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606201421503200
DOI 10.6846/TKU.2014.01079
論文名稱(中文) 使用不同裝置書寫之腦波變化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An EEG Study on Hand-writing Input into Mobile Device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On-the-Job Graduate Program in Advanc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余建嶙
研究生(英文) Chien-Lin Yu
學號 70163032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21
論文頁數 60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吳錦波
委員 - 梁德馨
委員 - 劉艾華
關鍵字(中) 腦波
觸控手寫裝置
關鍵字(英) Brain wave
Touch-screen device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隨著時代的演進,文字傳遞方式不停的改變,過去傳統文字傳遞方式已逐漸消失(如:手寫、打字…等),為鍵盤所取代;2007年蘋果公司(Apple Inc., Apple)推出iPhone引發觸控手寫熱潮,讓人們開始拿起筆或用手指觸控螢幕,使用文字與圖形來記錄或傳遞想法。
本研究旨在探討使用不同裝置書寫「永」與「的」兩個字時的腦波變化,採用實驗室實驗法,以代表注意力的β波為主要觀察波,「β波屬於意識層面的波,清醒時注意力集中在外在的感官世界上」(小海豚意識研究機構,2014),觀察受測者在兩種不同裝置(行動裝置iPad與一般實體紙筆)書寫「永」與「的」兩個字時,β波變化是否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共進行了兩次實驗,第一次實驗結果顯示:(一) 不同性別使用者使用觸控筆輸入行動裝置(iPad)書寫永字八法時,6個頻道(AF3、F3、O1、O2、F4與AF4),β波的變化並無顯著差異。(二) 不同性別使用者使用一般實體紙筆書寫永字八法時,6個頻道(AF3、F3、O1、O2、F4與AF4),β波的變化並無顯著差異。(三) 不同裝置(行動裝置以觸控筆輸入)書寫永字八法時,6個頻道(AF3、F3、O1、O2、F4與AF4),β波的變化並無顯著差異。
第一次實驗結論,無論是以性別或以裝置區分比較β波,皆無顯著差異,故修改書寫行動裝置(iPad)的方式,由觸控筆輸入修改為手觸螢幕輸入進行第二次實驗,結果顯示:(一) 不同性別使用者使用手觸螢幕輸入行動裝置(iPad)書寫「永」與「的」兩個字時,6個頻道(AF3、F3、O1、O2、F4與AF4),β波的變化並無顯著差異。(二) 不同性別使用者使用一般實體紙筆書寫「永」與「的」兩個字時,頻道AF3與AF4β波的變化有顯著差異。(三) 不同裝置(行動裝置以手觸螢幕輸入)書寫「永」與「的」兩個字時,頻道F4的腦波有差異。
英文摘要
With the evolution of times, text transmission is constantly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way of text handwriting, then transfer, had gradually disappeared and replaced by using the keyboard. Especially in 2007 when iPhone craze triggered touch handwriting, people started to use finger or stylus to write on touch screen to transfer text or graphics to convey ideas.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EG changes in a laboratory setting when using different device writing the two Chinese characters “永” and “的”. The focus is on the β-wave indicating a subject’s degree of attention. More specifically, this study intended to observe the subjects’ β-wave differences in writing the two Chinese characters between using finger on iPad and using pen on a sheet of paper.

This research conducted two experiments. the first experiment required the subject to write “永”only. The results of the first experiment showed that: (1) there are no gender differences in using stylus writing on iPad, the six channels (AF3, F3, O1, O2, F4 and AF4) in the front cortex did no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β waves. (2) There are no gender differences in using regular pen writing on a piece of paper, the six channels showed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β waves. (3) There are no differences in using stylus writing on iPad and pen on papers, the six channels did not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β waves.
Due to the fast writing of just one Chinese character, the second experiment required subjects writing two Chinese characters. The second experiment also modify the way of stylus writing on iPad, using finger to write on the touch scree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re are no gender differences in using finger writing on iPad and using regular pen on papers. (2)There are gender differences in using the finger to input the two characters, the β waves in channel AF3 and AF4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3)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using finger writing on iPad and pen on papers, the β waves in channel F4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論文架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實驗書寫用字	6
第二節	不同輸入設備之間的績效探討	9
第三節	專注力	10
第四節	腦波的理論與研究	1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6
第一節	研究模式	16
第二節	實驗對象與流程	17
第三節	前測實驗	1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0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	23
第四章	研究結果	24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24
第二節  第一次實驗腦波數據分析	28
第三節  第二次實驗腦波數據分析	39
第四節  第一次與第二次實驗分析總結	5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1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	53
參考文獻	54
附錄一:基本資料調查表	58
附錄二:受測者同意書	59
附錄三:受測者書寫字圖	60

 
表目錄

表2-1 各種輸入設備比較	9
表2-2 各學者對專注力的解釋列表	11
表4-1第一次實驗受測者性別、年齡統計表	25
表4-2第二次實驗受測者性別、年齡統計表	27
表4-3不同性別使用者使用行動裝置(iPad)書寫β波獨立樣本T檢定(觸控筆輸入)	34
表4-4不同性別使用者使用行動裝置(iPad)書寫β波平均功率(觸控筆輸入)	35
表4-5 不同性別使用者使用一般實體紙筆書寫β波獨立樣本T檢定	36
表4-6不同性別使用者使用一般實體紙筆書寫β波平均功率	37
表4-7 不同裝置書寫β波成對樣本T檢定(觸控筆輸入)	38
表4-8不同裝置書寫β波平均功率(觸控筆輸入)	38
表4-9不同性別使用者使用行動裝置(iPad)書寫β波獨立樣本T檢定(手觸螢幕輸入)	45
表4-10不同性別使用者使用行動裝置(iPad)書寫β波平均功率(手觸螢幕輸入)	46
表4-11 不同性別使用者使用一般實體紙筆書寫β波獨立樣本T檢定	47
表4-12不同性別使用者使用一般實體紙筆書寫β波平均功率	48
表4-13 不同裝置書寫β波成對樣本T檢定(手觸螢幕輸入)	49
表4-14不同裝置書寫β波平均功率(手觸螢幕輸入)	49
表4-15前後兩次實驗過程的差異	50
表4-16前後兩次實驗實驗結果的差異	50

 
圖目錄

圖2-1永字八法筆畫示意圖	7
圖2-2「的」字使用頻率統計表	8
圖2-3 皮質層腦葉位置分佈圖	14
圖3-1實驗流程圖	18
圖3-2腦波儀器圖	21
圖3-3 Emotiv EEG 14個偵測頻道位置圖	21
圖4-1 頻道分佈圖	28
圖4-2 女性使用ipad 書寫頻譜圖(觸控筆輸入)	29
圖4-3 女性使用一般實體紙筆頻譜圖	29
圖4-4 男性使用ipad 書寫頻譜圖(觸控筆輸入)	30
圖4-5 男性使用一般實體紙筆書寫頻譜圖	30
圖4-6女性使用ipad書寫β波功率圖(觸控筆輸入)	31
圖4-7女性使用一般實體紙筆書寫β波功率圖	32
圖4-8男性使用ipad書寫β波功率圖(觸控筆輸入)	32
圖4-9男性使用一般實體紙筆書寫β波功率圖	33
圖4-10 女性使用ipad 書寫頻譜圖(手觸螢幕輸入)	39
圖4-11 女性使用一般實體紙筆書寫頻譜圖	40
圖4-12 男性使用ipad 書寫頻譜圖(手觸螢幕輸入)	40
圖4-13 男性使用一般實體紙筆書寫頻譜圖	41
圖4-14女性使用ipad書寫β波功率圖(手觸螢幕輸入)	42
圖4-15女性使用一般實體紙筆書寫β波功率圖	42
圖4-16男性使用ipad書寫β波功率圖(手觸螢幕輸入)	43
圖4-17男性使用一般實體紙筆書寫β波功率圖	43
參考文獻
[1]	大麋鹿走地圖,<你的大腦真的需要開發嗎?…破解偽科學>,網址:http://bigelk176xmaps.blogspot.tw/2012/05/blog-post.html,上網日期:2012年05月12日。
[2]	小海豚意識研究機構,<什麼是腦波?>,網址:http://postnewage.tripod.com/brainevaluation.html,上網日期:2014年2月28日。
[3]	吳清山、林天祐,《教育小辭書》,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5。
[4]	邱清珠、劉明松,〈寫字教學法對國小二年級寫字困難學生學習成效之研究〉,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第10期,頁21-45, 2008年12月。
[5]	林宗翰、周文忠,〈傳統與數位教學在環境汙染(碳排量)的比較研究〉,環境教育學刊,第12期,頁37-50,2012年6月。
[6]	現代漢語常用字頻率,<基本字頻統計>,網址: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chifreq/,上網日期:2001年05月30日。
[7]	教育部數位教學入口網,<永字八法>,網址: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33763,上網日期:2012年02月01日。
[8]	商業週刊,<別再用鍵盤打字了,多拿筆寫字會變聰明!>,網址: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4666,上網日期:2013年09月14日。
[9]	張一岑,《人因工程學》,台北縣,楊智文化有限公司,2000。
[10]	黃嘉尉,《平板電腦觸控筆剖面形狀對書寫與繪圖成效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2008。
[11]	陳秀芬、洪儷瑜、陳慶順〈國小一至三年級讀寫字困難學童基本字讀寫能力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第19卷,第2期,頁31-60,2008年12月。
[12]	陳為鈞,《王羲之書風探討與創作實踐》,碩士論文,華梵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士班,2011。
[13]	劉儀 譯、A. Wise著,《潛能總開關:運用腦波啟動內在力量》,台北市:方智出版社,1998。
[14]	曾坤章,《你開悟了嗎?遠離豬頭,擁抱佛陀》,台北市,小海豚意識科技有限公司,2006。
[15]	無紙報告書-再生紙,<地球資源>,網址:http://paper.4screen.net/,上網日期:2014年2月28日。
[16]	潘科元台語文理想國,<對應「永字八法」漢字筆劃个台語名稱>,網址:http://blog.xuite.net/khoguan/blog/66726946,上網日期:2013年03月19日。
[17]	維基百科,<多點觸控>,網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9A%E9%BB%9E%E8%A7%B8%E6%8E%A7,上網日期:2014年2月19日。
[18]	顏永森、胡學誠、柯天盛,〈數位學習注意力對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T&D飛訊,第112期,16-21,2011年2月。
[19]	TEDxTaipei,<塗鴉革命>,網址:http://tedxtaipei.com/2013/09/sunni-brown/,上網日期:2013年09月25日。
[20]	Cherry, E. C., “Some experiments on the recognition of speech with one and with two ears, “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no. 25, pp. 975-979, 1990.
[21]	C.M. Michel, M.M. Murray, G. Lantz, S. Gonzalez, L. Spinelli and R.G. Peralt., EEG source imaging,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2004.
[22]	Coull, J. T., “Neural correlates of attention and arousal: Insights from electrophysiology, functional neuroimaging and psychopharmacology,” Progress in Neurobiology , no. 55, pp. 343-361, Jul. 1998.
[23]	Dayan, P., Kakade, S., and Montague, P. R., “Learning and selective attention,” Nat. Neurosci, vol. 3, pp. 1218-1223, Nov 2000.
[24]	Gazzaniga, M. S., Human: The Science Behind what Makes Us Unique,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08.
[25]	Gevins, A., “High resolution EEG, “ Brain Topography, vol. 5, no. 4, pp. 321-325, 1993.
[26]	Gevins, A., “Hans Berger was right: What I have learned about thinking from the EEG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Electroencephalography and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vol. 103, no. 1, pp. 5-6, Jul. 1997.
[27]	Kilmesch, W., Schimke, H., and Pfurtscheller, G., “Alpha frequency, cognitive load and memory performance, “Brain Topography, vol. 5, no. 3, pp. 241-251, 1993.
[28]	Mayer, R. E., and Moreno, R. “Aids to computer-based multimedia learning,”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vol. 12, no. 1, pp. 107-119, Feb. 2002.
[29]	Mecklinger, A., Kramer, A. F., and Strayer, D. L.,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 and EEG components in a semantic memory search task, “ Psychophysiology, no.29, pp. 104-119, Jan. 1992.
[30]	Moray, N., “Attention in dichotic listening: Affective cues and the influence of instructions,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no. 11, pp. 56-60, 1959.
[31]	Ray, W.J., The electrocortical system. In J. Cacioppo and L.Tassinary Eds. Principles of Psychophysiology. Cambridge, 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2]	Reif F., “Applying Cognitive Science to Education: Thinking and Learning in Scientific Or Other Complex Domai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vol. 103, no.4, pp. 561-563, 2010.
[33]	Zimbardo, P., Psychology and life, Scott Foresman and Co, Boston, 1985.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