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507200712254000
DOI 10.6846/TKU.2007.01189
論文名稱(中文) 感覺工法
論文名稱(英文) Structure of feeling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建築學系碩士班
系所名稱(英文)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95
學期 2
出版年 96
研究生(中文) 劉康鉞
研究生(英文) kang-Yueh Liu
學號 694300913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07-06-27
論文頁數 12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黃瑞茂
委員 - 李謁政
委員 - 林靜娟
委員 - 黃瑞茂
關鍵字(中) 感覺
關鍵字(英) feeling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如同羅蘭巴特在對索緒爾著作的結論所言:「如果把集體的徵象視做為一種符號的體系,那就可以超越過去,很單純虔誠地揭露它。」但是我們所揭露的角度是站在什麼樣的立場?或許質疑的自問,所謂本我的立場並非如此「潔白」而是被經過交叉感染的,所以很難找到單純與虔誠的角度,只能接受神話學的說法:活在矛盾的到達極限的時代,諷刺、挖苦成為真理的代言。也許這就是人與空間對談的語言,那我的立場又是什麼?

  並不支持傳統一分為二黑白判斷觀念的我,或許對於把自身放置在一個灰色模糊地帶更能貼切現象中的真實。就如同感覺是很漫不經心、隨性自我、毫無根據,但是它的這一個特性正好符合去觀看這一個沒有對錯、沒有是非,只有現象的模糊世界。總而言之,全文論點是把「感覺」當作一個人格角度,與都市空間對話,試圖尋找新的可能。
英文摘要
Architecture is a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and values come out in the process of self-acceptance and others’ approval. The role of “feeling” is an art of trusting ourselves and earning identification of others. Without the sense of feeling, architecture is just like machine after all.

However, professionals nowadays seem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echnique, instead of feeling. Although the technique makes progress indeed, the humanity concern is lost. The affection toward the world is gone, too. 	

I try to alter the general writing format here, describing buildings and city as a form of novel. Regardless of consideration to power or benefit, the attempt is to search for the demand of city, as well as to provide a space that can be identified and accepted.
  
The discourse of architecture can be lively and complete only in this context of writing. For the time being, I call it " Structure of Feeling".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一、建築:<塔101>  01
二、政治:<安眠藥>  09
三、企業:<科學拍賣會>  23
四、設計者:<三少爺的職務代理人>  37
五、民眾:<埃里尼斯軍艦上的晚宴>  53
六、感覺:<找地址>  69
七、感動:<結束的開始>  83

都市書寫  87

感覺樣態  91
一、動詞  93
二、受詞  95
三、空間詞性使用  97

感覺系統  101
一、感覺類型  102
二、感覺系譜  105

書寫與閱讀  115
一、文本書寫與閱讀  116
二、都市書寫與閱讀  118

結論  123

參考文獻  125	

圖A 都市建構流程圖                                                87
圖B 觀察描寫流程圖                                                87
圖C 小說描寫產生圖                                                87

圖A 情人感覺與書寫過程對照圖                                      92
圖B 都市建構與書寫過程對照圖                                      92
圖C 情人感覺、都市建構、書寫流程對照圖                            92

感覺類型與系譜關係圖                                              101

目的與其他效果圖                                                  115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
瓦爾特‧本雅明
  2005 《上帝的眼睛》杜予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 《巴黎19世紀的首都》劉北成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布希亞
1998	《擬仿物與擬像》洪凌譯,台北:時報文化。
1999	《美國》吳昌杰譯,台北:時報文化。
朱文一
  1995 《空間‧符號‧城市》台北:淑馨出版社。
危芷芬
  1995 《環境心理學》台北:五南文化。
伊塔羅‧卡爾維諾
1993	《看不見的城市》(Le Citta invisibili)王志弘譯,台北:時報  
      文化。
  1999 《命運交織的城堡》林恆立譯,台北:時報文化。
谷川渥
  2005 《幻想的地誌學》許菁娟譯,台北:邊城出版社。
何秀煌
  1999 《記號、意識與典範》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沈福煦
  1993 《人與建築》台北:臺北斯坦出版有限公司。
佛里曼
2005  《世界是平的》楊振富譯,台北:雅言文化。
高宣揚
  1990 《結構主義》台北:遠流出版社。
高行健
  2001 《對話與反詰》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張小虹
  1996 《自戀女人》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2002 《在百貨公司遇到狼》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2005 《感覺結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奧修
  2002 《直覺》沈文玉譯,台北:生命潛能文化出版社。
詹姆斯‧施密特
  1992 《梅洛龐帝 現象學與結構主義之間》尚新建譯,台北:桂冠文化出版社。
常懷生
  1995 《建築環境心理學》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瘂弦
  1987 《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台北:聯合文學。
黃海鳴
  2000 《從「身體」到「城市」的閱讀》市立美術館。
喬納森‧巴奈特  
1993 《都市設計概論》謝慶達譯,台北:創興出版社。
詹宏志
  1996 《城市人  城市空間感覺、符號和解釋》台中:麥田出版社。
漢寶德
  1995 《建築的精神向度》台北:境與象出版社。
愛倫波
    1999 《愛倫波的詭異王國》朱璞瑄譯,台北:高寶國際。
鄭維中
  2006 《製作福爾摩沙》台北:大雁文化。
德希達
    2004 《書寫與差異》張寧譯,台北:麥田出版社。
撒瑪納扎
  2005 《福爾摩沙變形記》薛詢譯,台北:大塊文化出版社。
諾伯‧舒茲
  1995 《場所精神》施植明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薩依德
  1999 《東方主義》王志弘譯,台北:立緒文化。
    2000 《文化與帝國主義》蔡源林譯,台北:立緒文化。
顏忠賢
  1997 《軟城市》台北:元尊文化。
羅蘭‧巴特
  1991 《寫作的零度》李幼蒸譯,台北:桂冠出版社。
  1994 《戀人絮語》汪耀進譯,台北:桂冠出版社。
  1997 《神話學》許薔薔譯,台北:桂冠出版社。
  1998 《流行體系》李維譯,台北:桂冠出版社。
  2002 《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劉森堯譯,台北:桂冠出版社。
  2004 《偶發事件》莫渝譯,台北:桂冠出版社


Gombrich, E.H.
  1990 《象徵的圖像》楊思梁譯,大陸:上海書畫出版社。
Jencks, Charles
1998 《後現代建築語言》吳介禎譯,六版,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John, Storey
2003 《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周素鳳譯,台北:巨流圖書。
Naomi, Klein
2003 《NO LOGO》徐詩思譯,台北:時報文化。
Philip, Smith
2004 《文化理論的面貌》林宗德譯,台北:韋伯文化。
Richard Appignanesi
  2004 《後現代主義》黃訓慶譯,台北:立緒文化。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校內書目立即公開
校外
不同意授權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