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602200910594800
DOI 10.6846/TKU.2009.00968
論文名稱(中文) 成年男性父子衝突中的「離」與「合」:以象徵隱喻圖卡為媒介之敘說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narrative research of Men’s Father and son ’s conflict of Separation and Reunion:An Exploratory Research of Symbol and Metaphor Deck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7
學期 1
出版年 98
研究生(中文) 陳重佑
研究生(英文) Chen Jack Chong Yow
學號 69313023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9-01-19
論文頁數 15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宗堅(tchuang@cc.ncue.edu.tw)
委員 - 呂旭亞(shiuya@mail.tku.edu.tw)
委員 - 施玉麗(yulis@mail.ncyu.edu.tw)
關鍵字(中) 離合關係
父子衝突
象徵隱喻圖卡
關鍵字(英) Separation and Reunion
Men's Father and Son's Conflict,Symbol and Metaphor Deck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父子離合的衝突,乃是受到個體發展「尋求分離個體化(離)」與「依附(合)」兩股力量的相互拉扯而產生的衝突關係。然而「離合」應是兒子透過敘說的豐厚動態發展過程中,主動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理解的過程,也就是所謂的透過離合的過程來完成自己。本研究旨在透過象徵隱喻圖卡,探究父子衝突中成年期兒子經驗父子衝突的離合關係。研究採用質的敘說研究,深度訪談北部三位22-28的兒子,透過自編訪談問卷與象徵隱喻圖卡蒐集資料,研究發現如下:

一、研究藉由象徵隱喻圖卡的催化與敘說,發現成年男性對於父子衝突所產生出的壓抑內在情緒、特質及現象。以及成年男性壓抑的背後所代表的文化意涵。

二、象徵隱喻圖卡的催化與協助,不僅可以完整呈現當事人在所處的文化脈絡下進行理解與看見,同時亦能促進他人學習與體會自身所投射、敘說出的故事內容與表徵。

三、父子衝突的離合關係,其實是一種趨避衝突的關係,然而透過本研究的圖卡以及敘說的過程,發現離合的觀點並非只有能朝向兩個極端靠攏而已,它其實同時也有可能同時並存。在父子共構的關係中,如何透過離合的敘說豐厚動態過程中找到平衡,在關係中找到自主性,乃是本研究的重點。
英文摘要
“Men's father and son's conflict of separation and reunion” is subject to individual development, and arises from pulling on mutual relations of two forces, "the search for separation of the individual (separation)" and "dependency (reunion)". However, "separation and reunion" should be the process that the son actively finds their own positions and comprehension through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thick descriptions. That is, they complete their achievement through the "separation and reunion" process. With Symbol and Metaphor Deck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men's father and son's conflict of an adult, and his experience of separation and reunion. Moreover, the study uses a kind of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narrative research, to deeply interview three 22-28 year-old sons living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aiwan. Through the self-interview questionnaire and Symbol and Metaphor Decks to collect informati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First, by the catalyst and description of Symbol and Metaphor Decks, this research finds the repressed inner emo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phenomenon on adults after arising men's father and son's conflict. The cultural meanings behind the suppression of adults are also found.
Second, the catalyst and assistance of Symbol and Metaphor Decks, this research finds can not only completely present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 parties under the cultural contexts, but also promote others to study and experience on their own projections and descriptions of the story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Third, “Men's father and son's conflict of separation and reunion” is really an approach-avoidance conflict. However, through the decks and descriptions of this study, it is found that the points of separation and reunion not only can move closer towards the two extremes, but may exist at the same time. Therefore, this study focuses on how to find a balance through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thick descriptions under the conformation of father and son, then to find self authority in such a relationship.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過去親子衝突相關文獻探討	7
 第二節  父子衝突的文化意涵	14
 第三節  現代男性的出路	21
 第四節  象徵隱喻圖卡的敍說	2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為何選擇敍說	31
 第二節  研究設計	         35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41
 第四節  研究倫理	         48
 第五節  研究程序	         51
 第六節  資料分析	         54
 第七節 研究的可信賴性	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63
 第一節 尋找釋放與自主的阿龍63
 第二節 為自己出征的阿豪	81
 第三節 掙脫僵化角色的阿聖	98

第五章 綜合分析	         117
 第一節  父子衝突經驗	117
 第二節  父子衝突的離合關係以及看見與理解	123

第六章 建議與省思	         129
 第一節  貢獻與建議	129
 第二節  研究者的省思	133

參考文獻	137
中文書目	137
英文書目	143
附  錄	145

表 次

表2- 1衝突整理表	7
表3- 1敘事研究的四個分析模式 	33
表3- 2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與訪談時間表	46

圖 次

圖2- 1 範例.................................................................................................145
圖3- 1 訪談環境配置圖...............................................................................48
圖3- 2 訪談程序...........................................................................................52
圖3- 3 訪談環境.........................................................................................146
圖3- 4 訪談的環境.....................................................................................146

圖 4- 1- 1 阿龍的家庭圖	63
圖 4- 1- 2 父親的委屈、壓抑、衝突的看見與失落	147
圖 4- 1- 3 自主與自我懷疑的衝突	148
圖 4- 1- 4 主動特質的顯現與期待	149
圖 4- 2- 1  阿豪家庭圖	82
圖 4- 2- 2  追憶	150
圖 4- 2- 3  悲傷	150
圖 4- 2- 4  行動	151
圖 4--3- 1  阿聖家庭圖	99
圖 4 -3- 2  期待父親的肯定與落空後的失落	152
圖 4 -3- 3 面對父親失望的自責	153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1.	孔祥明(1999):婆媳過招為哪樁?婆婆、媳婦與兒子(丈夫)三角關係的探討。《 應用心理研究》(台灣),4,57-96。
2.	王如芬(2004)。大學生知覺之父母婚姻關係、親子關係與愛情關係中衝突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教育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3.	王行(1998)。解放男人。台北:探索。
4.	王郁文(2007)。對於榮格的情結之初探。未出刊。
5.	王浩威(2007)。台灣查甫人。台北:聯合文學。
6.	王叢桂(2000a)華人父母職責信念:以台灣大學生為對象的探索性研究。《社會科學學報》(香港),18,57-83。 
7.	王叢桂(2000b)〈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學研究》,6, 131-171。
8.	成中英(1986)。知識與價值 : 和諧、真理與正義的探索。台北:聯經。 
9.	朱儀羚等譯(2004)。質性研究。台北:心理。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原著。嘉義:濤石文化。
10.	江宛凌(2005)。以塔羅牌為媒介諮商中低自尊大學生所知覺重要事件與晤談感受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11.	余德慧(1991)。中國人的愛與苦 : 犧牲與求全。台北:張老師文化公司。
12.	余德慧、蔡怡佳(1995)。「離合」在青少年發展歷程的意義。本土心理學研究,3,93-140。
13.	余德慧、蔡怡佳(1996)。親子「離合」關係與離家問題。高師輔導所刊,1,1-29。
14.	吳嘉瑜(2003)。代間關係研究的新思維:代間矛盾研究趨勢的興起與相關文獻。輔導季刊,39,4,1-9。
15.	吳嘉瑜(2004)。親子關係的另一端:成年期親子關係特色。諮商與輔導,217,20-24
16.	吳嘉瑜、蔡素妙(2006)。父親派外對家庭的影響─從成年前期學生的回溯經驗中探討。中華輔導學報,19,137-173。
17.	呂旭亞(2007,10)。女性的發展歷程女孩、女人與母親‧呂旭立基金會,榮格講座:原型與神話口頭演講‧台北:呂敘立基金會。
18.	李介至(1998)青少年親子衝突、因應策略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19.	李亦園、楊國樞(2000)。中國人的性格。台北:桂冠。
20.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
21.	李瑞婷(2006)。成年前期子女與退休父母的親子離合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22.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 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23.	易言嬡(2004)。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家有青少年子女的父母親職經驗之性別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24.	林芸欣(2001)。單戀者單戀歷程之分析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25.	林昭溶(1998)。國中生親子衝突歷程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26.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27.	林香君(1995)。隱喻創造性的治療技術。諮商與輔導,116,16-28。
28.	林翠湄、黃俊豪(2002)發展心理學。台北:學富。 
29.	邱珍琬 (2004)。大學生眼中的父親形象-以一次焦點團體討論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6,69-108。
30.	胡幼慧(199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出版社。
31.	胡幼慧、李宜靜、陳怡冰(1992)。婦幼?父幼?。婦女研究通訊,26&27,2-4。
32.	高婉嘉(2005)。國小學齡兒童氣質與親子衝突關係之研究。台灣:國立嘉義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33.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34.	張怡華(2005)。國中生親子衝突及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5.	莊玲珠(1999) 國中生親子衝突來源及其處理策略之硏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硏究所碩士論文。
36.	陳安琪(2003)。以批判性女性主義觀點探討中年父親父職角色實踐與父子關係之跨世代影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37.	陶希聖(1983)。世局的轉變與中國統一的機運。臺北:食貨。
38.	郭屆芳(2006)。大學男性父子經驗之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39.	陳秉華(1995)。諮商中大學生的心理分離-個體化衝突改變歷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8,145-176。
40.	陳淑媛(2004)。『積極想像』與『靈性再生』-以榮格的『占星命盤』為實踐媒介。台灣:南華大學生死研究所碩士論文。
41.	陳斐虹(1996)。大學生離家經驗及其與父母依附關係改變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2.	陳詩涵(2006)。國中學生自我概念、家庭氣氛與親子衝突因應策略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43.	郭韻如(2007)。非行少年父子(女)關係之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44.	游淑華(2005)。衝突與建構---親子衝突的互動與意義建構歷程。台灣: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論文。
45.	游淑瑜(1998)。隱喻治療技巧—隱喻故事創作的技術方法與實例。諮商與輔導,19-24。
46.	程秀蘭,林世華,吳麗娟(2001)。大學生知覺父母權威性與其生氣歷程、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2,19-44。
47.	黃宗堅(2007)。創傷與復原:積極想像在榮格夢工作中的隱喻象徵。輔導季刊,3,19-30。
48.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49.	黃慶萱(1990)。《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
50.	楊子萱(1998)國小高年級學童親子衝突經驗與因應之研究--以家庭系統理論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51.	楊國樞(1997)。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的運作特徵與歷程:夫妻關係。國科會專題計畫結案報告。
52.	楊國樞(2002)。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台北:桂冠。 
53.	葉光輝(1998)。孝道概念的心理學探討:雙層次孝道認知特徵的發展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9,53-117。
54.	葉光輝(2004)。現代華人家人的互動關係及其心理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22,81-119。
55.	葉光輝(2005)。第九章 孝道的心理與行為。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頁291-329)。台北:遠流。
56.	賈紅鶯(1991)。父母自我分化、子女自我分化與子女適應水準之相關研究-Bowern家庭系統理論之驗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57.	劉麗娟(2002)。未婚女性關係中自我的移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58.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59.	蔡秀玲、吳麗娟(1998)。不同性別大學生的依附關係、個體化與適應之關係。教育心理學報,30(1),73-90。 
60.	蔡淑遠(2005)。國小兒童於親子衝突情境中角色取替能力的發展及其相關因素的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61.	謝孟雄、洪鉛財、黃博怡、.劉秀娟等(2003)。大學生價值觀與生活型態之研究-以實踐大學學生為例。教育部訓輔會補助專案。實踐大學學務處。
62.	謝麗紅(1994)。比喻法在諮商上的應用。諮商與輔導,104,35-38。
63.	羅國英(1997)。青少年至成人前期之親子關係的測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CS-86-2413-H-031-004-G11)。
64.	譚燕瑜、戚傑強(2000)。網路時代親子衝突的社會學分析。NORTHWEST POPULATION JOURNAL,5,125-128。
65.	Allen, M., & Robinson, J., 孫柯譯(1994)。《與男性為伍:如何瞭解身旁男人的內心世界》( In the Company of Men)。台北:遠流。(原著1993年出版)
66.	Brant C.,易之新譯(2005)。《超個人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 and spiri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ranspersonal Psychotherapy)。台北:心靈工坊文化。(原著1997年出版)
67.	C.G.Jung., 龔卓軍譯(2001)。人及其象徵(Man and His Symbols)。台北:立緒。(原著1964年出版)
68.	Fromm Erich.孟祥森譯(1969)。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台北:智文出版社。(原著1956年出版)
69.	Hayao Kawai(河合隼雄),廣梅芳譯 (2004)。日本人的傳說與心靈 (The Japanese Psyche: Major Motifs in the Fairy Tales of Japan)。台北:心靈工坊。(原著1982年出版)
70.	J.Freedman&G.Combs,易之新譯(2000):《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台北:張老師文化公司)。(原著1999出版)
71.	Kindlon, D. & Thompson, M., 吳書榆譯 (2000)。該隱的封印:揭開男孩世界的殘忍文化(Raising Cain Protecting the emotional Lif of Boys)。台北:商周出版社。台北:商周出版。(原著1999年出版)
72.	Murray Stein,朱侃如譯(1999)。榮格心靈地圖(Jung’s Map of the soul)。 台北:立緒。(原著1998年出版)
73.	Robert H. Hopcke, 蔣韜譯 (1997)。導讀榮格(A Guided Tour of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G.Jung)。台北:立緒。(原著1989年出版)
74.	Stevens, A., 薛絢譯 (2000)。《夢:私我的神話》(Private Myths : Dreams and Dreaming)。台北:立緒。(原著1995年出版)
英文書目
1.	Ffiona Morgan(2000).Daughters of the Moon.CA: Sand Hall and Cassandra Moulen.
2.	Harter, S., & Monsour, A. (1992). Developmental analysis of conflict caused by opposing attributes in the adolescent self-portrait.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 251-260. 
3.	Hosley, C.A., and Montemayor, R. (1997), 'Fathers and adolescents'. In M.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pp. 162-178). New York: Wiley (3rd edition). 
4.	Harris, Anne Singer(1996). Living with Paradox: An Introduction to Jungian Psychology. New York: Brooks,.
5.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6.	Mills, J.C. & Crowley, R.J. (1994). Therapeutic metaphors for children and the child within. Runner/Mazel Publisher New York.
7.	Paintal, H. K., & Pandey, N. (1996). A conflict-based study of attitudes of adolescents towards their parents: Implications for parental counseling. Indian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3(1), 4-11.
8.	Yau, J., & Smetana, J. G. (2003). Conceptions of moral, social-conventional, and personal events among Chinese preschoolers in Hong Kong. Child Development, 74, 647-658.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