the secular values, they both ascertained a more profound happiness, that is the joy and delight brought by the virtue practice -- an extreme self cultivation and self affirmation experience gained from the virtue practice to heal the negative emotions generated from the fortune and misfortune of life, and to achieve an ideal state of eternal happiness. In this phase, the internal virtues can guarantee a complete harmony and therefore the accordance between virtue and happiness. For Hsun Tze, he emphasized music and rituals to assure the agreement between virtue and happiness. In the case of discord, nonetheless, agreeing fundamentally with the Confucian notion of happiness resulting from virtue practice, Hsun Tzu believed self cultivation achieved high morality and self-affirmation. 

  Secondly, the Taoism pursues the ultimate natural and eternal way, rather than the insignificant secular values that mean little to life. Taoists, and Lao Tau
believe that in chaotic time, the ultimate happiness comes from serene and self-sufficient life which is achieved by the virtue of wu wei. And Chuang Tzu as well, was seeking to maintain the innate ultimate purity virtue in which the great happiness was lead by the harmony of life and nature. This is the accordance between virtue and happiness in Taoism.

  As to the Mohist and Legalism, the former raised the idea of heaven,  earth, and spirits rewarding the goodness and punishing the evilness. The Heaven being the ultimate judge, has the divine power to rule on the punishment or reward for human merits or immoral acts, and to maintain an unwavering accordance between virtue and happiness. The latter deals with the problem from the political perspectives. To the Legalism, virtue and happiness correspond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respecting rulers and obeying the law. It is a reward punishment system under the political control. 

  With a mutual recognition of virtuous people being worthy of happiness, yet with individual perceptions to life and time, the Pre-Chin philosophers had diverse virtue-happiness concepts concealed behind various political theories or views about life. Overall, the Pre-Chin virtue-happiness thinking can be summarized to two general trends of development: first, the spiritual elevation, and the other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systems. The former are Confucius, Mencius, Lao Tzu and Chuang Tzu who overcame spiritually the predicament of discord between virtue and happiness by virtue practice to realize happiness and to achieve ideal virtue-happiness accordance. The latters are Hsun Tzu and Hanfei Tzu who implemented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orders in chaotic society. However, the virtue-happiness notion in the social systems, eventually had been immersed in the various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s which were extremely similar to the notion. What truly crea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was the virtue-happiness ideal advocated by Confucius, Mencius, Lao Tzu, and Chuang Tzu. The ideal of virtue and moral integrity change leading to the eternal happiness, and with the universal meaning of lif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inese moral beliefs over the year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1
第二節 文獻探討…………………………………………………………2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5

第二章 西周時期德福理論之雛形
第一節 德字初義:政治品德與能力………………………………… 7
第二節 德字發展之倫理規範…………………………………………12
第三節 福之起源及其內涵……………………………………………14
第四節 德與福最初對應之關係………………………………………17
第五節 西周末至春秋時期德福關係之補充發展……………………22

第三章 儒家德福理論
第一節 孔子德福觀……………………………………………………25
一、以仁為核心之德行觀………………………………………………27
二、對有道及無道富貴之追求態度……………………………………31
三、重德輕福之德福觀…………………………………………………34
第二節 孟子德福觀
一、以性善為根柢之德行觀……………………………………………42
二、求之有道、得之有命之富貴觀……………………………………48
三、崇德抑福傾向之德福觀……………………………………………50
第三節 荀子德福觀
一、性惡論基礎上之德行觀……………………………………………58
二、以禮義為標準之禍福觀……………………………………………61
三、以禮義制度保障德福一致…………………………………………66

第四章 道家德福理論
第一節 老子德福觀
一、追求道化之德………………………………………………………77
二、福禍相倚之禍福觀…………………………………………………84
三、寧靜以致福之德福觀………………………………………………87
第二節 莊子德福觀
一、對虛靜至德之追求…………………………………………………91
二、窮通有時之命定禍福觀……………………………………………97
三、由虛靜至德以臻逍遙至樂之境 …………………………………101

第五章 墨家德福理論
第一節 以義為核心之道德承擔……………………………………107
第二節 天志天意之超越的道德依據………………………………114
第三節 天地鬼神對賞善罰惡之保證………………………………118

第六章 法家德福理論
第一節 自為心基礎上之道德觀……………………………………129
第二節 以法為核心之德福運作機制………………………………137
第三節 以術勢確保德福之一致……………………………………142

第七章 先秦諸子德福理論之比較及特色  
第一節 相同之內在養分及外在挑戰
一、對「德福配稱」信念之共同肯認………………………………147
二、時代困境下的政治論述…………………………………………150
第二節 獨具各家特色之回應
一、論述對象有別……………………………………………………152
二、對德福相悖之不同應對…………………………………………155
三、立論層次殊異……………………………………………………157

第八章 結論…………………………………………………………161

參考文獻………………………………………………………………165
參考文獻
【傳統文獻】
1.(周)呂不韋撰,(漢)高誘注:《呂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2.(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3.(漢)毛公傳,鄭元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4.(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5.(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6.(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7.(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8.(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9.(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60年。
10.(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11.(漢)司馬遷:《史記》;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井附編二種三,台北:鼎文書局,2004年。
12.(晉)王弼撰,(清)陸德明釋文:《老子注》,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
13.(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14.(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台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
15.(清)王先慎撰:《韓非子集解》,台北:世界書局,1955年。
16.(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17.(清)孫詒讓撰:《墨子閒詁》,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
18.(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
19.朱謙之撰:《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近人論著】
專著類:

1.王邦雄:《再論緣與命》,台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
2.  - :《莊子道》,台北:三友圖書公司,1993年。
3. - :《韓非子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出版,1993年。
4. - :《21世紀的儒道:儒道兩家思想的現代出路》,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5. - :《老子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6. - :《走在莊子逍遙的路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
7.王曉朝:《宗教學基礎的十五堂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8.王溢嘉:《中國人的心靈圖譜:命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社,2007年。
9.王讚源:《墨子》,傅偉勳、韋政通主編世界哲學家叢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10. - :《中國法家哲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11.何懷宏:《倫理學是什麼》,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12.屈萬里:《尚書集釋》,台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
13. - :《詩經釋義》,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8年。
14.屈萬里註譯:《尚書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15.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
16. - :《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
17. - :《圓善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
18. - :《才性與玄理》,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2003年。
19. - :《名家與荀子》,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2003年。
20. - :《四因說演講錄》,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2003年。
21.任繼愈:《儒教問題爭論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22.朱守亮:《詩經評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23. - :《韓非子釋評》,台北:五南圖書館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24.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25.宋希仁主編:《西方倫理思想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26.宋天正註釋:《中庸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27.李瑞全:《儒家生命倫理學》,台北:鵝湖出版社,1999年。
28.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理解與詮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
29.林啟彥:《中國學術思想史》,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30.吳怡:《逍遙的莊子》,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31.段昌國、劉紉尼、張永堂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
32.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33. - :《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34. - :《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35.唐凱麟主編:《西方倫理學名著提要》,台北:昭明出版社,2001年。
36.韋政通:《中國思想史》,台北:水牛出版社,1994年。
37.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8年。
38.高明註譯:《大戴禮記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39.高柏園:《孟子哲學與先秦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40. - :《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41.高恒天:《道德與人的幸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42.高兆明:《制度公正論──變革時期道德失範研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43.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44.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45.孫效智:《宗教、道德與幸福的弔詭》,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46.孫英:《幸福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47.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48.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攷釋》,北京:科學出版社,1982年。
49. - :《青銅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50.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51.張豈之:《先秦史》,台北:五南圖書館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52.張純、王曉波:《韓非思想的歷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53.張起鈞:《智慧的老子》,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54.張錫勤:《中國傳統道德舉要》,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
55.陳少峰:《中國倫理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56.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年。
57. -:《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6年。
58.陳鼓應註譯:《老子今註今釋及評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59. - :《老莊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60.陳根法、吳仁杰:《幸福論》,台北: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
61.陳德和:《從老莊思想詮詁莊書外雜篇的生命哲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62.勞思光:《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63.葉海煙:《莊子的生命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64.焦國成:《中國倫理學通論》,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
65.黃漢青:《莊子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66.董立章:《國語譯注辨析》,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3年。
67.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68.楊國榮:《莊子哲學思想闡釋》,台北:水牛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69.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2年。
70.楊秀宮:《孔孟荀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71.鄭志明:《儒學的現世性與宗教性》,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72.劉翔:《中國傳統價值觀念詮釋學》,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73.劉滌凡:《唐前果報系統的建構與融合》,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
74.錢穆:《孔子與論語》,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47年。
75. -:《莊老通辨》,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76.盧元駿註譯:《說苑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有限股份公司,1977年。
77.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年。
78.謝謙:《中國古代宗教與禮樂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79.瞿同祖:《中國封建社會—周代社會組織》,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
80. - :《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里仁書局,1997年。
81.羅素原著:《西方哲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單篇論文類:
1.于霞:〈韓非以公為根本內涵的仁義觀〉,《學術研究》,2005年,第2期,頁27-32。
2. -:〈韓非倫理思想研究述評〉,《燕山大學學報》,2006年11月,第7卷第4期,頁22-27。
3.王永年:〈德福配稱的價值祈向──從盧梭、康德到馬克思〉,《福建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4年4月,第2期,頁1-8。
4.杜保瑞:〈對牟宗三宋明儒學詮釋體系的方法論反省〉,《哲學雜誌》,第三十四期,2001年4月,頁120-143。
5.杜保瑞:〈荀子的性論與天論〉,《哲學與文化》,第三十四卷第十期,2007年10月。
6.沈利華〈中國傳統幸福觀論析〉,收於《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總第30期,頁30至35。
7.洪波:〈先秦儒家德福思想論〉,收於張立文主編:《「孔子與當代」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300-316。
8.姜生:〈道德與壽老─論道教生命倫理的道德決定論特徵〉,《學術月刊》,1997年第2期,頁15-19。
9.夏輝:〈孟子對傳統天命報應論的創造性轉化──兼論性善論的價值合理性〉,《現代哲學》,2003年,頁89-94。
10.唐亞武:〈法家學派之德治思想探微〉,《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頁325。
11.張洪萍:〈試論德福統一的社會屬性〉,《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1月,第十六卷第1-2期,頁7-10。
12.莊三舵:〈論道德回報〉,《雲南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頁50-54。
13.陳科華:〈好人如何一生平安?──走出「德福悖論」的怪圈〉,《倫理學研究》,2005年9月第5期,頁12-16。
14.陳筱芳:〈教果報觀與傳統報應觀的融合〉,《雲南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頁91-95。
15.陳筱芳:〈春秋天信仰的特點〉,《史學集刊》,2005年4月,第2期,頁24-28。
16.項退結:〈中西哲學的終極原因〉,《哲學與文化》,2005年9月,第32卷9期,頁3-22。
17.楊澤波:〈孟子幸福觀與後世去欲主義的產生〉(上),《孔孟月刊》第三十二卷第十期,頁2-9。
18.楊澤波:〈孟子幸福觀與後世去欲主義的產生〉(下),《孔孟月刊》第三十三卷第二期,頁9-16。
19.楊海文:〈略論孟子的義利之辨與德福一致〉,《中國哲學史》,1996年第1-2期,頁102-107。
20.蔡家和:〈中國哲學天道論者對於德福一致問題之解決方式〉,收於《羅整菴哲學思想研究》附錄,頁194~214,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21.魏長領:〈因果報應與道德信仰—兼評宗教作為道德的保證〉,《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3月,第37卷第2期,頁109-115。
22.諶中和:〈從殷商天道觀的變遷談周人尚德與殷人尚刑〉,《哲學與文化》,2000年,第27卷第11期,頁1052-1067。
23.關啟文:〈德福一致與宗教倫理〉,《基督教文化學刊》第六輯,2001年12月,頁123-146。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