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606201912060100
DOI 10.6846/TKU.2019.00877
論文名稱(中文) 解構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機制 — 以國家安全保障會議( NSC )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Deconstructing JAPAN’s National Security Regime ̶ Taking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as an Exampl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7
學期 2
出版年 108
研究生(中文) 詹祥威
研究生(英文) Frederick CHAN
學號 70633001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英文
口試日期 2019-06-17
論文頁數 22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翁明賢
委員 - 何思慎
委員 - 高佩珊
關鍵字(中) 防衛大綱
安倍晉三
平和安全法制
安全保障會議
國防會議
國家安全保障會議
積極和平主義
關鍵字(英) National Defence Policy
Shinzō Abe
Peace and Security Preservation Legislation
Proactive Contribution to Peace
National Security Conference
Defence Conferenc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日本在 1945 年 8 月 14 日由天皇昭和玉音放送終戰詔書正式宣告投降,降書簽署後由美國為首的聯合國盟軍(Allied Powers)佔領日本,開啟了日本捨棄安全防衛力量的「主權缺失」「不正常化」國家現狀。戰後至今,從一度美日同盟漂流到美日同盟再強化,由傳統安全威脅到非傳統安全威脅,日本外交及國家安全政策機構及相關政策制定機制幾經波折;但1954年開始,國防會議或類似組織始終扮演著政府外交及情報政策的諮議性質機關角色,至今非但未消失且效力持續增強。安倍政府於 2006 年就嘗試成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而 2015 年則是成功將「國家安全保障會議」正式入法賦予法定職權,由內閣總理大臣本人擔任主席的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的改制,其背後因素除了因應區域安全危機外,更有應對傳統、非傳統安全威脅、整體區域安全、整體外交情勢分析等考量因素。
本文透過「歷史研究途徑」及「建構主義」來歸納從戰後日本關於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的變遷及演進狀況。而透過此研究可發現,「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的改制標示著日本重新檢討戰後以來以和平憲法為中心的體制,以求因應現代化日本所面臨的國家安全議題以及全球局勢發展;而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僅只是整體體制檢討改正的一小部,日本努力走向「正常化國家」的道路也將持續進行。
英文摘要
After the “Jewel Voice Broadcasts” by Emperor Hirohito on August 14, 1945, and the later occupation by Allied Powers, a new era of “limited sovereignty” and “abnormal government” unfolds, following Japan’s complete withdrawal of its defence of security.
As the day goes by, from post-war period to the present, shifts can be seen in the “Drifting Alliance” between the US and Japan later becoming a “Consolidated Alliance”, and also in the shift from traditional security threats to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threats, the organisations and process of policies making of diplomatic and securities. From 1945, the National Defence Conference or related agencies played a consulting role on the issues of intelligence, security and foreign policy and the function strengthening with its legacy lasting till today.
The first attempt to establish an NSC was during Shinzo Abe’s premiership in 2006. Later in 2015, he successfully passed the bill “Act of Establishment of NSC(国家安全保障会議設置法)”, and it came into force under the Prime Minister as chief of the conference. The legislation of NSC is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North Korea crisis, but as a response to both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threats against Japan, and also to analyse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as policies advisory.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deconstructing of the NSC, to describe the policy and mechanism of Japan’s national security issues, and the role of Japan under the issues of regional security issu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謝   辭.............................. 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   IV
目   錄........................ .....  V
圖目錄........................ .....  VI
表目錄..............................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2
	第二節研究問題.......................4
	第三節名詞解釋.......................6
	第四節研究理論與途徑....................46
	第五節研究架構.......................49
	第六節研究範圍與限制....................51
第二章	戰後初期日本國家安全思維演變..........53
	第一節憲法及日美安全保障條約................56
	第二節國防二法的討論....................74
	第三節國防會議的創設、運作與改制..............86
	第四節安全保障會議的設置與運作.......... ....  93
	第五節小結.................... .... 103
第三章	影響日本國家安全思維的內部因素.........105
	第一節和平憲法.................. .... 106
	第二節一門三相多豪傑...................  118
	第三節安倍主義(安倍晉三)............ .... 126
	第四節修憲及和平整備法制............. .... 135
	第五節小結........................  139
第四章	影響日本國家安全思維的外部因素.........141
	第一節美國安全保障戰略調整................  142
	第二節中國和平崛起影響..................  148
	第三節朝鮮半島及領土紛爭.................  155
	第四節小結........................  164
第五章	日本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創設及運作.........165
	第一節國家安全保障會議之歷史沿革.............  166
	第二節國家安全保障會議之制度........... .... 175
	第三節國家安全保障會議決策機制..............  179
	第四節實際運作與危機應對.................  183
	第五節小結........................  186
第六章	結論......................191
	第一節研究總結與檢討...................  192
	第二節研究心得......................  198
	第三節未來發展與後續研究建議...............  200

附錄-1 自民黨修憲草案....................204
附錄-2《防衛廳設置法》內文節錄............ ...208
附錄-3 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召開及議題..............210
參考文獻..........................218


圖 1、以年齡區分未來人口總數推估.............12
圖 2、以出生死亡率未來人口總數推估............12
圖 3、中國 1996年至 2016年軍事開支............ 15
圖 4、⟪Counter-Coercion Series: East China Sea Air De-fence Identification Zone⟫ Asia Maritime Transparency Initiative.... 17
圖 5、北韓擁有彈道飛彈射程................20
圖 6、北韓擁有彈道飛彈..................22
圖 7、日本領土尖閣諸島情況................24
圖 8、中國公務船入侵領海及接續水域情況..........25
圖 9、竹島問題10大重點..................27
圖 10、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相關組織架構........... 33
圖 11、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相關組織架構........... 34
圖 12、本論文研究架構及章節安排............. 50
圖 13、法廷証番号6:降伏文書...............54
圖 14、日本佔領的結構.................. 57
圖 15、衆議院議員総選挙一覽 第22回............59
圖 16、各版本憲法立場及重點............... 62
圖 17、食糧產量..................... 63
圖 18、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0, EAST ASIA AND THE PACIFIC, VOLUME VI, Part 1......68
圖 19、Exports: Value Goods for Japan............ 72
圖 20、國防會議組織運作架構示意............. 80
圖 21、防衛廳初期組織.................. 82
圖 22、保安廳設置組織.................. 85
圖 23、第2次国連アンゴラ監視団配置............95
圖 24、各首相任內安保會議開會比例............103
圖 25、1945年改組後滿洲國統治架構示意..........118
圖 26、安倍家族系譜...................127
圖 27、中國各式導彈射程示意...............151
圖 28、Chinese Power Projection Capabilit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153
圖 29、北韓現有導彈一覽.................155
圖 30、「北方四島(千島群島)」爭議...........162
圖 31、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防衛大綱、中期防以及年度預算之關係........................... 168
圖 32、安全保障會議與內閣官方之關係...........172
圖 33、安全保障會議、事態對處委員會與內閣官方之關係...174
圖 34、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組織架構示意圖..........179
圖 35、美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組織架構示意圖........181
圖 36、日本國家戰略與其政策關係示意圖..........188
圖 37、國家安全保障會議、內閣官房與國家安全保障局之關係.189

表 1、首相安倍國事訪問一覧...............  18
表 2、平和安全法制整備相關法令.............  30
表 3、自衛隊整裝編制表................. 101
表 4、安倍晉三就安全相關議題的動作日程......... 132
表 5、相關須經國會認可之行動法案............ 137
表 6、自衛隊法修正案相關內容.............. 138
表 7、南西部分混成團方面隊改制對照........... 150
表 8、美日共同計劃策定機制(BPM)........... 154
參考文獻
書籍類(中文) 
David, Charles-Philippe 著,王忠菊譯。2011,增訂第二版。《安全與戰略 — 戰爭與和平的現時代解決方案》(La Guerre et La Paix — Approches contemporaines de la sécurité et de la stratégie)。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Friedberg , Aaron L. 著,溫洽溢譯。2014。《美國回得了亞洲嗎?》 。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
G. Bingham Powell. Jr., Russell J. Dalton & Kaare Strom 著,顏和正譯。2013。 《當代比較政治 — 一種世界觀》(Comparative Politics — A World View Today)。台北市:五南圖書。
John W. Dower 著,胡博 譯,2017/07。《擁抱戰敗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新北市:遠足文化。
Nathan, Andrew J. & Scobell, Andrew 著, 何大明 譯。2013。《尋求安全感的中國》(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新北市:左岸文化。
Peter Navarro 著, 鍾友綸 譯。2017。《美、中開戰的起點》( Crouching Tiger: What China’s Militarism Means for the World)。台北市:光現出版。
Rollo May 著,朱侃如譯。2007。《權力與無知》(Power and Innocence)。新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Richard C. Bush 著,林添貴譯。2012。《一山二虎 — 中日關係的現狀與亞太局勢的未來》(The Perils of proximity : China-Japan security relations)。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 
Zbigniew Brzezinski 著,郭希誠譯。2008。《美國的抉擇 — 是王道還是霸道?》(The Global Domination or Global Leadership)。新北市:左岸文化。
Zbigniew Brzezinski 著,林添貴 譯。2014。《大棋盤:全球戰略大思考》(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台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小川和久、西恭之 著,郭凡嘉 譯。2015。《台灣政府閉口不提的中國戰力報告 — 解放軍打算如何攻下台灣?台海為何是中、美、日的最主要戰場》。台北市:大是文化。
山室信一 著,許仁碩 譯。2017/03《憲法九條:非戰思想的水脈與脆弱的和平》。新北市:八旗文化。
山室信一著,林琪禎等譯。2018。《滿洲國の實相與幻象》新北市:八旗文化。
加瀨英明著,崔立潔、劉季樺合譯。2014。《日本與台灣:為何兩國是命運共同體》。台北市: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大光、孫紹紅、李璵璠著。2014/01。《一門三首相—安倍晉三的暴落與飆起》。台北市:風雲時代出版。
安倍晉三著,陳悅文譯。2007。《邁向美麗之國》(美しい国へ)。新北市:前衛出版社。 
安倍晉三、百田尚樹著。2014/09。《安倍晉三X百田尚樹對談集》。新北市:楓書坊文化。
吉見俊哉著,邱振瑞譯。2013。《親美與反美 — 戰後日本的政治無意識》。新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佐道明廣 著,趙翊達 譯。2017。《自衛隊史 — 日本防衛政策70年》。新北市:八旗文化。
李世輝等著。2016。《當代日本外交》。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宗像隆幸著,侯榮邦譯。2011。《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良機來臨 — 美國、世界戰略的大轉變》(台湾が國際社会に参加する好機到来 — 米国、世界戦略を大転換)。台北市:財團法人現代文化基金會。
雨宮昭一著,包霞琴、李彥銘譯。2016/10。《『岩波新書』.日本近現代史⑦ — 佔領與改革》。香港:香港中和出版。
林文隆、李英豪。2015。《鷹凌亞太 — 從美國的再平衡戰略透視亞太軍演》 。台北市:獨立作家。
武田晴人著,賀平譯。2016/10。《『岩波新書』.日本近現代史⑧ — 高度成長》。香港:香港中和出版。
施正鋒 主編。2010。《當前台灣戰略的發展與挑戰》。台北市: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洪鎌德。2011。《全球化下的國際關係新論》。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胡波。2015。《2049年的中國海上權力:海洋強國崛起之路》。台北市:凱信企業管理。
翁明賢。2001。《突圍—國家安全的新視野》。台北市:時英出版社。
翁明賢。2010。《解構與建構 — 台灣的國家安全戰略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
翁明賢 主編。2011。《變遷中的東亞戰略情勢》。新北市: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
翁明賢等著。2012。《對立的和諧:跨越兩岸關係深水區》。台北市:黎明文化出版社。
翁明賢、施正鋒主編。2013。《全球中國政策》。台北市:翰蘆圖書出版。 
翁明賢主編。2014。《戰略安全理論建構與政策研析》。新北市: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翁明賢主編。2015。《論中國夢》。新北市: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翁明賢 主編。2016。《台灣的安全挑戰 — 兼論台灣當前面臨的國安危機》。新北市: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翁明賢。⟨解構中國國家安全戰略:理論、途徑與實際⟩。李大中 主編。《龍鷹爭輝 — 大棋盤中的台灣》。2017/10。新北市: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翁明賢等著。2018。《全球化的挑戰與發展》新北市: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原彬久著,高詹璨譯。2007。《吉田茂傳 — 尊皇的政治家》。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孫崎享著、郭一娜譯。2016/08。《戰後の日美同盟真相》。新北市:八旗文化。
張炎憲、陳美蓉主編。2012/05。《羅福全與台日外交》。台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國城。2013。《東亞海權論》。新北市:遠足文化。
張允起。2017。《日本法政私想研究》台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楊毅 主編。2008。《國家安全戰略理論》 。北京市:時事出版社。
楊鈞池。2012。《從「和平國家」邁向「正常國家」》。台北市:翰蘆圖書出版。
戴旭。2011。《2030 肢解中國系列 — 海圖騰》 。台北市:新點出版。


書籍類(英文)
Charles M. Dobbs. 2010. Trade and Security: The United States and East Asia, 1961-1969. UK: Cambridge Scholars.
David Flath.  2000. The Japanese Econom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oldstein, Joshua S., Pevehouse, Jon C.. 2006.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Y: Priscilla McGeehon. 
Heywood, Andrew. 2013. Politics. NY: Palgrave Macmillan, 4th ed.
Heywood, Andrew. 2014. Global Politics. NY: Palgrave Macmillan, 2nd ed.
Hughes, Christopher W.. 2015. Japan’s Foreign And Security Policy Under the Abe Doctrine — New Dynamism or New Dead End? NY: Palgrave Macmillan.
Johnson, Loch K.. 2012. National Security Intelligence. MA: Polity Press. 
Maslow, Sebastian,Mason,Ra & O’Shea,Paul edited. 2015. Risk State — Japan’s Foreign Policy in an Age of Uncertainty. VT: Ashgate.
Singh, Bhubhindar. 2013. Japan’s Security Identity — from a peace to an international state. NY: Routledge.






書籍類(日文) 
小川榮太郎。2017/09/7。《天皇の平和、九条の平和 — 安倍時代の論点》東京都:株式会社產経新聞出版。
大下英治。2013/05/25。《安倍晋三と岸信介》東京都:角川マガジンズ。
山本有造編著。1995。《「満州国」の研究》東京都:長野印刷商工。
千々和泰明。2015。《変わりゆく内閣安全保障機構》 東京都:株式会社原書房。
中西輝政、田母神俊雄。2014/12/15《日本列島防衛論》東京都:株式會社幻冬社。
内閣官房内閣安全保障室。1994/08。《日本の安全保障と防衛力のあり方‐21世紀へ向けての展望‐》東京都:大蔵省印刷局。
田中明彥。1997。《安全保障 — 戦後50年の模索》東京都:讀賣新聞社。
田村重信、高橋憲一、島田和久編。2012/05/30。《日本の防衛法制(第二版)》東京都:內外出版株式會社。
田村重信。2014/09/26。《安倍政権と安保法制》目黑區:內外出版。
石川真澄。2007/06/05。《戦後政治史》東京都:岩波書店。
安倍晉三。2014/04/10。《日本の決意》東京都:新潮社。
吉田真吾。2012/12/15。《日米同盟の制度化》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佐々淳行。1994。《ポリティコ.ミリタリーのすすめ》東京都:都市出版。
坂元一哉。2007/02/20。《日米同盟の絆ー安保条約と相互性の模索》東京都:有斐閣。
谷內正太郎 編。2013/12/27。《(論集)日本の安全保障と防衛政策》東京都:株式會社ウェッジ。
松田康博。2009。《NSC 国家安全保障会議 — 危機管理.安保政策統合メカニズムの比較研究》東京都:彩流社。
長谷部恭男 編。2015/08/30。《検証安保法案どこが憲法違反か》東京都:有斐閣。
青山繁晴。2017/09/15。《危機にこそばくらは甦る》東京都:株式會社扶桑社。
青木理。2017/10/30。《安倍三代》東京都:朝日新聞出版。
阿比留瑠比。2018/09/02。《だから安倍晋三政権は強い》東京都:株式会社產経新聞出版。
後藤乾一。2010。《「沖繩核密約」を背負って — 若泉敬の生涯》東京都:岩波書店。
春原 剛。2014/01/20。《日本版NSCとは何か》東京都:新潮社。
柳澤協二。2015/06/10。《新安保法制は日本をどこに導くか》京都:かもがお出版。
茅原郁生。2018年。《中国人民解放軍 — 「習近平軍事改革」の実像と限界》東京都:株式會社PHP研究所。
高見勝利。2017。《憲法改正とは何だろうか》東京都:岩波書店。
森本敏。2007/12/19。《国民として知っておきたい 日本の安全保障問題》東京都:海竜社。
植村秀樹。2013/09/17。《「戦後」と安保の六十年》東京都:日本経濟評論社。
飯尾潤。2014/06/30。《日本の統治構造》東京都:中央公論新社。
森本 敏 主編。2016。《日本の安全保障》 東京都:株式会社実務教育。
黑川雄三。2017/06/16。《誰でもわかる防衛論 — 日本が生き残るための国家戦略の提言》 東京都:株式会社実務教育。
奧平康弘、山口二郎編。2014/07。《集団的自衛権の何が問題か—解釈改憲批判》東京都:岩波書店。
鈴木和之。2015/12/23。《日本の安全保障法制入門》目黑區:內外出版。
潮匡人。2017/07/20。《誰も知らない憲法9条》東京都:株式會社新潮社。
豐下楢彥、古関彰一。2014。《集團的自衛権と安全保障》東京都:岩波書店。
読売新聞政治部。2015/09/30。《安全保障関連法 — 変わる安保体制》東京都:信山社。






研討會、論文、期刊等
台灣安保協會。2016。《2016年南海爭議與亞太區域和平國際研討會》。
台灣智庫、Global Taiwan Institute。2017。《建構亞太新局下台美關係新架構國際論壇》。
新台灣國策智庫、Project 2049 Institute。2014。《2014年亞洲新態式與台灣角色國際研討會》。
蔡增家。⟨日澳二加二安全保障會談的戰略意涵⟩《戰略安全研析》2007年第27期。

官方、網路資訊等(不分語言)
Michael Green et al., eds. June 13, 2017. Counter-Coercion Series: EAST CHINA SEA AIR DEFENCE IDENTIFICATION ZONE. ASIA MARITIME TRANSPARENCY INITIATIVE, CSIS. https://goo.gl/p4ZXBd(October 24, 2017)
內閣官房 国家安全保障会議設置準備室。《「国家安全保障会議」について (説明資料)》。https://goo.gl/Ver3Ca. 檢索日期 2017/11/02。
內閣官房。《「平和安全法制」の概要》。https://goo.gl/8wJBss. 檢索日期 2017/12/28
內閣官房。2015/09/30。⟨国家安全保障会議設置法⟩《第二次中曽根内閣》。 https://goo.gl/kLxXEx
王俏、沈海涛 著。⟨日本周边外交的困境⟩《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6期。轉引自: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s://goo.gl/UjC5t9. 檢索日期 2017/10/26。
外務省。《平成29年版  外交青書》(外交青書)。https://goo.gl/rgc8Gy. 檢索日期:2017/11/09。
吴怀中。⟨安倍“战略外交”及其对华影响评析⟩《日本学刊》2014年第01期。轉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https://goo.gl/ZmAVL5. 檢索日期 2017/10/26。
防衛省。《平成29年版  日本の防衛》(防衛白書)。https://goo.gl/Ph81xG. 檢索日期 2017/11/09。
胡令远、高兰 著。⟨“积极和平主义”:日美同盟的福音?⟩《国际问题研究杂志》2015年第3期。轉引自:學術之家 https://goo.gl/pDqG8m. 檢索日期 2017/10/26。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