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601200814503100
DOI 10.6846/TKU.2008.00919
論文名稱(中文) 我國軍事校院招募機制與策略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The Research of Military Academy Recruits Mechanism and the Strategic in Taiwa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Leadership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6
學期 1
出版年 97
研究生(中文) 趙美珠
研究生(英文) Mei-Chu Chao
學號 794120096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8-01-12
論文頁數 148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蓋浙生
委員 - 楊國賜
委員 - 吳政達
關鍵字(中) 招募機制
策略
關鍵字(英) Recruits Mechanism
Strategic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論文提要內容:
根據研究主題,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有六:
一、探討我國軍事校院招募機制如何運作。
二、瞭解國軍人才招募中心招生之現況及問題。
三、分析國軍人才招募中心招募的策略。
四、分析國軍人才招募中心招募行銷的策略。
五、探討國軍人才招募中心將行銷策略應用於招生的實際符合程度。
六、根據研究成果提供國軍人才招募中心未來招生之建議。
    為達成以上之研究目的,本研究兼採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以使研究結果更加完善。首先,透過「我國軍事校院學生招募機制與策略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研究,從中分析我國軍事校院學生之背景、特(素)質、從軍動機來源,以及如何透過招募機制(國軍人才招募中心)獲取入學資訊;並藉由訪談進一步分析比對,國軍人才招募中心如何運用行銷策略成功的招募更多的優秀人才。最後,本研究綜合文件分析法與比較研究法所得之資料,獲得結論歸納如下:
一、國軍人才招募中心組織結構重整,對軍校正期生招募未有顯著影響。
二、招募人員的培訓除素質外,升遷管道亦不可忽視。
三、五種行銷策略在招募成效上,均已具相當成效。
四、針對不同背景變項之學生,應採取不同行銷策略。
英文摘要
According to the subject of this research,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are: 1.To discuss how the military academy recruits mechanism operate in Taiwan.  2. To reali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Recruitment Center of National Armed Forces.  3. To analyze the recruitment strategies of Recruitment Center of National Armed Forces.  4. To analyze the marketing strategies of Recruitment Center of National Armed Forces.  5. To discuss the degree of marketing recruitment strategies applied in reality of Recruitment Center of National Armed Forces.  6.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to provide the suggestions about the recruitment of Recruitment Center of National Armed Forces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reach the purpose of above, this research uses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earch and interview survey research method.  First, use “The Questionnaire of Military Academy Recruits Mechanism and the Strategic in Taiwan” to survey.  Besides, analyze the background, attributes and enlisted motivations of the students in military academy in Taiwan and how to get enrolment information through Recruitment Center of National Armed Forces.  Furthermore, try to analyze how Recruitment Center of National Armed Forces use marketing strategies successfully to recruit more excellent students through interview survey research.  Finally, the research combines the information with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to get the conclusions as following: 
1. The remilitarization structure of Recruitment Center of National Armed Forces 
didn’t affect the recruit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military academic obviously.
2. The fleshware and promotion channels can’t be ignored in the training of recruits 
staff.
3. Five marketing strategies have increased the effects of recruitment.
4. The marketing strategies should be switched to different background student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軍事校院學生投考軍校動機之探討 ………………………11
第二節  軍事校院學生入學招募機制之探討 ………………………21
第三節  軍事校院學生入學招募策略之分析 ………………………43
第四節  軍事校院學生入學面臨問題之分析 ………………………6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程序 ………………………………………6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7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71
第四節  實施程序 ……………………………………………………75
第五節  資料處理 ……………………………………………………75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77
第一節 基本資料分析 ………………………………………………78
第二節 軍事校院人才招募機制之分析 ……………………………80
第三節	軍事校院招募行銷策略之分析……………………………94
第四節  綜合討論與研究發現………………………………………10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7
第一節 結論…………………………………………………………107
第二節 建議…………………………………………………………110
參考文獻………………………………………………………………113
中文部分………………………………………………………………113
英文部分………………………………………………………………119
附錄……………………………………………………………………121
附錄一  專家效度……………………………………………………121
附錄二  專家名單及意見……………………………………………129
附錄三  正式問卷……………………………………………………131
附錄四  訪談大綱……………………………………………………135
附錄五  訪談逐字稿…………………………………………………137
表   次
表2-1  從軍動機因素統計表…………………………………………19
表2-2  三軍六校入伍生「從軍動機」分佈情………………………20
表2-3  招募定義彙整表………………………………………………24
表2-4  近十年大專院校概況統計表…………………………………28
表2-5  內部招募與外部招募方式……………………………………31
表2-6  內部招募及外部招募的優缺點分析表………………………33
表2-7  招募的方法……………………………………………………34
表2-8  85年-95年軍事校院需求人數與獲得率 …………………37
表2-9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招募策略…………………………………42
表2-10 策略的定義……………………………………………………45
表2-11 三軍五校94年班應屆畢業學生淘汰概況 …………………66
表4-1  訪談對象代號表………………………………………………77
表4-2  基本資料分析表………………………………………………79
表4-3  產品策略重要性與實際符合程度……………………………87
表4-4  人員策略重要性與實際符合程度……………………………88
表4-5  價格策略重要性與實際符合程度……………………………89
表4-6  通路策略重要性與實際符合程度……………………………90
表4-7  就讀軍校前是否曾尋求國軍人才招募中心協助……………90
表4-8  通路策略重要性與實際符合程度-國軍人才招募中心 ……92
表4-9  推廣策略重要性與實際符合程度……………………………93
表4-10 不同居住區域之學生對行銷策略應用於招生工作實際符合
差異程度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5
表4-11 不同畢業學校之學生對行銷策略應用於招生工作實際符合
差異程度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6
表4-12 不同家庭收入之學生對行銷策略應用於招生工作實際符合
差異程度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7
表4-13 不同軍職調查之學生對行銷策略應用於招生工作實際符合
差異程度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9
表4-14 不同招生資訊之學生對行銷策略應用於招生工作實際符合
差異程度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0
圖   次
圖1-1  研究流程圖 …………………………………………………7
圖2-1  Maslow的人類需求層次關係 ………………………………13
圖2-2  Herzberg對於滿足與不滿足之觀念 ………………………15
圖2-3  Herzberg雙因子理論 ………………………………………16
圖2-4  招募過程 ……………………………………………………27
圖2-5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組織架構 ………………………………36
圖2-6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組織架構 ………………………………37
圖3-1  研究架構圖 …………………………………………………7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寶玲(主編)(2004)。紫牛學危機處理。台北:創見。
王俊如(1993)。高等教育行銷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方世榮(1998)。行銷管理學:分析,計劃,執行與控制。台北:東華。
司徒達賢(1995)。策略管理。台北:遠流。
朱美珍(1998)。現代青年軍旅生涯適應問題的探討。軍事社會科學半年刊,創刊號,153-211。
杜永祥(2005)。國軍人才招募策略之研究:整合行銷傳播途徑。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彙傑(2000)。整合行銷傳播運用於國軍人才招募之研究-以軍事院校正期班、專科班為例。復興崗學報,75,73-204。
林國煌(2002))。管理學。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卓秀足(2001)。管理專題研討。雲林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博士班專題報告,未出版,雲林縣。
卓淑玲、劉瑞楨、鄧文章(2000)。影響軍校生軍職志向之相關因素之研究-以政戰學校為例。復興崗學報,70,103-130。
李文瑞(1995)。教學媒體與教學新科技。台北:心理。
李德芳(2006)。入伍生適性發展問卷之編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翠卿(2005)。向西點軍校學管理。Career職場情報誌,352,102-106。
何永福、楊國安(1995)。人力資源策略管理。台北:三民。
齊若蘭(2004)。彼得.杜拉克原的管理聖經。台北:遠流。
吳金香(2000)。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五南。
吳美連、林俊毅(1999)。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台北:智勝。
吳靜吉(1994)。心理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洪光遠(1997)。規劃式管理對軍事院校新生適應之影響。復興崗學報,61,193-219。
孫敏華(1990)。現職軍士官對女性軍人態度之研究。軍事社會科學半年刊,3,1-30。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五南。
國防部(2001)。提昇三軍官校新進人力素質之策略研究-學校、招募中心與教育決策單位三結合。國防部委託專題研究案,未出版。台北:國防部。
國防部(2006)。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
國防部(譯)(2006)。Lynn. E. Davis,Jeremy Shapiro著。美國陸軍與新國家安全戰略(The U.S. ARMY AND THE NEW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台北:國防部。
國防部軍事新聞網(2003)。投身軍旅人生更充實。2003年6月26日,取自http://www.mnd.gov.tw/modnews/mininews/default.
國防部軍事新聞網(2007)。優質軍校 學子生涯規劃首選。2007年1月7日,取自http://www.mnd.gov.tw/modnews/mininews/default.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2004)。國軍人才招募中心對三軍六校入伍生從軍動機研究。台北:國防部。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網站(2006)。國軍人才招募中心簡介。2006年6月15日,取自:http://210.69.230.66/rdrc/index.html。
張火燦(1995)。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台北:揚智。
張火燦(1999)。人力資源-組織、管理、發展。台北:華泰。
張緯良(1996)。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
夏念慈(2006,5月21日)。陸官超熱門新生報到率百分之百。中國時報,第4版。
曹開明(2005,1月28日)。國軍人才招募後備部專責執行。青年日報,第4版。
許士軍(2000)。管理學。台北:東華。
許長田(2002)。行銷大台灣。台北:恆星國際。
陳文凡(1999)。國軍人才招募策略之研究。論文發表於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國防教育整合與發展」學術座談會,台北市。
陳欽碧(2000)。
陳膺宇、雷式明(1995)。軍事院校學生背景、特性與個人發展之研究。復興崗學報,55,141-189。
郭美玲(2007)。網路時代的圖書資訊組織。2007年12月9日取自於http://www.lib. ntu.edu.tw。
彭懷真(1991)。社會學辭典。台北:五南。
湯堯(2000)。學校經營管理策略。台北:五南。
湯堯(2001)。論述高等教育經營之策略分析:以S.W.O.T為例。教育學刊,17,147-161。
湯淑貞(2001)。管理心理學。台北:三民。
黃英忠(1996)。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
黃英忠(1998)。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三民。
黃國良(2003)。人才招募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國軍三軍四校人才招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俊英(2000)。行銷管理:策略性的觀點。台北:華泰。
黃俊英(2001)。行銷學的世界。台北:天下。
葉仁傑(2006)。國際營銷之STP。2006年6月3日取自http://www.aiou.edu/banews/062006/03062006/do。
葉仁傑 (2005)。“問世間,管理是何物?”亞洲 (澳門)公開大學學刊,6,12-22。
楊國安、何永福(1995)。人力資源策略管理。台北:生民。
蓋浙生(1993)。教育經濟與計畫。台北:五南。
蓋浙生(2002)。教育經營與管理。台北:師大書苑。
鄧美玉(2000)。網際網路內容與招募成效關聯之研究。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企業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春文(1995)。廿一世紀教育行政領導理念,台北:師大書苑。
蔡信雄(1987)。青年學生投考軍事院校意願與傳播行為關連性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玉玲(2006)。我國(台灣)國民小學課程行銷之研究-以台北縣國小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鄭君邁(2006)。組織形象、人才招募方式與招募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新坡與我國空軍飛行員招募為例。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鄭崇趁(2005)。從學校組織再造的需求探討教訓輔三合一方案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功能。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8,75-100
鄭德麟(2006,5月27日)。陸官超熱門新生報到率百分之百。聯合報,第4版。
劉常勇(1998)。台灣本土企業個案集:企業經營策略與產業分析。台北:華泰。
劉選吉、杜登明(2001)。軍校男入伍生不同體型與體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8,171-194。
璩德平(2004)。國軍人才招募廣告之研究─從閱聽人角度分析。大葉大學工業關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瞿海源(1991)。社會心理學新論。台北:巨流。
二、英文部分
Adams, J. S. (1963).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inequ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7, 422-436.
Andrews, K. R. (1980).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 Homewood, I11: Richard Irwin.
Bandura, A. (1986).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 Hall.
Breaugh, J. A. (1981).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cruiting sources and employee performanc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42, 147-148.
Breaugh, J. A. (1992). Recruitment Science and Practice. Massachusetts, MA: Pws-Kent Publishing.                                    
Chandler, A. D. (1962). Strategy and Structu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isco. (1998). Net working Academy Program. Retrieved August 18, 2007. from http://www.
	cisco.com/web/learning/netacad/index.html.
Collett, S. (1999). SWOT Analysis. Computerworld, 33(29), 58-59.
Dessler, G. (1999). How to Earn Your Employees’ Commit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3(2), 58-67.
Engel, J. F., Roger, D. B., & Paul, W. M. (1995). Consumer Behavior. (8th nd.). New York: Dryden.
Gary, F (1996). Asian Business Networks.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Jesoph, S. Nye Jr. (1979). Military deglobalization?: long-distance military interdependence is taking new forms. Foreign Policy, No.118.
Leonard, N. H., Beauvais, & Scholl, L. L. (1999). Work motivation: The incorporation of self-concept-based processes. Human Relations, 52(8), 969-988.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
McCarthy, D. C., & Burnham, D. H. (1960). Power is the Great Motivato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 159-166.
Philip, K. (1994).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8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Philip, K. (1998).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Shamir, B. (1990). Calculation, value and identities: The source of collective work motivation, Human Relations, 43, 313-332.
Smith, W. (1956).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Market Segmentation as Alternative Marketing Strategies. Journal of Marketing, 21, 3-8.
Stephen L. R. McNichols (1972). Executive Policy and Planning. (1st ed.). New York: Mcgraw-Hill. 
Victor, H. Vroom. (1964). Work and Motication. New York: Wiley.
Winter, P. A. (1996). Recruiting–Experienced Educators: A model and a test.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29, 163-171.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1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