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507201215084800
DOI 10.6846/TKU.2012.01089
論文名稱(中文) 背影追尋到心理回家─一個船長女兒的自我敘說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From figure seeking to heart belonging-the self narrative research of a captain's daughter.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0
學期 2
出版年 101
研究生(中文) 申慧君
研究生(英文) Hui-Chun Shen
學號 69869014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2-06-25
論文頁數 96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楊明磊
委員 - 翁開誠
委員 - 成虹飛
關鍵字(中) 背影追尋
船長女兒
自我敘說
關鍵字(英) figure seeking
captain's daughter
self narrative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船長女兒的自我敘說論文,文中著重在從小至今與父親相處時的真實情境與心情轉折,包含了自我內心對父親的愛與恨,想靠近卻又隔著時空距離的矛盾情感。從一開始自認為缺乏父愛,想不斷的追尋父愛以彌補心靈上的空缺,到後來生命產生流動,再次體驗生命中和父親相處的時刻,體認到早已存在的父愛與父親對自己的思念,簡單且真摯的情感。
    文中透過家庭的情境脈絡和家庭成員的關係結構,娓娓道出一個生長在船員家庭小孩的心情,讓生命故事得以完整呈現。並且歷經敘說的探索後,自我與和父親與家庭成員間相處上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對自己的接納與允許,讓自己脫開生命的困境,得以再次讓生命和關係繼續以不同的樣貌開展下去。
    論文的呈現方式,是從小時候的記憶開始,對父親、母親、阿嬤和哥哥形象的刻畫,進入到關係中的相處與困境,自我被內心的不公平困住,以致於無法感受到家庭關係中的情感。其中的轉折處在於透過自我敘說,逐漸清明,逐漸看見生命中的風貌,不再陷於自我困境中,並且能感受到關係中存在的情感。
英文摘要
This is the self narrative thesis about a captain's daughter. The empasis is on the real situation and affection of getting along with father including love and hate to father of self inner world. Feeling like to be close to father but be separated by long distance and space under conflictin affection.At first, I consider that I lacked for father’s love so I keep seeking for father's love to make up for the hollow of heart. I can relive the every moment of getting along with father and experience the existence of father's love and miss until my life removes. The affection is simple and sincere.
    I tell my feeling of growing up in a shipman's family through the contex of the family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family members to present the story completely. After the process of narrative and exploration, it changes between the relation of my father with me and other family members. The more important thing is the acceptance and allowance of myself to free myself from the difficulty of life. Then my life and relation can keep developing in other different ways.
    The describing way of the thesis is from the memory of childhood and depicts the images of father, mother, grandmother and older brother to get into the difficulty of relation and the unfairness stuck myslf so that I can’t feel the affection of the family relation. The turning point is through self narrative to become clearly and see the life features gradually. The difficulty can’t stick me anymore and I can feel the affection of the family relation.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研究的序曲	1
第一節 為何敘說─鋪陳、轉折、開展	1
第二節 敘說的結構─關係	5
第二章 故事的起點	7
第一節 一雙龜裂和長滿厚繭的手	7
第二節 阿嬤口中的往事	8
第三節 父親從小的責任	11
第四節 母親─茶花的香氣	13
第五節 長孫長子的哥哥	16
第三章 啟航─航向生命的大海	18
第一節 一段課文與一首歌勾起的回憶	18
第二節 目光中驚見的父親影像	30
第三節 母愛的綑綁	36
第四節 阿嬤	39
第五節 我─內心的兩股勢力	45
第四章 航行中的怒濤	48
第一節 隱微若現的祕密	48
第二節 夜晚哭泣的女孩	50
第五章 暴風雨後的海洋	51
第一節 偶然間的一段對話	51
第二節 康拉德─既是船長也是海洋文學家	55
第三節 彷彿一夜長大的我	57
第六章 重新啟航	60
第一節 味道的記憶	60
第二節 為父親脫下船長的外殼	62
第三節 迷宮的出路	64
第四節 阿嬤的話	66
第五節 被遺忘的往事	68
第七章 揚起我的風帆,航向另一個港口	72
第一節 敘說的過程	72
第二節 不同的編排	74
第八章 後記	75
第一節 清晨寄出的一封信	75
第二節 父親回家後的相處	77
第三節 母親節	79
第四節 敘事帶給我的感受	81
第九章 發現與討論	82
第一節 文獻中的載浮	82
第二節 對於文獻的新看法	90
參考文獻	92
一、中文部份:	92
二、西文部份:	96

圖次
圖1-1研究位置............................................................................................................5
圖1-2關係結構圖........................................................................................................6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丁慧靜(1983)。社會變遷中兩地夫妻婚姻生活調適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台北。
危芷芬、陳瑞雲(譯)(1996)。B. Lott著。女性心理學。台北:五南。
李淑娟(2003)。父育理論之建構與驗證─父親心理社會發展、父育知覺、父職參與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台北。
李招美(2008)。影子爸爸:成年女性之父親心理缺席經驗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高雄。
宋文理(譯)(2001)。C. R. Rpgers著。成為一個人。台北:桂冠。
何粵東(2005)。敘事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呂信慧(2003)。家中手足比較訊息與手足關係之研究─以學業表現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政治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台北。
沙儷伶(2006)。轉變的家─兩岸分偶家庭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台北。
林翠湄、王雪貞、連廷嘉、黃俊豪(譯)(2009)。D. R. Shaffer著。發展心理學。台北:學富。
林佳玲(2010)。台媽在新加坡:「台─新」跨國家庭的移民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南投。
林美秀(2010)。台商在台配偶親職壓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台北。
邱珍琬(2008)。父親缺席─一個男性大學生的經驗。高雄師大學報,24,1-19。
邱珍琬(2010)。父親形象與其轉變。台北:五南。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柯理斯、林為正(譯)(1994)。David Stoop著。父愛不缺席。台北:智庫。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高宗熹(1997)。客家人:東方的猶太人。台北:五陵。
能杰(1988)。簡明大英百科全書。台北:台灣中華。
莫藜藜、王行(1996)。已婚男性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57-114。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
郭生玉(2005)。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
郭雅文(2008)。兩地夫妻的婚姻適應與家庭壓力之研究:以國小女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台中。
孫柯(譯)(1994)。D. R. Cocola & A. M. Matthews著。解開母女情節。台北:遠流。
張智昇(2008)。假性單親家庭親職管教方式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台中。
張永安(2001)。第一代外省男性的家庭意涵、家庭互動及家庭教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台北。
戚嘉林(2008)。台灣史。台北:海峽學術。
陳詩寧(1997)。通勤家庭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陳信昭、崔秀倩(譯)(2002)。B. M. Erickson著。渴望父愛─失去父親及其影響。台北:五南。
陳靜芬(2005)。父職角色參與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學業成就、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某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
陳登義(譯)(2006)。L. Gomez著。客體關係入門─基本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
陳靜宜(2008)。通勤家庭與其親職教育。諮商與輔導,265,18-21。
梁佳蓁(2009)。學齡前幼兒父職參與、親子關係及相關因素之探討。教育部家政科中心學校電子報,19。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政傑(1996)。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台北:漢文。
黃思樺(2010)。通勤家庭幼兒父母共職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台北。
葉光輝、趙梅如(2003)。華人女兒的渴望父愛情節及其影響(I)。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計畫,九十一年度計畫執行研究報告。
葉光輝、林廷叡、王維敏(2006)。父女關係與渴望父愛情結。教育心理與研究,29(1),93-199。
歐用生(1992)。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劉治忠(2007)。我國船員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商船學系,基隆。
劉盈君、姜蘭虹(2009)。台灣分偶家庭之比較研究:船員婚姻與通勤婚姻。環球與世界,20,27-58。
蔡佳宜(2000)。兒童知覺父親角色涉入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彰化。
蔡俊傑(2003)。小琉球假性單親與隔代教養。國教天地,154,86-90。
蔡如棠(2009)。父親心理缺席之成年女性其親密關係之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高雄。
鄭雅娟(2001)。高中已婚女教師家庭壓力、支持系統與婚姻滿意度之關係-兩地雙生涯家庭與一般雙生涯家庭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
鄭惠娟(2010)。從原生家庭母女關係檢視婚姻生活之母職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花蓮。
鄭慈蓉(2011)。父親在子女生命中的角色影響。諮商與輔導,308,31-34。
謝宛臻(2006)。孩子眼中的父親--學齡前幼兒及其父親對父親參與的知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台北。
鍾筱萍(2004)。通勤家庭中父母管教方式、親子互動關係與子女憂鬱及焦慮表現之相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鐘基年(1993)。族群特質與職業生涯─外省籍族群從事軍公教行業原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新竹。
鍾理和(1996)。笠山農場。台北:草根。
行政院主計處國民所得統計常用資料:
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111241635271.xls。(下載日期:2012.05.17)
 
二、西文部份:
Burgess, R. G. (1984). In the field : An introduction to field research. London : Routledge.
Chee, M. (2005). Taiwanese American transnational families : Women and kin work.New York : Routledge.
Erickson, B. M. (1998).Longing for dad father :loss and its impact. Deerfield Beach, FL: Hci.
Farris, A. (1978). Commuting. In R. Rappaport and R. Rappaport (Eds.), Working couples (pp. 100-107). New York : Harper and Row.
Furr, L. A. (1998). Father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children’s scores on college entrance exams : 
A comparison of intact and divorced families. Adolescence, 33 (133), 533-542.
Glenn, E. N. (1983). Split household, small producer and dual wage earner : An analysis of 
Chinese-American family strateg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5(1), 35-46.
Gerstel, N. and Gross, H. E. (1984). Commuter marriages : A study of work and family. New York : Guilford.
Herzog, J. M. (1981). Father hurt and father hunger: the effect of survivor father’s waning years on his so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14(2),211-223.
Inamura, H.(1988). Family dynamics of intrafamily violence and school refusal in Japan. Asian family mental health. Tokyo : Psychiatr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kyo.
Jonhson, S. E. (1986). Commuter family relationships : Alive and thriving. Families Alive,7,10-12.
Kirschner, B. F. and Walum, L. R. (1978). Two-location families : Married singles. Alternative lifestyles,1,513-525.
Leman, K. (2000). What a difference a daddy makes. Nashville, TN : Thomas Nelson.
Yin, R. K. (2003). Case study research : Design and method. Thousand Oaks : Sage.
Lamb, M. E. (2004).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Secunda V. (1992). Women and their fathers : the sexual and romantic impact of the first man in your life. New York : Delacorte.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