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508201012232700
DOI 10.6846/TKU.2010.00893
論文名稱(中文) 地緣戰略觀點看冷戰後朝鮮半島問題之於美中戰略關係
論文名稱(英文) The strategical relation between US and China from the subject of Korea peninsula after cold war: Geostrategy vision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Strategic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8
學期 2
出版年 99
研究生(中文) 王錫家
研究生(英文) Hsi-Chia Wang
學號 693260357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0-06-18
論文頁數 105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施正權
委員 - 賴岳謙
委員 - 黃介正
關鍵字(中) 地緣戰略
地緣政治
朝鮮半島
美中關係
關鍵字(英) Geopolitics
Geostrategy
Korea Peninsula
US-China relation.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二次大戰後,美蘇開始進入冷戰,雙方長達40 年以上的對峙左右
了二十世紀後半葉的世界局勢。美國在地緣戰略中嚴防歐亞大陸出
現超級強權,因此採取了「圍堵」政策與歐亞大陸邊緣地帶國家結
盟,以防制蘇聯的擴張。
冷戰過後,蘇聯的消失致使美國成為全球獨一超強國家,然而隨
著冷戰的結束,世界各區域主要國家也謀求地緣政治上更重要的地
位。在歐亞大陸,中國在經濟與軍事力量的成長最為明顯,竄起規
模也是世界最大,使得美國不得不重新考量全新的全球戰略。特別
是東亞區域。
由朝鮮半島引發之安全問題會影響整個西太平洋安全環境,特別
是美國與中國兩大強權之地緣戰略利益深深與其緊扣。根據麥金德
、史派克曼等地緣政治理論思想者的看法,若歐亞大陸上出現霸權
國家,那勢必要由美國阻止其發生。直到布里辛斯基,美國地緣政
治思想家依舊提防此點的發生。
本文所探討之議題為在北韓核武問題與兩韓爭議僵持不下之時,
由於特殊之地緣政治環境,使得美國與中國之戰略競爭檯面化。美
中之間雖然有著貿易摩擦、人權理念等爭執;但在地緣政治上有著
更為根深蒂固的衝突點。西太平洋已經成為歐亞大陸最活絡的經濟
發展區域,同時朝鮮半島也是俄國、中國、日本幾個大國的利益交
接地帶。美國若要維繫21 世紀全球安全領導地位,勢必要鞏固此區
影響力。隨著中國力量的提升,若在此區域有任何安全衝突,北京
必然扮演重要角色。北韓核武的存在迫使美中兩國必須透過合作甚
至競爭的方式展開互動。
英文摘要
After WWII, America and Russia went into the Cold War. The confrontation long for forty
years between two sides influenced the global situation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In geostrategy,
because America prevented the countries in Eurasia emerging powerful entities, America adopted
the containment policy and allied itself with those countries in the purlieu part of Eurasia to avoid
the extension of Russia.
After the Cold War, the disappearance of Russia led America to the sole strong country around
the world. However, with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the countries in the main regions of the world
sought for the more important positions in geopolitics. In Eurasia, the military and economic
growth of China is the most obvious; besides, the emerging scale of China is also the top of all
countries. Therefore, the U.S. has nothing to do but rethink a brand-new global strategy, especially
in the region of East Asia.
The safety problem resulted from Korea would affect the whole safety environment of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especially the U.S. and China. Furthermore, the two countries hold tight
relationship to Korea in the geostrategic benefits. In view of the geopolitical scholars, like Halford
John Mackinder and Nicholas John Spykman, if some hegemony countries appear in Eurasia, the
U.S. must exert itself to avoid it happening. The U.S. geopolitical scholars have taken precautions
against the occurrence until Zbigniew Brzezinski.
The issu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when the nuclear weapon problem of the North Korea and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the two Koreas come to a stalemate, the military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would reach the climax as a result of the particular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Although there are inconsistence regarding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human rights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they have deeply-rooted conflicts in geopolitics.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has become the most prosperous economic region in Eurasia; at the same time, the Korean
peninsula is also the political wrestling area among Russia, China, and Japan. If America wants to
remain its leadership in global safety in the 21th century, it has to consolidate its influence in this
area. With the boost of China’s position, if there is any safety conflict in this area, Beijing must
play the vital role in this part. The existence of the nuclear power of the North Korea forces the
U.S. and China to interact through cooperation or even competi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地緣戰略觀點看冷戰後朝鮮半島問題之於美中戰略關係
目錄
緒論………………………………………………………………………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三、文獻探討與回顧…………………………………………………………………4
四、研究途徑與方法…………………………………………………………………10
五、研究範圍…………………………………………………………………………12
六、研究限制…………………………………………………………………………13
七、概念架構與分析架構……………………………………………………………14
第一章歐亞勢力的更迭……………………………………….………16
第一節莫斯科的興起與傾頹………………………………………………………16
第二節權力真空後新地緣衝突點…………………………………………………23
第三節朝鮮半島問題與東北亞局勢………………………………………………26
第二章美國對中國與朝鮮半島之地緣戰略行為剖析…………….....32
第一節美國在東北亞面對的地緣戰略環境………………………………………32
第二節美國與北韓核武危機………………………………………………………38
第三節中國之於美國的地緣戰略意義……………………………………………45
第三章中國面對的東北亞地緣戰略環境與朝鮮半島……….……....52
第一節傳統到現代中國的地緣戰略環境…………………………………………52
第二節美國的勢力對中國地緣戰略的影響……………………………………....62
第三節朝鮮半島對於中國地緣態勢的影響………………………………………66
第四章 朝鮮半島與美中兩國戰略互動剖析………..………….……72
第一節朝鮮半島的地緣態勢與影響………………………………………………..72
第二節 朝鮮半島軍力平衡問題…………………………………………………..80
第三節 美中於朝鮮半島爭霸之想定……………………………………….…….87
結論……………………………………….…………………….……….92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
(一)專書
丁力。《地緣大戰略-中國的地緣政治環境及其戰略選擇》。太原:山西人民出版
社,2009 年。
朱松柏、柯玉枝等。《新世紀的中國大陸情勢與東亞》。台北:政治大學國關中心
出版,2004 年。
朱松柏。《南北韓的關係與統一》。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2004 年。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大棋盤》。台北:立緒文化出版,1998 年。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史考克羅夫特(Brent Scowcroft)。《大博奕
-全球政治學覺醒對美國的挑戰》。北京:新華出版社,2009 年。
鈕先鍾。《西方戰略思想史》。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 年。
程廣中。《地緣戰略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9 年。
孔令晟。《大戰略通論》。台北:好聯出版社,1995 年。
史派克曼(Nicholas J. Spykman)著,屈彥遠譯。世界政治地理(上冊)。台北:
教育部出版,1984 年。
李明。《南北韓政經發展與東北亞安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8 年。
瓦列里˙列昂尼多維奇˙彼得羅夫(Валерий Леонидович Петров)著,于寶
林、楊冰皓譯。《俄羅斯地緣政治──復興還是滅亡》。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
版社,2008 年。
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 年。
明克勒(Herfried Munkler)著,閻振江、孟翰譯。《帝國統治世界的邏輯:從古
羅馬到美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年。
札卡瑞亞(Fareed Zalaria)著,杜默譯。《後美國世界:群雄崛起的經濟新秩序
時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 年。
馬漢(Alfred T. Mahan)著,蕭偉中譯。《海權論》。北京:中國言實,1997 年。
胡春惠˙宋成有等。《東北亞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
台北:正中書局出版,2003 年。
王生荣。《金黃與蔚藍的支點:中國地緣戰略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1
年。
喬治˙肯南(George F. Kennan)。《當前美國對外政策的現實——危險的陰雲》。
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 年。
馬漢(Alfred T. Mahan)著,梅然譯。《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北京:解
放軍出版社,2006 年。
馬漢(Alfred T. Mahan)著,蕭偉中譯。《海權論》。北京:中國言實出版,1997
年。
拉鐵爾摩(Owen Lattimore)著,唐曉峰譯。《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南京:江
蘇人民出版社,2005 年。
李眾,蕭歡容主編。《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
年。
劉清才、高科等。《東北亞地緣政治與中國地緣戰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喬治˙佛列德曼(George Friedman)著,吳孟儒等譯。《未來一百年大預測》。台
北:木馬文化出版,2009 年。
胡瑩。《地理空間與全球霸權-布熱津斯基的地緣政治思想研究》。南京:南京大
學出版社,2009 年。
中國人民戰爭博物館編著。《中國戰爭史地圖集》。北京:星球地圖出版社,2009
年。
凱勒(Keller,W.W.),羅斯基(Rawski.T.G.編,劉江譯。《中國的崛起與亞洲的勢
力均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年。
張炳清、韓永學。《大賭局-冷戰後地緣政治格局》。北京:中國社科院出版社,
1999 年。
石源華編著。《中國共產黨援助朝鮮獨立運動紀事(1921-1945)》。北京:中國社會
科學出版社,2000 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1949-1976)》。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
年。
徐大肅。《北韓的領導人─金日成》。首爾:清溪研究所出版局,1989 年。
盛曾安等譯。《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史(1946-60 年代初)》北京:東方出版社,1986。
金大中著,馮世則譯。《建設和平與民主》。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1 年。
漢斯、摩根索(Hans Joachim Morgenthau)著,盧明華譯。《國際縱橫策論─爭
強權、求和平》。上海:譯文出版社,1995 年。
陳欣之、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導論》。台北:揚智文化,2003 年。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國際經濟研究院(IIE)著,樂為良、黃裕美譯。
《重估中國崛起》。台北:聯經出版社,2006 年。
林佳龍、吳志中。《中共的國家戰略與對外政策:十六大後的觀察》。台北:台灣
智庫,2003 年。
陸俊元。《地緣政治的本質與規律》。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 年。
賈迪斯(John Gaddis)著,三軍大學譯印。《美國圍堵戰略(上、下冊)》。台北:
三軍大學,1984 年。
劉靜波等。《中國外交與戰略思考》。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 年。
劉清才等。《東北亞地緣政治與中國地緣戰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朴宣泠。《東北抗日義勇軍》。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8 年。
吳殿堯、宋霖。《朱理治傳》。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7 年。
卡爾布(Marvin L. Kalb)、卡爾布(Bernard Kalb)著,齊沛和譯。《基辛格》。北
京:北京三聯書店,1975 年。
盛曾安等譯。《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史(1946-60 年代初)》。北京:東方出版社,
1986 年。
羅辛斯基(Rosinski)著。鈕先鍾譯。《海軍思想的發展》。台北:國防部史政編
譯局,1987 年。
閻學通。《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年。
薄富爾(Beaufre Andre),鈕先鍾譯。《戰略緒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 年。
張啟雄編。《後冷戰時期南北韓與中日美俄四強的關係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
央研究院,1999 年。
劉金質、潘金切、潘榮英、李錫遇編。《中國與朝鮮半島國家關係文件資料彙編》。
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 年。
(二)、期刊
鈕先鍾。〈地緣政治的復活〉。《國防雜誌》,第15 卷9 期,2003 年3 月。
朱松柏等。《後冷戰時期南北韓與中日美俄四強的關係研討會論文集》。中研院東
北亞區域研究會論文集,1999 年。
李明。〈北韓核武的意義與發展〉,《海峽評論》,147 期,2003 年3 月號。
師學明。,〈朝鮮的核問題〉。《軍備控制研究與進展》,第1 卷第1 期 2003
年。
漢和編輯部。〈再論金正日政權最後的退路〉。《漢和防務評論》,第67 期,
2010 年5 月。
漢和編輯部。〈中國被朝鮮核綁架〉。《漢和防務評論》,第67 期,2010 年5
月。
??蘇進強主編。《911 事件後全球戰略評估》。臺灣英文新聞,2002 年
朱浤源,〈當康熙遇上彼得:制度面看圖理琛《異域錄》〉,《第五屆台灣與中
亞論壇學術會議論文集》,2005 年。
雷小華。〈論中蘇關係惡化對中國外交的影響〉。《西伯利亞研究》, 33 卷14 期,
2006 年8 月。
金喆萬。〈朝鮮半島軍力較量-南北韓陸軍〉。《尖端科技雜誌》,2005 年11 月號。
沈志華。〈「唇齒相依」還是「政治聯姻」?——中朝同盟的建立及其延續
(1946-196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3 期,2009 年。
〈毛澤東、赫魯曉夫與1957 年莫斯科會議〉,《歷史研究》,2007 年第6 期。
李在方。〈南北韓統合過程之觀察〉。《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3 期,2001 年。
趙念渝,〈9˙11 事件和日益突顯的非傳統安全威脅〉。《國際觀察》,第一期,2004
年。
陳勁甫、陳國棟。〈美國「國家安全策略」之演進與重要變革〉。《國防管理學院
學報》,第20 卷第二期,1999 年。
林呈蓉。〈從歷史風土探討日本國家意識的建構〉。《台灣國際研究學會季刊》,第
2 卷3 期,2006 年。
二、外文專書
小此木政夫等。《ポスト冷戦の朝鮮半島》。東京: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1994
年。
平間洋一、杉田米行 等。《北朝鮮をめぐる北東アシアの国際関係と日本》,東
京:明石書店,2003 年。
《世界の海軍 2009-2010》。東京:海人社出版,2010 年。
Kennan George F., American Diplomac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March, G. Patrick. Eastern Destiny: Russia in Asia and the North Pacific, Westport:
Praeger Publishers, 1996.
Spanier, Joh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Since World War II,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1998.
Kennan, George F. “The Source of Soviet Conduct,” Foreigh Affairs, Vol.25(July
1947),
Spykman N.J., The Geography of Peace, NY Harcourt Brace & Co, 1994.
Mackinder Halford J., “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 The Geographical Journal
Vol. 23 , No. 4 , 1904.
Immanuel, Wallerstein,Geopolitics and Geocultur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Downs, Chuck. Over the Line: North Korea’s Negotiation Strategy. Washington D.C.:
The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Press, 1999
Shambiugh, David. Modernizing China’s Military Problems and Perspects,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Waltz, Kenneth 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 Random House,1979
Flanagan and E.Marti,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China in Transition,
Washinton, D.C. :U.S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2003
David Shambiugh, Modernizing China’s Military Problems and Perspects,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Tow, William T. Asia-Pacific Strayegic Relations:Seeking Covergent Security.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Sokolsky,Richard Amgel Rabasa, and C.R. Neu. The Role of Southeast Asia in U.S.
Strategy Toward China” , RAND Report, 2000.
Sokolski and Clawson eds, Checking Iran’s Nuclear Ambition,University Press of the
Pacific, 2004
三、網路資料
中時電子報:
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央社:
http://www.cna.com.tw/
中國新聞網:
http://www.chinanews.com.cn/
中華歐亞基金會亞太研究:
http://www.fics.org.tw/issues/AsiaPacificStudies/
日本問題研究所:
http://www.jiia.or.jp/column/200611/15-inomata_kohji.html
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ttt/servlet/OpenBlock?Template=Article&lan=tc&category
_id=38&article_id=119&BlockSet=
英文版威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自由電子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index.htm
聯合報:
http://udn.com/NEWS/main.html
華夏網:
http://big5.huaxia.com/
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
中廣新聞:
http://news.rti.org.tw
華視新聞網:
http://news.cts.com.tw
NOWNEWS:
http://www.nownews.com/
BBC:
http://www.bbc.co.uk
Businessweek:
http://www.businessweek.com
Washingtonpost: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
Global Security:
105
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world/dprk/airforce.htm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ariff Data :
http://www.wto.org/english/res_e/statis_e/statis_e.htm.
Jane’s Defense Weekly:
http://jdw.janes.com/public/jdw/index.shtml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2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