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509201501282300
DOI 10.6846/TKU.2015.00863
論文名稱(中文) 新移民女性的創新適應者現象—以「台灣新移民文化交流協會」成員為例
論文名稱(英文) New Immigrants as Innovative Adapters:A Case Study of New Taiwan Immigrants Culture Exchange Associat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未來學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Futures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廖麗鏵
研究生(英文) Lih-Wah Liew
學號 60070022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6-26
論文頁數 8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鄧建邦(dengjb@mail.tku.edu.tw)
委員 - 紀舜傑(jishunji@mail.tku.edu.tw)
委員 - 龔宜君(ickung@ncnu.edu.tw)
關鍵字(中) 新移民女性
創新適應者
被接受的觀察者
工具性的適應者
有決心的改革者
關鍵字(英) New Immigrant Women
Innovative Adapters
Recipient Observers
Instrumental Adapters
Purposeful Innovators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台灣新移民文化交流協會」為例,探討新移民女性在台灣的適應現象。研究藉由田野參與觀察及深入訪談資料分析後,得到如下研究發現:不同於過去的研究,都指向台灣新移民女性處於結構限制下,在移居地社會扮演弱勢女性角色,本研究指出新移民女性中也出現一種新的型態,本文稱為創新適應者(innovative adapters)。根據學者Levitt的研究,它可被區分三種類型:類型一為被接受觀察者(recipient observers),指的是在離開原生國後,其社會與文化資源並未有改變。類型二為工具性適應者(instrumental adapters),婚姻移民女性會把在移入國學到的部分新文化加入到她們自己原有的文化中,而且是以不改變自身文化的元素下進行,包含其舊有的習慣或是觀念等。類型三為有決心改革者(purposeful innovators),她/他們會把觀念與習慣跟移入國的規範相互融合。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知識思想的分享交流會製造出一種混合式的交融形態。以上三種型態,都並存在本研究的訪談對象中。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提到關於創新的適應者,是指新移民女性嫁到台灣生活的過程中不只是適應台灣社會生活,更是融合了當地社會的文化並發展出她們想要的未來(preferred futures)。同時,她們也努力爭取屬於台灣新移民女性的強項,協助推動台灣成為一個更多元文化的社會,作為可見的台灣未來。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adaption process of new immigrants in Taiwan by taking the "New Taiwan Immigrants Culture Exchange Association" as an exampl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is research  findings: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were mainly seen as vulnerable women under a patriarchal culture in Taiwan, however, the research founded many new immigrants are able to play a more active role in Taiwanese society which I called “innovator adapters”. It included three types: recipient observers, instrumental adapters, and t purposeful innovators.  
 All these three types could be found in this study and played as significant social actor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Many new immigrants not passive adapted themselves to the Taiwanese society, but tried to bring new elements of culture from their home countries to the host society. These new immigrants strive to promote Taiwan to become a well developed multicultural society as their preferred futures.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圖目錄	III
表目錄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11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4
第一節	新移民女性與能動性施展的相關研究	14
台灣新移民女性	14
能動性施展的相關研究	19
第二節	社會回匯(social remittances)	21
第三節	小結	23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6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6
參與觀察	29
深度訪談	30
第二節	研究場域及參與人員	32
研究場域	32
參與人員	34
第三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7
第四章	台灣新移民文化交流協會的女性	39
第一節	移民者:玲姐與葉阿姨	39
第二節	父權結構下的跨國婚姻者:美姐與二姐	43
第三節	積極參與台灣社會的跨國婚姻者:嚴女士與阮姐	47
第四節	小結	52
第五章	台灣新移民女性可看見的未來(plausible futures)	55
第一節	語言是教育觀念	56
第二節	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行動證明	62
第三節	新移民女性想要的未來(preferred futures )	66
第四節	社會行動者	68
第五節	未來三角(futures triangle)	74
第六節	小結	76
第六章	結論	77
參考資料	82
附錄一	86

圖目錄
圖 一	未來三角(Futures Triangle)關係圖	74

表目錄
表 一	歷年台灣與東南亞地區人士結婚登記人數	6
表 二	受訪者基本背景	36
參考文獻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台灣社會研究,41:99-127。
王雅各(2004)。質性研究導論。載於謝臥龍(編),質性研究(頁1-55)。
王翊涵(2011)。〈「我很辛苦,可是我不可憐!」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在台生活的優勢觀點分析〉,臺大社工學刊,23:93-136。
史倩玲(2012)。出力幫治喪越南新移民很佛心。台灣立報。2012年4月1日,取自: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6759
朱蘭慧(2002)。男性性別角色刻板印象形成與鬆動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伊慶春、章英華(2006)。〈對娶外籍與大陸籍媳婦的態度:社會接觸的重要性〉,台灣社會學,12:191-232。
匡惠敏(2010)。新移民女性的語文教育:讀報讀書會的運用與實例。台北:秀威。
佟應芬(2009)。〈20世紀70年代以來東南亞女性跨國流動的特點與影響〉,南洋問題研究,1:60-65。
吳佳臻(2013)。〈這幾年,新移民姐妹教我的二三事〉,台灣人權學刊,2(1):169-177。
紀玉臨、周孟嫻、謝雨生(2009)。〈台灣外籍新娘之空間分析〉,人口學刊,38:67-113。
胡幼慧(2010)。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3-19)。台北:巨流。
胡蕙薇(2013)。國際婚姻生活適應與子女教養問題—以台灣與越南為例。義守大學應用日語學系碩士論文。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編),質性研究(頁81-126)。台北:心理。
唐文慧、王宏仁(2011)。〈結構限制下的能動性施展:台越跨國婚姻受暴婦女的動態父權協商〉,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2:123-170。
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騷動季刊,4:10-21。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夏曉鵑(2006)。〈新移民運動的形成—差異政治、主體化與社會性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1-71。
夏曉鵑(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台北:左岸。
張婉如(2008)。新移民女性增能培力之探究─以「南洋台灣姐妹會」成員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苡絃 (2015)。台灣並不是一個友善的國家——最愛強調國際觀的台灣人,其實是不折不扣的「文化弱智」。國際•教育•生活。2015年4月20日,取自: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47413/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31-91)。台北:三民。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没告訴我?。台北:學富。
陳向明(201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游美惠(2002)。〈增能/增權/培力/彰權益能/權力增長〉,教育部兩性平等教育季刊,19:98-101。
游琇雅(2013)。〈藝術治療對新移民子女的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影響探究〉,家庭教育雙月刊,42:32-38。
馮涵棣、梁綺涵(2008)。〈越南媽媽•台灣囡仔:台越跨國婚姻家庭幼兒社會化之初探〉,台灣人類學刊,6(2):47-88。
葉尉鑫(2007)。〈新移民女性在台生活適應與政府生活輔導政策之研究〉,研習論壇月刊,76:32-40。
須文蔚(2013)。台灣的臉孔——11位帶來愛、希望與勇氣的外國天使,216-240頁。台北:遠流。
劉建邦(2012)。公墓志工不避諱外配看見孝心。大紀元。2012年5月25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12/5/26/n3597742.htm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熊淑君(2003)。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之研究。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光祺(2007)。高度現代性之下的主體構成——紀登斯(Anthony Giddens)思想在教育上的推演。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嚴祥鸞(2010)。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63-184)。台北:巨流。
龔宜君(2010)。〈「佔名」關係:台商與越南女性的親密關係形構〉,台灣社會學刊,45:213-248。

Collins, P. H. (1986). Learning from the outsider within: The soc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black feminist thought. Social Problem, 33(6):14-32.
Dovey, K. (1985).Home and homelessness.In I. Altman & C. M. Werner (Eds), Home environments (pp. 33-64). New York, NY: Plenum Press.
Frontana, A., & Frey, J. H. (2003). The interview:From structured questions to negotiated text.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2nded.) (pp.61-106). London: Sage.
Gardiner, J. K. (1995). Provoking agents: Gender and agency in theory and practice.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Goldscheider, F. K., & Waite, L. J. (1991).New families, no families?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merican hom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sia, Hsiao-Chuan (1997). Selfing and othering in the “Foreign bride” phenomenon―A study of class, gender and ethnicity in the transnational marriages between Taiwanese men and Indonesian women. University of Florida.Dissertation.
Hsieh, S. C. Y., & Wang, M. C. Y. (2008).Immigrant wives and their cultural influence in Taiwan.Journal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53(2):101-118.
Inayatullah, S., 2008, Six pillars: Futures Thinking for Transforming.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1): 4-21.
Levitt, P. (2001). The transnational villagers.Berkeley,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alys,T. (1997). Observation and ethnography.In research decisions: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perspectives (2nd Ed.) (pp.191-214). Toronto: Harcout Brace & Company.
Rapp, C. A., &Goscha, R. J. (2006).The strengths model: Case management with people with psychiatric disabiliti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leebey, D. (1996).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Extensions and cautions. Social Work, 41(3):296-305.
Wang, H. Z. (2007). Hidden spaces of resistance of the subordinated: Case studies from Vietnamese female migrant partners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41(3):706-727.
Wellman, B. (1996). Are personal communities local? A dumptarian reconsideration. Social Networks, 18:347-354.
Yakushko, O., &Chronister, K. M. (2005). Immigrant women and counseling: The invisible other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83: 292-298.

網路參考資料
http://wiki.mbalib.com/zh-tw/%E9%A3%8E%E9%99%A9%E7%A4%BE%E4%BC%9A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