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601201012092500
DOI 10.6846/TKU.2010.00907
論文名稱(中文) 民進黨執政時期中國對台國際戰略之研究 (2000-2008)
論文名稱(英文) A Study on China’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toward Taiwan in the Period of DPP’s Ruling(2000-2008)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1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吳 聲 銘
研究生(英文) Sheng-Ming Wu
學號 79633011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1-15
論文頁數 242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翁明賢
委員 - 曾復生
委員 - 吳建德
關鍵字(中) 國際戰略
外交
獨立
一中
和平統一
關鍵字(英) international strategy
diplomacy
independence
one China
peace unity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中國國際戰略是鄧小平結合馬克斯主義的國際戰略理論與中國改革開放的實際階段,而制定出此一國際戰略。中國國際戰略是指主權國家在對外關係領域內較長時期、全局性的謀略。強調的是主權國家最高領導階層對國際大局和對外大政方針的決策,強調國際戰略是處理國際事務和對外工作的總的方針和原則,中國國際戰略主要目標為:中國國家安全的保障、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與中國國家的統一。
    中國對台國際戰略目標不變,但策略與手段卻經歷著國際局勢、國內因素與台灣因素等而多次靈活變化,中國戰略三大戰略目標與解決台灣問題,實現中國統一具密切關係,若台灣傾向獨立,將對中國對外戰略構成全局性的破壞,故中國致力於解決台灣問題,且集中各種必要的資源,爭取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實現統一,同時做好武力實現和平統一。
    為了不使台灣問題在國際政治中被突顯,必須使台灣問題邊緣化。中國對台涉外策略以三戰思維,遂行三光政策,達到矮化台灣、邊緣化、地方化、去政府化、去主權化的五化目標,在國際間消滅台灣國際人格,使台灣成為地區、地方政府,只要一日未能把台灣納入中國版圖,中國欲置台灣於末路的作法是永遠不會終止。
    民進黨政府執政期間推動由隱性轉為顯性的「主權獨立」,主要基於中國鑒於民進黨政府在台灣的台獨傾向,二○○五年開始運用「經美制台」、「聯外制台」的動作外,更加速實施「去台灣化」的軟、硬兩手策略。結果,民進黨政府「去中國化」的政治工程,使得兩岸瀕臨戰危,而中國大陸仍然按其國際戰略步驟繼續崛起,台灣繼政治邊緣化後,面臨殺傷力更大的經濟邊緣化危機,使台灣治安、社會、民生問題頻生,導致台灣政治再次政黨輪替為本文之研究結果。
英文摘要
The international strategy of China is the integration of the Marxism and China’s practical state of reformation, which is established by Deng Xiao-ping.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rategy is referring to the long-term and over all doplomatic tactics utilized by the nation under sovereignty state. What the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rategy emphasises are, firstly, the nation’s sovereignty state; secondly, the national executive leaders’ macroscopic rationale upon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the deplomatic policies; and thirdly, that international strategy is the principle to deal with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diplomacy. The primary objectives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rategy are the following: the protection of national security,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China, and the unity of nation.

Although China maintains the same strategic objectives and tactic toward Taiwan, yet China remains flexible and different means due to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domestic factors, and Taiwan’s own various factors. The three objectives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rategy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solving cross-strait, which refers Taiwan issues, and achieving the reunification of China. If Taiwan tends to independence, it will cause overall damage to foreign strategy of China.Therefore, China pulls all forces on collecting necessary resources to deal with cross-strait issues and dedicates to achieve reunification under one-China principle. At the same time, China also prepares to achieve peaceful reunification by force.

In order to prevent highlighting the Taiwan issue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hina has to marginalize the Taiwan issue. China regards “legal warfare, psychological warfare, media warfare” and implements the policy to achieve 
the policies which would lead to Taiwan being belittled, marginalized, provincialized, government removed, and sovereignty removed. China also seeks to eliminate the personality of Taiwan and to frame the image of Taiwan into a local government. As long as China hasn’t annexed Taiwan,China will never stop driving Taiwan to a dead-end.

While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was in power, DPP promoted Taiwan independence into a more public movement. Being aware of the DPP tending to Taiwan independence, China began to use the policies including governing Taiwan through the United States and governing taiwan through uniting other countries, and speeded up implementing “Taiwan removing”. The policy of “China hating” implemented by the DPP government has made cross-strait relations more risky and dangerous as ever, and yet China still rises step by step with the aid of it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While being governing marginalized, Taiwan faces even greater economic crisis, which further causes problems upon national security, society, and its people’s livelihood. Bearing all the above burden, Taiwan had to yet again change its party in power.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P.1
第二節 文獻檢驗…………………………………………………	P.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P.1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途徑…………………………………………	P.16
第五節 研究架構…………………………………………………	P.18
第二章 中國對台國際戰略思維與歷史演進
第一節 國際戰略的意涵…………………………………………	P.24
第二節 毛、鄧、江、胡的國際戰略內涵與思維………………	P.35
第三節 影響中國對台國際戰略的因素…………………………	P.45
第四節 小結………………………………………………………	P.53
第三章 中國對台國際戰略之目標
第一節 外交空間孤立化…………………………………………	P.58
第二節 國際組織邊緣化‥………………………………………	P.68
第三節 談判籌碼空洞化……‥…………………………………	P.79
第四節 小結………………………………………………………	P.82
   第四章 三光策略之一「挖光台灣邦交國」與實際作為
第一節 大國外交與多邊外交……………………………………	P.88
第二節 睦鄰外交與和諧外交……………………………………	P.114
第三節 務實外交與台灣外交……………………………………	P.120
第四節 小結………………………………………………………	P.127
第五章 三光策略之一「堵光台灣國際政治生路」與實際作為
第一節 聯合國與世衛組織………………………………………	P.132
第二節 亞太經合會與東協組織…………………………………	P.158
第三節 台灣參與非政府組織NGO效應…………………………P.175
第四節 小結………………………………………………………	P.179
第六章三光策略之一「擠光台灣爭對等談判籌碼」與實際作為   
第一節 一中框架全球化…………………………………………P.185
第二節 反獨促統大聯盟…………………………………………P.203
第三節 文教交流傾中化…………………………………………P.212
第四節 小結………………………………………………………P.219 
第七章 結 論
第一節 研究總結…………………………………………………P.224
第二節 心得啟示…………………………………………………P.232
第三節 未來研究展望……………………………………………P.235

圖    表

圖1-1中國對台國際戰略之研究概念架構圖……………………………	P.18
圖1-2中國對台國際戰略論文章節分配架構圖…………………………	P.22
圖7-1中國對台國際戰略象限圖…………………………………………	P.227
表1-1中國學者對國際戰略名詞定義說明表……………………………	P.27
表1-2世界主要國家GDP數據一覽表……………………………………	P.34
表2-1中國歷代領導人之國際戰略思維一覽表…………………………	P.45
表3-1 1971年台灣退出聯合國迄2008年重要年代兩岸邦交國數量表	P.62
表3-2 2000-2008年中國參與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紀 ………………	P.70
表4-1 2000-2008年中國元首外交領導人出訪統計表…………………	P.93
表4-2 2000-2008年中國夥伴關係紀錄表………………………………	P.98
表4-3 2000-2006年台灣援助邦交國金額一覽表………………………	P.123
表4-4 2000-2008年台灣邦交國數目變化表……………………………	P.125
表4-5 2000-2008年台灣邦交情勢一覽表………………………………	P.125
表5-1 2000-2007年台灣參與(加入)聯合國案投票經過與結果………	P.143
表5-2 1997-2007年國、民兩黨執政時期推動世衛組織經過與成效…	P.153
表5-3 1993-2008年台灣參加APEC非正式領導人會議人 ……………	P.167
表6-1 1979-1990年鄧小平對中國統一台灣發表相關論述彙整………	P.188
表6-2 2000-2008民進黨政府陳水扁總統對一個中國發表論述彙整表	P.197
表6-3 全球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暨類似組織一覽 …………………‥	P.206
參考文獻
一、中文專書
1. 王良能。2000年。《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唐山出版社。
2. 王逸舟。1999年。《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 江澤民。2006年。《江澤民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4. 江澤民。2006年。《江澤民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5. 李少軍。2005年。《國際戰略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
6. 李景治、羅天虹。2003年。《國際戰略學》。北京:中國人民 
   出版社。
7. 李錦坤。2002年。《鄧小平理論研究》。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8. 何蘭。2005年。《冷戰後中國對外關係》。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9. 翁明賢主編。2008年。《新戰略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        
   司。
10.翁明賢、吳建德主編。2005年。《兩岸關係與信心建立措施》。台北:華立圖書有限公司。
11.高金鈿。1995年。《國際戰略學概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
   社。
12.倪世雄。2003年。《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出
   版股份有限公司。
13.洪儒明。2004年。《民進黨執政後的中共對台政策》。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時殷弘。2008年。《戰略問題三十篇-中國對外戰略思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5.許志嘉。2004年。《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台北:      
   生智出版社。
16.康邵邦、宮力。2006年。《國際戰略新論》。北京:解放軍出
   版社。
17.張蘊岭主編。,2008年。《中國與周邊國家:構建新型夥伴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8.張亞中主編。2003年。《國際關係總論》。台北:揚智文化事
   業股份有限公司。
19.許世銓,2007年。《激盪中的台灣問題》。北京:九州出版社。
20.黃嘉樹、林紅。2008年。《兩岸外交戰-美國因素制約下的國際涉台問題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1.曾復生。2004年。《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一輯》。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2.曾復生。2004年。《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二輯》。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3.曾復生。2004年。《中美台戰略趨勢備忘錄第三輯》。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楚樹龍、金威。2008年。《中國外交戰略和政策》。北京:時事出版社。
25.楊毅主編。2006年。《國際戰略形勢分析2005/2006》。北京:時事出版社。
26.楊毅主編。2007年。《國際戰略形勢分析2006/2007》。北京:時事出版社。
27.盧曉衡。2003年。《中國對外關係中的台灣問題》。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28.閻學通、孫學峰。2005年。《中國崛起及其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9.閻學通。1999年。《中國與亞太安全-冷戰後亞太國家的安全戰略》。北京:時出版社。
30.陳佩堯、夏立平主編。2004年。《新世紀機遇期與中國國際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
31.縢藤主編。2001年。《鄧小平理論與世紀之變的中國國際戰略》。
   北京:人民出版社。
32.陳佩堯、夏立平主編。2005年。《國際戰略縱橫》。北京:時事出版社。
33.潘錫堂。2003年。《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台北:新文京開
   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34.陸忠偉。2000年。《全球戰略大格局》。北京:時事出版社。
35.潘忠歧。2008年。《國際責任與大國戰略》。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
36.蔡東杰。2008年。《當代中國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
   版公司。
37.蔡東杰。2001年。《兩岸外交政策與對外關係》。台北:高立     
   圖書有限公司。
38.鄧小平。1993年。《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39.鄧小平。1996年。《鄧小平文選一卷本》。香港:三聯書店有
   限公司。
40.鄧小平。1989年。《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41.西翁‧布朗(Seyom Brown)著,李育慈譯,掌控的迷思:美國21
世紀的軍力與外交政策,(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6年)。
42.約瑟夫‧奈伊著,蔡東杰譯,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台北:左
岸文化圖書公司,2002年)。
二、期刊
1. 于有慧,「後冷戰時代中共新安全觀的實踐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2001年),頁57-75。
2. 于有慧,「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第43卷(2004
   年),頁105-123。
3. 吳玲君,「中共APEC策略與角色的轉變」,問題與研究,第40卷(2003年),頁1-20。
4. 卓慧菀,「兩岸WTO互動策略研究」,問題與研究,第43卷(2003年),頁159-181。
5. 柳金財,「論九○年代以來中華民國政府關於一個中國論述內涵的持續與變遷」,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2002年),頁9-28。
6. 翁明賢,「台海兩岸如何結束敵對狀態」,新世紀智庫論,第29期(2005年),頁78-96。
7. 翁明賢,「全球化化國家安全戰略的另類思維:建構主義的觀點」,新世紀智庫論,第27期(2004年),頁11-18。
8. 時殷弘,「錢其琛訪美的重要戰略性啟示」,兩岸雙贏,(2001年),頁30-33。
9. 張五岳,「兩岸關係與台海安全」,新世紀智庫論,第9期(2000年),頁64-69。
10.張亞中,「論兩岸治理」,問題與研究,第42卷(2003年),頁29-61。
11.張惠玲,「中共與東協建立自由貿易區之戰略考量評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2002年),頁4-14。
12.黃虹堯,「中共亞太多邊外交的探討以上海合作組織為例」,
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2002年),頁34-54。
13.黃鴻博,「一個中國定義與兩岸關係之辯證發展探討」,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2002年),頁48-60。
14.趙春山,「錢其琛談話中的戰略堅持與策略轉變」,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2002年),頁1-3。
15.劉二龍,「經濟與政治的接軌—由東協自由貿易區看中共區域版圖的擴張」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2002年),頁58-70。
16.賴怡忠,「從國際戰略看北京一中原則」,新世紀智庫論。第30期(2005年),頁31-44。
17.陳隆志,「台灣參加國際組織之展望〉」,新世紀智庫論,第9期(2000年),頁4-15。
18.蔡政修,「五二○後的兩岸關係結構與兩岸政治談判前景」,問題與研究,第42卷(2003年),頁75-99。
19.鍾延麟,「中共對聯合國中國代表權問題中—雙重代表案的立場與影響」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2002年),頁78-88。
20.蔡學儀,「亞洲經貿區域化與台灣因應之道」,問題與研究,第42卷(2002年),頁23-53。
21.顧立民,「新世紀中共地緣戰略思想」,問題與研究,第42卷(2003年),頁57-78。
三、論文
1.史浩誠,「後冷戰中共新安全觀對其軍事戰略之影響」,政治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2.陳一誠,「中國南方外交戰略的政經分析1949-2006」,政治大學戰略與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3.張智誠,「後冷戰時期中共對台戰略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4.洪儒民,「民進黨執政後的中共對台政策」,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大陸組碩士論文(2003年)。
5.趙沛霖,「中國外交戰略思維之研究:江澤民時期的檢證分析」,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2004年)。
6.林佑蒼,「胡錦濤主政中共對台政治戰略之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2007年)。 
四、英文書目
1.Balassa, Bela 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Homewood, Ill.: R.D.  Irwin, 1961.
2.Carr, Edward Hallett. The Twenty Years’ Crisis, 1919-1939: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 Macmillan, 1951.
3.Copper, John Franklin. Taiwan: Nation-state or Province?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2003.
4.Easton, David.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5.
5.Hao, Yufan and Su, Lin. China's Foreign Policy Making: Societal Force and Chinese American Policy. Aldershot, Hampshire: England; Burlington, VT: Ashgate, 2005.
6.Johnston, Alastair Iain and Ross, Robert 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7.Kennedy, Paul M. Preparing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3.
8.Nye, Joseph S.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9.Robinson, Thomas W. and Shambaugh, Davi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