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602201616203200
DOI 10.6846/TKU.2016.00874
論文名稱(中文) 利用X光散射研究IrTe2中電荷調制結構的一階相變
論文名稱(英文) Study of the first-order phase transition of the charge modulation in IrTe2 using X-ray scattering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物理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Physic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4
學期 1
出版年 105
研究生(中文) 許家瑋
研究生(英文) Chia-Wei Hsu
學號 60221028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6-01-19
論文頁數 8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杜昭宏(chd0312@gmail.com)
委員 - 董崇禮(cldong@mail.tku.edu.tw)
委員 - 湯茂竹(mautsu@nsrrc.org.tw)
關鍵字(中) IrTe2
一階相變
抗磁性
電荷調制
遲滯現象
關鍵字(英) IrTe2
First-order phase transition
Diamagnetism
Charge modulation
Hysteresi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論文利用X光散射與變溫量測實驗方法來研究IrTe2的電荷調制結構相變,IrTe2經由電性量測在 T≈280 K,會有一相變化,且伴隨此相變化的是其晶體結構從室溫的trigonal結構,轉變為低溫相的triclinic。使用X-光散射實驗,我們發現在此相變溫度有一調制結構的產生,此調制結構的波向量為q=1/5(1 ,0 ,-1),針對此波向量進行變溫量測,觀察到其結構的相變化為一階相變,經由升溫與降溫量測,也觀察到此相變化的遲滯現象,及遲滯寬度約為3 K。而在磁性量測中,發現與溫度無關的抗磁性在降溫過程中溫度約為275 K時磁化率會急遽的下降,導致更多的抗磁性的行為,且在相變溫度時有熱滯現象的發生,與X光散射強度對溫度的變化一致。經由此一研究,我們了解到IrTe2在T~280K的電性與磁性的相變,是由於晶格的形變所產生的。
英文摘要
We study the phase transition of the single crystal IrTe2 using x-ray scattering. IrTe2 undergoes a metal-insulator transition and a sharp diamagnetic transition at T~280 K, while the crystal structure changes from the trigonal to triclinic phase. Using x-ray scattering, we observed that a modulated structure accompanies with this structural transition. This modulated structure possesses a modulated q-wavevector q ⃑=1/5 (1 ,0 ,-1). By the means of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t measurements, including cooling and warming processes, this modulation shows a first-order transition with a hysteresis width of about 3 K. Measurement on the Bragg reflection also shows the similar behavior.  Through this study,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non-linear transport behavior at T~280 K is coupled with the charge modula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序論	1
第一章	X光介紹與基本理論	3
1-1	X-ray 簡介	3
1-2	同步輻射介紹	4
1-3	布拉格繞射定律(Bragg Law)	8
1-4	晶體體系	11
1-5	倒晶格 (Reciprocal Lattice)	15
第二章	電荷調制與抗磁性現象簡介	17
2-1	電荷密度波(Charge Density Wave)	17
2-2	電荷有序(Charge Ordering)與軌域有序(Orbital Ordering)	19
2-3	抗磁性(Diamagnetism)	20
第三章	樣品IrTe2的簡介	24
3-1	IrTe2之製程	24
3-2	IrTe2之結構	25
3-3	IrTe2的物理特性	28
第四章	實驗儀器與方法	33
4-1	In-house四環繞射儀	33
4-2	超導增頻磁鐵BL07光束線	34
4-3	八環繞射儀	36
4-4	低溫系統	38
4-5	實驗方法與步驟	43
第五章	實驗數據與分析	47
5-1	擬合函數	47
5-2	電荷調制結構波向量與溫度變化之分析	52
5-2-1	調制結構波向量 (Q_co ) ⃑(0.2,0,4.2)	52
5-2-2	調制結構波向量 (Q_co ) ⃑(0.8,0,3.2)	56
5-3	布拉格繞射峰與溫度變化之分析	64
5-4	磁性量測之分析	75
5-5	電荷調制波向量q=1/8 相,低溫第二相變點T_S	76
第六章	結論	83
參考文獻	85

圖表目錄
圖 1-1 1:陰極射線管示意圖。	3
圖 1-2 1:同步輻射光示意圖。	5
圖 1-2 2: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之加速器原理。	6
圖 1-2 3:增頻磁鐵(Wiggler)發光機制。	6
圖 1-2 4:聚頻磁鐵(Undulator)發光機制。	7
圖 1-2 5:同步輻射光之電磁波譜。	8
圖 1-3 1:布拉格繞射示意圖。	10
圖 1-3 2:建設性干涉示意圖。	10
圖 1-3 3:破壞性干涉示意圖。	11
圖 1-4 1:單位晶胞(Unit cell)。	12
圖 1-4 2:十四種單位晶胞。	13
圖 2-1 1:正常狀態下的一維線性金屬。	18
圖 2-1 2:皮爾斯(Peierls)預測之一維線性金屬。	18
圖 2-3 1:抗磁性、順磁性、鐵磁性、反磁性之磁矩排列示意圖。	22
圖 2-3 2:反磁性物質和順磁性物質的磁化率特性圖。	23
圖 3-1 1:樣品IrTe2單晶。	24
圖 3-2 1:室溫下IrTe2結構圖。	26
圖 3-2 2:室溫下IrTe2之ab平面結構圖。	26
圖 3-2 3:IrTe6八面體結構。	27
圖 3-2 4:T=220 K下IrTe2結構圖綠色較大的球為Ir原子,灰色的球為Te原子。	27
圖 3-3 1:Ir的5d t2g 軌域電子組態分布。	29
圖 3-3 2:Ir形成的三角形晶格(triangular lattice)在5d t2g 軌域的示意圖。	29
圖 3-3 3:磁化率量測。	30
圖 3-3 4:(a) IrTe2電阻率對溫度變化量測,(b) STM影像。	32
圖 3-3 5:高品質單晶IrTe2與多晶IrTe2之電性量測比較。	32
圖 4-1 1:四環繞射儀。	34
圖 4-2 1:光束線元件示意圖。	35
圖 4-3 1:同步輻射光從出光口至偵測端示意圖。	37
圖 4-3 2:同步輻射光從出光口至八環繞射儀間之元件圖。	38
圖 4-4 1:Cryostat (ARS DE-202G)。	40
圖 4-4 2:Cryostat carrier。	40
圖 4-4 3:Turbo-真空幫浦。	41
圖 4-4 4:氦氣壓縮機(compressor)。	41
圖 4-4 5:溫控器(Lakeshore model 331)。	42
圖 4-4 6:鈹窗。	42
圖 4-5 1:望遠鏡。	44
圖 4-5 2:針尖與角向器。	44
圖 4-5 3:鉑衰減片之吸收光譜圖,於L3-edge上做能量校正。	46
圖 4-5 4:有無分光儀之比較。	46
圖 5-1 1:Gaussian line shape示意圖。	49
圖 5-1 2:Lorentzian line 示意圖。	49
圖 5-1 3:Bragg peak以Gaussian function擬合之結果。	51
圖 5-1 4:Superlattice peak以Lorentzian function擬合之結果。	51
圖 5-2 1:波向量(Q_co ) ⃑(0.2,0,4.2)的積分強度(Integrated intensity)隨著溫度的變化。黑色實心球為升溫過程,紅色三角形為降溫過程。	53
圖 5-2 2:波向量(Q_co ) ⃑(0.2,0,4.2)的半高寬(FWHM)隨著溫度的變化。黑色實心球為升溫過程,紅色三角形為降溫過程。	53
圖 5-2 3:波向量(Q_co ) ⃑(0.2,0,4.2)的2θ位置隨著溫度的變化。黑色實心球為升溫過程,紅色三角形為降溫過程。	54
圖 5-2 4:調制結構波向量(Q_co ) ⃑(0.2,0,4.2)之積分強度、半高寬及位置分別隨溫度變化。黑色實心球為升溫過程,紅色三角形為降溫過程;黑色虛線為升溫相變溫度點,紅色虛線為降溫相變溫度點。	55
圖 5-2 5:沿著倒晶格空間L方向觀察波向量(Q_co ) ⃑(0.8,0,3.2)的積分強度(Integrated intensity)與半高寬(FWHM)隨著溫度的變化。 黑色實心球為積分強度,藍色三角形為半高寬。	57
圖 5-2 6:T=250 K、T=282.3 K及T=290 K沿著th2th方向掃描與擬合結果。實心球為歸一化強度,紅色線為使用Lorentzian function擬合之結果。	58
圖 5-2 7:波向量(Q_co ) ⃑(0.8,0,3.2)的積分強度(Integrated intensity)隨著溫度的變化。黑色實心球為升溫過程,紅色星號為降溫過程。	59
圖 5-2 8:波向量(Q_co ) ⃑(0.8,0,3.2)的半高寬(FWHM)隨著溫度的變化。黑色實心球為升溫過程,紅色星號為降溫過程。	60
圖 5-2 9:波向量(Q_co ) ⃑(0.8,0,3.2)的2θ位置隨著溫度的變化。黑色實心球為升溫過程,紅色星號為降溫過程。	60
圖 5-2 10:(Q_co ) ⃑(0.8,0,3.2)在低溫250 K與高溫300 K之強度比較圖。	61
圖 5-2 11:調制結構波向量(Q_co ) ⃑(0.8,0,3.2)之積分強度、半高寬及位置分別隨溫度變化。黑色實心球為升溫過程,紅色星號為降溫過程;黑色虛線為升溫相變溫度點,紅色虛線為降溫相變溫度點。	63
圖 5-3 1:在溫度T=250 K,沿著倒晶格空間H、K、L三個方向觀察布拉格繞射峰(1,0,3)做掃描。黑色實心球為實驗數據,紅色實驗為擬合結果。(a)倒晶格空間H方向,(b)倒晶格空間K方向,(c)倒晶格空間L方向。	65
圖 5-3 2:沿著倒晶格空間L方向觀察布拉格繞射峰(1,0,3)的積分強度(Integrated intensity)與半高寬(FWHM)隨著溫度的變化。 黑色實心球為積分強度,藍色三角形為半高寬。	66
圖 5-3 3:沿著倒晶格空間H、K、L三個方向觀察布拉格繞射峰(1,0,3)積分強度(Integrated intensity)隨溫度變化(升溫)之比較。黑色實心球為H-scan,紅色星號為K-scan,藍色三角形為L-scan。	68
圖 5-3 4:沿著倒晶格空間H、K、L三個方向觀察布拉格繞射峰(1,0,3)半高寬(FWHM)隨溫度變化(升溫)之比較。黑色實心球為H-scan,紅色星號為K-scan,藍色三角形為L-scan。	68
圖 5-3 5:沿著倒晶格空間H、K、L三個方向觀察布拉格繞射峰(1,0,3)積分強度(Integrated intensity)隨溫度變化(降溫)之比較。黑色實心球為H-scan,紅色星號為K-scan,藍色三角形為L-scan。	69
圖 5-3 6:沿著倒晶格空間H、K、L三個方向觀察布拉格繞射峰(1,0,3)半高寬(FWHM)隨溫度變化(降溫)之比較。黑色實心球為H-scan,紅色星號為K-scan,藍色三角形為L-scan。	69
圖 5-3 7:布拉格繞射峰(1,0,3)的積分強度(Integrated intensity)隨著溫度的變化。黑色實心球為升溫過程,藍色三角形為降溫過程。	70
圖 5-3 8:布拉格繞射峰(1,0,3)的半高寬(FWHM)隨著溫度的變化。黑色實心球為升溫過程,藍色三角形為降溫過程。	71
圖 5-3 9:布拉格繞射峰(1,0,3)的2θ位置隨著溫度的變化。黑色實心球為升溫過程,藍色三角形為降溫過程。	71
圖 5-3 10:布拉格繞射峰(1,0,3)在低溫與高溫部分的強度之比較。	72
圖 5-3 11:布拉格繞射峰(1,0,3)沿著th2th方向掃描之積分強度、半高寬及位置分別隨溫度變化。黑色實心球為升溫過程,藍色三角形為降溫過程;黑色虛線為升溫相變溫度點,藍色虛線為降溫相變溫度點。	74
圖 5-4 1:IrTe2磁性量測,外加磁場B=1T,垂直c軸量測。	76
圖 5-5 1:T=140 K布拉格繞射峰(0,1,4)附近之mesh圖。	78
圖 5-5 2:T=140 K布拉格繞射峰(-1,0,3)附近的mesh圖。	78
圖 5-5 3:T=140 K布拉格繞射峰(-1,0,4)沿著HL方向之掃描 (a) mesh圖,(b) 3D圖示意圖。	79
圖 5-5 4:T=180 K布拉格繞射峰(-1,0,4)HL方向之掃描 (a) mesh圖,(b) 3D圖示意圖。	80
圖 5-5 5:T=150 K之image plate圖。	82
圖 5-5 6:T=300 K之image plate圖。	82
表目錄
表 1-4 1:七大晶格體系。	14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1] 	N. Matsumoto, K. Taniguchi, R. Endoh, H. Takano, and S. Nagata, J. Low Temp. Phys. 117, 1129 (1999).
[2] 	K. Mizuno, K. Magishi, Y. Shinonome, T. Saito, K. Koyama, N. Matsumoto, and S. Nagata, Physica B: Condensed Matter 312, 818 (2002).
[3] 	J. Yang, Y. Choi, Y. Oh, A. Hogan, Y. Horibe, K. Kim, B. Min, and S. Cheong, Phys. Rev. Lett. 108, 116402 (2012).
[4] 	S. Pyon, K. Kudo, and M. Nohara, Physica C: Superconductivity 494, 80 (2013).
[5] 	A. Kiswandhi, J. Brooks, H. Cao, J. Yan, D. Mandrus, Z. Jiang, and H. Zhou, Physical Review B 87, 121107 (2013).
[6] 	H. Cao, B. C. Chakoumakos, X. Chen, J. Yan, M. A. McGuire, H. Yang, R. Custelcean, H. Zhou, D. J. Singh, and D. Mandrus, Physical Review B 88, 115122 (2013).
[7]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 http://www.nsrrc.org.tw/chinese/index.aspx.
[8] 	黃啟良, 氧化鋅薄膜之表面/介面形態研究 (淡江大學, 新北市, 2008), 碩士, p. 81.
[9] 	C. Kittel, 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physics (Wiley New York, 2005), 8.
[10]	 B. D. Cullity and S. R. Stock, Elements of X-ray Diffraction (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r, NJ, 2001), 3.
[11]	 G. Grüner, Density waves in solid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94), 89.
[12]	 郭永綱, 物理雙月刊 35, 385 (2013).
[13]	 S. Mori, C. Chen, and S. Cheong, Nature 392, 473 (1998).
[14]	 J. Tranquada, B. Sternlieb, J. Axe, Y. Nakamura, and S. Uchida, Nature 375, 561 (1995).
[15]	 鄭弘泰, 物理雙月刊 27, 587 (2005).
[16]	 H. Sawada and K. Terakura, Physical Review B 58, 6831 (1998).
[17] B. D. Cullity and C. D. Graham, Introduction to magnetic materials (John Wiley & Sons, 2011).
[18]	 L. Landau, Zeitschrift für Physik 64, 629 (1930).
[19]	 A. Fang, G. Xu, T. Dong, P. Zheng, and N. Wang, Scientific reports 3 1153 (2013).
[20]	 C. Lee and G. J. Miller, Inorg. Chem. 38, 5139 (1999).
[21]	 G. Pascut, K. Haule, M. Gutmann, S. Barnett, A. Bombardi, S. Artyukhin, T. Birol, D. Vanderbilt, J. Yang, and S. Cheong, Phys. Rev. Lett. 112, 086402 (2014).
[22]	 P. Hsu, T. Mauerer, M. Vogt, J. Yang, Y. S. Oh, S. Cheong, M. Bode, and 
W. Wu, Phys. Rev. Lett. 111, 266401 (2013).
[23]	 D. Ootsuki, Y. Wakisaka, S. Pyon, K. Kudo, M. Nohara, M. Arita, H. Anzai, H. Namatame, M. Taniguchi, and N. L. Saini, Physical Review B 86, 014519 (2012).
[24]	 K. Ko, H. Lee, D. Kim, J. Yang, S. Cheong, M. Eom, J. Kim, R. Gammag, K. Kim, and H. Kim, Nature communications 6 (2015).
[25]	 Y. Guo, S. J. Clark, and J. Robertson, 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24, 325504 (2012).
[26]	 C. S. Hwang, et al., Synchrotron Radiation Instrumentation 8th Intl. Conference, 199, 2004).
[27]	 Shih-Hung Chang, Chien-Hung Chang, Jwei-Ming Juang, Liang-Jen Huang, Tsai-Fu Lin, Chin-Yen Liu, Chian-Feng Chang, Din-Goa Liu, King-Long Tsang, Wei-Fong Pong, et al, Chinese Journal of Physics 50, 220 (2012).
[28]	 NSRRC BL07A 光束線操作手冊, .
[29]	 W. Voigt, Akad.Wiss, Sitzungsber. Math. Naturwiss. Kl. bayer 603 (1912).
[30]	 OriginLab, http://originlab.com/.
[31]	 A. Carrington and A. D. McLachlan, Introduction to magnetic resonance: with applications to chemistry and chemical physics, Harper & Row New York(1969).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