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507201512330900
DOI 10.6846/TKU.2015.00850
論文名稱(中文) 一九六○年代三位旅美女作家的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Study of Three American Immigrant Authoress in 60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3
學期 2
出版年 104
研究生(中文) 周雨軒
研究生(英文) Yu-Hsuan Chou
學號 797010062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5-06-29
論文頁數 144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呂正惠
共同指導教授 - 黃文倩
委員 - 徐秀慧
委員 - 張雙英
委員 - 呂正惠
關鍵字(中) 旅美文學
關鍵字(英) American Immigrant Literatur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六○年代,在西方潮流的衝擊之下,西方的文學思想也大量湧進台灣本島。這個時期,來台的第二代作家因為失去了與大陸的關係,又對台灣的政治與文化不適應,故除了轉向西方學習之外,「出國留美」遂變成一件非常流行的現象,並且造就了「旅美文學」的發展。筆者特別挑出此階段的代表作家於梨華、孟絲和吉錚,希望藉由本論文來探討六○年代這個群體的「旅美文學」,並以此三位作家的旅美小說為研究對象。
    第一章從「旅美文學」之產生、釋名、研究概況來說明研究動機。第二章介紹於梨華、孟絲、吉錚的生平和寫作特色。她們三人的作品題材大都描述留學生的生活,並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留學生的心路歷程,故而聞名於台灣文壇。第三章、第四章以三位女作家在六○年代的旅美小說內容進行分析,分為主題論與人物論兩大章節來討論。其中第三章旅美小說的主題,依其創作的主題意識主要有以下三項:無根的失落、愛情的困境和婚姻的糾葛。第四章探討旅美小說的人物,大致可以分成:絕望夢碎的學子、感情脫軌的學人、辛苦立業的華人、女留學生、華人太太及就業女性六種典型的旅美人物。第五章結論,希望藉此研究機會,認識這特定的時空裡由一群特定的留學生所「生」出來的文學作品,並說明「旅美文學」是有其存在的歷史條件和價值意義的。
英文摘要
In the 60s, western trend and literary thoughts was introduced into Taiwan. In this period, writers of second generation who came to Taiwan lost the connection with mainland China, and they don’t adapt to politics and culture of Taiwan. Besides learning from western trends, going abroad to America became popular at that time and caused the growth of American Immigrant Literature. The author select Yu Li-Hua, Meng Ssu and Chi Cheng who are representative writers in this period,  discuss “American Immigrant Literature” in 60s in this group and take American immigrant novels of 3 writers as object of study.

Chapter 1 explain the study motivation from generation, naming and study profile of“American Immigrant Literature”.

Chapter 2 introduces the lifetime and writing style of Yu Li-Hua, Meng Ssu and Chi Cheng. Most of their works describes daily life of study abroad student and portrays their emotions in an exquisite writing style; therefore they are famous in literary circles in Taiwan.

In chapter 3 and 4, it analyzes American immigrant novels of 3 writers in 60s and separated into theme and character. Chapter 3 discusses theme of American immigrant novels, and the motif can be classified into 3 types: homesickness, difficulty of love and complication of marriage. Chapter 4 discusses characters in American immigrant novels, and i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6 types of typical American immigrant characters: despaired student, inconstant scholar, toilsome Chinese, female study abroad student, Chinese wife and employed woman.

Chapter 5 is conclusion, by the chance of study, hope to understand the literary works “generated” by study abroad students in this certain period, and explain “American Immigrant Literature” has its own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valu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留學生文學還是旅美文學	8
第三節 研究概況	1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步驟	23
第二章 六○年代臺灣重要旅美女作家	27
第一節 於梨華	27
一 、於梨華的生平	27
二 、作品及創作道路	33
第二節 孟絲	40
一 、孟絲的生平	40
二 、孟絲作品的特色	41
第三節 吉錚	46
一 、吉錚的生平	46
二 、吉錚作品的特色	52
第三章 旅美小說的主題	57
第一節 無根的失落	57
一 、處境的尷尬	58
二 、留學的苦悶	62
三 、回國的悵惘	66
第二節 愛情的困境	71
一 、理想的堅持	71
二 、現實的殘酷	72
三 、真愛的無價	77
第三節 婚姻的糾葛	78
一 、居家的寂寥	79
二 、諷刺的外遇	81
三 、文化的衝擊	87
第四章 旅美小說的人物	94
第一節 徬徨掙扎的旅美男性	94
一 、絕望夢碎的學子	95
二 、感情脫軌的學人	103
三 、辛苦立業的華人	109
第二節 午夜夢迴的旅美女性	113
一 、難以抉擇的女留學生	114
二 、獨守空閨的華人太太	120
三 、神色黯然的就業女性	127
第五章 結論	134
參考書目	138

表 目 次
表 1 三位作家旅美小說集	23
表 2 作家其他的小說集	24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	作家的作品(作家以出生先後排序,作品以出版先後排序)
(一)於梨華作品集
於梨華,《歸》,臺北:文星書店,1963年8月;臺北:皇冠出版社,1970年10月。
於梨華,《也是秋天》,臺北:文星書店,1964年6月;臺北:皇冠出版社,1989年3月。
於梨華,《變》,臺北:文星書店,1965年11月;臺北:皇冠出版社,1970年11月。
於梨華,《雪地上的星星》,臺北:皇冠出版社,1966年5月。
於梨華,《又見棕櫚‧又見棕櫚》,臺北:皇冠出版社,1967年3月。
於梨華,《燄》,臺北:皇冠出版社,1969年9月。
於梨華,《於梨華作品集》,臺北:皇冠出版社,1989年5月。
於梨華,《屏風後的女人》,臺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3月。
(二)孟絲作品集
孟絲,《生日宴》,臺北:文星書店,1967年;臺北:大林書店,1980年10月再版。
孟絲,《白亭巷》,臺北:仙人掌出版社,1969年11月;臺北:大林書店,1980年10月再版。
孟絲,《吳淞夜渡》,臺北:三民書局,1970年11月。
孟絲,《楓林坡的日子》,臺北:中央日報社,1986年6月。
孟絲,《情與緣──孟絲小說選》,紐約:柯捷出版社,2005年6月。
(三)吉錚作品集
吉錚,《拾鄉》,臺北:皇冠出版社,1967年3月;臺北:皇冠出版社,1967年8月。
吉錚,《海那邊》,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67年5月;1985年7月二版。
吉錚,《孤雲》,臺北:文星書店,1967年6月;臺北:大林出版社,1980年1月再版。

二、	專著(以作者筆劃排序)
公仲主編,《世界華文文學概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6月。
王德威,《小說中國》,臺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6月。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7月。
冰心,《冰心文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11月。
江寶釵主編,《台灣的文學與環境》,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出版,1996年6月。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5年7月。
李瑞騰主編,《台灣文學30年菁英選》,臺北:九歌出版社,2008年6月。
李歐梵,《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1997年1月。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5月二版。
侯吉諒編,《中國新文學大師名作賞析》,臺北:海風出版社,1989年5月。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3月。
張寶琴、卲玉銘、痖弦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 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4年5月。
陳義芝主編,《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12月。
黃重添等人,《台灣新文學概觀》,台北:稻禾出版社,1992年3月。
黃重添,《臺灣長篇小說論》,臺北:稻禾出版社,1992年8月。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87年2月。
廖玉蕙,《打開作家的瓶中稿──再訪捕蝶人》,台北:九歌出版社,2004年5月。
趙淑俠,《文學女人的情關》,臺北:九歌出版社,1992年11月。
齊邦媛,《千年之淚》,臺北:爾雅出版社,1990年7月。
劉登翰主編,《台灣文學史》(下卷),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3年1月。
樊洛平,《當代臺灣女性小說史論》,臺北:商務出版社,2006年10月。
蔡雅薰,《從留學生到移民-臺灣旅美作家之小說析論》,臺北:萬卷樓出版,2001年12月。
魯迅,《吶喊 : 魯迅小說選》,臺北:正中書局,2002年8月。
隱地,《隱地看小說》,台北:大江出版社,1967年9月。
隱地,《作家與書的故事》,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年11月。
瓊瑤,《我的故事》,臺北:皇冠出版社,1989年5月。
饒芃子、費勇,《本土以外:論邊緣的現代漢語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三、	期刊報紙(以作者筆劃排序)
王智明,〈「美」「華」之間:《千山外水長流》裏的文化跨越與間際想像〉,《中外文學》第34卷第4期總第400期,2005年9月。
白先勇著、周兆祥譯,〈流浪的中國人——台灣小說的放逐主題〉,《明報月刊》第11卷第1期,1976年1月。
江迅,〈留學生文學世紀驚夢〉,《亞洲週刊》第14卷38期,2000年9月。 
余範英,〈於梨華的寫作態度〉,《文壇》第86期,1967年8月。
吳崇蘭,〈我也悼吉錚〉,《中華聯誼會通訊》第8期,1968年12月。
李超哉,〈讀吉錚的孤雲和拾鄉〉,《中華聯誼會通訊》第7期,1968年8月。
李道顯,〈論「海那邊」的時代意義與藝術價值〉,《中國一周》第934期,1968年3月。
汴橋,〈戲論孟絲──並介紹「楓林坡的日子」〉,《中央日報》,第11版,1986年8月30日。
孟絲,〈哭吉錚〉,《聯合報》,第9版,1968年10月19日。
於幼華,〈又見梨華〉,《聯合報》,第25版,1991年12月20日。
於幼華,〈又見梨華〉,《聯合報》,第25版,1991年12月21日。
於幼華,〈又見梨華〉,《聯合報》,第25版,1991年12月22日。
於梨華,〈悼吉錚〉,《中央日報》,第9版,1968年8月12日。
於梨華,〈三十五年後的牟天磊〉,《文訊》第172期,2000年2月。
林俊平紀錄整理,〈尋根與認同──「第三屆青年文學會議實錄」(一)〉,《文訊》第171期,2000年1月。
林海音,〈海那邊的吉錚〉,《中央日報》,第10版,1967年5月6日。
林麗如,〈又見棕櫚 專訪於梨華〉,《文訊》第286期,2009年8月。
侯作珍,〈臺灣海外小說的離散書寫與身分認同的追尋--以六○到八○年代為探討中心〉,《文學新鑰》第6期,2007年12月。
彥火,〈於梨華與留學生文學──海外華裔作家掠影之六〉,《中報月刊》第43期,1983年8月。
唐翼明,〈記晨邊社,並論留學生文學〉,《文訊》173期,2000年3月。
夏志清,〈評於梨華的「又見棕櫚‧又見棕櫚」〉,《中央日報》第6版,1966年10月20日。
夏道師、鍾頎敬輓,收錄於〈悼念吉錚〉,《中華聯誼會通訊》第7期,1968年8月。
殷允芃,〈又見於梨華〉,《幼獅文藝》第31卷第1期,1969年7月。
高淑清,〈來自異鄉華人的心聲:海外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第五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年12月。
張抗抗,〈強心錄--中國當代文學中所描述的美國華族〉,《華美族研究集刊》第1卷第2期,2001年8月。
張閭煐敬輓,收錄於〈悼念吉錚〉,(中華聯誼會通訊》第7期,1968年8月。
張韻琴敬輓,收錄於〈悼念吉錚〉,(中華聯誼會通訊》第7期,1968年8月。
張讓,〈鄉愁的方位〉,《文訊》第172期,2000年2月。
梁立堅,〈讀「紐約客」──兼論留學生文學〉,《中央日報》第11版,1982年6月7日。
梅景紀敬輓,收錄於〈吉錚生死之「辯」〉,《中華聯誼會通訊》第9期,1969年8月。
莊美華,〈千樹萬樹梨花開‧於梨華的寫作世界〉,《皇冠》第72卷第3期,1989年11月。
陳大道,〈遊子行不歸--六、七O年代《皇冠》《現代文學》等刊物留美學生臺灣家人的小說情節類型〉,《臺北教肓大學語文集刊》第17期,2010年1月。
陳瑞文,〈談於梨華的長篇小說一「變」中的人物及主婦病〉,《中外文學》第2卷第12期, 1974 年5月。
陶龍生,〈迷失的一代-「又見棕櫚」讀後感〉,《中央日報》第9版,1970年3月1日。
陶鵬飛,〈悼念吉錚〉,《中華聯誼會通訊》第8期,1968年12月。
彭歌,〈留學生文藝〉,《聯合報》第9版,1968年12月28日。
黃光國,〈臺灣留學生出國留學及返國服務之動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6期,1989年8月。
黃秀玲,〈美華作家小說中的婚姻主題〉,《台灣香港與海外華文文學論文選》,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88年9月。
黃秀玲,〈黃與黑:美國華文作家筆下的華人與黑人〉,《中外文學》第34卷第4期, 2005年9月。
黃娟,〈異國鄉音〉,《文訊雜誌》第172期,2000年2月。
趙淑俠,〈從留學生文藝談海外知識份子〉,《文訊》第13期,1984年8月。
趙淑俠,〈留學生文學的蛻變〉,《文訊》第172期,2000年2月。
趙淑敏,〈海外華人的文化現象與文學發展〉,《明道文藝》第371期,2007年2月。
趙爾宛,〈綺霞麗天 輝映半壁--「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及創作述論〉,《國文天地》第16卷第2期,2000年7月。
劉秀美,〈試論留外華人題材小說中之「悲情意識」〉,《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0期,1998年6月。
劉秀美,〈略論留外華人小說中主題意識之轉變〉,《文訊》第172期,2000年2月。
樊洛平,〈海那邊飄泊的一朵孤雲一一吉錚留學生文學的女性視角〉,《華文文學》第6期(總第59期),2003年6月。
蔡能瑛,〈留學愛情與麵包〉,《中華聯誼會通訊》第7期,1968年8月。
蓬草,〈從香港到巴黎〉,《文訊》第172期,2000年2月。
鄭美蓮,<中國留學生為何選擇居留美國之研究),《東吳政治社會學報》第2期,1978年12月。
隱地,〈歐陽子‧吉錚-出版王國探訪○1〉,《新書月刊》第2期,1983年11月。
叢甦,〈沙灘的腳印-「留學生文學」與流放意識〉,《文訊》第172期,2000年2月。
顏元叔,〈筆觸‧結構‧主題〉,《現代文學》第38期,1969年7月。
龔鵬程,〈漂流的世界華文文學〉,《聯合報》第39版,2002年9月11日。

四、	學位論文 (以作者筆劃排序)
朱芳玲,《論六、七○年代臺灣留學生文學的原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12月。
  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一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6月。
吳孟琳,《流放者的認同研究一以聶華苓、於梨華、白先勇、劉大任、張糸國為研究對象》,臺北: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1月。
周倩鳳,《七○年代臺灣留學生小說的國/家認同一以外省籍留美青年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8月。
張治慧,《於梨華小說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6月。
劉秋蘭,《於梨華小說創作道路與主題嬗變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0年6月。
闕瀅芬,《吉錚小說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8月。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