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601201113381100
DOI 10.6846/TKU.2011.00930
論文名稱(中文) 網際網路與新社會運動: 以公共電視發起之「搶救公視‧全民連署」網路連署運動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New Social Movement Networked on the Internet: A Case Study of A plebiscite on-line of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in Taiwan .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1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曾語芳
研究生(英文) Yu-Fang Tseng
學號 695050178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12-24
論文頁數 11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許傳陽
委員 - 楊明昱
委員 - 林麗雲
委員 - 許傳陽
關鍵字(中) 公民權
公共領域
社會運動
傳播權
網路
關鍵字(英) Citizen's Right
Public Sphere
New social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
Media
Internet
Plebiscit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民意已從傳播媒體被權力掌握得絕對「多數」時代,來到現今資訊發達的社會「關鍵少數」時代;而所謂的「少數」,其實可能只是以往資訊、溝通平不暢達時代下的沈默者,而社會運動的特質和行動劇碼,更因為有了網路,讓參與者與運動組織之間有了更多媒介的機會,而產生進一步引發行動的可能;而網路的串連性、即時性以及開放性的特色,也間接的提供民眾參與監督媒體和主張傳播權利的管道。本研究欲以公共電視發起之網路連署運動,分析網路工具做為在傳播科技匯流的趨勢下的一種契機,帶來更多監督、改革和對話的機會,讓媒體組織以資訊公開和理性對話的形式,豐富廣電公共領域的公民參與意涵。
英文摘要
In information society, people and organization to centered on resource i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immediately, flexibility, and convergence a central feature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aradigm, it makes it possible to 
communicative action. On the other hand, free resource and information all have very great help to move to any kind society movement of the plan.
Internet also have democratization potential, any feedback of social agenda from user commented on the internet, they are use their freedom of speech and communication right the same time. Media organizations should also make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new media and existing communication tools to information demands an open and rational dialogue, enriching the meaning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capabilities and consciousness-raising in the
 public spher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新科技與社會發展	6
壹、	內外部的改變	6
貳、	新科技、媒體與社會變革	8
第二節 社會發展與媒體演進	13
壹、	臺灣媒體運動與社會運動	13
一、	新社會運動在臺灣	22
二、	資源動員論	24
三、	政治過程論	25
貳、	社會運動的意義轉變	26
第三節 新社會運動與媒體作用	32
壹、	打破社會邊界	32
貳、	更多元的民主與政治參與	33
參、	參政機會的的普及	34
肆、	串連合作與資訊傳遞	35
第四節 科技與公共化潛能	38
壹、	公民社會的轉型	38
貳、	促進社會的互動和溝通	4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1
一、	公視事件與論述	41
二、	研究方法	44
(一)	理論、概念與命題	46
(二)	社會事實的解釋	47
(三)	資料的分析與歸納	48
三、	研究範圍與限制	49
(一)	研究範圍	49
(二)	研究限制	49
第肆章 研究案例	51
第一節 議題設定與傳散模式	51
第二節 公視連署網站	57
壹、	網路與社群互動的綜效	61
貳、	民間搶救公視基地網站	66
參、	政治過程與新傳播形式的聯合	70
肆、	運動中資訊的同步性	72
第三節 增加公共電視的公共性	79
第四節 研究結論	83
壹、	增加議題傳散的效度	88
貳、	替代性媒介與共識凝聚	92
參、	媒體識讀的新領域	95
第伍章 結論	99
壹、	結論:新社會運動的新場域	99
貳、	後續研究建議	101
參考文獻	104
壹、	學術期刊論文	104
貳、	碩博士論文	105
參、	著作書籍	105
肆、	翻譯書籍	106
伍、	英文文獻	107
陸、	線上資料	108
附錄	109
壹、	財團法人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聲明	109
貳、	二OO八年度公視預算議題決議	110
參、	二OO八年度1212 行動聲明	110
肆、	公視連署期間預算議題報紙露出	113
(二OO八年十二月十三日起,迄二OO九年一月三十一日之連署期間)	113

圖  目  錄
圖一、公視預算議題設定與傳散模型	51
圖二、公共電視連署網站功能畫面(參與連署二萬人次時)	57
圖三、公共電視連署網站功能畫面(參與連署八萬人次時)	61
圖四、公共電視連署網站串連功能畫面	64
圖五、民間搶救公視基地網站	66
圖六、公共電視連署網站新聞畫面	72
圖七、公共電視連署網站結束功能畫面(參與連署十七萬人次時)	80
參考文獻
壹、	學術期刊論文
丘延亮編(2008)。《運動作為社會自我教習:台社社會運動讀本》。台北:唐山出版社。
賽明成、陳建維(2010.)。〈紮根理論與質性研究:調和觀點〉。《問題與研究》,49:1-28.。
左正東(2008)。〈電子公共論壇和跨國政治參與:以「網路治理線上論壇」和 「IGOVAP論壇」為例〉。《公共行政學報》,28:1-38。
李月蓮(2001)。〈香港傳媒教育運動:「網路模式」的新社會運動〉。《新聞學研究》,71:107-131。
〈臺灣媒體改革運動八十年,1921-2002〉(2002)。《世紀中國月刊》,前言。
李明哲、唐志宏(2002)。〈網路商業化與網路民主:資訊政治經濟學觀點下的討論〉,《資訊社會研究》,3:251-268。
林鶴玲,鄭陸霖(2001)。〈臺灣社會運動網路經驗初探:一個探索性的分析〉。《臺灣社會學刊》,25::111-156。
秦琍琍(2002)。〈書評書介:Theory of Human Communication〉,《中華傳播學刊》,創刊號:257-262。
馮建三(2009)。〈公視付費發言 反諷傳播權六十年〉,《2008年臺灣人權報告》,頁: 241-248。
魏玓(2010)。〈不跟傳媒玩同一場遊戲〉。《臺灣社會研究》,79:342。
林麗雲(2005)。〈鼓浪前進,沖刷「劣岸」--臺灣無線電視改革運動(1988∼2004) 〉。 《臺灣史料研究》24:175-195)。
羅晉(2008)。〈實踐審議式民主參與之理想:資訊科技、網路公共論壇的應用與發展〉。《中國行政》,79:75-96。
梁文韜(2006)。〈資訊時代下的公共治理:規範性電子公民身份論之初探,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9:1-81。
施韻茹、杜曉苑、曾武清(2003)。〈從創新傳佈觀點探討影響 PDA 採用意願的因素:以新竹縣市為例〉。台北:「中華傳播學會2003年會」論文。
馮建三(1995)。〈異議媒體的停滯與流變之初探:從政論雜誌到地下電台〉,《廣電資本運動的政治經濟學-析論1990年代臺灣廣電媒體的若干變遷》,05:123:175。台北:台研季刊社。
秦琍琍(2007)。〈重要的是觀念與態度 對於「數位傳播」發展的幾個初步觀察〉。《傳播研究簡訊》,50:10-13。
羅世宏(2008)。〈公共廣電八十載 追求共善新世紀〉。《新聞學研究》,96:295-302。
黃啟龍(2002)。〈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實踐以弱勢社群網站為例〉。《資訊社會研究》,3:21-36。
謝宗學(2003)。〈網際民主與審議民主之實現:資訊化社會的桃花源村?〉。《資訊社會研究》,4:107-108。
貳、	碩博士論文
李承翰(2000)。李承翰(2000)。《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團體及個人增權(empowerment)關係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筱慧(2009)。《網路運動與議題建構之研究—以PTT上之「黑米事件」相關文本為例》,台北:淡江大學碩士論文。
陳錦華(2002)。《在行動中壯大自我(empowerment):臺灣網路同志運動分析》。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許傳陽(1992)。《大眾傳播媒介與社會運動:一個議題傳散模式的初探—以宜蘭反六輕設廠運動之新聞報導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程宗明(2003)。《批判臺灣的電視政策,2000-2002:無線電視台公共化與數位化之思辯》。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
葉瓊瑜(1995)。《從媒介策略角度探討消息來源之議題建構—以公視立法爭議. 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管中祥(1997)。《我國有線電視發展歷程中的國家角色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鄭君良(2002)。《非營利網站之經營策略研究:以「南方電子報」、「苦勞網」與「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為例》。嘉義: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參、	著作書籍
朱全斌(1998)。《媒體、認同與傳播新科技》。台北:遠流。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
呂亞力(1979)。《政治發展與民主》。台北:五南。
李丁贊(2004)。《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2009)。《臺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巨流。
苗延威(2002)。《社會運動概論》。 台北:巨流。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 台北。揚智文化。
陳百齡、陳炳宏、劉靜怡、林麗雲、莊國榮(2002)。《資訊社會之傳播政策分析》。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黃浩榮(2005)。《公共新聞學:審議民主的觀點》。台北:巨流。
黃葳葳(2008)。《數位傳播與資訊文化》。台北:威士曼。
翁秀琪(199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張華傑(1986)。《社會心理學》。台北:三民。
張茂桂(1994)。《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業強。
賴祥蔚(2005)。《媒體發展與國家政策》。台北:五南。
馮建三(1998)。《大媒體:貳》。台北:元尊文化。
蔡英文(2002)。《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漢娜.鄂蘭的政治思想》。台北:聯經。
蔡勇美、廖培珊、林南(2007)。《社會學研究方法》。台北:唐山。
肆、	翻譯書籍
王樂成、林祐聖、葉欣怡譯(2004)。《網際網路與社會》。台北:弘智。(原書James Slevin. [2000].The Internet and Society. Cambridge: Polity.)
江靜之譯(2001)。轉引自《網際權力:網際空間與網際網路的文化與政治》台北:韋伯文化。(原書W. Lance Bennett. [2003]Communicating Global Activism: Strengths and Vulnerabilities of Networked Politics. London: SAGE.〉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台北:濤石。(原書Anselam Strausss.&Juliet Corbi.[1998].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 London: SAGE.) 
胡位鈞譯(2009)。《社會運動,1768-2004》。中國:上海人民。(原書Tilly ,C. [2004].Social Movement 1768-2004. Paradigm Publishers.)
夏鑄九、王志弘等(2000)。《網路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原書Manuel Castells [1996].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John Wiley and Sons Ltd Publishers.)
孫力平等譯(1991)。《社會衝突的功能》。台北,桂冠。(原書Lewis A.Coser.[1956],The functions of social conflict. Glencoe, IL: Free Press.)
黃維明譯(2001)。《網路會顛覆民主嗎?》。台北:新新聞。(原書Cass Sunstein .[2001]. Republic.co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曹衛東(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台北:聯經。(原書Habermas. [1962]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Boston: The MIT Press)
陳建勳譯(2005)。《草根媒體:部落格傳奇》。 台北:歐萊禮。(原書Dan Gillmor. [2004]. 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O'Reilly Media press.)
楊雅婷譯(2008)。《媒介與政治初探》。台北:韋伯文化。(原書Ssrah Oates.[1962] . Introduction to Media and Politics.London: SAGE.〉湯允一、董素蘭、林富美、許瑩月譯(2001)。《媒體/社會--產業、形象、與閱聽大眾》。台北,學富。(原書David Croteau & William Hoynes. [2002] Media/Society─Industries, Images, and Audiences . . London: SAGE.) 
馮建三譯(1995)。《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遠流。(原書Williams, R. [1974]. Television: Technologyand cultural form. London: Fontana.)
馮建三,程宗明譯(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台北:五南。(原書Vincent Mosco.[1996].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Rethinking and Renewal. London: SAGE.)
馮建三、羅世宏、魏玓、唐士哲、王菲菲譯(2005)。《問題媒體:二十一世紀美國傳播政治》。台北:巨流。(原書Robert W. McChesney. [2000]. The Problem of the Media: U.S. Communications Politics in the 21st Century. London: SAGE.)
張炳九(1998)。《政治過程、政治利益與輿論》。台北:桂冠。(原書David B. Truman [1951]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 political interests and public opinion. .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press)
張芬芬譯(2005)。《媒介與傳播研究法指南》。台北:韋伯。(原書Klaus Bruhn Jensen[2002].A Handbook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Quant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ologies. London: Routledge)
張芬芬譯(2006)。《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台北:雙葉書廊。(原書Matthew B. Milles.&A.Michael Huberman[199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 . London: SAGE.)
萬毓澤譯(2007)。《創造歷史:社會理論中的行動、結構與變遷》。台北:群學。(原書Alex Callinicos.[1987].Making History: Agency,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劉勝驥譯(2007)。《社會科學方法論—研究之建設》。台北:巨流。(原書Griffin Larry J., [1999].Temporality, Events, and Explanation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 London: SAGE.)
謝光萍、吳怡萱譯(2006)。《電腦中介傳播》。 台北:韋伯文化。(原書Chirspin Thurlow.,Laura Lengel & Alice Tomic. [2004]. Communicatio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he Internet. . London: SAGE.)
伍、	英文文獻
Wim Van de Donk & Brain D.Loader & Paul G.Nixon & Dieter Rucht(2003)
Cyberprotest: New Media, Citizens and Social Movements. New Yorkr: Routledge. 
陸、	線上資料
林國明(2004)。〈什麼是公民會議?〉,《臺大社會所TSD科技、民主與社會小組網站》,網址:http://tsd.social.ntu.edu.tw/tc1.pdf。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臺灣新聞記者協會、媒體觀察基金會、媒體改造學社、二十一世紀基金會(2008),〈改組不解散 請將廣電基金留給傳媒產業-傳播學界、實務界、以及各媒改社團共同發起連署聲明〉,《臺灣連署資源運籌平台》,網址: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08091200511900。
《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成立宣言》(2000)。轉引自網址:http://enews.url.com.tw/enews/3736。
程宗明(2000)。〈公共電視促進公民社會發展方向〉,《公共電視研究發展部》,網址:http://rnd.pts.org.tw/p1/000229-2.htm。
楊志弘(2001)。〈e化媒體:互動媒體的利基〉,上網日期:2001年3月7日,取自《銘報即時新聞》,網址:http://mol.mcu.edu.tw/show.php?nid=110。
瞿海源(1997)。〈第七章 資訊網路與臺灣社會─網路使用的社會意義〉,《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期末研究報告》,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執行單位: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上網日期:1997年6月20日,網址:http://cdp.sinica.edu.tw/project/01/7_3.htm。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