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606201415284600
DOI 10.6846/TKU.2014.01070
論文名稱(中文) 中國文化軟實力政策研究-以國家漢辦下的孔子學院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A Case-Study of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Policy: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in Hanb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2
學期 2
出版年 103
研究生(中文) 戴紹安
研究生(英文) Shou-An Tai
學號 601330060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4-06-19
論文頁數 14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翁明賢
委員 - 李黎明
委員 - 周湘華
關鍵字(中) 軟實力
孔子學院
公共外交
國際傳播
漢語推廣
關鍵字(英) Soft Power
Confucius Institute
Public Diplomacy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Populariz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軟權力一詞緣起於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 Jr),至此概念發展至今已有20餘年之久。雖然發展過程中已經有不同面向詮釋,但是,對於中國所提倡的「和平發展」更是不謀而合,相較於「軟權力」,中國所提倡的是「軟實力」,這代表中國希望消弭外界的疑慮與擔憂。同時中國也積極對外傳播悠久的中華文化,透過積極設置「孔子學院」作為文化推廣的據點。特別是,運用「孔子學院」來做為中國「文化軟實力」新的形象。
事實上,自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後,中國經濟開始蓬勃發展,在此一發展之下,中國不管在國外與國內都遭遇到許多挑戰,中國希望透過文化的發展來解決這些問題。基此,之後的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也分別提出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加強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特別是,中國積極到世界各國宣傳中國漢語文化的同時,也吸收各國文化的精華。本論文為了能了解中國要如何建立「和平發展」與文化軟實力之間的關係,且透過何種方式及途徑來發展中國的文化軟實力目標。
因此,本論文期望透過歷史研究途徑及政治系統理論途徑,並從以文獻分析法及觀察指標法來分析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政策,進行理論與實證研究,藉由中國建立「文化走出去」的政策目標,並且透過公共外交、國際傳播、漢語推廣等途徑與作為,統籌由中國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為對外漢語教學的運作機制平台。最後,經由以上三種途徑來檢視孔子學院運作的運作內涵與成效指標。希望藉由此一指標分析後,一方面可以了解孔子學院整體的施行概況;一方面可以檢視孔子學院的實行成效,更能使整個論文能更具有完整性與客觀性。
英文摘要
The idea of “soft power” was originally conceptualized and phrased by Joseph S. Nye Jr., and has been evolving over the last twenty years. Although the epistemology and hermeneutics of the concept are now multifarious, the soft power paradigm can be employed as an interpretive tool for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However, Beijing and Ney’s understanding of soft power are different because China heterodoxically re-interprets this concept by putting the emphasis on material resources and factors. Notably, this materialist connota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outside world, a world that Beijing is trying to come to terms and interface with. As a declension of this cultural engagement elan, China is actively promoting its soft power narrative through a network of Confucius Institutes which it has spun globally. The grand strategic raison d'etr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stitutes is the civil-society level propag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soft power" for the sake of projecting a new international image of the Asian giant. In fact, since the Chinese economy began to flourish under Deng Xiaoping'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China has been facing numerous domestic and external challenges that it hopes to overcome also through cultural policies. For this reason, just like his predecessors Jiang Zemin and Hu Jintao, Xi Jinping is committed to foster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s and strengthen the global influence of Chinese weltanschauung. In particular, Beijing is actively promoting a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tenets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 by “inculturating” it into diverse national contexts.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idea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and the Chinese peculiar understanding of soft power, and examines the ways and means through which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goals are pursued. To this aim, this research utilizes divers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from the historical-empirical method to literature analysis, from political theory to quantitative analysis. Such an integrated approach is necessary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China’s “cultural going out” policy as it is epitomized by the case of the Hanban Confucius Institute. Thus, even though this work focuses on a case-study, it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n exercise in reductivism. On the contrary, the analysis uses the particular to explain the general.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致謝詞----------------------------------------------------------------------------------------------------Ⅰ
中文論文摘要----------------------------------------------------------------------------------------Ⅲ
英文論文摘要---------------------------------------------------------------------------------------Ⅴ
圖目錄----------------------------------------------------------------------------------------------------Ⅸ
表目錄---------------------------------------------------------------------------------------------------X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檢閱與名詞界定-------------------------------------------------------------------3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3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15

第二章 中國發展文化軟實力背景分析-------------------------------------------------------19
  第一節 軟實力與文化軟實力的意涵-------------------------------------------------------19
  第二節 影響中國發展文化軟實力之國外因素------------------------------------------27
  第三節 影響中國發展文化軟實力之國內因素------------------------------------------30
  第四節 小結--------------------------------------------------------------------------------------34

第三章 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政策目標與途徑-------------------------------------------------37
  第一節 文化軟實力的政策目標-------------------------------------------------------------37
  第二節 公共外交政策的途徑----------------------------------------------------------------44
  第三節 國際傳播政策的途徑----------------------------------------------------------------48
  第四節 漢語推廣政策的途徑----------------------------------------------------------------51
  第五節 小結---------------------------------------------------------------------------------------54

第四章 中國國家漢辦與孔子學院的機制運作----------------------------------------------57
  第一節 中國推廣漢語的發展過程----------------------------------------------------------57
  第二節 漢語推廣機構的職責與架構-------------------------------------------------------60
  第三節 孔子學院總部的辦學功能與特色------------------------------------------------69
  第四節 小結---------------------------------------------------------------------------------------76

第五章 從文化軟實力評估孔子學院成效----------------------------------------------------79
  第一節 公共外交的分析指標----------------------------------------------------------------79
  第二節 國際傳播的分析指標----------------------------------------------------------------82
  第三節 漢語推廣的分析指標----------------------------------------------------------------87
  第四節 小結---------------------------------------------------------------------------------------93

第六章 結論-------------------------------------------------------------------------------------------95
  一、研究總結---------------------------------------------------------------------------------------95
  二、研究心得---------------------------------------------------------------------------------------97
  三、研究啟示---------------------------------------------------------------------------------------98
  四、未來研究---------------------------------------------------------------------------------------99
  五、研究展望--------------------------------------------------------------------------------------100

附錄一 大事記--------------------------------------------------------------------------------------103
附錄二 孔子學院章程-----------------------------------------------------------------------------109
附錄三 孔子學院總部資金管理辦法---------------------------------------------------------115
附錄四 孔子學院教師任職條件----------------------------------------------------------------119
附錄五 民國102年行政院各部會海外駐點或計畫推動點與海外目標市場國家交叉比對一覽表----------------------------------------------------------------------------121
附錄六 中華民國教育部頒布《邁向華語文教育產業輸出大國八年計畫(102-109)》案摘要--------------------------------------------------------------------------------------135
參考書目-----------------------------------------------------------------------------------------------137

圖目錄
圖1-1:政治系統模式-----------------------------------------------------------------------10
圖1-2:本論文概念架構圖-----------------------------------------------------------------15
圖1-3:本論文分析架構圖----------------------------------------------------------------17
圖2-1:界定行為結果的權力-------------------------------------------------------------20
圖2-2:界定為資源的權力----------------------------------------------------------------21
圖2-3:權力行為光譜-----------------------------------------------------------------------22
圖2-4:硬、軟權力與實力的分析架構圖--------------------------------------------23
圖2-5:文化軟實力的層次結構圖--------------------------------------------------------25
圖2-6:軟實力中影響力的直接模式-----------------------------------------------------26
圖2-7:軟實力中影響力的間接模式-----------------------------------------------------26
圖3-1:中國文化軟實力政策目標—途徑—機制—成效示意圖--------------------43
圖4-1: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的組成圖-----------------------------------------60
圖4-2: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機構設置圖--------------------------63
圖4-3:孔子學院總部的機構設置圖-----------------------------------------------------66
圖4-4:孔子學院組織架構圖--------------------------------------------------------------67
圖5-1:孔子學院學生對於中國喜愛程度分析圖--------------------------------------84
圖5-2:外國民眾對於中國影響力的看法-----------------------------------------------85
圖5-3:外國民眾對於中國的好感度-----------------------------------------------------86
圖5-4:2006-2012 年孔子學院(課堂)成長趨勢------------------------------------89
圖5-5:2006-2012 年孔子學院(課堂)註冊學習漢語人數-----------------------90
圖5-6:2006-2012 年國際間參加漢語考試人數---------------------------------------90
圖5-7:2006-2012 年中國海外漢語師資人數------------------------------------------91

表目錄
表1-1:文化全球化相關學者文獻分析表-------------------------------------------------3
表1-2:軟實力相關學者文獻分析表------------------------------------------------------5
表1-3:文化研究的三個層次分析表------------------------------------------------------9
表1-4:中國推行文化軟實力下孔子學院成效指標分析表--------------------------13
表2-1:硬權力與軟權力光譜表-----------------------------------------------------------20
表3-1:2002-2012 年中國文化政策改革表--------------------------------------------40
表3-2:中外學者對於公共外交的定義彙整表-----------------------------------------45
表3-3:公共外交的三種層面區分表-----------------------------------------------------46
表3-4:《漢語橋工程》發展與規劃內容區分表 --------------------------------------53
表 3-5:中國教育經費與國家漢辦支出所占比例及成長率分析表-----------------54
表4-1: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各部會的工作職掌表--------------------------61
表4-2:孔子學院總部與國外機構合作模式彙整表----------------------------------68
表4-3:孔子學院/課堂在全球分佈概況表---------------------------------------------69
表4-4:孔子學院總部培訓教師的工作項目彙整表----------------------------------71
表5-1:中國領導人與孔子學院的交流與活動彙整表--------------------------------80
表5-2:認識中國資訊來源的方式分析表----------------------------------------------82
表5-3:孔子學院的外國學生在學漢語後對中國的看法分析表--------------------83
表5-4:對中國各方面改變印象分析表--------------------------------------------------83
表5-5:國家文化軟實力問卷調查表----------------------------------------------------87
表5-6:外國大學設置孔子學院的原因分析表----------------------------------------88
表5-7:孔子學院外國學生對學漢語目的問卷調查分析表------------------------88
表 6-1:中國文化軟實力吸引力及影響力案例分析---------------------------------97
表6-2:台灣與中國華語文教育發展現況比較表---------------------------------101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中文資料
(一)書籍
1.	David Held、Anthony McGrew、David Goldblatt、Johnthan Perraton 原著。高少凡、許湘濤、陳淑鈴譯。全球化大轉變:全球化對政治、經濟與文化的衝擊。台北:韋伯文化有限公司,2000年。
2.	Earl Babbie原著。林秀雲等譯。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亞洲私人公司台灣分公司,2011年。
3.	John Tomlinson原著,鄭棨元、陳慧慈譯。文化與全球化的反思。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公司,2007年。
4.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5.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6.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教育年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7.	王佐書。中國文化戰略與安全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8.	北野充,何謂公共外交。金子將史等編,公共外交翻譯組譯。公共外交:「輿論時代」的外交戰略。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年。
9.	吳瑛。孔子學院與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
10.	呂必松。漢語和漢語做為第二語言教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11.	李希光、周慶安主編。軟力量與全球傳播。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
12.	李智。文化外交:一種傳播學的解讀。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13.	李曉東。全球化與文化整合。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	邢悅。文化如何影響對外政策—以美國為個案的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15.	周大鳴、何星亮主編。文化多樣性與當代世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16.	周小兵。對外漢語教學入門。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
17.	花建等著。軟實力之爭:全球化視野中的文化潮流。上海:上海科學院出版社,2001。
18.	門洪華。中國:軟實力方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9.	俞新天。掌握國際關係密鑰:文化、軟實力與中國對外戰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20.	翁明賢、李黎明等著。「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威脅與戰略因應」。載於翁明賢等主編。新戰略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
21.	翁明賢。「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台北縣新店市:創新文化事業出版社,2002年。
22.	翁明賢。「美中互動下的中國國家身分、利益與安全性策略」。載於翁明賢、王瑋琦等主編。全球戰略形勢下的兩岸關係。台北:華立圖書股份公司,2008年。
23.	翁明賢。解構與建構:台灣的國家安全戰略研究(2000-2008)。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0年。
24.	張彩鳳、蘇紅燕著。全球化與當代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年。
25.	張薇薇。「2012中國公共外交:成效顯著 任重道遠」。曲星主編。國際情勢和中國外交藍皮書。北京:知識出版社,2013年。
26.	許志嘉、張祥蔚,國際傳播與國際關係。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台北:揚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27.	郭樹勇。中國軟實力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12年。
28.	郭樹勇。文化對國家利益的多重意義-兼論文化現代化與中國國家利益。載於王逸舟主編。中國學者看世界-國家利益卷。香港:和平圖書公司,2006年。
29.	童世駿。文化軟實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30.	鈕先鍾,戰略研究入門。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31.	楊守明。中國和平崛起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
32.	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
33.	葛東升。國家安全戰略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6年。
34.	趙剛、肖歡著。國家軟實力-超越經濟和軍事的第三種力量。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
35.	趙啟正。公共外交與跨文化交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36.	趙進軍主編。合作:中國外交十年歷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2年。
37.	劉勝湘。全球化與美國:安全利益的衝突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38.	劉程、安然著。孔子學院傳播研究。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39.	劉德定。當代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40.	蔡東杰。當代中國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2008年。
41.	戴振良。「中共十八大後中美互動關係之探討:以建構主義觀點分析」。載於翁明賢等主編。戰略安全理論建構與政策研析。新北市:淡江出版中心,2013年。
42.	戴紹安。「中國文化軟實力之研究-以孔子學院為例」。 2014年淡江戰略學派年會  全國戰略社群碩博士論文發表會。新北市: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2014年。
43.	謝國平。語言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1985年。
44.	韓勃、江慶勇著。軟實力:中國視角。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二)期刊
1.	王蕊。「論孔子學院建設的時代背景與文化意義」。沈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1年,頁136。
2.	付玉輝。「2013年中國對外傳播研究綜述」。對外傳播,第1期,2014年,頁39-41。
3.	田冰、劉澤宇。「漢語國際推廣之我見」。語文建設,第20期,2012年,頁27。
4.	吳洋。「淺析美國公共外交的要義」。科技訊息,第8期,2011年,頁10。
5.	吳晉超。「對外傳播與文化障礙」。福建外語,第3期,1995年,頁14。
6.	吳雁江、齊春紅。「美國孔子學院可持續發展實現途徑芻議」。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第14卷第6期,2013年,頁84-87。
7.	吳慧、程邦雄。「關於漢語國際推廣的幾點思考」。文史天地理論月刊,第1期,2013年,頁78-81。
8.	李金花。「孔子學院的文化軟實力意蘊」。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3期,2013年,頁46-49。
9.	俞新天。「建構公共外交理論的思考」。國際問題研究,第6期,2010年,頁10。
10.	范世平。「軟實力分析及我因應對策」,中共研究月刊,第43卷第5期,2009年,頁118。
11.	袁禮、鄭曉齊著。「孔子學院貢獻度、組織行為及功能定位述評」。大學教育科學,第4期,2010年,頁100。
12.	高誠。「全球傳播語境下的中國國家形象塑造」。新聞與寫作,第12期,2013年,頁33。
13.	康曉亞。「從漢語旗艦語言專案解讀美國語言政策」。前沿,第8期,2013年,頁78-81。
14.	張藝兵。「論中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第28期,2010年,頁77。
15.	習世蘭。「對外漢語教學的現狀與發展趨勢」。遼寧行政學院學報,第12卷,第8期,2010年,頁84。
16.	莫大華。「戰略文化:戰略研究的文化途徑」,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6期,1996年。
17.	許強。「文化認同:民族凝聚力的不竭源泉」。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5期,2009年,頁77。
18.	許琳。「漢語國際推廣的形式和任務」。世界漢語教學,第2期,2007年,頁107。
19.	陳光金。「當前我國若干重大社會結構變化與結構性矛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第1期,2008年,頁109。
20.	陸地、高菲。「如何從對外宣傳走向國際傳播」。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5年,頁54-55。
21.	黃超。「試論發展中國公共外交」。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4期,2005年,頁31。
22.	楊以彬。「儒家文化與中共柔性權力:以廣設『孔子學院』為例」。展望與探索,第5期,2007年,頁23-47。
23.	楊鴻璽。「傳承中華文化獨特魅力的文化外交」。當代世界北京,第3期,2005年,頁30-31。
24.	董德福、孫昱。「關於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幾個問題」。延安大學學報,第35卷第4期,2013年,頁43-47。
25.	董璐。「孔子學院與歌德學院:不同理念下的跨文化傳播」。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4期,2011年,頁102。
26.	廖箴。「兩岸海外漢學推廣的競與合:以『孔子學院』及『臺灣書院』為例」。國家圖書館館刊,第2期,2011年,頁121。
27.	聶映玉。「孔子學院概述」。上海教育科研,第3期,2008年,頁35。
28.	聶學慧。「漢語國際推廣背景下中國文化的定位與選擇-以美國孔子學院為例」。河北學刊,第33卷第4期,2013年,頁184-187。
(三)網站資料
1.	「2006-2012年孔子學院年度報告」,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           http://www.hanban.edu.cn/report/index.html.
2.	「2011年中國教育經費投入23869億,同比增22.02%」,新華網,2012年12月31日。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2-12/31/c_124172570.htm.
3.	「2012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比例4.28%」,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2013年12月23日。http://www.edu.cn/zong_he_news_465/20131223/t20131223_1055621.shtml.
4.	「『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國網,2011年3月16日。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1-03/16/content_22156007_11.htm.
5.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新華網,2003年1月20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7755.htm.
6.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中國共產黨新聞,2000年10月11日。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71380/71382/71386/4837946.htm. 
7.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國共產黨新聞,2005年10月11日。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9/65414/4429220.html.
8.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新華網,2003年1月20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7173.htm.
9.	中華民國外交部,「國際傳播綜覽」,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2014年2月10日。http://www.mofa.gov.tw/Official/Home/Detail/?opno=fd34add2-ee37-4022-803d-11b58f3cdcc7.
10.	中華民國教育部,「邁向華語文教育產業輸出大國八年計畫(102-109)」,中國民國教育部,2014年5月26日。http://www.edu.tw/pages/list.aspx?Node=4063&Index=6&wid=409CAB38-69FE-4A61-AD3A-5D32A88DEB5D
11.	中華民國教育部,「103年『邁向華語文教育產業輸出大國八年計畫(102-109)』之開拓海外市場計畫第1次工作坊」,中國民國教育部,2014年5月20日。
12.	「中辦國辦印發國家『十二五』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國政府網,2012年2月15日。http://www.gov.cn/jrzg/2012-02/15/content_2067781.htm.
13.	「文化體制改革」,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9-09/30/content_12133893.htm.
14.	「比利時西弗蘭德大學孔子學院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訪問布魯日」,比利時西弗蘭德大學孔子學院,2014年4月28日。http://cihowest.be.chinesecio.com/zh-hans/node/97.
15.	「孔子學院負責人述漢語教學困境:師資教材怎麼辦」。鳳凰網,2010年01月28日。http://big5.ifeng.com/gate/big5/news.ifeng.com/opinion/topic/kongzixueyuan/201001/0128_9368_1529211.shtml。
16.	「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http://www.hanban.org/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
17.	王芳、傅丁根著。「探訪四國孔子學院」,人民文摘,第1期,2013年http://paper.people.com.cn/rmwz/html/2013-01/01/content_1188937.htm?div=-1.
18.	王毅。「中國與周邊國家外交關係綜述: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求事理論網,2012年10月9日。http://big5.qstheory.cn/dd/dd2012/snwj/201210/t20121009_185239.htm
19.	「江澤民: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新華網,2001年7月1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1-12/03/content_499021.htm.
20.	「江澤民在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上的講話」,新華網,1989年6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1/17/content_2469777.htm.
21.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國共產黨新聞,2002年11月8日。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9/65444/4429118.html.
22.	「考試介紹」,漢語考試服務網。http://www.chinesetest.cn/gosign.do?id=1&lid=0.
23.	李潤新,「他和對外漢語教學一路走來」,人民網,2008年9月22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08-09/22/content_106866.htm.
24.	「美孔子學院院長:不主教孔孟之道 而是教漢語」,華夏經緯網,2011年4月25日。http://big5.huaxia.com/zhwh/gxjd/2386476_2.html.
25.	胡錦濤,「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07年10月25日。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507/6429849.html. 
26.	胡錦濤,「世代在睦鄰友好共同發展繁榮—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的演講」,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03年5月29日。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fmprc.gov.cn/chn/gxh/zlb/ldzyjh/t24652.htm.
27.	「胡錦濤: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新華網,2007年10月15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15/content_6884022.htm.
28.	「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社,2012年11月17日。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htm. 
29.	「胡錦濤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網,2003年12月8日。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3-12/08/content_1218316.htm.
30.	「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新華網,2013年11月5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_10.htm. 
31.	「胡錦濤強調:青年是中美關係發展的希望所在」,中國政府網,2011年7月15日。http://www.gov.cn/ldhd/2011-07/15/content_1907486.htm. 
32.	胡耀邦,「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一九八二年九月一日)」,新華網,2003年1月20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6971.htm.
33.	「英媒:西方大學重新考慮中國孔子學院」,BBC中文網,2013年4月4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press_review/2013/04/130404_press_confucius_institute.shtml。
34.	「美國國務院指孔子學院教師違反規定」,BBC中文網,2012年5月22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2/05/120522_us_confucius_visas.shtml.
35.	「美國務院認錯 息孔子學院風波 收回教師驅逐令 學院毋須認證」,MSN新聞,2012年5月22日。http://news.hk.msn.com/international/.
36.	「海外開辦孔子學院 讓世界瞭解中國」,中國網,2009年1月4日。http://www.china.com.cn/culture/txt/2009-01/04/content_17050167.htm .
37.	「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全文)」,新華網,2006年9月13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9/13/content_5087533.htm.
38.	「國家文化軟實力」,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2年2月1日。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5/16993306.html.
39.	「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簡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52/200506/8590.html.
40.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國政府網,2011年3月16日。http://www.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_11.htm.
41.	張小明。「約瑟夫‧奈伊的『軟實力』思想分析」,美國研究,第1期,2005年。http://ias.cass.cn/show/show_mgyj.asp?id=943&table=mgyj. 
42.	「授權發佈: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新華網,2011年10月25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htm.
43.	「授權發佈: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網,2007年10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
44.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赴國外擔任漢語教師志願者服務期滿相關工作的通知」,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65/201205/xxgk_135248.html.
45.	「教學資源」,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http://www.hanban.org/resources/.
46.	「被控信仰歧視 加拿大大學關閉孔子學院」,新唐人電視台,2013年2月13日。http://www.ntdtv.com/xtr/b5/2013/02/13/atext846917.html.
47.	「新漢學計畫」,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http://www.hanban.org/node_43060.htm.
48.	「漢語教師」,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http://www.hanban.org/teachers/.
49.	「網路孔子學院簡介」,網路孔子學院。http://www.chinese.cn/article/2011-06/02/content_267744.htm
50.	趙啟正。「中國文化在傳播中增強生命力」,人民網,2006年11月17日。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9157/49165/5006111.html
51.	趙啟正。「中國登上公共外交世界舞臺」,中國網,2010年5月25日。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zhuanti/2010-05/25/content_20113970.htm.
52.	「獎學金」,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http://www.hanban.org/jxj.htm.
53.	「鄧小平韜光養晦外交戰略的來歷」,中華網,2012年3月1日。http://news.china.com/history/all/11025807/20120301/17065999.html.
54.	「鄧聿文:中國孔子學院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中國評論月刊網路版,2012年6月11日。http://hk.crntt.com/crn-webapp/mag/docDetail.jsp?coluid=0&docid=102136851.
55.	「鄭必堅:中國和平崛起的新道路」,中國網,2004年3月21日。http://www.china.com.cn/chinese/OP-c/520713.htm.
56.	「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全文)」,南華早報,2013年11月17日。http://www.nanzao.com/tc/china/16403/guan-yu-zhong-gong-zhong-yang-guan-yu-quan-mian-shen-hua-gai-ge-ruo-gan-zhong-da-wen-ti.
57.	「關於『漢語橋』」,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http://www.hanban.org/chinesebridge/node_7489.htm.
58.	「關於孔子學院/課堂」,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http://www.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
59.	「關於志願者」,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http://www.hanban.org/volunteers/node_9697.htm.
60.	「關於我們 孔子學院」,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http://www.hanban.edu.cn/hb/node_7446.htm.
61.	「關於我們 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http://www.hanban.org/hb/.
 
二、外文資料
(一)書籍
1.	Barr ,Michael. Who's Afraid of China? The Challenge of Chinese Soft Power.  London ; New York:Zed Books, 2011.
2.	Ding, Sheng. The Dragon’s Hidden Wings: How China Rises with Its Soft.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2008. 
3.	George, Alexander and Robert Keohane,“The Concept of national interests:Uses and limitations,”in George, Presidential Decision-making in Foreign Policy(Boulder:Westview, 1980), pp. 217-238.
4.	Goodman, David S.G. and Gerald Segal, eds., China Rising: Nationalism and Interdependence. London: Routledge Press, 1997.
5.	Grieco Joseph, China and America in The New World Polity, in Pumphrey, Carolyn W. .The Rise of China in Asia:Security Implications. Carlisle Barracks PA: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U.S. Army War College, 2002.
6.	Jacques, Martin. 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The Rise of the Middle Kingdom and the End of the Western World. London : Allen Lane, 2009.
7.	Jeffery C., Alexander, and Steven Seidman, Culture and Society: Contemporary Debat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8.	Kurlantzick, Joshua Charm Offensive: 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9.	Lai, Hongyi and Yiyi Lu, China's soft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Routledge Press, 2012.
10.	Mowlana, Hamid Global Information and World Communication : New Frontier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 New York: Longman, 1997.
11.	Nye, Joseph S.,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Basic Book, 1990.
12.	Nye, Joseph S.,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05.
13.	Nye, Joseph S.,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14.	Nye, Joseph S., Soft Power: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4.
15.	Nye, Joseph S., The Future of Power.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11.
16.	Wendt, Alexander.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17.	Wiggins, David,“Claims of need,”in T﹒Honderich, ed., Morality and Objectivity ,London: RKP, 1985.
(二)期刊
1.	Ding, Sheng and Saunders Robert A. ,“Talking Up China: An Analysis of Cultural Power and the Global Populariza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East Asia: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Vol. 23, No.2,2006,pp.3-33.
2.	Ding, Sheng, “Analyzing Rising Pow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ft Power: A New Look at China’s Rise to the Status Quo Power,”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9, No. 64 ,March 2010, pp. 255-272.
3.	Gill, Bates and Yanzhong Huang, “Sources and Limits of Chinese ‘Soft Power’,” Survival, Vol. 48, Issue 2,Summer 2006, pp.17-36.
4.	Li, Xin and Verner Worm, “Building China’s Soft Power for a Peaceful Rise,”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 16, Issue 1,March 2011, pp. 69-89.
5.	McCullagh , C. Behan “How objective interests explain actions,”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90, 1991, pp. 29-54.
6.	Nye Joseph S. and Owens William, “America’s Information Edge ” Foreign Affairs, March/April 1996 , p.21.
7.	Nye, Joseph S .,“Soft Power,”Foreign Policy No.80,pp.153-171.
(三)網站資料
1.	“America’s Global Image Remains More Positive than China’s”,(2013), at:http://www.pewglobal.org/2013/07/18/chapter-3-attitudes-toward-china/.
2.	Ramzy, Austin “ Get Ahead, Learn Mandarin” (2006), at: http://content.time.com/time/world/article/0,8599,2047305-1,00.html.
3.	“Global Views of United States Improve While Other Countries Decline”,(2010), at:http://news.bbc.co.uk/2/shared/bsp/hi/pdfs/170610_bbcpoll.pdf.
4.	Origins of the term Public Diplomacy, (2014), at: http://pdaa.publicdiplomacy.org/?page_id=6.
5.	“Shambaugh David, “China Flexes Its Soft Power” (2010), at: http://www.nytimes.com/2010/06/08/opinion/08iht-edshambaugh.html.
6.	“Views of China and India Slide While UK’s Ratings Climb: Global Poll”,(2013), at:http://www.worldpublicopinion.org/pipa/2013%20Country%20Rating%20Poll.pdf.
7.	“Views of China and Russia Decline in Global Poll”,(2009), at:http://drum.lib.umd.edu/bitstream/1903/10692/1/BBCEvals_Feb09_art.pdf.
8.	“Views of Europe Slide Sharply in Global Poll, While Views of China Improve”,(2012), at:http://worldpublicopinion.org/pipa/articles/views_on_countriesregions_bt/680.php?lb=brglm&pnt=680&nid=&id=.
9.	“Views of US Continue to Improve in 2011 BBC Country Rating Poll”,(2011), at:http://worldpublicopinion.org/pipa/articles/views_on_countriesregions_bt/680.php?lb=brglm&pnt=680&nid=&id=.
10.	Alxander, Vuving “How Soft Power Works”,(2009), at:http://www.apcss.org/how-soft-power-works-a-new-paper-by-apcss-dr-vuving/.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