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學位論文書目資料
  
系統識別號 U0002-2506201715085600
DOI 10.6846/TKU.2017.00879
論文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電視產業發展趨向之研究
論文名稱(英文)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V Industry in China
第三語言論文名稱
校院名稱 淡江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 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系所名稱(英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China Studies
外國學位學校名稱
外國學位學院名稱
外國學位研究所名稱
學年度 105
學期 2
出版年 106
研究生(中文) 郭峰睿
研究生(英文) Feng-Ruei Guo
學號 703270305
學位類別 碩士
語言別 繁體中文
第二語言別
口試日期 2017-06-13
論文頁數 87頁
口試委員 指導教授 - 郭建中
共同指導教授 - 王國臣
委員 - 張五岳
委員 - 傅豐誠
關鍵字(中) 全球化
中國電視產業
娛樂
影視
文化軟實力
關鍵字(英) Globalization
the Chinese mainland television industry
entertainment, film and television
cultural soft power
第三語言關鍵字
學科別分類
中文摘要
大陸媒體市場可說是「最後難得僅存的潛力產業」,在特殊的政經環境下,大陸傳播產業具有政府喉舌的特殊定位,長久以來處在國營體制的保護,並禁止外資經營投資,但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國營事業轉型成產業事業、及提升媒體國際競爭力的前提下,對外資經營媒體的法規漸漸朝向解管制化,進而影響外資佈局媒體產業的策略。
電視為大眾傳播中重要的一環,早期除了書本報章雜誌等平面媒體外,我們父執輩那年代最重要的娛樂消遣莫過於電視了,它也是世界上普遍的大眾文化商品,黑白電視剛剛上市時,節目一開播,大街小巷萬人空巷,人們紛紛擠到有電視的人家爭相目睹,盛況空前。那時候電視是最佳的娛樂設備跟國家政府的廣播宣傳工具。隨著彩色電視機的發明、有線電視的發明、隨選視訊的發明,電視已經成為每個家庭必備的影音娛樂設備。不止娛樂功能,電視也是新聞與資訊的來源,還具有教育與教學的功能。而中國自從1978改革開放,到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經濟成長迅速,無論在國家政策與經濟條件方面,都帶給電視產業新的機會與衝擊,其功能與型態也從早期純為官方發聲,演變至人們休閒與獲取資訊的來源,現在更進一步發展為可對外輸出的娛樂產業。
中國大陸電視劇產業產量相當驚人。根據中國官方資料統計,在2008年中國共生產並獲准發行之國產(自製)電視劇有502部、1萬4,498集;2009年有402部、1萬2,910集;時至2014年,共有429部電視劇共計1萬5, 983集;2015年有395部電視劇共計1萬6, 560集完成生產並發行,可看出年產量都在500部左右,劇集數量則是逐年提升,並逐漸走向大製作、精緻化;而中國視頻影視版權支出也逐年增加,2014年電視劇新媒體管道市場規模達50億人民幣,仍呈現兩位數成長走勢,也就是說,平均每季約有1百部以上的電視劇完成。而電視劇帶來的廣告收入,占全國各級電視台廣告總收入的50%以上,足見中國大陸電視市場正日益蓬勃發展中。
另外,在綜藝節目方面,2013年所播出節目有70多檔,2014年全年總量達100多檔,2015年全年已增至200檔,而2016年的綜藝節目約在400檔左右,較2015年翻倍成長,隨著節目數量走勢強勁,綜藝冠名費用也快速增長,2015年正式進入5億人民幣起跳的時代,綜藝節目已為為各大省級衛視的兵家必爭之地。
從上述種種跡象可以發現,當今中國電視市場正以爆炸性的速度成長,但事實上傳統電視業正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電視曾經是視頻節目傳播唯一的媒介,得益於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現在已實現「多屏播出」,也就是電視節目在電視機、手機、平板 電腦、台式機、遊戲機等終端螢幕上都可實現同步播出,隨著新的媒體形式、傳播形態層出不窮,使傳媒的大眾傳播形式受到空前的侵蝕。 
 針此,本研究將從政府法規、媒體報導、專書及論文著作等作文獻分析,觀察大陸電視產業的未來發展,還有對於其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增強,展現出實質的影響;此外,在當前移動互聯發展迅速的時代,電視的播出方式不再局限於錄播、直播、點播、回放日益普遍;播出形態也不僅僅是完整的頻道,碎片化特徵日益顯著。如何應對新興的傳播時代來臨,對於電視台及節目製作業者都將是無可避免的課題。
英文摘要
The mainland media market can be said to be "the last rare potential industry", in the spe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the mainland communication industry has a special position of the government mouthpiece, has long been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state system, and prohibit foreign investment, but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in 2001, the transform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to industrial undertakings, and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the media under the premise of foreign-funded media regulations gradually toward the solution of control, and thus affect the layout of foreign media industry media strategy.
TV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ass communication, early in addition to books and newspapers and other print media, the father of the generation of the most important entertainment than television, it is also the world's popular mass culture goods, black and white TV just listed , A program broadcast, streets alleyways, people have pushed into the TV people competing to witness, unprecedented. At that time television was the best entertainment device with the national government's broadcast propaganda tool. With the invention of color television, the invention of cable television, the invention of video, television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audio and video entertainment equipment for each family. More than entertainment, television is also the sourc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 but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Chinese mainland since the 1978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2001, after joining the WTO,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both in national policy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have brought new opportunities and impact of the television industry, its function and type from the early Purely for the official voice, evolved to the source of leisure and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now further development for the external output of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Mainland TV industry production is quite amazing. According to Chinese official statistics, there were 502 and 14,498 sets of homemade (homemade) TV series produced and approved by China in 2008, and there were 402 and 14,910 sets in 2009. In 2014, 429 TV series A total of 15,983 sets; 2015, 395 TV series total of 16,6, 560 sets to complet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can be seen in the annual output of about 500, the number of drama is increased year by year, and gradually to large production In the 2014 video TV new media pipeline market size of 5 billion yuan, still showing double-digit growth trend, that is, an average of about one quarter each quarter of more than 10 TV series,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carry out. The TV drama to bring advertising revenue, accounting for all levels of television advertising at all levels of more than 50%, which shows the mainland TV market is growing booming.
In addition, in the variety show, 2013 broadcast program has more than 70 files, 2014 total of more than 100 files, the year 2015 has increased to 200 files, and 2016 variety show about 400 files , More than 2015 doubled growth, with the strong trend of the number of programs, variety name cost is also rapid growth in 2015, officially entered the era of 500 million yuan take-off, variety show has been for the major provincial TV soldiers battleground The From the above signs can be found that today's mainland TV market is growing at an explosive rate, but in fact the traditional television industry is facing an unprecedented challenge, television was the only medium of video broadcast, thank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 Now has a "multi-screen broadcast", that is, television programs in the TV, mobile phones, tablet PCs, desktops, game consoles and other terminal screens can be synchronized broadcast, with the new media form, spread the form of endless , So that the mass media dissemination of the form by the unprecedented erosion.
This study will analyz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mainland TV industry from the aspects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s, media reports, special books and essays, as well as the enhancement of the soft power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and show the real impact. The current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television broadcast mode is no longer limited to recording, live, on-demand, playback increasingly popular; broadcast form is not just a complete channel, fragmented features become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How to deal with the emerging era of communication, for television and program producers will be an inevitable issue.
第三語言摘要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 1
壹、研究背景 ............................................................................................. 1
貳、研究動機 .............................................................................................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7
壹、歷史研究途徑(historical Approach) ............................................ 7
貳、文獻分析法(Literature Research) ................................................. 7
參、比較研究法(Comparative Studies) ...............................................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9
壹、研究範圍 ............................................................................................. 9
貳、研究限制 ............................................................................................. 9
第五節 章節安排與研究架構 ................................................................... 10
壹、章節安排 ........................................................................................... 10
貳、研究架構 ........................................................................................... 11
第二章 中國電視產業發展歷程 ..................................................................12
第一節 國家政策影響 ................................................................................ 12
壹、威權體制階段(1949至1978年) .................................................... 13
貳、改革開放階段(1979至1999年) .................................................... 14
參、產業化階段(從1999至2005年) ................................................... 17
肆、數位化階段(2006年以後迄今) ...................................................... 20
第二節 社會環境發展 ................................................................................ 23
第三節 經濟發展影響 ................................................................................ 28
壹、改革開放帶動電視發展 ................................................................. 28
貳、電視廣告營收屢創新高 ................................................................. 30
第三章 電視節目製播演進 ..........................................................................34
第一節 戲劇節目發展概況 ........................................................................ 34
壹、起步時期(1958〜1966) .............................................................. 34
貳、文革時期(1966〜1977) ................................................................. 35
參、發展時期(1978〜1999) ................................................................. 36

肆、躍進時期(2000年〜迄今) ........................................................... 38
第二節 綜藝節目發展概況 ........................................................................ 41
壹、初始萌芽期 ...................................................................................... 41
貳、「遊戲形式」風行 .......................................................................... 41
參、「益智問答」形式推進 ................................................................. 42
肆、「闖關節目」歷久不衰 ................................................................. 43
伍、「選秀」百家爭鳴 .......................................................................... 43
陸、明星真人秀時期,質量水漲船高 ................................................ 45
第三節 網路自製劇的興起 ........................................................................ 47
壹、版權保護成為孕育搖籃 ................................................................. 47
貳、網路自製劇的產製模式 ................................................................. 48
參、網路自製劇的創意流通 ................................................................. 51
第四章 線上影視崛起對電視的影響 .........................................................54
第一節 網路寬頻與移動裝置興起 ........................................................... 54
壹、中國寬頻建設與移動時代來臨..................................................... 54
貳、中國網路視頻發展脈絡 ................................................................. 57
第二節 主流線上影視平台概況 ............................................................... 63
壹、主流平台主區分類型 ..................................................................... 63
貳、網路影音平台業者營收來源 ......................................................... 65
第三節 多元媒體影響中國觀眾收視 ....................................................... 68
第五章 結論 .....................................................................................................7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71
壹、保守與進步並存的電視演化 ......................................................... 71
貳、新媒體時代下對電視媒體挑戰..................................................... 72
參、新媒體時代下的電視媒體應對策略 ............................................ 73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 76
壹、研究限制 ........................................................................................... 76
貳、後續研究建議 .................................................................................. 76
第三節 參考文獻......................................................................................... 78
壹、中文書目 ........................................................................................... 78
貳、中文論文 ........................................................................................... 82
參、網頁與報導 ...................................................................................... 83

圖目錄
圖1- 1 研究架構 .............................................................................................. 11
圖2- 1 2010-2014年中國付費數位電視用戶規模(單位:萬戶;%) ...... 30
圖2- 2 2010-2014年中國有線電視用戶規模(單位:萬戶) ...................... 29
圖4- 1 中國整體網民及移動網民規模 ....................................................... 56
圖4- 2 中國互聯網接入設備使用情況 ....................................................... 56
圖4- 3 視頻網站內容模式的演變 ................................................................ 62
圖4- 4 中國視頻網站用戶規模 .................................................................... 63
圖4- 5 中國視頻網站發展 ............................................................................. 64
圖4- 6 傳統與上網收看電視節目的收視習慣的調查 .............................. 69
圖4- 7 不同年齡使用者在手機端對視頻內容的喜好差異 ..................... 70

表目錄
表2- 1 代表中國十二項文化產業的案例 ................................................... 26
表2- 2 中國大陸媒體市場概覽 .................................................................... 29
表2- 3 綜藝節目冠名費 ................................................................................. 33
表4-1 2015到2016中國網路視頻行業企業或融資統計表 .................... 59
表4- 2 中國網路影音平台業者分類 ............................................................ 64
表4- 3 2013年主要網路影音平台業者廣告收入佔有率 ......................... 65
參考文獻
壹、中文書目
1、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出版(2015)。2015中國網路視聽發展研究報告。北京市。
2、中國廣播電視年鑑編輯委員會編(1990)。〈廣播電視要發揮好引導社會輿 論的作用〉,《1989 中國廣播電視年鑑》。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3、尹鴻(2008)。《中國電視劇文化50年。電視究,227,9-12頁。
4、毛羽〈在2008年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會議上電影專業委員會的專題報告—數字電影的發展趨勢及我國的探索〉,「現代電視技術」(北京市:中央電視台),第2期(2009年), 23-28頁。
5、王怡仁(2007)。〈歷史劇的六種類型〉。歷史月刊,233,33-35頁。
6、王彥霞(2009)。關於中國電視劇發展史的分期問題。文藝理論與批評,3,83-87頁。
7、王玉民(1997)。《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洪葉文化,24頁。
8、王梅玲(2005)。<英美與亞太地區圖書資訊學教育>。臺北市:文華,55頁。
9、王彥霞(2009)。<關於電視劇發展史的分期問題>,《文藝理論與批評》,03:83-87頁。
10、王琮琪(1988),<電視小説——文學名著改編的新樣式>,電影、電視藝術研究。北京。85~88頁。
11、白小易(2008)。新語境中的中國電視劇創作。北京市:中國電影。
12、白謙誠(1989),《廣播電视節目十年改革的回顧與前瞻》,新聞學研究。北京,23-27頁。
13、仲呈祥(1991),<四續『飛天』騰飛>,電影、電視藝術研究。北京,87-93 頁。
14、伊北、蘇合(2010)。《風六十年:中國流行熱潮1949-2009》。北京市:中國經濟。
15、成露茜、羅曉南(主編)(2009)。《批判的媒體識讀(二版)》。台北縣:正中。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及外銷到台灣市場之研究。
16、吳非、馮韶文(2010)。〈媒體與全球在地化〉。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17、吳秋雅(2008)。〈紀錄與建構一中國電視劇1978-2008年發展綜述〉。影視藝術,12,81-87頁。
18、吳素玲(1997)。《中國電視劇發展史綱》。北京市:北京廣播學院。
19、吳素玲(2008)。《電視劇藝術類型論》。北京市:中國傳媒大學。
20、吳奇爲(1988)。<中共電視廣播發展的新動向>,台北:第一屆電影電視錄影帶學術研討會, 155- 173頁。
21、汪文斌(2006)。電視劇產業。載於《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展改革究中心(編),2006年中國廣播影視發展報告》。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175頁。
22、呂郁女(1995)。〈中共衛星暨有線電視之發展:政治經濟面之分析〉, 《廣播與電視》,163-184頁。
23、呂郁女(1999)。《衛星時代中國大陸電視產業的發展與挑戰》。台北市:時英出版社。
24、宋強、郭宏(2009)。《電視往事:中國電視劇五十年紀實》。桂林市:灕江。
25、宋蕾(2008)。《中國電視節目市場論》。北京市:中國傳媒大學。
26、宋文娟(2007)。〈引進來走出去。中國廣播影視〉,383,46頁。
27、李京文(2006)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走勢及政策選擇〉,「沿海企業與科技」(廣西:沿海企業與科技雜誌社),第10期(2006年),1-6頁。
28、李京盛(2008)。〈與中國文化相融與時代生活相應-中國電視劇50年回顧感言〉。當代電視,246,10-12。
29、李培森(2007)。《追溯源頭:中國早期電視劇回顧》。北京市:中國廣播電視。
30、李勝利、范小青(2006)。《中韓電視劇比較究》。北京市:中國廣播電視。
31、李強(2007)。〈全球化背景下中國電影業的奮起之路〉,「市場論壇」(廣西:廣西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第11期(2007年), 70-74頁。
32、李瞻(1992)。《中共的廣播電視事業。廣播與電視》,創刊號,97-108頁。
33、李亞梅(1999)。《好萊塢類型電影:公式、電影製作與片廠制度》。台北:遠流。(原書: Schatz,T.[1981].Hollywood Genres:Formulas,Filmmaking and the Studio System.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34、杜悅(2008)。《新世紀國產電視劇的中國特色一有關中國電視劇「民族性建構」問題的探索〉。北京市:中國傳媒大學。
35、周月亮、韓駿偉(2006)。《電視劇文化藝術學》。北京市:中國傳媒大學。
36、周然毅(2009)。 《中國電視節目的海外營銷》。中國廣播影視,435,23-24頁。
37、周熙明、李文堂(主編)(2006)。〈中國共產黨的文化使命〉。南京市:江蘇人民。
38、周鴻鐸(2005)。〈媒介產業案例分析〉。北京市:中國紡織。
39、武斌、韓春艷(2009)。《中國流行文化三十年(1978-2008) 》。北京市:九州。
40、邵奇(2008)。〈中國電視劇導論〉。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學。
41、姜飛(主編)(2005)。〈海外傳媒在中國〉。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42、胡智峰、周建新(2008)。《從「宣傳品」、「作品」到「產品」中國電視50年節目創新的三個發展階段》。新聞與傳播,3,48-54頁。
43、徐光春(2006)。《辨證看待電視劇-一談電視劇的創作生產。載於中國廣播影視的改革與創新》。北京市:作家。頁361-377頁
44、徐光春(2006)。《電視劇創作生產要處理好幾個關係-二談電視劇的創作生產。載於中國廣播影視的改革與創新》。北京市:作家,378-396頁。
45、徐光春(2006)。關於重大革命和歷史題材影視創作問題。載於中國廣播影視的改革與創新。北京市:作家, 268-300頁。
46、郝燁(2015)。<中國網路自製劇發展現狀與對策>,《當代電影》,11:150-152頁。
47、張海潮(2005)。〈眼前為王、中國電視的數字化、產業化生存〉。北京:華夏出版社。
48、張逸,賈金璽(2015)。<中國視頻網站十年進化史>,《編輯之友》,04:11-16頁。
49、張硯涵(2014)。<文化創意產業溯源——研究取徑與概貌>,《南藝學報》,09:77-108頁。
50、畢江燕、李紅玲(2005)。〈2004年中國電視劇收視市場盤點〉,崔保國(編),「2004~2005年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51、莊若江(2013)。<網路自製劇的崛起、發展與跨媒介傳播>,《現代傳播》,06:75-78頁。
52、陳炳宏(2005)。(台灣媒體企業之大陸市場進入模式分析),「中華傳播學會2005年會暨論文研討會專題座談論文」。
53、陳少峰、康小明、向勇(主編)(2005)。《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05)》。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
54、陸地(2005)。《2004年中國電視產業發展報告》,崔保國(編),「2004~2005年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55、陸地、張牧涵(2014)。<2014:中國電視業發展的四個關口>,《編輯之友》,01:06-13頁。
56、喻國明、張小爭(2005)。〈傳媒競爭力	產業價值鏈案例與模式〉。北京:華夏出版社。
57、湯懿芬、王鏡宇(2001)。<市場經濟體體制下中國有限電視網路>,《影視技 術》,04: 35-38頁。
58、楊志弘(2002)。〈中國大陸加入WTO後, 廣電媒體集團化之分析〉。台北。亞太經濟合作評論,第九期。
59、趙化勇(主編)(2005) 〈製播體制改革與電視業發展問題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60、趙雅麗(1998)。政治主導下兩岸電視文化交流的迷思。新聞學究,57,51-75頁。
61、趙玉明(2008)。《2008中國廣播電視年鑑》。北京市:中國廣播電視年鑑社。
62、趙玉嶸(1964)。<電視劇淺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編),電視劇硏究資 料選編。北京市: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170-182頁。
63、趙小兵、周長才、魏新(2004)。《中國媒體投資─理論與案例》。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
64、劉世英(2007)。楊偉光的央視歲月。北京市:中信。
65、劉幼琍、陳炳宏(2005)。兩岸廣播電視交流。載於王麗珠(主編),〈兩岸大眾傳播交流現況與發展〉。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133-184頁。
66、劉現成(1998)。〈中國大陸電視劇的產製:以《水滸傳》例〉。廣電人,40,20-26頁。
67、劉習良(2007)。《中國電視史》。北京市:中國廣播電視。103-180頁。
68、劉萍、李靈(2005)。《中國電視劇》。武漢市:湖北美術。
69、劉習良(2007)。《中國電視史》。北京市:中國廣播電視。23-30頁。
70、劉幼琍(2004)。〈大陸廣播電視事業兼談大陸廣電集團化與數位化的發展與策略〉。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71、潘家慶、許傳陽(1992)。〈大陸電視劇發展初探〉。廣播與電視,創刊號,124頁。
72、潘慧玲(2006)。《教育論文格式》。台北市:雙葉書廊。
73、蔣曉麗(2006)。《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化產業論》。成都市:四川大學。
74、盧子貴(1990 )。<電視的黨性原則和民族化道路>。中國廣播電視學刊。北京,24-11頁。
75、鍾藝兵、黃望南(1994)。《中國電視藝術發展史》。杭州市:浙江人民,66-69頁。
76、魏彩霞(2004)。〈中國電視傳媒產業資本營運問題的提出〉,李曉楓〈編〉,《中國電視傳媒資本營運》。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77、關向光(1987)。<中共的廣播與電視>,塱學,7卷9期,33-45頁。
78、蘇洵,李家福編著(2011)。《網路視頻技術與應用實踐》。北京:電子工業,131-133頁。
貳、中文論文
1、田易蓮(2001)。《兩岸電視劇由抗爭到交流的歷史社會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2、白謙誠( 1995)。〈中國大陸衛星電視的現狀與前瞻〉,全球媒體生態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中華民國視覺傳播藝術學會主辦,7月11日至13日。
3、汪子錫(1995)。《由本土、區域到華人傳播:台灣電視劇產銷的政經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4、林致妤(2005)。現代小說與戲劇跨媒體互文性究:《以《橘子紅了》及其改編連續劇例》。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DHU5045012。
5、胡國英(2012)。《基於“收入-成本”分析的視頻分析網站盈利模式研究》,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碩士學位論文。天津。
6、陳詩欣(2012)。《台灣與中國大陸網路原創製播生態初探》,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7、項俊超(2010)。《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及其外銷到台灣市場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文化教育組)。台北。
8、黃建翰(2006)。《中國大陸電視產業政策之發展趨向與外資進入模式》。資訊社會究,10,265-303。
9、雷映青(2017)。《變遷與延續:中國大陸網路自製劇之產業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10、廖雅玲(2007)。《《橘子紅了》女性意識究-以小說與電視劇文本的考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NCUE5045043。
11、蔡秀玲(1999)。《無線電視台八點檔連續劇行銷究--以「台灣廖添丁」「還珠格格二」「土地公傳奇」「狀元親家」究對象》。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NCCU0471006。
12、蘇建文(2008)。《國族認同與閱聽人接收分析-以「康熙帝國」中征台片段例》。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7NHU05375014。
13、蘇鳳徽(2007)。《電視文學劇本之文學性探討一以王蕙玲《她從海上來一張愛玲傳奇》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NKNU5045009。
參、網頁與報導
1、工研院(2014)。中國大陸網路影音平台發展趨勢。2014年4月21日,取自http://www.compotechasia.com/a/shi__shang_/2014/0421/25993.html。
2、中共中央(2000)。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2010年3月20日,取自http://law.baidu.eom/pages/chinalawinfo/3/47/ea93677834dbe8cd926e7101477a
3、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2016),2016年國內外電視廣告市場發展現狀及未來預測。取自https://read01.com/Q2OxJ6.html。
4、中國電視劇產業發展及外銷到台灣市場之究廣電總局(2010)。電視劇審查管理規定。取自http://www.sarft.gov.cn/articles/2004/10/20/20070924103214320244.html。
5、中國新聞網(2015)。《愛奇藝<盜墓筆記>流量破10億,點燃中國網民視頻VIP會員購買熱情》。2015年07月06日,取自http://www.chinanews.com/it/2015/07-06/7386848.shtml。
6、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2016)。《第37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6年1月,取自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1601/P020160122469130059846.pdf。
7、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2016.07)。《第38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2016年7月,取自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P020160803367337470363.pdf。
8、王扶林(2008,4月25日)。我的電視劇生涯。人民日報。16版。
9、王介中(1993,7月22日)。中文台大陸劇闖出一片天。民生報,29版。
10、百度新聞網(2016)。转自批踢踢,他山之石:台灣綜藝圈還需要什麼。2016年4月25日。取自http://tieba.baidu.com/p/4505682120。
11、艾瑞咨詢(2016)。《2016年1月網路視頻收視數據發佈》。2016年3月11日,取自:http://news.iresearch.cn/zt/259179.shtml。
12、艾瑞咨詢(2016)。《2016年2月網路視頻收視數據發佈》。2016年4月8日,取自:http://news.iresearch.cn/zt/260043.shtml。
13、艾瑞咨詢(2016)。《2016年3月網路視頻收視數據發佈》。2016年5月6日,取自http://news.iresearch.cn/zt/260758.shtml。
14、艾瑞咨詢(2016)。《2016年4月網路視頻收視數據發佈》。2016年6月12日,取自http://news.iresearch.cn/zt/261639.shtml。
15、艾瑞咨詢(2016)。《2016年中國網路新媒體用戶研究報告》。2016年6月17日,取自http://report.iresearch.cn/report/201606/2602.shtml。
16、艾瑞咨詢(2016)。《2016年5月網路視頻收視數據發佈》。2016年7月8日,取自http://news.iresearch.cn/zt/262341.shtml。
17、艾瑞咨詢(2016)。《2016年6月網路視頻收視數據發佈》。2016年8月16日,取自http://news.iresearch.cn/zt/263099.shtml。
18、艾瑞咨詢(2006)。《2006年中國網路視頻簡版報告》。2016年11月17日,取自http://www.iresearch.com.cn/Report/582.html。
19、艾瑞咨詢(2014)。《2014年中國網路劇行業研究報告》,取自http://wenku.baidu.com/link?url=KL79rvXXIgo0SmeGCawmclFI4qlG1Z7ALBlWZvSDOufiTuNWvujwOntlfxILCG4QTMGwSM_Q-TFEbEmC_tv9mRvkvsgSRMtXyDSJtkRle。
20、行政院新聞局(2009)。大陸地區出版品電影片錄影節目廣播電視節目進入臺灣地區或在臺灣地區發行銷售製作播映展覽觀摩許可辦法。2010年4月15日,取自http://info.gio.gov.tw/public/Attachment/032615485553.doc。
21、行政院新聞局(2010)。大陸地區影視節目得在臺灣地區發行映演播送之數量類另腑數。2010年4月15日,取自http://info.gio.gov.tw/public/Attachment/03251152553.doc。
22、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2009)。兩岸人員往來交流法規彙編。台北市:陸委會。江澤民(2002)。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5)。2010年4月5日,取自http://past.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21117/868418.html。
23、你好台灣網(2015)。大陸綜藝節目闖進台灣 本土觀眾越來越買賬。2015年1月8日。取自http://www.hellotw.com/lajl/wjws/201501/t20150108_991954.htm。
24、每日頭條網(2016)。綜藝節目滿天飛的時代,贊助費及明星出場費有多誇張。2016年8月22日。取自https://kknews.cc/zh-tw/entertainment/o59r5o.html。
25、風傳媒網(2016)。「去台灣化」的華人影視娛樂圈 文化部快醒醒吧。2016年12月18日。取自https://www.storm.mg/article/201785。
26、唐在揚(2004,6月24日)。禁大陸劇華視指斷財路。聯合晚報,3版。
27、動腦新聞網(2015),兩岸網友收視習慣 有什麼不同。取自http://www.brain.com.tw/news/articlecontent?sort=&ID=21743#klRSyegg。
28、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2016)。「去台灣化」的華人影視娛樂圈文化部快醒醒吧 。取自http://www.npf.org.tw/3/16458。
29、國務院(1999.09.13)。《關於加強廣播電視有限網路建設管理的意見》。取自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 268768.htm。
30、國務院(2006.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 劃綱要》。取自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 268766.htm。
31、國務院(1998.06.26)。《關於加強廣播電視傳輸網路建設管理的通知》。取自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1200/22598/22619/22877/2006/3/ya8362961636002986-0.htm。
32、國務院(2008.01.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鼓勵數字電視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取自http://www.ocn.net.cn/ztzh_zhengce01.html。
33、國務院(2013)。《“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2013年8月1日,取自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3-08/16/content_5060.htm。
34、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07)。《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2007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sarft.gov.cn/art/2007/12/29/art_1583_26307.html。
35、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09)。《廣電總局關於加強互聯網視聽節目內容管理的通知》, 2009年3月30日,取自http://www.sarft.gov.cn/art/2009/3/30/art_1598_26676.html。
36、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0)。《電視劇內容管理規定》,2010年5月24日,取自http://dsj.sarft.gov.cn/article.shanty?id=0128c8768295021a402881a1289562a3。
37、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0)。《廣電總局關於印發<廣播影視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意見>的通知》,2010年11月17日,取自http://www.sarft.gov.cn/art/2010/11/17/art_106_4321.html。 
38、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2)。《關於進一步加強網路劇、微電影等網路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2012年7月6日,取自http://www.sarft.gov.cn/art/2014/3/19/art_113_4861.html。
39、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4)。《關於進一步加強網路劇、微電影等網路視聽節目管理的補充通知》。2014年1月2日,取自http://www.sarft.gov.cn/art/2014/3/21/art_113_4860.html。
40、符立中(2010,4月18日)。主旋律電影誰與爭鋒。旺報,B2版。
41、壹讀網(2016)。被台灣綜藝碾壓數十年後,大陸綜藝是如何逆襲的。2016年12月16日。取自http://www.tmtpost.com/2544588.html。
42、壹讀網(2016)。2016年國內外電視廣告市場發展現狀及未來預測2016年9月28日。。取自https://read01.com/Q2OxJ6.html。
43、壹讀網(2016)。中國娛樂真人秀如何崛起,走向何方。取自https://read01.com/Q2OxJ6.html。
44、黃奕瀠(2009,9月27日)。繼續唱著紅色的主旋律?旺報,B7版。
45、黃奕瀠(2010,4月2日)中國影視節目出口創新高。旺報,C16版。
46、維基百科網(2017)。中華人民共和國電視廣播。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8D%8E%E4%BA%BA%E6%B0%91%E5%85%B1%E5%92%8C%E5%9B%BD%E7%94%B5%E8%A7%86%E5%B9%BF%E6%92%AD。
47、維基百科網(2017)。電視廣告。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B%BB%E8%A6%96%E5%BB%A3%E5%91%8A。
48、廣電總局(2010)。關於促進廣播影視產業發展的意見。2010年1月10日。取自http://www.sarft.gov.cn/articles/2007/02/27/20070914165147430651.html。
49、聯合新聞網(2015)。6部大陸古裝戲 能養活台灣一家電視台。2015年12月9日。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482/1367194。
論文全文使用權限
校內
校內紙本論文立即公開
同意電子論文全文授權校園內公開
校內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校外
同意授權
校外電子論文立即公開

如有問題,歡迎洽詢!
圖書館數位資訊組 (02)2621-5656 轉 2487 或 來信