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507201122453800
DOI 10.6846/TKU.2011.00921
論文名稱(中文) 御注《老子》之詮釋與比較
論文名稱(英文) Emperor's Interpretation Introspection over Lao-Tzu's viewpoints and contrasts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文學學系博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Chines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9
學期 2
出版年 100
研究生(中文) 韓秀利
研究生(英文) Hsiu-Li Han
學號 895010063
學位類別 博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1-06-30
論文頁數 299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袁保新
委員 - 王邦雄
委員 - 莊耀郎
委員 - 高柏園
委員 - 陳德和
關鍵字(中) 老子
皇帝注老
唐玄宗
宋徽宗
明太祖
關鍵字(英) Lao-Tzu
Emperor’s Explanation over “Lao-Tzu”
Tang Emperor Xuanzong
Song Emperor Huizong
Ming Tmperor Taizu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本文研究目的:以明太祖《御注》為切入點,輔以唐玄宗、宋徽宗為研究對象,從不同時代、不同詮釋風格、不同詮釋體系論述,探究御注《老子》的義理趨向與思想義蘊。盼能說明三位皇帝詮釋差異原由?並展開義理比較與歷史地位之衡定。
    本文研究方法:以兩種方法作為研究指引。首先,以西方詮釋學為參照,以御注《老子》為個案,論述過程中,西方詮釋學主要作為發現新問題或產生自覺問題意識的一面鏡子。其次,再參照沈清松先生對比研究法,不對原典作出新解,而是藉此比較詮釋系統間的差異性,提出具有理性和方法自覺的哲學論述。
    本文研究成果:本文論述茲分七章進行分析,綜合論述進路。確實解決關於御注《老子》諸多問題,如御注《老子》的義理趨向、御注《老子》詮釋理路省察、御注《老子》思想義蘊分析等。另外關於御注《老子》諸多概念的釐定,如「聖人形象」、「修身論」、「理國論」等,也獲得疏理。通過本文的完成,大體展示對三皇御注思想的體會,並在時代脈絡中呈顯各自的意義,及其思想發展的內在邏輯性。
    本文學術貢獻:本文立基在三位皇帝對老學的疏通,探討老學詮釋根源性中解答的問題,在撰述中之立言抒志,追問不同詮釋背後所預設的義理根據,在當代脈絡中找到恰當的理解形式,對中國思想史提供另一種思維方向,並提供領導者之借鏡,具有現代意義。
    本文未來展望:玄宗、徽宗、太祖《御注》的詮釋觀點對其他注家的承傳與影響,未能有承繼、突破與開展。擬作未來研究之矢向。
英文摘要
Purpose of the article: Based on Ming Emperor Taizu “emperor’s explanation” as a standing point, plus with the research subjects of Tang Emperor Xuanzong and Song Emperor Huizong, attempt to expound, deliberate the textural tendency and thinking meaning of emperor’s explanation over “Lao-Tzu” under the ground of different ages, varied styles of interpretation and distinct explaining systems in hope of outstandingly stating the sakes that lead the differences of explanation from the foresaid three emperors, and therefore stretch out the comparison of their principles and the appraisal of their historic positions.

    Method of the study: Utilize two methods as the study direction. First of all, apply western interpretation technology as reference, and implement emperor’s explanation over “Lao-Tzu” as the case to be explored; during the processes of discussion, western interpretation technology is mainly aimed at finding new issues or incurring a mirror that consciously reflects awareness of potential questions. Secondly, cite Mr. Ching-Song Shen’s contrast research pattern, not to present any new explanation to original literature but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ystems of explanation to draw up logically philosophic express in which the central idea is rational and initiatively solvable.  


    Outcome of the study: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7 chapters to analyze, comprehend each expounding path. The mode indeed actually resolves a lot of issues regarding emperor’s explanation over “Lao-Tzu”, for example: textual tendency of  emperor’s explanation over “Lao-Tzu”, examination of explanatory context of emperor’s explanation over “Lao-Tzu”, and analysis of thinking principle of emperor’s explanation over “Lao-Tzu”, etc. On the other hand, in terms of formulation to plenty of concepts about emperor’s explanation over “Lao-Tzu”, such as “image of saint”, “theory of practicing moral culture” and “theory of running the country”, etc. have all gained a clear clarification. Through completion of the article, it generally displays the meaningful understanding over the thoughts of these three emperors’ explanation, and the significant purport that each of them perfectly delivers in their own age, as well as the inherent logic embedded in development of the cerebration. 

    Academic contribution the article presents: The article is composed at the base of the three emperors’ resolution over Lao-Tzu theory to probe into the issues laid under the source of explanation over Lao-Tzu theory seeking for solution, and achieve and relieve by writing in the composition for figuring out the pre-set creed basis behind different line of interpretation in view of getting the most appropriate understanding forms in the contemporary arteries to offer an other kind of thinking orientation to history of Chinese ideologies, and thus grant the leader a chance to learn from that fully appears with modern meaning.

    Future anticipation of the article: The descendents and influences brought from empeoror Xuanzong’s, Huizong’s and Taizu’s “opinions and explanation” to the other series of interpretation are disabled from progressive inheritance, breakthrough and development, it is sketched to be the purpose of future research.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的形成----------------------------------- 1
  第二節 歷代帝王御注概況--------------------------------- 4
  第三節 研究進路與論述程序-------------------------------10
  第四節 研究現況與價值-----------------------------------17
  
第二章  老子《道德經》「治道思想」意涵的現代省察----------22
  第一節  老子管理哲學的理想:無為而治--------------------23
      一、老子「無為」的詮釋------------------------------25
      二、老子「無為」的辯證性思考------------------------29
  第二節  老子「無為」在管理思維上的展開------------------31
      一、老子「無為」在管理方法的運用--------------------32
      二、老子「無為」對管理者的啟發----------------------33
      三、老子「無為」在管理境界上的意義------------------34
  第三節  反智論者與權謀思想的重新檢討--------------------36
      一、「反知識份子」和「反智性論者」------------------37
      二、權謀術意義澄清----------------------------------39
      三、道家式責任感------------------------------------42

第三章  御注《老子》的義理趨向----------------------------46
  第一節  唐玄宗對《老子》的基本立場----------------------46
      一、玄宗注《老》之政治目的--------------------------46
      二、玄宗三教無闕的實際運用--------------------------49
  第二節  宋徽宗對《老子》的基本立場----------------------64
      一、徽宗注《老》在政治上的意圖----------------------60
      二、徽宗調和儒道的實際運用--------------------------66
  第三節  明太祖對《老子》的基本立場----------------------68
      一、太祖注《老》之政治、宗教關係--------------------68
      二、太祖三教思想的實際運用--------------------------70

第四章  御注《老子》的基本詮釋理路之分析------------------72
  第一節  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詮釋之省察----------------72
      一、「道」、「妙本」之共生萬物----------------------73
      二、「清淨虛靜」、「無為」之體用哲學----------------77
      三、「自然」、「湛然」之自化成遂--------------------79
      四、「動」、「靜」之詮釋彈性------------------------83
  第二節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詮釋之省察----------------87
      一、「道」、「德」之全與分--------------------------87
      二、「無為」、「有為」之因順自然--------------------93
      三、「仁」、「義」、「禮」和治道之關係--------------97
  第三節  明太祖《御製道德真經》詮釋之省察---------------101
      一、「道」之生成原理-------------------------------105
      二、「無為」之政治運用-----------------------------108
      三、「自然」之生命理則-----------------------------110
     
第五章  御注《老子》思想義蘊之推衍-----------------------112
  第一節  御注《老子》中之聖人形象-----------------------112
      一、「曆數在躬」與「修養」為玄宗摶塑聖人形象之依據-115
      二、「聖人」與「至人」為徽宗人格表現之理想典型-----121
      三、「聖人」與「君子」為太祖「帝王」之代稱---------131
  第二節  御注《老子》中之修身論-------------------------136
      一、玄宗「修性反德,不離妙本」之修身論-------------136
      二、徽宗「致道盡性」之修身論-----------------------147
      三、太祖「諸事勿過甚」之修身論---------------------161
  第三節  御注《老子》中之理國論-------------------------168
      一、玄宗「以理身為教本」之理國論-------------------168
      二、徽宗「因其固然,付之自爾」之理國論-------------176
      三、太祖「以正治國」之理國論-----------------------184
 
第六章  玄宗、徽宗、太祖注《老》之義理比較與其歷史地位衡定                                                       191
  第一節  玄宗、徽宗、太祖注《老》之義理比較-------------191
  第二節  玄宗、徽宗、太祖注《老》之評議與檢別-----------195
  第三節  玄宗、徽宗、太祖注《老》之歷史地位衡定---------206

第七章  結論---------------------------------------------211
第一節  研究成果概述-------------------------------------211
  第二節  學術貢獻之評估---------------------------------218
  第三節  本文的局限及未來研究之展望---------------------218

參考文獻-------------------------------------------------220
附錄一:玄宗、徽宗、太祖、世祖御注《老子》原序-----------228
附錄二:御注《老子》對照表-------------------------------230
附錄三:玄宗、徽宗、太祖、世祖大事記-------------------296  

圖目錄
圖1-1 論述程序圖 ---------------------------------------------------------- 16
參考文獻
一、原典文獻:(依照時代先後排序)
【後秦】僧肇:《注維摩詰經》(收入《大正藏》第卅八冊,卷六)。
【漢】孔安國、【唐】孔穎達正義,黃懷信:《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年1月)。
【漢】孔安國、【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周易王韓注》收錄於涂雲清校對:《周易二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第一刷)。
【魏】王弼等著,彭曉鈺校對:《老子四種‧老子河上公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魏】王弼:《老子王弼注》(臺北:河洛圖書公司,1974年)。
【魏】王弼注、【唐】陸德明釋文《老子道德經》(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
【魏】王弼、樓宇烈:《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晉】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後晉】劉昫:《舊唐書》(台北:洪氏出版社,1977年)。
【隋】智顗:《摩訶止觀》,收入《大正藏》第四十六冊,卷六。
【隋】慧遠:《大乘義章》,收入《大正藏》第四十四冊。
【唐】圓暉:《俱舍論頌疏論本》,收入《大正藏》第四十一冊,卷二。
【唐】賈曾:《俱舍論頌疏論本》,卷二。
【唐】道宣:《集古今佛道論衡》收入《大正藏》第四十九冊。
【唐】楊倞、(清)王先謙:《荀子集解‧修身第二》(台北:世界書局,2000年)。
【唐】張九齡:《曲江張先生文集》(台北:中華書局,1964年),卷十五。
【宋】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1月),卷三十六,中冊。
【宋】王欽若:《冊府元龜》(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7年),卷五十三〈帝王部˙尚黃老〉。
【宋】宋敏求等編、司義祖校點:《宋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宋】宋徽宗:《老子西昇經》(收錄於《正統道藏》第19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台北:鵝湖出版社,2000年3月六刷)。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百部叢書集成初編,臺北:藝文圖書,1966年),卷十三。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市:中華書局,2004年)。
【宋】宋綬、宋敏求編纂/司義祖校點《宋大詔令集‧卷二二四》(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宋】胡宏:《知言》(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第一卷。
【宋】真德秀:《大學衍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第十三卷。
【宋】黃震:《黃氏日抄》,《四庫全書》708冊(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據文淵閣本影印),第五十一卷。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61年)卷六〈集古錄跋尾〉。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四庫全書》第67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趙汝愚:《宋名臣奏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楊仲良:《續資治通鑑長編紀事本末》(宋史資料萃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一二五卷。
【宋】魏了翁:《古今考》,《四庫全書》(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第三十八卷。
【元】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收入《大正藏》第四十八冊,第一卷。
【元】吳澄:《道德真經注,卷一》(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7年)。
【明】宋濂:《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
【明】王應麟:《玉海》(台北:大化書局,1977年7月)。
【明】憨山大師:《老子道德經憨山解》(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4年12月)。
【明】白雲觀長春真人編纂:《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7年10月北京第4印刷)。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北京市:中華書局,1957年)。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7年10月北京第8次印刷)。
【清】陳壽昌:《南華真經正義》(臺北:新天地書局出版,1972年11月初版)。
【清】焦循撰:《孟子正義》(台北:中華書局,1966年3月),冊二,卷廿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勘:《明實錄》(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二、近人專書:(依照姓氏筆畫排序)
王明:《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重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6月)。
王淮:《老子探義》(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中國哲學史》(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2月)。
王邦雄:《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
王中江:《視域變化中的中國人文與思想世界》(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王鳳彬:《企業管理組織變革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德有:《老莊意境與現代人生》(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7年12月)。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6月)。
方東美著、孫智燊譯:《中國哲學之精神及其發展》(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年1月)。
朱謙之釋、任繼愈譯:《老子釋譯》(台北:里仁書局,1985年)。
安世鳳:《墨林快事》(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0年)。
何建明:《道家思想的歷史轉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呂錫琛:《道家、方士與王朝政治》(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12月)。
林朝成、郭朝順:《佛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2000年)。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3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3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灣學生書局,1993修訂八版)。
牟宗三:《周易哲演講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
牟宗三講述、陶國璋整理:《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司徒達賢:《管理挑戰新世紀》(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0年)。
司徒達賢:《管理學的新世界》(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2005年)。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0月)。
任繼愈:《老子新譯》(台北:谷風出版社,1994年12月)。
任士英:《唐朝二十帝》(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杜道堅:《玄經原旨發揮》(台北:藝文出版社,1970年)。
李漢雄:《人力資源策略管理》(台北:揚智文化出版,2000年)。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12月)。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6年)。
吳光:《儒道論述》(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6月初版)。
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6月)。
吳晗:《朱元璋大傳》(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吳晗:《朱元璋傳》(台北:中華書局,2010年)。
洪漢鼎:《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9月初版第十二刷)。
徐友漁、周國平、陳嘉映、尚杰著:《語言與哲學--當代英美與傳統比較研究》(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4月)。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93年)。
宮寶利:《清世祖事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許士軍:《管理學》(台北:東華書局,1993年)。
許杭生:《魏晉思想史》(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7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
游彪:《宋朝十八帝》(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論卷一》(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10月全集校訂版三刷)。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9月)。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8 年)。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3月)。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5月初版二刷)。
高專誠:《御注老子》(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柳存仁:《道家與道術--和風堂文集續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雷瀚:《謀略家的智慧》(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黃釗:《道家思想史綱》(湖南:湖南師範大學,1991年)。
黃俊傑:《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4年)。
楊慧林:《聖言人言--神學詮釋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
張舜徽:《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
張松如:《老子說解》(高雄:麗文公司,1993年10月初版)。
陳鼓應、白奚:《老子評傳》(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釋及評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8月修訂版)。
陳鼓應:《黃帝四經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陳奇猷:《韓非子》(上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輯,1991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台北:藍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10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
董恩林:《唐代老學: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國之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發行,2006年)。
董恩林:《唐代《老子》詮釋文獻研究》(山東:齊魯書社發行,2003年)。
鄧嗣禹:《明朝開國文獻(一)》(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66年)。
蒙曼:《唐玄宗》(台北:麥田文化出版社,2010年)。
卿希泰:《中國道教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第二卷。
盧國龍:《中國重玄學:理想與現實的殊途與同歸》(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年8月)。
盧盛忠、余凱成、徐昶、錢冰鴻等:《組織行為學-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7年)。
葛兆光:《道教與中國文化》(台北:東華書局,1989年)。
熊鐵基、馬良懷、劉紹軍:《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熊鐵基:《中國老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第二次印刷)。
劉固盛:《宋元老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9月第一版)。
劉韶軍:《唐玄宗˙宋徽宗˙明太祖˙清世祖御批點評》(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
劉笑敢:《老子》(台北:東大書局,2009年)。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劉笑敢:《老子古今:五種對勘與析評引論‧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一刷)。
劉瑞符:《謀略》(台北:中華書局,1980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3月)。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嚴靈峰:《道家四子新編》(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嚴靈峰:《老子研讀需知》(台北:正中書局,1992年)。
嚴靈峰:《無求備齋老子集成初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錢遜:《先秦儒家》(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
鍾泰:《莊子發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樓宇烈:《王弼集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92年12月初版)。
蕭天石:《道德經名著選輯四》049珍本初稿道家子部(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蕭天石:《道德經名著選輯七》052珍本初稿道家子部(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三、期刊論文:(依照姓氏筆畫排序)
丁亮:〈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經中之詮釋模式〉,2010中國文學歷史與思想中的觀念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2010年)。
丁原植:〈老子思想中「聖人」觀念的提出〉《哲學與文化》第十八卷第二期,(1991 年2月)。
王慧茹:〈道家型的管理哲學〉《思想與文化》第七期(2005年2月)。 
王邦雄:〈從傳統走向現代的自我轉化之道〉《鵝湖》四三○期(臺北:鵝湖月刊雜誌社,2011年5月)。
尹志華:〈試析北宋《老子》注家對「無為」的詮釋〉《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一五六期(北京:首都師範大學,2004年1月)。
加藤常賢作,劉文獻譯:〈老子書中的「善人」和「聖人」〉《中國古代的文化研究》(東京都:二松學舍大學出版部,昭和55)。
朱鴻:〈明太祖與僧道--兼論太祖的宗教政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十八期(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990年6月)。
江淑君:〈唐玄宗御注《老子》理國論析探--兼論「援儒入《老》的詮釋向度」〉,《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十一期(台北:東吳大學,2004年6月)。
江淑君:〈《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之義理宗趣及其詮註取向析論〉《輔仁國文學報》二十六期(台北:輔仁大學,2008年4月)。
江淑君:〈宋代老子學的一個側面—以《易傳》詮解《老子》的觀點〉《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十四期(台北:淡江大學,2003年3月)。
牟宗三主講,盧雪崑記錄:〈老子《道德經》講演錄〔八〕〉《鵝湖月刊》第二九卷第五期(臺北:鵝湖月刊雜誌社,2003年9月)。
葛榮晉:〈道家無為智慧與現代企業管理〉,21世紀中華文化世界論壇第四次會議--中華文化與當代價值學術研討會(台北:輔仁大學,2006年11月11-17日)。
袁保新:〈老子思想在現代文化中的意義--以唐君毅先生有關存在主義之省察為線索〉(香港:唐君毅思想國際會議,1988年12月)。
袁保新:〈秩序與創新--從文化治療學的角度省思道家哲學的現代意涵〉,《鵝湖月刊》314期(臺北:鵝湖月刊雜誌社,2001年8月)。
高柏園:〈無為而無不為-道家管理藝術之理論與應用〉《鵝湖月刊》二七九期(臺北:鵝湖月刊雜誌社,1998年10月)。
高柏園:〈孔子與老子--兩個文化治療學基型之考察〉《應用哲學與文化治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壢: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1997年6月)。
卿希泰:〈明太祖朱元璋與道教〉,《江西社會科學》第一期(江西:南昌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1999年)。
麥谷邦夫著、朱越利譯:〈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中的「妙本」〉《世界宗教研究》,第二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0年)。
麥谷邦夫:〈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之撰述與其思想特徵〉《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輯(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程志強:〈明太祖的三教思想、政策及其影響〉《史林》第一期,(2002年)。
陳鼓應:〈論道與物關係問題:中國哲學史上的一條主線〉,《臺大文史哲學報》第六二期(台北:台灣大學,2005年5月)。
陳德和:〈先秦道家哲學的詮釋與發展--以20世紀的台灣為例〉《中國哲學之教學與研究論壇》(台北:淡江大學,2007年1月)。
陳德和:〈試論道的雙重性--《道德經》中的「無」與「有」初探〉《鵝湖月刊》第一八九期(臺北:鵝湖月刊雜誌社,1991年3月)。
黃俊傑:〈從儒家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的「歷史性」及相關問題〉,《台大歷史學報》第二十四期(台北:台灣大學,1999年12月)。
莊耀郎:〈魏晉玄學家的聖人觀〉,《國文學報》第二二期(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3年6月)。
莊耀郎:〈王弼道論的義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第三屆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魏晉南北朝(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7年4月)。
劉固聖:〈論宋元老學中的儒道合流思想〉,《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三九卷第一期(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0年1月)。
蕭璠:〈皇帝的聖人化及其意義試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二本,第一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年)。
蕭天石:〈歷代老子注本簡述〉,《道教文化》,第二卷(中國:道教文化,1979年5月)。

四、海外著作(依照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Abrahan H. Maslow,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South Bend,Indiana:Gateway Edi-tions,1966)。
 (日)麥谷邦夫:《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之撰述與其思想特徵》(收於《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輯,北京:三聯書局,1999年)。
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9年)。
帕瑪:(Richard E. Palmer)《詮釋學》(Hermeneutics)嚴平譯:(台北:桂冠圖書,1992年)。
彼得˙杜拉克:《21世紀的管理挑戰--管理篇》(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3 年6月)。

五、學位論文:(依照姓氏筆畫排序)
呂廣明:《明太祖與儒佛道》(安徽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洪嘉琳:《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碩士論文,2002年)。
張禹鴻:《唐玄宗道德真經注疏研究》(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碩士論文,2005年)。
夏春梅:《道德經舊注初探》(台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2年)。
黃昱章:《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經之研究》(台北: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黃源典:《先秦道家之意義治療意蘊研究》(台北:私立淡江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蔡僑宗:《明太祖御製道德真經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碩士論文,2000年)。
樊鳳玉:《宋儒解老異同研究》(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紙本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於授權書繳交後5年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